標籤:

如何看待中國的教育制度?

我是高三學生

上了高三後多了很多人性的思考

驟然覺得高考制是一種抹殺人才的制度

全面發展最終只會導致全面平庸

很多高中生對未來都很迷茫 全然不知人生髮展方向

我不承認高考是選拔人才的公平方法

有些人天生不是讀書的料 讀再多還是差 可在其他方面卻是能手

我個人覺得讀高中是在蹉跎歲月 高中的知識在未來毫無用武之地

高考比的是記憶 而不是操作、思考能力

大家說說各自的看法


在這諸位已經給予很好的意建,尤其讚同@路小茶 的答覆,樓主不妨參考

另外,我的答案雖然對高三的你有些為時已晚,但也希望能對你未來的人生有些正面的作用

我在台灣,高中讀的是新竹中學,當地的第一志願

讀這學校,剛開始很輕鬆,一學期就幾次大考,沒有小考

你可以任意翹課,只要不闖禍,基本上沒人理你

老師曾跟我們說:大家都是考上來的,腦子一定夠用,在這學校,老師管的是教學

不是管學生讀書,讀不讀在你自己,不過考試過不過,在老師

我們每年的留級率(成績不達標,重讀一年)應該有個15%以上....

這學校,很明顯不重視升學,師生都把許多精力放在奇怪的地方

我們最擔心的課是音樂、美術及體育,因為不及格就不能畢業....

我的國文老師,大部份的時間在講他的修辭學及中文文法研究

歷史、地理老師在講政治、罵政府(我是理組學生,但一直要上地理、歷史)

不會游泳不能畢業,每年的長跑競賽、水上運動會,全校每一個人都得參加

我說的不是當觀眾喔,是全班每個人都要報個項目、下去比賽

至於學生的生活,更是五花八門

一到下課,全部同學就不見蹤影,各忙各的去

社團活動是另一個重心,許多學生放著書不讀也要把社團活動給搞好

許多歷史悠久的社團,裡面的學生往往留級的比例也高

印象中那時的排球隊長,高中已經讀了五年了...

以上是背景資料,至於我是怎麼過的?

第一次大考,其慘無比,因為在初中時都是老師安排讀書進度

剛上高中,玩歡了,直到考試前一週才開始讀書,結果可想而之

從此之後,我幾乎每天都在圖書館自習到九點,只要沒排活動,我就在圖書館

也不管老師有教沒教,反正差別不大,自己讀就是了,不懂上課再去問

至於課外活動,如果你沒有自己的定位,基本上你是沒朋友的

在那學校,我們是以興趣、社團結合在一起,而不是班級

所以我花了很多的時間嘗試、問自己到底喜歡的是啥

我安排時間去學長笛、鋼琴,熟背論語全本及些許古文觀止

賞鳥、寫文章反核(核能發電),環島旅行....

偶爾去聯誼(就是跟外校女生一起出遊..這類的)、音樂會

第一台電腦是自己組裝的,開始玩網路(BBS)、Mud、魔獸、見網友 (1993年)

同時,不看電視、小說,但漫畫及A書是不可缺的

我想表達的是

你的問題在於你把責任都推給了學校、體制

其實這些都不是他們的責任,你被寵壞了

難到你的人生就只能隨波逐流,當個憤青?

像我們,老師跟本不好好上課,鬼扯一堆,老講他的情史

班長需要摧老師上課的進度,老師岔題太久,就得請老師專注些,講點正事

相較之下,你算幸福的了吧

我們學校考大學的成績不算好,但我們的同學不管在哪都挺另類的

我一個同學,高三畢業前夕,打架、砍人,被退學

現在一樣創業成功,在做醫療儀器,娶個日本老婆

我們的操作、思考能力是很強,但我們也得有膽子這樣子過完高中生活

重點是,自己去問自己喜歡什麼,要確定了,就大膽去做

我大學讀的是醫學院,後來我確定想當企業家,所以出來創業,現在做IT相關

我爸媽罵的死去活來,我也不當一回事

你敢嗎?

