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為何實施嫡長子繼承製?


謝邀。

所謂嫡長子,意即正妻所生的大兒子。以皇帝為例,娶妻生子,正妻必然是家族勢力龐大的集團,只有強強聯合,才能維持中央的強勢。因此,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富貴之家與帝王之族,就要選擇對家族本身有利的另一方了。

所以,通常,劉軒要與若蘭結婚。

假設劉軒是中國古代人,那麼他還可以有許多妾,但妾所出的孩子,是不能與若蘭生出的孩子爭奪資源的。這是家族博弈,不是你想怎樣就能怎樣。若蘭的幾百億不是吃閑飯的,經濟實力決定了她的地位,大戶人家的女兒,一般不會去給誰做妾。相反的情況,多半是「為官錢私債,沒奈何嫁了人家做妾」。做妾沒底氣,是因沒錢沒勢沒人撐腰,妾之子也跟著沒底氣,憑什麼要跟正妻的兒子爭利益?(經評論區提醒,嫡長子繼承的是政治權益,諸子是可以分家產的,謝謝諸位提醒,事實就發生在幾十年的我家族的眼前我寫答案時都沒考慮到)

這就是嫡子繼承的原因。

那麼我們再說長子繼承。

假設劉軒與若蘭生了多個孩子:

那麼為了繼承那龐大的遺產,三個孩子通常會掀起十分激烈的搶奪戰,如果這份產業夠大,甚至不惜殺害親兄弟。

如何有效避免兄弟相殘呢?

出台個規定,立下個規矩,是個不錯的辦法。中國古代以兄為尊,以長為尊,自然老大有優先權。在家族制度中,長兄作為老大,有保護幼小的責任和義務,所謂長兄如父,權力與義務是對等的,什麼事都有老大帶頭擔著,這在二三十年前的很多地區,依然如此。法律規定老大優先繼承,老二、老三要蹦出來,那便是有違規矩的,來路是不正的。

歷史上不是嫡長子繼承的呢?

我們根據上述條件推演一下就會知道,如果不是僭越,那麼基本就可能是勢力「偏沉」了。比方說李淵的二兒子李世民,李旦的三兒子李隆基,均不是長子。但由於李二在隋唐戰爭中的突出貢獻與人氣,由於李隆基在奪權政斗中的絕對貢獻,帝位均傳承到了他們手裡。

當然,世民的奪權,與建成、元吉本身勢力不敵世民有關。到了李隆基這裡,在大權繼承的時候,也曾想讓位給哥哥。但大家都不傻,心知肚明,哥哥吸取了太子建成的教訓,執意讓位給老三,並說:「國家安則先嫡長,國家危則先有功;平王有功於國,自己決不居平王之上。」因此,你要知道,嫡長子繼承製,其實就是實力繼承製,就是權力繼承製,想要繼承,要的就是你手裡的籌碼。所以當嫡長子實力不夠的時候,往往就會衝破這個制約。

不過,嫡長子依然是有優先繼承權的,皇帝多生兒子,主要是怕萬一嫡長子是個大傻逼,或者身體不好忽然夭折,也好有個頂上的。即便是頂上的,也優先選擇嫡子,嫡子要是都不行,再從庶子裡面選。再萬一,皇帝無後,就從老皇帝的子孫那頭論資排輩選出一個來,宗族家大業大,總有一款適合你。


嫡長子繼承製的目的當然是為了維護繼承過程中的穩定,但是,哪一種繼承製度不是為了維護穩定呢?換句話說,維護穩定是任何一種繼承製度都有的目的。

所以,問題的關鍵在於嫡長子繼承製度在維護穩定方面的獨特優勢是什麼?

道理很簡單。

德行、才華、功過等等的差別都是主觀判斷,除非極度懸殊,否則在重大的利益面前,誰願意在對手面前甘拜下風?

