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語言相互翻譯會有什麼結果?

如果一段話,一百字左右用中文寫出來,再依次用其他主流語言翻譯,比如中文—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等等……最後再翻譯為中文,表意上會不會有很大差距?

比如下面這段:如果發出聲音是危險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覺無力發光的,那就蜷伏於牆角。但不要習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辯護;不要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諷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熱情的人們。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蛆蟲。

無聊的問題,麻煩大家解答一下,謝謝了!

補充:想到這個問題的原因是以前讀過一個故事,大意是三十個人圍成一個圓圈,一個人對旁邊的那個人說一句悄悄話,那個人再傳達給下一個人,以此類推。最後傳到一開始說話的那個人那裡時,表意差了許多。

所以好奇如果是不同的語言之間互相翻譯,表意,感情,會不會有明顯差距。(當然,舉例子的話不必一定是例子中的那段話,任何一段都可以。)

2016年7月29日補充:

感謝TuaTua英語的英文翻譯!下面引用了她的部分回答。

我將其譯成英文,放在這裡,希望有懂其他語言的同學繼續傳譯下去,我們可以做一個實驗,看最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If you
fear the danger in expressing your view, utter no word; if you find no strength
in yourself to cast light, keep low in your corner. But never take pride in
your cowardly silence; never defend darkness only because you』ve got accustomed
to it; never sneer at those who have more courage and zest – it』s beyond reproach
for one to be humble and petty, but never, never, get to be twisted and
shameless.


這個要看幾個因素:

1. 翻譯的風格與質量,可以完全按照意思來翻譯,也可以按照怎麼讓這段話在目標語言聽起來更好更自然來翻譯。如果使用第二種辦法的話,翻譯回來以後區別會更大。

2。文化背景,如果使用的段子裡面有獨特的概念,成語,流行語等等,翻譯時可能會使用目標語言裡面相似的話語來翻譯,這樣翻譯回來也許會導致兩段之間有差異。

3。多層面的單詞,有時同一個東西有很多相似但又不完全相等的說法。比如 「榮譽」在英語裡面可以翻譯成honour; credit; glory; honourable reputation。而且用法與中文有區別,如果翻譯成Glory的話再翻譯成中文 還可以用光榮或者榮耀來表示。因此翻譯差異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具體例子:使用一段徐志摩的再別康橋

我作為學過法語的英國人看法語版:

Je repars dans la paix,

Comme je suis arrivé, silencieux

Je me secoue les manches,

Pour n"emporter avec moi aucun morceau de nuage

按照法語的意思自由翻譯成英文:

I departed peacefully

As silently as I had arrived,

I dusted off my sleeves,

Not taking with me even a morcel of cloud

再次看到正版的英文翻譯:

Very quietly I left

As quietly as I came here;

Gently I flick my sleeves

Not even a wisp of cloud will I bring away。

所以翻譯總會有些差別。但翻譯回母語時不知道影響大不大。沒看到原版的話大家會怎麼翻譯呢?

如果比較啰嗦請見諒,今天又發燒啦很厲害。樓主發私信要求我回答我就勉強啦。不過覺得現在自己說英語都不會太順利哈哈。


20世紀初朱執信、宋教仁都用文言文節譯過《共產黨宣言》,譯自日文版,然而日文版譯自英文版,英文版譯自德文版……

(各種譯文都找到了,答主不懂日文所以貼了文言本、通譯本、德語原文和兩種英文版……)

朱執信版:自草昧混沌而降,至於吾生有今,所謂史者,何非階級爭奪之陳跡乎?(第一章開頭)

通譯本:「到目前為止的一切社會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

德語原文:「Die Geschichte aller bisherigen Gesellschaft ist die Geschichte von Klassenk?mpfen. 」

英文版I(這是和德文版幾乎同時發行的1848版):「The history of all hitherto existing society is the history of class struggles.」

英文版II(這個版本的出處標註不清,內容也有bug,請謹慎對待):「All of all the histories of the societies have been the histories of class struggles up to now. 」

