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人能夠考清北?


略微偏題的結論是:除了極少數天賦異稟的以外,僅有北上津和部分教育落後省的超級中學學生能穩定考入清北。

首先轉個圖,注意一下這全部是包括了保送之類的,純高考的話北京的清北率是0.6%。

再來兩個基本命題:

1. 只要是中學教育不太落後的省級行政區(以下稱省),超級高中的高考排名中位數一般在1%-3%。

2. 就算是中學教育不太落後省超級高中的學生,還付出了超人的時間精力,除非天賦突出,最高也只能把高考成績穩定在0.2%。再往上誰考0.05%誰考0.15%其實有很大運氣成分。

所以這裡可以得出一條結論:在中學教育不太落後的省的超級中學中,只有北上津能不依賴過人天賦穩定進入北清。其中北京需要付出高於班級平均的時間精力,上海天津需要付出超人的時間精力。

至於那些中學教育落後省(新疆內蒙古寧夏海南等),雖說全省高中生北清率很低,但可能會有個別超級中學應試水平特別突出,也就會有一些天賦平常的學生能穩定進入北清。

那麼下一個問題是如何進入超級高中呢?

下面再給出一個事實:

3. 根據各省政策,從各超級高中所在地級行政區(以下稱市,例如海淀區、衡水市、武漢市)的初中升入超級高中往往比跨市進入簡單得多。

所以先天平常的你要通過常規高考路進入北清,比較順的一條路是小學打好基礎磨好性子和習慣,進入超級中學所在市的優秀初中,升入超級高中,投入較多(例如在人大附)或者超人(例如在上海中學)的時間精力,你就可以穩北清啦。

當然如果你在河南山東之類低北清率中學教育大省,你要從0.2%殺入0.05%,這最後一步拼的就是天賦和運氣了。


。。。

學習成績好的?


第一種:頂級學神,上課一聽就懂,作業一做就會,學得好也玩得好,思維敏捷。這是天賦。

第二種:從小就有上清北的目標並且一直很努力。我小時候就認識的一個男生後來上了清華,他就屬於這一類。從出生起他和他媽的目標就是清北,幼兒園認字比我多兩三倍,小學前就熟背乘法口訣,一二年級別人看漫畫書他看四大名著,班裡同學的家長都說他以後應該能上清北。沒有孟母三遷的故事,但是他爸爸媽媽12年每天都到學校門口接送。我和他一直在同一個學校,從小學開始幾乎每次放學都能看到他爸媽兩人站在學校門口。除此之外,小學開始他每學期都會額外做很多練習,以前他媽媽送過一套輔導書給我,那時候我貪玩看都沒看過,但那個男生真的全都看完並且把練習做完了。人生四年就足以拉開差距,更別說人家努力了12年以上。

當然,具有以上特徵的未必可以上清北,但能上清北的基本都是這樣吧。


外國人 認識一個北京高中生 他爸給她弄得美國國籍 高考的時候 報考了清華人大 問他為啥不考北大他說他英語不好北大要考英語 就去清華和人大 各考了半天 最後暑假收到了清華和人大兩份通知書 感覺也沒有怎麼努力學習

想起來一件事 高二的時候 我爸聽說 只要把我送出去 到馬來西亞或新加坡呆兩年 就可以成為華僑 回到中國參加高考 也是降百八十分的就可以上清北了 後悔高一沒得到這個消息 所以最終還是在中國弔兒郎當的混了兩年考了大學 離清北只差呢百八十分


健美操跳得好的。

憋問我怎麼知道╯□╰


除了少數的確天賦異稟的,怎麼玩都能學好。大部分還是有一定規律的。

以下不談特招,只說高考。

第一,確實需要悟性,恕我一時沒想到特別好的名詞。悟性不是單純的腦袋是否開竅的問題,你可以簡單等同成智力。有些學生怎麼學,怎麼學不明白。清北的孩子,並不是他們聽一遍就懂(當然也有),但是最少有一點,他們的學習方法更有效率,也就是同樣的內容,祂比你更快掌握。能迅速根據自己情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辦法,並應用和取得效果,這其實就是一種能力。

第二,規劃能力和自律能力。我接觸的才子們還是比較清楚自己的學習節奏的,高中複習也絕不是簡單幾點起床幾點睡覺,每天要做什麼都心裡比較有數,而且也能控制自己按照自己設定的節奏穩步學習。

第三,刻苦。當然這是很多考生的通性,沒什麼特別說的。

第四,需要一些運氣吧,畢竟top只有不到 0.1%的人能夠有這個資格,還是需要運氣的。

當然,還有別的,比如比較有主見——什麼都聽別人的,是很難考高的。清楚自己的還是自己。再比如,良好的心理素質。再比如,善於反思總結錯誤,一個錯不重犯等。

不過我個人覺得很多高中生前兩項的確缺乏。學習方法每個人是不一樣的,只有自己知道自己不足。學不深刻,說明就是效率不如別人,所以沒別人學的牢靠;完全跟著別人節奏學,老師家長的建議還是差一些的——考上清北真得算靠自己。

本人實在拙劣,沒能上清北,但也算有一些接觸,發此感想。各位看看就好


實驗室一個師弟,江西考生,上交二醬五年制。他自己說當年他高考之前,他母親去某大仙處問過,大仙曰「汝子甚好,奈何文曲星偏位,切記上線即走,不可復讀,否則每況愈下」。

