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經濟」概念下是否產生了大量同質化嚴重的「網紅」?目前看來「網紅經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最開始,「網紅」的概念似乎是說一個人在網上很有特色,並且因為他的特色成為了網路名人,比如吃貨「木下」就是這樣一類。然而現在所謂的「網紅」長得越來越相似,做的事情也很相似,直播、賣化妝品、衣服、「網紅臉」等。這是否說明「網紅」在同質化?那麼「網紅經濟」這個概念的具體意義是什麼呢?


互聯網的發展,就是慢慢把人群分為孤島的過程。但凡認為網紅「同質化」於是沒有價值的人,和認為國產遊戲「山寨」騙錢,是一個邏輯。

玩神奇寶可夢go的人,覺得那些玩國產山寨遊戲的人簡直智障;然而,對那些玩國產山寨遊戲的用戶而言,玩不了寶可夢,玩國產難道不好么?或者,寶可夢是什麼?我曾經和很多國產「垃圾」遊戲的玩家聊過天,他們一點都沒有覺得垃圾,而且覺得自己玩的這款遊戲就是最愛。當然,這也和我們用戶缺乏品味的培養有關:精靈寶可夢給內容行業的啟示。

同樣,沒有平民偶像傳統的我們,面對無數草根網紅的出現,也並沒有什麼審美的檔次可言。作為旁觀者,可能我們覺得千人一面,但對於每一個網紅的粉絲而言,這都是他「選中」的對象,寄託了他的審美、欣賞或慾望的寄託。

我們不能僅僅關心「產品」和「人」,還要再加上一個要素:情境。不只是問用戶想要什麼,而且要了解,他們是何時使用這個產品?他們希望得到什麼感受?現在很多視頻類網紅,她們給觀眾提供的是什麼心情,滿足的是什麼情緒,這個是作為「外族」需要思考的。當然,如果你本身就追逐著很多網紅,那也不必思考了,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你如何感覺冷或者暖?從生理的觀點,當然是皮膚偵測到熱能的變化,從減少的幅度「知道」變冷了。這種從皮膚到大腦的信號傳輸,是由下而上的歷程,是很合理的敘述。但很多時候,我們身體並沒有感到太多的生理變化,卻往往在看到他人毛衣裹身,縮著身體,摩擦雙掌,自己忽然也冷了起來,這就是由上而下的指導歷程了。?這個動態的交互作用模式,當然會因感官的信息量和概念指揮的方向不一,而產生不同的知覺變化。喜歡喝酒的人都有親身體驗,對哪一類酒的知識越豐富,喝起來就越能品味好壞,而同樣的酒,對我這個對酒認知無多的人,喝起來只有苦,只有辣,而沒有美好之感,對品酒人念念有詞的贊語,更是一點也無法體會,遑論欣賞?

有多少人是發自內心的喜愛網紅這個人,有多少人是因為網紅的「紅」而喜歡上,真相無法知道。

認知失調的現象,在人的行為上處處可見。一個人花了大把鈔票,買了一件不起眼的名牌衣服,喜孜孜的穿在身上,展示給別人看,他人無動於衷,自己卻越看越好看,甚至在朋友好意指出袖子和肩膀處好像縫得不對稱,花大錢買到瑕疵品的人,總會回一句:「那才有創意啊!」其實很多靠標榜創意起家的名牌,就是人們認知失調的得利者。大家熟知的腦殘粉,更是認知失調的典型產物。

如今的網紅,雖然經濟效益喜人,但真正能嶄露頭角的,其實鳳毛麟角;即便紅了,也往往來的快也去的快,能長期有印象力少而又少。但有一點是真實的,那就是如果紅,就是真的紅了,你不知道、不喜歡,不代表沒有另外一群人為之發狂。

關於網紅產業,補充閱讀:

網紅是泡沫產業嗎? - 孫志超的回答


資訊節點化現象。

曾經,門戶是節點,後來搜索是節點。現在,社交圈是節點。

整個網路需要節點,而網紅變成節點。


一.網紅與TFBOYS同台了

近日,王俊凱剛剛用《時尚芭莎》的金九封面給自己獻上了成人禮,再沒過幾天的8月27日,他就帶著兄弟王源、易烊千璽開始去一下科技上班了,跟自己的明星大哥賈乃亮一起做同事,而非傳統意義上的代言。

這事就很高級了,去年聖誕節的時候,一下科技創始人兼CEO韓坤與TFBOYS組合壓軸踏上由一下科技主辦的「放肆一下」明星盛典,網傳韓坤加盟TFBOYS組合;今年開學季,韓坤就把組合成員拉來入職一下科技。敢情這位兄弟是挖角來了?

為了歡迎TFBOYS的入職,七夕前夜,一下科技舉辦了「心動一下」明星盛典。有一個細節值得玩味:除了傳統意義上的明星賈乃亮、梁靜茹、陳小春、汪蘇瀧、徐良、好妹妹,還有一直播上的網紅主播Vivianf、萌小美、子豪、木頭、莫小夢、王一多。

雖然網紅主播在海報上排位靠後,但是論人氣,筆者還真替一些明星捏把冷汗。這些個網紅個個都有幾十萬粉絲,例如通過「我想一直唱」晉級這場演唱會的主播子豪,僅僅半年時間在直播平台的粉絲關注量60w,直播最高觀看人數300w。這樣的數字,很多明星都只能望其項背。

這事有那麼一點兒象徵意味,多年來飽受爭議質疑的網紅們,今天終於和傳統明星們肩並肩。但就像電視檯面對短視頻和直播的入侵、正捉襟見肘一樣,誕生於影視歌曲時代的明星們,你們不顫抖嗎?

文娛圈很簡單,誰控制流量,誰把握傳播,誰就是王,試問今日的天下,誰可稱王?