宋教仁版:吾人之目的,一依顛覆現時一切之社會組織而達者,須使權力階級戰慄恐懼於共產的革命之前,蓋平民所決者,惟鐵鎖耳,而所得者,則全世界也。(最後一段結尾)

通譯本:「他們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現存的社會制度才能達到。讓統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

德語原文:「(Sie erkl?ren es offen,) da? ihre Zwecke nur erreicht werden k?nnen durch den gewaltsamen Umsturz aller bisherigen Gesellschaftsordnung. M?gen die herrschenden Klassen vor einer kommunistischen Revolution zittern. Die Proletarier haben nichts in ihr zu verlieren als ihre Ketten. Sie haben eine Welt zu gewinnen.」

英文版I:「(They openly declare that) their ends can be attained only by the forcible overthrow of all existing social conditions. Let the ruling classes tremble at a communist revolution. The proletarians have nothing to lose but their chains. They have a world to win.」

英文版II:「Their purposes" only using violence to overthrow then all existing social system can attain. Let the ruling class shiver in front of communism revolution. Have never produced lose in this revolution of Be just fetter. What they acquire will be the whole world.」

朱的版本更似傳統文言文,宋的版本用詞和句法比較日本化,和現行通譯本更接近。英文版I和德文版相當一致,幾乎一一對應,甚至有很濃的德語腔(比如 They have a world to win.)。II則顯得十分繁瑣。通譯本對德語版的還原度還是很高的。


其實其他回答的朋友都說得很對

但是如果你真的很想知道結果

用翻譯軟體來回捯飭幾次看翻譯出啥玩意你就懂了


你所說的這種情況叫做relay translation(接力翻譯),幾乎所有情況下,結局會像你所說的那個遊戲一樣,到最後面目全非。

現實的翻譯實踐中,無論是口譯還是筆譯,都會有relay translation發生,但是不會出現像你說的幾乎所有主要語言都過一遍這種極端的情況。比如《聖經》原文為希伯來語,後來譯成希臘語,之後的英語版本有的從希伯來語譯成,有的從希臘語譯成,而之後的多語言版本,很多是從英語、即非希伯來語、譯過去的。

翻譯學中關於relay translation的研究和論文有不少。文本被「改造」的程度有多大受很多因素的影響,也要看文本的類型。一方面語言本身的差異使一些因素不得不被改變,另一方面譯者可能會主動做一些「操縱(manipulation)」達到自己或者出版方的目的,還有可能譯者因為語言水平的限制對原文理解有誤或者表達地不夠到位,都可能造成原文元素的流失、改變,以及新元素的添加。

舉一個例子,出自葛浩文翻譯的莫言作品《紅高粱家族》:

我深信,我奶奶什麼事都敢幹,只要她願意。她老人家不僅僅是抗日的英雄,也是個性解放的先驅,婦女自立的典範。 ——《紅高粱家族》(莫言,1987:11)

I believed she could have done anything she
desired, for she was a hero of the resistance, a
trailblazer for sexual liberation
, a
model of women"s independence. ——Red Sorghum (translated by Howard
Goldblatt,1993:6)

譯文將「也是/個性解放的先驅」處理成「也是個/性解放的先驅」。

我個人猜測這是譯者故意為之,增加譯文的性意味,使其更加「香艷」。

一次翻譯尚且如此,更別說多次傳譯了,加上多種語言、多種文化、多個出版商、多個譯者等的不同要求和目的,譯文必然會出現很大變化。

對於你給的這段:

如果發出聲音是危險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覺無力發光的,那就蜷伏於牆角。但不要習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辯護;不要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諷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熱情的人們。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蛆蟲。

我將其譯成英文,放在這裡,希望有懂其他語言的同學繼續傳譯下去,我們可以做一個實驗,看最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If you
fear the danger in expressing your view, utter no word; if you find no strength
in yourself to cast light, keep low in your corner. But never take pride in
your cowardly silence; never defend darkness only because you』ve got accustomed
to it; never sneer at those who have more courage and zest – it』s beyond reproach
for one to be humble and petty, but never, never, get to be twisted and
shameless.

