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方言版的翻譯用詞往往都特別粗俗?

(我哪有說方言整體都粗俗了?我是問網上許多所謂的方言版翻譯,以及很多人下意識認為要和通用語不一樣才算是方言的這種現象。)

無論網上各種方言配音的視頻,網友用方言翻譯的文章,還是維基百科裡方言版本的頁面,很多用詞都粗俗的不得了,似乎在故意避開普通用詞,甚至連通用、專用的學術名詞都排斥。可方言難道就等同於俗語嗎?為什麼會出現一使用方言就下意識只利用土話來轉述一切事物的現象呢?還是說那種方言本就有自己的一套辭彙系統來區別於普通話呢?

之前看粵語版維基把「體檢」叫「驗身」(不知道現在還是不是),粵語平時也這麼說嗎?粗俗的話,維基還好了,之前看個介紹北京話的幾乎是滿篇損人。我的意思是很多專業術語應該是沒有方言之分的,為什麼大家也會下意識覺得改了才算是方言,比如一次看台灣節目把「觸屏」手機說成「手摸的」認為這才是「台語」思維,像網上不少用方言搞怪的人大致也是這個思維吧?似乎就是要故意和普通話作區別似的。

這個現象是方言使用者為了強調方言特色故意造成的,還是因為各方言在表達現代新事物的時候確實存在一定問題?


我覺得這反映了大部分方言使用者的一種潛意識:方言只能表達口語,不能表達書面語。這是一個不健康的生態。

方言如果要談保護得好,它必須有足夠的表達能力,能作為不依賴於官話,self-contained的思考載體,並且能在或正式或非正式的多種語言風格中切換自如。比如,粵語因為有香港的加持,用粵語看書讀報討論學術都很適合(而且不依賴於粵語直讀官話的體系;底層辭彙一樣可以全用粵語本土詞)。

而許多其他方言的現狀就不太好了:偶爾,當我問同輩的年輕人一個成語或專有名詞在他家鄉話里怎麼讀時,他會說這個詞/字太""文""了,生活中不怎麼用,所以要說這個意思時就會換一種口語化的說法,而無法直接用方言把這個詞讀出來。固然意思還是能表達到,但語言風格就丟失了:所有語言風格被他翻譯進方言後都被""抹平""成一種語言風格,即日常口語了。我覺得這也是許多這一代人覺得方言""土""從而抗拒方言學習的原因之一。


大概需要兩方面說吧。高票答案關於當代方言使用者方言-漢字能力普遍比較差乃至喪失字音意識的解釋很正確。

不過另一方面,個人覺得像現代漢語口語這樣,明明是自源語言,卻帶有大量同義詞、文白異詞而且文白隔絕嚴重的也算一個特點了。尤其是對現代化過程中翻新的事物,全面用書面詞/新造的符合書面詞習慣的辭彙來替代本來存在的口語詞,這個至少在西方語言里不多見,性質倒是很對等於日韓的音譯詞替代本土詞、漢語詞的過程。這個事情趙元任時代就有端倪了,他抱怨十幾年間書面詞大量反向替代了口語詞,他還不是針對新名詞問題,那時說的大概是「原來」:「起先兒」這種詞。

題主提到觸屏,就拿這個作為例子,矽谷英語,至少是面向用戶時使用的英語都是特別簡單明快,貼近口語的,比如smartphone、touchscreen里,smart和touch都是最口語的詞,完全不像智能、觸摸這樣厚重、書面,但現代漢語好像是不能接受靈光(對不起,我實在想不出smart能對應普通話什麼詞,用吳語/吳普的靈光湊數了)、摸/碰構成片語的。我甚至懷疑「蘋果漢語」也是想給英語原文那種生活、口頭、還故意不太書面語法的句子找一種對應物,然而這真是難為他們了,現代漢語根本不用這種方式表達科技感。。。

所以按樓主的說法,可以說整個漢語「表達現代新事物的時候」未嘗不都「存在一定問題」,方言書寫者放棄書面式辭彙的方法在審美和可行性上不見得是足夠好的。但是你看這個問題里有些人還在強調的腐朽士大夫式的「粗俗」「高雅」的對立,作為突破這個的嘗試,他們背後蘊涵的語言觀念是值得尊重,而且值得對語言風格有感受的人深思的,這不光是一個「方言」的問題。


