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什麼?它是因人類的思維而存在的嗎?對於一個石頭來說,有沒有時間?空間與物質又有什麼區別?
先有空間概念,然後有物質,物質有活動,才有時間,所以空間是時間的前提嗎?還是時間是人類認知的一種思維模式,本質上無時間,另外,物質和空間也存在與人類認知意識中,所以人,人的生命是個怎樣的存在?
謝邀,好問題。
之前在物理學版塊曾經有人提過時間的本質的問題,今天在哲學版塊看到了類似的問題,我是很欣慰的。因為直到今天,關於時間的絕對主義和相對主義之爭仍然在繼續。
首先,我們要把這個問題從康德前和康德後的視角分別來看。康德前的哲學家把時間看做是物質世界的或者自然界的一部分,換句話,他們是用空間來認識時間的。古代哲學家一般認為,時間是創造的一部分,那麼它毫無疑問是客觀存在的。持這種觀點的柏拉圖「神在創造世界的同時,創造了日,夜,年和月,」(《蒂邁歐》)亞里士多德對時間的經典定義,說「時間是運動的前後的數,...使運動可以成為計數的東西」,(《物理學》218b) 這句話的直接含義是,我們是通過運動來感覺時間的。直到現在,我們還是這樣認為,想想一秒鐘的國際標準,看看自己的手錶,甚或觀察日月球的變化,我們都是用運動來測量時間。這樣一來我們就清楚了,時間是客觀的,我們只能通過物體的運動來刻畫認識時間,這種看法一直延續到了17世紀,笛卡爾和伽利略的年代。笛卡爾把運動歸為物質實體的一個樣式,也就是說,只有物體才有運動,所以運動只存在於自然界中,對自然界的研究方式是物理學,那麼,只有在物理學中我們才研究運動。那麼,人的心靈,作為思想實體,和時間其實是沒什麼關係的,因為人的思想是每時每刻在不斷確認自身,「只要我思想,我就存在」(《沉思集》2.6)我不思想的時候,上帝保證我存在,反正無論如何,我的存在是當下的,不需要考慮時間因素。在這裡,時間的空間化其實和人的存在已經斷裂了。
同樣的,伽利略對時間的看法,是通過距離判斷的,通過距離,速度和時間三者的關係,或者,用笛卡爾的話來說,「運動的量」(就是物理學上的動量概念)來理解時間。這種理解成為經典物理學的標準理解,也直接影響了我們現在對時間的物理學定義。但康德對時間的理解發生了變化,他將時間從自然界的客觀存在,轉向了人的先天認識形式,那麼,時間對我們來說,就不是一個經驗對象,而是主體的認識工具。對於康德之後的哲學家,我們有理由相信,自然界不存在時間,而時間是我們賦予自然界的。因為我們認識的自然是通過我們的認識形式加工過的自然,物自體不可認識,我們討論一個絕對客觀的東西,本身就沒有意義。康德還提出一個觀點,「運動和變化,只有通過或在時間的表象中才有可能」,也就是說,我們不是通過運動去刻畫時間,而是通過時間的意識去刻畫運動。這導向的其實是一種對於時間的內感覺的理解方式。對於時間的內感覺,最典型的是伯格森和現象學中對內時間意識現象學的討論,但這方面我不是專業學習的,有待於其他專業人士回答。總之,時間的本質,在康德那裡有一個轉折,而物理學上的時間概念和心理學上的時間概念發生了區分,我們現在的時空觀從很大程度上講,既來自於一個古典的空間化傳統,又受到康德對於科學世界的刻畫的影響,所以,當我們在討論時間時,我們已經默認是在討論物理學中的時間,而這個時間是我們對於經驗刻畫的一種工具。所以,物理學盡可以研究「對象化」(objective)的時間,我們只需要分清這種「對象化」究竟是在什麼意義上使用的就可以了。
由於目前手邊沒有參考文獻,一些來源有待補充。有問題隨時修改。謝邀。題主題目描述里的兩種觀點都很有代表性,前面 @LosAngelic Reeds 已經說得差不多的。我就換個說法……再說一遍。
「時間是什麼」,面對這樣一個問題,我們有兩種思考角度,一,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那個「時間」,是指我們認識到的什麼?二,是我們能夠認識到的什麼,被我們認為可以稱作「時間」?
