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多岸的組團型城市,一般是江北還是江南更發達?
中國的很多城市都是沿著大江兩岸發展的,比如長江、黃河及其支流。
在這些城市中,有的城市江南比江北發達,比如南京、西寧、哈爾濱等;有的城市則是江北比江南發達,比如南寧、杭州等;武漢原先江北的漢口地界要比江南的武昌地界發達,但近年來武昌片區以光谷為首,發展迅速,已和江北呈旗鼓相當的態勢。那麼,總的來看,臨江組團型城市中,一般是江南還是江北更發達呢?南北方的情況是否有差異?成因又是什麼呢?
這些城市具有早期歷史影響的特點。 討論這些城市南北城市中心的變遷,離不開對其發展史之討論。 首先要明白,城市建設、初期成長的影響條件。
關於有同學提出的論證方式的問題,我本質上找不出一份規則,但它無疑是有規律性的(後面會提到)。 @梁承弘同學有相關質疑,我這樣回應:侵蝕堆積直接聯繫、影響河流對城市在港口、交通、安全的作用。這一點你也認同。實際上分析這些,並謹慎的回答,我不敢得出什麼確定性結論,因為有些這些太複雜、影響因素過多,意外因素、後期人為因素直接改變,我怕我說得太詳盡就變成「城市選址和城市擴張趨勢」的問題了。所以大概我只能得出一個比較成熟和較為認可的思路供大家參考。這也是不足之處,畢竟影響因素太多。我盡量只討論城市佈局與河流的較為直接的影響。本文缺陷:樣本少、數據孤立,局限在大江大河。影響因素過於繁雜,容易偏題,不能得出確定性結論。
首先要講,黃河是地上懸河,沿岸中下遊沒有大中型城市,這一點千百年來我想已經不必再解釋。
我國臨江城市中,跨江發展的一般來說武漢早期設鎮是一個模式,即分設城鎮模式,均有基礎。南京、杭州新時期跨江發展模式,偏向一岸。其餘沿江城市基本沒有大規模跨江組團發展的動力及實力。這一點有待商榷?大家看完再看看是不是這樣。我們這裡主要講大江大河,城建受河流影響比較大的地區。(我苦口婆心、千叮嚀萬囑咐,還是有人噴我為啥連重慶都不知道)
看完了這篇文章,要不要講重慶?對重慶來說,甚至大江大河上游來說,我們的討論完全沒有意義。因為你南北哪一岸並不重要,河道狹窄、水流湍急、難以沉積泥沙(雖然三峽後出現尾庫泥沙),所謂的港口、泥沙、防務問題一概討論不起來,重慶在找一個問題,它建城也找一個問題:給我找塊巴掌大的平地看看。他就是那種哪裡能建建哪裡。沒有什麼小規律。拿圖練手。
先講西寧,西寧的地形和上圖台東縱谷平原類似,一句話就是哪裡可建建哪裡。為什麼偏向一岸呢?首先抬頭看上面三大基本知識,且聽其他案例分析。
在理想模式下,我國北半球沖刷效果明顯的河流,尤其是沖刷效應較為明顯的南方,許多城市產生於河流南方,或城市中心多在江河以南。以早期長江沿岸城市為例,武漢(詳細會講)、岳陽、九江、蕪湖、南京、鎮江。以上均是千年古城。為何選址南方?對了一半、錯了一半,其實選址沖刷岸。只是他們大多在南岸而已。
答案由上一幅圖給出了。河流沖刷南岸,北岸淤積。南岸地勢較高,北岸地勢平緩。南岸在古代形成不易淤積的渡口,北岸容易遭受洪澇災害。再次說明,沖刷南北岸要看具體情況,如果下圖你不知道沖刷左岸還是右岸,我也無能為力。有同學說,長江北岸古代也有很多如荊州、安慶一類大城市。其實他們還是在沖刷岸!看圖。 荊州但是荊州的情況稍稍有些不同,荊江段地上懸河問題建國以來愈來愈嚴重,總的來說,古代荊州的出現主要是迎合了北岸港口。更加由於對外陸路交通主要向北-中原地區、橫向沿江。因此佈局北岸不用跨越天險長江。ps:理想模式就是基本假設河流橫截面均勻,除地磚偏向力外外力相當、筆直流向的河流情況……衝刷岸形成城市這點在長江流域很明顯,考慮到城市洪澇安全,城市防務安全!!港口因素等等。
武漢
