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的族名的由來是什麼?


上面已經有人就「天漢」「漢水」等源流作出說明。也已經有人指出漢朝對後世的影響。都很精彩。

這裡只補充一下後來的演變。偷懶一下套我之前打過字的東西,就不改了。

漢人這個稱呼法在南北朝開始產生,

因為那剛好是個族群紛亂而互相雜處的時代。

但最初這個稱呼法不盡佔優勢。

漢最初當然是漢水,然後指江漢、巴漢一代。

劉邦用為國號,有漢四百年當然用作國稱。

但這時期是否用作族群稱不很明顯。

有時候「秦人」也可以指代漢建立以前的華人。

可以看到的是,在司馬家晉朝時期,

作為華裔族群稱的指代主要是「晉人」。

反而匈奴劉淵拿了「漢」這個標籤,

因為他同時繼承了兩方的貴族血脈。

(有人無聊到懷疑這個,很蠢。

石勒苻堅一樣以「伐吳」指稱僭晉,

那難道司馬睿他非馬非牛原來是江左楚客了?

難道匈奴就不能有屠各之封?同時代還另有休屠王哩!

以當時譜牒之嚴,又屬近世而非妄託遠古,冒頓裔當無疑。

否則名不正言不順,必遭攻訐。

這是題外話。)

然後南朝宋時,仍用國號作族群指代。

沈約《宋書》有

「虜言『處可寒』,宋言『爾官家』也。」

這裡『處可寒』應該就是後來的 ?? ????? ci qaγan,即『你是王』!

注意他用的詞是「宋言」。

但到了大約南朝齊梁間,

用作族群指代的「漢」大概逐漸產生:

蕭子顯《南齊書?王融傳》:

「虜前後奉使,不專漢人,必介以匈奴」

(注意這裡「匈奴」也只是含混指代北人)

同書《魏虜傳》

「佛狸母是漢人」

「諸曹府有倉庫,悉置比官,皆使通虜漢語,以為傳驛」

(就是讓兼懂鮮卑語與漢語的任某些對應的官位)

同書《芮芮虜傳》

「宋世其國相希利垔解星筭數術,通胡、漢語」

(在劉宋時代,他的宰相『希利垔』懂天文算術占卜,又懂胡、漢語。)

在這之前,《漢語》是荀爽的著作,指的是漢朝的故事。

但上述用法顯然是泛指漢族語言。

大概是因為畢竟那些地方的漢人也不好說他是「齊人」了。

同樣,

後來北齊有個劉貴(他實際上是北鎮胡人),

曾經罵一個漢人高昂(這是正牌渤海高氏的高家,不是北齊那個)

「頭錢價漢」(《北史?高祐傳附昂傳》),

意思就是「你這只值一文錢的漢人」!

高昂當場發怒要砍劉貴,是個很有個性的人。

在這裡配合下文,「漢」字作族群指代也很明確。

但這時候這種用法還不是完全占優勢。

魏收《魏書》裡面提到鮮卑語語意的時候,

常用的還是「魏言」,

他把北魏國號當作漢語的指稱了。

偶爾也可以見到「華言」這種稱法。

但「漢」作族稱愈發佔優勢。

其實漢族的另外一個指稱:「桃花石」(丘處機譯)

tabgach(突厥語大辭典:
tavghaaj)

應該就是源自「拓跋 thak buat」。

當時北魏在北亞的名號響亮,成了另一個對華人的代稱,

這情況在後來契丹時又重演一次。

回到「漢」。

前面「漢」的用法(如頭錢價漢),

在民間另外產生了兼具正負面意象的「漢子」。

後來雍正皇帝自稱「朕就是這樣漢子」,用語親切豪邁。

這當然是雍正權術之一。

而唐朝時「華」、「唐」也時或用作族裔代稱。

另外就是譯自梵語的「支那」,這是與梵作對稱用的。

(不過這詞後來被無恥孫文等國賊用爛了是另一回事。禍中國者,會黨份子也。)

不過「漢」字作族稱在沙陀軍人大量進入中原時又流行了。

大概是從民間俚俗語開始流行起來。

之後宋人記載下「阿保機善漢語」意思已經和今天差不多了。

雖說「唐人」等稱呼在日本等還在用,

後來也不乏用「明人」之類的稱法,

但「漢人」作為主要指稱語,大抵固定了下來。

而漢朝也確實是個光輝的朝代,又歷史悠久,

用以作稱謂並無不妥。


漢族得自漢人,漢人得自漢朝,漢朝得自漢王,漢王得自漢中,漢中得自漢水。至於漢水得名自什麼,這個其實沒有確定的答案,不能因為誰言之鑿鑿就誰對。沒有確定,大家誰都不知道而已。前面有人說,有難之水,理解為發配受苦之地。這,是一種無根據的臆測,這種望文生義的做法還望儘快停止,免得誤人誤己。這種說法已經慢慢流傳到網路上去了,有些人有意無意地用這種說法來貶低攻擊漢族的起源,實在是不知所謂毫無根據,應儘快停止這種行為!總之,漢族的「漢」字,最早追溯到漢水就對了,這些都是沒有疑問的。

又有些人,嫌棄漢水不是大江大河,否認漢水的得名,把漢的最初含義指向銀河。我認為這只是一家之言,不可直接當做真相。其實漢水,並不小,你們認為他不行,是了解得還不多。在華夏先民的活動範圍里,尤其是周代,漢江流域也是很重要的。漢水至今也是長江的第一大支流,流是大於黃河的。詩經周南漢廣,就把漢、江互文並舉,言其水勢浩大深廣。在古早時候,長江中下游還不是華夏先民的活動範圍,對江的概念沒有今天這麼深。所以,別嫌棄漢水,在長江黃河並稱之前,河漢、江漢是並稱的常客,江河反而不太常見,江河並稱的說法是後來居上。只有當漢人慢慢開發了長江中下游地區時,長江才慢慢與黃河並駕齊驅。

至於天上的銀河。大家難道忘了嗎?銀河是河。你叫它天漢霄漢,固然沒錯,但需知道,天漢,並不在天河、河漢這兩個詞之前出現。也就是說,凡是表示到銀河的,河都可以取代漢,而漢卻未必能取代河。河作為黃河的專門稱呼,是比漢更加具有震撼力的。這是因為黃河是中華母親河,華夏先民的一切都誕生在黃河周圍。河,從黃河移指銀河是十分自然的過程,人們用黃河漢水的浩大來描繪頭頂的銀河。漢,不過是河的同事,跟河一起,用來指代銀河罷了。河漢,就是當時人們認知里的最大的兩條河流,移指星河也是可以理解的。中國的漢字,河流最初的命名都是帶有三點水的,漢最初指漢水,是一種比較可信的說法。漢最初指銀河,現在沒有有力的證據,不可輕信。包括前面講發配受苦的觀點,還有這個漢最初指銀河的觀點,我要批評一句,沒有證據的推測,就要標明是自己的推測,是個人觀點,不可直接把話說死。絕對不可以自己搜到一點資料就開始胡亂解釋。

