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怎樣評價日劇《砂之塔》?

2016秋季日劇《砂之塔:知道太多事情的鄰居》


轉自己的一篇文章

砂之塔|為什麼我們需要冷漠的社區生活 - 李承焉的文章 - 知乎專欄

原文如下:

日劇的名字總會有一些奇怪,(一部分是因為翻譯的問題),很多觀眾第一眼看到劇名的時候都會有點摸不著頭腦,舉幾個例子「流星之絆」、「詐欺遊戲」、「賣房子的女人」,觀眾會抓不住這個劇的主線是什麼,我第一次看到「賣房子的女人」這個劇名的時候,完全沒有想要看的慾望,最後發現是神劇一枚。相反,如果劇名叫做「轉過身/街角/轉來轉去/最終愛上你」的話,片子的定位清楚得多(逃)。

最近的新劇「砂之塔~知道太多事的鄰居」 也是一個典型名字很奇怪的劇,如果不看第一集就絕對猜不到在講什麼。根據我目前追劇的情況來看,這是一部比較典型的,設定較為陰暗,通過超現實荒誕來反應社會現實的日劇,每集58分鐘下來精神壓力比較大,比較適合追劇,想要日後補番的話,要抗壓能力比較好不然很容易看不下去。

因為是安利向的劇評所以不會涉及太多劇透,請放心食用,以下開始正文。

之前看Economist上刊登的一個報道,說現代的年輕母親不僅想要保持4號身材,報名瑜伽課程,還要抽出時間做頭髮做spa,又要兼顧和閨蜜的社交,最頭疼的是要接送孩子上各種鋼琴、數學補習班,媽媽們在這些機構之間奔波十分辛苦。所以有一個投資商看到了商機,建立了一個專門為媽媽和孩子打造的社區,裡面不僅有提供給孩子的各種課程的機構,還囊括了媽媽們的各種娛樂項目,甚至還有託兒所幫忙看護孩子的服務。媽媽們便可以把孩子送到3樓去上鋼琴課,然後去4樓做個頭髮,再慢悠悠地下樓接孩子去5樓吃個午飯。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這個社區特別棒,非常貼合現代家庭主婦們的需求。

但是這篇文章的評論選擇的角度讓我驚嘆不已:因為這樣的一個社區是會員制度的,有人擔心會讓孩子過早地感受到階級的存在,你的媽媽是黃鑽會員,就可以享受比我的只是銀鑽會員的媽媽更多更好的服務,甚至也許不同價位的補習課程、不同級別的幼兒看護,都會讓孩子們敏感的內心受到傷害。過早地讓孩子感受到這種金錢和生活水平不同構成的階級差別,會對孩子健康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產生不良的影響。

當我看到「砂之塔」的時候,我發現這個劇的設定和這篇文章所講的事情十分相像——女主一家機緣巧合搬到了一個50層的高檔住宅里,從1層到50層房價不斷升高,也就是說你住在幾層樓就可以代表你的生活水平如何,你所處的社會階級如何。家庭主婦們形成了一個荒謬的社交圈子,住在50層的人便是老大,而其餘的人只有乖乖聽命, 生活無聊透頂的主婦們覬覦社區里給孩子們上課的體操教練、帥哥快遞員,甚至還請來鮮肉一起「主婦聯誼」。

女主的出身並不光彩,她非常想在主婦間獲得尊重,來保證自己的孩子不被孤立但是情況卻越來越糟,主婦們的勾心鬥角、丈夫工作不順導致夫妻爭吵讓女主近乎崩潰。這讓我想到蔡康永老師在一檔網綜里說過的一段話:

為什麼我們選擇住在大城市而不是小鄉村,是因為大城市會給我們喘息的機會,不會有天天問你工資、分紅、結婚了沒、有對象了沒的七大姑八大姨,當我們受傷的時候我們可以獨自舔舐傷口,而不用將自己的失敗暴露給所有人看。

大城市的冷漠有大城市冷漠的好處,有時候過於熱絡的「關心」,會讓我們喘不過氣來。為什麼這裡的「關心」需要打上引號,想必大家都自知大部分人只是看笑話,真正關心的人不會有多少。我現在還記得在日劇「年齡歧視」里的一段話:

品嘗別人的悲傷,真是美味啊。

然而在「砂之塔」里設定的劇情里,有這樣一個扭曲荒謬的社交圈子存在,將階級暴露在孩子們面前,「如果媽媽不受歡迎孩子也會被孤立」的觀念竟然被奉為圭臬,實在是太可怕。

然而以上所講只是這部劇的劇情背景,另一條故事主線是,這個城市裡有一個通過殺死孩子來懲罰不負責任的媽媽的「殺人犯」,媽媽們剩下孩子卻不好好養育,她們賭博、出軌、外遇,如果是這樣的話就將她的孩子帶走好了。這像極了童話故事「漢姆林的吹笛手」的寓言:被村民們欺騙的漢姆林吹響了笛子,孩子們聽到笛子的聲音,都跟著漢姆林出了村子,再也沒有回來。劇中的殺人犯也被媒體稱為「漢姆林」,村民的陰暗和欺騙是不是漢姆林帶走孩子的原因?孩子們被帶到了哪裡?孩子們被殺死了嗎?

我曾經提醒身邊準備入坑日劇的人,許多討論社會問題的日劇,內核都非常陰暗和絕望。前一段時間我在追番「彈丸論破」的「絕望篇」和「希望篇」的同時(然而看過的都知道希望篇比絕望篇還絕望),在補番「從零開始的異世界」……那一段時間我真的覺得好絕望,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非常低迷,極度消極悲觀。

日本的職場壓力非常大, 像「校閱女孩河野悅子」和「重版出來」中和藹的上司、溫馨的辦公環境、體貼的同事,在現實生活中可能全都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高強度的工作,和成人世界殘忍的遊戲規則。

逃避現實的題材可以讓我們在思考關於「善」的話題的時候不那麼為難,比如愛情、勇氣、真誠。這讓我們沉迷,不願意回到寂寞的真實人生中來,反之,陰暗的題材暴露了一些讓我們萬分痛苦的問題:

其一,現代社會中,我們的孩子暴露在赤裸裸的階級觀念中並受其影響。

其二,我們必須要接受,大部分的人並不知道如何成為稱職的「父母」這一事實。

所以我給一些準備嘗試這種題材的人一些建議,這些內核比較陰暗的影視作品,它是用一種或誇張或荒謬的戲劇手法來激化矛盾,讓觀眾看到極度的善惡觀碰撞,以此來映射現實。這是一種走向深刻的途徑,雖然不是最好的途徑,但是目前來看,我覺得日劇對於這些現實問題的思考比其他地區的要多一些。