二.被污名化的網紅

現如今,隨便問一個樓下賣煎餅果子的大媽,她都知道什麼是網紅。有網友總結道,網紅其實都是有套路的,外形:蛇精臉,水蛇腰,包子胸,蜜桃臀這些都是標配,還有各種嘟嘴、遮眼、托腮、剪刀手的姿勢;內在:無底線的各種露,各種不作就不會死的作,怎麼瘮人怎麼來。

網紅這個詞作為形容詞已經被用爛了,網紅作為一個群體也已經多到爛大街了。洗頭小哥顏值高能成網紅,虹橋一姐蹲明星能成網紅,農民工小哥搬磚也能成為網紅。當然,最可怕的是只要你有一顆想紅的心,各大整形醫院走一走,工廠流水線的網紅就下線了,她們成群結隊的走上了各大直播平台。

前幾年,如果誰被稱為網紅、心裡還喜滋滋的。可是現在,如果有誰稱我網紅,我一定心裡恨道,你才是網紅,你全家都是!

可是,這些直播平台上的整容網紅臉就等於網紅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中國青年報》在2016年6月27日給網紅下了一個相對比較學術性的定義,文章中把「網紅」叫做「網路紅人」。是指在現實或者網路生活中因為某個事件或者某個行為而被網民關注從而走紅的人。他們的走紅皆因為自身的某種特質在網路作用下被放大,與網民的審美、審丑、娛樂、刺激、偷窺、臆想以及看客等心理相契合,有意或無意間受到網路世界的追捧,成為「網路紅人」。「網路紅人」的產生不是自發的,而是網路媒介環境下,網路紅人、網路推手、傳統媒體以及受眾心理需求等利益共同體綜合作用下的結果。

網紅的本質不在於「整容臉」的表象,而在於自帶流量的內在。互聯網就是流量經濟,凡是不能持續創造流量和銷量的網紅都是假牙!

這種自帶流量,就如品牌之於商品,明星之於影視,app之於牛逼互聯網公司。

對網紅概念進行泛化、模糊化甚至污名化,搞得彷彿只要整容臉就是網紅,這恰恰是想要扼殺網紅經濟的既得利益者們與想要撈金的投機者們心照不宣的合謀。

網紅的本質,就是「流量和傳播的人化」。

三.真假網紅的判准

我有一個好朋友叫圓圓,她做什麼都特別認真,自從她在我們朋友圈成為第一個寶媽以後,所有身邊朋友在為寶寶選擇東西的時候,總會讓她來推薦,或者聽聽她的意見,久而久之她開始主動分享自己給寶寶選擇了什麼產品,而每次她在朋友圈發的產品使用心得,不僅不會讓朋友反感,反倒是收穫了一大批的點贊。這樣的人,就是流量傳播人化的最簡單狀態。

與傳統意義上的品牌不同,網紅是一個人。這個人可以是創作者,可以是社群的領袖,可以是娛樂的直播主角,可以是故事中的角色(擬人化的物,比如熊本熊)。這是與一般品牌最大的不同,品牌是傳播的抽象物化,最多會找名人代言。

網紅是傳播的人化。只有有了人,才能讓粉絲們投諸情感,才能與粉絲溝通,去號召他們。

在人的基礎上,網紅應該具備以下四個要件:

1、目標人群。每個網紅都不可能通打天下,一定會有ta的目標市場。

對有一定財富積累的財經愛好者特別是女性,吳曉波有著特別的吸引力。而咪蒙天價的廣告,來自她對於患有田園女權的已婚少婦們不可言說的洗腦力。人群正在分裂化,網紅們幾乎都會面臨譽者千萬、謗者千萬的事實,愛的人愛的要死,恨的人恨得要死。

2、內容,包括故事和內在的理念及使命,這是凝聚粉絲供其日常消費連接的東西。

在任何傳播媒介和環境下,內容為王這句話都不會過時。《張震講鬼故事》節目,讓遼寧台主播張震成為專門分享恐怖故事的網紅。得到上的知識付費內容,讓李笑來、薛兆豐們成為知識網紅。一個個創意短視頻,成就了papi醬、辦公室小野。沒有內容,網紅就是一個空洞的存在,那麼過氣就是很快的事情。

3、 組織,包括各種粉絲社群和儀式感的活動,這是網紅的日常流量組織形式。

羅振宇的羅輯思維為其積累了大量的粉絲,基於粉絲而做的演講會,就是一種具有儀式感的大型粉絲社群活動。 羅胖的經濟頭腦也是好到讓人恨到牙痒痒, 99 張價值萬元的未來 20 年羅振宇跨年演講預售票一上線便一售而空,隨之而來的是現場坐票也一票難求。如此具有儀式感的活動,輕鬆玩轉粉絲社群。

4、粉絲標籤,這就是外在的具體物品和行為,是粉絲們爭相擁有證明自己身份的東西。

網紅的經濟效益,最能走上致富之路的也就是這個途徑了。天王郭富城和小女友方媛剛剛公布戀情的時候,全網都在各種討論方媛是何方神聖,能夠讓穿鞋7年不合腳的郭天王主動公布出來。一時之間各種關於方媛的信息被扒了個底朝天,其中網紅臉是被群嘲的一個槽點,不管外界如何波譎雲詭,人家自巋然不動,最後吃瓜群眾的胃口吊足了以後,新晉網紅天王嫂,默默在微博上分享了一個淘寶鏈接。於是乎,天王嫂同款仙女裙賣到脫銷。當然,說到標籤,另外一個人物不得不提,網紅淘寶店的一姐雪梨,她是馬雲的幕後軍師曾鳴專門研究過的淘寶熱點人物,他認為雪梨開創了淘寶的創新線——網紅電商。雪梨店鋪內的衛衣、休閑裙、高跟鞋……無一不是雪梨410萬粉絲里證明自己身份的標籤。

這個世界的裂痕越來越深,以後會出現很多羅胖這樣的ip部落,他們圍繞著傳播激烈競爭,靠傳播獲利。這是後app時代新的流量獲取手段,通過人群的分割而非滿足通用需求來獲取流量。

