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美國電影《聚焦》?
我個人認為無論從電影本身還是從電影中新聞從業者求真探索的角度來看,都有很多說道。大家怎麼看呢? ps.希望它能在奧斯卡奪魁。
《聚焦》。
觀眾沒有義務來看這樣一部電影,因為整個觀影過程,需要像考四六級一樣認真,看完後文,有時候還要再回顧前文。
但是,電影人用手中的鏡頭作為武器,去捍衛這個世界的良知與正義,難道不比拍一個「好看」的片子,來得更有意義嗎?
首先最值得提的是:今年2月29日,身在義大利羅馬的紅衣主教佩爾(George Pell),提供了上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牧師性侵兒童案件的證詞,他在證詞中承認:「天主教會犯了許多錯誤,並讓人們失望了。」(鏈接:現實版《聚焦》:紅衣主教向皇家委員會提供性侵案證詞)天主教世界裡,無數性虐案受害者得到慰藉,甚至看到了公正裁決的曙光。影片上映兩個月後,能產生這樣的現實意義,相信參與者們會比得了10個奧斯卡還滿足。這部電影太難拍了,有人說題材選的好有噱頭,可噱頭不是這樣選的!神父們「長期性、有組織」地性虐兒童,題材太震撼太敏感。如果說環球報報道該醜聞的時候(2002年),天主教還不是美國本土第一大教,那麼現在已經是了。如果說環球報作為地方報紙,受眾不算太廣的話,電影的受眾可算是廣了。阻力比當年還大。
敢拍這種片子,沒引起強烈的社會抨擊,反而好評如潮,真的需要勇氣、擔當和智慧俱佳。我真的不是在亂用形容詞。零抨擊,是因為電影從頭到尾都很克制。雖然近6%的神父都犯過這種惡行,雖然更多的神父都在裝聾作啞,雖然從教皇開始自上而下,整個教會機構都在包庇縱容,讓這樣的慘劇,一代一代地發生在千萬個兒童身上。儘管這一切令人憤怒。但是,影片把怒火收斂了。所有的罪行,都經由受害者的口述展現,從頭到尾,沒有一個回憶性暴力的鏡頭,沒有一個受害者自虐或自殺的場景,只有他們在講述時的崩潰,和一個手臂有燙傷的特寫。
讓觀眾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去理解,而不是直面受害人的痛苦。要是太露骨了,會讓虔誠的教徒們激烈反彈或陷入絕望,反而不會關注事件本身。教會對揭發者們的報復,在片中一筆帶過。作為案件切入點的蓋根神父,在現實里,因為引起公憤,已於03年被獄友殺死。片中隻字不提。來自任何方面的暴力,都被刻意阻隔在鏡頭之外。堪比偵探片的調查過程,如果耐心去看懂,其實很高能,但為了配合基調,拍得很平實(夠敏銳細心的觀眾,應該會喜歡)。還是那句話,題材太敏感,需要讓各界理性接受。
唯一在影片里親口承認孌童的神父,算是本片對受害人有個正面交代。而這一個交代,也是個態度溫柔眼神懵懂的小老頭子,並且,也是受害人。算是為教徒們,找到一個原諒「神」的理由吧。我想這一幕,多少撫慰了教徒們。甚至主創們,還為教徒提供了重塑信仰的方式。就是片中前神父所說的:「嘗試將教會與信仰分開看待,教會由人運作,是人就會犯錯。」《聚焦》沒有攻擊信仰,甚至在主動挽留信仰,這樣清醒冷靜的正義之戰,本身就很讓人敬佩。影片沒有把筆墨放在攻擊信仰上,而是對這種長期集體行為為何能得以掩蓋,進行了很多思考,這些可以從很多角色的境遇中體現出來,導演和編劇也把一些思考安排給了角色的台詞。所以片子有很多劇情的隱藏線,就看你細不細心了。在說這些之前,先來點輕鬆的製作幕後,不愛看的親們請直接跳到下一個分割線。
===============================================可以增加觀影樂趣的幕後:羅賓遜的飾演者邁克爾·基頓,在接演這個角色後,對真正的記者羅賓遜,進行了長達幾個月的偷偷跟蹤,像個變態跟蹤狂一樣。還搜羅了很多羅賓遜的視頻和錄音,一遍又一遍地看和聽。對於基頓最終的出色模仿,羅賓遜的評價是:如果他去搶銀行,警察會把我拷走!
