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所謂的「城中村」、「棚戶區」和外國的「貧民窟」是同一個概念嗎?
自然不是。城中村主要是指城市規模在擴大的過程中不斷把周邊的鄉村涵蓋在內,這些鄉村在建設景觀、經濟方式上和原有的農村產生了很大的不同。但是這些區域並未被包括在城市總體規劃的範圍內,在整體面貌、人口結構、生產方式上和真正的城市還存在很大的差別,而和農村具有一致性,這些區域就叫做城中村。像北京這種攤大餅式的發展是很容易產生一大批城中村的。
城中村之所以會被認為是貧民窟主要是因為其景觀面貌,低層建築眾多,房屋之間間距過小,垃圾隨意堆放,安全隱患眾多,概括起來即為「髒亂差」,這就給人以貧民窟的印象。事實上貧民窟中一般是真正的貧民,但城中村中未必,甚至會有一堆富豪。因為城中村的經濟方式除了一般的農業活動外,還有第三產業,多為房屋租賃,這個產業在現在的中國可是十分吃香,所以城中村造就一批暴發戶並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北京蟻族的聚集地就是比較典型的城中村。當然兩者也有共同之處,比如兩者都是快速城市化下的產物。可算是看到一個稍微知道點的問題。。如有錯誤歡迎糾正!
首先需要明確含義,有本書叫做《落腳城市》,正是介紹的是世界各地的這種「城中村」,「城中村」中居住的主體即是這種,從農村來到城市中打拚,「落腳」的人。
他們在城市中的「城中村」居住,積攢經濟,家庭等,隨後一定程度上其中一部分人能夠獲得身份,或者積攢足夠多的經濟,或者打拚一段時間後組建了家庭等,會從中搬出,為之後來到城市中的農村人騰出落腳之處,也就是「城中村」。
兩者的不同其實很容易理解,上面也說清楚了。其實在我理解最關鍵的是其中從人員構成上看,貧民窟居住的是對生活缺少希望的人(意義上可能如同乞丐等),所謂城中村中居住的是一些對於生活充滿希望的人(通常從農村來到城市的打拚的人)。
相關:歷史上這種類似的城中村很多,如秘魯,巴西等人口稠密的第三世界國家都有很多類似的「落腳城市」,各地不同稱呼,如巴西的法沃拉斯(Favelas),墨西哥的普洛來塔利亞區(Colonia Proletaria)等。《落腳城市》的作者認為這種落腳處,「落腳城市」是不會消失的,會持續存在,而且不應拆除。歷史上很多常識學家一直認為這種城中村應該受到如貧民窟一樣的待遇——拆除更新。直到30年左右之前才被認可。(1980年世界銀行嘉獎一位叫做特納的來到秘魯進行城市規劃,發現兩者不同的一個偉大的規劃師!)
最後推薦書《落腳城市》,《Informal City》,《明日之城》。
附上一個TED視頻 2.0版的城市是這樣啊-伊萬·巴恩: 特殊環境里的不同尋常的房子
最後歡迎指正錯誤!那麼在廣州的城中村生活,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
第一次入住城中村是去年4月的時候,剛畢業,人生地不熟,聽朋友說天河區的車陂南有地鐵和BRT經過,交通方便,離市區不遠,租金六七百塊。因為急著找個地先落腳,隨便看了兩間就把事給定了,第二天便簡單入住。
雖已經離開車陂南好幾個月,但這個「鬼怪」的地方估計住過的人都不會忘記。走近村頭,你像走近一片黑森林,都會自然反應地放緩腳步,思考是否需要繼續往「裡面走」......
一旦踏進了車陂南的小巷子,腳下永遠是黑積水或者發臭的垃圾;兩邊是各種黑作坊和髮廊;抬頭是密密麻麻並交集在一起的電線和可能掛了半個星期都還在滴水的廉價衣服,偶爾幸運可以看見「一線天」的晴朗。整條巷子留給你的只有相互「擦肩而過」的無奈和呼吸一口「臭濕氣」的自由,但一般人都是選擇屏住呼吸來逃避和忍受生活的不堪。對了,如果偶爾有一輛「中通快遞」的三輪摩托車經過,你可能還得「跳起來」讓道,因為他們「 Never stop!」。
在車陂南,不熟悉路況的,可千萬別往「裡面」亂逛,保證可以讓你嘗到迷失和無助的滋味。什麼蘋果手機、百度地圖、4G信號的,在層層冰冷的水泥牆的阻擋下,只會顯得更加尷尬和無用。
說說我住的出租房吧。樓道永遠是濕的,「好心」的房東偶爾會在門口處鋪滿舊衣物,任人踩踏。一上樓梯,大家都會習慣性地拍拍手掌或者踏踏腳,只為換來幾秒鐘的光明和安心。每個房間都有自己的房號,我住的是401房。推開薄薄的鐵皮門,你會先聞到一股獨屬於你的熟悉的「濕氣」。第一件事要做的不是脫鞋,是開燈,這裡24小時需要開燈照明。但白熾燈的全天籠罩並沒能為你的這個「家」增添一絲溫馨和舒適,反而能讓你更加看清生活的赤裸裸——席子發霉了,乾的衣服濕了,濕的衣服臭了,底褲永遠不會幹。你可以選擇上淘寶買特惠套裝,或者多買了一吹風筒......