只有符合以上要件的網紅才是真網紅,只有符合以上要件的內容社群,才具有真正的長遠流量價值。

其他的要麼是玩弄概念渾水摸魚,要麼是真正認真的文藝創作,很用心但是「不性感」。

四.網紅的種群優勢

今年第四季的《奇葩說》上,討論過一個辯題是《好朋友堅持一個不靠譜的夢想我要不要勸住他》。導師張泉靈認為不應該勸住,她分享的一個觀點就是關於網紅的,她以mc天佑舉例,一個東北小夥子通過網路直播平台,不僅開創了一個新的音樂形態——喊麥,更讓自己的身價提高到令人瞠目結舌的1500w,這樣的身價可以說是國內超一線的明星才有的,甚至可以和范冰冰相提並論。

張泉靈的結論是,如果你當初勸住了這個長相普通,看起來沒有一技之長的小夥子的夢想,那麼也就勸住了一個千萬身價的網紅。所以,不管你信或者不信,網紅的未來已來。

過去大眾口中的明星,是影視娛樂時代的偶像。而現在網友眼中的網紅,則植根於移動互聯網的傳播偶像。在8月27日,網紅和明星就站在了同一個舞台上,在一下科技舉辦的明星盛典上,一直播的當紅主播和當紅流量小生、大牌明星同樣在舞台上發光發熱。尤其是Vivianf、萌小美、子豪這三個名字,甚至比汪蘇瀧、徐良、好妹妹在網友眼裡更有吸引力。

相比較過去通過演藝公司培訓和包裝出來的明星,現在的網紅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成為萬千人喜愛的紅人。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相較於過去公司嚴格培訓的練習生,現在的網紅擁有的展示平台更加多樣化。同樣在互聯網時代,網紅比明星擁有三大優勢。

1、產生門檻更低,不需要專業機構嚴格選拔。

現在能成為網紅的人可能是你身邊的任何一個人,而過去的經紀公司選拔明星進行培訓,往往需要通過比賽或者面試兩大常規方式。門檻正在降低,更多的人有了機會。

2、火爆成本更低,不需要重金打造、昂貴宣發。

網路時代打破了過去傳播學中議程設置的傳播方式,所有的傳播都是被把關人審核過,現在的傳播方式紛繁複雜,是一個大眾傳播時代,人人都是發聲器。這樣的環境下,過去用錢就能砸出來明星的傳統套路,也不見得有效果。傳統的明星包裝套路慢慢,可能有心栽花花不開,而發端於民間的網紅們誠意足足,可能無心插柳柳成蔭。

3、更具網感,流量控制力更強。為互聯網而生,天生知道如何與粉絲互動。消費轉化率更高。

網紅因網而生,尤其是在直播平台上的網紅,她們每天的工作就是和粉絲互動,她們能不能紅與了解不了解用戶需求息息相關,而且網紅的是不是紅了與粉絲的願不願意買單也息息相關,所以但凡能紅的網紅,她們的消費轉化率毋庸置疑。

「網感」是明星們最該顫抖的東西,他們誕生於傳統的影視模式,可能更有舞台感和專業感。但是網感的本質正是用怎樣的表現溝通模式去獲取粉絲(流量)和轉化粉絲(流量)。

這就好比說,明星們像是電腦上的ps,精美專業無比,網紅們像是手機上的美圖秀秀,簡單粗暴立竿見影。

商業科技史的演進,從來都是破壞式創新,從來都是高效率的新事物從初生牛犢不被關注逐步發展壯大,把如日中天但低效率且路徑依賴的老事物擠下神壇。

移動互聯網時代,誰會把誰擠下神壇呢?網紅逆襲明星,新興MCN逆襲傳統的影視公司,短視頻和直播逆襲傳統的影視娛樂,一切才剛剛開始。

五.網紅的類型

隨著網紅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開拓,網紅們逐漸細分出了適合不同市場需求的四大類型。

1、顏值型。

在看臉時代,顏值即正義也不是沒有道理,所以顏值高的人天然能吸引用戶,這點沒毛病。

2、內容型。

知識型網紅是近段時間異軍突起的一種類型,胸大去直播,腦大去喜馬拉雅、知乎、飯糰、得到。

3、專業型。

網紅經濟與垂直細分的專業領域正在結合。例如健身領域,馬甲線網紅們通過分享自己鍛煉的過程以及分享健身知識成為垂直領域的kol;與之類似的領域還有旅遊達人,像網紅行走四十國,在愛旅遊的網民眼中都時大神般的存在。

4、個性奇葩型。

從比較出名的「喊麥第一人」mc天佑、再到犀利哥、虹橋一姐,鳳姐、芙蓉姐姐,無一不是靠個性的奇葩和鮮明的特色來吸引用戶。

誠如羅胖所言,現代社會正從金字塔轉向仙人球,你不需要成為整個社會的頭部,只需要在某一個領域紮下去、成為「尖刺」,外加找准平台,你的特質就可以成為流量的來源。

六.網紅平台的戰爭。

網紅經濟已經到來,配套的網紅平台和mcn如雨後春筍,那麼誰會在這一波紅利中笑到最後呢?

前些年,互聯網公司的戰爭主要在於「工具和平台」,誰的產品更好,誰的推廣更快,誰的效率更好。這場戰爭的核心在「實用」,在於幫用戶省時間。

現在,這樣一種基礎設施層的戰爭已經結束。從16年開始,流量紅利開始從平台轉向平台之上的內容。而作為內容的創作者、傳播者和內在凝練,各種類型的網紅成為稀缺資源。

直播平台陷入了主播挖角戰,內容平台陷入了自媒體大咖爭奪戰,甚至近日今日頭條、天天快報紛紛開始了「問答」的搶奪,紛紛到知乎上挖角。

可是,拉攏網紅不是說拉就拉的,靠的不是關係營銷交朋友,而是真正抓住網紅的利益,讓他們最有錢途。從這個角度看,這場戰爭的決勝點在哪?

