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互聯網汽車?
這兩天準備要買車,各大論壇也轉了一圈,油車、電車、還有最新的這種互聯網汽車,前兩種大家都明白的差不多了,但是這個互聯網汽車究竟是啥,看了很多資料還是有些含糊,本人對新事物還是很感興趣的,而且上汽這個RX5外觀和價格也都符合我的標準,還是想問問各路大神互聯網汽車這個概念。
感覺這個問題有明顯的自問自答傾向,雖然自答的水平真心有限:
互聯網車很簡單,說那麼多有的沒的幹嘛,誰聽得懂。對於普通用車族來說,總結而言就是兩點:1:給車子連上網
2:本來要在4S店才有的服務都可以在網上解決
第一點是本身汽車配件沒趕上時代,在大家已經人手一部安卓和蘋果的今天,汽車功能還處於諾基亞按鍵時代。眼花繚亂的按鍵和各種莫名其妙的位置別說第一次用就要琢磨半天,就是到後來開車都經常按錯鍵。以前在4S店交車時,我們銷售百分之70的時間是用來講這些按鍵功能。
到了中配或者高配,或者自己加個幾千塊錢,才有幸獲得一塊多功能屏。可是裝了之後,你會發現最大的問題,就是多功能屏幕本身是不聯網的,連導航地圖也是廠家一開始就內置好的。很多人應該有過自己裝的原廠導航地圖版本太低經常開著開著就把自己帶迷路了,最蛋疼的是每次升級還要專門跑去4S店,有些4S店還會因此坐地起價。我就見過一家江西本田4S店就敢跟CRV客戶說更新一次要2000元。
另外一點就是聽歌也不方便,你還要專門去弄個U盤下載歌才行。有些品牌的導航也比較奇葩,格式要求很奇特,一般MP3格式還放不了,特別麻煩。
而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本方法就是聯網,然後再把功能整合到一個屏幕裡面。現在做的最好的就是特斯拉,不僅僅是導航,基本像車內空調之類的全部包含了。而國產的基本就是裝個安卓系統上去,成本很低,也很簡陋。
聯網對於普通用車族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
1:你的導航終於可以實時更新,不怕走偏了。
2:可以直接在車上下載應用,比如音樂不用再拿一大堆U盤和CD,音樂APP直接下載就可以了。第一個好處和自動駕駛息息相關,第二個好處是阿里看中的。
其實背後利益糾葛很多,但是那是廠家和相關利益者的事情,不深究。第二個,就是廠家自己考慮的,互聯網對於線下買車的衝擊,說到底,不僅是車內電子配件的落後,營銷模式因為汽車本身的特殊也一直很難進展。實際上現在互聯網賣車這塊領域進展非常慘烈,大家都在探索中,如果有人跟你說接下來會變成什麼樣才是對的,我可以百分之百的說那絕對是騙子。但是有些好處確實是不可避免的會發生的。
1:接下來會出現上門試車服務
2:不用在4S店被銷售顧問洗腦汽車貸款,網上就有
上門試車在大陸可能很少見,但是在台灣早已實行。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經濟大環境糟糕,很多4S店一天可能就5個客戶,試駕就算百分百也才多少個?實際上正因為試駕車的超低使用率導致了試駕車被大家瘋搶,說明試駕車確實是個巨大浪費。
為了吸引客戶購買,接下來試駕車「走出去」的可能性很大,尤其是大品牌,它們基本覆蓋了國內一二線城市,4S店分布較為均勻。尤其在市區,可能會做到直接網上留下具體聯繫方式和地址,然後試駕車上門試駕。據我所知,已經有部分4S店開始實行,實際效果不錯。
第二點就是廠家將會繞過4S店直接跟客戶推金融政策,再讓4S店幫忙善後。原因很簡單,廠家發現自己的金融政策雖然很優惠,可是架不住底下的4S店不宣傳啊,有些4S店為了其它銀行的返利高甚至隱瞞自己的金融政策,而且4S店最大的糾紛就是4S店自作主張在金融政策上多收客戶所謂的按揭手續費,你說廠家生不生氣?