劇組花了很大力氣,還原了波士頓環球報的辦公場所的較大部分,還邀請了當年聚焦小組的記者們回來,把桌上的東西,都擺成了當年習慣的樣子。片中,記者們用的是藍筆,主編用的是黑筆,編輯用的是紅筆。就像真正的報社裡一樣。儘管能看到的紙面都很模糊。記者麥克追趕律師時,路過一家星巴克。星巴克的logo在這兩年剛改過,而影片中那家的logo,被劇組還原成了當年的版本。神職越高越人格墮落,影片沒有去探究或解釋,這應該是本片給觀者留下最大的一個空間。
為什麼真相能長期隱藏:前半部分,聚焦小組成員一直是英雄形象,而律師埃里克·麥克里希,幫助許多神父完成和解,從中牟利,完全的混蛋律師。卻正是這個混蛋律師,在被激怒後,用一句話反轉了一切:「我在好幾年前就給你們報社寄過名單,上面有20個孌童神父的名字。你們讓它石沉大海了。自己去查查你們該死的剪報!」 影片無意分出好壞。很多「壞」人都嘗試過做些什麼,教廷方律師,神父,主教,宗規秘書,只是都很快放棄。「好」人也同樣有無為之罪,環球報就曾無視了舉報材料,因為「身在此山中」,因為「神父應該是好人」的固有印象,而沒有意識到事件的嚴重。正如蓋瑞比迪恩所說:「新主編(巴倫是猶太人)來了,突然間所有人都對教堂有了興趣。就是需要外人介入,我也是外人,我是阿美尼亞人。」而「內」人們,因為種種原因無法打破沉默。根據前神父的研究,教會裡50%的神父都沒能遵守禁慾戒律,所以整個教廷都有「難言之隱」,於是默契地包庇性虐,等到事態越來越嚴重,更是已經無法自拔。甚至罪行敗露後,主教勞爾在教中地位,不降反升。當地的警察、律師,因為上級壓力,因為害怕自身地位受影響(教會在美國是個很入世很有聲望的慈善機構),選擇明哲保身。「如果需要整個村莊去養育一個孩子,那麼毀掉一個孩子,也一定與整個村莊有關。」「人們習慣了黑暗,當天忽然亮了,每個人似乎都要受點指責。」這就是整部電影的主題,任何犯罪都是整個社會的事情,更何況是這種規模的犯罪。===========================================這是一部從影片內,到影片外,都很圓滿的作品,唯獨有點不像電影,更像一部需要反覆咀嚼的小說。細節太多,人物太多,很多人表示,看得有點亂。但如此嚴肅的事實,本應該有相應的複雜。無論如何,很值得看。看過《聚焦》,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就好像一潭死水,你往裡邊扔了一塊大石頭。
你突然想起來,那年自己入媒體這行,執著而單純,簡單而理想。那個時候以為,這一行的從業者,應該像美劇《新聞編輯室》那樣,紮實的做好功課,進行最有效的傳達;也應該像電影《聚焦》這樣,通過深挖刨根,曝光這個社會最不堪的角落。媒體人不應該是政治的附庸,也不該是粉飾太平的裝飾,而應該是這個社會最後的良心。
電影《聚焦》
美劇《新聞編輯室》《聚焦》中的那幫傢伙,就是這個社會最後的良心。當「神父猥褻兒童」這樣的案件處在宗教庇護、法律盲區、制度空白的真空地帶時,當受害者不敢發聲、無處發聲、甚至大多已經絕望時,正是這些單純而執著的媒體人,成為了美國社會最後的良心。他們守衛在那裡,時刻準備著填補社會機器失察時的漏洞。
電影《聚焦》片尾公布性侵案醜聞
現實中這些媒體人為此贏得了普利策獎,而在熒幕上由他們改編的故事贏得了奧斯卡。在這個電影的小年,我們卻感受到了媒體人強大的力量。
《聚焦》主創與人物原型大合影
我理科出身,學得還算不賴。我的高中同學,現在都在從事計算機、通信、車輛、生化等等。很多都是技術大牛,行業的執牛耳者。
我選擇了經貿專業,學得也還行。我的大學同學,現在都從事金融、證券、銀行、注會等等。很多都賺了不少錢,未來可以預期的金領。
我深造於政治經濟,學得也湊活。我的研究生同學,現在都從事外交、學術、政治、軍隊等等。很多都任有公職,十幾年以後的政治精英。