1,流量。對網紅來說,哪裡的用戶最多,往往最有機會。比如直播平台,一直播與微博戰略合作,擁有微博的社交流量基礎,做起來就比映客、花椒這樣的純直播平台更有優勢。Quest Mobile《二季度中國互聯網報告》披露,一直播MAU近6000萬,位列直播賽道第一。如此大的直接曝光度,讓網紅可以快速直接的構築起自己的粉絲圈。

2,精準。光有流量不行,這些流量中必須能細分出與網紅匹配的目標人群、且成規模,才能變成網紅手中的流量。如果你立志做一個遊戲主播,那麼脫胎於yy直播的虎牙直播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果你希望做淘寶主播,那麼選擇眾多網紅髮跡的一直播就是明智之選,因為背靠微博這樣的一棵大樹,以及眾多網紅電商成功案例,有經驗可循。

3,全網互動。更便利的流量經營和粘合來自多元化的互動手段,單一流量入口往往經營起來非常費時費力,很多網紅在某一平台往往經營很久粉絲始終上不去,如果能夠打通全網互動,引流效果不言而喻。在一直播、陌陌上,主播不僅可以直播,還可以在社交網路上與用戶互動,獲客接觸點更多,流量留存更方便。

4、產品力和遊戲規則,關鍵是頭部和後來者的關係。一個平台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當某些人開始成為頭部網紅時,他們就會開始抱團捍衛既得利益,而後來者幾乎鮮有出頭之日。知乎、微博上都曾出現這樣的問題。所以一個平台是否能通過細分和匹配的規則,遏制網紅先來後到的馬太效應,給更多後來者出頭的空間和手段,這很關鍵。

5、專業能力。網紅的成功離不開專業的引導和孵化,以知識付費為例,喜馬拉雅的知識網紅孵化體系,得到的品控手冊,都在向孵化發力。

6、豐富贏利。歸根結底,流量要變現。網紅要專註於人格和內容的打造,則「做生意」就應該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如何幫網紅識別靠譜的廣告公關公司,如何提供豐富的賺錢手段,這是平台要做的工作。只有讓網紅更有錢賺有肉吃,人家才會有歸屬感。目前來看,網紅的贏利模式主要在傳播優勢與消費升級的結合。

具體來看,以上的爭奪體現為:簽約作者加補貼、簽約主播、平台主推宣發、提供社群管理工具、提供贏利變現手段、做MCN等。

網紅經濟歸根結底是流量經濟,對於網紅平台來說,幫助網紅更好地獲取流量、粘合流量、流量變現,是平台博弈的核心,這比運動式的重金收買補貼靠譜得多。一直播、快手們的厲害不在於會有mc天佑,而在於即便mc天佑被挖走,也會有產生n個mc天佑的平台機制。

網紅平台的競爭,類似於影視公司的競爭,類似於電視台的競爭,他們的角逐越激烈,對傳統平台的擠壓就越兇狠。僅僅更高效地生產「流量粘合器」這一點,傳統明星們不顫抖嗎?

歷史,總是高效者取勝。

2016年,主播阿冷的8個月收入已經達到了3100萬,據說超過了楊冪2015年。而這,只是一個開始,下一個會是誰?下一片人會是誰?

作者馬龍,李慕陽團隊成員,辯手李慕陽專註tmt領域產品開發和商業分析,事件營銷操盤,公眾號阿辯論(ID:bianlunlove),微信biohazard2010,加請註明來意。


題主所說,網紅同質化其實就像是市場初期大量的跟風產品出現,這是新型市場的在初期的必然產物。

為什麼?

量變之後,才有質變

例如當年新媒體初期,海量的公眾號投身其中。各種抄襲漫天飛揚,但是運營者們還是前赴後繼樂此不疲,為什麼?

低門檻入行+資本驅動+輿論引導

隨便搜索一下幾個關鍵字,看一下2014年和2015年的時候,輿論風口情況

沒有人關心,自己是否是一個優質的內容產出者

也沒有人關注這條路上失敗人有多少

反正先做著,沒時間去寫文章,就去抄!

而這也是資本和平台樂意看到的,越多的人進入,代表平台的聲量越大,如果運作公眾賬號成功的概率是1000/1、那有10W個公眾賬號,就有100個標杆。而這100個標杆,將產出無數的新聞,事件,以及為平台提供一個美麗的謊言。誘惑著越來越多的人進來。

這就是平台前期所需的量。就像當年西部淘金一樣

資本家們到處宣揚淘金中的一夜暴富,成千上萬的人蜂擁而去。絕大多數失敗者埋骨他鄉,而僅有的幾位成功者腰纏萬貫,接著被媒體大肆吹捧。

所以,同質化是必然的,不僅是網紅行業,放在哪個新生行業中都會有這個時期

題主的第二個問題,網紅經濟的意義是什麼

區別於所有答案,我只說以直播為核心的網紅

由於自己正在這塊耕耘,直面了很多網紅。

他們成名共同點:短、快、不穩定

時間段,絕大多數網紅在進入行業之後的3到5個月開始,就進入瓶頸期。在這之後他們獲取核心粉絲的難度將變得無比巨大。

不需要太多的內容和知識儲備,掄起膀子就上。

不穩定

不管你多火,因為短、快的原因,大部分網紅都是無根之木,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基本上就難在鹹魚翻身。

綜合上述元素,我們不難理解,為何目前最多的網紅營銷用的多是:線下直播、廣告貼片此類浮於表面的手段。

畢竟,時間短,見效快。啪啪之間就變現。

而其實這些網紅還是有一個目前還未被深度開發的營銷潛質——粉絲經濟

(原諒我,又把這麼老掉牙的概念跑出來)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直播網紅他們的個人聯繫方式是以類似於直接售賣的形式給予粉絲的

鬥魚的火箭多少錢?五張軟妹幣!五張啊!