但是,嫡庶、長幼之別則是客觀存在的差別,不以人的意志為改變,不管願不願意,誰都不得不承認。

所以,嫡長子繼承製的獨特優勢在於提供了一個客觀的、中立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標準,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繼承過程中的紛爭,維護穩定。


為了防止貴族間因為權力財產土地繼承之間分歧而產生矛盾。


皇位繼承製大多時候不是為了選最有能力的繼承人,而是選擇最合適最有利於穩定的繼承人。這就決定了為什麼實施嫡長子繼承製,以及為什麼很多情況下嫡長子繼承製不適用。

前面的回答已經說得很清楚,嫡長子繼承製有兩點,一為嫡,二為長。

嫡即為皇后所生之子,其母系家族通常有龐大的政治、財產、人脈資源,有助於即位後保持穩定;長即最為年長,有利於規避皇帝過分年幼,大權旁落的情況,同時,有一個確定的順位,避免爭奪;嫡先於長,因為政治、財產、人脈資源重要過後者。

但很多情況下,嫡長子繼承製沒有適用,不是因為嫡長子不合適,而是因為有比嫡長子更合適的人。比如:

宋太祖傳弟宋太宗,是因金匱之盟,杜太后提出「國賴長君」,希望太祖立其弟。這其中細節種種在此不贅述。為何立其弟?因為太祖陳橋兵變的一大背景條件就是當時後周恭帝柴宗訓年僅7歲,為避免再來一次某橋兵變,杜太后認為立其弟更合適。

又比如,清一代最有名的九龍奪嫡,君主制發展到清代,皇權已經高度集中,嫡背後所代表的母系政治、財產、人脈資源重要性相對減弱,其他皇子也有了競爭資本,皇帝能選擇的繼承人的範圍因之擴大,所以當時除了太子,八皇子、四皇子都有自己的政治勢力,參與進了奪嫡之爭。

其後,雍正即位,為了避免再發生這樣的爭端,才有了秘密立儲制,自行選擇繼承人,然後將名字一式兩份自己攜帶以及藏在正大光明匾額之後,自己死後, 由指定大臣取出兩份名單,宣布繼承人。

至此,繼承權完全成為了皇帝個人事務,優點在於避免爭端,保持皇權平穩過渡。

綜上,嫡長子制度適用,或者不適用,都是特定政治條件上對政權穩定的最大化追求。


土耳其奧斯曼是殺死一切兄弟姐妹


中國古人遠比我們想像的要開放,雖然先秦的諸子們號召男人們長到三十歲以後身體健全了,再去找女人啪啪啪,可男人都是屬狼的,在啪啪啪這種事兒上先賢的教導不管用。只要是富貴人家,男子的初次性經驗都比較早。

公子身邊的大丫鬟,負責給他暖床的,但是暖著暖著就摟一塊兒去了,這也就是後來為什麼「暖床」有了今天「滾床單」一樣意思的原因。《紅樓夢》裡面襲人和賈寶玉洗澡的時候,洗著洗著就洗成了鴛鴦浴,也是這個道理。不過這也算好的了,好歹是跟丫鬟,還有人是跟自己乳母的……

那麼他們初次性經驗的年輕大概是多少呢?普遍來說十一二歲,小的甚至只有八九歲。別人不說,清朝的康熙皇帝,11歲大婚,15歲生娃,不過因為太小啪啪啪。液體質量不行,前四個全部都夭折了。我們通常意義所知道的皇長子胤禔那是他第五個孩子。換你,你能生幾個?四個就上天了吧?

但是,事兒沒完。清廷規定,皇帝大婚之前,要有8個宮女來教導皇帝行房,所以康熙的初次性經驗基本也就是在十歲左右。

他還是個孩子啊!

雖然我知道很多人都很羨慕……

然而啪啪啪雖好,但是沒法隨便拔鳥無情。老牛耕地,不可能只翻土不開花啊。永樂皇帝規定,後世的皇帝不能單獨和嬪妃啪啪啪,旁邊必須有倆宦官圍觀記錄,完事之後,老宦官問皇帝:留不留?

