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問題?
眾生苦本?
諸佛覺因?十二因緣?五根五力?
佛告諸比丘。
如來於初夜時默然而過。
於中夜分安慰大眾令生歡喜。
至後夜已喚五跋陀羅而告之言。
汝等應知。出家之人有二種障。何等為二。
一者 心著欲境而不能離。是下劣人無識凡愚非聖所行。不應道理。非解脫因。非離欲因。非神通因。非成佛因。非涅槃因。
二者 不正思惟自苦其身而求出離。過現未來皆受苦報。
比丘汝等當舍如是二邊。我今為汝說於中道。汝應諦聽常勤修習。何謂中道。
正見 正思惟。正語 正業。正命 正精進。正念 正定。
如是八法名為中道。
佛告諸比丘。
有四聖諦。何等為四。所謂
苦諦。苦集諦。苦滅諦。證苦滅道諦。
比丘何等名為苦聖諦。所謂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盛蘊苦。
如是名為苦聖諦。
何等名為苦集聖諦。所謂
愛取有喜與貪俱悕求勝樂。
如是名為苦集聖諦。
何等名為苦滅聖諦。所謂
愛取有喜與貪俱悕求勝樂。盡此一切。
如是名為苦滅聖諦。
何等名為證苦滅聖道諦。
即八聖道。所謂正見乃至正定。
此即名為證苦滅聖道諦。
復告比丘。
如是苦法我先不從他聞。由善隨順如理思惟。生智 生眼 生明 生遍 生慧 生光。
比丘。如是苦集法。我先不從他聞。由善隨順如理思惟。生智 生眼 生明 生遍 生慧 生光。
比丘。如是苦集滅法。我先不從他聞。由善隨順如理思惟。生智 生眼 生明 生遍 生慧 生光。
比丘。如是苦滅證道。我先不從他聞。由善隨順如理思惟。生智 生眼 生明 生遍 生慧 生光。
復告比丘。
苦應知 集應斷 滅應證 道應修。
如是四法我先不從他聞。由善隨順如理思惟。生智 生眼 生明 生遍 生慧 生光。
復告比丘。
我已知苦。已斷集。已證滅。已修道。
如是四法我先不從他聞。由善隨順如理思惟。生智 生眼 生明 生遍 生慧 生光。
復告比丘。
我先未見四聖諦。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正智未生。我從證見四聖諦法輪已。心得解脫。慧得解脫。不復退失。而以正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出梵音聲。如是梵音從無量功德之所成就。無量劫來修習真實。不假於師自然而悟。發是妙聲。語憍陳如等言。
眼是無常 苦 空 無我 無人 無眾生 無壽命。猶如腐草。雜土為牆危脆不實。
如眼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憍陳如。一切法從因緣生無有體性。離常離斷猶如虛空。雖無作者及以受者。善惡之法而不敗亡。
憍陳如。色是無常苦空無我。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由愛為水潤漬因緣眾苦增長。若得聖道證見諸法體性皆空。即能永滅如是眾苦。
憍陳如。由彼分別不正思惟而生無明。更無有餘為無明因。而此分別不至無明。
復由無明而生諸行。而此無明不至諸行。
乃至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
如是等為世間因。更無有餘能為其因。
雖生諸法而因不至法。竟無我人眾生受者。舍於此身而至彼蘊。
如理思惟無所分別。即滅無明。由無明滅即行滅。行滅即識滅。識滅即名色滅。名色滅即六處滅。六處滅即觸滅。觸滅即受滅。受滅即愛滅。愛滅即取滅。取滅即有滅。有滅即生滅。生滅即老死憂悲苦惱滅。
若能如是於蘊界處了悟因緣。爾時得成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如是甚深微妙之法。非諸異道所能了悟。
爾時世尊為憍陳如。三轉十二行法輪已。憍陳如等悉了達諸法因緣。漏盡意解成阿羅漢。
即於是時三寶出現。婆伽婆為佛寶。三轉十二行法輪為法寶。五跋陀羅為僧寶。
佛轉法輪時六十拘胝欲界諸天。八十拘胝色界諸天八萬四千人。皆悉遠塵離垢得法眼凈。
1)非常計常、非樂計樂、非我計我、非凈計凈,一言以蔽之:無明
2)如實觀證
3)找度十娘
4)信、精進、念、定、慧。根和力的區別在於:根是指培養期;力是指成就期。換句話說:X根通過不斷培養,直到能體現出其作用了,就稱為X力
推薦閱讀:
※最開始接觸佛教經典,應該按照怎樣的順序學習?
※廢物弟想請教怎樣在外面拒絕吃肉啊?
※法嘉宗智能否稱得上知乎佛教界一哥?
※最近在知乎上攻擊大乘佛教,宣揚「大乘佛教非佛說」到底是些什麼樣的人?
※細微上講,嗔怒的本質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