那你想想這個網紅的私人微信里都是群什麼人,能夠為該網紅花費至少500元以上的粉絲。他們的消費潛力有多少?他們朋友圈廣告的價值有多高?

而網紅們又是他自己核心粉絲的意見領袖,相應的以網紅IP作為周邊和權益捆綁產品銷售比目前現有的新媒體渠道不是效果更具現化?

所以網紅營銷的未來,一定是依託粉絲進行產品推廣。

而網紅傳播,則是利用個人特色進行事件炒作。(這塊案例太多了,不予多言)

寫了這麼多,有用的請給個贊!


1. 網紅不等於美女經濟,但經常表現為美女。

2. 網紅不是簡單的顏值經濟,而是顏值經濟發展的必然。

3. 網紅不是「污名化」的描述,而是互聯網傳播生態的自然表現。

網紅商業,本質上不是基於用戶層面對某種產品的功能性需求,而是價值取向和精神層面的共鳴,是運用社交網路沉澱關係而形成的商業變現。


把經濟學的常識套用過來,那就是:如果同質化正在發生,那是因為市場足夠大。而你之所以看不懂,是因為你不是這個市場的一員。

超市的貨架上擺著數十種洗衣粉。電腦前的你並不洗衣服,對你而言,這些洗衣粉從價格到功效都沒什麼太大區別,你很疑惑。而對於家庭主婦們來說,她們則分別拿起了各自忠於的品牌。

洗衣粉作為快消品,有足夠大的市場。因此,每個品牌的洗衣粉都能同時擁有一定數量的忠實粉絲。

而網紅面對的市場,是所有社會人。

這個市場太大了,所以即使網紅同質化,她們也能形成完全不衝突的局面。


東莞事件曝光以後,有一種類型的「網紅」突然多了起來。這些網紅共同的特點是:做直播,能說會道,跳艷舞,穿著暴露,語言粗俗,時不時爆點忘關攝像頭的料。

我也不知道這是不是巧合。。。。(攤手)


其實網紅這件事不是現在才有的,已經很長時間了,從網路出現就開始有了網紅,像早期的奶茶妹、公交車小姑娘等等,都是從網紅起來的,只是載體是比較原始的社交網路。直到2007年出現了一個詞叫「推量」,之後又出來了一個詞「follow」,」follow」這個詞出來之後真的讓社交網路出現了一個明顯的變化,只要一個人說的東西有價值,你就可以有無數個follower。當你的follower足夠多,你就會有以前沒有的權利,叫「媒體發行權」,就是現在的「自媒體」。

那麼什麼叫「自媒體」呢?「自媒體」的準確定義是自己製作內容並可以發行的媒體叫做「自媒體」。為什麼以前沒有「自媒體」呢?因為以前你就算有再好的內容,你也得找一個發行方,你寫了一本書,如果沒有發行方,那你就沒辦法發布。你做一檔節目,如果你央視和衛視都不發,那你的節目就看不見。後來出來了一個優酷,我就可以把我的短片放在優酷上,但是優酷把你放在180頁以後,別人仍然還是看不到,所以這也不是發行權,只是一個平台方。後來出現了「follow」一次,那麼不管你發的東西有沒有道理,只要你有無數個follower,那麼你發任何的東西都可以push給你所有的follower,這就是媒體發行權。

有了發行權後,又出現了一個詞叫做「媒體去中心化」,就是在電視時代,30多個衛視,百十個央視電視台,都是有數的,然後到了網站有百十個、上千個網站,也是有數的,但是到了自媒體時代,媒體一下子就變得泛濫了,據我們統計,職業在微博上做號的人,達到了500萬,做出點名堂的大概有50萬以上,但是很多人是想做大號但是沒做起來,這些50萬大多都是名人明星,KOL意見領袖之類的,然後就出現了一個新矛盾,以前是廣告主和廣告公司,在詳談廣告的時候,有兩個關鍵內容,一個是關鍵節點是創造優質的內容,第二是找到一個合適的媒體,兩個層級是一個好的營銷。有一個特別出名的「羊羊羊,恆源祥」,大家完全想不出來它的物料內容是什麼,但是它把握住了央視和頭部媒體,連續刷了三年,每個人都記住它了。那更加好玩的就是「腦白金」,它的物料也真的很一般,它也是抓住頭部媒體刷刷刷,內容和物料屬於層級關係。但是自從自媒體出來後,出來了50萬個自媒體,這個時候麻煩就出來了,因為沒有人可以把這50萬個自媒體覆蓋掉,所以現在廣告公司一定要選一個和自己完全匹配的KOL,這也是比較難的事情。

我從2001年-2009年,在百度呆了9年,在做CC檢索相關的工作,後來我們發現這些記錄之後,就做了一個微播易這樣的平台,我們把微博50萬的大號引進15萬個到我們的微播易,做大數據分析,做體檢,做數據冗餘積累,然後給每個賬號做一個標籤,然後可以給廣告主去做選擇,廣告主到我們平台上來,他搜索「旅遊」,我們就能告訴他在微博上有多少個賬號,他的粉絲是和旅遊相關的。你把內容做好,找他們傳播就可以了。所以微播易,簡單來說,就是一個網紅方面的淘寶平台,裡面批發各種各樣的網紅。

然後我們知道社交媒體在不停地演進,2011年-2013年屬於微博時代,微博在高度增長,產生了很多網紅,我們精選了大概有15萬個微博賬號,微博用3年時間達到了巔峰,後來到了微信時代,2013年-2014年兩年,這個時候大家開始玩起了訂閱號,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聯盟,但是我們平台其實是一個最大的聯盟,我們總的有10萬個大號訂閱號,有很多聯盟說他們有幾十個,上百個資源,但是我們有十萬個,我們從來都沒告訴大家,我們覺得能幫到大家就是一個很牛逼的事了。2013年-2014年兩年屬於微信時代,然後15年有半年,我們稱作為「朋友圈小時代」,就是朋友圈通過微商進來了,微商很多人還瞧不起,但是卻產生了上千億的市場份額,所以微商不管是賣貨,還是做營銷,在我眼中都是一個KOL資源。