早上不用調鬧鐘,隔壁永遠會有新的出租樓在裝修,6點不到就會開始動工,電鑽聲里總會夾雜著那個工頭急躁的催促和惡罵聲,真不知道房東和他有什麼關係...這裡的房東很少有本地人,大多是委託中介在管理,他們大多虛偽又狡猾,最喜歡我們這些剛剛畢業的「可人」。
像「車陂南」這樣的城中村,廣州很多,深圳也很多,應該說全中國的城市都少不了。很多年輕人都是坐在高高的寫字樓上面上班,然後擠著公交或地鐵回到城中村生活的。當你站在高大尚的寫字樓上俯視城中村時,你會覺得他們就像一個個骯髒的貧民窟和難民所,就像被現代文明遺棄了的孤兒,沒有人想去關心,沒有人願意靠近。
但當你下班了,餓了,累了,你想「回家了」。你還是會果斷拋棄燈紅酒綠的現代都市,和大家擠個你死我活的趕回「家」,去很髒的菜市場買幾根青菜和幾塊錢瘦肉,一邊做飯一邊聽歌;一邊吃飯一邊看電影;一邊聊電話,一邊洗衣服;一邊睡覺,一邊想著明天的工作......
城中村,一個如此奇葩又詭異的地方,一個讓年輕人討厭又無法逃離的地方。它是中國特色社會的產物,是現代城市文明的產物,是生活商業化的產物。沒人管理,沒人關心,沒人正視。城中村就像是年輕人走進社會、謀求獨立時的一根就命草,但同時又是一根慢性毒草。吃還是不吃?不是你說了算,是社會說了算,是這個時代說了算。
城中村所散發出來的晦氣,怨氣,臭氣,正是這個時代的風氣,正是這個社會階段的縮影。冷漠,迷茫,無奈,嘈雜,令人窒息......
朋友們,離開了校園,走進了社會,你們找到「家」了嗎?
那些年,我們一起住過的城中村
今天整理陳年舊賬簿的時候,突然發現,過去那些曾經以為會永遠不會忘懷的東西,在歲月的過濾中,如今已經逐漸模糊了細節。大腦彷彿一個容量有限的硬碟,把那些遙遠的記憶一點一點刪除,直到再無蹤跡。果然,寫日記和記賬是個好習慣,能讓你在以為已經忘記的時刻,把那些塵封的細節再度重溫。細細咀嚼從前,才更珍惜現在的生活。
我很幸運,雖為北漂,卻從未住過地下室。以至於會偏執的認為,沒住過地下室的北漂人生是不完整的。聽過許多北漂、滬漂、深漂朋友的故事,似乎他們都經歷過那種山窮水盡疑無路的絕望,所以也就更明白那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開朗。我沒有。但,我住過城中村。今天翻出來老的記賬本,突然那些在城中村的日子又鮮活起來……
在鄭州花園路的徐寨,我曾經住過近三年。北三環內的黃金地段,曾經一度覺得徐寨就是天堂。相比於當時的宇宙最大城中村——陳寨來說,徐寨多了一分「高端」,因為這裡很少有農民工,絕大多數是剛畢業的白領,還有在村對面的河南電視台實習的各路實習生,連空氣中都洋溢著青春年少和奮鬥的味道;這裡有數不盡的天南海北的各類美味,小吃、快餐、正餐、零食,麻辣燙、串串香、五穀豆漿、肉夾饃、各種煎餅灌餅攤兒,還有一種小吃叫月亮饃,很大的肉夾饃才兩塊五一個;這裡生活很方便,理髮從2塊漲到5塊錢,但很少有人跟你侃大天、磨著你讓你燙個頭吧、焗個油吧、染個色兒吧,頂多就是辦張卡,理髮可以5送1;這裡貨物豐富,或許有時候不夠物美,但絕對價廉,所有生活必需品步行5分鐘之內全部採購齊備……
那時候,早餐的種類非常多,2塊錢絕對可以吃的又飽又好又舒坦;中心街上的雲南過橋米線和東北菜館,是改善生活常去的地方,有一次我跟老公吃飯開45塊的發票,居然刮出10塊錢的獎;不想自己做飯的時候,家常粥屋的小菜和各種粥,三四塊錢也能吃得好;夏天的晚上,在隨便哪個夜市上點兩個冷盤、再來一瓶菠蘿啤,那簡直就是神仙樣的時光;有時候下班早就自己做飯,樓下買兩個西紅柿、一斤雞蛋、一把青菜,再來一塊錢的手擀麵,回家下兩碗美味無比的西紅柿雞蛋面,秒殺如今各大麵館里動輒三十好幾的麵條套餐……
沒有丟過自行車,就不算在城中村生活過。那個時候,我和老公每人一輛自行車,各自騎一個小時達到自己的目的地——我往東南,去上班;老公往西南,去實驗室。早上迎著明媚的太陽光,在花園路東風路口分手;每天晚上,我們相約在紫荊山橋下匯合,然後一起碾著路燈橘黃色的光影,一路伴著各種新鮮話題飛馳回家。現在想想當初的毅力,簡直都佩服死了自己,每天上班騎車一小時,下班騎車一小時,完全不用上健身房啊,這鍛煉效果絕對杠杠的,可是,當初怎麼就不見瘦呢?