皇帝說:留!

那好,用被子一卷,扛隔壁去單獨睡。(這是永樂提醒後世皇帝:啪啪啪雖好,但是不能傷身,完事以後各自分床睡吧!)

皇帝說:不留!

於是老宦官用精巧的手法點穴按摩,讓龍精從花徑中留出,然後再用被子一卷,扛隔壁去單獨睡。

說到這兒,是不是覺得以前看的宮斗劇都是shit?

覺得是,那就對了……

然而,要知道古人避孕手段低下,很容易就胎珠暗結。永樂皇帝的避孕神功也就是一個意思。自己射出去的小弟弟,含著淚人家也會長大。所以那些「教床」宮女往往容易懷孕,為什麼襲人沒懷,我覺得……恐怕是因為寶哥哥不太行。

在沒法控制避孕的情況下,皇帝往往未婚而有子。比如晉惠帝司馬衷,就是那個問大臣老百姓吃不起飯,為啥不吃肉的傢伙。

盪開一筆,說他傻,現在依然這麼問的領導不一樣很多麼?遁走……

回來!說正事,13歲時結婚。在司馬衷結婚之前,他的父親晉武帝司馬炎派後宮才人謝玖前往東宮,以身教導太子,讓太子知道男女房幃之事。謝玖離開太子的東宮時,已經懷孕。謝玖後來在別處宮室生下一個兒子。幾年以後,太子司馬衷在父母宮中見到一個孩子,晉武帝告訴他,這是他的兒子,他大為奇怪:自己啥時候留個這個種了?

可是,你能讓司馬衷把這個娃繼承自己的皇位么?不可能啊!要不是皇后賈南風,這個呆瓜能否當上皇帝還是兩說呢!要是非要等皇后生了兒子再去找其他女人的話,要是皇后生不了兒子怎麼辦?

哎!快樂的小床說塌就塌,還能愉快地啪啪啪了么?

所以,嫡長子繼承製,可以讓那些男人們盡情地啪啪啪,哪怕生出了兒子,也不必讓他們繼承家業。反正宗法上,只有正妻的嫡長子才可以繼承,嫡長子出生之前,再是處處風流,花花留種,也不過付出點銀子的事兒,影響不到家業。

對於大家族,或者一個大帝國來講,銀子那還算個事兒?

看看中國古人,為了小弟弟的舒服,設計出了這麼一套精巧的制度,可謂是: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中國古代的宗法制度是「嫡長子繼承製」,只有嫡子,才有權利繼承父親的皇位或者爵位。嫡長子如果無法繼承,則由嫡長孫繼承,其次為嫡次子嫡三子以此類推,最後才是庶出子。

但是,在財產的繼承權上,自西漢開始,嫡子和庶子就已經沒有太大的區別了。

夏商西周時期,財產繼承附屬於身份繼承。也就是說,不管是爵位繼承,還是財產繼承,都實行嫡長子繼承製。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隨著私有財產的增加,財產繼承和身份繼承被分離開來。到了漢朝,財產繼承和身份繼承被完全分離:只有嫡長子,才能繼承爵位,否則,要受到法律制裁;而財產繼承,則採取諸子均分的形式,女子也有明確的繼承權。其後的各個朝代,都延續了諸子均分的分配原則,並逐步完善。

到了明代,更進一步。明《大明令·戶令》明確規定:在分配遺產時,「不問妻、妾、婢生,止依子數均分。」「奸生之子,依子數量與半分。」連非婚生子,也給與了法律保護。如果沒有嗣子,奸生子甚至可以繼承全部財產。


誰告訴你古代是嫡長子繼承製?中國除了皇家,都是諸子均分制好么?這一堆寫得挺長的答案還挺能唬人,怎麼這麼多個贊同,看來知乎越來越對不起自己的名字了。


因為商朝驗證了「兄終弟及」配合「子承父業」的做法的穩定性不如「嫡長子繼承」

另一個是因為政權合法性的解釋:武王滅商之後,周人對自己政權合法性的解釋源於「君權天授」,天負責授權給周王並監督,幹得不好就帶走(主要原因)

天子一詞本意就是天之嫡長子

基於此兩點,也就有了嫡長子的重要地位

同時,父母為嫡長子居喪的禮儀也是最高規格,斬衰,為庶子則降服,士大夫再降服

而對待君喪,也要執同等規格的禮,也即重點由「親親」轉向「尊尊」

-----

說正經的

徵婚!