看到有人提到用台灣牧師閩南語佈道,突然想起在新加坡的很多教堂,每到重大節日(耶穌受難日,復活節,聖誕節)時,都會有華語/閩南語的雙語佈道。裡面用的詞語,都偏向於使用口語化辭彙/讀音。像「食物」就不是按照廈門一般的習慣叫sit8-but8,而要讀作chiah8-mih8,或者直接說chiah8-e5。還有「天父」也不是用文讀thian1-hu7,而是用白讀thinn1-pe7。


大家說得都對, @李柰 君解釋的這塊兒也特別好。我換個角度說:漢語是單中心的diglossia。

大概「大數據」這個詞剛出現的時候,我發現英文是叫big data,我震驚了。實際上,在我的漢語語感里,比較「正式」的科技辭彙應該是比較「文」的,附帶覺得英文的高大上辭彙應該至少是拉丁詞,最好是希臘詞。所以上次做翻譯的時候,差點卡在「風能」上,因為前一個是「光伏」photovoltaics,被負遷移了。

漢語的高層級語言是文言,即使是官話,其正式程度也不及文言。在口語中,高級語言是官話,其他各類方言土語都級別低於官話。所以呢,在天朝影響範圍內,正式的、學術含量高的書籍文章,歷來都是文言文。然後,由各地(包括日本、朝鮮、越南)的文化精英再依本地口語進行闡釋,而這些闡釋又往往大量使用官話中的辭彙和語法。地方上文化程度越高的人掌握的所謂「正式」辭彙,其實就是官話和文言的辭彙就越多。文化精英再因其地位和學識,影響中下層的民眾。這層層替換其實就是東亞世界內,語言方面不斷中國化的進程。也正因為這樣的現象,才使得本來文言一致的先秦漢語,造就了後世漢語文言不一。其最終的結果就是官話和方言的社會語用意義有區別,事實上形成了類似社會方言的區隔。

這一現象不獨漢語中存在。在歐洲的歷史上,拉丁語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都是主要國家的官方或者正式文書語言,也在不同國家的交往中充當重要媒介。在當時的情況下,各地土話就是不能和拉丁語的正式和文雅的形象相比較。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像法國,制訂和推廣標準語,就是要廢除拉丁語的獨尊地位,而要使當時的口語(比如巴黎島方言)擁有書面和官方的地位。有了官方地位,再有了標準化,這種語言和方言的社會語用環境完全改變了,因而就「正式」、「文雅」附身了。但即便是如此,只是高層級語言發生了改變,對於那些沒有成為高層級的語言,其地位還是一樣的,大家很熟悉的「Il

est défendu de parler Breton et de cracher a terre…」。

相反的例子是越南語,雖然越南語曾在一些古代越南王朝短暫擁有過官方語言的地位,但越南的主流官方語言是漢語,雖然發音是漢越音,但書面語言是文言文。在現存的保大帝御批等官方文獻中,君臣書面往來均是文言文,而不是使用越南語,也較少夾雜越南語辭彙。顯然在他們心目中,越南語是粗鄙的土話。但是後來越南定越南語為國語,使用拉丁字母拼寫,以河內音進行規範。對於今天的越南人來說,標準越南語即是正式和高大上。

反過來講,在沒有中心方言,沒有標準規範的語言中,方言並沒有粗鄙的意味。我們就說中華正音嘉絨語吧,因為日常生活中事實上不存在標準規範,所以各地方言的差異,並沒有文雅和粗鄙的差別,而僅是代表地域的區別,至多是匹配到地域刻板印象。又如綽斯甲話,觀音橋方言與業隆方言也有不小的差異,但是也僅是代表地域不同而不是文雅和粗鄙。

另外一方面,在很多所謂漢語方言翻譯中,往往因為語氣通順的需要,或者刻意突出與標準官話的區別,在辭彙的選取和使用上,特別使用了標準官話中沒有或者不太使用的辭彙,或者是非常口語化的辭彙,實際上就是挑選了粗鄙的辭彙。

比如舉個例子:「地球圍繞太陽旋轉,因而形成四季。」按網上的那些方言翻譯風,這句話說成都話,恐怕就變成:「地球圍倒太陽轉圈圈兒,就整出春夏秋冬來。」

可是,事實上,成都話確實可以照原樣說:地球圍繞太陽旋轉,因而形成四季。我們上學的時候,老師都說方言的,也是這樣教學的。

換個角度說,這句話要說普通話的口語,也可以說:「地球呢,繞著太陽打轉兒,那麼就有了春夏秋冬。」任何一本課本都不會這樣寫。

其實,現代標準官話的初衷就是文言一致,吾手寫吾口。但是,由於文言文幾千來的影響,書面漢語始終同漢語口語有差距。所謂方言翻譯,除開刻意地選擇低俗辭彙的問題,也很大程度上是書面語與地方口語的差距。