與其讓4S店瞎折騰,不如直接給客戶做對接。這才是廠家做淘寶按揭優惠的初衷,你們不要以為這是專門為電商做的,實際上本身就有,你們只要去4S店銷售顧問都會說。廠家只不過拿出來宣傳而已,事實證明這也是現在比較成功的一條道路,很多淘寶,京東廠家專營店,都會提供車秒貸的金融服務。而這個東西以後也會越來越厲害。智能互聯網是時下最為火熱的汽車辭彙,目前推出市場的車型幾乎無一不在稱讚自家產品所謂的智能互聯技術,那麼究竟什麼樣的車才能真正的被稱為「互聯網汽車」
既然想被冠以「互聯網汽車」之美名,那麼首當其衝,當然要能夠聯網,如果說PC作為流量的原始入口,那麼目前的移動網路入口無疑就是各式各樣的智能手機。電腦不聯網幾乎無用,而移動網路卻硬生生徹底的革了手機只能夠接打電話的命,那麼汽車有沒有可能成長為新的流量入口呢?目前來看,是可以的。
有人說,如果把早期的汽車工業是作為單純的機電一體化工業,那麼新時代汽車則進入了人機、機電、電子信息一體化工業時代。從長遠來看,實現智能無人駕駛可以看做是互聯網汽車的終極之路,而就目前我國的信息科技與道路狀況來說,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無人駕駛還得數十年,那麼目前能夠摸到「互聯網汽車」邊的都有哪些功能?
僅僅搭載了大尺寸觸控屏和類似於CarLife這樣的手機映射車載互聯技術就可以被稱之為互聯網汽車了嗎?顯然不是,不過就目前我國出現的大量所謂「互聯網汽車」來說,似乎做到這一點就算是入門了,不過在小編看來,這僅僅就是單純的汽車功能而已,難道脫離了SD卡對地圖導航進行個聯網更新迭代就算是互聯網汽車了嗎?不得不佩服國人簡化概念的能力,這就好像小學語文裡面的縮句練習一樣,留下個主謂賓即可,不妨礙貼上概念標籤,有了概念就好賣了,先不先進的咱不說,跟上潮流就行了。
必備功能一:語音識別
互聯網汽車的第一智能點在於成熟可用的人機互動,而搭載強而有力的語音識別是降低人機互動難度的基礎。而利用語音識別實現人機互動,簡單來說就是在不使用雙手的情況下降低車輛的操作難度,從而徹底與實體按鍵告別。例如按鍵升窗、調節風量、開關空調、語音撥號等等以往必須要按鈕才能實現的基礎功能,而隨著技術的發展,汽車上的所有功能都可以通過汽車本身識別車主語音進行操作,如果連這點都做不到,就談不上什麼「互聯網汽車」概念了。
必備功能二:遠程控制
通過APP將手機變成車輛遙控器,這個技術其實很多車都已經實現了,甚至於某款品牌當時還以低速遙控駕駛作為主要賣點,只不過由於功能有限,噱頭成分遠大於實用性。你以為通過手機鎖個車就算是智能互聯了?那還太嫩了。再舉個例子,夏天通過手機提前打開空調製冷、開啟汽車部分電器功能,開啟引擎預熱而汽車卻仍處於鎖止狀態,這才是最基礎的智能遠程控制,再或者,通過手機APP連接手機查詢車輛狀態,比如電量、油量或者汽車其他狀態,實現對汽車的全面監控,又或者配合汽車硬體設備實現車輛防盜監控並實時上傳數據等等功能,起碼實現這些才算是遠程控制,否則,手機與多功能鑰匙有什麼區別?