而我,很奇怪,選擇了一個和我十幾年所學幾乎沒有任何關係的行業,成為了一名媒體從業者。我知道,如果像我的高中同學一樣有一門好的技術,我可以輕易的找一份薪酬不錯的工作;我知道,如果像我的大學同學一樣從事一門和錢打交道的工作,我可以在我工作的幾十年賺上相當大的一桶金;我甚至還知道,如果像我的研究生同學一樣任一方公職,我可以早晚混成這個社會既得利益集團的一員,從而在官本位的社會,富甲一方。
但是我沒有,我成為了媒體人,因為我理想的認為,自己該成為守衛這個社會良心的那個人。
當我捫心自問,我做到了嗎?當我們媒體人捫心自問,我們做到了嗎?
是啊,我們當真做到了嗎?
當碎片化閱讀不可逆轉的來臨,當10萬+成為衡量自媒體的標準,當越來越多的媒體成為軟廣告和快速消費的工具,當媒體熱衷於追風報道歌功頌德,當深度報道因為沒有賺頭而幾近消失的今天,我們拿什麼來守衛我們的良心?
正如《聚焦》中猶太主編馬蒂所說的那樣,
報道這樣的新聞,才是我們從事這個行業的原因。
當我從單位門口走過,看著那些手裡舉著「救救我的孩子」「幫我們討薪」的血書,我只能倉皇地走開,裝作好像什麼都沒看見的樣子。我知道我幫不了他們,我甚至不知道誰幫得了他們。我害怕自己會給了他們希望,那種終將落空的幻想,才是最大的傷害。
新媒體們都在想著寫一篇好的軟文,而傳統媒體們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媒體本該充滿力量,可是現在卻充斥著被架空的無力感。那麼多陰暗的角落無人問津,那麼多需要幫助的人無人援手。可我們在做什麼?我們又做了什麼?
我們理應做得更有意義,也更有價值。
我們不是英雄,但我們應該做好自己的工作。
我願意做一個媒體人,不改其志,不隨波逐流。即便有一天我不在媒體這個行業,我也依然願意成為這個社會的良心。
這是我——一個普通媒體人對自己的要求。
(作者:劉舒 公眾號:wojiushiliushu)
這部電影告訴你,外國的CCTV都在講什麼
前段時間聽傳陸川工作室準備將白銀連環殺人案改編搬上熒幕,看到這個消息,我的內心是拒絕的。
近年來,很多這樣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不乏以下幾個優秀特點:主題深刻、人物演繹到位,外加講故事手法精彩。
當然也有很過分的,聖母心爆發,給罪犯洗白的電影,真是氣到內分泌失調。
所以,時常會令人分辨不清,讓觀眾們深感認同的,是更偏向事實本身,還是影片主體。
比如十幾年前名震香港的碎屍案改編的《羔羊醫生》;韓國2008年的《追擊者》;最近較火的國產《追兇者也》,全是令人髮指的兇殺命案,但是卻又很難關注到事實本身。
因此,說到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我一定要給你們推薦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聚焦》。
作為2016年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開機前想必是看過風水算過八字,如此名副其實的電影,要不是小李子那一夜沉冤得雪,恐怕全世界的目光都要聚焦在《聚焦》身上。
《聚焦》改編自真實事件,講的是本世紀初,《波士頓環球報》「聚焦」欄目的四人報道團隊深入調查走訪,為了揭開當地天主教會縱容神父性侵兒童的醜惡真相。
影片沒有走刻意渲染人物情感的道路,而是選擇了客觀呈現人物的狀態。
在這場看不到任何反派的鬥爭里,每個人都是無比的專註,一絲不苟。
影片用大量嚴謹的事實陳述和訪問對話,來表達每個人承受的心理重壓以及堅決態度,就這樣一步步腳踏實地迎來朝陽。
但在你以為會繼續的時候,鏡頭切換,已經變了人間。
時間來到二十一世紀,911發生的那一年。
波士頓環球報的新總編馬蒂.巴倫指示旗下王牌欄目《聚焦》去翻一起舊案。
舊案是什麼先不說。
首先質疑一下,這個《聚焦》欄目是個什麼鬼呢?
