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鑒定三歲女兒到底是不是自閉症?

到明年4月份就滿三歲了,女兒的情況一直讓我很擔憂。

女兒小的時候很聰明,十一個月就會叫爸爸媽媽哥哥姐姐爺爺奶奶很多稱呼,十三,四個月的時候,問她什麼東西是誰的都能很清晰的回答出來,想要什麼想吃什麼都能很清晰的表達,爸爸,要餅乾。爸爸,要去玩。而且很小就會從1數到10,用兩三種語言,大家都說寶寶很聰明,什麼東西一教就會。她小表哥來做客,她都很興奮很興奮,老圍在幾個大孩子旁邊。

問題應該是出現在十八個月左右,可能是我跟我愛人的問題,平時我們都比較忙,也很少注意跟她溝通,有時候她愛鬧的時候就會拿手機給她玩,大部分時候她都很喜歡看兒歌,平時就是自己在家裡玩。但是玩玩具很不專心,有時候玩會這個,有時候玩下那個,都是三分鐘熱度,很喜歡看電視的廣告。有時候你叫她,她都不知道在想什麼,就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慢慢的,話也越來越少,現在基本上不主動跟我們打招呼,大多數情況是,你教她學著說話或者是和她交流,她的注意力根本不會在你這裡;眼神交流也很少,就不怎麼理人的感覺,發展到現在基本每天都不主動說話,而且本身的辭彙量也很少,說話也是說一個字,發音還不標準,常常自言自語會說些不知道什麼的,而且變得有些懶,在家裡到哪躺那,出門也不愛自己走路,總是要我或她媽媽抱,每天都是大部分時間自娛自樂,愛答不理的,除非跟她說帶你出去超市玩啊,或者拿什麼東西給她吃,她就會很興奮,現在有小朋友到家裡,她也不怎麼理人家,自己玩自己的,除非小朋友主動跟她玩,她才會一起玩會。跟她說話,女兒好像不明白什麼意思,說她笨也不是,基本上她自己做不到的事情都會自己想辦法,例如拿東西夠不著,想看電視,想吃什麼東西之類的。我藏起來不給她的東西老被她找到。吃飯也會自己吃,拿筷子就差了點,經常夾不起。自己大小便也會去找自己的小馬桶,但不會檫PP。記憶力還行,自己東西放在哪隔很久都能找的到。出門在哪看過什麼東西都記得很清楚。

孩子不說話不懂事沒有關係,我覺得重新調整,全力關心教育她可以恢復,但是我真的很怕,我女兒會不會是自閉症,最近一段時間,因為一直有在網上看過一些資料,我真的很煩,說我鴕鳥心態什麼都好,我真的是...如果真的是的話,我真不知道自己該怎麼接受...

希望在這裡,能得到各位好心人的詳細解答,拜託了

—————————————————————

謝謝大家的回答,其實一個月前我帶過女兒到我們這邊一間機構做過評測,但感覺很不靠譜,有很多行為其實寶寶都可以做到,但是估計是環境生疏加上不配合,導師都一下子就跳過,整個評測的過程還不到40分鐘,評測的結果是中度偏嚴重的自閉症。我自己也不知道專業的評測流程到底是怎麼樣的,這個診斷結果能不能採納?


很典型的因為父母的忽視導致的發育遲緩,如果不及時干預,自閉的特質會更明顯。我一直和家長說不必要特別去糾結標籤,發育遲緩和自閉症之間的關係,我在其他的問答中做過詳細的說明。

關於評估的問題,現在對自閉症確實有很詳細的評估量表,但是評估表非常長,但是給的解決方案通常都很簡單:要及時干預。至於如何干預,怎麼干預,醫院會讓你去找機構,而多數機構是無法給你特別有針對性的干預方案的。

根據描述,孩子一定是在發育上有問題的,我覺得家長要糾結的不是她是不是自閉症,而是如何解決她的問題。父母要改變以前的做法,多花時間和精力陪伴她,也必須要有針對她問題的干預辦法。


和我接診過的一個孩子很像,連問題描述都差不多。那個孩子的家長嘛,完全不相信我們,才做了一半,就走掉了,言辭里儘是給孩子開脫「這個東西孩子沒玩過」「早就會了今天不想做」,然後還衝我翻白眼。說自評丹佛量表的那位,我覺得一個普通的家長,真的可以操作?