必備功能三:隨時更新的地圖導航
互聯網汽車必須要聯入互聯網,那麼聯入互聯網後,我們所能想到的最簡單的功能就是實現車載導航絕對的智能與更新。手機導航已經實現,而車載導航卻不然,這也是很多人放棄加裝車載導航的根本原因,手機屏又大又清晰,還比你智能比你更新地圖方便,我還要裝車載導航屏幹嘛?當MP4用嗎?那麼在此基礎上,再通過完善定位能力,計算車流量、計算路徑等方式結合,形成真正的互聯網汽車需要的導航。
必備功能四:在線娛樂化
目前來看,無論是收看電視還是電影又或者聽歌,還離不開SD卡等存儲設備,而接入互聯網之後,在線娛樂化就成為能夠實現的功能,在線聽歌?在線看球?在線看電影?有網就行!
如果要真正意義上定義互聯網汽車的特點,以上功能其實都算是入門的,終極互聯網汽車,是通過網路簡化一切操作,包括駕駛,所以,未來的智能汽車一定是電動化汽車,其擁有能源的可控供給及能源支撐,再輔以足夠智能的互聯繫統,或許若干年以後,汽車能載著你上天入地,而你只需要在車裡看報紙,甚至還能和它聊聊天。
互聯網,就是將單獨的個體聯繫在一起的一個網路。為什麼要將個體聯繫起來,無非兩個作用,第一,從互聯網獲得你需要的;第二,貢獻給互聯網你能貢獻的。然後,雙方將得到的功能和數據進行智能處理,達到優化和改進汽車生活的目的。那我從這兩方面說幾句吧。
首先,汽車汽車用戶從互聯網獲得什麼?
很簡單,我們要獲得汽車自身沒有的東西。天氣信息、路況信息、快速支付等與出行息息相關的服務。得到這些信息後,汽車能進行智能分析和處理。比如:根據天氣信息,給出避開大雨或大雪的行車路線,根據室外溫度,自動調節車上空調的出風量等。而汽車自身就有的功能,什麼用手機軟體或者智能手錶遙控開鎖關窗的功能,我覺得只是換了種操作形式,並不能稱為「互聯網」。當然還有很多看視頻、瀏覽網頁之類的功能是我覺得和汽車行駛與駕駛關係不大的,可有可無,也不能算是什麼「互聯網汽車」的標籤。其次,汽車汽車用戶能貢獻給互聯網什麼?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將用車數據和用車習慣更充分地反饋給社會(車廠、政府等),來幫助汽車和汽車生活的優化改進。比如,車上什麼功能是實際使用頻率低的,車廠通過數據可以判定是否簡化這個配置,來更好地控制成本降低售價;通過觀察在某些路段的行駛狀況和習慣,來判定道路如何改進設置。在我看來,互聯網汽車不是單純增加個能上網的功能就大功告成了。我更在乎我能得到什麼和我能貢獻什麼,也就是我的「存在感」和「參與感」。
未來,是否能有個車聯網的平台,每個汽車都能成為一個用戶,每個人能看到自己在這個平台上的貢獻,並獲得與貢獻相應的所得。一直到現在,我也沒看到過什麼有效的「互聯網汽車」或者「車聯網」技術的良好的解決方案。並沒有。所謂的第一代解決方案是車企自製的聯網生態系統,例如寶馬的iDrive系統;第二代解決方案是屏幕投射系統,主要是供應商來做,隨著智能手機的快速普及、電子技術的日新月異和汽車自有系統的失敗,一個簡易的方法就是汽車僅提供一塊大的觸摸屏幕,然後將客戶的手機直接投影到中控屏幕中,來操作。第三代就是將汽車納入到整個軟體生態系統之中,手機、平板、汽車、智能家居都成為生態系統的一部分,這也是包括現在宣傳的很厲害的RX5的概念之一。
然而無論如何說,現在我們看到的實際情況是,第三代互聯網汽車並沒有能夠與僅僅使用手機和平板的普通用戶拉開差異,其本質的原因是,我們沒有真正的搞清楚,什麼是汽車,我們應該如何定義汽車,我們的客戶在如何使用汽車。