別人給你的安排你不滿意,要你自己找條路走你又辦不到

那你想怎麼樣呀?

人性的思考是好事,但你能忠於自己

能為自己的感覺付出並堅持嗎?在自身找問題吧!

高中老師曾說過"你可以翹課,如果你覺得離開這教室可以學到更多"

但就我的所見

大部份的人並沒有學到更多,不過他們至少開始摸索獨立思考並為自己負責

我有同學一畢業就被人砍死在街頭,這是一個比較失敗的例子

其實,"獨立思考"是有風險的,而且成功率並沒有想像中高

只有少部份的人真正的從課堂中解放,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

體制的目地,無非是希望大家能平安長大,學點東西

或許不適合一些天資過人的學生,不過也沒差,他們自己能找到出路

但對於大部份學生而言,應該是利大於弊

別人的路雖然精彩,但其中的心酸也是你所不能理解的

等你想通了也準備好了,那也就算是成熟了


如果我說,一生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模式,知識構建和分析能力,不論是做題還是讀書的消化能力,全部都是在高中形成的,至少是奠基的,會不會有點過了。

但是,我老是莫名其妙進入高三模式。

離高三有幾年了,但是我每到期末,每到想靜下心來做一件事情(不一定是應付考試),我需要全清投入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進入高三模式了。

高中的知識毫無用武之地又是怎麼說來的呢,讀到大學的時候再回想自己的學習能力,就會發現,好多高中的積累,只是你已經渾然不覺了。比如說,那些被不經意間融會貫通的英文語法,寫大長文的時候連貫而出的文字,然後又進入高三模式了。知識不一定只能是列個公式算結果的嘛。

最近,我又開始做選擇題了,和高三的時候一樣的選擇題,所以是不是又是高三模式了。

還想嘮叨一句,知識要有用,要能夠帶來效益,好浮躁啊~學術無用的聲音是可怕的,如果是想好好學知識的人,就會發現以前的積累是有所裨益的,或多或少。

中國教育存在的問題,我有好多看法。但是都和人性無關。

而且沒有考過高考,一直覺得自己弱爆了。what doesn"t kill you only makes you stronger~

我倒是覺得,當你身居這個體制內的時候,批評總是不徹底;當你還在念高三的時候,或許看不到它對學習的益處。

只有十天就要高考了,還出現在這裡的高三學生,祝你好運。


我不知道身為高考狀元,我是更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還是更沒有資格……

我想前面幾位的回答應該足以讓樓主警醒了。就我自己而言,我不覺得高中生活對我來說是有用的,但它是畢竟是必經的。在我們那個較為保守閉塞的內陸小城裡,當時出國讀書的信息少得可憐,加之不是官二代富二代,高考自然成為唯一的路子。一般來說成功的前提有二:能力和機遇。高考是評估能力、提供機遇的機制,對大部分內地孩子來說仍然是最可行的機制。高考和未來的人生當然沒有必然聯繫。但我想說,如果你覺得自己有能力,那麼原本能夠抓住的機遇,還是不要因為懶惰和怨天尤人而白白錯失了吧。

其實如果讓我再選一次,我可能並不排斥再讀一遍高中,那段生活還是充滿樂趣的,還有美麗的小初戀……不過如果讓我給我的孩子做選擇,我絕不會讓他/她在中國內地接受教育。這是因為我身為父母有能力為他提供其他更好的選擇。

所以如果你討厭中國的高中教育卻又無法逃脫,那麼就努力打敗它,為自己的孩子爭取更好的機會吧。

最後,其實中國教育的最大問題是在研究所,其次在大學,中學和小學除了政治課該取消歷史課本該重寫之外,其他基礎教育確實做得很紮實嘛。


你還太年輕。。。

在你還不成熟時,聽話是比自作主張更成熟的一種選擇。


沒考過高考,高一的時候去了腐國念書然後非常非常非常。。輕鬆的考上了還不錯的大學。我曾經問過我爸,為什麼我這麼輕鬆地考過了英國的高考,結果這所大學還可以上泰晤士榜。中國國內讀書的孩子們拼死拼活,每天六點起來,十一點睡覺,就算考上復旦交大,排名也在非常靠後。(當然排名不可以說明一切,排名高也不代表什麼,但是至少給我一個參考的依據。)他說,因為中國教育抹殺了孩子的興趣,導致他們就算考上了大學,出社會以後也對自己的專業沒什麼興趣。