自古中國民間就有多子多福的思想,而對於封建王朝來說,人口又是一項極為重要的戰略資源。人口的多少是衡量一個國家的重要指標。這樣國家也鼓勵多生。加上古時候也沒有什麼夜生活。所以大家都很努力的在生兒子。 凡事有利就有弊,兒子多了雖然熱鬧,但是分家業的時候問題就來了。平均主義是不行的,再大的家業平均分幾代下來也化為零碎了,為了家業不敗繼續流傳只能集中使用。由一人繼承。 這就出現了選擇誰的問題。事到臨頭公平競爭是不可能的,那非兄弟鬩牆不可 手足相殘,那就不是多子多福了,禍事臨門了。只能前面有個章程,定下規矩。古時候只有正妻才被官方認可。蔭子封妻的妻就是指正妻。享受和丈夫同等的政治待遇。按規矩只有正妻才能和丈夫同桌吃飯。其他的都沒有資格。妻妾之間絕非什麼姐妹關係,更近似一種主僕關係。 在這種情況下 正妻之子必然是繼承家業第一選擇。所以不論長幼,第一選嫡子,嫡子之中自然是按先來後道的順序選老大了。按照這個章程嫡長子註定是要繼承家業的,家族中也會集中資源培養他。嫡長子接手家業也承擔了祭司祖先傳承香火的責任。 這是那個時代最合理也是最科學的選擇。也就成了天天一般。平民百姓不立嫡長子必然招惹口舌。甚至官府也要過問。就連皇帝老兒也要遵守,不立嫡長子的話,必有人興風作浪不說,一頂昏君的帽子是跑不了了。


嫡長子繼承製起源於宗法制,主要為了解決西周的分封制運行問題。確保各級諸侯的最終任命權歸於周天子。

嫡長子繼承製不僅在特定情況下消除了因繼承人問題導致的內耗,還確保了周天子的權威,他分封的都是按照規定往下傳,諸侯自己不能改。


中國古代是一夫一妻制,這就給了正妻的長子不一般的地位,同時嫡長子繼承是對這一體制的維護。其次,嫡長子繼承符合君權神授的思想。再次,確認嫡長子繼承避免了諸子爭位不利於統治的穩定


為什麼傳嫡?

在古代,結婚不是兩個人的事情,而是兩個家族的事情,上到國家的君主,更是兩個國家,或者是兩股政治勢力的事情。

嫡子就是女方家族利益的代表。他能繼承父系的財產和政治資源,也能繼承母系的政治、人脈資源。將爵位和大部分財產傳給嫡子,自然是家族(包括女方家族)利益最大化的體現。

為什麼傳長?

為了避免兄弟的爭鬥。


殷道親親,傳弟

周道尊尊,傳子

傳弟的話,容易出現「專諸刺王僚」的悲劇,就是幾個兄弟相承,傳到最後要傳給誰呢?長兄的長子?那麼少弟的兒子肯定不同意,作為王子他肯定也想繼承父位,所以堂兄弟之間不免一場惡戰。比如宋宣公傳弟,司馬遷說:「宋之亂自宣公廢太子而立弟,國以不寧者十世」

所以中夏各國都是傳子的,傳子要解決一個問題,就是立嫡、立賢、立長?