其實,而經過規範整理的方言,基標準語的「土」的感覺就會下降。


EP14--00:21:26,藍座首:大莊生,你爾排又打返嘶噎喔,使毋使安排個醫生,幫你做身體檢查

EP13--00:25:37,藍座首:阿大莊生,你爾排成日打嘶噎呢,需毋需要幫你book個body-check

  • 語料顯示,香港粵語叫「身體檢查」或者「body-check」,可能還有叫體檢的。
  • 廣州粵語叫「體檢」、「做檢查」。

「驗身」是什麼?驗明正身。

可以是驗一下太監有沒有宮乾淨,可以是驗一下守宮砂有沒有消失,可以是驗一下XX膜有沒有破損,可以是驗一下報警時有沒有X斑殘留,可以是驗一下尿液有沒有毒品陽性,可以是驗一下商品的真偽。

在現代粵語里,「驗身」一般不是體檢/身體檢查的意思,如香港粵語有這種說法,需要語料支撐。



原因可能是以下之一:

1,題主骨子裡認為方言很土,所以得知這是方言翻譯後不自主地認為這些很土。即使是正字書寫,遇到不認識的詞,不會像看文言文那樣探究字詞的解釋而是直接認為很土

2,寫的人完全是用普通話諧音字,寫一堆連起來完全無意義的話,無論從那個角度看都不連貫。

3,一些方言詞用普通話的思維來解釋會顯得很奇怪,或者很土。

比如我處「打」為「拍」。打籃球叫拍球,以普的思維來看像小孩子拍球,顯得很奇怪


我根本不在乎學術上粵語是方言還是語言。如果粵語是我的語言,它就是我的語言。我要用粵語說什麼,就用粵語說什麼。

可惜粵語不是我的語言,我沒有自己的語言,所以我特別支持方言。世界上大部分事情都是這樣。皇帝不急太監急,應該嘲笑的是皇帝。我是太監。


謝邀。

這個很簡單啊,爲了顯得是「方言」唄!

按理說,普通話能說的字,用本方言都可以唸,說出來你知到是方言音,但寫出來就不像了啊,對吧?

不知到你說的哪個方言維基用詞粗俗的?個人感覺贛語維基用詞比較親切(雖然我講的是粵語),也沒覺得很粗俗啊?您對粗俗的定義是如何的?

贛語的維基

客語的維基

我估計你看不懂白話字

我只是覺得他們編寫的時候沒明確是用書面語還是口語,所以看起來就是有時候文謅謅的但有時候又很口水,但用詞絕不像您說的粗俗。

我認爲上面 @付佳傑 説得蠻有道理的,方言內部也存在類似情況,比如粵語裏,很多地方粵語人羣都普遍認爲自己説的白話不是粵語或者説的不標準不正式,其實口語的話,廣州話和其他當地土話也沒差。


為了響應國家號召。「說普通話,做文明人」,所以說方言自然就只能做粗俗的人了。


曾經在油管上看到過與語言大師趙元任先生有關的視頻,下面一個評論很有意思。

台灣政客用閩南語宣揚政治理念;香港神父用粵語佈道: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刻意矮化方言(主要是南方方言)是非常無恥的行為。


因為很多人都有一個誤解,認為所有方言都是官話/北京話/普通話的方言。然而:

Mandarin is Chinese, Chinese is not Mandarin.

Mandarin is a Chinese Dialect, dialects of Chinese is not dialects of Mandarin.

說成中文就是:

官話屬於漢語,漢語不屬於官話。

官話是漢語的方言,漢語(Chinese)的方言不是官話(Mandarin)的方言。

這導致了除閩粵客地區外的人認為自己的母語比官話低人一等,妄自菲薄。

而閩粵客地區雖然也有很多有如此誤解的人,但是因為用詞、句子結構、發音及其他語言學上的不同以及相對比其他非官話地區強勢的文化,有比較強大的民族(ethnicity)身份認同,所以更認真對待自己母語的而研究的人也更多。

另外我不同意其他答主關於「把非官話漢語方言標準化(官話化)」的提議。一門語言在多年的發展中跟其他語言形成的差異性塑造了這門語言的獨特性。為了要「標準化」則要求向著「標準語言「貼近是顛倒始末的做法,就像要求漢語向英語貼近開始像日語一樣音譯英文概念,因為英語是」標準語言「一樣滑稽可笑。


