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復旦大學醫學院臨床五年的新生,未來的大學規劃應該是怎樣的?

我希望能夠成為一名醫生,要保研需要哪些準備?


謝邀,粘貼一下我以前的回答。希望能有幫助。

-----------------------------------------------------------------------------------------

真心很想當醫生去考usmle,找機會出國實習然後match;喜歡做實驗physician scientist,找個phd學校考gt,或者直接找postdoc,至少nih認中國本科的md;想從政就找個當官的老闆讀博(至少是個副院長,主任級別的大多也還都是炮灰);想進公司隨便找個大醫院心內呼吸腫瘤內分泌這種用藥多的科室碩士先混著,碩士畢業進公司機會大把。

------------------------------------------------------------------------------------------------

見過三種學霸,一種對當醫生沒啥感覺,但是特別聰明,一點就通,平時不上課不自習,考試複習一個月分高的一塌糊塗,這種屬於智商太高,記憶力超強;第二種就是自己要求自己考的不能比別人差,自律性超強,基本就是高中作息的延續,每天上自習,考試分也高,但是就是考不過第一種;第三種,特別喜歡當醫生,自律性也好,但是看的不僅是教科書,啥相關的都看,臨床實習碰到個奇怪的患者會花很多時間去研究。這種因為花的時間不集中在考試上,所以考分尚可,成績表現的一般。

但竊以為,第三種在醫學的成就會最高。在臨床醫學這種專業技能這麼強的學科上,天賦只是talented,要把天賦變成achievement還差很多,要看很多資料文獻變的knowledgeable,要經常想自己的病人怎麼搞,為什麼這麼搞可能會好點,需要付出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看,去想,去實踐。最重要的還要有對這份職業的熱情和屢敗屢戰的韌性。比如說最近看到的給日本天皇做手術的那個日本心外科醫生,天野什麼來的。強烈推薦那個紀錄片,那種才是真正的學霸。

-----------------------------------------------------------------------------------------------------

作為一個30多正在physician-scientist的不歸路上掙扎的大叔,回首十多年學醫從醫的路,總結自己的教訓,希望能給題主一些幫助。

第一,本科階段的所有科目,除了馬哲政治這種,都要考的儘可能的高,學的儘可能的好。學的時候可能沒用,以後會發現,都有用,都能融會貫通的。就像武功秘籍記口訣一樣,記的時候可能很多不知道是啥,到了用的時候,或者跟其他的秘訣相互驗證的時候,就突然覺得通了任督二脈了。另外千萬不要小看了有機化學,醫學統計,這種看起來跟醫學沒關的課,很有用。

第二,見習的時候實習的時候一定不要逃,很多見習實習管的不嚴,那會兒自己高年級了也油了,覺得很多都沒有用。大錯特錯!實際操作能力,也就是經驗對醫生來說很重要。就像練了半天秘籍突然有人給你實戰的機會一樣。收穫會很大。見習,實習記得一定要預習和複習,之前把基礎學科的相關科室章節內容都老老實實的過幾遍。記得準備本子,把碰到的病人診斷,治療都記下來,之後可以好好的回顧體會。

第三,如果只是想當一個好醫生,對科研沒有愛好的話,從開始見習開始,建議定時刷刷NEJM,JAMA之類的臨床雜誌,不需要看的太仔細,看看摘要就可以,大概了解下現在的臨床試驗都在搞點啥。如果對科研有興趣的話,比如我自己做腫瘤的,建議一些專業的雜誌相關的文章也可以刷刷,比如JCO, LANCET ONCOLOGY對腫瘤臨床試驗在做什麼有個概念;cancer cell,CNS其他子刊的相關文章,PNAS,AACR系列的相關文章大概看看摘要看看大家在做點什麼。當然如果對科研有興趣,最好能有機會假期找個實驗室去湊湊熱鬧。國外很多暑期大學生會來實驗室呆幾個月,國內我念書那會兒還沒有這個風氣,現在不知道會不會好點。這個幫助會很大,如果能去實驗室呆上2個月的話。