武漢之特殊在於自然與歷史因素疊加,並被人為改變。武昌地區的出現比漢口地區早至少數百年。清朝後期還是兩湖總督府所在武昌力壓三鎮!武廣地區大型軍械庫、省政府同樣地處武昌。真正出現逆轉是由於清朝末期漢口設立租界。為了安全妥協在外城設立。而漢口的港口自然條件雖然不如武昌、陽邏等地,但由於通商口岸、多國租借區、外來及內部工商資本給漢口帶來百年來的大繁榮,漢口協同沙市雙雙成為整個中國南部的最重要的工商業城市之一。整個川渝、湖廣地區人流、物流經漢口通往全國,金融資本更是抬舉漢口成為中國內陸的金融中心。之後由於日本侵略,產業內遷,到了建國時期,與武昌組成大武漢,成為與大上海齊名之工商業大都會,改革開放以來以金融臂膀一舉壓下武昌!由此造成城市地位之逆轉。而光谷的再度崛起、楚河漢街之復興只是平衡發展之佈局。整個中部的金融業中心依然在漢口!光谷的高新企業遠不及金融所能撬動的海量資本對地區影響力巨大。
杭州我個人認為:一是錢塘產生的效果在沉積作用中更為明顯。二是杭州西部東西走向之山脈對有一定地質運動抬升作用影響。三是京杭大運河作為古代的高速入口在北岸,杭州對外水路主要靠京杭大運河。杭甬運河另算。四是錢塘出山形成的根本就是洪積平原(亦有誤,見下)我們看一看杭嘉湖平原,它的形成、沉積物與山前扇積平原類似。形成的基本原理更類似於尼羅河三角洲。(有誤見下分析)杭州所在地很特殊,就像山前河流出口的地方。下面三幅圖對比只想著重強調一個問題:河流的沉積作用。--------------------------------------------------------------------------------------------------------------------------------------------首先:我自己開頭也是添加了「我個人認為」這句話。有紕漏是我個人知識契合可能不夠,也可能是表述不清楚。不過由於自身對這段表述是有隱隱的不滿的,所以特意加了「個人認為」,所以希望有同學一起探討一起學習。感謝 @梁承弘 同學。錯誤的地方我會保留。1. 西湖表述並不完善,有誤導,容易讓大家誤解澙湖是牛軛湖,在這裡我刪掉了,其實我本意只是想講西湖之形成側面反映了西湖所處杭州城地勢亦較低。ps西湖之形成是澙湖的淡水化。2. 我們看一看杭嘉湖平原,它的形成、沉積物與山前扇積平原類似。形成的基本原理更類似於尼羅河三角洲。這句話確實有問題。 首先為不嚴謹致歉,但是我之後也講到一個觀點:下面三幅圖對比只想著重強調一個問題:河流的沉積作用。所以我從到到尾並沒有否認杭嘉湖作為沖積平原的屬性。不過將這三者對比確有紕漏,很不嚴謹。沖積平原一般分為三部分。分別為山前平原(山區到平原的過渡帶),中部平原(沉積物主要是沖積物,常有數條河流或幾個水系流經),濱海平原(沖積-海積平原,常有池沼和海岸地貌)
因此我的貼圖尼羅河是典型的濱海平原。天山北麓之圖想講的是山前平原。杭州所處西湖地區,受到潮汐和洪水作用,水道極不穩定,河道多次變遷,在杭州境內留下階地、河漫灘等河流地貌。因素之一也講到了河流對平原的沉積作用的影響。三者其實有可比性的。
在中全新世這段時間內,台地稍高處以沉積較細粒的粉質枯土和粘土質粉砂為主,稍低處發育以粉砂為主 的潮坪沉積。西側的湖海通道,水動力一直較強,沉積物以粉砂為主。
西側的湖海通道,在前期曾一度與海相連通,約在距今2000年前, 現今的杭州市一帶淤淺成陸,此湖 海通道便完全與海隔絕, 並發育成淡水湖沼群平原。來源:杭嘉湖平原全新世沉積環境的演變--《地理學報》1987年01期
我的表述出現了失誤,他們的形成原因、基本原理、影響因素有較大差別。但其三者相似性在於河流的搬運沖積作用。我想講的也就是沉積作用這一點。如果有誤導,向大家致歉。
我們講杭州到底南北沖刷哪邊,已經沒意思了,因為上三張圖可以解釋,無須贅述,同樣由於歷開發因素的後期影響,於是杭州的老中心在北岸,並開始跨越南方發展。南京