事實上,這些討論現實問題的劇情都非常受歡迎,比如最近的韓劇「嫉妒的化身」中討論了男性乳腺癌患者的尷尬就醫問題,以及之前大熱的韓劇「匹諾曹」中也有探討政府通過放娛樂新聞來控制輿論的事情。當然這些和美國政治劇比,劇情有點太小巫見大巫,因為級別相差比較大,表現手法也有很大差別,就不在此討論了。

最後再從「砂之塔」這部電視劇的服化道以及拍攝的角度來分析,這部劇隨便截圖一下拍攝的單人鏡頭是這個樣子的,非常有質感:

值得一提的是,日劇在拍攝超現實題材的時候,都會露出一些「馬腳」,也就是不了解的人會說的「語氣太誇張」、「表情太誇張」,比如人物的「腦洞」的具象化表現之類,都會很明確地給出「這是一個超現實題材」的暗示。但是在這個劇里,雖然也是超現實題材,但是導演用了一種很精妙的辦法,那就是窗戶外面的景色,已經整個畫面的顏色和布局,都非常具有未來感,讓人有一種在不久的將來可能就會產生這樣的社區發生這樣的事情的感覺。

先寫到這裡,好劇值得分享,電視劇每周五更新,走過路過點點贊昂,以上。


在《砂之塔~知道太多的鄰居》播出第一集之後,就有人大膽猜測這將是秋季最佳,雖然看過的人叫好聲一片,但似乎並沒有受到更多的關注。

豆瓣上也只有1000多人的評價

不管怎麼說,這部劇是《為了N》班底,同時又是菅野美穗松島菜菜子時隔16年再度合作,

娘娘也立馬把它列為了必追劇。

三集看下來,這部劇到底有沒有言過其實呢?

先來聊聊它的看點。

一般懸疑、倫理、偵探劇很容易成為觀眾的心頭好,儘管有時候會非常套路,你TM還會買它的帳,為什麼?

因為好奇心嘛,那些未解開的秘密很容易就刺激到你的腎上腺素,不自覺就入他的坑。

神奇的是,《砂之塔》竟然將這三個劇種全部融合到一起,也就是說它既是懸疑劇,又是倫理劇,也是偵探劇,另外還贈送主婦之間的撕逼大戲。

事情開始於連續發生三起小孩離奇失蹤案件,又稱哈默林事件,源於《哈默林的花衣吹笛人》這個童話。

一個吹笛人解決了小鎮上的鼠患,老鼠在他的笛聲中排好隊跳進河裡,村民卻拒絕支付提前說好的報酬,吹笛人為了報復,吹著笛子帶走了整個小鎮上的孩子。

黃色康乃馨是蔑視的意思

失蹤孩子在出事時,母親不是在賭博就是在私會。

為了懲罰不負責任的母親,犯人策划了這一起起失蹤案。

懲罰?我真的好在意這個,又是正義的化身進行審判者的審判?

一般出現這樣的詞,劇的走向不是太中二就是太變態,娘娘已預感要棄。

伴隨著哈默林事件的出現,女主亞紀也開始了她的搬家新生活。

高檔小區,封閉管理

賓館裝修,貴賓待遇

頂樓酒吧,室內攝像

派對狂歡,應有盡有

這flag立得太突然。

這棟大樓中,樓層越高房價越貴,因此代表的家庭就越富裕,主導權就越大。

不僅家長看重樓層高低,就連孩子們之間也在討論樓層的問題。

早就聽說日本「媽媽友」的圈子相當難混,曾經有過因為媽媽友之間的網路暴力,兩位媽媽相繼自殺的案例。

這部片子可謂是真實寫照,亞紀為了維護好媽媽之間的關係,

要參加超級多的活動,可不是白參加,要交高額活動費。

被強迫當了聚會幹事,說好聽的是幹事,其實就是做各種雜活。

不管你做得好不好,得罪了高層人,就要忍受別人的羞辱。

連小孩子都看出這是明擺著欺負嘛!

你可能你會說,幹嘛要和她們混在一起,娘娘要告訴你,不融入這個圈子還真不行:

連丈夫的工作都要靠她去討好高層。

「媽媽友」圈子的糾葛和較勁非常多,用一句話形容這個圈子就是:

簡直是地!獄!

總之,這劇看得人非常非常憋屈,如果你以為她只是受高層欺負,那你就太小看編劇的抖S精神了,因為她還有個神經病鄰居,對,就是那個「知道太多的鄰居」。

本劇最大的懸疑擔當是松島菜菜子飾演的佐佐木弓子,這個一出場就伴隨著聖母瑪利亞音樂,並且自帶聖光的女人。

然而,她私底下是這樣的

就連她的鏡頭都是慢動作。

不僅如此,還三番五次說出莫名其妙的話。

總之就是把所有未知都指向弓子。

導演,你太不厚道了,誤導觀眾,嚇壞小朋友。

我賭五毛錢,弓子是白的。

要說本劇的倫理篇,娘娘覺得這是整部劇最敗筆的地方。

就因為找東西,有箇舊時好友相助,並且是個男的,所以弓子就認定她出軌?

就因為失意時,有箇舊時好友開解,並且是個男的,所以弓子就認定她出軌?

就因為不懂軟體,有箇舊時好友幫忙,並且是個男的,所以弓子就認定她出軌?

就因為這幾個男的剛好是同一個人,所以弓子就認定它出軌?

跟蹤拍了照片不說,還三番五次暗示性地尋問

你是不是有人了*1

你是不是有人了*2

你是不是有人了*3

你行,畢竟是《知道太多的鄰居》,而不是《絕望的主婦》,你是主角,你說什麼就是什麼咯!

關鍵是這劇裡面其他主婦倒是真的出軌了啊,弓子就偏偏盯住了亞紀,開始不停的誣陷她,使得她只能不停反駁。

要不是你對我女主愛得深沉,我實在是想不到其他理由了。

第三集女主強行不合格的路線更是套路到不行。

由岩田剛典飾演的女主舊友生方,因為喝醉,店主拜託女主將他帶走。

原因是其他電話都打不通,

打不通!

都!打不通!

然後女主就將女兒隨便交給一個陌生女人。

隨!便!

陌生女人!

為了引發矛盾而出現矛盾。

女主你可真行,這心也是夠大的。高能日劇《砂之塔 · 知道太多事情的鄰居》 已上線3集,將大家在傳統意義上認識的家庭主婦全面顛覆。

但強行大篇幅的懸疑和倫理,娘娘已經很擔心它的結局:爛尾!