不知道美帝是怎樣。。在腐國的高中,一個學生只要選3-4門課,外加一門道德教育和general study(不知道怎麼翻)。這3-4門課是學生自己選的,通過他們的中考,如果喜歡這麼學科那麼在高中也可以繼續學。(話說中學是要學9門課,不過一天只上5節課,而且程度相對簡單,負擔應該沒有中國學生大)我的同學們大多都不選數學,所以數學班的人很少。

作為一個中國人,英文不好,數學相對好的前提下我選了三門理科。然而我的同學們有很多選了戲劇,社會學,音樂等等等等他們喜歡的學科。我跟我爸說起這個,我爸說,中國教育就是把知識硬塞給學生不管學生喜不喜歡。中國式教育是用來提煉人才的,如果你過不了高考這關你就不是適合社會的人才。只有學霸,高考狀元才是社會所需要的。而腐國教育不同,是看你喜歡什麼再讓你學,讓你充分地享受這門你喜歡的學科。我問我爸,如果我喜歡哲學這種出了社會很難找工作的學科的話我畢了業該怎麼辦。他說,如果你真的這麼喜歡這麼學科一定會有出處。因為你真的在享受這麼學科,不是逼著你死讀書。你會很樂於讀書,而且很勤奮地去讀。那麼你在這一門學科的研究可能會比別人深很多。當然這無從證實,但是我覺得有理可循。他還說,中國學生數學這麼好,但是似乎出名的研究數學的人不是很多。反而是外國人多一點。因為他們真正地喜歡數學,喜歡研究,想知道到底數學背後是什麼奧妙。

我有一個英國同學,作為一個英國人她的數學能力,甚至說理科能力超越很多人。她成績非常好,不管是數學,進階數學,化學還是物理都是很高分。她說她真的非常喜歡理科,我經常看見她在和老師爭辯一道題,或者休息的時候在做一道老師布置的難題。她就是真正喜歡這些學科,和成績升學無關,單純地喜歡。

再說說道德教育和general study,這兩節課一個星期分別只有一節。道德教育無非就是老師說說喝酒的壞處,和如何在酒吧保護自己等等諸如此類。general study這個課呢,老師會發很奇怪的題目,讓我們討論然後寫一篇論文。我有遇到很糾結的題目,例如如果有一個人生了重病,他很痛苦,應該是讓他就這樣死去,還是繼續讓他活著之類的。因為這兩門都不算在高考總成績里,大家也就不太在意。有點偏題啊。。試問,中國教育會有這樣類似的課程嗎?我似乎沒有遇到過。。我個人在中國讀的道德教育好像是一本叫思想品德的課本。。還有這個奇怪的general study。。我不說這種問題是不是重要,或者有沒有必要去讓學生回答,至少是讓學生有了一個保持思考的腦袋。人不應該只知道讀書,有善於思考的腦子也很重要。

還有一個非常搖擺的課題就是性。在腐國相對來說沒有美帝這麼開放,不過性教育很早就開始教授了。我沒上過他們的初中,所以不知道他們怎麼上這種課。只是有一次,早上去禮堂聽講座。聽的是關於喝酒的壞處。只有短短15分鐘,那個老師先是提問,然後從包里拿出一個假陽具和安全套。他邀請了一個同學戴上一副眼鏡模擬喝醉酒以後的情況,接著請他戴上安全套。一開始看到我有些驚呆。。畢竟沒上過這麼豪放的課。。他們倒是見怪不怪,也沒人在下面起鬨。接下來嘛就是說喝酒不好啦。。tt帶不上去因為思路不清晰啦之類的。。我只是想說他們的性教育也非常普及,然而中國老師就算心裡覺得這個重要也不好意思開這個口吧。。