襄陽
問到襄陽,其實其特殊之處僅僅在於南岸地形地貌對城市發展的局限。有評論基本談到了。我們暫且分作兩城來看。襄城和南京類似,易守難攻,城建面積由於南部山脈大大局限。請看地形圖。而反觀樊城地形平緩,在古代戰爭中經常出現水淹樊城(例三國)、或洪澇災害。傳有「鐵打的襄陽、紙糊的樊城之說」北部力量南下南襄盆地,樊城一馬平川,根本就守不住。很明顯,襄城自古以來就是兵家重地、戰略地位顯著(也和對外區位有關,這裡不講)為什麼會形成兩城?還是由於地形原因。並且由於漢江在襄城附近水面較窄,跨城發展並不存在障礙。襄城已經沒有發展餘地了哎呦餵!樊城建國後在城市建設、對外交通上更勝一籌。未來數十年,襄陽的擴張方向還是在江北。江南就是缺土地了……關於以漢城(陽)為代表的朝鮮半島沿江城市發展也是一個特殊的小栗子。和關於「X陽」在中國、韓國城市命名有多常見,做北朝南的尊親思想多大程度上影響城市選址,也是一件值得例舉的。
謝謝大家支持,我非專業人士,也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謝題主邀請。
先審題「一江多岸的組團型城市,一般是江北還是江南更發達?」
那麼可能的回答是
1.江北發達
2.江南發達
3.不存在這種規律
我的回答是不存在這種規律
理由如下
1.由題主問題中所出現的辭彙「組團型城市」、「哈爾濱」可以判斷,這道題限定的時間點肯定是在近代之後。那麼並不需要把古代的地圖和城市拿出來詳談。
2.在古代,地理因素對城市選址有很重要的作用。譬如地轉偏向力對兩岸會有不同程度的侵蝕,古代風水學還有背山面水為陽以及臨水居澳一說,避免流水造成的水土流失和洪水的影響,很著重的考慮地理對城市的影響。
3.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力抵抗自然力的技術發展,地理因素對城市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弱。而經濟性和政策性的因素比重越來越大。所以地理因素並不能對城市區域發展起決定性作用,既然不存在決定性作用,現代都市南北兩岸的差異並不足以導致發展興衰的差異,因此這樣的一般性規律就不存在。
看了前面的答案,樓上的回答很好。我來說說我的看法,非專業人士,可能會有分析錯誤,歡迎指正。
圖片引用自google地球。圖多慎入。
1. 航運原因
「北半球河流右岸沖刷嚴重,左岸淤積嚴重,這是因為北半球地轉偏向力向右,使得運動的水流向右沖刷河流右岸,而左岸水流緩慢,泥沙易淤積。」這一點讓航運分布在右岸,這樣可以帶來更多的商貿,使得城市更易發展。當然,這有一個前提,必須是大江流域,航運發達的地區。
用長江中游至下游來舉例(從武漢開始)
可以看出很大城市概率是分布在南岸的。當然這種現象在中游地區比較明顯,尤其是長江的安徽流域。而到了南通這種接近入海口的城市,這種影響在我看來可能逐漸減小。我們具體來看這些城市。
武漢,大城市。兩岸城市分布格局越來越對稱。湖區比較多使得城市面積拉得比較大。更多的橋樑隧道的發展,促使兩岸的界限縮小。河流對這種大城市布局的影響在縮小。
武漢旁邊的城市,黃岡和黃石。可以看出河流對布局的影響很大。兩岸的橋樑建設對縮小布局差異有很大作用。
九江。這個時候長江的位置是在省界上了。很明顯的看出南岸發展很好。城市南部依山,兩側都有湖泊。可能在以前這樣的布局在軍事上難攻易守,利於城市產業保護。這些天然屏障有利於作戰略保護。
銅陵。蕪湖。馬鞍山。三個分布在長江右岸的城市。
南京,同樣是右岸為主。樓上說過的我盡量不重複。兩岸交通發展促進的河流左岸的地區發展。當然這也有歷史的原因,帶動了如今的布局。
鎮江。城市右岸分布。