但有我兩大女神在,這部劇還是得看。


本來是沖著自己兩大男神(堺雅人和反町隆史)的老婆菅野美穗和松島菜菜子去追的這部劇。

後來每一分鐘都想和編劇談談人生,只拿最終回來舉例說明。

全劇最招我喜歡的小哥,生方航平,白了九集,最後一集黑化了,鬼一樣的拐孩子理由,鬼一樣的媽。

從第一集開始智商情商就都不在線的爸爸,高野健一,最後一集竟然有腦子了,竟然能想到自家兒子就在這棟樓里某個不為人知的角落。

從第一集開始就在背黑鍋的女兒,佐佐木公子,最後一集又強行洗白。

幸好女主高野亞紀從頭傻到尾,倒是有點欣慰。

劇情的走向,從拐賣孩子到懲罰出軌的母親到懲罰沒發現自己家孩子被欺負的母親到搶兒子大戰到小哥背鍋主角一家幸福生活而劇終。

唯一支撐我看完的,是BGM《砂之塔》,真的很好聽,附鏈接 網易雲音樂


菅野美穂 、松島菜菜子主演,兩大女神同台飈戲,演技有保證,而且雖然才播一集,但卻精彩有帶感。豆瓣上已經有有不少人目測它為本季最佳了,也有人評價說她很有可能是下一部網紅劇。

這裡圖解一下吧,劇透預警哦,結尾超高能。

-----------------------------

故事背景發生在一棟高級公寓。

這棟公寓附近最近接二連三發生兒童失蹤案。

這些案件都有一個共同點。

通過調查小孩失蹤時媽媽們身處何方。

警察得出的推斷是—

▼▼▼

而本劇女主是一個普通的家庭主婦。

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一家人以便宜的價格住進了這棟高級公寓的25層。

本以為是像公寓一樣有一個光鮮亮麗的新開始。

現實卻差強人意。

樓層的高低決定著家庭主婦們在這一棟樓中的地位。

樓層高的主婦往往看不起樓層低的主婦。

而且這些主婦們個個都欲求不滿。

不是搞上快遞小哥。

就是大白天的開聯誼會。

反正就是各種虛榮與虛偽。

其中一名主婦告訴女主如果媽媽被排斥,小孩也不會好過。

這句話絕非危言聳聽。

▼▼▼

於是深愛子女的女主為了不讓他們受到排擠,只能拚命地努力地迎合這些主婦。

比如即使經濟能力有限也參加主婦聚會啦。

想方設法打扮得像主婦們一樣花枝招展啦。

還有裝作不認識知道自己過去的公寓里小孩補習班的教練。

但即便如此,也有難以應付的時候。

比如出軌主婦東窗事發,因為被女主曾經撞見就認為是女主所為。

▼▼▼

按照套路,每每這時都會有一個自帶聖光的人出現。

而本劇自帶聖光的人就是住在26層的佐佐木弓子。

弓子是插花師,女主與她因為掉落在地的一枝花認識。

主婦聚會,主婦們一個兩個優越感滿滿說完自己的職業與地位後,問到女主。

女主不知如何應對

弓子幫她解圍。

主婦們要突擊參觀女主家。

女主一籌莫展

弓子及時出現。

談到兒童失蹤案,女主表示擔憂與害怕

弓子告訴她:

總之,因為弓子,女主得以很好地適應寓的生活。

▼▼▼

但是正當我們以為可以看到一條美好的百合線的時候,劇情卻突然一轉。

一日因為女主連看都未看子女送給她的驚喜禮物後弄丟,搞得兒子相當不爽。

女主去弓子家傾訴,弓子將自己所看到的一五一十告訴女主。

各種感動愧疚情緒湧上心頭後,女主瘋了般回去丟失場所尋找.。

中間之前她裝作不認識的教練知道情況後也一起加入。

最後當然是教練幫她找到。

也因為如此,兩人之間產生了一種微妙的情感。

▼▼▼

晚上,女主跑去弓子家道謝,弓子送她一捧花。

順便問她:

女主回答:

然後我們就看到:

嗯,是的,每個主婦家都有弓子送的插花。

之後鏡頭轉到弓子。

弓子的房間。

女主家花的特寫。

(中間有攝像頭髮現了嗎)

最後是弓子的獨白。

弓子家花的特寫。

究竟弓子是不是兒童失蹤案的罪犯?女主是否會出軌?假若出軌,她的女兒會有失蹤的危險嗎?《砂之塔》第一集劇情到此結束。

答主公眾號「劇解說」,專註有圖文解說各類劇集,喜歡看圖解的可以關注哦。


真是全世界都在坑女主,想給編劇寄刀片。

教練神經病,如果角色性別對調,絕對分分鐘被罵綠茶婊。話說男的這種行為要叫啥?

爸爸窩囊廢,媽媽傻白甜,這樣的一家人住什麼高級公寓,那種帶院子的小平房不是很好嗎,後院曬個床單啊啥的,周圍住的都是傻白甜,或者乾脆就別社交。

小蘿莉也沒教好,看起來又暖又萌,但是有些事真的讓人超火大。別跟陌生人走,說了等大人回來就一定要等著,出門告訴大人一聲,這種基本常識都不知道。

哥哥看起來很精明,人設也很討喜,妹控,家裡暖男,學校不良少年,還有顏值加成,但其實腦子裡也是差根弦。哄妹妹自己跑出幼兒園,還不跟大人說,也就你媽脾氣好才沒抽死你。

樓上的那群媽媽說到底也是抱團怕自己被孤立,倒沒什麼好指責的,人大多有趨同性。雖然這群全職太太每天閑的就知道挑事,也只能說一句討人嫌。

警察倒是智商一直在線,喜極而泣,雖然就上帝視角來說,警察已經推斷出了大部分東西,但不知道佐佐木到底是不是boss,所以警察現在的推理有沒有用還真不好說。

菜菜子女神美死了,然而角色是個蛇精病,但還是好想知道整件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

還是隔壁的逃跑可恥但有用和諧,這個星期實栗醬放大招,平匡桑的反應太好笑了233333


已填坑,劇情分析已更新至最終回~ 完全劇透,慎入~

———————————————以下是原答案————————————————

EP01-05劇情線索梳理及簡評

在房價完全不遜於天朝的日本,塔式公寓是社會地位和身份的象徵。住在塔式公寓中的家庭主婦們,共享著公寓優越的育兒環境,因而有著或多或少的交集。

劇中故事的展開圍繞著塔式公寓中孩子接連失蹤的案件謎團。主要劇情有四條線索。第一條線索是主婦之間的幫派、攀比、算計與欺凌;第二條線索是神秘的單身女鄰居,她對主婦們發生的所有事情都了如指掌,甚至在暗中操縱著一切;第三條線索是追蹤綁架或殺死孩子,造成兒童失蹤案接連發生的兇手。第四條線索是女主家庭中親子關係的變遷過程。