寫這麼多只是想談談中國教育的部分缺點,腐國教育一定有缺點,只是今天挑著我覺得好的地方說說。中國教育把學生們變成了只會讀書的機器,卻忘記了他們真正喜歡什麼。也許現在恨著數學的某些孩子們其實心裡是喜歡數學的,如果換個教育制度可能會更好。都是我的個人意見。以上。

———————————————————————————————————————————

直到今天,已經成為真正的大學生的時候才又翻出評論。看到有一些負面評論,作為一個blx都刪了(?)但是我能理解我的不足and我其實還是比較片面的寫了一些高中時候的事情。所以大家就當隨便看看吧(doge臉)畢竟還是個少女的時候寫的啊(???黑人問好???)謝謝大家,感恩。(現在開始不刪評論了啾咪


其實很多書本和考試給的所謂標準答案,你仔細分析就知道根本不合理。

所以就造成了會老老實實去背的人可以考到高分。會反思的那些比較傲氣的就可能會不屈就這種死記硬背。

為什麼考試不能出多點討論題?為什麼打分要按所謂的標準答案的標準?

我高考作文58分,但是說真的其他一塌糊塗。(但是我數學的根基可以,小學在數學老師家住過幾年,當時基本都是考滿分,方法也就是不斷的做題目。)因為我覺得那些就是多做題就好了。我那個年齡真的沒時間做那些對我將來沒有意義的題目。因為我很早就認知到人是能力各異,要抓緊時間培養和找到自己的天命所歸。但也許有人覺得到一個好學校就是意義。我覺得這些人首先沒有什麼明確的信念。

因為其實本質上都是進入一個套路的沒有區別的事。

昨天有個很好的大學的物理系的盤主現在30多了。目前才轉行去她真正的落位。她也說當時她選錯了專業,我還特意問了是不是她選的,結果確實不是她本人的意願。所以她後來找的男朋友都是有藝術特長的多。心理上就在彌補選專業當年的缺憾。

人堅持自己喜歡的和擅長的絕對是沒錯的。因為你早晚會回到你自己的落位,命運的軌道里。

所以如果教育總是拿人用一套東西去套,讓人死記硬背答案的多,那等於沒教育。不要談你多聰明所以物理,數學學的好。這些其實根本不用聰明,我中學最笨的兩個同學,每天做題目到半夜,發憤圖強後,成了班上的物理,數學尖子。他們既不踢球,也和其他人玩遊戲玩不來,反應遲鈍。

但是就是願意吃苦,願意做大量的題目。

又比如心理學你去參加考試,也就是讓你背那些根本你就覺得不合理的可以商榷的,心理學本來就是一門可以有很多的發揮的學科了,但是到國內也變成了照本宣科。

所以在國內你有學歷,你有專業證書都不代表你是有這行的特長和天賦的。

我的答案就是根本可以說沒教育,完全看運氣,看你遇到的老師會不會給你說幾句真話,幫助發展發展你個人的特點。

所謂中國的名校,是天才屈就了制度進去給他們貼金,所以就顯得他們好像很多牛X的人,而不是什麼名校培養出了天才。而且這些所謂的天才也其實早就被毀了。因為他們早就屈就了,早就放棄了自己更高的創造力和理想去屈就所謂的現實。不可能在這個世界上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了。

什麼樣的人出什麼樣的制度,自己不堅持自我認知差眼界淺愛隨大流是命不好不能怪別人。大家都覺得不合理,考的人少了自然會改革到更合理。問題現在都是搶破頭,好像真的命運只此一條路一樣,對命運,對天道理解太膚淺了。

所以人生必須要有信念,信念來自你的世界觀的通透,你相信這個世界是怎麼運行的,而不光看到你所處的時代你個人所面臨的問題這麼一點小小的事情,你都看不透,就不要說看大事,分析自己在當今時代的定位這種大問題了。

