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建築學角度來看,中國古建築從古到今有哪些值得討論的問題?


三更,把邏輯整理清楚;補充一些內容。

問題好大,所以我把「值得討論」理解(或是定義)為對如今建築設計發展所「值得」的問題,但任然很大,所以我只能在我知識範疇內做一個概述,因為每本名著里的每一章應該都是值得討論的。想獲得真正的知識積累,還是要花大量時間閱讀思考的,在此我會以小標題式推薦文章書目來說。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就變成「站在當下,閱讀過去,思考現在與未來。」所以,我分三點粗淺的談談。

一.過去

對過去的閱讀,知道它是為什麼比它是什麼更重要。再分三點:純粹的歷史(是什麼和為什麼)+理論(對「為什麼」的思考)+現代語境下關於傳統的作品(思考的結果)

1)歷史:中國古代建築分為官式建築與風土(民間)建築,二者共同點是建築本身的形成基於其之外的生活方式(算一個要討論的)有關,例如宴席制度等等,此處強烈推薦《匠學七說》;還有一個是不同時期的技術(算一個),例如從夯土建造到用磚建造。不同是官式建築有政治因素在,所以有等級制度存在,於是有了最最最重要的斗拱(《營造法式》)。風土建築則與民俗(語言,習俗等),地域(降雨降水等)等有關,例如,中國建築多為坡屋頂,那坡度大小的研究就和地域有關了。了解這些看起來和當代建築設計沒什麼關係的歷史,應該給我們帶來最大的東西是設計上更深的思考,例如我們體現傳統就要做個斗拱?我們並沒有歷史的社會等級的語境,結構體系上(斗拱能解決木構出挑)又沒邏輯,那就變成了一個只是能看的東西,對建築學科來講就過於膚淺。所以,就歷史本身需而言要討論的問題有:中國建築的起源;中國聚落文化的起源與發展;城市;園林;建築意匠;不同時期時對歷代建築的保護修復;建築建造技術等。

2)理論:中國建築是一個「器」,不像西方有幾百年的(文藝復興始)理論研究。所以,討論的問題本身有許多是基於西方建築學理論。中國建築的理論研究只是在近代才開始,所以處於薄弱狀態。關於中國建築史理論的書籍有《華夏意匠》,裡面每一章都可以是討論對象,但同時也不難發現其有西方學者李約瑟寫的《中華科學文明史》的影子。

3)作品:我國大多學者公認老一輩的幾個當代對傳統回應的好作品:馮紀忠先生的松江方塔園何陋軒,葛如亮先生的習習山莊,最近討論台灣也比較熱,台灣作品有陳其寬先生的東海大學校園規劃等。很多寫它們的文章,可尋找閱讀看看當代學者論述「傳統」與「現代」關係的一些角度,總結一下應該比我的回答收益多得多。討論我們傑出的前輩如何對待他們的前輩(也是我們前輩)的問題我認為非常非常重要。

二.當下

當下內容大致列舉一些我所了解的(若有不對還望指出)方向,並具體分析一篇文章。

1)木構建造(建構)的意義與傳承,受弗蘭姆普敦《建構文化研究》影響。趙辰老師有本書《「立面」的誤會》

2)古建築類型學的討論。王澍老師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代表,城市筆記人老師有篇文章《從羅西到王澍》推薦閱讀。

3)中國園林。這個比較多,老一輩:如童寯先生《江南園林志》;陳從周先生《說園》等。當代董豫贛老師《化境八章》八篇文章等。(三位學者老師有很多的書和文章,不一一列舉了)

4)傳統古建中的院子和生活的關係(這個討論的多到快俗了)

5)現象學的問題,我用一篇繆朴的《傳統的本質——中國傳統建築的十三個特徵》作為個例。他是用現象學的方式詮釋傳統建築。

1.分隔。討論基本形式。

2.按人分區:討論使用者集團。

3.微型宇宙:討論對象為環境。

4.室內外合作:討論使用與體驗。

5.主從單元的串聯:討論布局。

6.線性公共空間:如題。

7.結合而非轉化:討論建築里每一部分的連接。

8.正格與變格並存:討論建築的構圖體系。

9.人工與自然分隔:討論自然。

10.室內的兩套尺度:討論建築的尺度與使用者的關係。

11.簡單背景:討論不同體系(如梁,窗,門洞等)形式的意義。

12.二維的線條構圖:這也能如題。

13.帶故事的形式:討論文化意義。

三.現在和以後

未來如何我們並不可知,所以翻回來講,「值不值」也不是一個我們知道它值才去討論的,這些討論只是對未來的一些可能的積累,給我們面對現在帶來一點點智慧。


要轉載,先私信!