1、主婦之間的幫派、攀比、算計與欺凌

女人之間的仇恨總是細碎而綿長,日劇中的女性往往將這些仇恨表現得更為明顯外露。類似於宮斗的戲碼雖然看著過癮,但從實際事件來看,總覺得局限於其中的女人們格局和眼界太小。

這部分和另一部日劇《喪失名字的女神》很類似,《女神》講的也是主婦媽媽在搬家到新的環境後遇到其他主婦的攀比、仇恨、算計、誤會,直至被排擠和孤立,將自己與孩子都陷入危險境地。但與《砂之塔》相比,兩劇的立意略有不同。《女神》的大部分矛盾基於主婦們內心的不平衡和強烈的嫉妒心,而《砂之塔》中主婦間的矛盾更接近與權力、地位、利益的鬥爭,因而更為接近社會真實的情況。

想起一句最近看小說時看到的話,作者說,我最近常常發現,只有通過否定他人的生活,才能給自己找到活下去的勇氣。大概就是這麼個道理。主婦的生活之苦,苦於無聊無望,辛苦付出的同時還會被家人認為是理所當然,因此難以找到自身的價值與合適的定位,而要靠著別人的眼光來讓自己增值。

2、神秘的單身女鄰居,黑暗中的操盤手

第二條線索圍繞著單身女鄰居這個角色展開。松島菜菜子扮演的這個角色,從劇集一開始就被設定得非常像懲罰不稱職母親們的兇手。她自己有過一個夭折的孩子,丈夫遠在異國,她花高價買下住宅後獨自居住。表面上她開著一間插花教室,而暗地裡,她通過大樓的監控設備和自己贈送給主婦們的乾花中安插的竊聽器,密切關注著塔式公寓中主婦們的一舉一動,無論是她們和孩子的相處模式,還是她們如何安排自己的私生活。

這部劇的副標題叫:知道太多事情的鄰居,事實上,更確切一點說,是知道太多且管太寬的鄰居。因為她同時會對自己知道的事情進行干涉。這個人物的設定是劇情走向的關鍵點,雖然有些失真,卻是諸多反轉和伏筆的基點。

這個人物的動機看似逐漸明確,但事實上,直到第五集結束,她身上的疑點一直在增加,她所有行為背後的目的仍然若隱若現。

3、尋找兒童失蹤案的兇手,在信任與懷疑間徘徊

第三條線索是尋找兒童失蹤案的兇手。全劇開始的時候,有一組鏡頭是松島菜菜子扮演的單身女人在清理浴室中大面積的紅色液體,看似暗示她是兇手,但也很難說那些液體是不是只是製作乾花的染料。劇中女主的小女兒一直徘徊在走失的邊緣。然而有兩三次,單身女鄰居在條件充足的情況下與女主的小女兒獨處,但都平安地將女孩送回到女主的手上,似乎在一次次洗脫自己的嫌疑。

隨著案件的不斷發酵,新的受害者出現,警方根據案情的特徵分析出兇手也許是未成年人,女主的大兒子也被牽涉其中。這個男孩在之前的劇情中一直以乖巧懂事的形象呈現,比較孤僻的個性也被看作是內向害羞,雖然被鄰居女兒無意中目擊到與一群混混在一起廝混,但整體沒什麼黑點。至4-5集時,這個角色忽然黑化,他隨身攜帶的相機中被發現拍攝了許多公寓中許多母親與孩子相處的照片,他電腦的文檔中也記錄著許多黑暗的語句。雖然最後被證實,他並不是兇手,但女主跟著輿論的風潮,對自己的兒子產生了懷疑,讓自己與兒子的關係變得逐漸疏遠。從對劇情的走向來猜測,女主兒子拍攝的那些照片,也許是為了找到兇手。

4、謊言逐步發酵,親子關係從完整逐漸走向破敗

整部劇的旁白一個主題,是關於謊言的。女人們常常說謊,但她們不一定知道後果,也無法用接連不斷的謊言去彌補最初的那個謊。

劇中幾乎每個主婦都為了維護自己在主婦群體中的地位說了或大或小的謊言。年輕的住在低層的主婦因為不堪高層主婦們對自己所住樓層的鄙視,暗地裡與被其他主婦青睞的外賣小哥偷情,為的只是享受解氣的感覺。另一個僅在哈佛上過公開課的主婦,對其他人謊稱自己夫妻二人均是從哈佛大學畢業的。

而女主最重要的謊言,就是隱瞞了女兒的體操課老師是年少時期曾經愛慕自己的鄰居。因為不止一次隱瞞自己與對方單獨見面的事實,她陸續失去單身女鄰居、主婦領頭人的信任,在主婦群體中被孤立。而自己的孤立無援也讓小女兒失去了同齡的朋友,與樓上單身女鄰居的關係越走越近。於此同時,女主在一次與丈夫爭吵後獨自離家,又一次與體操課老師相遇時被自己的大兒子撞見,徹底喪失了兒子對自己的信賴。謊言開出邪惡的花朵,逐漸淹沒了原本平靜溫暖的生活。

※關於主題的思考和簡評

關於這部劇到底想說什麼,可能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我能想到的問題是:對他人的生活到底要關注到什麼程度才算合適?對於共同環境中的人到底應該運用何種程度的迎合才能保持底線而又不失分寸?對於自己的孩子,到底怎麼樣才是真正負責任的態度和行為?這些都不是簡單的問題。

劇中的媽媽們,因為認定自己被排擠便會影響到自己的孩子交朋友,因此不得不委曲求全,然而卻因為在最初放棄主導權而被動地越陷越深,喪失了自己選擇生活的權利。那麼一開始,應該選擇融入嗎?還是會選擇獨自對抗?或者逃避換個住處?這些問題讓我想起另一部在看的本季新美劇,叫《美式主婦》。同樣是養育不止一個孩子的母親,似乎美國的媽媽在面對鄰居排擠的困擾時,要洒脫得多。她也掙扎也猶豫,但最終選擇堅守自己的價值觀、做真實有態度的自己,甚至阻止自己的孩子太過盲從社區鄰居們的習慣。

當然,倫理劇和爆米花喜劇一開始的設定一定是有區別的,但或許可以拓展出一些思考問題的思路。也許一開始就保持不遠不近的距離,點頭問好,拒絕過分親密的邀約,不過分融入,才能保持自己的內在平衡和對生活的基本把控。

——————————以下內容是對1-5集理解的打臉——————————————-————

EP06-07集 劇情補充 人物關係梳理

看完前5集的時候,已經幾乎完全刻畫出神秘鄰居的形象:丈夫在國外,自己有過孩子又有喪子之痛,高價買下塔樓的一套房子,在自己家開一間插花教室。她通過竊聽器和監控設備註視著其塔式公寓里的其他主婦,揭露她們的謊言,試圖干涉她們教育子女的方式。怎麼看,都是因為自己喪子而成為心理變態的女人。

