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帝國為什麼會驟然衰落?
從16世紀開始,俄羅斯積極拓土開疆,只用了區區一百來年,就擁有了東歐、北亞、西亞、中亞的大片疆土,到19世紀上半頁,俄羅斯帝國業已成長為擁地一千多萬平方公里的一流世界級大國。
但到了19世紀下半夜下半頁,俄羅斯卻逐漸陷入頹靡。1853——1856年,俄羅斯跟英、法、土耳其之在克里米亞大打出手,結果遭遇空前慘敗,時任沙皇尼古拉一世甚至因此服毒自盡。這場克里米亞戰爭讓俄羅斯實力大損,其後儘管也實施了農奴改革等措施,但也從根本上扭轉頹靡國運,不僅被英、法等老牌列強越拉越遠,甚至後起之秀的德國,也將它大幅拋下。
曾經輝煌的俄羅斯帝國,為什麼會在區區數十年間由盛轉衰?雲石君在此做個簡單的分析:
要了解俄羅斯在19世紀下半頁的衰落,我們首先得弄明白,俄羅斯為何會在之前的區區一百多年裡快速興起。
有關俄羅斯的早期發家歷程,在之前的《地緣政治:俄羅斯系列中》,雲石君已有分析:簡單的說 ,隨著文明的發展與技術的進步,東歐平原這塊昔日的蠻荒之地,到近代已具備了大規模工農業開發的可能。隨著東歐平原地緣潛力的釋放,以其為本部的俄羅斯實力大增,並依託其大舉擴張,把北亞、中亞的上千萬平方千米土地據為己有。儘管這些亞洲領土或者乾旱、或者酷寒,單位開發價值不高,不過龐大的體量,彌補了它們在單位質量上的缺陷,聚沙成塔之下,依然給俄羅斯積蓄出強大的國力。也正因為這份規模優勢,俄羅斯到19世紀上半頁時,已從西方人眼中的昔日蠻夷之邦,一躍成為世界主要強國之一。
但到了19世紀中葉,格局為之一變。18世紀末開始興起的工業革命,這時已逐漸進入成熟普及期。歐洲強國紛紛開始工業化轉型,工業代替農業與傳統手工業,成為歐洲強國主要的生產力來源。
可是,在這種文明形態轉變的浪潮,俄羅斯帝國卻踟躕不前:
在農耕時代,農田面積,是判斷一個國家實力的主要籌碼。而國家體量巨大的俄羅斯,在這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
當然,大雖大矣,質量卻不高。極端苦寒和乾旱的北亞、中亞自不必說,哪怕是東歐平原,其單位農業產量在當時並不算最高,不過總體而言,這種差距不算太大,完全可以用規模抵消。所以俄羅斯仍舊能夠憑藉傳統農耕積蓄出來的國力,跟歐陸群雄分庭抗禮。
不過隨著工業時代的到來,工業產能成為評判國家實力的主要標準。工業生產鏈條相對複雜性,所以講究聚集效應——工礦企業的集中分布,可以有效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而工業的這種聚集效應,削弱了俄羅斯的體量優勢。在19世紀的絕大部分時間裡,人類工業文明還比較初級,各國的工業規模普遍較小,遠不足以覆蓋全部適宜開發地區。換句話說,當時可用做工業開發的土地很多,但工業規模卻比較有限,是典型的地廣人稀。
這就讓俄羅斯吃癟了。俄羅斯地盤雖多,但在總體規模較小的工業時代前期,這些地盤並無大用——當時的工業規模,連莫斯科、聖彼得堡這些核心板塊都填不滿,其他可開發地區再多又有何用?再加上體制、文明發展水平的限制,使得俄羅斯的工業體系質量,一向比歐洲其他列強落後半個身位。在體量優勢喪失,質量上又技不如人的格局下,俄羅斯在工業化轉型初期的落後,也是十分正常的。
而除了體量優勢的喪失,工業時代運輸工具的改變,也成為俄羅斯相對衰落的一大肇因。
農耕時代,人類的海陸運輸工具主要是木製帆船和馬車。
木製帆船航速慢,單位運載量低,抗風浪能力也不行,折舊率太高。
這對英法等海上強國的實力集聚造成嚴重阻礙。其實要真論帝國總體量,當時的英法殖民帝國並不比俄羅斯差,而且英法殖民地的整體開發價值,也遠超俄羅斯那些荒涼亞洲領土。只不過,傳統海運的低效率,增大了英法兩國將殖民地收益轉運回國的難度,抬升了運輸成本——這使得它們空握有大量的海外資源,可為其歐洲爭霸提供的支持卻相對有限。
當然,俄羅斯也有類似運輸難題。前工業時代的海運低效率等問題,在陸運上同樣存在。不過起碼在這個階段,俄羅斯與其他歐洲強國在交通運輸方面所遭遇的困境大致平衡的,俄羅斯劣勢並不明顯。
但工業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切。19世紀初,蒸汽動力輪船被發明出來,並在19世紀中期走向成熟,取代了木質帆船,成為海上主流交通運輸工具。
輪船承載量大、動力足、抗打擊能力強,更加耐久,它的出現,使得人類海上運輸水平大升,大幅拉近了歐洲海上強國跟殖民地之間的關係。相應的,英法等海上強國從殖民地反哺本土的能力也隨之大增。
當然,技術的進步,也使陸上交通工具出現質化——這就是火車。作為一個大陸國家,俄羅斯可通過發展鐵路,提升國家的交通運輸水平。
但問題是,火車形態的陸運,跟輪船形態的海運有著極大的不同。
