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新聞中「超越廣義相對論」的引力量子場論?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6/1/336739.shtm

科學家建立超越廣義相對論的引力量子場論

本報訊 近日,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卡弗里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吳岳良,打破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中關於廣義坐標變換不變假設的局限,不再從推廣狹義相對論和坐標時空幾何的途徑來構建量子引力理論,而是基於量子場論和對稱原理,建立超越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引力量子場論。相關成果發表於《物理評論》。

研究表明,在四維引力場時空中建立的引力量子場論,可統一描述引力、電磁力和弱力等自然界基本相互作用力。並導出含有引力場效應的所有基本量子場運動方程和所有基本對稱性對應的守恆定律,包括超越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引力場方程和能動量守恆定律。在引力量子場論中,彎曲坐標時空的幾何度規不再作為基本引力場。對稱原理作為刻畫對稱與對稱破缺的基本原理。正是引力量子場論中的量子效應,使得引力標度子引發整體標度對稱性破缺而導致早期宇宙的暴脹,給出以量子暴脹宇宙為起源的量子引力場時空動力學。研究證明,引力量子場論在低能情況下的有效理論給出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預言無質量的引力子以及有質量的自旋規範子和標度規範子。因此,相比於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中廣義坐標變換不變的假設,引力量子場論中關於自然界基本規律與時空坐標和標度選取無關並遵循局域規範不變的假設更為基本。(柯訊)

《中國科學報》 (2016-01-21 第1版 要聞)


工作應該就只是一個日常的理論工作。而報道的媒體是《中國科學報》,本來也就是用來報道這種碎工作的媒體,除了媒體人的科學素養好像和這媒體不相稱以外,沒多大問題啊。又不是見了《人民日報》這種的進行高調宣傳。目前還沒有透明計算那種事情的嫌疑,別這麼著急。

另外3700引用,h因子30少嗎?放在生物領域這數字當教授肯定是夠了。雖然比起湯超這種世界知名科學家的44還少一個檔次,但考慮到理論物理本來引用數就稀缺,比生物少一個檔次,這個數字並不算水。中國院士的選拔標準是槽點很多,整體水準也比美國科學院院士低幾個檔次,但也不是純水。看問題不要這麼非黑即白的。


統一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努力中,最不缺的就是理論。

關鍵還得看你的理論能否產生實驗上可以觀測到的效應,並且這些效應能否得到超超超超超級(是的,超超超超超級,意思就是比CERN的LHC啊Fermi實驗室啊不知高到哪裡去了)粒子對撞機啊加速器啊這類實驗設備的驗證。

然而很遺憾的是,在可以預見的時間內,我不認為人類文明有能力驗證。

具體原因請自行百度,我要滾去打L4D2了


人家說了,beyond不是超越呀。是超出呀!寫超越分分鐘是搞大新聞的節奏!

以前很多路子是引力的量子化,反正沒啥好結果。吳院士是要搞量子場論的引力化,是另一條路(這條路,SUSY走通過一次,成功包含了引力子解,但是SUSY本身對不對都是問題,所以他到底走通了沒有,我不搞這個的就不說了)!

總之,吳院士是在百忙之中研究出該理論的,大家對這個理論的批判要理性!這是一個在PRD(Pian Ren De)雜誌上的理論,要引經據典,不要用形式主義去搞大新聞~

話說,昨天吃飯,大家在爭論愛因斯坦,狄拉克,還是泡利那個更加牛逼的時候,我默默掏出了這個:


這個報道在物理系的人看來很正常,有可能非物理系的人眼中算是大新聞吧。

能夠算是「超越廣義相對論」的理論在這幾十年出現太多了,其實就是在廣義相對論的基礎上做進一步的研究,本質上又和廣義相對論不一樣。

「大統一」理論的種類太多了,但是因為能量的數量級太高太高,實驗沒法認證,所以近年來大統一理論算是百花齊放,其實有比這個新聞中的院士要牛得多的華人科學家提出得另一個完全不一樣的理論,可惜follow得人很少,所以理論研究的道路艱辛。

這一類超越實驗範圍的理論中最有人氣的應該算是弦論,其中一個原因是弦論有實際價值,延伸出的理論可以用來解釋物理學別的領域的實驗現象。弦論教祖Witten多年前拿過數學大獎,所以在數學上也是很有價值的理論。

新聞中報道的這個理論的未來不好說,或許別人也會跟著做呢~


=-=比廣義相對論新穎所以用「超越」這個詞,超越廣義相對論的理論太多了,然而正確與否還是要經歷實驗與觀測的考驗的。


做一個新引力理論,不懂先考慮太陽系檢驗


請問下,吳院士這個理論,能預言到什麼特殊的物理現象嗎?愛因斯坦預測的引力波和引力透鏡都有實驗證實了


他們總想搞個大新聞!


吳的研究領域是高大上的理論物理,這個領域的引用是很稀有的,3700多次的引用,H因子30多,已經非常了不得了。吳的水平毋庸置疑,他算是活躍在理論物理國際前沿,也是國內高能理論領域屈指可數的幾個院士之一,曾是全國最年輕的物理院士。

這篇文章剛出來不久,頂級的理論物理學家還在消化思索中,現在沒有引用是正常的。等他們持肯定或否定觀點的論文出來後,才會有引用吧。接下來先看理論能否通過數學計算證明,若可以,那說明是邏輯可行的理論,最後看實驗驗證情況,這是最關鍵的。


Wu, Yue-Liang

請問吳岳良一百多篇文章,三千多個引用,怎麼評上院士的???


推薦閱讀:

對高斯定理可以等價於庫倫定律的說法能否同意?為什麼?
電子可以完全吸收一個光子而不變為其他粒子嗎?
Maxwell equation 是不是存在 bug?
學理論物理好嗎?
如何理解費曼的「單電子宇宙」假說?

TAG:理論物理 | 粒子物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