然而到了第六集,女鄰居忽然和女主的丈夫產生關聯,他們不僅是認識那麼簡單,甚至還一起殺過人。而女鄰居的身份也得以揭露——並不是什麼丈夫在國外的女人,而是在銀座開著一家夜總會的老闆娘。她搬到女主家樓上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又為什麼要隱瞞自己的身份,同時監控著所有人?劇情變得撲朔迷離。主要人物之間的關係線隱藏得很深,直到劇情發展的中段才展露出來。第七集的開始,由女主的母親作為載體,揭露出女主的丈夫之前有過一段婚姻,且大兒子並非女主親生的。幾組人物關係得到新的展開。

1、 丈夫女鄰居

他們顯然互相認識,並共同做過很多事情。丈夫因為不確定的原因(可能與殺人、傷害有關)想隱瞞這段歷史,而女鄰居顯然希望這個事實被曝光。這一對曾經是夫妻,而丈夫的大兒子正是女鄰居所生。丈夫不知道女鄰居當時和自己離婚的原因,也不知道她現在回來到底想做什麼(可能是搶回兒子)。

2、 女主大兒子

女主和大兒子的關係從前幾集開始就逐漸變得撲朔迷離,大兒子因為看到女主與自己的發小獨自見面而對母親失去信任。另一方面,兒童綁架案的案情進一步升級,在前四個被害人(失蹤兒童)分別因為母親的出軌、忽視、賭博、虐待而身陷危險之後,第五個被害人出現了。這個被害人與之前的有些不同。首先是年齡比較大,已經6年級了,其次是受害人的母親認為自己的孩子很乖很懂事,沒有主動出走的可能性。隨著案情的進展,警察發現被害人在學校長期受到欺凌,這一情況與女主的大兒子幾乎一樣。而女主長期以來都對這件事毫無覺察。女主非常希望和兒子好好相處,不斷努力、甚至在兒子的房門口深情告白。兒子看似被打動了,但實際上說了個謊,然後依然未對母親敞開心扉。與此同時,女主發現了鄰居是大兒子的生母,主動找其對峙。對方表示女主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兒子,甚至不知道他到底在做些什麼。在大兒子身陷危難的時候,是女鄰居捨生相救,女主和大兒子的關係在第7集結束時仍然是危機。

3、 發小女鄰居、丈夫、女主

從第六集開始,塔式公寓里的其他主婦都逐漸淡出了,而夾雜在這個家庭中的人就僅剩了發小和女鄰居。發小在這場家庭鬧劇中起到了過渡牽線的作用,可以說是個攪混水的角色,讓原本就撲朔迷離的事態變得更加複雜。這個人物的動機是從小愛著女主,所以希望幫助女主解決問題、查明真相。最開始他表現得善意而有分寸,但隨著佔有慾的逐漸增加,這個人設也漸漸崩壞了。顯示鄰居利用發小愛慕女主的心理,將自己和女主丈夫的結婚照拿給發小看,鼓勵他告訴女主。發小猶豫再三,還是看到了照片,並找到女主的丈夫進行對峙。好巧不巧,在對峙的過程中,帶孩子出來玩的女主聽到了他們的對話。在女主最脆弱的時候,發小又一次明確向女主表白,並擁抱了她。

每一集到結束的時候都會挖個大坑。目前為止的坑主要是:女鄰居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復婚奪回家庭嗎?女主和丈夫、兒子的關係將何去何從?女主和發小的關係將如何發展?靜待下集。

——————————以下是第8集的劇情發展——————————————-————

第8
劇情及人物走向

1、 女主發小

女主在第7集結尾被發小擁抱,但她想到被送往醫院的兒子,迅速清醒並拒絕了發小。擁抱的一幕被媽媽群中的哈佛女拍下照片(之前回憶有誤,感謝 @mayscu 指正)。

另一方面,發小拒絕媽媽領袖的邀約和要挾,使她感覺自己受到羞辱,因此公布了女主和發小的合影,導致發小被開除。女主在和媽媽領袖的爭執中撞傷了頭,住進醫院。

2、兒子女鄰居

被送到醫院的兒子和女鄰居在一起,女鄰居告知他的生母另有其人。

在女主受傷住院期間,女鄰居到家裡做飯給女主丈夫和孩子吃,並翻出女主誤認為丈夫出軌後寫下的離婚協議書,這一切都被兒子聽到,加深了兒子對女主的誤會。

兒子去找女鄰居,坦陳他早在上初一時就知道女主不是自己的親生母親,一直在等父母主動告知。然而,因為一直沒等到父母的坦白,覺得自己不被信任。鄰居說可以告知真相,並以生母信息作為交換條件,要求兒子拋棄女主這個不稱職的媽媽。

3、女主女鄰居

女主出院前,女鄰居來探望,說自己會成為比女主更好的母親。鄰居說,做不到完美的母親,那就不要做了;她看著兒子被欺凌了三年,也等了三年,已經決定取而代之。

女主看到鄰居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黯然獨自離開。

4、女主丈夫

因為發小事件的誤會,女主在住院期間和丈夫產生了激烈爭吵,甚至聊到了離婚。

女主在出院後也有過動搖,甚至考慮過離開家庭與發小在一起,但她被自己手機上全家人約看點燈儀式的鬧鐘提醒,決定回歸家庭。因此她給丈夫發了簡訊,約他和孩子一起看點燈。

點燈儀式開始了,女主沒有等到家人。但在儀式結束後,父女倆趕到了。

夫妻二人互相告白,撕掉離婚協議,決定和好如初。

兒子也來到了現場,但為了知道自己生母的真相,他最終選擇了獨自離開。

本集結束的伏筆是,丈夫決定對女主說實話,即將坦誠自己和前妻犯下的罪行。

看完第8集略微有些失望,感覺包袱已經丟得差不多了,不知道最終會如何與兒童綁架案強行關聯。希望會有新的驚喜吧~

——————————以下是第9集的劇情發展——————————————-————

第9集 故事線索走向

故事發展至此,包袱已經差不多了。有種第9集基本也可以完結的感覺。應該還是會耐心把最後一集追完,希望拐賣孩子的真兇不要太扯。下面是第9集幾條線索的發展。

1、女鄰居的故事

上一集結束的時候,丈夫說要對女主坦白曾經發生的事情,這集一開始,他剛說出女鄰居是個殺人犯,就被警察帶走了(具體見2、媽媽領袖一家的故事)。走之前,丈夫讓女主去問當時知情的那個刑警。