揚州。離長江距離較遠,有一條支流穿過。
南通,左岸分布。從圖中來看河流寬度變得很廣了。2.沿海城市群
說到南通,接下來我們分析一些靠海的或是離海很近的沿江城市。這些城市更多的是沿江都有發展,逐漸走向美國及歐洲的沿海城市群的格局,這也與改革開放的效果有關。歷史原因也有。當然也有前提,沒有地形阻擋。
剛剛說的長三角地區的一些格局中有的圖片就可以發現這種現象。這種布局主要在東南地區,畢竟南方大江大河會更多。
珠三角地區。城市群,河流眾多。
潮汕地區。可以看作是小版的珠三角吧。也在向城市群發展。
杭州。歷史名城。歷史原因有,西湖在江北,很多老城區在北邊。但是現在錢塘江南部的發展潛力也很大,兩岸交通發展使得差距在縮小。
溫州。福州。兩個東南地區的城市。沿江,山多。布局廣,利用了很多的平地。發展受地形局限。3.地形原因(與河流關係沒那麼大)
說到地形局限,我門看看幾個更多的例子。不得不說,地形原因對城市布局依舊是主要前提。這種發展對軍事上都有考慮的。這種布局主要在中西部地區。
不得不說的重慶。山城。地形對城市布局的影響很大。利於新的橋樑和隧道開闢新城的城市。這也是重慶的特色。從軍事角度上看,你也能理解它為何作為陪都了。而河流對這個城市的影響是要小於地形影響的。坐擁葛洲壩的宜昌。同樣地形因素。西側山脈更多。
太原。不是那種江河城市,但也算沿河發展的城市吧。基本是兩岸分布。從圖中來看,地形對布局的也是很大的。
蘭州,典型的河谷城市,狹長的河谷地帶。城市沿兩岸分布。使得這樣的城市機場選址都是件很麻煩的事情。一方面,要儘可能遠離山。一方面城市要發展,要修建築,會不會擋住飛行航路。當然,西寧也是這一種。
4.(不知道取什麼類別,歡迎建議)
一些北方的有大江大河的城市,但是河流並非都直接穿城而過。城市布局普遍在江南。
哈爾濱。可以看出主城區都在河流的東南方位。
鄭州。濟南。同樣的黃河下游。可能是地上懸河的原因,沒有太把重心放在沿江兩岸。(可能不對)5. 正致力於打造沿江城市的城市
南方的沿江發展城市,致力於打造沿江風光帶,沿江經濟帶。以前布局可能有差異,但如今,兩岸布局走向均衡。
之前的第一條武漢也可以歸為這一類。
長沙。之前是河東為老城區。翻閱以前的城市布局可以看出發展是兩岸很不均衡的。可能是地形原因。但如今河西發展的速度明顯加快。同時沿江發展的格局正在形成。
湘潭和株洲。離長沙很近。差不多都是沿江發展的城市。逐漸形成沿江城市群。南昌。同樣沿江,兩岸都在發展。過江交通發展對這類城市的幫助很大。6.其它。
河流不是特別大的沿江城市
綿陽。兩岸都發展。河流小而多。南寧。桂林。贛州。總結
對於這些沿江城市來說,城市布局的幾個原因可能如下:
1.航運(基本使得城市布局河流右岸,長江中游城市基本布局南岸)
2.城市群發展(全面發展的格局)
3.地形限制
4.致力於專門打造沿江城市的城市(以河流為中心發展的格局)
5.軍事(文中穿插有提到)
對排名第一的@黃繼沛的論證思路表示懷疑(或者說他並沒有想去論證某些規律,但是題主卻想知道一般的成因)。侵蝕或堆積與城市的發展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即使要從這個角度分析,感覺也是從對港口、交通、城市內澇等具體的角度考慮比較合適。不是本專業,已邀請規劃專業知友。
北半球一般江南。
這個問題有意思,我看看啊,佔個坑,晚上過來和大家討論討論
推薦閱讀:
※在武漢三中就讀是怎樣一種體驗?
※武漢有什麼深藏不露的餐館?
※在武漢四十九中就讀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武漢有哪些好青旅?
※在長江大學武漢校區上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