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歷史上最有骨氣的人是誰?
明朝最有骨氣的人物是誰? - 歷史同類問題傳送門
這裡的美國歷史時間放寬到1609年第一艘載有歐洲拓荒者的船駛進切薩皮克灣開始,人不限白人、黑人、黃種人、印第安人。題豬先說一個人——塔布曼將軍,一位普通的黑人大媽,儘管她成功通過婚姻擺脫了奴隸的身份,但恢復自由的她仍然幫助黑人們逃脫魔掌。南北戰爭期間更是主動帶領北方軍部隊深入敵後親自營救黑奴,並且帶動他們加入北方軍繼續解放更多的同胞,被尊稱塔布曼將軍。
弗雷德·是松(Koramatsu)
2010年9月23日,時任加利福尼亞州州長施瓦辛格簽署法案,將每年的1月30日定為弗雷德·是松日。
誰是弗雷德·是松?為什麼加州會設置這樣一個節日去紀念一個有著奇怪名字的普通美國人?
這還要從70多年前說起,1941年12月7日,這個被羅斯福總統成為美國歷史上奇恥大辱的日子,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全面爆發。日裔美國人弗雷德·是松懷著對合眾國的熱愛,報名參加美國國民警衛隊和海岸警備隊,但是因為自己的日本血統而被拒絕。經過訓練之後,是松最終成為了奧克蘭碼頭的的一位焊工,為合眾國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但是好景不長,有一天當他到達工作地點時,他發現自己被開除了,原因同樣是自己的日本血統。
更糟糕的事情還在後面,不久之後,羅斯福總統簽署9066號行政令,授權軍事指揮官驅逐西海岸所有的日裔居民。12萬人流離失所——其中大部分人是美國公民,他們被安置在荒涼的集中營內。為了和自己的未婚妻呆在一起,是松拒絕前往集中營。他甚至做了面部整形手術,以南美人的身份繼續留在奧克蘭。1942年5月的一個下午,是松像往常一樣在街角等他的未婚妻。然而他的未婚妻並未前來,等到的卻是警察和五年緩刑監禁的判決。理由是他沒有去集中營報到,違反了羅斯福總統的9066號行政令。
是松並非是唯一一個在集中營外被抓的日裔美國人。但是當美國公民自由聯盟來尋找志願挑戰總統令合憲性的原告時,只有是松一個人站了出來。他毅然決定起訴美國政府,為了自己和其他日裔美國人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可是,周圍的人並不理解他的做法。許多日裔自願前往集中營,希望能夠向國家證明自己對合眾國的忠誠,並把是松的行為看做是對抗政府,將他視為一個麻煩製造者。是松決定上訴後,父親對他非常生氣,認為他在惹是生非,親戚和周圍的日本人也為他感到羞恥,沒有人願意和他說話。
人性的荒謬在此顯現出來,是松為同胞爭取權益的行為非但沒有得到周圍人的支持與理解,反而要面對周圍人的冷嘲熱諷。更讓他備受打擊的是,美國上訴法庭於1943年駁回了是松的上訴。但是他沒有放棄,在1944年,帶著不屈與憤懣,他走上了最高法院。是松堅信憲法對每個美國人許下了自由的諾言,之前的歧視性判侵犯了自己被憲法所保障的最基本的公民權利。
可是對日本人入侵的恐懼蒙住了美國人的眼睛,出於所謂的「國家利益」,1944年12月18日,最高法院以6:3的判決裁定驅逐令合憲。傑克遜大法官提出反對意見,他在意見書中寫道:「……此類原則就會像上了膛的武器,被置於當權者的股掌之間,並隨時準備炮製那些似是而非的所謂「滿足緊急需要」的措施。」
這是美國憲政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二戰結束後,所有的日裔美國人離開了集中營,回到了各自的家園。是松也重拾起自己的焊工工作,結婚並有了兩個孩子,但是最高法院的判決和時間都沒有沖淡是松的信念,他堅信:「證明你自己的正確可能需要一些時間,但你必須堅持。」
公正總是姍姍來遲。1980年,卡特總統下令成立一個特別委員會調查二戰期間對日裔美國人的隔離命令。委員會最終認為,這一命令是「種族歧視、戰時的歇斯底里和領導力的失敗。」同時,第二代、第三代日裔美國人也積極行動起來,發起了聲勢浩大的民權運動,要求政府為當年的錯誤決定道歉。1988年,國會正式向當年遭到不公正待遇的日裔美國人道歉,並補償每人兩萬美元。