馬雲什麼學歷?為什麼他能被世界認可。你就明白了怎麼回事了。

18歲的馬雲參加高考的時候,他經歷了第一次高考落榜;1983年,馬雲再次參加高考,再次落榜;直到1984年, 第三次高考,勉強被杭州師範學院以專科生錄取,但是本科招生不夠,因此他就順利上了本科。

買菜大媽都知道股市好賺,就說明這是一個虛妄的東西。如果連沒文化的都認為學歷高就牛,那就說明學歷也是一個沒用的東西。人最大的缺陷就是太會自我安慰了,尤其當周遭的聲音一致指向一個方位的時候,你就覺得那種安慰真的很好。但是你到頭來只是安慰了你的膽怯,沒有安慰你靈魂深處的渴望。

我說的不是讀書無用論,也不是高考無用論,看不懂的庸才不要亂留言顯示你見識的寡薄。有幾個我不得不拉黑刪除,因為你還停留在最低的視角去觀察這個世界。還要顯露出來。自己去發言看有多少人傻到支持你就好了啊。喜歡在別人發言下挑釁是怎麼回事?非要用自身的拙劣驗證你沒得到良好的教育書其實是白讀了的本質?


基礎教育的訓練體系,還是很有效的,高考是一種社會選拔模式,是第一次社會分層,這個是沒辦法的,除非社會組織形式變化。

中國的大學教育需要提高質量,基礎教育需要改進得更生活化,

但在大學資源和就業機會有限的情況下,基礎教育不唯考是從是不可能的。

就宏觀上說,中國教育最大的問題,其實是不能幫助學生找到並培養真正的終生的興趣。

至於應試抹殺學習興趣一說,說了也是白說的。


不嚴謹,但大概如此,不改了。

無非是自救。

目前情況是以急功近利、應試為特徵的成熟而腐敗的教育系統下整體素質極低的教師普遍使用著反人性的方法、教材和教育方式整齊劃一的灌輸出大量的庸才。一般人無法突破高考體系,天才也往往被不同程度的摧殘。注意我的措辭,不要亂評論。

交代一些背景

  1. 56-76反右巔峰造極至文革、89事件、90年代商業大潮等歷史大事件
  2. 極其普遍的精神平庸。
  3. 教育的問題是社會問題在教育中的特殊體現(某知友說過,忘記原話也忘記出處了,大概這個意思)

  4. 中國大環境下人口極多、體制轉型難、經濟發展水平不足等諸多因素造成的中國教育大方向是首先需要方便規範化管理,到今天積重難返,極難改變。

在這種情況下,改變體制也許得靠長時間的積累。要想得到較完美的教育的最好方法也許是讓家長(監護人)明白教育根本的重要性從而不斷學習、反思與成長。這也不太容易,大多數家長們早已被高考和自己的智慧綁架和局限,難以明白高考必然導致不同程度上的磨滅人性及其可以很大程度的改變。即使有周國平等比較暢銷的作家在不斷呼籲,效果仍然不太理想。

因周國平的推薦,最近讀完了楊東平的《中國教育公平的理想》,很專業,就是略舊。有興趣一定要試著讀。

尤其第六章打很多人的臉,電腦出了問題,iPad太麻煩,到時候好了摘過來。

未經過仔細研究和調查,可能略有偏頗,歡迎理性討論。隨時補充。

轉載須得到本人允許。


基於@路小茶 的回答。

你把提問者的立場完全給否了,所以我覺得你的立場也片面了,對提問者的駁斥有幾點非常基於現狀,比如「你覺得高考不好?那你提一個更好的設想出來」、「如果你連高考這一關都過不了,你有什麼本事敢說自己是人才?」,還有幾點非常的想當然,比如「能手個屁,你們那點雕蟲小技算什麼啊」、「歲月是你自己蹉跎掉的」。基於現狀並且站在對立面想當然的去說,說的多好聽也是在吵架,不是討論問題的態度。其實你的回答歸納起來就是:少啰嗦,面對現實。你自己不覺得過於片面嗎?陳丹青在某次訪談中說到「優秀的年輕人自然有辦法從重重阻礙中脫穎而出」,我覺得這就是個很好的回答,一方面給出基於現狀的答案,另一方面指出更好的解決辦法在於解除「重重阻礙」。