女主找到刑警問起女鄰居的事情。案件發生在14年前的北海道。女鄰居在高中時由於母親對其生活的過度干涉,很早就離家出走,為了維生走上了當女公關的道路,婚後辭職,並生下了大兒子。本來一切都歸於平靜,但沒想到有個當公關時候仰慕她的人不願放手,持續跟蹤和威脅她。報警解決無效的情況下,女鄰居獨自在家時被跟蹤狂攻擊,對方甚至威脅說要先殺了她再殺了她兒子。愛子心切的她奮起反抗,殺死了跟蹤狂。但由於防衛失當,被判處2年有期徒刑。為了不讓自己的兒子受到影響,她在獄中提出離婚。

女主在得知女鄰居的故事後,內心受到不小的震撼,甚至產生動搖,想把兒子的撫養權交還給她。

2、媽媽領袖一家的故事

媽媽領袖的老公是個事業成功的社長。前面的幾集留下了一些線索和鋪墊,這個社長背著自己的妻子養小三,還從事著違法的副業,甚至以要挾被業績壓迫的女主丈夫幫自己圓謊和「送貨」。這一集東窗事發,社長入獄。女主的丈夫也受到牽連被警察帶走,所幸有驚無險,很快就洗脫嫌疑回到家中。

媽媽領袖在之前的劇集中一直趾高氣揚,靠著住在頂層的氣場壓迫著幾乎是其餘所有的媽媽們。案發之後,媽媽們聚集在一起議論紛紛。後續發展為哈佛女組織媽媽團集體請願,為了孩子的成長環境,將媽媽領袖一家趕出公寓。請女主簽字時,她拒絕了(她說大家都有缺點,媽媽都不容易)。之後,女主帶著女兒,去找落單的媽媽領袖和她的小孩一起玩。

3、兒子出走又回歸的故事

兒子為了得知自己生母的實情,決定拋棄家人,跟著女鄰居去往北海道。

兒子打電話告知女主自己的決定之後,女鄰居對兒子說,母親一直在遠遠看你。如果你想要了解自己的生母,就要下定決心留在北海道生活,不要再見自己東京的家人。

之後女鄰居又再次打電話到女主家裡,告知他們兒子將最後一次回家拿走行李,之後在北海道和自己的生母一起生活。

得知兒子決定的夫妻倆決定說服自己,兒子的幸福是最重要的。

兒子回家拿行李的時候,意外發現一家人決定最後一次一起野營,創造美好的回憶。野營過程中,兒子給家人拍照,一起吃飯。兒子說去北海道是因為覺得安全,也真的很想了解自己的生母。女主為自己一直隱瞞實情而道歉,決定尊重和支持兒子的決定。

女主在車站送別兒子,感激他出現在自己的生命里。兒子到機場後,發小追來勸說兒子回家(發小此處醬油出場的原因,是女主的女兒打電話給他請他幫忙勸說),並在勸說時解釋了自己和女主的關係,解開了兒子的誤會。

另一方面,女主送別兒子之後回到家中,看到兒子留下的衣服,痛哭不止。兒子在機場登機前最後一刻猶豫了。他說感覺心痛,覺得媽媽在哭。

最終,兒子決定回家。他打電話給女主說,沒有比和家人分離更痛苦的事情了。電話中也解釋了拍母親與孩子照片的事情,因為看到其他的媽媽,忍不住想起自己的媽媽。

4、最後一個懸疑點,兒童失蹤案的真兇

失蹤案中,有個倖存的小女孩,在醫院裡一直哼著一段旋律。她說這段旋律是哈默林的歌(此處在前面的劇集中有很多鋪墊,犯罪靈感模仿自《哈默林的花衣吹笛人》)。

警方根據小女孩哼唱的歌曲,找到了作曲者——一名大學醫學教授。教授表示,這段音樂是為了輔助痴呆症病人之類的實驗性音樂療法,只對小部分人進行過試驗治療,效果尚不明確。(推測警方會在治療對象這部分人里進行排查,犯人很可能曾有過精神疾病)

倖存的小女孩在警察的反覆確認和詢問之下,表明哈默林的犯人是男女各一人。

女主兒子在回家之前疑似遇到了犯人,準備去警局報警前,被人從身後擊倒。

到這一集結束,犯人成為最大也是僅存的疑點。現在的已知信息是,一男一女,很可能有精神疾病史,很可能住在塔式公寓里(因為女主的兒子明顯認識對方)。

——————————以下是最終回的觀感,謝謝觀看~——————————————-————

看到最終回之前,已經多少聽到了劇透,所以真正看到結局的時候,並不太意外。整體來說
,因為最開始幾集的伏筆和懸念太過驚喜,難免最後幾集顯得後繼無力。

女鄰居的角色洗白得太過突然,感覺就是個為了製造懸念而存在的角色。監視整個大樓的媽媽們,製造混亂,陷害女主,誘導兒子,造成混亂和家庭危機……這一切居然都因為「母愛」兩個字得到完全的理解和原諒,甚至最後女鄰居還成了女主的精神偶像。這個結局讓人無語,感覺創作者的三觀也是夠歪的。

發小因為自己對母愛的扭曲認知而犯下罪行,不能說這樣的結局是不合理的。畢竟他所做出的一切失格行為,深層原因也都是因為自己有一個不合格的母親,他的母親未能在他成長的道路上給予正確的指引。

總體而言,創作者的意圖是明確的:表達母子之間的複雜羈絆,以及對「如何才算是是一個合格的母親」這個問題的深入思考。是一部主題明確、人物個性鮮明的劇,不後悔花時間去追劇和分析,就醬。


看到第八集

還是來補充一下這劇女主性格最大的bug吧,亞紀作為一個母親太懦弱了,根本沒辦法保護自己的孩子。

對女主的認識經歷了幾個階段――剛開始為了孩子隱忍,不反抗。後來,不信任孩子,孩子被欺凌也不知道,覺得這個母親真沒用。後來,發現可能我們對母親的要求太高了,母親不能做到完美,因為母親也是人。然後,我就感覺感覺哪裡不太對,覺得女主還是性格缺陷比較大吧,太懦弱了,遇到問題只會逃避,和發小之間關係猶豫不決,處理不好。可能是性格的缺陷導致她經營家庭的失敗

最後,跟朋友討論,覺得我看這部劇確實太上帝視角了,當我們說一個母親「合格」時,是在要求她完美嗎?

額,等想到了再來補充吧。

還有一集,這部劇我會追完的,起碼得知道帶走孩子的兇手是誰吧【捂臉】

――――――――――――――――――――――――

目前追到第七集吧,追完後會來補充。

可能和很多人不同,我一開始追這個劇完全是湊熱鬧,感覺沒什麼內涵,一堆媽媽撕逼,女主智商不在線經常後知後覺,弓子一副萬能神的樣子,全靠著到底為啥拐走小孩吸引著我,編劇神腦洞啊!