與此同時,在司法領域的鬥爭也同步展開,,加州大學的法學教授伊龍斯發現,當年司法部首席檢察官法伊在代表聯邦政府辯護此案時故意隱瞞了聯邦調查局認定日裔美國人不構成安全威脅的報告。1983年11月10日,美國加州地方法院正式推翻了39年前對是松的定罪。是松站在主審法官前,飽含深情地說:「最高法院對我判決表明,僅僅是美國公民是不夠的,你必須在外表上也像一個美國人,法官們認為除此之外就無法區別你究竟是不是一個忠誠的美國人。但是我認為這是錯的並且至今仍深信不疑。只要我的判決沒有被推翻,任何美國人就可以未經審判就被投入集中營或監獄之中。這才是我們國家真正的敵人。因此,我希望看到政府承認他們的錯誤,並採取一些措施,以保證不會再發生美國公民因為種族和膚色而遭到不公對待的事件。」
之後,由里根總統簽署法案,聯邦政府正式道歉。在華盛頓特區有一個「日裔美國人集中營紀念園」,最中心是個雕塑 -- 兩隻被鐵絲網纏身的日本鶴,周圍牆上寫著「Here we admit a wrong. Here we affirm our commitment as a nation to equal justice under the law.」 (「我們承認犯了錯誤。我們確認恪守作為一個在法律下尋求平等公正的國家。」)
1998年,白宮東廳,美國總統柯林頓授予是松「總統自由勳章」,這是一個美國公民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柯林頓在儀式上動情的說:「在我國為正義奮鬥的歷史長河中,一些普通人的名字代表了數百萬人民的心聲。普萊西、布朗、帕克斯,今天我們這光榮的名單上加上弗雷德·是松。」
參考:《言論的邊界》、《憲法與法院》、相關維基百科詞條和 @裘Benjamin的一個回答。
林肯馬克思:林肯是一個不會被困難所嚇倒不會為成功所迷惑的人直面挫折: 8次競選8次落敗,2次經商2次失敗,甚至還精神崩潰過1次。 1809年2月12日出生於肯塔基州哈定縣霍爾以南3英里的小木屋裡。 1816年(7歲),他的家人被趕出了居住的地方,他必須尋找工作來養活家人。 1818年(9歲),他母親去世。
1831年(22歲),他經商失敗。
1832年(23歲),他競選州議員落選。 1832年(23歲),他為進入法學院做了很大努力,連工作都丟了,結果還是進不去。 1833年(24歲),他向朋友借一些錢經商,但年底就破產了。接下來他花了17年時間,才把債還清。 1834年(25歲),他再次競選州議員贏了。 1835年(26歲),他訂婚後馬上就要結婚時,伊人卻不幸去世了,因此他的心也碎了。 1836年(27歲),他的精神接近崩潰,卧病在床6個月。 1838年(29歲),他爭取成為州議員的發言人沒有成功。 1840年(31歲),他爭取成為選舉人失敗。 1843年(34歲),他參加國會大選落選。1846年(37歲),他參加國會大選當選,前住華盛頓特區,表現可圈可點。
1848年(39歲),他爭取連任國會議員失敗。 1849年(40歲),他積極申請在自己的州內擔任土地局長的職務被拒絕。 1854年(45歲),他競選美國參議員落選。 1856年(47歲),他爭取副總統的提名,得票不到100張。 1858年(49歲),他再度競選美國參議員再度失敗。 1860年(51歲),他當選美國總統。敢於承擔林肯當選時的美國社會矛盾重重經濟上:美國南北兩種經濟制度之間的矛盾,資本主義工商業和奴隸制種植園之間的矛盾政治上:奴隸制的廢存問題,導致南北矛盾尖銳,為了維護祖國統一,林肯就任美國總統。
種族矛盾:白人和黑人之間的種族矛盾尖銳當時林肯的當選,一部分程度上緣於無人願意成為美國歷史的罪人。而同樣是法律,強行推廣損害部分資產家的利益,反托拉斯法的出現用了多長的時間!林肯最終被刺殺身亡沒有林肯的話,今天的美國天知道是幾個國家。美國人如何高看林肯都不過分。美國歷史上最有最氣的,是2010年以後在中國出現的帶路黨。然而他們並不怕十數年後被報復。因為他們的骨氣。
林肯
推薦閱讀:
※近代歐洲的君主看到今天歐洲的疆域會有什麼感想?
※日本海軍對中國有哪些暴行?
※作為一個普通人,如何辨別我們從小到大所學到的、讀到的、看到的「歷史」的真實性?
※有哪些關於近代史的紀錄片推薦?
※19世紀後,為何沙皇俄國出現了一大批知名科學家,而同時期的中國(晚清、北洋時期)極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