我問到「那你怎麼還能到二醬?」

答曰「我之前志在清華」

除外一些人閃電劈到天靈蓋變得博聞強識的,那些考清北的人(特指本科)從開始接觸世界的那一刻就註定下來了。

有些人天賦異稟,可惜家庭教育沒有跟上,或者經濟難以承受學業,最終也只能泯然眾人矣。

就如同上面的師弟,他當年跟清華的差距也不過幾分了了,但就是差最後一口氣,或許是當年拉了肚子,或許確實是文曲星偏位了,總之就跟清華無緣了。


能夠看透高考本質的。

第一,高考是一場考試,那麼考試技巧就是基本功。(本質一:考試)

第二,考試的這個人,也就是你自己,需歷經幾個階段。當你開始廣泛地聽取,尋找,嘗試,窮盡各種學習方法,你就會看到那條茫茫的路;當你擺脫了前法,走你自己的路,就算上了正道;然後,你的知識也擺脫了別人加之於你禁錮,發現了教科書上每一句話都有意義;最後,你成了出題人。(本質二:出題人)

考上清北的不是考生,他們是出題人。

最後,如果你在北京,以上都不上算。


你們都只關心清北。。你們知道央美,國美和清美加起來在安徽總共只招不到10個人。。。


盡人事,聽天命的人


不刷知乎的人


我要是知道早考上了。


其他地方的我不清楚

山東……大家可知道?

小縣城最高分680+(一本分數線515)

去了復旦……

58萬人高考

只要107個理科生26個文科生……

天理不容

691+的山東有59個……

所以你需要超牛……

你需要……

語文數學英語理綜接近滿分

好了……就那個680+的睡覺懶得做都考年紀第二……


移民,完成之後可容易了。


我們學校前兩年有四個韓國生,同時順順利利的上了北大。

我前桌韓國生,現在準備考港大和清華。

學習一般般

我們班還有一個,天天睡,韓國,長的倒挺帥。

人家準備報浙大。

班主任說他沒問題。

扎心了


對於一個山東人來說

北京人能


我這個上過三個大學的人開說兩句

只能說 環境真的很重要 好的大學不自覺會讓你充滿正能量 讓你活得更加開心

首先說一下大致情況吧

高中因為沉迷戀愛 加上心理素質過差高考當晚失眠到4點 同樣的事兒發生在我考研的時候 摔!自然而言 高考發揮小一般 就去了帝都的一個211大學

到了大二本校有機會有雙學位 年輕的我為了玩 就沒申請 後來周邊好多人都上了 本仙女就慌了啊 卧槽 那我是不是以後找不到工作了? 真是上天助我 不得不說有時候很多事情都是天註定的 沒錯 我就是一個學歷不低的玄學愛好者 我得知北大國發院也有經濟學雙學位 哇塞北大啊北大 但是進去的選拔太高了 當面高中沒補課的我竟然為了考北大雙學位去上了輔導班 啊。。。。真是一段難忘且痛苦的日子

後來我就成功進入了北大校園 不得不說 國內top前二之一的大學 學生真的不是一般人 以前以為他們就是只會學習的nerds 後來接觸了發現 他們家裡都好有錢 業務生活好豐富 經常話劇畫展的看 他們真的玩也沒耽誤 習也學的好

最後本科末尾就考了研 去了一個比本科牛但是不如清北的大學 本來想轉專業讀經濟或金融的 但是後來還是讀了計算機的研

所以 我覺得上清北不是僅僅一次高考就可以決定的

你還有研究生一條路

不是所有人在十五左右美好的時光里能坐的住遨遊在知識海洋里的 當然這些坐的住的人 一定也是未來的大牛們 向你們低頭

我只是想說

什麼時候都別放棄 北大還有很多是可以旁聽的課 北大的教授們講課都很好玩 沒事兒可以去聽聽 受益匪淺的

我找不到我上的那門課的盛況了 真的是樓道里都擠滿了人 別人都在努力 讓我們也動起來吧

但是。。。。人潛力有限 還是要活出自己 比你厲害的人 有可能你怎麼也達到不了他的高度 可千萬別灰心難過 否則這輩子你都不會好過了

加油寶貝兒們

來都來了 看我這麼辛苦 點個讚唄


一是天賦與努力並存的人,考試時還需要點運氣。

二是競賽自招進清北。


天賦,努力,和運氣


覺得這個問題類似於,

普通人問:怎麼樣才能月入千萬?

月入千萬的回答:其實月入千萬都是平常人,周圍很多人都是這樣,也沒覺得怎麼樣子聰明,怎麼樣努力。

月入百萬的回答:他們有好一點的運氣,有好一點的背景,有突然閃現的靈感以及適當的努力。

月入十萬的回答:天賦必須要有,勤奮更要刻苦,家庭條件優厚,命運女神眷顧。

鍵盤俠:只要生在X都,定是年入千萬,若是在我大xx,他也就是個x絲。

至於王健林等同志,他們大概不會關心這件事情,畢竟他們還有好多好多小目標。

粗糙的分割線。

所以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是。

貧窮對富裕一無所知,富裕對貧窮亦是如此。

其實也很可怕的。


推薦閱讀:

北大的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和城市與環境學院有什麼區別?哪個比較有前途?
考不上北大清華的人,就是盧瑟(loser),人生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北大有哪些能與清華特等獎學金獲得者對抗的大神?
清華北大的學生是如何看待其他普通院校的學生的?
在北大化院和元培學院中應當如何選擇?

TAG:大學 | 清華大學 | 努力 | 北京大學 | 高中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