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說燕雲十六州的割讓是唐朝河朔三鎮歷史問題的延續?這些地方的胡化程度如何?
01-04
陳寅恪是個大宗師,如果用武俠小說來比,他就是達摩,創立了一大堆武功,等著少林寺歷代高僧去完善。
也就是說,陳寅恪的不少觀點,具有獨創性,但都不完善,其中有被後輩學者利用並發揚光大的真金子,也有一些僅僅只有獨創性和新奇性的怎麼也無法完善的觀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唐朝河北藩鎮的「胡化」問題。
明明是胡人們再漢化,一個個穿著漢人衣服,說著漢語,用著漢人的姓名,學習著漢人的風俗習慣,卻被簡單地歸納為胡化……其實這裡有個大背景。
那就是唐朝對胡人的安置政策。最初,突厥人內亂的時候,有一些失敗者帶著自己的部落無處可去,給唐廷搖白旗懇求安置。於是唐廷就在實際控制領域內的邊塞地區劃一塊土地讓他們放羊,並讓他們隨時聽候調譴當兵用。這些邊塞地區基本就是現在的寧夏、陝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突厥汗國滅亡後,對這些投降的突厥人如何安置又有了問題。抱著完全消化突厥的野心,唐廷基本是採用了鼓勵突厥人南下來唐朝農耕游牧交界區放羊當兵的政策,於是包括突厥人在內的原本居住在新疆、蒙古的游牧民族就開始南下,一邊放羊,一邊給唐朝當大兵,他們居住於邊塞城市外圍,被形象地稱為「城傍」、「蕃兵」。時間久了,寧夏、河北、山西這些地方就胡人越來越多,造成了一種這些地方都被「胡化」的假像。當地居住的漢人為了交流方便,往往也會說幾句胡人的語言。其實這些胡人,超不過三代,都跟漢人無異了。而且當時也沒什麼伊斯蘭教,他們也不會形成回族。
因為這些胡人成分複雜,光自稱突厥人的就有好幾十種,語言人種各不相同,更別說契丹人、室韋人、靺鞨人、高句麗人、庫莫奚人、党項人等等了。他們中沒有一個文化和語言能佔上風的,除了被漢化之外,幾乎沒有第二條出路。安史之亂爆發前夕,安祿山又四處搜集各色胡人中的勇士,訓練了一支叫「曳落河」的軍隊。然而安祿山自己也種族不明,父親是粟特雜胡,母親是突厥巫婆,都是邊緣人群出身,根本沒有游牧民中最具有民族認可因素的部落傳承。他這支軍隊,也多數都是如果不說漢語的話都跟其他胡人軍官語言不通的契丹人和庫莫奚人。安祿山、史思明、李寶臣、王武俊、李正己等等等等這些在河北山西一帶縱橫多年的胡人軍閥,莫不如此,都斷了部落傳承,說著漢話,用著漢人的姓名,生活習慣也都跟漢人沒有兩樣。這些人漢化肯定是有一個過程的,而他們大量湧入河北山西,自然也就造成了一種河北山西「胡化」的假像。而到底是漢化了還是胡化了,空口無憑,得看結果。
讓我們看一下五代十國和宋朝河北山西是胡化了還是漢化了?結論是到底還是漢化了……就連本是安置城傍胡人的重點地區,割讓給遼國的燕雲,居住的也是漢人,只是或許這些漢人中有一些祖上是胡人罷了。而至於割讓燕雲和唐朝有什麼關係,唐朝要負什麼責任云云……這就腦洞開得忒大了。
唐朝都滅亡了,燕雲還是在漢人手中啊,割讓燕雲的是漢化沙陀人石敬瑭為了篡位找靠山時的偶然舉動而已。當然離燕雲最近的游牧部落契丹人,建國後對燕雲的蠶食也是必然的。但這都跟唐朝又什麼關係。話說可能有些皇漢小將就不樂意了,說尼瑪要不是唐朝招攬他們,還能有以後這麼亂!嘿,唐朝要是不招攬這樣胡人做城傍蕃兵,光憑關隴本地招募的幾萬漢人騎兵,能把都督府一路建到阿富汗和俄羅斯去?唐朝之所以軍力強大,軍功章里也有蕃兵的一半。能說,當然能說。一張嘴的事,有什麼不能說的。