互聯網汽車,車聯網概念,這個並不是什麼新的概念,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有過這樣一次熱潮,比如說ford有過一個宣傳片,整個片子就是一個女士上了汽車,但是她坐在後排,汽車自動駕駛,然後她和汽車交談,安排接下來的生活行程,然後對方提醒她今天的日程等。其實我們覺得多麼新奇的東西,其實在汽車界二十年前就已經在思考,包括自動駕駛、智能化助手、生態系統等等。但是作為從業者我們始終要清楚一件事情:
我們是要滿足客戶的要求,而不是強行的餵給客戶雞湯。在中控布置導航,放電影,還可以買東西,上淘寶,這是客戶在開車的時候該乾的事情么?明明自動支付等功能已經融入到了客戶可以隨時隨身攜帶的手機上了,為什麼不是給客戶一個幾毛錢的支架,或者是1000-5000塊錢的屏幕投影系統,而是把一套可能4個月後就落伍的電子設備安裝到汽車裡面呢?如果我們討論的是,其實現功能無異於一個移動wifi+同一帳戶的平板電腦。
所以目前包括特斯拉,我看到的所謂的互聯網汽車的「互聯網概念」,是一群不懂汽車的互聯網人+一群不懂互聯網的汽車人坐在一起干出來的1+1=1.1產物。最簡單的,在120公里每小時的時候,如果你切歌需要瞄一下中控然後確保你按在了正確的觸屏位置上,這意味著你等於以12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閉著眼睛開了80米。寶馬2001年的第一代智能系統,功能分頁多達200多頁,高速路上操作系統音量調整基本上就是送死的節奏,目前更新到第三代,有了大量的感測器設備來捕捉駕駛者的操作行為,說到底是兼顧駕駛者駕駛樂趣、駕駛安全和控制需求的平衡,然而在目前國內的「先進」的互聯網汽車中,我沒有看到這些東西。我覺得完全可以外包給美國的改裝車企業,因為美國的改裝車文化就是大車軲轆大屏幕,他們連50寸LED都能裝到車子里。未來互聯網汽車將會深刻改變我們的生活,但是要實現目標距離還有很遠。
真正的互聯網汽車,在越多的汽車聯網時,車聯網的意義會越大。車聯網最大的意義在於提高道路利用效率,讓所有聯網汽車都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按照最優路徑將你送到目標地。
我們現在每天開車最痛苦的體驗是什麼?難道不是每天道路上的擁堵,過了一個紅燈,下個路口接著等的漫長紅燈?試想如果所有汽車都接入一個網路,由計算機實時根據全市汽車軌跡統一規劃全市車輛的路徑,你坐在車上可以專心做自己的事,汽車可以根據決策中心自動調整速度路線,紅綠燈也根據汽車流動態調整,讓你跟著通過一個綠燈後到達下邊每個路燈時都可以恰好是綠燈。車聯網最終極的目標,我理解的是通過聯網動態調整將道路利用率和效率發揮到最大,提高大家在道路上的體驗。
要達到上邊我說的,路還很遠,核心的技術,主要有自動駕駛技術,數字城市,數字交通等。現在每個城市數字交通建設程度不同,其實在通過車流實時情況來做出車流調節方面一些城市已經嘗試了很多年,不過現在計算機在這其中起到的作用都還很有限,而汽車分流的手段也作用有限。如果真的所有汽車都可以接入網路,可以通過自動駕駛來配合全城的汽車調度,而數字交通系統也已經達到了調節全城車流的能力,那我們的生活一定可以大大改善,出行體驗會變得美好很多。自動駕駛安全性和很多問題還有待提升,過去數字交通僅僅停留在政府層面,如果真的要將所有汽車接入這個網路,還有很多問題,這樣龐大的系統,由誰來主導?政府本身肯定沒有這個能力組織開發管理的,需要技術廠商,汽車接入網路,獲取當前道路狀況和獲取路線等的標準協議制定,也還會涉及到很多利益。如果哪個技術公司可以有能力構建和管理這個網路,就真的控制了無比龐大,霸道無比的O2O入口了。首先,當今汽車駕駛過程中,有什麼問題最需要利用互聯網解決?上網玩遊戲?聊天?震一震?聽音樂用酷狗?導航?答案是擁堵,每年全世界因為擁堵造成了大量經濟損失,特別是大城市的車主也在堵車中不得不提前起床傍晚到家,堵車造成的環境污染等等問題。