所以,我們不可用今天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強行拔高漢的含義,強行把漢最初的含義指向銀河。我們的民族,自三皇五帝諸子百家以來,從來沒聽說過我們民族的起源與天上的銀河有關係。銀河雖然奧妙美麗深邃震撼,但是我們絕不可無緣無故地把自己民族往銀河上附會,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有些人為了講通漢族與銀河的關係,強行把漢的最初含義指為銀河,我認為這是一種既沒必要也沒說服力的觀點,這是一種先確定自己的觀點,再找論證材料甚至不惜歪曲材料的做法。我是看到前面有人推銷這個觀點,才多加一段,匿名反對這個觀點的。這個觀點的導向性很不好。我建議人們千萬不可輕信這種說法!中華文明在世界上是很獨特的一個體系,其中一個特點就是,神權在我們的文明裡只是陪襯,整體來看,宗教始終無法成為這個文明的主流。我們的文明非常講究實用,我們是務實的民族,而不是務虛的民族,我們是不需要用神來賜予合法性的民族。一個人你可以迷信,喜歡神化美化自己的,這都無所謂,歷史上很多人都這樣。但是一個民族,我們漢族這個整體,整個華夏先民,還真沒這種做法的。頂多神化一個部落,比如天命玄鳥降而生商,這已經是宗教氛圍最為濃厚的商代最露骨的自我神化了。隨便翻翻我們的傳說歷史,從盤古女媧到有巢燧人,從補天填海到射日治水,從弔民伐罪到仁義道德……就能發現,華夏先民發揚的是「人」的精神,而不是「神」的旨意。我們戰天鬥地改造自然修身養性積累傳承,為自己的民族爭出了生存空間創造了燦爛的文化,這裡面沒有全知全能造物主的一分功勞:我們從不需要把自己賣給神,也不需要用神來美化自身。「人」,頂天立地堂堂正正,這才是最寶貴的精神!今天,你告訴我,銀河是多麼美好多麼高尚,是我們民族的來源,我是十分不感冒的,我們的民族,不需要用天上的銀河來鍍金來賦予崇高的內涵來賜予合法的正義。沒有這層神化光輝的膜,我們依然是偉大的我們。總之,做中國人,我們講究不卑不亢實事求是,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李白。所以,放平心態,我們漢人勤勞智慧,創造了輝煌的文明,經歷過很多興衰榮辱死而復生,一直能在地球上站穩腳跟,靠的是我們自己的力量,而不是各種虛幻飄渺的東西。漢水,一條河流的名字,成為我們民族的代稱,沒有什麼不可接受,我們應該淡定。況且,漢族這個詞,跟漢人不一樣,這是西方民族觀念傳入中國才應激生成的說法,本身也只是近代以來才使用開來的。若是我們覺得不合適,還可以使用華。華人的說法,現在流行得很。華人,華夏族,有些人也簡稱華族,有些人喜歡叫中華民族。漢族,只是我們的稱謂之一而已。我覺得華,才是最最老資格,也最最恆久的。任何時候,中華這兩個字,都是超越時代,超越王朝封號的。當然,有些人喜歡較真,非要說,華這個字來源於上古時期的華胥氏,跟夏來源於夏朝一樣,都是王朝代號。其實,華,就是花,美好的含義。夏,就是大的含義。這些王朝代號也很純粹。如果一定要選一個沒有王朝印記的稱號,那就只有「中」了。中字一出,我相信沒有任何人能否認。中不僅是地理天文的中,也代表著中華文明的核心價值「中和」,是一個十分完美的字。我為此感到自豪!

最後,再講講天河。大家知道黃帝的冠冕上有一條左右橫亘,兩邊下垂的絲帶嗎?那個叫天河帶,取天河高上正大之意。正所謂「河水縈帶,群山糾紛」,黃河從群山縈繞而出,這就是河如帶的含義。今天,黃河已經成為濁水河,泥沙含量驚人。但,你依然可以見到碧綠如玉,從群山縈繞而出的漢水。


首先,實名反對高票 @劉十三 的答案。

在知乎,我最受不了的就是長篇大論,旁引博證,圖文並茂,貌似一本正經,最後卻給出胡說八道式的回答。

漢族之名得自漢朝,這一點非常明確。漢朝做為第一個真正實現中國大一統的政權,兩漢合計四百年的輝煌歷史,其地位和影響,足以將「漢」的名字與我們民族牢固的合為一體。漢朝之名得自劉邦的漢王封號,漢王之名得自劉邦的封地漢中,而漢中又與漢水有關。到此為止,這都是非常清楚明白的事實,沒有多少發揮的餘地。關鍵在於漢水因何得名,而「漢」的字義又究竟為何。

而這位 @劉十三 洋洋洒洒了一番,給出了「漢」本意是發配受苦之地的解釋,說項羽封劉邦為漢王是故意噁心劉邦來著。

《漢書·蕭何傳》

何曰:「今眾弗如,百戰百敗,不死何為?《周書》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語曰『天漢』,其稱甚美。夫能屈於一人之下,而信(伸)於萬乘之上者,湯武是也。臣願大王王漢中。養其民以致賢入,收用巴蜀,還定三秦,天下可圖也。」漢王曰「善。」乃遂就國,以何為丞相。

難道只有項羽有文化,蕭何和劉邦都是文盲,連字義好壞都分不清?如果「漢」真的本意不佳,劉邦攻打項羽時和當皇帝後都可以改名,何必一直沿用?

很多人知道「漢」有星空天河(即銀河)之意,如「雲漢」、「星漢」、「霄漢」」等詞中,「漢」都是指夜空銀河乃至浩瀚太空,其意宏大無比,作為漢族的族名可謂實至名歸。但究竟「漢」究竟是由地到天,先有漢水後指銀河;還是由天到地,先指銀河後指漢江呢?

「漢」明確指銀河和漢水,最早記載都在西周時期。

指宇宙銀河的有:

《詩經·大雅·雲漢》——倬彼雲漢,昭回於天。

《詩經·小雅·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

指漢江的有:

《國風·周南·漢廣》——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既然在文獻上難分先後,我們只能從情理上推測了。 @劉十三 又說了,因為華夏人務實,必然是先從眼前身邊著手,所以命名只能先地上而非天上,這邏輯是否成立呢?古人有雲「舉目望日,不見長安」,難道是因為先有地名日照,後給天上的日頭命名?距離遠近是以人的感受為準,並非丈量距離決定,以地上天上來判斷與人關係密切程度,這思維實在太單線。請問大家誰會感覺拉美非洲比太陽、月亮與我們關係更近?周人的中心地域是關中和洛陽,與漢水遠隔秦嶺和大別山,怎麼會有人認為漢水在周人心目中的地位影響會比常年夜晚能看到的銀河更重要?

我認為「漢」是先用於命名銀河,後命名河流的證明如下:

「漢」在先秦是銀河的唯一名稱,而漢水則有諸多別稱。試問以銀河的地位,難道連個自己專屬名稱都沒有?要等著從漢水那裡借用?

而銀河作為夜空中最大星體,以江河命名,顯然要取其浩大。如果以現成地上江河之名為天河命名,顯然漢水還遠不夠資格。先秦「江」「河」「漢」都是專有名詞,「水」才是江河通稱。「河」專指黃河幹流,「江」也專指長江幹流,放著更大更有影響的「江」「河」之名不用,卻以相對偏僻的長江支流,規模和地位影響遠不及黃河長江的漢江為天河命名,顯然不合情理。如果漢本身含義不佳,以敬天為信仰的周人卻用來給天河命名,如此對上天大不敬的做法根本是匪夷所思。

看「漢」的標準字形,雖然正體字寫法是「漢」,但其實右側已經做了簡化,「漢」的真正字型如下:

「漢」的本意,在《說文解字》有解釋:漢,漾也。東為滄浪水。從水,難省聲。

「漢」的解釋還有:從難省,當作堇(意思是難省是發音,會義應該是氵+堇)。而前作相承去土從大(把「堇」下面的「土」寫成「大」,變成了漢),疑兼從古文省。

以及「漾言其微,漢言其盛也」的表達。

注意,難省是發音,有時「漢」字寫作「難水」這是形聲造字法,沒有表示「苦難之水」的意思,這種無根據的望文生義,和王安石那套「波者,水之皮也」,以及蘇東坡嘲諷的「滑者,水之骨也」一樣好笑。

漢同漾,以及漾言其微,漢言其盛也等表述,固然可以理解為漾水和漢水是一條河,初發為漾,盛大後稱為漢。但也可以理解為「漢」與漾在字義上有相通之處。漾主要有兩種含義:滿溢和平緩。對夜空中沒有明確邊際和沉靜不動的銀河來說,這是個恰如其分的形容。顯然「漢言其盛也」就是指夜空中滿溢平緩的天河。