首先,鐵路運輸依然受運能限制——單條鐵路線所能承載的運力終究是有限的;而海運的理論運能邊界則接近無限;
其次,鐵路運輸並不是有火車就行的,還要鋪設鐵路軌道,乃至構建一整套運輸體系——這些都需要資源投入,並持續維護,才可以有效運轉。而海運則簡單的多。只要有足夠的輪船,然後把航線開發出來就行,基本上沒有所謂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成本,(當然,蘇伊士、巴拿馬之類的運河除外)
以上兩點決定了,比起近現代海運,陸上鐵路運輸的單位成本要高上不少。
而俄羅斯的極端惡劣環境,又使這一點被進一步放大。俄羅斯氣候苦寒,打造和維護鐵路線的成本與難度都十分之大,而這一點在其亞洲領土部分尤為明顯。以十九世紀的人類技術發展程度以及俄羅斯文明水平,尚不具備普及這種大型交通網路的技術和國力支撐。
這就註定了俄羅斯帝國的盛極而衰。儘管俄羅斯在領土面積上並不弱於英法殖民帝國。不過國家領土(尤其是亞洲部分)的相對貧瘠,意味著其整體實力本就弱於英法;只不過在工業時代以前,英法雖能創造大量財富,卻受限於運輸條件,難以將其有效集中,故俄羅斯還能夠在歐陸稱雄一時。
可伴隨著近代交通工具的出現,英法等海上殖民帝國不管是打造內部經濟網路的能力,抑或是從殖民地調集物資的能力,都較之前明顯提升。
而反觀興盛一時的俄羅斯帝國,卻由於自身環境限制,和技術發展水平的階段性局限,長期裹足不前。
這種停滯,讓俄羅斯帝國在19世紀後半頁的全球競爭中慢慢被英、法、美、德等列強甩下,到了1904年,就連日本這種三流貨色,都可以在日俄戰爭把它擊敗。
當然,俄羅斯在日俄戰爭中的失敗,很大一部分原因上是日本占居了主場之利(遠東是俄羅斯的最邊緣板塊,日本則是東北亞本土勢力),並不意味著俄羅斯的國力真就差到連日本都比不上。不過19世紀上半頁的歐洲憲兵,居然被一個後起的亞洲三流地緣小國打的灰頭土臉都,這也足以證明,俄羅斯在工業化轉型之初,遭受到了相當大的客觀條件限制。
當然,不管怎樣,俄羅斯仍是老牌強國,兩千萬萬平方公里的龐大疆域,決定了其擁有極深厚的地緣潛力。儘管人類文明發展水平的階段性局限,導致俄羅斯在19世紀後半頁的大國爭霸中慢了半拍,不過隨著文明水平,特別是科技發展水平的提升,許多原先的局限和梗阻被陸續打破,俄羅斯的地緣潛力終於在20世紀充分釋放,並由此一躍成為威震世界的超級大國。
當然,這個轉變不是一帆風順、水到渠成。在鳳凰涅槃的過程中,俄羅斯也經歷了多次動蕩衝擊。特別是一戰和接踵而來的三年蘇俄內戰,使本就虛弱的俄羅斯幾乎家底敗光,國家瀕臨崩潰。
不過,在蘇聯開國後,這一切逐漸顛轉。從20年代初,到30年代末,不到二十年時間,蘇共領導下的俄羅斯,不僅一掃多年戰亂的疲敝,甚至還後來居上,使蘇聯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工業國,為其二戰後的超級大國地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就奇怪了!想當初沙俄掙扎百年,卻在列強中越混越衰,最後被劃入「帝國主義的薄弱環節」行列,而蘇聯,在一戰和內戰廢墟上從零開始,卻只用了20年時間,就把俄羅斯帶到了全球二當家的位置。這蘇聯到底有什麼秘訣?
很多人將其歸功於紅色意識形態。當然,這個解釋也不是沒有道理。但意識形態畢竟不當吃不當喝,要想將它變現,還得有實實在在的物質基礎。在雲石君看來,蘇聯的快速崛起,歸根結底,還是與俄羅斯特殊的地緣環境,以及歷史發展的進程息息相關。關於這一點,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下一節中,雲石君繼續為您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116章——俄羅斯之第6章。喜歡地緣政治與國際關係的朋友,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收看全部雲石地緣政治文章。
雲石自問自答系列
自問自答,變著法的說一句話,全知乎獨此一家。
你能總結一下你的歷史分析法嗎?為什麼看你每個問題都歷史地理經濟地分析了一堆 看完還是什麼都沒回答一樣?反正都講了這麼多了 你就在結尾給個斬釘截鐵的結論 一錘蓋棺定論 哪怕立馬洪水滔天 這很難嗎?
推薦閱讀:
※你喜歡近代史的哪一位人物,為什麼?
※日本佔領東北後及亞洲其他地方後為什麼不安心搞發展而是侵略再侵略?
※怎樣評價新儒家?
※國民政府簽訂的中蘇條約中,50 年後即 1995 年收復海參崴是不是真的?
※民國時期,法幣貶值的怎麼造成的呢?真的如歷史書上所說,國民政府濫發貨幣造成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