謝謝 @竹君 和 @盈任 的邀請,這個問題考慮了很久,總覺得太大了不知道從哪些方面探討。我喜歡偏暗的環境,喜歡整個房間開一個暖色小檯燈的感覺,最近給父母新房子選燈,故意選了些偏暖功率偏小的燈。我討論一下古建築和現代建築室內照度變化這個小方面吧。

居住建築室內,多亮算亮?

進過古建築尤其是民居的應該都有感受,屋子裡總是暗暗地,剛剛踏入這樣的場所總是覺得不適應,因為我們習慣了明亮的現代居室。我不知道古人到底喜歡不喜歡這樣幽暗的環境,但鑒於當時的材料與技術,想要非常明亮的居室大概是很難的吧。即使儘可能地加大開窗,也受限於窗洞過梁與防盜,未必敢做很大,即使用最薄的窗紙也比不上現代的玻璃,即使開天井、點油燈也比不上現代建築的照明系統。總之,生活在這樣一個幽暗的環境中,古人應該也是一種無奈吧。

然而,當我進入幽暗的古建築之後,由於視覺的不適應看不清環境,獲取的信息變少,大腦會慢慢調整各個感官來獲取信息,不再僅僅習慣性的依靠視覺來感受環境,皮膚、耳朵、鼻子都變得更敏感,獲取更多的環境信息。在我讀到《陰翳禮讚》的時候發現原來日本的居室設計是故意做幽暗的環境的。

「日本人也認為居室明亮要比陰暗舒適便利,但又只得那樣建造的吧。所謂美是從實際生活中發展起來的觀念,我們的祖先無可奈何地居住在幽暗的房屋中,不知何時竟然在陰翳中發觀了美,此後為了要達到增添美這一目的,以至利用了陰翳。事實上,日本居室的美與否,完全取決於陰翳的濃談,別無其他秘訣。西方人看到日本人的客廳陳設簡樸,頗為驚訝。室內只有灰色的牆壁,別無其他裝飾,誠然不能理解。這是西方人對陰翳之美毫無認識之故。日本人則不然,在陽光不易透入的居室外側築有突出的土庇,或緣側附建走廊,更能避免陽光直射。淡談的日光從庭院反射,透過紙門悄悄地進入室內。我們居室美的要素,無非是在於間接的微弱的光線。這溫和靜寂而短暫的陽光,悄然地灑落室內,沁入牆壁間,彷彿特意為居室塗築了一道顏色柔和的沙壁。倉庫、廚房、走廊等處,可用光色塗料,而居室則用沙壁,不過分明亮。若居室過於明亮。則淡淡光線的柔和纖弱韻味將消失。我們隨處可以看到閃爍不定的光灑落在黃昏暗淡的牆壁上,傷佛以冀保存其艱辛的餘生。我們就是喜愛這種纖細的光線。在我們看來那牆壁上的餘光或者微弱的光線,比什麼裝飾都美,我總是親切地欣賞而百看不厭。」——谷崎潤一郎 《陰翳禮讚》

也許正是因為我們也認為居室明亮要比陰暗舒適便利吧,室內照度標準百年間提升了十倍。現在的技術,無論我們獲取自然光還是人工照明都變得輕而易舉,所以對明凈室內的追求也被無限制的滿足,我總覺得我們過於暴露在明亮之中了,沒有一處躲藏之地。

典型視覺任務照度標準的百年變化

看的過於清楚,或者說過於注重視覺會阻礙觸覺、味覺、聽覺、記憶等的發展,也許盲人觸覺特別發達的原因正是 由此而來吧。

西遞的傳統建築,總是有明亮之地也有陰翳之所,視覺、觸覺、聽覺等綜合出一種質感。

百度一下」客廳「兩字,是這樣的圖片。明亮漂亮,光無處不在而總覺得單薄。並不是要想著回到那個幽暗的時代,只是明顯覺得現在建築的室內太亮了,一套居室內沒有任何的陰翳之地,讓我覺得很暴露很沒有安全感,同時,時間久了讓我忘記了居住建築是個觸覺、聽覺、味覺綜合體驗的庇護所,現在大家都很注重」看「,就像看手機屏幕就能體驗整個世界一樣,其實手指觸摸的都是那一塊冰冷或發燙的玻璃屏。


一直以來不敢答這個題,今天斗膽來說幾句。

個人想從城市的角度來說說對中國古建築值得探討的幾個方面:

1.中國古代供市民使用公共建築有哪些,其功能追求與今天的公共建築有何異同?