從會意角度考慮,「漢」的原形為氵+堇,而「堇」的本意是黏土,正與夜空中銀河明暗相間,繁星散落的形態相似。

綜上所言,「漢」最早乃是銀河的專屬之名,而漢水則因「疑是銀河落九天」之故被用「漢」命名。

「漢」還有另一個異體寫法

從水,從或(國),從大,這就完全是以漢代表國家民族的含義創造的字形。

最後欣賞一下真正的「漢」

另:個人感覺「銀河」這名稱略俗,相比之下「天漢」要更有文化內涵和氣魄,所以恢復古稱,將銀河系命名為天漢系,應該是更好的選擇。

—————————————補充線:華夏的由來——————————————

回復中有網友要求解釋華夏的含意。華夏也是漢族的族名,在此一併回答也是應有之義,正好本人對此也略有研究心得,提出供諸位參考。後面內容相對篇幅較長,但在下態度是認真的,所說皆有所據,絕非信口河,自信尚足一觀。如有疏失,還請包涵。

在漢以前,我們民族已經有兩個自稱,「中國」和「華夏」。

中國的意義很明顯,就是字面的中央之國,這個中央,當然不是純粹的地理意義,因為純地理是無所謂中央的。中國是我們祖先民族本位觀念下,以自我為中心形成的民族地理和政治地理觀念,且最終超越了地理含義而可以直接指代民族和文明。

漢語博大精深,一詞多義並存很正常。「中國」一詞在華夏內部使用,是與四方相對應的政治地理概念,多指黃河流域中原地區;在華夷之間使用,就是與「四夷」相對應的民族地理概念。很多人和勢力極力要將「中國」去民族化而地域化,極力宣揚一種中國只是單指一片固定土地範圍,沒有文化內涵,沒有本位意識,土地上被異族征服換了人換了文化仍然算中國。凡是如此宣揚者,出身漢族就是漢奸國賊,出身異族的就是亡我之心畢露的死敵。

《公羊傳·禧公四年》——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桓公攘夷狄而救中國

顯然,中國不是固定的範圍,不是死物而是有生命的可變體,會隨著我們民族和文明的興盛和擴大,也會在衰落時縮小,更會在漢族喪失獨立時滅亡。只有一片土地由華夏-漢族主宰時,才叫中國,否之就不是。

常有人認為「中國」指代國家是現代才有的用法,其實「中國」一直是我們民族和國家的通稱,歷朝歷代從未停用。所謂古代沒以中國為正式國號,是因為混淆了古今中國的不同內涵,忽略了中國特殊歷史文化背景。

先明確一點,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的名號嚴格的說不能叫「國號」,而是「有天下之號」,既然是「天下」,就是比民族意義上「中國」的範圍更大。歷史上,中國長期是已知範圍內一強獨大的最先進民族和文明,周邊不存在能與中國全方位匹敵的勢力。這就形成就了中國「天朝意識」的世界觀:中國是最高等的民族和國家,是天下的宗主。中國君主理論上也是天下的統治者,對四夷擁有「華夷一統」的主權。中國和四夷的區分是明確的,但中國與其是內外主從關係,而不是平等並列的。中國古代天下觀把世界分為三個層次:最內層就是與華夏—漢族等同的中國;第二層次是各類「屬夷」,就是臣服於中國,但不在中央直轄下的各類自治機構,含各種土司和屬國;最外一層就是化外之夷。古代中國實質擁有最高主權的,是最內層的中國+第二層屬夷,而現代我們理解的古代中國,則因對現實國際政治的顧慮,把第二層又進行了分割,把許多屬國排除在中國主權之外,當把這個現代中國概念往古代語境上套時,自然會導致認知錯位。

在中國具有鮮明的民族和文明含義,中國又不承認有對等外國,而主權又包含了四夷時,以中國為有天下之號不僅無意義,還會導致概念混亂,造成中國意義的虛無化。古代選擇以朝代帝號作為中國統治天下之號,但又不妨礙根據實際情況在國內國外使用中國一詞。這就類似英國還是日不落帝國時,民族和文明意義的英國也僅指不列顛本土,而絕不包括海外屬地。

很多人始終為滿清地位糾結,就是因為沒認識「中國」一詞包含的深厚民族文明本位意義,以及沒理解古代「天下觀」里的主權與屬人關係的定位。地域主權與屬人的身分的分離,是古代乃至近代普遍的常態現象,對一個地方擁有主權,並不意味著當地異族就擁有國民身份。如近代美國,長期不承認印第安人的國民身份,但同時也絕沒放棄領土主權。這在現代以前的世界各國非常普遍,國內少民自然擁有國民資格僅僅是現代才普及的作法。所以明朝對東北擁有主權,與建奴不是中國人,這兩點絲毫沒有矛盾之處。明朝時長城以北不以漢族為主體的東北主權無疑屬於中國,因為明朝在當地進行主權宣示而無人有異議時,中國的主權就已經建立了,這片土地的最高主權也就屬於中國而非當地其它民族所有。當地異族是中國臣屬,但在沒承擔與中國人相同的義務前,不具有完整的中國人身分和權利,他們與中國聯繫是以服從中國統治為前提,一旦叛亂分裂,就等於斷絕與中國的關係,成為徹底的外敵。所以自奴兒哈赤叛亂分裂的那一刻起,建奴就自絕於中國,只能是中國的敵人而絕非中國人,明清也只能算中外戰爭而絕非內戰,滿清滅明只能是中國的亡國而絕非改朝換代。將滿清定位於異族侵略中國,無礙於東北歷史上主權屬於中國的事實。

天朝意識現在成了嘲諷用語,做為自大無知的象徵而飽受抨擊。但要說句公道話:天朝意識作為高度的民族和文明自我中心意識,是擁有持久霸權和文化自信的強國及其國民必然具有的心態,並非中國獨有。遠如古希臘、古羅馬,阿拉伯、奧斯曼,以及近代歐洲列強,乃至現代美歐國家無不或多或少具有這種意識,甚至一些地區小強也有著類似的「小天朝意識」,天朝意識的強弱直接與其國家的強大和文化影響成正比,中國天朝意識深入人心,恰是因為中國古代一超獨強的時間太久了。現實中也是落後國家國民對先進國家的往往更關注了解,而先進國家常常對落後國家是鄙夷和無視的,這也是勢利的必然。天朝意識本身並不可笑,可笑的是不擁有與之匹配的實力時還死抱天朝意識不放,這就只能自取其辱了。中國現在確實不具備古代配擁有天朝意識的實力和地位,但更忌走到反面極端,成為自卑自賤的雙標逆向民族分子,相比天朝意識,這更可悲可恥。畢竟小國可以靠事大生存,而象中國這種巨型國家,不成為強國就只能被宰割,想事大也沒人敢收。如同一隻小貓可以靠當寵物舒舒服服的生存,而一隻老虎,哪怕再馴服,也難被放心當寵物。

扯的有點遠,還是回到華夏上來。相對於「中國」,華夏是個合成詞,華和夏本是獨立稱謂,也可合稱,皆可用於指代我們的民族。

《尚書·舜典》——蠻夷猾(侵犯)夏。

《左傳·襄公十四年》——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

《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楚失華夏。

《左傳·定公十年》——裔不謀夏,夷不亂華。(這是孔子在齊魯夾谷之會上所說)

還有現在最廣為人知的「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出自唐朝孔穎達(孔子三十一世孫)的《春秋左傳正義》。雖然這種解釋已經滿足了許多人的要求,但畢竟此已是中國文化完全成熟後的解讀,附會太多,也過於抽象。我則嘗試著把華與夏的初始本義及其延伸出的文化內涵全部揭示出來。

「華」,其原始含義是花,而且根據《爾雅·釋草》中「木謂之華,草謂之榮。「華的本義應是樹上之花。但究竟是何樹何花呢?這一點也能從字義中找到端倪。我們知道古人在名之外還有字,而字普遍是與名相呼應關聯的。孔子的弟子中有位名叫公西赤,他的字是」子華「。顯然」華「與」赤「是近義,赤的本意是火,所以炎帝也稱赤帝。赤按顏色分,則為深紅色。那麼又是哪一種深紅的樹花被中國先民如此看重呢?