立賢,這當然是最好的,國家有賢明的君主,是社稷之福。但是怎麼判斷兒子是否賢明呢?這種選擇容易造成諸子並爭,兄弟手足相殘。蒙古部就是採取這種做法,開忽里台大會,這裡面選出來的,理論是就是最服眾,賢明的。滿洲開國也是採取的這種做法,皇太極非長非嫡,能繼承大統,理論上就是他最賢明。但是康熙諸子就顯露了立賢的弊端,整日爭競。

立長與立嫡原則上是不矛盾的,周制繼承人立嫡長子,也就是說嫡子優先,沒有嫡子就立庶長子。大多數王朝都是遵循這個規則的。這種做法也有弊端,比如無法保證嫡長子或長子是英明的。哪怕他智商有問題,也得由他繼位,這樣繼承人是沒什麼爭端了,國家的未來得不到保障。比如晉惠帝、宋度宗智商都有點問題,這樣在承平之世還能混過去,遇到亂世,就實在不行了。

最後清廷總結各種教訓,實行秘密立儲制度,皇帝選一個他認為最好的繼承人,把詔書放到正大光明匾後面。大家都不知道是誰,所以也無從爭起。看起來倒是個好的制度,其實也隱藏巨大隱患。如果內監與皇帝近臣被收買,那麼假傳聖旨,改遺詔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雖然嫡長子繼承製度也有些問題,但總體看起來,還是最好的一個。保證了最高統治權平穩的轉移,這在中央集權國家,是非常重要的,不用搞得每次交接都血雨腥風。畢竟——穩定壓倒一起。


很簡單,避免矛盾。

採取嫡長子繼承製度的玩意兒繼承都具有排他性,如皇位,爵位。

打破嫡長子繼承之後產生的矛盾,顯而易見,從春秋時代的各種混亂到唐朝玄武門清代九子奪嫡的問題,一旦這種有序的繼承順序被打亂後,產生的矛盾混亂不是一般情況下可以壓制的。唐朝兄弟之間互相殺來殺去還少?清朝康熙皇帝的兒子沒有幾個善終的。這就是打破繼承順序之後產生的問題。

嫡長繼承是法定的繼承順序,在確定這種順序之後等於告訴諸競爭者地位不是靠努力爭取就可以得到的,只能通過先天的地位決定的。通過這樣一種手段,將矛盾降低到最低。可以看到,幾乎嚴格按法統來確定順序的明朝,除開前期的軍事奪權以及末尾的爭國本,類似的問題少很多了。爭國本還是皇帝要打破嫡長繼承問題產生的。

至於民間,其實爵位這個東西在天朝歷史上作用就是一個遞減的過程,春秋戰國時爵位代表著治理權,到滿清除了開恩幾乎都很難世襲罔替,遞減繼承。

而沒有排他性的財產土地卻沒有採用這種類似的繼承順序。至少清代民國土地所有採取的是分家繼承的制度,這個制度的施行其實避免了土地兼并的泛濫。

試想,一家祖父輩有千畝地產,這在晚清民國時代任何一地都可以算是大戶了。如果有四個兒子,下一代每家只有二百五十畝了,到孫輩繼續是一個遞減的過程。所以"一代為官,三代打磚""富不過三代"這樣的說法也不是沒有道理。

如果實行類似日本那樣的財產嫡長子繼承,其他兒子作家臣並由嫡長子供養生活的話,天朝的土地兼并會嚴重許多吧。

日本歷史上也曾實行過分家繼承,武士御家人百年內就分割殆盡瀕臨破產,可想而知,如果財產上不嫡長的話,天朝財產分割好了很多。


我在寫論文的時候涉及到古人對這一問題的看法,在摘錄這篇討論之前,我們先了解幾個概念,即「大宗」與「小宗」,「昭「與」穆」。大宗就是我們說的嫡子一脈,小宗相對的就是其他庶出一脈了。二世、四世、六世,位於始祖之左方,稱「昭」。三世、五世、七世,位於始祖之右方,稱「穆」。自始祖之後,父為昭,子為穆。排列時,大祖居中,三昭位於大祖的左方;三穆位於大祖的右方,以此來分別宗族內部的長幼次序、親疏遠近。