如何解決擁堵?現在各地圖對於擁堵狀況都有實時顯示了,據我所了解,顯示的準確率還蠻高的,但是是否能做到預測?我試想每個車主在行駛之前都輸入目的地導航,然後系統根據所有車主申請的路線對未來道路狀況進行預測,方便車主進行選擇。或許會有人說規划了不按照這個路線走不行嗎?其實你同一個路段多堵幾次就知道了,高峰期同一條路你早進入十分鐘與晚十分鐘,最後達到目的地的時間絕對遠大於十分鐘(除非你是在高峰期最後幾分鐘)…這個對於通勤這一類每日有規律的駕駛行為有極強大的指導作用,意思就是別人今天比你先開過去,雖然你出門時候顯示那裡還是通暢,但是你再過去走同一條路那麼你今天就很可能會堵在那裡。
這是一個非常系統的工程,需要政府部門的引導和道路規劃,交警可以針對預測的車流情況對信號燈進行調整,道路需要更多的連通,供車主更多選擇,以及對道路進行智能化管理,譬如可變車道、甚至是提高限速、交警根據預測重點巡邏清理違停,違停司機得到預測,將車駛離避免罰款,總之,有了能夠準確到分的預測,就能夠有更豐富的治理方法供政府部門進行管理。我試想一個場景,周一,小明上班,坐上汽車以後出現林志玲聲音「您好,今天是星期一,請問您是否導航至公司?」直接語音回答「是」,然後在你駛出車庫之前就能夠申請到一條最佳路線,當然你也可以回答去另一個地方,甚至你可以回答「先去xx取早餐,停車兩分鐘,然後去yy地方」,汽車甚至可以幫你把早餐預定支付了。只要小明按照自己習慣速度行駛,就能一路暢通行駛至公司。再試想一下,如果前方道路出現比較嚴重事故,事故車輛立即將信息發送至系統,然後系統立即將信息告知各車主與交警部門,同時詢問各車主是否需要重新規劃路線,根據各車不同位置規劃(近的可以按原路線行駛,遠的可以行駛其他路線),如果事故不嚴重直接拍照移到一邊叫保險公司。這樣的系統其實就是類似於互聯網社區「使用的用戶越多,資源就越多」,一個城市只有一百個人使用與所有人都使用的準確性簡直是千差萬別。國內的互聯網汽車,目前我只看到比亞迪的電動汽車,手機遙控車輛移動。手機APP控制汽車啟動發動機,開空調,降窗()夏天特實用。互聯網記錄車輛移動的軌跡。榮威是第二個。希望能做好。期待長安的自動駕駛,和吉利的互聯網汽車。
「互聯網汽車」本身就是一個營銷概念,至於具體該怎麼評論,可以參考參考我的這篇總結。圖片文章發表在個人公眾號:wangce39,歡迎關注
不瀉藥。雖然窮的叮叮噹噹,但卻是個狂熱的汽車發燒友,最近賺足眼球的互聯網汽車更是密切關注,這應該是汽車史上技術和理念變革的一個里程碑,但身邊大多數人對此一知半解,尤其是妹子對此興趣寥寥,一直頗為遺憾,借這個問題做一個小小的科普。
據我觀察,大多數人對「互聯網」與「智能」的概念頗為混淆,這也導致很多智能產品和互聯網產品混為一體,甚至一度弱化了「互聯網產品」這個概念,不乏魚目混珠的一些企業和廠商,推出的產品有「藍牙」功能就敢叫智能硬體,有分享功能就敢叫互聯網產品,而互聯網汽車這個概念,不免也落入俗套,被一些商家生產的智能汽車、車載智能系統盜用或者冒用。事實上,「互聯網」與「智能」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可以相輔相成,也可以互不相干。