從前一個角度來說,即我們的語言中有時間這個辭彙及其默認的內涵,這個內涵所對應的外延是什麼呢?我們思考我們所能想到的「時間」,發現它主要表現為一種變化形成的累積順序感,包括物質在空間上的變化,也包括思維在腦海中的變化,有了變化,我們為了描述,就安排了時間。好比在一個平面上散落著許多點,為了描述這些點的相對位置,我們就著手建立一個坐標系。時間就是變化的那個坐標系,從這一點說,其實時間不必依賴於空間,因為變化不都體現為在空間上位置的變動,尤其對於唯心主義或懷疑論者,變化可以是主觀的思考或感受,天知道,也可能它們的變化可以像萊布尼茨的單子一樣……從這個角度來說,時間就是客觀的(我覺得客觀這個詞可能用的不太嚴謹),對應題主「先有空間概念,然後有物質,物質有活動,才有時間,所以空間是時間的前提嗎?」這句,我只是把空間摘出來,但這樣看來,時間確實是先有變化才有時間的。而從後一種角度來說,即我們檢查我們已有的認識,其中有什麼讓我們以為我們可以稱作或必須稱作「時間」的呢?我們思考我們腦海中儲存的信息,發現他們一旦進入腦海(也包括他們原本就在那兒但重新被我們像柏拉圖說的那樣回憶起來),就有一種奇異的順序性,這種順序性使得我們必須給它一個名字,時間或者其他什麼都行。就像題主所說,「時間是人類認知的一種思維模式,本質上無時間」,我認同前半句,即,時間是對我們固有的這種思維模式的表述,經過反思,至少我能想見的思維中,時間都存在,這樣一來,我們的大腦就不是一張白板,哪些信息點也不是散落著,而是彷彿大腦本就是一張帶格的繪圖紙,隨便畫上去什麼都被格子組織起來……不過從這個角度來說,時間也可以被定義為「存在」的,「本質上無時間」的「無」字就很微妙……這種讓時空在腦子裡打好格子的說法,就是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從兩種角度的聯繫來說,他們很大程度上並不互相矛盾,而時間也可能完全不像二者以為的那樣「存在」,譬如說,變化本身可能是無序的,因為我的錯誤或幻覺,以某種方式把信息片段組織了起來,他們才有了順序,有沒有可能整個世界像已經錄製好的電影一樣,所有的膠片同時存在著,只不過我們以放映順序來觀看這部影片?又或者說,也許我們並不先天地有時空感,而是不斷地被外在世界塑造出了這種意識呢?比方說我小時候大腦尚未完全發育,記憶中的時空總是混亂的,而只有在不斷地和人和事對話中,我糾正了這些混亂,以便與他人達成一致……有沒有可能有一些人和我們有截然不同的時空觀,抑或根本沒有時空觀?anyway,我只能說我不知道,而且似乎無法得知……所以最後一個問題,「人的生命是個怎樣的存在」,沒有答案。……雖然這可能只是因為我是個懷疑論者。物質是會辯證法的,我們腦海中的時間概念就是為了描述辯證的物質。先有物質的辯證法,再有人類腦海中對物質客觀反應的辯證法。
空間是為了描述存在的物質,只有存在的物質之間的「虛空」才叫空間,其他物質可以穿梭其中,排開此物質的體積,於是我們稱之為空間。
人類是物質辯證的結果之一,並沒有根本的原因和結果,沒有形而上的存在。我覺得人腦的時空觀念是因為光的存在,如果宇宙是黑的,你大概就不會這麼想了
推薦閱讀:
※科學哲學有能力區分科學與非科學嗎?
※真的存在造物主或是主宰一切的神秘力量嗎?
※如何看待哲學使人痛苦,倫理學和心理學使人幸福這句話?
※滿清對漢人的統治對當代人的思想、心理、行為等有何深遠影響?
TAG: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