感覺每集不跟都不知道下集在幹什麼!!!

直到到了第七集。。。。。

卧槽!重點終於來了,起碼看到現在我覺得應該是本劇討論的核心――

究竟什麼樣的媽媽才是一個合格的媽媽?

終於讓本劇擺脫了俗套

弓子那句話真是直戳我心啊――付出多的母親就一定是合格的母親嗎?你真正了解和樹嗎?你有過真正想了解和樹嗎?

剛好最近深陷和老媽價值觀不同的爭吵中,確實感覺這麼多年表面和母親很親密,事實上我媽媽可能並不像表面上那麼了解我。

可能大多數母親,尤其在孩子大了以後,並不真正了解他們在想什麼。比如,劇中亞紀作為和樹的媽媽真的合格嗎?雖然她不是和樹親生母親,可是她在孩子兩歲時就陪在他身邊,記了一本又一本育兒筆記。可是在女兒出生後,和樹初中後,她由於忙碌忽視了和樹的成長,以至於那個時候和樹開始受欺負她都渾然不知。這樣的母親是在孩子稍大後,覺得他們懂事了而忽視他們真正想法。

另外,女主口口聲聲為孩子好,卻根本不知道孩子要什麼。例如在和樹不想讀大學時,草率的拒絕,沒有聆聽孩子真實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見。以為孩子懂事就是真的懂事,以為自己看到的孩子就是孩子真正的樣子,還有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這些做法根本就不是一個合格的母親。

亞紀做的表面上看來是一個好母親的全部,為貸款住進利於孩子讀書,條件好的公寓,為了兒女自己每天忍氣吞聲,任其他媽媽欺負,受多大委屈都不怕,掛在嘴邊的就是「為了孩子我做什麼都可以!」

實際呢?她根本不了解和樹,除了孩子從小被人欺負根本不知道外,也不知道和樹的攝影愛好,每天只是做好早飯讓孩子上學,做好晚飯等孩子回來吃飯,可是她知道孩子一天都在學校做什麼嗎?甚至連孩子去沒去學校都不知道。等她去學校打聽的時候,甚至連孩子朋友是誰也不知道!我真的也不知道她每天都跟孩子交流什麼!

以前看過一部日劇,劇中有一句話說「每個孩子都是自己選擇父母的,所以,父母一定不要辜負孩子的期望啊!」


看預告總感覺下一集就是結局

(; ̄ェ ̄)


住在一個小區一幢樓,理論上都算同一階級,居然還能分上下級傾軋,也是醉。

最高層的寬子,你那麼有本事怎麼不換個更好的小區??


這世上有完美媽媽嗎?

原創 2016-12-07 夏 愛立方

今天聊聊《砂之塔》,這部引發我太多疑問卻又充滿現實意味的日劇。

先講講目前的劇情。

女主亞紀一家搬進了高層公寓,遇到了不友好、有點勢利眼的鄰居們,遇到了一位獨來獨往的弓子小姐,遇到了暗戀她的曾經鄰居航平先生。因此,她的生活起了很多變化。

被媽媽朋友圈的人欺辱,而這些遭遇無人傾聽,她的先生健一忙著賺錢,為此不得不成為別人的同謀,總是宿醉而歸。這個焦慮的男人只剩下焦慮,常常忘記愛老婆。航平適時出現,雖然她無心,但是他有意。

神秘的弓子小姐一面給予亞紀各種幫助,一面在永生花中放入攝像頭,監視著多個家庭。淡淡微笑的背後到底是什麼?原來,弓子是健一的前妻,是亞紀與健一共同撫育長大的兒子和樹的親生母親。當初的健一卻對亞紀說前妻已死。

健一和弓子有什麼秘密?弓子只是想奪回和樹嗎?不斷失蹤的兒童究竟去了哪裡,那一朵朵黃色的康乃馨是誰的手筆?

劇情緊張神秘,無法猜測,讓我這個普通觀眾越看越壓抑,忍不住思考一些問題,寫出來大家一起討論討論。

「你就不能做個24小時好媽媽嗎?」

當健一對著亞紀吼出這句話時,亞紀的表情極為痛苦,因為做一個好媽媽是她十多年來的追求啊。

整部劇一直在討論好媽媽的標準,卻暴露出每個媽媽的缺點。有人出軌,有人偷情,有人是假學歷騙子,有人不知孩子被欺凌,有人只擁有光鮮外表,自家老公在外花天酒地不自知……這世上原本就不存在24小時好媽媽。亞紀也一樣,和樹被欺凌她沒有發覺,和樹期望得知自己的身世她沒有坦白,拋下小空去關照喝得爛醉的航平更是她的致命傷。

我們呢?會當著孩子面吵架,會在不可控的時候對著孩子來兩巴掌,會因為工作忙生活無聊抓著手機不放,忘記還有孩子要陪伴……24小時好媽媽,那是別人家的媽媽,是弓子一樣的自以為是。

與其要求對方做24小時好媽媽,不如要求自己做一個2小時好爸爸,2小時好丈夫,妻子和孩子的要求不高,點滴雨露陽光就足夠他們平穩度過24小時了。

亞紀一家人終究能夠抵過弓子的處心積慮嗎?

弓子時刻關注著和樹,關注著亞紀一家人,她處心積慮住在上下樓,送去安裝了攝像頭的永生花,看上去在幫助亞紀,實際卻在陷害亞紀,讓亞紀在媽媽圈沒了立足之地,還不斷鼓動航平去追求亞紀。她的目的是讓和樹「背叛現在的媽媽」,讓亞紀「那個家已經沒有你的容身之地」。

亞紀被媽媽圈拋棄,被健一嫌棄,又被航平的溫柔體貼環繞。

健一被工作煩擾,毫無心思關心家人。

航平想要和亞紀在一起,卻屢屢克制。

這片紛擾中,除了弓子,其他三個人若稍有三觀不正,或心智不堅,那弓子必然得逞。還好,每一次,我們都看到了亞紀和健一的堅持,看到了孩子們對父母深深的愛。

日常生活中的我們呢?雖不會有弓子這樣處心積慮的存在,但也少不了誘惑或逼迫吧。生病時傾慕之人端來的一碗熱湯,受傷時威嚴之人送上的一次幫助……趁虛而入,被趁虛而入,這種事情時有發生,考驗著家人之間的愛究竟有多堅固。

生活不外乎如此。日常的平靜下不儘是和美幸福,日積月累的小誤會導致的是大困難,但往往越是艱難險阻越能攜手越過。即便如此,也總是希望那些小誤會能夠即時消失,希望每一天都有真誠美好的交流溝通。

「請讓我作為高野家的媽媽繼續努力吧。」「請讓我作為高野家的爸爸繼續努力吧。」

這是第八集的結尾,亞紀和健一互相道歉,並提出這樣的請求。只是我很想弄明白,是不是有了孩子,一個家裡的夫妻倆人不再是作為對方的配偶存在,更不能作為自己存在,而只是作為孩子的父母存在呢?一個孩子會給一個家庭帶來多大變化呢?