對了,那天做的並不是診斷性評估,只是一個七大領域的評估,評估結果是拿來給孩子做個別化訓練用的。本來,是打算做個教學評估,然後做家庭干預訓練。因為並不是很典型和很嚴重的自閉症癥狀,但是已經在生活和學習中表現得比同齡孩子落後了。

既然你不相信機構,就去醫院嘛,不相信醫院,那知乎也沒什麼好問的。小孩子,你們都不搭理她,不和她玩,慢慢的她不願意和外界交流,也很正常。


明白你的心情,但是真正面對這個情況的方法是找醫生或者做特殊教育的機構問清楚,畢竟是不是自閉症是要和孩子接觸過,做了評估才知道的。


就醫,知乎上是找不到答案的。

在網路上做量表是對你孩子極不負責任的行為. 你沒有能力理解量表,你只有答案沒有人和你解釋這個答案,誰來解釋?醫生和臨床心理師。

特教老師,心理學專業背景的人,有經驗的家長不具備解釋量表的資質。前兩者的訓練不牽涉自閉症的判定,家長容易出現bias。

機構不得判定孩子是否有自閉症,機構只可以進行綜合干預。我們這麼說,進一步講如果孩子有自閉症你去殘聯辦理殘疾人證明,殘聯只認可醫生蓋章簽字的判斷。


要搞清楚你女兒是不是自閉症,那我就先上結論了---多次評測和診斷。

自閉症的診斷本身就是看量表以及當時的狀況來判斷,同時這也是一個相對主觀的過程,就沒有百分之百的靠譜一說。所以我建議去你更大一些的醫院做評測和診斷,至少去兩家,如果得出的結論和之前一致,那大概八九不離十。

至於你參加的這個評測,你認為:

「有很多行為其實寶寶都可以做到,但是估計是環境生疏加上不配合,導師都一下子就跳過,整個評測的過程還不到40分鐘」

實際上說,40分鐘做評測時間不算充足但是也不能算是草率。你認為在家裡會的內容評測的時候不做也是很正常的,評測就是陌生環境,得出了一個你認為的低分。但是在家裡的靈光一閃同時也是最高分,在我看來依然不足為據。評測的時候不會,那就是不會。換一個地方評測不會的可能性依然很大。一個沒有問題的孩子無論評測怎麼偏差也很難得出「中度偏嚴重的自閉症」的結論。

對於這個3歲的孩子來說,從你的描述上看。我反正沒看到有符合三歲孩子的能力:

1.孩子只能說單字發音還不標準

2.幾乎沒有社交能力和興趣。

3.語言理解能力很可能有問題(不太聽得懂家長的指令)

我腦補了一下,如果是我來給這孩子做一份PEP-3的評測的話,分數應該也高不到哪兒去。

而作為家長你的問題在於你不了解自閉症的表現形式同時也不了解3歲孩子能做到哪些,不能做到哪些。所以你才會產生以下的錯覺。

「女兒小的時候很聰明」 「說她笨也不是,基本上她自己做不到的事情都會自己想辦法」 「問題應該是出現在十八個月左右,可能是我跟我愛人的問題,也很少注意跟她溝通」

根據我的經驗來看,如果真的有問題的話,那問題早就存在了,並不是十八個月才出現,只是你沒看見罷了。

所以如果你心裡真的有這個謎團非解開不可的話,請即刻前往上海廣州北京等地的大醫院找相對知名的醫生預約做評測和診斷。如果條件允許,請多次評測和診斷。

如果結論依然不理想的話。以下我的這一篇專欄或許會幫到你,祝好運。

李老西的家庭干預指南


自閉症孩子跟孩子之間都不一樣的,如果題主心裡有疑問,一定要去醫院進行系統的檢查。知乎上沒有人跟你的孩子有長時間的接觸,也不可能為你的孩子做測試。同Jessie ,就醫。


自閉症病症通常會在孩子 18 個月時開始出現,不排除會有 2 歲之前非常正常、活潑的小孩子,2 歲之後又逐漸表現出了自閉症的癥狀。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 2013 年公布數據,美國每 88 名兒童中就有一名自閉症譜系障礙患者,這個數字還在逐年攀升;並不是中國兒童患有自閉症的比例要低,而是我們對於自閉症的認識、檢查和治療還處在起步階段。