你去看翻譯,翻譯本身就是文字性的東西,文字性的東西如何去表現它的方言,只能通過用方言俚語才能表現他的方言。

假如你去讓他讀,那麼你的結果應該就不會那麼一樣了。當他讀的時候還沒有時間去把這個詞再去翻譯成另一個詞。或者只有非常常用的詞才會換音,但是換音不一定又換字。

比如方言里俺就是俺。但是你讓我用方言。直接讀我,我也會給你讀。但是如果是文字,要想帶出那種地域感,那種方言感,就必須換字兒。甚至包括添兒話音,其實寫字的時候完全不用加那個兒,但是加了這個兒就是為了表示它是方言或者說是口語。

我不知道你們那裡,但是如果我和我的家人和我的同鄉人,我們會說方言。但是如果我們要把這一段話,記做是文字。恐怕和普通話沒什麼區別。

用文字去呈現一個音。那麼必須變才能知道他有變化,不是普通話,而是方言。


還不是各自沒有規範的方言指導,一半靠粗心的長輩口傳不傳字,一半靠自己瞎摸索。


自古以來,完善的漢語書面形式就只有一種,那就是凌駕於各地方言土語上的漢文。古代是漢語文言文,現代是漢語白話文。除此以外沒有第二種完善的漢語書面形式。

正是因為僅僅有這一種完善的漢語書面形式,漢語才被叫做一種語言,而不是多種語言。如果再出現第二種完善的、完全不同於現有漢文的漢語書面形式,漢語就不能再叫做一種語言,而是兩種語言。

正是由於方言土語在表達科學文化能力使嚴重缺乏,凌駕於各地方言土語上的通用漢語具備這一功能,人們在學習文化知識的時候,所有方言區的人都要向這個通用漢語靠攏,因此漢語才被看成是一種語言,而不是多種語言。


因為說話人甘於粗俗


首先方言粗俗與否是一個非常主觀的問題,故在此處暫置不談。

接下來說翻譯問題。網上的方言視頻本人覺得十分有趣,也非常愛看。但要明白,這些視頻多以惡搞為主,供人一樂可以,實際上並不嚴謹。用詞也以反映了市井風情為主,說好聽點叫親民,以常用的辭彙喚起觀眾的共鳴。說難聽點,就是做視頻人的方言水平不夠。不要忘了,古代哪有什麼普通話,最多也就是官話。但古人依然創作出了許多用方言詠唱的詩詞。咳咳,扯遠了。

許多地區的方言分文讀與白讀。白讀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讀法,而文讀則較為陌生,是讀報讀書時常用的。(嗯,並不絕對,勿噴。)從韻律上來說,文讀較雅。但也不能強求一個娛樂節目用雅調吧。

再說了(以下劃重點!)現在年輕人里有多少能用文讀通讀一篇文章的?至少我身邊的朋友同學裡是沒有的。


對於官話區來說,其實可以完全與普通話翻譯遣詞造句完全一樣,只是讀出來調值不同,但是往往導致方言特色不足,所以寧可使用本地粗俗的遣詞造句。

對於其他方言區,由於本地方言沒有發展出高質量的白話文,所以寫出來看起來也並不高明

至於根本原因很簡單,文學家們基本上都是使用官話寫作,所以要對語言進行加工錘鍊,寫成文學作品,而不斷的,豐富的文學作品會積澱下優質的文學語言

導致的結果就是官話看起來雅緻,聽起來也相對雅緻。而方言相對粗俗

有個很有趣的例子,粵語歌,粵語歌分兩種,一種就是純粵語歌,看起來相對粗俗

另一種就是我們看到的粵語配中文正式書面語,相對雅緻

而中文正式書面語,就是官話的白話文。說白了,文學家們是主因


忘記在哪看的了,who let the dogs out,河南話版本,哪個鱉孫放的狗!極度帶感!極度!帶感!


義務教育以外的地方,沒人系統地教這些詞。

也沒有人捨得花時間成本(生命成本)來辦班教授這樣的課程。

需要有不差錢的人的補貼,堅持,才可能存活,但是發展也很難。


推薦閱讀:

大家是不是也覺得華北方言相比粵方言和吳方言更有鄉土氣息?為什麼呢?
是什麼讓全國人民覺得「俺」是東北話?

TAG:方言 | 漢語 | 翻譯 | 北方方言 | 南方方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