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沒有號稱科舉上岸的人來做科舉培訓?

進了一個國考的群,被一個人拉近了另一個一個培訓機構的群,發現裡面所有的「老師」簡介上都說自己國考上岸,多麼多麼優秀。

突然很好奇,在中國古代,考公務員,也就是科舉,為什麼沒有號稱科舉上岸的人來做科舉培訓呢?


說過了,科舉本來就有培訓班!

宋代培訓達人呂祖謙老師,進士出身,呂學鼻祖,他辦的學院就有相當的課程,是專為科舉而生。那時候都發一本黃冊子,是必考提綱外加歷年真題高分答卷(高中者三場程文一併收錄)。故而宋詩有云:「區區黃冊子,所事惟奪魁。」

宋代人鄙視黃冊子,認為應試教育不能為國家培養真正的人才。然而鄙視的話,並沒什麼卵用。因為黃冊子就是管用,考生用這個,就是比不用的考得好,很牛屄。情懷與失落,讓呂祖謙的心很累,某年他終於宣布不再針對科考進行考前輔導了(不講時文,即科舉應試),他的心解放了,考生也不來了。

元、明、清的科舉培訓,比「高三」有過之而無不及,比培訓機構更虐,學校會給適齡學員發放各色教育心得和科場指南。那時候是宗族制度,所以也有科考大族。因為往往是某個家族的教育搞得非常好,考中的特別多,這個家族的前輩,就更有可能教育出高分子弟。譬如王世貞家,四代出了十個進士。但貧家子弟也往往能通過科舉走向人生的巔峰,不過要比大家子弟更加努力,想考上進士更是要拚命。

總之,雖然你把「國考上岸」的人和舉人、進士劃等號,有點兒驢唇不對馬腚,但古代確實是有「上岸者輔導」的。直接問「為什麼他們就沒有呢」,是不恰當,不負責任的。

呂老師擁有那麼大的企業,不能你說沒有就沒有啊!


有啊,為什麼說沒有。

舉兩個例子。

第一,清世宗雍正初年震動江浙、湖廣乃至兩廣的曾靜、張熙投書勸陝西總督岳鍾琪謀反一案,牽出了浙江呂留良文字獄案。這個呂留良就是專門做科舉培訓的。

呂留良祖上是明朝某個王爺的幕賓,因此其人以明朝遺民自居。但是呂本人曾經多次參加過清朝舉辦的科舉考試,在獲得了一定功名後就舉步不前了,無法參加更高級別的考試(如地位崇隆的會試、殿試)。於是呂留良專門收集明朝以及清朝開國以來的科舉士子的參考試卷與文章,並加註點評、彙集成冊並公開出版發行售賣。實際上就是類似於今天中公、華圖、中政出版的公務員考試教輔材料。呂由此在江浙士人乃至湖廣士人中獲取了一定的名聲。當然這人骨子裡還是反清的,體現在他私下裡的個人論著上。所以曾靜、張熙接觸到了呂留良私下裡的著述後,便萌發了反清反滿思想,就投書陝西總督岳鍾琪勸其造反。沒曾想到岳鍾琪是雍正爺的忠臣,設計之下將曾靜、張熙一網打盡,而浙江方面也查抄了已故呂留良的全部家產和逮捕了其族人。

第二,清宣宗道光年間、鴉片戰爭結束之後,日人高杉晉作等乘船訪問上海,見到中國上海的書店中基本上售賣的都是科舉輔導教材,而非應對世界大勢的實用書籍,因此有感唐人淪落於此,不勝唏噓。而此時的高杉晉作等早已閱讀過魏源寫的《海國圖志》,在中國書店中卻不見蹤影。想必這些科舉教輔中很多也是參加過科舉的過來人寫的吧。


閣下知道明末大名鼎鼎的東林黨吧!

來源就是東林書院。

實際上古代的教育往往都是家族式的,大多數的教育資源往往集中在家族內部,比如紅樓夢裡面的賈寶玉上的就是類似的家學,學生和老師主要都是宗族子弟,偶爾有幾個外姓親戚或者特別聰明的普通學生來就讀。如果將來科舉有成,他們都能互相提攜。

再往前的魏晉隋唐,那些家族勢力更加強大,家族幾百上千人,家學規模也可以很大,大量的收羅貧寒有才的子弟進行培養,將來這才能做到門生故吏遍布朝野。


『時文皆爛熟,做一日謄錄生,便高中矣。』


建議看看 儒林外史,培訓考試由來已久 ,且與今日基本無異。若論時尚之學,不是每個肚裡有才的人都能去沽名充數的


還有搞培訓很有名,自己遲遲考不中的,歸有光。


不光有輔導班,還tm有保進的中介啊


第一次被邀請,好興奮

這個話題先放一下,我覺得可以先說一下我的工作經驗

新換了一份工作,要培訓。題目內容各種抓狂,跟培訓部門的人反應,答曰,以前的人都是這麼培訓過來的。問問一起培訓的人,沒有不吐槽的。於是發誓,下次領導座談會上,一定要跟領導反應一下,培訓太垃圾了,費時費力還沒啥效果。

後來終於培訓完了,正常上班了,每天各種忙,領導座談會,反應啥???新人培訓??管我屁事,我都過來人了。

你要過河,曾經那個破橋讓你痛苦不堪,可是你過了,前途似錦也好,前路漫漫也罷,你還會回來修修?

我覺得以前那些人也是這樣吧

就醬~~~~


沒看過《儒林外史》么?


古代官僚體系講裙帶關係,大多數都是親信和家族體系


推薦閱讀:

有什麼關於武漢的冷知識 ?
冰與火之歌和古希臘文明的關係?
《溫故1942》中提到,大災之年,一斤麥子了換兩斤豬肉,三斤半牛肉。這是為什麼?感覺與常理不符合啊?
有什麼改變了人類歷史的書推薦?
要是現在又出現了像希特勒這樣的人,德國人民還會發起戰爭嗎?

TAG:歷史 | 科舉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