作為自閉症(或者自閉症傾向)兒童的父母,最不應該做的,就是什麼都不做!大量科學研究和實踐經驗表明,幼兒如果接受特教老師密集型的早期干預,可以大大改善自閉症帶來的行為影響。如果你有一個 3 歲的孩子,不會說話,有自閉症跡象(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那你需要馬上開始干預,不要白白浪費半年一年的時間去等待孩子的發展;如果你的孩子在正常時間開始學說話但後來語言和行為都產生了退化,更不要浪費時間,應該馬上開始干預。

要檢測自己的孩子是否有自閉症傾向,首先應該去正規醫療機構做評估。

若想先使用篩查量表做初步判斷,建議使用 M-CHAT 量表(評估 16 - 30 個月的孩子)和 ASSQ 量表(評估 6 - 17 歲的孩子)。網上的資料並不多,而且可能不準確,如果家長具備英文閱讀水平,建議優先使用英文材料。

我上傳了一份 M-CHAT 篩查量表到網盤,有英文版和繁體中文版,希望對有類似苦惱的家長有所幫助。下載地址:http://pan.baidu.com/s/1ntVvQEP

對於自閉症兒童家庭,家長永遠是最辛苦的,但怎麼辦呢,孩子並沒有做錯什麼。


星玫講得非常專業,孤獨症譜系孩子在發育的最開始階段有可能是正常的,而一定時間之後會逐漸喪失之前已經掌握的語言等各方面的能力。所以及時尋求專業干預!不要抱任何僥倖心理。目前國內已有很多相關的康復訓練機構。干預孤獨症的最佳時機是孩子剛有所表現的時候,其次是現在。

星玫講了,孩子並沒有做錯什麼。我想強調的是,父母也沒有做錯什麼。

很多時候,父母會對孩子的康復訓練失去信心,對孩子無比失望,更對自己的無能為力感到萬分的自責與愧疚。孤獨症並不像媒體所渲染的「天才」那樣看上去如此耀眼,更多的是無數家庭為此長時間的堅持、付出和犧牲,還有看不到希望的絕望感。所以,我希望所有父母,能去原諒自己,無論孩子康復得如何,無論父母能否控制自己的情緒,父母都沒有做錯什麼。也只有如此,我們才不會把對自己無能的憤怒,變成對孩子的懲罰。

謝謝邀請。


我感覺不是自閉症。因為我弟弟是自閉症,當同齡寶寶開始和大人溝通的時候,他對大人的語言基本沒有反應,除非你強迫他和你溝通。而你的女兒會主動叫人。


明白你的心情,自閉症比較明顯的表現是: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社會交往障礙、興趣範圍狹窄、行為方式刻板等,社會交往障礙表現在不能與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際關係、與別人無目光對視、表情貧乏、缺乏期待父母和他人擁抱等,而且分不清親疏關係,對待親人與對待其他人都是同樣的態度。根據你的描述,孩子不太像是自閉症,不過還是建議你到權威醫院進行診斷,越早去越好,還有一點,機構做評估是在醫院確診了之後才會做的能力評估,機構是無法診斷自閉症與否的。