我覺得很是失敗啊。

教出這麼多噴她一無是處的。


這將是一條短答案。

最根本原因是我們都缺乏安全感。醫療、居住、教育等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家長和學生都當教育是獲得較好生活的工具,所以很功利,家長逼學生學,家長逼自己供。學生同樣無奈。教育本身已經不是目的,那種種問題就出現了。

細化到教育本身,直接原因是教育投入太少,優質教育資源稀缺,要想上好學校?麻煩突破數列、詩歌鑒賞、完形填空等等,在同學中殺出一條血路。高考、中考甚至小升初說到底是一個選拔考試,無論怎麼樣,都會有人淪為失敗者。(當然他們僅僅是考試的失敗者)


題主可以去自己看看歐洲美國頂尖的私立學校都是怎麼教書的,然後你就會發現他們用的就是你口中的「抹殺人才」的方法。

不要因為自己的日子過得不舒坦就覺得是整個社會的錯,沒有誰可以天天享福卻能想來啥來啥


高中生會埋怨高考

大學生會埋怨大學

出社會會埋怨社會

社會沒混好埋怨爸媽

整個社會都是在埋怨中,所以可以理解。

但和樓主在對制度不滿上存共同點。


作為學生,我們早就忘記了學習的本質,認為自己就是一位運動員,從小就進入一所叫「學校」的體育隊,每天都在練習一項永遠不會進入奧運會的體育項目叫「考試」。早在6歲我們就被帶到叫「幼兒園」的苗苗班打好基本功,練習奧數,練習做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題目,只是為了讓一所叫「名牌小學」的少年體校能收了自己,養家糊口。進入「名牌小學」之後,我們就要開始進行日復一日枯燥的「做題訓練」,每天十幾套卷子不在話下,只是想要「名牌中學」青年隊能收了自己。到「名牌中學」青年隊,一個叫做「月考」的職業聯賽就開始了,這個職業聯賽每個月進行一次,一次進行7個項目,依次進行排名,前8名者被老師重點培養,進入「重點班」大師聯賽,而倒數10名將會面對被老師忽視的「降級圈」內。幾年過後又會出現一場全國錦標賽,叫做「中考」,這個錦標賽是一所名叫「名牌高中」的職業球隊進行選秀的重要標準。進入「名牌高中」是所有「運動員」夢寐以求的,不說是「運動員」夢寐以求的,起碼是所有叫「家長」的經紀人夢寐以求的,誰不希望自己家「運動員」能夠進入一個好的「高中」,能在接下來3年內用盡全身力氣去得到一座叫「重點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冠軍獎盃呢?即可光宗耀祖,又可大方炫耀。但和一般比賽運動員將獎盃視為榮譽,獲得之後可以高興一年,老了還可以和孫子炫耀的無上榮光相比,我們這些運動員來說,「中考」「高考」考試比賽獲勝時除了幾秒的興奮以外,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值得高興,僅僅只是完成任務。

難道這麼多年來我們努力學習,僅僅只是為了這樣的鬧劇?

如果這個叫做學習,那就讓它去死吧。


高三的一天晚自習拍的


小朋友,當你讀到大學,乃至出來工作,你就會發現高中學的東西都是為大學打基礎,比如語文,數學,英語,歷史,生物,物理,化學……都很有用,對於以後的人生工作也很有用。舉兩個例子,比如你高中的時候肯定不知道極限這個東西學來有鳥用,但是你到大學學微積分的時候就知道極限是多麼基礎重要的概念了,以後你學工程,經濟,物理等的時候也會感慨,他媽微積分太有用了。當你出來工作,天天要和國外客戶發郵件,你肯定會後悔,我他媽當初好好學英語會死人嗎,現在三四十歲還要背英語才真的是會死人啊……總而言之,高中是為大學和以後的人生打基礎的黃金時段,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才是王道……


1、高考是抹殺人才的制度嗎?

