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瀨戶內海》這篇小說?

我的資訊--網易雲閱讀

如題


在科幻意義上我認為《瀨戶內海》一文不怎麼樣,事實上很多反烏托邦作品的立意是反過來的,即「我們太先進了不跟這些落後的一起玩」是妥妥的反派,典型例子是《2017日本鎖國》(雖然這部電影玩脫了)。對技術的反思是科幻文學的一大主題,《北京摺疊》里也有這一點。

《瀨戶內海》是一篇很精緻的小說,文筆和結構比《北京摺疊》強很多,但不是好的科幻。科幻,尤其是短篇科幻,是點子文學,所以像《走出歐姆拉斯的人》這樣無主角無劇情的作品才可以成為經典。


前面的陰毛論猜疑鏈更像是段子手堆梗,且就算是段子手本身,我也認為他比馬親王這樣的高級段子手,甚至只是我這樣的抖機靈人群的水平,也並不高到哪裡去,我以為他要講一個民間猜疑鏈引發的史詩級血案,結果通通快讀到結束了都遲遲看不到科幻鏈接點,然後文章行進到百分之九十五的時候突然升華了,而且升華的主題和之前的故事線居然——毫無關係

這是故事結構的bug,而故事設定的bug也很明顯

文中的人既要被塑造成一副底層觀察者的樣子,又要被安排到事件核心去引導故事解謎,這本身就是矛盾的,因為這使得整個故事敘述邏輯中缺乏一個非常重要的視角主體——祖國老大哥本身,一幫底層混飯吃的知識分子還在繞著老大哥的邏輯線互相猜疑,突然就扔下來一個英姿颯爽的末世女騎士,然後就開始討論形而上的人類意識問題,你們這麼吊對得起讓你們猜疑了半輩子的老大哥嗎?

這文也就是十年前科幻世界《模糊地帶》專欄投稿的中下游水平,如 @阿爾吉農 所說,其科幻內核並不深刻,故事構建與科幻內核的牽連也沒有甚至只是科技形態和政治形態烏托邦的軟科幻《北京摺疊》那麼密切,這個故事的前百分之九十五,給人的感覺,很像是曾經流行的藍翔段子的鋪墊。。。。。。

不過有一說一,外圍飛升留下不小心殭屍嚇唬人的設定本身還是有點兒意思的

至於文本,前百分之九十五,你不看,都毫不影響你看這文的核心體驗,不但因為這些文字和主題毫無關係,也因為在可讀性上確實也沒有任何意義可言


《瀨戶內海》的語言很有意思,不過因為模仿王小波太過,導致像九十年代的作者,這大概是跟《北京摺疊》的共同點,就是都有一種二十年前的人寫未來世界的感覺。比如「裴多菲文摘」等,不知是否故意為之。我個人不是很喜歡這樣的敘述風格,還是喜歡更現代一點的。

亮點還是很多的,有些句子很有趣,比如:

「在這樣上了五年班之後,RJ經常感到自己像條被遺棄在家裡的狗,已經很久沒有見到主人了,卻也沒能因此得到自由。」

順便挑個小錯:

「K假裝若無其事地看著電腦屏幕,等待電話鈴聲響起。他能感覺到同事們的目光都落在了他的身上。對他們來說,打電話響五聲就掛這種事簡直是在間諜電影中才能看到的場面。在大家心目中,K有路子有活乾的高大形象多半又得到了新一輪的鞏固。K邊想著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邊假裝點開並閱讀屏幕上亂七八糟的網頁,拚命地轉移著注意力。15分鐘後電話終於響了。」

打電話,響五聲就掛,同事們怎麼能聽到的?而且五聲並不短,沒這麼尷尬吧?

前面的鋪排,講述的角度和方式很見心思,伏筆都能呼應上,「意識上傳」以及「遺棄之地」,概念還可以,但是,到底是遺棄還是被遺棄啊……脫離肉體以意識存在……這種中國老早就有了啊,這不就是鬼嗎……

尤其很可惜的是,最後結局急轉直下,軟硬度不論,立意不論,最重要是整個事件看不到與前面九成篇幅的鋪墊有太大關係,如同空中樓閣一般,看得人滿頭黑人問號。因此儘管九成篇幅完成度挺好,但最後結局的突然拔高基本上讓前面有條不紊的推進前功盡棄。建議如果要修改的話,最好在前面把背景多露出一點,不要太保守,否則讀者會有一種嚴重信息不對等的感覺。

看了一遍答案發現似乎批評過多,可能說著說著優點又開始說缺點了。把優缺點分開說會好很多吧。這是篇好小說,不過提升空間還有。作者北鹼很有趣,是真有趣。希望能早日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期待下一篇作品。