現在我們來看古人是怎麼看待為何必須實施嫡長子繼承製:

廢小宗昭穆不亂,廢大宗昭穆亂矣,先王所以重大宗也。豈得不廢小宗以繼大宗乎!漢家求三代之後弗得,此不立大宗之過也。豈不以宗子廢絕,圖籍莫紀。若常有宗主,雖喪亂要有存理,或可分布掌錄,或可藏之於名山,設不盡在,決不盡失。且同姓百代不婚,周道也。而姓自變易,何由得知。夫既不知,或容有得婚者,此大違先生之典,而傷自然之理。由此言之,宗子之重於天下久矣。

……

大宗者,人之本也,尊之統也。人不可以無其本,所以立大宗也。上理祖禰,尊尊之道著矣;下理子孫,親親之義明矣;旁理昆弟,天倫之理達矣。存則合族以食,序以昭穆,導以德行,別以禮義;沒則禘祭太祖,陳其親疏,殤與無服,莫不咸在。此則孝子之事終矣,立人之道竭矣。小宗之家,五代則遷,安知始祖之所從出,宗祀之所由來?敬宗所以尊祖禰,不為重乎!然要當以穆繼昭,既明大宗不可以絕,則支子當有繼祖,是無父者也。

這段話是魏晉時期著名禮學家范寧與父親范汪辯論大宗小宗時范汪的看法。當時社會動蕩,家族如何延續下去,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大宗一般都保存了這個家族的家譜等物質及精神遺產,只要大宗存在,這個家族就能延續下去。上升到皇室,如果不辨大宗小宗,就連皇位的繼承也成了問題。這是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以大宗為首領,可以起到辨別親族,避免近親結婚的好處。如果每一小宗都各自過自己的生活,就有可能造成宗族的混亂,最終造成連自己的祖宗都不知道的後果。而保存大宗,則可以為家族的延續盡心竭力,有利於這個家族的長遠發展。

我們現代人可能沒有古人那樣的生活場景,但是通過了解他們的思想和觀點,給予理解之同情,才能了解某些問題自有他們的道理。


皇位天定,別的皇子再怎麼表現也沒用,不會有九子奪嫡的事情發生


嫡長子繼承製是古代宗法制度的核心。它最典型體現在中國歷史上最嚴格的宗法社會——周代。在秦代之後直到明代,這一制度一直被延續了下來,直到清朝被廢除(這裡僅僅指皇位的繼承)。

為什麼要實行嫡長子繼承製?。這是個很大的問題。嫡長子繼承製不僅是中國歷史的現象,在歐洲的中世紀也是這樣。

第一 在古代社會,婚姻是整合權力資源的一個重要的手段,特別是在君權不能獨大的貴族制之下,與皇帝(國王)聯姻的一方一定是某個大家族的代表,所以正妻的兒子,他不僅僅是皇帝(國王)的兒子那麼簡單,他還代表著母家一方的家族的勢力和利益。這在漢代表現得非常明顯,一旦要更換太子,他不僅僅是更換一個太子那麼簡單,他必須要對太子的母家的勢力進行打壓和清洗,如果不是這樣,新太子即使上位,他也坐不穩。

第二,古代社會是一種與自然共存的社會,人面對自然還沒有什麼可以任意改造和征服自然的手段,所以它是一種注重經驗和常識的社會,而經驗和常識特別依靠於時間的積累。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不同的社會,都會發展出尊重長者的現象。由這種原因所發展出來的宗法制度,長幼有別,尊卑有序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結果,所以嫡子中的長子在宗法制度中享有相對於他的弟弟們的先天的優越地位。