我按照普通雜文片段處理,心態就是要達意、流暢,沒有刻意做過多改動。

譯文中把「但不要習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辯護「和」不要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兩句顛倒了順序,為了與上一句的順序更好地對應(「黑暗」和「發光」那句對應,「苟且」和「沉默」那句對應);

「浮沉」和「蛆蟲」捨棄了,因為英文中這兩個意象沒有漢語中的那種比喻義,且水平有限,想不出其他更好的事物來作比喻。


我在谷歌翻譯中輸入牛頓第一定律內容:

一切物體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

然後將其翻譯成世界各國語言

最後譯回中文,結果竟然是

功率的變化,每個單元的功率,效果好

下面比較不同語言互譯失真程度(中_某_中)

英語:所有物體保持靜止或以恆定的線性運動,除非作用在其上的力迫使其改變狀態。

日語:作用於它的力量,除非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而所有的身體總是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韓語:每一個身體一直保持靜止或等速除非一個力作用在力來改變該狀態。

馬爾加什語:所有在體內或勻速直線運動時,居住是沒有權力這樣做,迫使他們改變這種狀態。

冰島語:所有的組織始終除非力量作用於它,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馬拉維拉姆語:作用力就可以在這個階段,而是要迫使其改變所有的機構總是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苗語:所有的機構始終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除非強迫他迫使他改變這種狀態。

阿姆哈拉語:各方將永遠是一個永久的力量或非法行為,除非力就是要改變這一活動。

越南語:所有機關始終保持靜止或移動它們,除非力作用在它,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況。

可以看出,英語等學術上常用語言意義變化很小,而阿姆哈拉等語言即使互譯一次也會變得不知所云。


Wonder

我有英、日兩本,讀日語版的時候簡直失去了那種原著的感覺。那本書就像是在模仿外國作家的日本人所寫的。其實在讀日語版之前有試著找過中文版。可惜wonder在國內沒什麼名氣,所以在一個台灣的網站上讀了試讀。整體上中文版的翻得很好。我個人覺得日語真的是毀外國文學的一種語言,每次看到翻都懶的翻的片假名單詞出現的時候就想罵人。

答案就是會不同啦

就光用書名來說好了!原著叫wonder,日語版是ワンダー(發音差不多,沒有實意。日本同學說讀了書名也理解不了)

中文版暫時還不知道,可是台版是奇蹟男孩

如果中文版叫奇蹟,那麼日語版是奇跡(きせき)。這樣翻下去的話,原版變成miracle的可能性很大。


來源見右下角


詩人裴多菲

生命誠可貴

愛情價更高

若為自由故

兩者皆可拋

英語版

Life, love

these two all i need

for love, i will sacrifice my life

for freedom, i will sacrifice my love

講真,我曾經以為這是中文詩


不用一百字,三個字就足夠鬧笑話了。

蔣介石--ChiangKai-shek--常凱申

夏晉麟--HsiaChing-lin-林海青


記得有一篇文章說英語和俄語互譯的 俗語的「心有餘而力不足」翻譯成俄語然後回來 變成了「伏特加酒雖濃但是肉爛了」


聽過一個笑話:如果把「高處不勝寒」翻譯按日語-德語-法語-英語-越南語-韓語-中文的順序翻譯,就成了「人長得帥就是沒辦法」。


轉來轉去就亂了 參考林語堂先生的文學作品,翻譯過來總不是那麼個味


那要看提問者水平高低。

必須啰嗦一句,如果你是問「你好」、「我要上班了」這類沒啥智力含量的低級語句,那翻譯翻譯沒啥大不了的。

可如果是稍微有點水平或者以上的,那麼——有,一定有,而且很大!說良心話,提問者和很多回答者小瞧了巴別塔詛咒的威力!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這在語言上的一個恐怖的體現就是:修辭。這裡說的修辭特別是指比喻、諧音、雙關、類比這類。不同地區物產、氣候、水土環境有所不同,相應的人們的見識、思維方式,特別是比喻和雙關所用的材料就不同。就算意向和相應的意思撞車了,其中的過程也會有差別,同是烏鴉,日本可以用它來形容強者,在中國法國都是不吉利的象徵,但有此象徵的來源又不同。同是形容人皮膚好,中國古人用蟲子,古希臘用大理石,如此的例子不勝枚舉。