那麼現在到了直播時代,我們看到媒體也在不停地演進,而且演進的速度也在增加,以前微博是3年,微信是2年,然後朋友圈大概是半年-1年,然後整個視頻時代的到來大概是4個月時間,突然間你就發現身邊每個人都在拿著手機直播或者正在看直播。但是我們發現整個廣告行業在落後。我們說「營銷」是什麼?「營銷」是把一個消息傳給另一個人,用戶的注意力在哪裡,營銷就在哪裡。現在用戶的注意力都轉到直播和視頻上了,但是我們很少看到廣告公司或者廣告主在研究和探索這個。那麼我就沿著網紅經濟的這條線,在微博時代,我們大概有15萬個這樣的網紅,微信大概有10萬個,在朋友圈時代大概有30萬個,現在呢,我們從各個直播平台找到接近有5萬個優質的KOL網紅資源放到了微播易平台。網紅有兩個變現方式,一個是網紅電商化,大家都知道現在杭州有幾個做網紅電商做的非常好,第二個是網紅IP,IP也有兩個方向,一個是發行遊戲,一個是品牌傳播公關。那麼微播易就是整個中國最大的網紅批發平台,我們就是把所有的網紅打上標籤,給廣告主或者廣告公司做服務的。

我覺得決策者,廣告公司的上層管理者一定要關注到視頻這個時代的到來,非常猛烈,很多活動都是幾百萬的在線。你能想像一個人拿著個手機就有幾百萬的影響力嗎?所以企業的決策者一定要深入地去研究一下網紅,自己去開一個3,5個小時的直播。你要去了解這個媒體,全民都在玩,你想躲也躲不過去的。第2個方面你可以引進相關的人才,去幫你做這個事情。比如說你引進微播易,去幫你做這個指導和輔助,因為畢竟積累這個東西是需要很長時間的。每一次媒體的變革都會帶來產業變革,我們看微博到來的時候,有多少企業,像唯品會、京東、淘寶、淘寶後起的雙十一等。雙十一是靠媒體起來的,是通過買買買後分享出去,不停地發酵發展,成為了一個爆點。

然後我們看幾個因為微博起來的,陌陌,整個的成功都是在社交媒體上,廣告你沒見過、地面物料資源你也沒見過。還有小米,小米2的發布會就是在微博上做的,這是第一個在社交媒體上做發布會的企業。隨著小米的起來,就帶來了第二個陌陌。所以一個是極度認可以社交媒體做中心的,一個是極度不認可,就導致了創業公司的此起彼落。然後像唯品會,完全靠著微博起來的,然後你又認可微博這幫企業,那麼就能快速獲得社交紅利,快速獲得營銷紅利,你就能起來了。微信時代也起來了無數個大的品牌,很多大品牌都是通過微信去加固的。在微商時代也特別快,像俏十歲、儷蘭等,可能有人會說他們都是曇花一現,但是我們大部分公司連現都沒現過,你現一下,轉個幾十億回來試試看嘛。而且現在有很多隱形公司,通過朋友圈一年的收入達到三、四十億這個樣子,人家都很低調,做自己生意就行了。再往後,媒體平台可能會越來越分散,所以我們說每一次媒體革新都能帶來產業的變革。

現在到了視頻革命的時代,大家對於富媒體的需求和對於傳統媒體的失望,使大家會越來越多將注意力放在社交媒體上。然後我們也會出現一個很可悲的地方,我們被這些社交媒體綁架了。我們吃什麼、喝什麼、玩什麼、樂什麼,都是它說了算。朋友圈說這家店好吃,你就去那邊吃,然後有幾個媒體說這家店好看,你就去了。任何大媒體已經影響不了你了,上報、專欄、電視節目等,我們家電視好久都沒開了。沒開機,這是一個最悲哀的動作。

現在最悲哀的是,大家坐在一起開會,每個人都抱著手機,誰都不知道對方在說什麼,誰都不知道對方在和誰溝通,這就是圈層隔離突破了物理隔離。所以在未來會越來越分散,因為信息量越來越龐雜,會出現一個問題,大家不願意和別人共享一個社交網路,不願意和你的好朋友在一個垃圾很多的群里玩。

很多大的事件傳播,都是社交媒體首發的。你可以不重視它,但是它一定是你品牌未來正向或負面的最大的爆發點,會越來越及時,你再也沒有按部就班地把所有事情準備好去做一個大的營銷。你已經做不到了,因為你剛剛布好局,就出幾個大事,一下子就可以把你所有的策略打亂。所以你要做的是你的市場營銷傳播要更加的快捷。

你一定要抓住社交紅利,像微博時代早期的時候有很多人抓住了社交紅利,快速地讓自己壯大了,微信時代也有一批。那現在還有人問我微博還做不做,所以我希望大家更敏感地看到這些更新,看到社交紅利的產生。

企業該如何與網紅時代結合?我覺得大概有以下六點。

第一個和直播的結合是發布會。我們第一次首秀是和唯品會,唯品會做了一個無與倫比的發布會,邀請了周杰倫到現場,找了近20個主播坐在前兩排。以前坐前兩排的都是老大,現在都是網紅,每個人舉著手機在做直播,這就造成雖然每個人都在現場,但是他們都舉著手機,他們的心在外面,他們通過手機將現場的信息傳遞給了外面,總共同時在線500萬。就這一個發布會,周杰倫在現場,就有500萬人在線。那現場的人就會想,我花這麼多錢幹嘛呢?還這麼費事。所以我們現在就說,如果一個新聞發布會不用現場直播的方式,那麼就可以考慮這個市場部要不要了。因為你有最有力的武器沒有用。