So,什麼是互聯網汽車?我認為,先要區分互聯網和互聯網汽車,再把互聯網汽車與其他傳統汽車、智能汽車、車聯網進行對比,就能很清晰明了的得出結論。
互聯網:是網路與網路之間所串連成的龐大網路矩陣,這些網路以一組通用的協議相連,形成邏輯上單一且巨大的全球化網路,在這個網路中有交換機、路由器等網路設備、各種不同的連接線路、種類繁多的伺服器和數不盡的計算機、終端。電腦、手機是最為常見的終端。
智能:本來智能是個很大的概念和科學範疇,解釋起來怎麼也得個萬兒八千字的篇幅,但是目前大眾理解的智能多是狹義的「智能交互」,可以理解為人們脫離常規機械操作手段,而是通過觸控、語音、感知、識別等手段對機械進行操控,並得到不同反饋結果的一種手段。
由此可見,互聯網和智能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如果再有人把互聯網和智能混為一談,就吐TA一臉。
我再說說我對互聯網汽車的認知:
作為互聯網產品的一個新品,互聯網汽車當然也不能僅僅具備聯網功能,這也是為什麼其他汽車、搭載車載智能系統的汽車被排除在互聯網汽車之外,互聯網汽車是智能操作系統融入汽車後對於汽車的新定義,如同手機、電腦一樣是全球網路的一個基礎終端,擁有獨立帳號登陸的互聯網身份,可以獨立連接網路,也可以與手機、電腦等其他智能設備通過網路連接,並且可以接入、輸出數據和雲計算處理,現階段實現部分功能和操作基於互聯網實現,以後實現全部功能和操作基於互聯網實現(當然這個難度比較大……至少我是想像不來那樣的汽車是怎樣的)
總結一下,互聯網汽車應具備以下幾個特徵:
搭載智能操作系統,是智能產品的一個品類;部分功能、操作基於互聯網實現;擁有獨立帳號登陸的互聯網身份,是全球網路的一個終端;可以與雲端進行數據交換並進行數據處理,是數據服務平台;可以獨立連接網路,也可以與手機、電腦等其他智能設備通過網路連接。見下圖(侵刪),可見做互聯網汽車真的不容易!
概念部分說完了,這些比較玄的東西,懂了就懂了,不懂的話也別琢磨了,概念畢竟只是概念,互聯網汽車好不好?到底好在哪裡?還是要拉出來遛一遛才知道:1,與傳統汽車的區別。互聯網汽車與傳統汽車的區別太明顯了,傳統汽車不具備任何一個互聯網汽車的特徵,既沒有智能車載系統,也不能聯網,當然更不具備功能、操作通過互聯網實現的「起飛技能」。
2,與智能汽車的區別。以著名的特斯拉為例,通過Verion系統,特斯拉可以實現基礎的自動駕駛功能,協助控制汽車和指導停車;可以通過無線網路更新系統;可以分享數據;可以有限制的瀏覽網路信息。從功能上看,特斯拉在智能駕駛上、在車聯網上比較先進。但是,仔細想想,這與在車上放個手機有什麼根本意義上的區別?聯網功能對於特斯拉來說,僅僅是個附加功能,或者說,特斯拉能聯網,可以把特斯拉稱作「能聯網的汽車」,但絕不是互聯網汽車。 互聯網汽車,不僅僅要能聯網,還要能通過網路實現一些功能和操作。
另外,一定會有人說,我的車有智能系統,並且能藉助手機聯網,那我也是互聯網汽車嗎?我想說:滾粗……不要搗亂課堂紀律。
現在,很多車企生產的汽車會搭載車載智能系統如谷歌Android auto、蘋果CarPlay、百度CarLife,還有一些專門賣改裝大屏的智能影音系統,使得汽車除了駕駛以外,其他影音、娛樂服務更智能化,並且可以藉助手機聯網,這部分汽車也被冠上「互聯網汽車」的名稱。
事實上,此類聯網功能,只是手機與車機系統之間的一種投射技術,將手機的聯網能力投射到車機上,但本質上還是在利用手機的聯網能力,而且,此類聯網功能所能提供的服務也僅僅是影音、娛樂方面的,既不能協助車倆駕駛,又不能聯網裝X,說白了就是一輛裝了平板電腦的車,憑什麼叫互聯網汽車?