想糊弄著翻譯點什麼,表達出個大概意思就好,那是很容易的事。但是,要想做「好」翻譯,把運用了修辭特別是詩歌一類的東西翻譯好,是一件極難極難的事情,翻譯者不但要精通相關的兩種語言,還要對相關的兩方的歷史、思維方式有精深的學習和理解。換句簡單的話說,翻譯,是對兩個地方從古到今所有知識量的總和的轉換。這個事情的難度,比你想的要大很多。

當然,糊弄著翻譯的,只求大概意思有了就行的,當我沒說。


2011年3月9日,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藝術家王基宇在其豆瓣小站文章《我果然無法當面向老金說明陸興華學問之單薄》中指出同濟大學副教授陸興華在一篇題為《請不要用施米特來嚇人好不好?》的文章中,在轉引德國政治哲學家施米特在他的《政治的概念》一書中所引用的毛澤東詩詞《念奴嬌·崑崙》時,將它說成是「中國詩人崑崙」所作,並把它直接從德語轉譯成中文。繼而在網路上引發對陸興華學術水平的質疑。2012年1月6日,作家馬伯庸在未註明原發現者的情況下,自己重新截圖這一文章上傳微薄,被廣為轉發,這一「新聞」隨即被報刊雜誌廣為報道,而媒體文章多數誤以馬伯庸作為這一錯誤的「爆料」人。

關於此事件的幾點事實是:陸興華本文原來只是他於10年前發表於」世紀沙龍「論壇的一篇網文。「世紀沙龍」網站早在幾年前已被關閉,現在網上流傳的這篇文章實際上是網友們在轉載過程中保存下來的。另外這個誤譯事實上在當年的「世紀沙龍」網站上就已被網友指出,現在的這場所謂「風波」也並非是由馬伯庸有意挑起,而更多是由於陸興華在他的微博中言辭激烈地進行回擊而引起網友不滿所致,並最終成為一場網上的「口水大戰」。而這之後,媒體在轉載這一事件的時候卻都過度報道,將它當成涉及學者學術水平的問題。

陸興華的《請不要用施米特來嚇人好不好?》這篇文章中相關段落如下:

「施米特引用了中國詩人崑崙的詩句來展望這種世界革命或戰鬥下的真正的政治的鬥爭和和平:把革命和戰鬥的火種當禮物,一把送給歐羅巴,一把送給美利堅,一把留給中國自己,這樣和平才會來主宰世界。〖這是本人的翻譯,未查到崑崙原詩〗」

毛澤東的《念奴嬌·崑崙》相應原文如下:

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


文稿的口吻和文化達不到預想的效果


本科寫畢業論文時,第二天要上交學校查重,舍友還寫,通了個宵,複製粘貼一通,查重超一半,遂把整篇論文放進有道,翻譯成了葡萄牙語還是啥的,又翻譯回來,查重結果百分之零,震驚了系主任。


簡單說,信息在傳遞過程中,經過的過程越長,節點越多,受到的干擾就越多。


國外翻譯《西遊記》中『對蟠桃宴的注釋』,大致再翻譯回來就是:天界女主人王母娘娘在過生日時舉行的一種生日PARTY,邀請天上的各路神仙前來參加可以品嘗仙桃等含有多種美味的自助餐。

來源:微博


推薦閱讀:

想成為一名英譯中翻譯,如何提升自己的中文水平?
「Mum, I"ve made it!」在普通話或北京話里最合適的對應句子是什麼?
「整理癖」在英語里該怎麼說?
如何翻譯「要多少有多少」成英文?

TAG:英語翻譯 | 語言 | 英語學習 | 翻譯 | 語言比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