第四,不要把自己設定的太高,比如面面俱到,又能跟同學們打成一片,天天踢球打遊戲,又能泡妞,又能在學校社團出人頭地,搞不好還能混個學生會幹部,同時還能把書念好。據我自己的經驗。不太可能。要認清楚自己的能力範圍,首先第一要把書念好,第二泡個妞,後面的實在精力旺盛可以偶爾去攪和攪和。一入醫學這扇門,其實就是走上了慢慢不歸路。這行進展太快了,而且需要知道的知識點太多了。臨床情況又是千差萬別的,需要很多時間去積累經驗,去看書,去思考。不要擔心顯得跟同學們格格不入不合群什麼的。人和人之間的交往其實很簡單,興趣相同就一起玩,不同就相敬如賓各玩各。

第五,作為一個好醫生,專業水平當然是最最重要的。除了這個還有一些方面的素質也是需要具備的。比如身體素質,比如和病人溝通的能力,有同理心,會換位思考。學習之餘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培養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鍛煉鍛煉自己這方面的能力。

就我自己來說,我平時喜歡踢踢球,跑跑步,就現在還是一周一踢,常年的運動讓我感覺自己好像是比大多數同學身體素質要好點。外科手術的時候連續站幾台下來感覺比麻醉師還有精神。內科門診病房同時對付幾個病人一房間的家屬吵吵嚷嚷大半天也不會覺得累。通宵搶救個病人第二天還能照樣上班,我最高紀錄是3天短短續續只睡了不超過5個小時,感覺也還好。在國內當醫生,體力一定要好。建議也跑跑步吧,增加下體能儲備。。。

其他時候我喜歡看書,主要是歷史類的,從正史野史到穿越小說我都看。有的時候看看歷史,會讓你對人心了解的更多,知道大多數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的,只是陰差陽錯,不同的選擇而已。這樣你可能能變得豁達一些,看問題跟全面,也更能了解一些患者的想法,對一些患者的不 合適的做法可能能看的更開,也更能和病人產生同理心得到他們的信任。

還有看電影啊,有假期到處去走走啊什麼的。書,電影,旅行都是一個效果,讓你有機會看到聽到體會到別人的人生,本身也都是很有趣的事情。

第六,不忘初心。羨慕你從大一就開始有當個好醫生的想法了。但是在學醫的這條路上你還是會受到好多誘惑的。比如錢。國內醫生錢少,壓力大,在你剛剛學成出師的時候,你的高中同學可能身家都有上億的了。看看別人,再比比自己又累又窮,還天天挨罵。希望你那時還能堅持的自己的想法,能想起你此刻決定要當個好醫生的理由。

P.S. 看到樓上很多答主提到老闆之類的外在因素,那些的確是很重要,但是有的時候很多都是看機會,運勢,強求不來的。妥妥的把自己的能力提升上去,慢慢的什麼都會來的。長期把持一等獎學金,找個好老闆還是不難的。

以上,希望能有所幫助。

祝學業有成!


基礎課很重要。當初學的時候枯燥乏味得想吐,後來工作以後發現打好基礎是多麼重要。學英語學政治,放假的時候去醫院見習,對以後有幫助。


寫得挺好的,感覺讀醫還是一口氣至少要碩士以上 ,眼界和層次和本科就完全不一樣,做得不開心 ,換單位也容易。當初就是跟隨大流,大家都說工作以後越來越難找,本科畢業有醫院要就先工作吧!完全不是這樣一回事的。例外大學裡確實要好好學習,注重理解和融會貫通,還有學生會這些我認為沒什麼意思,這些東西除非你特別想從政,醫院有技術的教授主任就有地位,和行政單位完全不一樣


首先……學好基礎課,保證你第一年不會被分流到預防法醫去……


好好學習,其他都不重要

這就是醫學生的大學生活,你就照著高中讀就對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沒有台灣復旦大學?
如何看待復旦大學的航空航天入選雙一流?
陸銘和陳釗這兩位復旦大學的經濟學家是好朋友嗎?他們在求學、研究和生活中有哪些不同尋常的共同經歷?
在復旦大學讀法語專業是怎樣的體驗?
復旦大學的法律碩士與華東政法大學的法學碩士,如何選擇?

TAG:復旦大學 | 醫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