最後,我想說一說互聯網汽車與車聯網的區別,因為這部分相比互聯網汽車與傳統汽車、搭載智能系統汽車的區別更模糊一些。
車聯網的本質與利用手機投射聯網的區別並不大,這個本質是指車聯網為汽車賦予的功能和提供的服務僅僅停留在影音、娛樂方面,並不能創造智能駕駛體驗,協助駕駛,也無法感知車的各種狀況,更不具備功能、操作通過互聯網實現的技能。
嚴格來講,車聯網只是將目前存在的互聯網應用逐個搬入車內。。。。搬入車內的平板電腦上,局限性大,沒有創新也沒有前途;而互聯網汽車既不是將聯網服務接入車,也不是利用聯網功能豐富影音、娛樂體驗,而是通過智能操作系統藉助數據的力量讓駕駛更安全更自在更快樂,智能操作系統讓車成為強大的創新平台,全新的體驗可通過升級不斷加入。
噴了這麼多,有耐心的人一定看懂了,沒耐心的人一定很好奇,到底說了什麼鬼?
我決定徹底滿足你的好奇心,來個總結版:互聯網汽車,搭載智能操作系統,能聯網,並且能基於互聯網實現部分功能和操作,和手機、電腦等設備一樣,是一個完善的網路終端,當然,也是一個汽車新品類,與傳統汽車,智能汽車不同!
Show完,收工。互聯網汽車現在這個話題非常火爆,車友們見面就在討論,其實互聯網汽車就是那些不懂車的海歸大咖掀起的YY話題,不會又是忽悠投資人掏錢的一套說辭而已?其實互聯網汽車要取代傳統造車天方夜譚,互聯網汽車只是建立在汽車配置(高配)之上的增值功能(德系成為人際互動),比如在汽車裡能淘寶購物、大眾點評叫外賣、搶微信紅包,陌陌約個炮之類的。但是汽車的核心是什麼?發動機+變速箱+底盤+懸架,製造業是國家經濟晴雨表,重工業中的製造業嚴謹中的嚴謹。怎能讓開玩笑似互聯網汽車取代?簡直無稽之談啊,今後汽車大體方向是人工智慧+雲技術,無論科技怎麼改變,駕駛者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操控,那麼取決操控的部件是什麼,底盤調教、懸架調教、剎車調教、變速箱和發動機的匹配、方向盤調教這些才是乾貨和汽車深奧的學問所在,也是直接反應這個國家造車技術和工業精密固件最直觀的反應。所以目前BBA不玩這些虛的 ,雖然寶馬IDRIVE也能上網訂酒店、炒股、刷微博都可以。淘寶購物大眾汽車五年前就可以玩了,當然消費者不會因為你車能不能刷微信微博而放棄缸內直噴、四驅、後驅、ZF8AT、DSG這些迷人的操控體驗的。
有同學問我「互聯網汽車」是什麼東西。這我哪知道,沒見過。我只知道,不想做飯的時候可以點樓下的「互聯網麻辣燙」或者「互聯網酸辣粉」,順帶還送「互聯網可樂」,可惜小區門口開店的新疆人沒有互聯網思維,否則我肯定點「互聯網羊肉串」和「互聯網饢」,多放孜然少放辣。
1.1,2年就要換輛汽車,不然硬體不升級系統卡的很。
2.不能亂點鏈接,不然汽車會被黑,然後很容易就被開走了。3.要交網費。4.沒信號的地方車都不好開了。5.5G內存 8核汽車,還有各種跑分軟體。隨便編的。。有空了再補榮威這車我也看了,外觀確實不錯,有點超出國產車設計的苗頭,同級別哈弗H6、長安CS75都沒榮威這個好看,但是價格略低,本身這車加上了互聯網這個概念,多了一些配置也有情可原,比較看好。