它在《波士頓環球報》的地位,就大致和《新聞調查》在CCTV持平吧。
總之,按照以往的團隊協作套路,四個人的調查組看起來很牛逼的樣子。
(啊圖片上多了個主編……變成了5人)
比如馬克·魯法洛飾演的邁克,曾經脾氣暴躁容易被激怒的綠巨人,在這裡演變為在採訪時,隔桌對坐,問話同時兩手悄悄在桌下記錄,眼睛始終盯著受訪人,關注對方的心理動態的一個小心翼翼的「溫柔」記者。
而女記者(瑞秋?麥克亞當斯)敲開一個老年神父的門,質問他是否有過性侵過兒童。神父竟然毫無遮掩點頭確認,像在回答對方的「今天你吃了什麼?」一般。
他接著說,自己並沒有強姦這些小孩,並強調「這不是強姦」,因為自己小時候被強姦過,所以知道區別。
真是風水輪流轉,讓人細思極恐。
最後是邁克爾·基頓飾演的組長沃爾特。背脊超硬,絕不向惡勢力低頭,必要時還會宣戰威脅,簡直就是隱藏的男神:
「一個關於神父猥褻兒童的故事,一個關於律師如何協助教會,包庇神職人員的故事,究竟寫哪一個,因為最終他一定會挑一個寫。」
隨著電影的進行以及影片中舊案調查,在聚焦小組打破砂鍋問到底的職業精神下,我們都自會發現他們的確牛逼的地方。
隨著電影的進行以及影片中舊案調查,在聚焦小組打破砂鍋問到底的職業精神下,我們都自會發現他們的確牛逼的地方。
比如確定要翻舊案之後,沒有BB,即刻動手找資料、找線人、找信息。
經過一番掘地三尺,本以為是一根蘿蔔的地里,挖出了一整年的「莊稼」,真是莫大的「驚喜」。
猥褻兒童,從一個神父的重口味問題,變成了近百名神父的集體性犯罪,然而,這還並不是最令人心塞的地方……
其實整個片子看下來,我的信仰幾乎要天崩地裂,三觀感受到影片對宗教黑暗勢力的深深惡意。
原來,波士頓那個看起來光鮮亮麗的城市裡,如此齷齪的現象,在主仁愛的光芒下,像骯髒的水流匯聚成一條發臭的暗河,並且還具有可持續發展的主角光環……
牽連的人數從9到13,從20多到45,從70到最後的90,每一次隨著調查而來的數量增加,都令人為之震動。
編輯本·布萊德里表示不敢置信:「如果是這樣的數量,人們一定是知道的。」
邁克回答到:「也許,人們就是知道的。」
片子中真是處處都有讓我根本不敢、不願去回憶的話,因為聽起來真是太殘酷。
《聚焦》用近乎紀錄片的影調、色彩和構圖,冷靜地給我們還原了美國宗教系統和新聞業的運作模式。
還記得當時打油看的時候,是這麼說的,這電影冷靜得就像性冷淡……
大約也是被片中齷齪與風骨並存,表面風平浪靜,暗地裡相互廝殺,毫不做作的畫風驚到了。
最令我最感動的是,聚焦小組扛住了所有來自外界和內心旁敲側擊產生的壓力,要知道,這得需要多少勇氣,人的力量真是不可估量啊……
那一夜,印刷廠的馬達轟鳴,神父的齷齪事件終於被擺到最受關注的頭條位置。
就一張薄紙,卻聚集了眾人的能量,摧枯拉朽地瓦解了罪犯堡壘般堅固的世界。
此起彼伏的投訴電話聲中,字幕默默打出所有受害者的名單,配合時間掐得剛剛好的BGM,幾乎令人潸然淚下。《聚焦》在那一刻,切切實實地贏得了所有的聚焦!