我覺得《詩經·周南》中的《桃夭》一篇應該給我們足夠提示,」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子之于歸,宜其室家「。桃樹作為起源於中國的本土植物,因其功用在我們文化中佔據了重要地位。桃既可食,也有藥用價值,作為中國古代最重要的果樹,長期以來便被先民視為有驅邪消災作用的神樹,後世端午的桃枝,對聯前身的桃符,道士驅鬼的桃木劍,都是肇始於此。在春天交配季節(大霧)盛開的桃花,不僅美麗鮮艷,而且表現著生命活力和預示未來的豐收果實,意味著興旺與繁盛,自然成為性和生殖的象徵,直到今天桃花,桃色這些辭彙的深意仍會使人浮想聯翩。桃樹能同時完成食、性、生育諸方面的需求,成為先民崇拜對象也就理所當然了。

漢族自稱炎黃子孫,以黃帝為我們民族和中國的初祖。但締造漢族文化基礎的,是在比黃帝更為久遠的時代。中國第一姓,不是黃帝的「姬」,也不是炎帝的「姜」,而是伏羲氏的「風」姓。伏羲氏被稱為華夏人文始祖,據記載在這個時代,我們祖先發明了網、籠等工具,漁獵的效率大大提高,並由此開始馴化禽獸。同時舉一反三,創造了八卦,開始主動認識和思考自然與人的關係,開始了文明啟蒙。對偶婚姻制度也在此時形成,先民從此脫離了「知其母不知其父」的蒙昧狀態,社會關係有了質的改變。

有人可能不了解,在中國傳統儒學中,夫婦才是人倫之始。《易經》中說「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儀有所錯」。《中庸》中孔子說「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人類有了婚姻後,才形成家庭,才有了建立在家庭基礎上的複雜社會關係。國是以家為基礎構建的,而家是以夫婦為基礎構建的,所以一切社會倫理都始於夫婦之道。儒學的把社會倫理的本原建立在家庭倫理上,讓整個儒學思想體系立足於家庭的內在需求,不能不說這是中國文明和儒學最偉大的認識,這使我們文明一直保持了強大的生命力,維繫了最基本的人性和溫情社會,是漢族屢仆屢起,能發展成世界第一大民族和中國長期統一的根源。

相傳伏羲氏的妻子是女媧,都是風姓,說明這時還是在氏族內部通婚,這也是後世把二人說成是兄妹的原因。伏羲女媧以蛇為圖騰,留下的形象是人身蛇軀,正是在以蛇為基礎,中國人創造出「龍」的形象,龍的傳人也是由此而來。更重要的是,伏羲女媧所出身的風姓氏族是「華胥氏」,而華胥氏的另一別名是「赫胥氏」。看到這裡,想必大家已經基本看出「華」的脈絡了。赫是赤的升級,意味著更多的火、紅、光,再次證明了「華」與這些特質的關聯。胥有相伴相隨之意,華胥也就是與桃花共生的氏族。

但這就是最終答案嗎?雖然桃樹之花應是「華」的原始本義,但這種早期簡單的植物崇拜,還難以為我們民族脫離原始狀態後的命名提供足夠的文化內涵,從桃花發展到後世所具有的各種美好含義,其跨越未免太大。下面請允許我開一點腦洞,做點有合理依據的推測。「華」的含義中,包含了光明。可是桃花哪怕再美麗,再鮮艷,再火紅,它也不會發光。這時應該要注意到,伏羲氏還有太昊、太皞等名號,而這些名號都是與太陽崇拜相關的,甚至連與「羲」相關的曦字,也表示初升的太陽。

對於中國古史,我們後人在承認其基本框架屬實的基礎上,也必須要認識到,因為過於久遠,歷史信息的傳遞會出現相當的變形。比如伏羲這類名號,就不會是單指個人,而是一個時代的代表。中國歷史是持續不斷的,文化始終處在發展中。事實上,雖然伏羲時代是一個漁獵畜牧的時代,但繼承風姓的伏羲後裔卻跨越了從神農到五帝、三代多個時代。太皞這個名號就一直傳承到黃帝時代。甚至直到春秋時代,仍然有風姓直系諸侯分布於淮北和山東南部,中國人穩定的血統傳承實在驚人。

《左傳?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須句、顓臾,風姓也,實司大(同太)皞與有濟之祀,以服事諸夏。邾人滅須句。須句子來奔,因成風也。成風為之言於公曰:「崇明祀,保小寡,周禮也;蠻夷猾夏,周禍也。若封須句,是崇皞、濟而修祀、紓禍也。」

在進入農業時代後,太陽崇拜開始盛行,伏羲氏的直系後人改稱與太陽有關的太昊和太皞也很自然。伏羲氏的桃樹崇拜,在後世的五德說中配五行中的木德,可見文化傳承的悠久穩定。在周代的《月令》中,太昊又被尊為主管春季的東方天帝。春天、桃樹、如火一樣盛開的桃花、東方、太陽,把這些要素結合在一起,是否會對我們有所啟發?對中國文化有所了解,很容易就會聯想到在東方日出之所,棲居著十個太陽的扶桑神樹。

《山海經·海外東經》——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山海經·大荒東經》——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

至此,一套完整的邏輯璉建成了。從上古採集時代開始的華胥氏的桃樹桃花崇拜,延續至農業時代,與太陽崇拜相結合,最終形成了太陽神樹信仰,成為表現光明、興盛、美好的「華」。到中國文明人文主義發展成熟後,「華」從自然崇拜向人文價值轉化,成為中國文明美好輝煌事物的總稱,一步步進化,內涵不斷豐富累積,這就是「華」成為我們民族稱號的由來。

上述說法並非臆測,而是有實物為證的。

請欣賞實物「華」

這就是三星堆的青銅神樹,上停著九個背負太陽的金烏(不是應該有十日嗎?那一個正在天上),有龍在樹上盤繞,其與文獻的吻合已經到了分毫不差的程度。這裡正好反駁一下所謂三星堆是外來文化或由異族創立的荒誕說法。中國文明由於規模宏大,出現多樣化實屬正常不過的現象。但總有人無視中國各地考古文物,相對於域外,文化共性要遠遠超過差異。這種處處以分裂和貶低中國文明為目的表現,這正是前面我所說雙標逆民的心理下的變態行為。

三星堆也證明現代人對華夏先民過於低估。首先是低估華夏文明的影響範圍和先民遷徙交流的能力,四川的三星堆發現了浙江良渚文化風格的玉琮,還發現了眾多玉璋,而同樣形制的玉器分布,以中原為中心,東至山東,北至陝北,西至四川,南達廣東乃至越南。再就是嚴重低估了中國古史的可信性,在三星堆以前,很多人把《華陽國志》記載古蜀國的內容當成傳說而非信史,現在三星堆青銅人面已經證明「「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是可信的。那《華陽國志?蜀志》中「蜀之為國,肇於人皇,與巴同囿。至黃帝,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陽,是為帝顓頊;封其支庶於蜀,世為侯伯。歷夏、商、周,武王伐紂,蜀與焉。」難道會是無據之談嗎?

《華陽國志》記載古蜀人是五帝之一顓頊的後人,而據《史記》所說「帝顓頊高陽者,黃帝之孫而昌意之子也。…北至於幽陵,南至於交阯,西至於流沙,東至於蟠木。動靜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屬。」

再看禮器玉璋的分布圖,是否發現與所描述顓頊影響所及的地域驚人的吻合?