第二個是產品的嘗新。可以請一些網紅到你的店裡去做直播,看看產品,看看各方面,然後是產品體驗。

第三個是揭秘。去你的工廠去看一些你的工廠流程,這些都是你忠實粉絲想看到的。

第四個是直接廣告。直接找一些網紅在某個點上說我只喝什麼酒,穿什麼衣服,因為這些網紅本身影響力就非常的大。

第五個是BOSS直播。這是我們自己推的一個節目,就像我們願意把老方推出來,讓他自己去直播,講他自己的故事,把渠道傳媒做起來,然後互評個100多萬的直播,然後佔有自己的影響力。

第六個是電商。淘寶店可以引進一些知名的IP到你的店裡去做直播,我們剛有一個大作,據說影響力非常大。

像這些都是可以與你的企業結合的,去做轉化的。但是這些前提是你節奏要快。方法論是試出來的,當你發現這些東西賺錢的時候,可能已經沒有你的機會了。

以上來自廣告圈第一網紅徐揚的採訪回答。


如果把網紅看成一種商品的話,同質化並不出奇,一款熱門的產品誕生,往往都會湧現大量急於求成、指望通過效仿而獲得成功的投機者。

網紅也是一樣,有人成功,就會有人模仿,再根據網紅生產的內容質量水平、個性才華和天時地利人和等等因素,發展為頭部網紅、腰部網紅及腰部以下網紅,這和其它文化或消費品產業是一樣的,頭部網紅為更多用戶熟知和追隨,而腰部網紅也總有自己的用戶,有些粘度還特別高。


流量入口


反映當下經濟正在哀退


網紅經濟就是社交平台流量的變現模式之一。社交平台經過這十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互聯網數一數二的流量聚集地,你就想想每天你會打開朋友圈看幾次,還有微博、知乎、豆瓣。。。這麼大的流量媒體又不是傻子,肯定要進行變現,除了賣賣硬廣(賣多了用戶肯定就煩了)剩下必須得從內容本身入手,這就是微博不能眼看著大號自己收錢,要簽自己的大號的原因,其實很多廣告公司也養著自己的大號。

現在的網紅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很多不同的分支:草根大號(小馬甲),美容時尚圈(黎貝卡、石榴婆)、旅遊圈(貓力),甚至分到更細的手機圈,汽車圈等等。你說的假臉只是屬於其中一個小圈子,不過她們確實很相似,大部分都開著淘寶店,賣著化妝品,偶爾還接一些品牌廣告或者直播。之所以會出來這麼多雷同的「網紅」,根本原因還是有需求,社交平台的流量夠大,品牌主要做廣告,大一點的品牌普通一個互聯網campaign傳播就需要10-20個"網紅",每個網紅髮一次的費用是5k~5w不等,就想想看市場上有多少需求存在。所以PAPI醬能引起這麼大關注,因為很多品牌主還是想買啊!能為一個網紅看起來就是坐地收錢啊!

未來的網紅經濟,肯定是大浪淘沙模式的,依舊有優秀的網紅產生,沒有價值和內容的就會被淘汰。可以參考Facebook的網紅,才是真正的KOL=Key Opinion Leader意見領袖。


別的不知道,女流必將成為一股清流!請原諒我把女流暫時歸類到所謂的網紅中來。@女流


只是通過自己理解。中國傳統的經濟模式不就是別人幹什麼賺了錢,大家就一起上了。不過關鍵時刻還是會有人走出來做出轉型。具體是什麼,我要知道的話估計也就紅了吧。


日前,依靠原創視頻躥紅的papi醬合伙人在朋友圈證實:因為邏輯思維業務方向明確,退出了papi醬公司的所有投資項目。早在今年四月,papi醬經過10輪競價,單條貼片廣告以2200萬的價格成交,而這場拍賣會正是由邏輯思維一手打造的。

對於網紅合作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希望雙方都能夠找到適合本身特色的發展模式。在這次事件中,筆者最為關注的是「網紅經濟」,要知道直播網紅達人一個小小的直播就能收到價格不菲的禮物,賣個商品瞬間就能售謦。

事實上,網紅經濟就是粉絲轉化的經濟,網紅的人格魅力吸引五湖四海的粉絲,在直播輕鬆、活躍的氛圍中購買產品、服務。與明星一樣,他們的粉絲越多,粉絲活躍度越高,商業價值就會越大,做的較為頂級的也會設立自己的個人品牌。據悉,目前網紅經濟市場規模過千億,隨著人們對網紅經濟的認可和重視,行業規模還會加速增長。

那麼,網紅經濟下網紅們究竟在售賣什麼呢?

實打實的商品

網紅們現場試穿衣服,試用化妝品,到店家品嘗美食,比商場里的促銷活動更具感染力,提高了粉絲購買商品的慾望,直播時就下單的比比皆是。從近年的「雙十一」銷售戰績看,很多網紅店銷售表現不俗。他們將電商做到了直播領域,實體店、電商、直播三維立體式售賣,激活了消費人群,將不同層次、結構的消費者進行了有效整合。

廣告商的廣告

通過網紅達人的直播,將商品傳遞給粉絲獲得關注。當然了,網紅們也要考慮到粉絲的體驗,「廣告時間插直播」是容易掉粉的。所以創意創新廣告應運而生,網紅們的腦洞多大獲得粉絲數量就多大,相應會獲得更多廣告商的青睞。

知識、娛樂分享獲得打賞

網紅們直播的是具有一定價值的內容,在線分享知識、娛樂和精闢觀點,從這點來說網紅直播也是自媒體的一部分,粉絲通過在線支付表達認可和喜歡。

從工業經濟到互聯網經濟,人們的思維方式不斷發生變化,經營方式也在推陳出新。現在很多擁有大量粉絲的網紅,電商是最大的盈利模式,可以說,網紅把電商推向了又一個高潮,重新定義了「電商」一詞。


【影力波_創變思辨】在過去,對於偶像的邏輯是我們被他的才華折服,更多的是因為其才華而成為粉絲。而現在,網紅的邏輯是不一樣的,大眾喜歡上一個網紅,不一定是他有多麼高的才華,更多的是因為他們身上表現出、假裝出、或者真的有很多我們自己沒有,卻渴望有的美好東西,比如天真、真實、幽默、勇敢。。。對很多個人意識覺醒卻又缺乏存在感的人而言,支持他們是因為,他們活出了另外一個自己。實現理想自我是每個人的最高需求,網紅為每一個人的理想自我而活!