第三,古代社會沒有成熟的法律,那麼每個人的權利和義務靠什麼規範呢?如果一個社會,誰都不能各安其位,又沒有一種健全的法律,那麼社會的秩序必將崩潰。宗法制度就是人類社會最初的一種規範社會秩序的制度,每個人的權利和義務在他一出生的時候就已經規定好了,由他在宗法體系中所處的位置所決定,每個人都必須各安其位(身份),這就是宗法社會即身份社會,這種身份社會又有一種別稱,叫做貴族制。中國這樣的社會嚴格地說,只存在於先秦時期。而嫡長子繼承製就是宗法制度的核心。

第四,中國秦代之後2000多年的歷史,為什麼總是戰爭不斷,不斷得王朝更替和循環。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中國的身份社會逐漸被瓦解(即孔子所說的禮崩樂壞),而又沒有一種健全和公平的法律制度來規範社會秩序(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彼可取而代之。等等),誰都想皇帝,誰當皇帝誰拳頭硬說了算。人們對身份(名分)失去了在貴族社會所有的那種敬畏感。那麼同樣推及皇位的繼承製,如果皇位的繼承沒有一種穩定的制度,那麼它帶來的必將是不斷的爭奪和陰謀(就如中國古代的王朝更替一樣),如果你是皇帝,你願意看到自己的子孫這樣自相殘殺嗎?

第五,有人說,為什麼不立賢呢?這樣容易出明君啊。賢與不賢是一種主觀的評判,每個人的賢的標準可能都不一樣,而是否是長子,是純粹客觀的,所以立賢遠遠沒有立長穩定。如果古代有民主制度,有一套可靠的選舉程序比如投票,少數服從多數等等,那麼可以立賢。但問題是古代社會是多數服從少數,甚至服從於皇帝一個人。所以在權力資源不平等的社會中,如果採取立賢制,賢與不賢不可能是你平頭百姓或者無權者說了算的,立賢就等於皇帝一個人說了算或者由勢力最大權力最大的一個家族說了算,所以在古代社會,誰賢誰當皇帝就等於誰拳頭硬誰當皇帝,這就等於開啟統治階層的內鬥和權力爭奪,那麼哪個皇帝願意看到自己的子孫這樣互相爭鬥呢?所以,穩定對於專制者是最重要的。

第六,宗法社會的穩定必須依賴於人對於身份(名分)的敬畏,人必須敬畏身份,才能安於自己的位置,服從高於自己位置(身份)的人。那麼敬畏必須要與天意等超自然的東西聯繫在一起,如果都是凡人,誰敬畏誰呢?所以君權神授,天子這樣的觀念就被「製造」出來了,皇帝出生總伴隨著某種異象的傳說等等。如果採取立賢制,那麼就等於誰都可以當皇帝,皇位是可以靠爭取和後天努力得到的,可以「人為」的,可以「爭」的,那麼靠爭取和後天努力得來的東西,它和天意等超自然的東西就談不上聯繫了,人如何能敬畏呢?而血統,長幼不是人所能決定的,是天意決定的,天授的,先天的,那麼皇位的繼承它必然要依據於這些東西,這又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

第七 ,中國的社會已經很早的就開始世俗化了,中國嚴格的貴族社會也早已經瓦解,所以中國人對身份(名分)早就沒有了什麼敬畏感,即所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就為什麼今天的中國人特別不能理解為什麼要嫡長子繼承製。人人都不安於其位,人人都想獲取非分的東西,如果此時,又沒有一種公平的法律規範這種爭取和爭奪,這帶來的就是一個道德淪喪的社會。身份社會在今天看來是不正義,但它相比於一個心中沒有任何敬畏感的人群所組成的社會,又沒有一種公平的法律來規範人心中的慾望的魔鬼,那麼無疑,後者更可怕。

