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理論方面的書怎麼讀最有效?

最近在準備MTI考試的複試,由於面試會問翻譯理論方面的書所以這段時間在狂看。目前手上有馮慶華老師的《實用翻譯教程》,《英漢翻譯二十講》,《翻譯理論與技巧》等等,但是我發現大師們編寫這些理論方面的書都是先介紹理論,再列出一大堆例句或者幾篇文章,翻譯的思路沒有體現。我常常是看完一本書腦袋一片空白,自己做翻譯的時候該怎麼翻還是怎麼翻,所以在此求助萬能的知乎,這些書到底怎麼看是最有效的,是不是背下來會更好一點。


謝邀。

翻譯就是靠漢英語言功底+翻譯技巧+邏輯思維能力+專業知識。翻譯「理論」。。。? 有豐富翻譯工作經驗的人讀優秀的翻譯理論作品或許還能找到點兒感覺,可他們都已經是翻譯實幹家了,也用不著多少「理論指導」了。其他人如果不是「為理論而理論、而無視實踐需求」的話,那能讀出感覺來 的話也是咄咄怪事了。

------------------------------------------------------------

補充:

要學好翻譯,除了英漢語言基礎必須牢固外,最關鍵的是學習如何打破原文句子結構、按照目標語的習慣來重新組句的技巧。在這個基礎上再說準確性 ---- 詞語的選擇、語氣輕重、邏輯範疇等是否與原文一致,等等;然後是潤色。最後,這些問題都解決之後,學會如何根據具體翻譯材料的性質和需求、目標人群等,決定如何把握行文的語氣(比如,你不能把廣告翻得跟政府報告一個調子)。這些都是翻譯理論課根本無法幫助學生解決的,而要靠老師提供非常具體的翻譯技巧,尤其是講解技巧背後的原因和理由。

至於翻譯理論,我也專門分別問過聯合國已經幹了20多年的兩位老同傳:「(英專)本科生應該學多少翻譯理論」?他們大笑:「4年里有2、3個講座足矣」。


謝邀。我好像沒有讀過什麼理論書,只讀過一些論文。我覺得讀論文挺好的,觀點明確,有理有據。喜歡就看,不喜歡就換一篇看。

題目里舉的介紹理論然後舉例的書我覺得,可能是介紹性的吧,需要你來提煉自己的觀點。如果是同一個例子用在不同的理論下面,給出不同的翻譯結果,那麼你可以挑出自己比較喜歡的那個譯文,再去深入了解這個理論。這樣可能更有收穫一些。

如果是為了考試,那麼也不需要有什麼收穫,背下來就行。

P.s.我沒有遇到過考翻譯理論的測試。


謝邀!

但是請問我哪裡讓你覺得我讀過什麼勞什子翻譯理論書了?


1. 交待個人背景(先讓樓主相信這是條認真的回答)

2. 回答樓主問題

3. 個人建議。

1. 自學通過二級口譯筆譯,從事筆譯工作,在華為編譯部干過,給翻譯公司干過審校,長期給留學中介潤色文字,冒充過老外幾次(中介讓英文批註,後來才知道是為了騙學生,老子再也沒打過英文批註了,騙人是不好滴)。

先上圖吧(大家都愛看圖,朋友圈盜來的),一個計算機博士的論文全是我潤色和翻譯的,and 結果很好,這幾年投搞國際頂級期刊(中國人錄取率奇低的,老外技術大神reviewer)基本每投必中(人家技術也過硬),然後chair發來語言表評分都在8分、9分,有一次滿分(IJCAI)。

2. 回答問題。要看理論書,要先有實踐,要有實踐,先得達到一定水平,最好CATTI二級過了(三級過了也能初窺門徑),從事翻譯過程中一邊學習。

3. 翻譯是門重實踐的工作我現在也開發了一些理論,而且很實用的理論,之前只講給這個計算機博士聽,結果跟著我模仿了兩年半,現在當上了IEEE一區reviewer,同樣有圖

這位博士這兩年就獨立寫英文投稿,然後拿我潤色,然後偷師我的理論(竟然把我兩年多comments全收集,且學會了,真服),然後直接用英文懟老外也不在話下了。

所以,你看,理論還是在實踐過程中學習比較管用。

----------------

另外講講原理。為什麼?你在實踐中自然會有困惑,或者有自己的感悟,比如哪些句子用什麼語氣,什麼情況下用主動好過被動,哪些文體要簡潔,哪些文體要帶些感情,郵件寫多長,這些都是實踐中會有感悟的地方,當你的感悟和困惑積累到一定程度,你再看理論書,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或是解答了自己的困惑,或是發現自己的體會感悟和書里的理論是相通的。