就此不得不承認,大洋彼岸的主旋律教科書還是編寫得生動立體,且更讓人接受。
比起來我們自己人每天晚七點開始的宣講都是在力圖告訴我們:這個世界就是一個硬幣,我們住在萬物和諧的花面,而其他人都在水深火熱的字面。
《聚焦》卻在這場「意識形態辯論賽」中充當反方:所有的事物都是一枚硬幣,只不過好人有犯渾的時候,壞人也有善念的一刻。
記得片里有句話說的很好:
「有時候我們很容易忘記,自己大多時候都是在黑暗中摸爬滾打。突然間燈亮之後,每個人多少都要面對責難。」
我想,大概有些人生而偉大,是因為能在混世中保持自省,在懦弱的泥沼里也沒有丟失作為人應有的責任吧。
就像巴倫所說的:
「對我來說,報道這樣的新聞,才是我們從事這個行業的原因。」
(hello大家好,我是&<阿基獅看電影&>微信訂閱號的專欄作家,更多有趣的內容可以關注&<阿基獅看電影&>微信公眾號喔~)影片最後有一串地名,那是被查出來發生過神父猥褻兒童的地方。地名很長,第一頁第二列第一個名字就是我曾就讀高中的地方。而我所讀的高中正是這些令人作嘔的故事發生的地點。看到名字出現在屏幕上,並不太意外,在讀書的時候就知道這些事情,震驚噁心是我的第一反應。很多人以為這些事情離我們很遠,我剛開始也這麼覺得,這些事情大多發生在20,30年甚至更長久之前,那個時候我們學校還是一所私立男校,所有的老師都是教會的father,導致了這些father可以無限制不受管理的接近這些孩子們。現在不同了,我的高中現在聲譽很好,管理很好,老師很好,學生很贊,雖然還是教會學校,也存在有father給我們授課的情況,但是father真的都很好,不可能出現這些事的.......直到我兩年前無意間讀到一篇報道講到最近一位神父因為疑似猥褻合唱團男童而被停職了,我一看照片,是我剛到學校時的校董.......
這些事真的就發生在我們身邊,不管在美國也好,還是在中國也好,戀童癖再噁心也真真實實的存在,保護好我們的孩子!已經奪魁了,答主有預見未來的能力
剛看完聚焦,影片最後幾行字讓我雞皮疙瘩久久不消。高票答案很對,觀眾沒有義務去看這樣一部影片。看的過程累,要思考,不輕鬆,看完還難受。可是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永遠不過時,永遠吃香,即使它沒有製造噱頭,沒有討好觀眾。《辯護人》是這樣,《熔爐》也是這樣。這類的電影,沒什麼攝影剪輯技巧,僅靠一個有力度的故事作內核,去贏得觀眾好評。聚焦既然是新聞工作者為題材,那內容不外乎就是揭露別人不敢揭露的現實,這也是新聞工作者的理想。我不能說這是一部多震撼的現象級電影,可我覺得這類的電影永遠不應該少,永遠應該有人在拍,總有人拿著攝像機,在背後叮嚀著我們各行各業的工作者,提醒他們的使命。即使最終沒有拿到奧斯卡最佳電影(雖然我也覺得拿不到是應該的),但它有它的社會效應,這就是很大的滿足啦。
為什麼沒有拍成紀錄片?
看完聚焦這部電影,心裡難免會有些波動,有傷感有慶幸。整個電影像一補紀錄片,一步步調查探索出事情的真相,敢於揭露無疑是它最大的亮點。另外它反映了一個媒體人應有的素養與價值觀。反觀近年來性侵話題的電影不斷增多,當一個國家的電影製作者敢於挑戰這樣的話題,說明社會的普遍關注。
推薦閱讀:
※韓國電影是如何「崛起」的?
※如何評價電影《俠隱》?
※有人看過《墜入》么,表示沒看懂?
※看完《夏洛特煩惱》你有怎樣的感受?
※有哪些原本完成後顯然可以大放異彩,但卻無奈爛尾的里程碑式經典作品(除網文領域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