剛畢業的時候經常加班,老公有時候會去接我,城中村的水果豐富又新鮮,到了晚上的時候還總是會甩貨大處理,有一次老公花了一塊五買了一大兜葡萄,現在想想都覺得很甜。
那時候,住的地方挨著奧克啤酒廠,春天的時候,空氣里滿是酵母的味道,緊閉窗戶也擋不住;夏天的時候,毒辣的太陽把樓頂曬透,晚上回家就要把門和窗戶全部打開來通風,卻依然有散不盡的暑氣,晚上睡覺只能不斷起身去沖涼;冬天頂樓又格外冷,買了小太陽來取暖,就看著電錶的數字呼呼呼地往上翻,不開吧,冷,開吧,電費實在太貴了……頂樓最大的好處是,曬被子最方便。搶曬被子的地盤,是每周末必然要上演的戲碼;剛把被子曬好、下樓去拿褥子的空擋兒,轉眼間曬繩兒上就搭上了一條藍花花的老被子。曬完被子,有時候會忍不住在頂樓的平台上多曬會兒陽光,於是總在這個時候眺望整個城中村,南邊兒的信息大廈、西邊兒的高端住宅小區、北邊兒的三環路和東側的花園路,把這一片城中村圍裹起來,彷彿城市中一個獨立的小世界,有著自己的繁華與寧靜,又分明落寞而喧囂。
城中村裡和周圍,住著我的朋友。那時候,JOJO和竹竹在北環外租了一套兩居室,沒裝熱水器的時候,我會提著大兜兒小籃子去她家洗澡;後來竹竹也搬到了徐寨,於是我們就可以用同一張理髮優惠卡,還能一起在粥屋吃飯、在樓下吃串串香,有時候還會一起做飯一起吃;WF同學跟我住在同一樓,他在徐寨住的更久,把自己的小房間弄成了私人KTV,經常在周末經過他門口的時候,聽到他在獨自深情演繹《三套車》,單身漢的快樂與落寞,我當時確實不懂,但總記得他當時說,「誰要嫁給我當媳婦兒,我天天給她端洗腳水」;08年地震的時候,大家都不敢在屋裡睡,我和老公還有JOJO三個人,一起在東風渠邊兒的花園裡鋪著涼席坐著聊天,星星在眨眼,夜風也習習……
過了北環路,有家樂福;過了花園路,有丹尼斯。這兩個超市是最經常去的,吃的、喝的、用的,每周末都會來一次大採購,然後我和老公一起提著很大的袋子往回挪,走走又停停,手勒地發疼也心裡倍兒幸福。在丹尼斯購物完以後,通常會獎勵自己一根台灣烤腸,讓老闆多多的澆上孜然和辣椒,我和老公一人一口,吃的特滿足;如果去家樂福的話,多半都會逛逛外面的商業街,鞋櫃是當時最喜歡的牌子,覺得他家的鞋質量又好又便宜,還經常打折,現在在北京見的不多,有一次在燈市口見到了,進去逛了下,覺得款式實在老的可以,再也沒有要買的慾望。
北環邊兒上的陳寨蔬菜批發市場,也是每周必逛之地。每周末,我跟老公騎著自行車去市場里掃蕩新鮮又便宜的蔬菜和水果,通常會根據不同的種類和預計的菜譜,採購好幾天的量,然後按照可存放時長,決定一周內前幾天的菜譜:綠葉蔬菜基本要在周日或周一吃,放的住的硬菜後吃……以至於愛逛早市和菜市場,保留到今天,依然是難以捨棄的習慣,連去一個陌生的城市旅行,都覺得菜市場才是最接地氣的所在。
忘不了的還有很多,比如每天騎車上班經過未來路,會在馬蘭拉麵買牛肉水煎包,一塊錢四個,管飽,SJ同學經常會讓我幫他帶;有時候會為了吃曼哈頓旁邊的土渣餅,不走中州大道,我來北京以後,有一年土渣餅終於因為拆遷而消失了,帆帆同學還特地發簡訊陳訴她的惋惜與懷念;還有二七廣場的辣妹涼麵、老鄭大東門的重慶蓋澆飯、吃一次就拉一次肚子但依然樂此不疲的佰人王、曾經接連三碗都吃出頭髮絲兒的阿利茄汁面、四個人圍桌坐只吃了一大鍋的千年思炒雞、和JOJO一起在土大力痛吃六十個大小碟子……
額,為神馬能想起來的都跟吃有關……