暫時對這種汽車不感冒,現在人們對車的用途還涉及不到互聯網,最多的功能還是代步,互聯網汽車到底能給人們帶來多少便利,誰也不知道,人們到底需不需要這些功能也不好說。
互聯網汽車概念還是挺模糊的,現在濫竽充數的汽車廠商太多了,弄個大號PAD往中控一放就敢叫互聯網汽車了,我覺得能稱之為互聯網汽車,一定是要和電腦、手機這種硬體一樣,有獨立的系統、有獨立的計算分析能力。
我覺得能上網的汽車就可以叫做互聯網汽車了,並且上網不是通過外接其他智能設備,而是通過汽車本身的硬體。
我是RX5車主!首先基礎流量永久免費,功能上,打開收音機(包括打開那個頻道)、打開音樂(包括U盤和網上的)、上一首歌和下一首歌、暫停播放和繼續播放、打開天窗、打開空調、調控溫度、調控風量、天氣預報、給誰打電話、導航(時時播報路況)等都能用語音控制,不用動手。所謂互聯網不一定要與雲端聯繫(正在慢慢增加功能),遠程控制上,開車門及後備箱、座椅加熱、提前打開空調、授權鑰匙(手機能當鑰匙)、車輛位置查詢等,我覺得人和車互聯,這是重點。據說又更新了新功能。我相信馬雲,也相信國產互聯網車的未來!我想自動駕駛的未來不能離開雲端的控制!
互聯網汽車的核心應該是online ,online分三個層面:1、車輛各項數據在線,如同電腦的各個硬體、軟體配置實時數據2、車輛運行狀態實時在線,包括車輛運行的周圍環境,駕駛者的行為習慣3、車上的人可以通過車實時在線,車內大屏各種功能操作--------------------------------------------------------------目前最接近的應該是tesla,純電+自動駕駛(目前還是輔助駕駛),其他的炒概念的成分較大---------------------------------------------------------------題主的問題,建議可以等混合動力或純電的RX5,傳統汽油車加不加互聯網感覺沒什麼大意思。--------------------------------------------------------------汽車的未來也許不是汽車,是飛機(如同馬車的未來不是更快的馬,而是汽車)
互聯網汽車是車聯網、互聯網+汽車的衍變,目前來看分為智能汽車、電動汽車和無人駕駛汽車。
把很多通過聯網才能實現的服務整合到車子裡頭,這就是互聯網汽車。比如車輛可以通過聯網,在主屏顯示附近的停車場訊息;車主可以通過車內的簡單交互,通過網路找到附近的快餐店進行預訂,還能通過手機來查看車輛的即時訊息等等。雖然聽著很酷炫,但其實就是把我們一些生活服務類的家常應用整合進了車子里。我不會建議題主在這個時候購入RX5,原因有二:1. 價格偏高,一個互聯網汽車的噱頭讓它的價位偏高。2. RX5屬於革新產物,主要為了先行搶佔國內市場,規範化一個環境。很多功能屬於探索階段,並不見得實用。當然你要是實在喜歡,又不差那兩三萬的話,可以考慮入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