這足以證明:上古華夏文明的遷徙能力和影響範圍遠比許多當代中國人認為的強太多,把五帝時代貶為傳說而非信史,這樣的論斷才是沒有根據的立場先行。

說完了華,可以說夏了。

一提到「夏」,很多人會想當然以為是夏朝的影響,如同「漢」之於漢朝一樣。但認識歷史最忌膠柱鼓瑟,把不同時代不同人物進行不當類比,要承認不同時代和不同的人都是獨特的。夏朝時代,中國還是合眾國形態,夏做為第一個「家天下」的天下共主,地位並不穩固,實力雖強於其它諸侯,但沒有壓倒性優勢,別說與中央集權制大一統的漢朝相比,相比商、周也相差甚遠。商、周的歷史都不短於夏朝,優勢和影響力比夏朝只大不小,為何名號沒成為我們民族的代稱?

《尚書·舜典》——蠻夷猾(侵犯)夏。

顯示比夏朝更早的堯舜時代,夏就已經成為我們民族的普遍自稱了。如果說這還不足為憑,那舜和禹同屬黃帝分支顓頊一系的後裔,而後來的周人,雖然血統上與商人更近,屬於黃帝另一分支帝嚳一系後裔,但卻也自稱「夏」,顯然「夏」並非夏後氏的專屬名號。

在中國與漢族有長期共存關係的本土民族,如藏、彝、苗等民族,對漢族的稱呼也是接近於「夏」的發音。華夏與這些民族分離至少有五千年以上,遠早於夏朝,且這些民族都分布於邊陲地區,與位於河洛的夏王朝也不具備接觸的條件。說明「夏」的使用遠早於夏朝,影響也遠大於夏朝控制的範圍,至少在華與羌系民族分離時,「夏」就已經成為炎黃族群的自稱。

那麼「夏」的最初含義是什麼?如果說「華」是樹,那麼夏就是人。相對於華具有的早期自然崇拜色彩,夏則從一開始就有著鮮明的人文精神和文化自覺。

先看夏的字型

釋義:夏,中國之人也。從攵從頁從臼。臼,兩手;攵,兩足也。

「夏」字就是華夏人給自己的自畫像,表示「我們」,如果還原為真正的圖像,應如下圖。

這是出自山東嘉祥武梁祠的漢朝造像,左上為神農,左邊題榜為「神農氏因宜教田,闢土種穀,以振萬民」;右下為黃帝,題榜為:「黃帝多所改作,造兵井田,垂衣裳,立宮宅」。正是靠先民的奮鬥,中國成為少數獨立開創了原生文明的民族,也是唯一延續至今的原生文明和民族。我們的先人對自己充滿了自信和自豪的,所以夏也就有了另一層含義:

《爾雅》——夏,大也。

「夏」用現代口吻表達就是:我們是偉大的民族。

隨著中國文明的一步步發展,「夏」的內涵也一步步增加,逐漸具有中央、正統等一系列含義。至周代,漢語的標準語被稱「雅言」,《詩經》中等級最高的詩體被稱為「雅」,而雅就是「夏」的假借。而由於華、夏相互聯用,也導致了二者詞義重合,如一年中最為繁盛興旺的季節,也被稱為「夏」。

華夏合稱,其含義就是:我們是光輝興盛的偉大民族。


因為劉漢是第一個廣泛承認的皇統,晉自詡是繼承漢統的,西晉初曾有去魏化的政治操作(魏也是繼漢統的,禪讓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但司馬家可能覺得曹家太low了,但晉朝曹魏遺族很多,所以這個工作並不徹底),因此,此後宋齊梁陳名義上都是以直接繼承晉統往下走的,很多都是把魏跳掉的。不過南朝的「諸夏」意識要比「漢人」意識強一些,和北朝是以「夷夏」而非「胡漢」觀念區分居多。

以漢代表中原主要還是來源於北朝。在五胡中,劉漢的號召力非常高,從劉淵趙漢開始,也是以繼漢統為標榜的(兄亡弟繼,追尊劉禪~~~對的,北朝一般把魏晉給跳過去,劉備這個草鞋漢的皇統在山西復活了),此後北朝諸國一大半又多多少少與劉淵趙漢有關係,立國大多參考漢的封國系統,而繼承蜀漢的政治邏輯,把繼承自曹魏的南朝看成篡位者,因此南朝自然也就被認為是漢地了。最奇葩也最重要的是北魏,對漢統看的很重,因為發家於晉封的代國,所以拓跋珪建國以後直接認為晉愍帝以後就沒有晉了,各種撇清和晉的關係,而且魏書里始終認為劉淵是僭漢,後來實在扯不上就扯炎帝,搞讖緯,這玩意是漢朝人的最愛了,比血統還管用,還深入人心。因此北魏的漢人意識有時候比南邊的真「漢人」還強,但中原漢人漢地這個意識卻因此確定了,相比之下 諸夏等舊稱慢慢退出歷史舞台,南北朝中後期北朝各個國家又基本是建立在北魏系統里的,這個意識自然也就延續下來了。

這麼一搞,中原以及東南為漢地就成了一種常識,隋唐都直接源於北朝政治傳統,此後自然就改不了了。

所以這麼一搞,三國的最終勝利者好像還是劉備同學~~~~最可憐的是我大吳國~~~都沒人提了~~


我覺得溯源追根的話,是銀漢、雲漢、天漢,就是銀河。

《詩經-大雅-雲漢》:

------------倬彼雲漢,昭回於天。

《詩經-小雅-大東》:

------------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

《古詩十九首- 迢迢牽牛星》

------------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曹操《觀滄海》:

------------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陸機《擬明月皎夜光》:

------------ 招搖西北指,天漢東南傾。

李白《月下獨酌》:

------------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張九齡《奉和聖制途經華山》:

------------ 萬乘華山下,千岩雲漢中。

杜甫《遣悶奉呈嚴公二十韻》:

------------ 烏鵲愁銀漢,駑駘怕錦幪。


漢族叫法當然來源於漢朝,大漢得自漢中,我是漢中出生的,按血統來算應該是最原始的漢族人了。

出個腦筋急轉彎,想想為什麼大家現在都過端午節國家法定節假日,端午節是紀念楚國屈原的,那現代人為什麼要紀念屈原,春秋戰國不是有七個國家么,為啥就只過楚國的節日?要是其他幾個國家的也紀念一下,大家的節假日不就很多了么?

想明白了為什麼了?

因為,劉邦,項羽,韓信,他們都是楚國人啊!

看有回答已經提到漢族最根源應該是漢水,漢是浩漢星漢的意思:「漢族得自漢人,漢人得自漢朝,漢朝得自漢王,漢王得自漢中,漢中得自漢水。」

因為本人大部分時間在山東過的,中間隔了20多年,今年春天回去一次,隔20多年真是物是人非,其實時間一長,連物都不是了。期間手機拍了幾張圖,正好給大家看看真正的漢水。

其實漢水也就是漢江,長江的主支流,春天枯水期水不是很多:

先看看別人拍的,要有一個好的第一印象

近景(仔細看還能看到朱?鳥)

遠景,美吧,這是觀光地帶

這是漢水河道裡面挖出來的石頭,欣賞一下

這是漢水邊上的油菜花,大家欣賞一下:

漢中可是被稱為小江南,地球上同一緯度生態最好和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之一,各種國家珍惜動物,不僅有朱?,還有土生土長的熊貓,金絲猴呢,風水十分的好,所以劉邦才從這裡發跡起來了。你說這麼美的地方,要真是這個問題下某個回答曲解的受苦受難的凄涼地,犯人們難道被發配過來享福么?

歡迎大家去漢中旅遊,體驗原汁原味的漢族文化。


「漢」一字最早見於安州六器中「中甗」的銘文,指漢水。稍晚時期涉及「漢」這個字的新蔡葛陵楚簡和鄂君啟節中的「漢」也都指漢水,沒有刑罰啊、苦難啊、流放的那些個含義。


2017年6月27日更新

我乎的網路暴力實在是讓人嘆為觀止。一個人能帶一群人的節奏,除了鬥魚,我只服我乎。

更有甚者,評論里有人說:

答主是四川人,老把漢中和巴蜀放一起丟不丟人

作為一名山東摳腳大漢,我表示可以給我個板凳讓我在一旁吃瓜圍觀嗎?