一、當嬰兒盯著父母或者照顧他的人時,卻沒有表現出高興的反應。非語言性交流行為的應用存在顯著損害,例如:眼對眼的對視,面部表情、身體姿勢及手勢等。

二、5個月左右的孩子還不會笑,對周圍事物反應差,不發出交流的咿呀聲。

三、9個月後才發出咿呀聲;16個月大時還不能說出一個字;兩周歲不能說兩個字的詞語。

四、不能與同齡人交往,難於介入同齡人,不和別人進行眼神交流。

五、對聲音沒有反應,不能辨認出父母的聲音,當爸爸媽媽叫他名字時沒有反應。

六、說話前很少配合手勢,如揮動小手。

七、拿著某樣東西,反覆重複一個動作。有一種或幾種固定的、重複的、局限的興趣,其程度和內容均屬異常,且不易改變。

八、一周歲時仍不會發出咿呀聲,而且也不做任何交流性手勢。

九、交流能力有質的損害, 言語完全發育或延遲,而不伴有想用其他方式(例如手勢或模仿動作)代償的嘗試。

十、行為、興趣或活動方面的局限的、重複或刻板,固執地遵循某種特殊的、沒有意義的常規或儀式。長期持續的只注重事物的局部。

十一、有一定說話能力者,但卻缺乏語言技巧。缺少與其年齡相應的自發的假扮遊戲或模仿日常生活的遊戲。使用刻板的或重複的語言或特殊的、只有自己聽得懂的語言。

十二、不喜歡模仿大人的動作,語言單調,經常說重複語言、刻板語言或自造詞句。刻板重複的作態行為,如手指撲動或扭轉、複雜的全身動作等

你可以現初步判斷一下


做過自閉症紀錄片的表示,

儘快去看,越早越好。

儘快。

儘快。。


和我們家寶寶幾乎一樣……


鄒小兵 郭延慶的號我都有


如果分不清你我,說話只是簡單的說,就很危險,越早干預越好,青島依林是專門的治療機構,在網上排隊,半年多才能等到,花費也很貴,如果不是,太萬幸,如果是,一定坦然接受,不要煎熬,很多星星的孩子父母背負太沉重的負擔,生活從此沒有陽光,其實他只是另一種活法,在他自己的世界,我妹妹的兒子,帥氣的兒子就是自閉,付出了很多,煎熬了很多,十年

去,才明白聽天由命,給他一個快樂的生活,接受命運是最好的善待。

希望你女兒不是,但一定儘早去弄清


沒有見到孩子只通過您的描述其實很難正確判斷,目前自閉症的診斷比較靠譜的有北京北醫六院,南京的腦科所還有廣州鄒小兵醫生所在的醫院,名字具體忘了


與其在網上找答案相信一些不靠譜的信息,為何不選擇去相信更具有權威性的醫生?一次鑒定也不能完全說明問題,選擇信得過的機構多做幾次。早發現,早治療


鄭州也有專門的可以診斷此類病症的醫院,儘快診斷,如果真的不幸,儘早治療,越早越好,恢復的可能性越大~


不要輕易給孩子定義為自閉。建議你關注一下下尹建莉的微博,她對現在出現越來越多兒童自閉症的診斷結果有很好的意見。沒有那麼多自閉症兒童的。


我的孩子也有同樣的困擾,我也在查詢相關材料。女兒三歲零三個月,曾一度懷疑她是多動症,逐漸又懷疑她自閉。她記憶里非常好,很早會說話,發音很清晰,唱歌 背詩。認字都比同齡孩子更好,但是總覺得她不和正常孩子一樣,看了貼子總結那兩點說得很好就是缺乏社交能力和興趣,語言理解能力有問題。她不和小朋友交流,但不是不喜歡小朋友,見了面基本上叫一下對方名字就跑開了,不會一起玩遊戲什麼的,就自己玩自己的,簡單指令能聽懂,但是這個年齡能理解的稍微複雜的語句就不懂,別人說話尤其是陌生人基本上想聽不見,但又非常喜歡老太太,經常去擁抱陌生老太太。非常喜歡聽歌和看書,和大人基本對話沒問題,有時候愛和父母鬧,但模式都很簡單,用腳臭父母或者說書是媽媽撕的。玩具都是一兩分鐘熱度,從來不會主動和父母嘮嗑,除非你問她,或者她想要什麼東西,不會學幼兒園的事情,和父母會有眼神交流,甚至看起來是個非常機靈的孩子,但是很擔心總覺得和正常孩子不一樣,不知道是發育遲緩還是有一些自閉,很擔心,但老公覺得孩子很正常,性格使然,可我總隱隱的擔心。不想去鑒定什麼,覺得孩子沒那麼嚴重和覺得不太靠譜都有原因


推薦閱讀:

孤獨症患兒未來做什麼工作更合適?
自閉症兒童在嬰兒時期有什麼表現?
如何看待《感覺統合能治好自閉症嗎》這篇文章?
經常聽到ABA DTT PRT這些干預方法,可是這些究竟是什麼意思?該怎麼操作呢?
為什麼自閉症患兒有很多天才?從腦科方面來講有什麼原因?

TAG:自閉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