網路時代更新換代無比之快,吃瓜群眾的審美需求以及承受能力也在一直不斷的變化,比如當年我們認為很呵呵呵呵呵的鳳姐芙蓉姐姐,拿到現在來可能不會造成什麼巨大的社會波動,這就是因為網民價值觀的改變,心理承受能力的改變,那麼很好,非常因吹斯挺,網路世界變化如此之快,我們其實可以發現網紅的經濟價值也慢慢的有所體現,在2016年春,papi醬的資本市場估價三個億,首條代言廣告便為1200萬,成功躋身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公眾人物之一,可見網紅的經濟前景的廣闊,但是網紅經濟前景是以其健康核心價值觀為持久力的,papi醬也曾接受過廣電局的整改要求的,改掉刪掉不好的消極內容,留下更多,對社會有意義價值的東西,這是大網紅身為公眾人物享受經濟利益的同時所需要履行的義務,這樣,我們不難下結論,上層建築影響經濟基礎,網紅的經濟前景是否廣闊,與其傳達的精神內涵有關,網紅能否成為大網紅,所需要的,就是是否能完美的把握物質利益與精神層面的吻合,這便是網紅紅的本質,把握好這個度,便是現在網紅最應該做的,也是未來網紅圈的發展方向。


據我所知,布偶貓是借用網紅來宣傳服裝的,吸引粉絲。然後3D虛擬試衣和三維建模留住客戶,這種合作方式還是很新穎的。


作者:傑克叔叔

鏈接:如何看待 papi 醬獲 1200 萬元投資? - 傑克叔叔的回答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如今,2016年「網紅」這個詞爆了。除了頭部的耳熟能詳的,papi估值過億,張大奕電商超范冰冰年賺3億,咪蒙一篇文章廣告費用40萬等等充斥著各類新聞。

看到大學生對新興工作居然有54%的人想從事網紅,而且已經有大學還開設了「網紅」專業。

大眼睛、錐子臉、搔首弄姿等詞語似乎也成為了網紅的標配。當然這些只是網紅一部分代名詞而已,而且也是最low和直接一種方式,甚至有的是通過極端的行為來「為了成為網紅而成為網紅」。

網紅,火了,能賺錢了,是機會是機遇,但是也是挑戰。下面來看下,為什麼網紅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會是槍口。

網紅,紅的本質在差異化,同質化嚴重,只能新鮮一時。

鳳姐能火,芙蓉姐姐能火,拋開三觀是否正確,首先最重要的一點還是敢於做些別人不敢做,別人不敢說的事情,以及別人不敢穿的衣服。極端的事情總是可以吸引眼球的,但是現在的環境和過去不一樣,直播等平台的火爆,意味著從工具上來說「展示」更簡單了,但是並不代表受眾就會買單,100個人,有一個是焦點,做點什麼表演,無論是丑的或者是美的,都起碼是「焦點」,但是如果100個有30、50個人在「表演」,對受眾來說就沒有新鮮感了。所以打開直播,如果看到的只是一個肉體,沒有其他的獨特才能(無論是段子、舞蹈、能說會道等等)那就很難真正成為所謂的網紅。
甚至,對於受眾來說,並未給他們帶來愉悅的感官體驗,一時新鮮終將過時。

網紅只需要有粉絲就能成功么?

首先來定義一下「成功」,毫無疑問,對於很多想成為網紅的人來說本質上是想「賺錢」,那目前最直接的方式還是結合「電商」來實現變現,另一種方式就是通過接「廣告」來賺錢。
首先來看第一類,簡單來說就是你可開自己的淘寶店甚至做自己的品牌,但是數據顯示網紅商品高達90%的退貨、差評,這背後反映了即使你有粉絲,好不容易完成了粉絲的積累,粉絲也願意跟隨你產生購買,但是作為一名消費者的角度,如果貨源質量有問題,那一定是「一次性買賣」。
再看第二類,接廣告,顯然,這個是需要拼資源渠道的,廣告行業本身由來已久,行業內的人都有各自的渠道,例如那些已經在早幾年成為網紅,並有商演、廣告資源的,本身就會成為壁壘,對於很多新人來說,要了解內容製作、掌握運營方法再到渠道等等一系列專業性的問題,恐怕又很難兼顧「自己特色的內容製作」,而現在的網紅階段是,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24%簽約了專業的機構。
所以,成為網紅真的不只是有粉絲而已。
畢竟博眼球這樣的事情,你敢幹,別人也能幹,直播吃燈泡的大媽、砸警車的河北小伙這一類極端表演者。紅一時,很快,紅很久,並能持續賺錢的紅,很難。

建議想進入網紅這個行列的年輕人來說,風口確實是有,而且很大,要想真正的飛起來,除了學習相應的必備技能以及懂得如何運營意外,更重要的還是要學會找准自己的定位,將內容進一步的提升,才是長久之計。

網紅交流社群,加w信:liyfan2530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用。


廣大沒錢進行戶外娛樂活動的人無意識跟風。


賣淫嫖娼的變相渠道


推薦閱讀:

「屌絲」到底是什麼意思?該詞的詞源是什麼?
除了科密詹密,還有什麼對立群體能在網路上撕逼快10年的?
09年天涯推出了「衫寨T恤」,做網路文化 T 恤,現在怎麼沒見了?
如何看待「部分大陸人越來越喜歡在網上批判、嘲笑台灣」的言論?
字幕组成员普遍分布在哪个年龄层?来自哪个族群、多少比例呢?

TAG:互聯網商業模式 | 網路文化 | 網路紅人 | 網紅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