《北京摺疊》能得獎,勝在所謂「大城市裡不同階層相互隔離與漠視彼此」的核心設定,能引起老外的共鳴。因為不管路徑如何,這不是北京或者中國才有的情景和問題。

《瀨戶內海》就是牆裡的「一小撮」人的自high,你能被打動,說明你跟網易還有菠蘿小王子心有戚戚焉,如是而已。拿給歐美的讀者看,人家估計會被最後西方文明集體飛升的結局給shock到,根本get不到小說對西方的跪舔才對。

另外,《北京摺疊》在故事進入終盤以前,就已經交代了作為科學幻想作品的核心設定,進入終盤以後,讀者關注的更多的是小說意義上,老王能不能擺脫險境這樣的問題。

而《瀨戶內海》吧,嗯…大概到了90%的地方,讀者可能依然不知道這篇「科幻小說」的核心設定與主要情節是什麼。

「我看了96%的篇幅,理清了行文里對中國社會現實的影射,然後在最後的4%里,發現我們都飛升了」——by 不太可能存在的西方讀者。

我們都知道,EVA講述了碇真嗣的媽死了,飛了,炸了,暴走了,等等等等一系列故事,所以最後當他在大熒幕前擼了一管之後,觀眾心裡彆扭歸彆扭,但多數還是同情他的。

那麼同樣是擼出來的產物,《瀨戶內海》,…怎麼說呢:

別他媽欺負「科幻」的名號了好么。


  • 語言很好,有些賣弄,整體完成度頗佳;

  • 體量上不具備擴展成長篇的可能,所以寫成現在這樣已經是最佳狀態,基本沒有改進的可能;

  • 顯然不會好好塑造角色,我不喜歡所有角色都是精神病患者的小說;
  • 頂頂討厭的就是整篇小說最重要的梗用一段冗長的對話被「說」出來——這是偷懶不動腦子的表現!

  • 總地來說是一篇很不錯的兒戲之作。

最後,我的意見是短篇小說不值得認真評,尤其還是娛樂向的類型短篇,讀著玩就好了。要不是中國人獲獎,你們幾時關心過獲雙獎的短篇小說?


非常不錯!


跟《北京摺疊》主題類似,但是好很多。不過,恐怕拿不了獎。雖說中國的一切都帶有《1984》式的科幻感,直接寫現實就很震撼了。但是這篇小說寫得太深入了,西方讀者很難讀懂。看了其他幾個答案之後,發現中國讀者也不是都能讀懂。

整個情節設定也很嚴謹。在internet上對DNS伺服器投毒造成其他國家的互聯網異常,這事是真實發生過的。但是知道的人不多,就算知道,也只是讚歎你兔武功卓絕。在這種情形下,西方有了「上載」機會,當然不會帶中國一起玩了。

另外,科技突破在3個國家差不多同時出現。只是中國缺乏比較精密的實驗設備,又因為主管領導出事了,所以被擱置了。這也合情合理。另一批在伯爾尼申請專利的歐洲科學家顯然是一同上載了。

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里的那種人浮於事,以及「螺絲釘」的物化帶來的孤寂無聊,應該是作者的切身體會吧。這種心理傷害,當然不僅僅針對底層員工,也包括處長這樣的領導,所以才有「養小白鼠」和搞SM的怪癖。在這棵樹上,越是接近上層,就越苦悶孤僻,這是顯然的。

西方「大停滯」之後,中國的科研也隨之停滯。這事其實也是真實發生過的。蘇聯,乃至日本,在科學技術上長期以來都是追隨者。基礎科學的領導者一直在西方。這一點不需要看諾貝爾獎名單也能知道。

文中有些典故還是要查一下才能理解的,比如「我要炸巴別塔」的含義(我的理解,巴別塔在聖經上的隱喻是人類試圖用物質力量超越神,所以在本文中大體上是「英特納雄耐爾」的意思),再比如「strawberry filed forever」這首歌為什麼太裝逼。

我一共讀了兩遍。第一遍讀出了各種影射,但是對整個結構有很多疑問。第二遍一邊讀一邊寫疑問,本來是打算貼在這裡問別人的,但是寫到後來,發現都解決了。比如作者用比較大的篇幅講了「哥德爾」的受迫害妄想症,似乎用力過猛。但是最後,正是他之前的一些準備讓自己獲救了。暗喻了「只有瘋子才能正常地活下來」。

還有知友認為科幻部分太少,匆匆在最後一章才補上。其實前面一直在暗暗地引出問題,最後只是解決這些疑問。作者沒有給讀者提供上帝視角,所以疑問沒有完全解決,而且還留了伏筆。我還是挺喜歡這樣的做法。

我自己文筆差,所以也讀不出作者文筆差。但是相比之下,至少比《三體》和《北京摺疊》文筆好吧?