另外,@風龍雲虎 朋友對我的回答提出了不同看法。他的回答的立足點就在於「漢」最初的意思是「銀河」,而非「漢水」。其中論據有一些很有道理,更有一些論據邏輯混亂之餘讓人捧腹。諸君且看:

這種無根據的望文生義,和王安石那套「波者,水之皮也」和蘇東坡嘲諷的「滑者,水之骨也」一樣好笑。

我真的想說聲抱歉,「波者水之皮也,滑者水之骨也」,「波」和「滑」可能還真的就是由「皮」和「骨」衍生出來的,請看:

象形字典:波的象形字象形字典:滑的象形字

需要澄清的是,我貼出來這個網站,並不代表我認同這個網站的這兩個解釋。因為我還沒有對此做自己的研究和資料查閱。但是很明顯, @風龍雲虎 沒有證明「波」和「滑」的起源與「皮」和「骨」無關,所以這條論據從根本上不成立。讓人最不能理解的是,他還自以為是地嘲諷別人「好笑」,此番看來,引王蘇笑談為論據而搬石砸腳,真不知是誰「好笑」 :)

另外,諸如「實名反對XXX答案」的句子,真是好玩,語氣風格就像是個叛逆期的學生。(此條不針對 @風龍雲虎 ,是對知乎普遍類似句式的感慨)

最後,下面這句話,原封不動的退還給 @風龍雲虎 。

在知乎,我最受不了的就是長篇大論,旁引博證,圖文並茂,貌似一本正經,最後卻給出胡說八道式的回答。

關於「漢」最初到底是「銀河」還是「漢水」,我真的不想再多說了。我的論據已經在原答案給出,大家信可,不信也可。但是一定要記住:

請獨立思考。

請獨立思考。

請獨立思考。

讓我們保持和諧氛圍而非撕逼鬥嘴,以下是原答案:

此回答力求溯源追本,因此導致「答案略長」。為了清晰起見,將答案按表述邏輯分為五部分:

1. 漢族名稱來源;2. 漢朝國號來源;3. 漢中如何得名;4. 漢水如何得名;5. 其他討論。

不想看全文的懶漢們,直接給你們結論(tl;dr):

漢族名來自於漢朝,漢朝國號來自於漢中,漢中名字來自於漢水,漢水名字源自其是上古三代流放之地。

最後一句沒看懂?還是看全文吧...

用語解釋:
(此段應為等寬代碼模式排版,希望知乎儘快完善手機版上的等寬代碼顯示)
有時候因為簡略或者因為側重點不同,某些用語可能涵義模糊,這個小部分專門列出來做解釋。
#上古:三皇五帝夏商西周。
#三代:夏商周三代。
#漢江:今日漢江全流。
#漢水:根據上下文,有時指漢江,有時指漢江上游,如果理解有歧義,請評論,我修改。
#關中:今渭河平原,位於陝西中部。語源可能是「眾關之中」(被眾關裹挾),「眾關」指的是:函谷關,大散關,蕭關,武關。
#關東:本文所提關東,指函谷或潼關以東。不是闖關東的關東(山海關)。
#關西:函谷或潼關以西。

----------第一部分分割線----------

1. 漢族名字來源

無疑義地,漢族名字來自漢朝。

秦朝是中國第一個大一統帝制皇朝,但是國祚太短,統一不久就被推翻。秦朝餘威被接著興起的漢朝而繼承並且徹底發揚。東西兩漢四百年,如果撇去中間短暫的新朝(公元9年-23年),可算是帝制王朝之中國祚第一,比後來的唐、清多出一百餘年。

兩漢時期,是中華主體民族的最重要塑造期。儒家文化被首次官方定型,並成為漢族乃至整個東亞往後兩千年間最主要的文化系統。道家文化(非道教)雖被儒家壓制,但道家在東漢出了王充這麼一號人物。(私貨)私以為,今日漢族無神論人口比例如此之高,一部分原因就在於王充同學的貢獻(私貨)其時文治武功如何,也自然不用我再多評價了。

若論對古代中國國內國際威望的貢獻,最突出的就是漢、唐。漢在前、唐在後,按照中國人追遠思賢的傳統,「漢」自然是更加適合的族名選擇。另一方面,唐朝人也經常以漢朝自比,以下僅舉兩例,一詩一史: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長恨歌》

……(突厥賀魯)眾且十萬,來拒官軍,(蘇定方)定方率回紇及漢兵萬餘人擊之。賊輕定方兵少,四面圍之,定方令步卒據原,攢槊外向,親領漢騎陣於北原。賊先擊步軍,三沖不入,定方乘勢擊之,賊遂大潰,追奔三十里,殺人馬數萬。明日,整兵復進。於是胡祿屋等五努失畢悉眾來降,賀魯獨與處木昆屈律啜數百騎西走……

……(薛仁貴)仁貴上疏曰:「……漢兵有於賀魯諸部落得泥熟等家口,將充賤者,宜括取送還,仍加賜賚……」

……(薛仁貴)又領兵擊九姓突厥於天山 ...... 時九姓有眾十餘萬,令驍健數十人逆來挑戰,仁貴發三矢,射殺三人,自餘一時下馬請降。仁貴恐為後患,並坑殺之。更就磧北安撫餘眾,擒其偽葉護兄弟三人而還。軍中歌曰:「將軍三箭定天山,戰士長歌入漢關。」九姓自此衰弱,不復更為邊患……

——《舊唐書-列傳第三十三》

先不論唐詩中數不勝數的以漢朝自比,官史中僅《舊唐書-列傳第三十三》這一篇就有無數次自謂漢庭。可見唐朝人對漢朝也是抱有強烈的認同態度。雖然《舊唐書》作於五代,但時代非常接近,而且多次是直接引用唐時原文(如薛仁貴上疏、唐師軍歌),所以代表性和可信性皆高。

來,看個圖過過癮,下圖取自維基百科「西漢」條目,作者是網友「玖巧仔」,點擊可看原圖。(圖中水印「維基百科用圖」是否指的是「僅限用於維基百科」?原作者聯繫不上,求教,侵刪。)

這個是漢武帝在位時期世界各主要文明的疆域,此時還未到羅馬疆域最大時期。公元100-150年羅馬疆域達到最大,500萬平方公里左右,比漢武帝時600萬稍遜。羅馬對邊遠行省的控制力度非常之弱,特別是在東方(西亞),基本上只要有蠻族入侵,肯定要麼束手要麼獨立... 相對應的,漢朝對西域諸國的掌控也是隨國力興衰有明顯浮動。但無論實際控制如何,西域對中央政府總體上還是依附,畢竟另外三面鄰居都挺野蠻的,還是文明程度最高的漢朝比較靠譜... 扯遠了。再一次感慨河西走廊的咽喉位置...又扯遠了。

看的不過癮?可以參考維基百科中「漢朝」條目的前面幾段(自備梯子):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1%89%E6%9C%9D

註:本答案無意比較漢唐兩朝孰強孰弱,本不是一個時代,無異於關公戰秦瓊。

----------第二部分分割線----------

二. 漢朝國號來源

秦末戰爭,義帝懷王和項羽、劉邦約定:誰先叩關滅秦則王關中(封為關中王)。劉邦先於項羽入關,秦王(不是秦皇,趙高立子嬰時認為山東舊國都已復起,秦國已經退化至統一之前的境況,故立子嬰為王,而非帝)子嬰獻璽而降。項羽認為自己消滅了秦軍主力而讓劉邦撿了便宜,感到不爽。於是違反約定,偷換概念,把劉邦封到了巴蜀、漢中為漢王,因為廣義上漢中也是秦國舊地,毗鄰關中,不算跑得太離譜。項羽又將真正的關中之地一分為三,封給三個秦朝降將以監視劉邦(王勃詩「城闕輔三秦」之「三秦」由來於此),因為關中三地是劉邦進軍關東(中原)的必經之路。