答:太絕對,它就是一個智力測試,區分不同的智力程度,給予不同級別的學校培養。制度是適應於大多數人的,少數特別的人才應當通過其他渠道錄取,比如現在的自主招生。

2、全面發展導致全面平庸。很多高中生對未來都很迷茫 全然不知人生髮展方向

答:這個是對的。只是現在高中生人生觀價值觀還沒形成,視野很窄。這個是高考造成的,太過於激烈的升學壓力導致高中生接觸社會太少,只能依賴父母的指導。這個是很大的問題,到大學才發現專業不感興趣,想轉專業,學校又不允許,就太晚了。這個要靠父母的眼界,自己的閱讀。你懂得上知乎就開闊了不少眼界,其他人你管不了,也沒有辦法。

沒有一個盡善盡美的制度,你要學會適應它,利用它。抱怨會讓你泄氣,對你的人生一點幫助也沒有。祝你順利進入大學階段。那個時候一切自由了,看你會不會陷入到白天翹課晚上電游的氛圍里。


體制問題。

追求素質教育,也就是所謂的「綜合素質評定手冊」,現在的中小學生都知道那是什麼。

我國的評級行業或者是工作,10%的人在做事,10%的人在做人,80%的人在忽悠。


謝個邀....(好久遠的問題?!!?

貌似大家說的都蠻全了不是hhhh

分享以前看到的話吧

某新聞說70%的人贊同讓數學退出高考,有人的評論是「數學就是用來把這70%的人剔出去的」

高考也是用來把這種,不做努力怨天尤人總想著明天突然取消高考的人剔掉的

我想說的是,不管是語數英政史地理化生音體美,以你掌握不好你覺得沒用為由去反對這種行為,宛如一個大寫的臘雞。

總有人可以成績優異照樣每天樂呵呵的過難道不是?


受邀過來談論一下。

我自身也是高三即將高考的學子。稍微說下,僅供參考。

1.任何制度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或者暫時合理性。

目前來說,高考這種選拔人才是較為合理公平的。

我不否認有其他更合理公平的,但是重要的是可操作性以及繁瑣性。

不如你來談談你覺得如果你是教育局長,你應該怎樣選拔人才?

2.【個人認為】高中其實不是學多少專業知識的,而是培養性格的。

其實我很贊同你說的這一點,高中所學的知識在非專業方面並無用處。

比如說,生物,DNA以及遺傳物質等等。我學了我並不能改變我的遺傳物質。

再比如說,化學,有機物。可以說學了我也沒辦法避免地溝油現象。

但是,高中你能培養性格,堅韌,不灰心等等。

或許,你還能收穫一份真正不帶有其他色彩的愛情?

3.高考不再是培養人才的唯一途徑。

講句現實的,不好聽的。

從北大青鳥出去的就業率,要大於從北大出去的就業率。

如果你有你的想法,有你的未來就業或者創業道路,你可以選擇不參加高考甚至高中教育。

4.【關於我自己的現狀,共勉】

還有10多天高考。

我的目標並不是高中知識學好,而是高考考好。

說出來很可笑,其實不然。

我曾經聽過一個笑話:「高中的知識就是『1+1=2』。高中布置的作業就是『1+2+1=4』。而高考考的是『小明有4個蘋果,他吃掉一個,給你一個,請求出太陽的質量。』」 雖說有些誇張,但確實有一些「新課程改革」個高考之間的缺失。

你學好了,不一定高考考好。

你沒學好,不一定高考就一定考不好。

我會在高考完以後自己創業有關計算機視頻製作方面的。視情況考慮大學讀與否。

我認為,高考是一種經歷,是一種磨練。而不在乎到底考到哪裡了。


推薦閱讀:

怎麼理性看待中國教育?
政府應該如何改革現在的教育制度?
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何時開始教英文最好?
中國的英語教育為何如此失敗?

TAG:中國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