回想那些數不清的吃,更加覺得歲月如梭催人老。如今,收入優厚的SJ同學一心想去開個咖啡館;帆帆同學又回到了老東家;WF同學在繁華的二七區買了學區房,也結了婚,不知道是否會每天給媳婦兒端洗腳水;一起吃辣妹涼麵、到橫店看電影的軍嫂竹竹,剛剛還在微信里異常疼痛地訴說著同事的病情和不忍;曾經一起吃炒雞的兩口子,如今也要鬧離婚……不知道,電視台對面的廣合餐廳是否依然生意火爆,重慶妹子的番茄雞蛋蓋澆飯是否依然雞蛋多多,佰人王在呷哺呷哺的衝擊下是否早已不見,阿利茄汁面那位脫髮的師傅如今也不知道去哪兒了吧……
忍不住打開地圖,一厘米一厘米地看著那個曾經居住過將近一千個日夜的城中村,翻翻電腦里,居然還有那個時候的照片。照片如昔,昨日時光彷彿就在眼前。而這歲月,就像一張張老照片,加上回憶這層濾鏡,就會呈現出不同的色調、不同的感覺、不同的回味……曾經很窮,可是很快樂;曾經很艱苦,可是很坦然。在這樣的時刻,回味一下過去,挺好,挺好。
要看分類
例如說印度統計局是這樣分貧民窟的:分三種
第一種叫Notified Slums,也就是法律規定是貧民窟的第二種叫Recognized Slums,是慈善組織和政府福利會照顧的貧民窟第三種叫Identified Slums,指的是高密度,居住環境差,基礎設施差的貧民窟.城中村就很符合第三種.聯合國對於貧民窟有明確的定義和評價標準,但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定義。我們上學研究貧民窟時讀過國外的文獻,很多都在糾正對於slum一詞的負面含義,即貧民窟不是沒有希望的,他們也在積極的爭取land title,自行維護開拓public space,和政黨溝通獲取water, sanitation 的供給而努力著。《落腳城市》里,和中國城中村一起研究調查的巴西法維拉在巴西自己出版的slum upgrading的書里談論的對象。只不過不同國家,地權產權,政府結構不同,文化,宗教信仰有異,所以解決這些問題的主要barrier就各有不同。
在我看來,城中村和貧民窟本質上是一樣的。一個流動人口數量巨大的城市(如廣州,流動人口數量已經超越常住人口),在政府建設廉租房無力時,總需要一些租金低廉的地方來容納數量龐大的中低收入群體。有需求就有市場。這意味著,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城中村將會一直存在,無法被消滅或取締。只是相比之下,貧民窟更加藏污納垢,而在我國的城中村只是環境質量不盡人意而已。
是的,會住城中村的人固然是收入偏低的人群,能將就著過活下去就算不錯了更別談什麼生活品質了,當然不排除一些富有的土著居民。
提出這個問題說明了題主的愚昧。
貧民窟的人世代貧民。他們是社會的最底層。幾乎沒有翻身的機會。
不要指望貧民窟里的能靠奮鬥起身,他們甚至被剝奪了靠奮鬥成長的機會。城中村的人,佔地為王,祖上的基業,財產是祖上留給他們的貢獻。
政府要拆遷,他們也沒辦法啊,錢少,為什麼要搬。戰鬥到最後一刻,為了祖上的隱忍和堅持!不擇一切鬥爭手段,一切都是應得的。非要問貧民窟和城中村的關係的話。題主看過一部好萊塢電影嗎?從《貧民窟到百萬富翁》它倆的關係就是&<到&>前面的詞和&<到&>後面詞的關係。這是城中村,貧民窟更像中國的棚戶區跟私搭亂建區
深圳城中村村民資產千萬級別的不在少數,住在村裡打工的都是外地來的打工者
推薦閱讀:
※外來人口湧入是「棚戶區」產生的原因嗎?它是否是中國特色產物?
※中國會逆城市化嗎?
※如何看待城鎮化進程中大集逐步消失的現象?
※為什麼東北會衰退?還可能復興嗎?
※住在高樓公寓精神上是怎樣一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