這才是理論書的正確用法。

以前有個MTI研究生找我,她有一篇翻譯作業,然後跟我講:「這篇譯文一定要符合xxx美學,一定要遵循xxx原則。」我直接沒接,沒法溝通。你給我講講看xxx美學怎麼融入一篇科技文章。我的計算機論文老外editor都comment 說 I have enjoyed reading ...... 難道要去搞xxx美學?同樣有圖(ACM Multimedia 三個editor對於語言的評價):

後來我說這玩意兒太矯情(比較委婉地說),我干不啊親。然後那學生又轉而問起一級報名啊,結果說來說去二級都沒考過,哪來資格報一級,也是刷存在感來了。

扯遠了,back to 正題:不要摳理論糾結理論,理論最終還是要指導實踐的,為了學理論而學理論沒有意義。

有兩本基於實踐的理論書推薦給樓主:

《中式英語之鑒》這本啃透了,去翻譯公司當個審校沒問題,因為作者太懂中國人常犯的語言錯誤了,大寫的服!!!!

& 有叫它 《英文寫作指南》的,直接看原版吧,也不難,會讓你的文字更美觀清晰有邏輯。經典中的經典,再版無數次,老外們也看(以前在華為時,那老外審校桌上就有這麼一本,舊舊的,像二手書市場淘來的一樣)。

-------------------------------------------------------------------

翻譯理論並不是像美學或者管理學那麼多的抽象理論,還是要以指導實踐為主,最常聽到的就是嚴復先生的「信 達 雅」,還有些像「認知負荷模型理論」概括成兩個字「達意」,就也是所有譯事的終極目的。

如果樓主想了解翻譯理論,我倒是建議樓主讀一讀譯協的期刊《中國翻譯》,裡面一些論文許多是結合實踐的(也有少部分是八股文不建議讀,但大部分是針對譯事,或宏觀,或針對某一微觀小問題),這些文章讀起來易懂而且有用

------------------------------------

補充一下,鄙人也要寫些理論了,基於這些年的翻譯實踐,有些是基於華為編譯部開發的理論,有興趣可以關注我哦。 祝您成功!

------------------------------------

有點贊的,那我更新幾句(全加粗了):

翻譯無定法,但一定有方法。

要處理好「術」與「悟」的關係。精於術可以讓初學者上路,但過份迷信「術」會限制達到更高的層次。

得意忘形,才是終極目標,通俗來說,就是大家說的寫作式翻譯。

「得意」指的就是通常理解、分析,真正懂得其中含義。意是個抽象概念,只存於腦中,所以任何語言文字,都是「二手的」,因為在作者說出來或寫出的瞬間,必須與腦中的信息有差別了。加之一些作者語言表達水平有限,就使之變得更加「二手」了。

以中譯英舉例:中譯中plus(理解:悟)=》 中(plus)譯英。

強大的理解力(或稱悟性),是很重要的。

之前寫的小文(也是把理解力列為第一條):

譯者素養之我見


理論的書一定要回到實踐中來,學習翻譯理論,根據本人的經驗,首先第一步是要了解中英文雙語的差別,進行對比,只有先知道差別,之後才能知道如何去進行雙語的轉化,

接下來一步就是看正宗的經典的翻譯理論書,先看理論,有框架有體系的看,邊看邊做上面的練習,尤其是上面的例句和例文,可以自己先做,做好了以後再對照講解,因為這種例句和例文都會有很詳細的講解,所以是很好的材料,做翻譯最怕沒有反饋,有很詳細講解的就是特別好的練習材料,這種資源一定要好好利用好,

另外理論書必須看很多遍,不能想著只看一遍就全部吸收,但不是要一次性看很多遍,而是要在練習過程中穿插的看理論,練習中遇到的問題,可以去理論書裡面尋找理論支持,下次對這個理論和技巧才有更深的理解,才會運用。

以上,希望你有收穫~


不知道你是考哪個學校的MTI,一般來MTI的複試不會問到特別高深的理論知識。

我記得當時老師提的問題中,比較像理論問題的就是,你覺得口譯和筆譯有什麼相似和不同之處。

班上的同學也普遍說並沒有被問到太多什麼理論的問題。


推薦閱讀:

波羅的海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為什麼日本的遊戲譯名通常是來自日版的標題,而法國Ubi、俄羅斯或者波蘭公司的遊戲卻是譯自英文標題?
茫茫人海,該如何用英文翻譯?
同聲傳譯怎樣練習比較好?大約花多少時間能從入門到精通?
「幸福」最精準的英文翻譯是什麼?

TAG:英語翻譯 | 翻譯 | 翻譯家 | 翻譯書籍 | 翻譯碩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