第八,嫡長子繼承製作為儒教的一個重要的理念,是其規範君權的一個手段。這在明朝萬曆年間的立儲風波中體現得尤其明顯,這些平時相互傾軋,明爭暗鬥,拉幫結派不斷的大臣們為什麼在面對萬曆皇帝想廢長立幼這個問題的時候,空前地團結和一致呢?因為儒教所掌握的道統,是其對抗君權的最後的堡壘和武器,如果它一旦被攻破,那麼無限膨脹的君權就失去了任何制約。所以在關乎國本的問題上,它代表整個士大夫階層的利益所在,這就是為什麼他們這個時候能團結一致。即皇位繼承不能由你皇帝個人的主觀偏好說了算,而要由制度說了算。

第九,當嫡長子繼承製被廢除,也就意味著中國古典意義上的宗法制度的最後一個堡壘被攻破,此時皇帝的權力達到了極點,這個朝代就是清朝。皇權本身的強大和穩固,已經使他不需要通過聯姻家族的權力整合或者某種制度來達到。


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說明嫡長子就是正妻所生的第一個子女。

1.古代注重門當戶對,古代絕大多數皇帝的正妻,必定有很強大的外戚,為了讓外戚為我所用,必然要讓正妻的孩子成為接班人。

2.後宮的權利之爭。規定嫡長子有利於穩固後宮,保持皇后的權威,畢竟是未來的皇上的媽,誰敢得罪?防止後院失火。

3.有利於讓自己的孩子保持一個較好的親情關係。雖然還是很亂。但是想想,歷史上非嫡長子繼承皇位的那個不是血雨腥風,殺兄弟那是很普遍的。

4.減少朝堂上的派系之爭。雖然朝堂上本來就有很多派系,如文官派、武官派、宦官派甚至還有老鄉派。如果不設嫡長子,那麼還會有大皇子派、二皇子派等等。第一種派,他們都只有一個領導—皇上,所以他們之間雖然鬥爭但卻不會擾亂國家,皇帝也因此可以讓他們相互制衡。而第二種就不同了。那是一種站隊,站錯了就要殺頭。試想大臣們每天都鑽研這些,還怎麼讓國家發展?

先寫到這裡吧~~~


為什麼施行嫡長子繼承製?這一個問題包含三個小問題

1.為何讓一人繼承?2.為何讓長子繼承?3.為何是嫡子?

1.為何讓一個人繼承?是為了讓財富繼續積累。一個家族積累的財富因為父親去世而平均分給幾個孩子,結果肯定是誰都活不好。比如一個國家因為三個繼承人分成三個小國,如果三個小國團結一心還好,不能團結一心的時候肯定是被各個擊破,結果是沒有地盤。在團結一心的情況下,互相之間的協調也是一個大問題,在古代通訊不發達的情況下,如何協調是一個非常難做的事情。但是如果由一人繼承,內部協調比外部協調好做,中央發布命令,下面執行更有效率,也比外部合作更好進行。

2.為何是長子繼承?長子天生有優勢。在古代的環境下,收集信息非常困難,一樣的活動範圍,一樣的收集方式(書籍等),見到的人也一樣,在一個家族裡,每個人所能了解的信息區別不大,在這樣的情況下,早出生的長子天然比弟弟們有優勢,弟弟見過的信息長子都見過,弟弟沒見過的信息長子也見過。

3.為何是嫡子?嫡子的優勢是外部援軍,簡單說子憑母貴。在古代,建立人脈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交際圈不過是自己的活動範圍。家族裡有來往的其他家族嫡子和庶子都一樣,但是母親那邊的人脈優勢是嫡子才擁有的,庶子因母親家族的能給的人脈資源肯定不如嫡子。

所以,嫡長子繼承製是古代為了維繫一個家族更好地發展所必然出現和執行的辦法。

再說一句的話,我認為,古代不施行嫡長子繼承製的家族都最後沒了(沒考證)


推薦閱讀:

宇文泰蘇綽改革是怎麼進行的?
如何評價宋仁宗?
我國古代有哪些不出名,但很牛逼的人?
北齊神武帝高歡是個什麼樣人,較之宇文泰又如何?
泰國歷史比中國久遠?

TAG:歷史 | 中國文化 | 中國古代歷史 | 世界歷史 | 古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