從我們研究所的研究來看呢,古代中國城市(不包括鎮,鎮在古代是工業區或商品集散區)的宗教用地,正好和今天的工業用地比例是對應的,而其他類型用地的比例基本沒有大的改變,而我們知道,古代的公共生活是由宗教活動串接起來的,如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九月九,其實都有宗教的影子,所以我們可以說,古代的公共建築很大程度上是宗教建築。當然,並非全部,如黃鶴樓等。

2.當代中國建築如何表現中國傳統中的永續精神?

這個問題我自己認為提得不夠恰當。但從個人觀察角度來說,我們能在西方建築中看到很多類似的例子,朗香教堂、光之教堂等等,其實都是在用現代建築語言表現傳統的精神,是一種繼承。我們中國古代的永續精神有哪些呢?——仁義禮智信等等,有沒有建築來表現它們呢,古代是有的,今天呢,沒有了。今天的建築師都表現了什麼樣的傳統精神,田園建築、園林建築等等,這是消隱和避世的精神,是中國永續精神的另一面,單只有這些,中國的建築哲學是不豐富的。

3.以什麼樣的眼光看待古今建築的體量差異?

這個問題又有些摸不著頭腦。古代的建築總體上是體量偏小的,今天自不必多說,所以當體量上的鴻溝,難以用建築手法消解時,我們的建築應該以何種態度和手法,融入城市?

4.建築材料的使用,能否體現城市和而不同的美感?

今天城市的建築基本上都是用鋼筋、混凝土、玻璃為主要元素構成的,那麼怎樣用這樣的材料,或者用其他替代材料,來完成對城市古典意象的重塑和振興?

5.怎樣在今天的中國城市體現古典建築的曲線美,達到吳良鏞先生所說的「天下百慮,然後疏途,而同歸」?


吳煥加:

中國過去的建築體系是存在缺點的。

譬如,中國現在森林奇缺,便與數千年來直以木材為主要建築材料有關。木頭房屋易蓋易拆易毀易焚,幾千年下來.人口繁衍之處森林就保不住了。中國的古典建築.如北京的清代宮殿.是依照祖宗傳下來的木構方式搭建起來的。由於沒有科學的力學與結構知識.木構架用料多而大,很不經濟。又由於房屋結構採用木材.除少數例外,房屋的層數有限,凈跨度不大。單體平面又比較簡單.要造大規模的建築.主要靠增加單體的數量.多添院落。水平擴展.因而多佔土地。

北京故宮是中國傳統建築最高貴也是發展到終極的成果,當然體現了傳統建築的最高水平。從造型從藝術.從特色等方面看,無疑是非常成功,非常卓越、非常輝煌而令全體中國人感到自豪。但如果我們從房屋的實際使用質量方面來考量.就很容易看出它的另一面。以太和殿來說.那裡談不上什麼建築設備,構造也相當粗糙,那莊嚴華麗的大門.門扇採用的還是具有「戶樞不蠹效益的老構造。開關的時候吱呦之聲可司.嚴絲合縫則難以保證。


謝@竹君邀!

這道題很大,而我又所知甚少,只說一點我自己的體會。

說實話,我以前是對中國的古代建築無感的,在讀建築之前接觸了很多做工粗糙、材質冰冷的鋼筋混凝土「仿古建築」,以致不能發現真正的古建的美來。最近在補習中國古代建築史的知識,認識到古建那嚴整的模數制度、和諧的環境關係等等,而這些思想我們如今做設計不也都在用嗎?中國的古建築何其強大,以致在歷史上影響到日本乃至歐洲…

我想,如何把中國古建築的優秀空間和思想繼承和轉譯,結合現代的技術和材料創造本土建築,是每個中國當代建築師都不能迴避的問題。


謝邀。大而全的答案就不說了。

偏見且偏激地說一點:

中國古建築,有古,沒有今。所以「從古」可以,「至今」不能,這也許就是最大的問題。


有一個解決方法就是收集知乎的關於古建築的問題。


從現代主義,到

後現代主義,到

解構decon主義,到

酥康socon主義。


為什麼古代是一個匠人而已現在卻變成了文藝青年裝逼的法寶


有個小問題,不知道什麼是「刻掃綠秦陽字」


太多了,這已經不是知識性問題,而是一個學術性問題。


推薦閱讀:

為什麼歐洲人不把古建翻新得像北京故宮那樣?
古代城門上的門釘的作用是什麼?
古建保護專業就業前景如何?留學有幫助嗎?
現代建築的構造比古代建築複雜嗎?
王莽「九廟」為何是十二座建築,而非九座?

TAG:建築師 | 中國建築 | 建築學 | 古建築 | 中國古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