下面是《史記》原文,覺得麻煩可以略過。

項羽使人還報懷王。懷王曰:「如約。」項羽怨懷王不肯令與沛公俱西入關,而北救趙,後天下約。乃曰:「懷王者,吾家項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約!本定天下,諸將及籍也。」乃詳尊懷王為義帝,實不用其命。  
正月,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負約,更立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三分關中,立秦三將:章邯為雍王,都廢丘;司馬欣為塞王,都櫟陽;董翳為翟王,都高奴。

——《史記-高祖本紀》

註:此處「南鄭」即為漢中治所(郡衙所在地),今漢中市南鄭縣。

來看看,剛被始皇帝統一不久的中國被霸王項羽分封后的樣子... 圖片來源楚漢戰爭 項羽分封諸侯示意圖。註:該網站其他的內容魚龍混雜,大家瀏覽時一定仔細甄別良莠,有自己的思考。

其實,今天我們以上帝視角(事後諸葛亮)來看,項羽把劉邦封到巴蜀、漢中真的是非常不對的做法。秦國在戰國時期突然崛起的原因,除了商鞅的改革之外,另一個就是滅巴國、(古)蜀國得到千里沃野有了充足的糧餉供應。試想僅靠秦國故地(上圖中雍、塞、翟三地)那些極有限的收成,怎麼能驅使虎狼之師吞併六合?為什麼項羽要將劉邦分封到這裡?第四部分有一些純個人見解。

後來劉邦百折不撓搞定項羽,以自己封王之「漢」地為國號,立四百年基業。劉邦與四百年後劉備同有巴蜀漢中之資,然而後者卻無法重現先祖功業,值得深思。除卻政治與軍事原因,另一重要原因為西漢初年的武都大地震徹底改變了漢江流域的水文與地勢,諸葛丞相已經不能再效法四百年前韓信的戰術與戰略。此為後話,按下不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尋兩篇論文一睹:

袁道陽等《公元前186年甘肅武都地震考證與發震構造探討》
周宏偉《漢初武都大地震與漢水上游的水系變遷》

簡言之,漢國號來源於漢中。

----------第三部分分割線----------

三. 漢中如何得名
漢中處於陝南,秦時設漢中郡。

「漢中」二字中的「」自然是取名於「漢水」。那「」字作何解?

一個簡單的解釋是因其處於漢水中游。但是看地圖(往下翻)就知道,漢中實際上處於漢江上游。為了讓這個解釋說得通,只能認為先秦時所謂漢水指的是今日漢江的上半段。對於漢水最早的記載之一存於《尚書》:

嶓冢導漾,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過三澨,至於大別,南入於江。
——《尚書-禹貢》

「嶓冢」是山名,古人認為此山是漢水源頭所在。後面的「漾」字,當指此源頭之水名為「漾水」。再往後幾句描述就很清楚了,解釋了今日漢江在古人眼中的幾段分別叫什麼。也就是說《禹貢》此文認為今日漢江上游叫「漢水」,與「漢中」指漢水中游這個解釋相呼應。

另有一解釋是,「巴中」,「閬中」,「黔中」,「資中」,「蝕中」等巴蜀地名是先秦巴人語言與漢語的混合。「中」字很可能是巴語中「地方」、「城市」的意思。

關於第二種解釋,很有吸引力,但是我暫時沒有找到書面材料,搜到的都是很隨意的網文(就像這篇答案),我就不引證了,等之後查證。

此外,@東雲博士 在評論中提及,上古所謂漢水可能是源自甘肅天水、禮縣。後或因西漢年間地震而變為今日面貌。今天水仍有「西漢水」,別稱「犀牛江」,可能是舊時漢水源頭,或者「西漢水」與今日「漾水」合起來正是《禹貢》中所說之「漾水」。若如此,那「漢中」是漢水中游的解釋則更能說通。

說的太多了,大家肯定讀得累,看幾張圖壓壓驚。

下圖截自Google Maps地形(terrain)模式,圖中橫穿漢中平原(漢中盆地)的河流就是漢水(竟然如此肥沃,怪不得三國志9里漢中擁有雙800的城市開發上限,洛陽都比不上它...):

下圖中是漢水的大地圖相對位置,取自維基百科,簡潔明了,只標出了漢江支流,三代古人所謂漢水可能就是僅指陝西省境內那一段:

----------第四部分分割線----------

四. 漢水如何得名
這是個難題,但是仍有線索可尋。

出土文字中,有東周時楚國《鄂君啟節》,主要記載了在楚國地盤(具體應該是湖北附近,君嘛)內交通河流的一些內容。
實物:

高對比度掃描:

圖中畫圈的就是「漢」字,形為上「難」下「水」。注意這不是今天的「灘」字起源,而是「漢」字寫法。

有「難(四聲)」之「水」,也許可以解釋為發配受苦之地。為什麼這麼說呢?秦漢之前,漢中所處的漢水中上游一直是作為發配的目的地之一,類似於唐之黔州(今重慶彭水)、北宋之沙門島(今山東煙台長島)、清之寧古塔(今黑龍江牡丹江市至海參崴一帶)。這幾個地方都是遠離中原腹地。夏商之時中原王朝勢力範圍遠遠不像後來那麼大,漢中之地已經算是蠻荒,是個流放政治犯的好地方。秦漢之時去三代不遠,項羽肯定知道這些。他為劉邦挑選這麼個好地方封王也是有這個意思:項羽也許太愛面子,要讓別人知道自己封劉邦於巴蜀漢中實際上是變相的「流放」,而忽略了巴蜀漢中絕佳的地理優勢:前線很短,攻守自如,糧餉不愁。

作為輔證,象形字典有條目如下:

漢水是上古三代(特別是夏商兩代)流放之地的這個解釋有不同書體的多個字例呼應,所以這很可能就是「漢」字的本原意義。也期待在未來能有甲骨文相關資料出土。

----------第五部分分割線----------

五. 其他討論

之前看到幾位朋友有說「漢水」之名來自於「天漢」,個人以為反了。「漢水」應該是「天漢」的來源。@居士說朋友也提到「漢水」之意似應早於「天漢」。華夏民族一直是一個務實的民族,首先關心的是身邊的、腳下的,然後再將天上之物用地上之物命名。且看現有文獻中,「漢」字第一次表示「銀河」的《詩經》一篇: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東有啟明西有長庚。有捄天畢,載施之行。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維南有箕,載翕其舌;維北有斗,西柄之揭。
——《詩經-小雅-大東》

看出什麼了嗎?「織女」,「牽牛」,「啟明」,「長庚」,「箕」,「斗」這裡都是星位的名字。這些名字的來源一看便知從生活中找到的原型,然後命名給這些星位。據此有把握認為,「天漢」是古人見浩瀚銀河如同「漢水」之波濤,因而得名。為什麼不是黃「河」,長「江」呢?上古之人行跡不可能太廣,給它命名之人只知」漢水「不知「江河」罷了。

歡迎討論。

----------感(私)想(貨)分割線----------

情感上,我特別認同「漢水乃歷難之地」這個起源解釋。「漢」為我族名,永遠警醒同胞:

鄰國之難,不可虞也。或多難以固其國,啟其疆土;或無難以喪其國,失其守宇。
——《左傳-昭公四年》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孟子-告子-下》


漢族是華夏族小名,來自漢朝,因為漢朝國力、影響力大,持續時間久。「漢」字義為「銀河」。


來源於武帝擊匈奴


要弄清「漢族」的由來,須從「漢」說起。

「漢」在甲骨文中已出現,作嫨(去女旁),表示人被捆綁,置於火上烘烤。後來繁化,加了火旁作熯(正如「然」本有火形在下,再加火旁作「燃」),就是「旱」的古字。原始農業社會,最可怕的是旱災,而「漢水」是「救旱之水」,正如「亂臣」是「理亂之臣」,詞例相同。