我知道,這種問題沒有答案,但還是忍不住要問出來。也許,不論有沒有孩子,幸福的家就是每個人都在,每個人的臉上都有笑容。

目前已完結,這是之前寫的,新的想法之後評論中見。


本來以為是本季最佳,但是越看下去越失望。結局我居然拖了兩周才看……本季最佳是《黑暗中的十個女人》不接受反駁~


三觀奇歪 氣死我了

啊等會看日劇我居然帶著三觀

我的錯


菜菜子在這部劇里被渲染成什麼都會的,有陰謀,有背景,有不可說秘密的大boss。

暫時沒有看到劇在宣揚什麼價值觀。倒是展現出一群專職主婦們畸形病態的等級分明的金字塔小圈子。

劇如其名吧。。公寓看似一應俱全,還沒有普通百姓住的小樓舒坦。

p.s吐槽(黑人問號臉)

第一集菜菜子登場,總裁夫人介紹出身,說是紐約出生的。大家一副高潮臉炒雞羨慕。

日本人好喜歡紐約這個地方啊,只要是和紐約有關啥都是好的的感覺?

彈幕里好多都在不懂,明明分開了左右走兩個圈子。女主角卻偏偏要打腫臉充胖子向虛榮的太太圈子裡湊。

第二集講菜菜子故意泄漏女主角身世。總裁夫人為了整她,當眾那這件事羞辱女主角。說女主角出身多麼多麼慘,聽起來不是很勵志嗎?這種事有啥好自卑的,自己要是不以為然大大方方講出來,點明自己的態度,別人也就嘲不了你什麼啦。自己把態度亮出來太重要了。遇事不表態的話,反而容易被其他人的態度想法牽著鼻子走。

而且日本人好喜歡那出身的事情去嘲別人啊……熱衷於定製等級,組個小圈子,去排擠其他圈子。劇中好多嘲弄點和女主角心裡不舒服難過的點,由於我們不是他國人沒接觸過,都覺得莫名其妙。

第二集好多老大(哥哥)的鏡頭,結尾發現哥哥和一群不良在一起。(染頭髮不穿校服就不良?)看來哥哥要黑化。真是一出好戲。雪姨臉.jpg

第三集菜菜子各种放招要誘拐孩子。女主角身為媽媽做出好多不合常理的蠢事蠢的我都不想追劇了,,,看了預告貌似第四集就要把孩子整家裡收藏了。btw,蘿莉好可愛。蘿莉就是正義啊。


作為今天剛看完第九集的人來說,我感覺結局不是我能想像出來的,我感覺編劇腦洞很新奇啊,嗯!我喜歡


晚上一口氣看了四集,只能說編劇超神,直冒冷汗...

管野美穗讓我總是想起,那時候坐我對面吃的滿頭大汗的人呢

唉,過去這麼久還是好懷念


剛看完第九集,現在躺床上聽《dawn of a new day》想著和樹捂著胸口說著:「好痛,我的心好痛,好像是媽媽在哭。」忍不住淚目。。。

劇情轉的太快,猝不及防,本來以為是懸疑現實片,沒想快結局了是這麼溫情的劇情,第九集編劇實在是賺足了觀眾的眼淚,我相信淚目的絕對不止我一個,配上這首音樂簡直戳心窩子了。。。

anyway,靜待大結局。。。


一定一定一定要做個好母親,勇敢,堅韌,隱忍,和無保留的愛。

第九集亞紀抱著和樹的西裝在哭,我也哭的很厲害,太戳淚點了。

另外,航平的顏真的太太太吸引我了,眉眼實在帥,所以最後一集反轉也恨不起來,覺得結尾有點沒準備好。


有沒有看過《喪失名字的女神》…內核非常像…媽媽的戰爭


日本社會是十分封閉的,了解其史與風土民情,以及被霸凌者的心聲,其實是不難理解的

!試問,一個人被霸凌但他能跟誰說?搞不好反遭更大的報復呢~除了國情不同,就算是

正常的兒童、青少年甚或成人的心理狀態,誰又能聽他說了且能拔刀相助呢?有時被霸凌

是『痛』,卻又『說不出口』,即便說了也沒人能理解,更罔顧如何妥善處理問題了。

青少年比成人,更為纖細、敏感,所以才有口難言,再來~一旦碰到霸凌,多半都:震懾

於對方的強勢騎劫而顯得蒼白無力,只能任人宰割而默不作聲了。何況,會被霸凌的人都

太過溫吞、怕事,至少我曾受霸凌所苦,當下有多麼煎熬,我實在很難以言喻!我原是一

個活潑開朗的男孩,但在長年霸凌的校園生涯,充斥了:『步步驚心』、『險象環生』的

血淚交織。打從上學以來~霸凌,幾乎就:『如影隨形』且『揮之不去』糾纏著,我的校

園甚至幼兒園生活正是霸凌的真實寫照,故此我能完全同理,劇中所描述種種絕非虛妄之

詞,現實的霸凌,往往只會~更加地,淒厲、鮮為人知的悲慘世界,所以別再大驚小怪了

,你所知道或看見的,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九死一生,恐你窮其一生皆『避 之 若 浼』


《砂之塔》:這部豆瓣6.7分的日劇,終於還是撲街了

少女與孤島 百家號|01-06 16:50
最後提一句,這家的小女兒真是real可愛。貼心又鬼馬,這才是好孩子的正確打開方式~家長們必須馬住,孩子一定要養成這樣~

引用一個劇迷的說法。

我的回應是:這麼優秀的社會倫理片當懸疑看撕逼。抱歉,你一輩子也教不出那麼優秀的女兒。然而你倒是很有機會成為「某某因女兒不聽話零下20度將其鎖在門外要求跪雪地」這樣的新聞的當事人。

編劇和導演抓住的是社會現象,將其誇張和藝術處理之後放到屏幕上給主婦們學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是電視劇的社會意義,而不是為了你們看得爽看得滿意。相信給低分噴不合理以及邏輯跳躍之類的智障們更適合看宮鬥武俠神這樣的爽片,因為沒有意識,沒有家庭責任甚至個人責任,所以才會為了不爽而叫囂而非讓更多人看到在意到這樣的現象。


推薦閱讀:

有什麼特別甜的日韓劇?
現在有什麼日本深夜劇值得推薦?
2017年日劇《四重奏》有哪些經典台詞?
有什麼大河劇值得推薦?
有哪些極短的日劇推薦?

TAG:日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