燕雲十六州是河朔三鎮歷史問題的延續,那河朔三鎮呢?就是西晉北方亂局的延續。西晉呢?是漢朝匈奴問題的延續。匈奴呢?是周朝犬戎問題的延續。犬戎之前呢?應該就是蚩尤老兄了。蚩尤之前……那就是山頂洞人問題。瀉藥,我認為還是存在一定的關係的。上面是我自己做的圖,大家比照著看。
大一統的王朝必會崩潰,這是封建時代的鐵律。一統之後就會有分裂,有內耗。內耗的時間越長,內部的割據勢力越多,對基本盤的傷害就越大。因為諸侯眾多,人心思亂,諸侯朝不保夕,實力弱小,就不得不藉助外部的勢力,不得不獻媚結好強大的異族。這是一個死循環了。也正是晚唐和五代紛亂的時期,契丹愈發強大,也愈發輕視中原的一干藩鎮。
河朔三鎮割據地方,而朝廷不能制,從此藩鎮割據愈演愈烈。雖然唐朝的中央朝廷幾度削藩,也曾經取得元和中興,淄青節度使李師道父子授首,淮西節度使吳元濟斬首長安的戰果。但終有唐一代,河北三鎮始終不服王化,將兵驕暴,叛離中央是常態。實際上,唐朝是處於一種地方軍頭眾多的尷尬境地。河朔三鎮一旦成型,即分裂了國家,又像一顆野草一樣在撩撥著許多人的心思。李希烈,李靈耀,吳元濟。河朔三鎮,擺明了是唐朝藩鎮割據的排頭兵和試水員。而地方割據存在,最大的弊端在於削弱了中國作為一個統一政權的國力。如此多心懷鬼胎的小勢力,必然會發生內耗,也必然會存在借力的現象。曹操能討平北方的烏恆,在於他的勢力範圍是當時漢族統治的精華區域,人力物力足以一力討伐。但到了北魏覆滅北齊北周分立的時候,高氏和宇文氏就不得不結好北方的游牧民族。高歡高澄娶了柔然的公主,北周武帝娶了突厥的公主為皇后。照史書所敘,北周武帝對阿史那皇后的態度因為侄女竇氏的勸解而變好。即是有唐人演義美化的成分在,北周武帝儘力結好突厥的力量也可知。統一政權一旦分裂,對北方游牧民族的優勢會大大減弱,反而是游牧民族可以坐收漁利。唐時的節度使分立,和漢初存在的中央政府替東面南面的諸侯抗子彈,大家都不得不討好匈奴的情況很是相似。大亂之後,朝廷中央的勢力大大削弱,地方的離心力在上升。在這種情況下,保守與領土的丟失幾乎是必然的。安史之亂之後,西域安西北庭的領土逐漸丟失,西部的疆域線慢慢收縮。為了請兵剿滅安史,唐庭甚至默許回鶻騎兵在洛陽殺掠。到了更混亂也更不安穩的五代十國,向契丹借勢也屬於必然會發生的現象,以往是錢帛,這次是領土。不就是比沒節操嗎,為了求活什麼做不出來。晚明也是如此,一干小朝廷間勢若水火,最後被清軍打得落花流水。河朔三鎮開了唐朝乃至五代十國的武夫亂政之閥。從帝國的角度來說,武夫亂政,地方的離心力加大,一干驕兵悍將藉機來脅迫中央要求獲得更多的財政兵民自主權。從藩鎮內部來說,節度使們為了維護自己的地位,對這些桀驁易叛的下屬們也是又愛又怕又恨又提防。這一干勢力,不分大小,北方的粗大腿他們能不抱嗎?石敬瑭請契丹出兵之時,當時的幽州節度使趙德鈞,也在苦求契丹出兵幫忙呢。想來,也是夠諷刺的。這一切的一切,難道不該以安史之亂帝國分崩,河朔三鎮開藩鎮割據武人跋扈的先河為發端?有時間再續吧,先這樣了。
是否可以這樣說,形成魏晉南北朝和宋遼對峙的根本原因在於漢唐的民族政策
割讓與唐制無關,契丹有了燕雲,可以進窺中原,這是地理形勢決定的。誰割讓的找誰去。
推薦閱讀:
※魏晉南北朝與五代十國哪一時期更黑暗?
※《伶官傳序》一句話的問題?
※如何評價劉知遠?
※求問這首詩的真正作者?
※應該怎麼評價五代十國時期的馮道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