個人觀點:

這是一部未來小說,情節設置很精巧,嚴謹,邏輯清晰,沒看到情節破綻。

就是內容上,不是很積極,不太入世。西方大停滯,實質上是遺棄,祖國被蒙在鼓裡,然後開始延伸霸權。像是另外一個世界的事情。離現實特別遠。又有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調子。

勝在情節。文字並不是很出彩。


個人感覺,大部分的文筆(作品大部分的文字都能保持一定的收放自如,唯獨到了涉及「西方」的地方,多少有點發緊)、大部分的劇情、大部分的結構和大部分的節奏都不錯。

可惜結尾實在是……太「文以載道」了。整篇文章的氣氛已經讓讀者對故事的走向抱有比較定向的期待了,而最後的5%實在不必搞得那麼急、那麼重,然後戛然而止,跟要完成什麼政治任務似的。


吐個槽:點子很有意思,就是這個語言,尼瑪簡直就是味同嚼蠟


只要某政府把人口控制到10億一下就會全體撲街的高級生命

我先去牆邊笑會


都認為《瀨戶內海》是科幻小說,我覺得是魔幻現實主義和諷刺性文學更妥當一點。

其實怎麼定位都可以,可讀性比之《北京摺疊》還是要強很多。


可以繼續寫下去


連詞出現得過於頻繁,太累。


今天看了一遍他們拿出來跟《北京摺疊》打對台的《瀨戶內海》。硬著頭皮看完,到後邊終於開始爆炸了、死人了、女主角開著地鐵帶著matrix頭盔轟隆隆的來救人了,結果就這麼完了。

TM這是一個什麼JB玩意呀,還真好意思的。作者一個民科跟那兒瞎YY。行文用詞充分暴露作者的見識、格調、階級。滿篇「國家」、「領導」、「科學家」、「西方」、「外國」等等出租司機語言,還想湊熱鬧寫科幻,您有科學素養么。github可以發帖問問題,Quora是比twitter嚴肅的「大站」,你沒事用百度搜搜也能弄會明白這幾個誰是誰;美股可以「全盤跌停」,NMD這特么是中國特色好么!

通篇只要跟現實沾邊的硬傷滿地。你不懂可以不說,別胡說行么!一個帶魚已經夠了,別在SiFi界也來這個。


在美國如今搞個航天需要和萬惡的俄國合作的今天,確實是一本很不錯的諷刺「威爾遜世界」的諷刺小說。lol


「無數物種不知不覺走進了死胡同,從此消失在進化的洪流中。」

擊中本質的恐懼啊。


看完想起了《真名實姓》。結尾「去沒有燈光的地方,」意寓「黎明前的黑暗」,又反向之《1984》「去沒有黑暗的地方」,又想起《金鎖記》「一級級走向沒有光的所在」。

拋開屁股問題,個人覺得結構,語言,敘事還是不錯的,放到現在看很有特色,也許因為是復古。如前面答主某提說「讀者腦電波對上了」,我個人是很喜歡這種不動聲色的幽默,王朔、王小波、大劉都是這種1990年代特色。

說文筆不好的,大劉也被說文筆不好,我純粹只是好奇不涉及褒貶:現在「文筆」都進化到什麼樣一種風格?評論一篇文章高下,有題材、體裁、立意、運用手法等方面,「文筆」本意是作品整體水平,但這裡說的「文筆」似乎類似於「文風」,而文風就是寫作風格,是和主題配套的。鑒於文筆一詞的運用已經過於泛濫,在必須要整體評價的時候,我會說「寫的不錯」。題外話,在單位經常有人說:「XXX文筆好,去寫這個總結/報告/材料沒問題!」這個XXX就是我,所以我個人聽到「文筆好」這個詞總是頓時一身雞皮疙瘩。


文學性不高。但是作為一篇披著科幻外衣的短篇預言小說,我個人覺得還是很精準的。

現在看來,閉關鎖國已經是既定國策了。


好看,有意思,確實不錯。

本以為又是一篇抽風的吹水,結果硬著頭皮看了一頁就停不下手了。

網路上的恐怖主義,未來人類發展的一個重要走向,二者結合的甚是巧妙,立意,挺準的。

文學水準也挺高的,雖然跟某國際大獎應有的地位要求的水準有一定差距,但絕對不算短板。文字方面,一個不鍊字的,想來是個青年人的,足矣了。

現下國產中短篇里算好貨,諷刺,現實主義,算科幻也就頂多是扒邊。


立意和描寫都很有力,但是語言略生硬。關注北鹼一陣子了,不知道是裡面誰寫的。


推薦閱讀:

為什麼日本文學整體存在一種憂愁的感覺?
為什麼中日韓朝四個東亞國家中,韓國和朝鮮沒有出現過文學巨匠?
《局外人》都有那些譯本,那一個版本比較好?
尼采經典的名言?
想寫一本小說,男女主角在整本書里都是死人,應該怎麼寫?

TAG:小說 | 文學 | 書籍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