按段玉裁注《說文解字》詮釋,泉水剛出山時,水流較小,稱為「漾」,多股泉水匯成盛大水流後便叫「漢」。看來「漢」字的原始意義是對大河的通稱。並非專指哪一條河流。

後來,文人們把神話中的天河叫作「漢」也稱為「雲漢」「銀漢」「天漢」成語「氣沖霄漢」用的便是這一意義。今日長江第一大支流漢水(朝鮮的漢江也是用的也是這個意義)。

漢水發源於陝西省寧強縣,歷史上習稱寧強縣一帶漢中(即今日的漢中地區),漢字中河流名發展成了地名。

秦朝末年,劉邦入關滅秦後項羽封在漢中一帶稱「漢王」;劉邦得天下後,便用其發跡之地的地名作為王朝名,稱「漢朝」,「漢」字又由地名發展成了朝代名。

漢王朝統治中原中百餘年,疆域廣大,影響深遠,聲名播於海內外,周邊民族習稱中原人為「漢人」。因為漢王朝十分強大,轄下兵民又以勇武著稱,匈奴人常稱讚漢人為「好漢」,後來的「男子漢」等詞語皆為「莊稼漢」。

繼西漢、東漢之後,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幾個以「漢」命名的封建政權。三國時期劉備建立政權稱「蜀漢」或「季漢」。五代時沙陀族劉知遠建立的政權也稱「漢」,為便於區別,史稱「後漢」,與「後漢」並存的還有劉隱和劉崇建立的兩個名叫「漢」的政權,史學家分別稱為「南漢」和「北漢」。這些名叫「漢」的政權的接連出現,使「漢」字在人們的頭腦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這些政權統治下的民眾漸漸被視為一個共同體,並且與「漢」字緊緊地聯繫起來,這是最終形成漢族這一固定概念的歷史條件和社會基礎。

網上很容易找到的資料


提醒諸位分清族名由來和詞義本源的區別。私以為這個問題真沒必要深入到詞源和造字本義。

比如我一叔叔叫「華德」,人家就取的「中華美德」的意思。那我再用豐富的語言學知識給人家說,華的本意是「花」,你這名字是「花的德性」的意思,這有意義嗎?符合實事求是的精神嗎?不矯情嗎?

我們再往前推論詞的本意就是回答另一個問題了:你家人給你取這個名字,知不知道那是「花」的意思?你個老爺們怎麼名字叫「花」?

我叔:你個小兔崽子。。

言歸正傳,既然都認同「漢族/漢人」的「漢」直接與漢帝國有關,問題不就解決了嗎?甚至於用「漢」字命名帝國的時候,人們要的是「漢」字的哪個意思都不重要。(既然「國父」們如劉邦、蕭何接受了「天漢」這個意思,並認為項羽給的漢水地區是龍興之地,那麼名從主人,漢朝的漢就是「天漢」和「漢水流域」的「漢」)。而指民族的「漢」來自「漢朝」,古代老百姓在用「漢人」這個詞稱呼諸夏人的時候,只會了解這個詞與漢朝有關,天漢、漢水等更古老、更本源性的意思反倒退居其次、甚至無足輕重了。


本文原為馨思堂(微信號xinsitang 一個關注民族文化的平台,歡迎關注)撰稿。

作為中國的「多數民族」,我們為什麼自稱「漢族」「漢人」

秦漢統一後,「漢人」一詞開始出現

按照通行的說法,漢族的前身為「華夏族」,在先秦時期由於政治分裂,存在各個支系,隨著秦、漢王朝相繼統一天下,才逐漸有了共同的政府、共同的文字(小篆、隸書)、共同的價值觀(「孝」)、共同的邊界(長城),以及文人建構的共同祖先——黃帝,統一的華夏族開始出現。秦末漢初,周邊政權稱華夏族人為「秦人」,但由於秦朝二世而亡,漢朝則享有天下四百年,「秦人」的稱謂很快被「漢人」取代。

當然,很長時間裡,所謂「秦人」、「漢人」,實際上還只是「秦朝人」、「漢朝人」的簡稱。這些詞常常見於同外族的交往之中,如《後漢書》中「於是月氏來降,與漢人錯居」——大月氏人投降漢朝,讓他們和「漢人」雜居。這樣的例子不少,說明「漢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區別「蠻夷」的屬性,特指那些習慣穿寬袍大袖的華夏人。

漢朝解體之後,西晉的統一僅僅維持了12年,即先因皇位之爭,爆發「八王之亂」,再由北方游牧民族南下,掀開所謂「五胡亂華」的序幕。按照學者徐傑舜在《漢民族發展史》中的說法,這時「北方少數民族所建之割據政權,特別是北朝的北魏、東魏和北周的統治者都是鮮卑族,他們對所統治的中原居民,統稱為『漢人』或『漢兒』。」如高歡曾說,「今以吾為王,當與前異,不得欺漢兒……」「漢兒」在這裡顯然有了民族上的意義。

為什麼「唐人」沒能戰勝「漢人」

長達300年的大動亂後,唐朝成為兩漢之後又一個長命統一王朝。如我們所知,唐朝對外交往頻繁,在這個過程中,外國人對中國人有了「唐人」的稱呼。然而唐朝領土太大了,人員成分太複雜了,除了李唐皇室有著眾所周知的鮮卑血統,安祿山、史思明是胡人外,名將裡面,尉遲恭是鮮卑人、哥舒翰是突厥人、高仙芝是高麗人、李光弼是契丹人……更不用說長安城中還有大量的胡人商賈、歌姬。僅靠「唐人」二字顯然無法區分族別。於是唐朝時,中原人依舊自稱為「漢」,如在同吐蕃的交往中,也說「蕃漢兩家」。

隨著唐朝滅亡,中國陷入又一次大分裂,契丹、女真、蒙古長期佔據了中國現有版圖的北方地區,他們建立的政權,都沿用北朝慣例,稱佔領區的人們為「漢人」。《金史》上說,金太祖阿骨打命完顏希尹創造本國文字,其人「乃依仿漢人楷字,因契丹字制度,合本國語制女真字」——參考漢字和契丹文,發明女真文字。

蒙古滅宋,創立「四等人制」,列於蒙古人和色目人之後的是「漢人」和「南人」,前者指北方的華夏人、契丹人、女真人等;後者則指原南宋境內的人們。這個時候,也還只是北方人會用「漢兒」或「漢人」自稱,如張弘范被任命為滅宋元帥時,上書元廷請辭,說「漢人無統蒙古軍者,乞以蒙古信臣為首帥」——我們漢人沒有統帥蒙古軍的先例,還是讓蒙古大臣帶兵為好。南方宋人是不視這些「胡化」的人為「同族」的。

在漢、蒙之外的第三方筆下,如蒙古史家《金輪千福》中稱中原王朝為「漢兒國」;藏族史家《漢藏史集》,有一章名為「漢地王統」,記敘中原地區的政權更替,其間對於蒙元王朝的皇帝,除了稱「蒙古皇帝」,還經常被稱為「大漢王國」的皇帝。顯然,這裡是用「漢兒國」「漢地」指稱中原王朝轄地,那裡的人們顯然就是所謂「漢人」了。

伴隨滿漢三百年矛盾,「漢人」觀念終於確立

明清易代前後,為同滿人(女真人)相對,漢人的含義逐漸明確起來,如皇太極頒布的命令直接說,「今滿洲、蒙古、漢人彼此和好,豈不為善乎」,以示大清國內三族「一體」;順治也有「不分滿漢,一體眷遇」的說法。相對於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清廷設置了「漢軍八旗」——「以別於漢人未附者也」。其實那些不肯歸附的原明朝人,並不用「漢人」作為身份標籤,他們出於「華夷之辨」,依舊會稱自己為「華夏人」。因此,《鹿鼎記》中韋小寶說「天地會反清復明,幫漢人,殺韃子」,不過是金庸老爺子的創作。

在我有限的閱讀來看,似乎一直要到清末,梁啟超等將民族、種族概念從西方引入中國,才真的有中國南北一致自稱「漢人」情況的出現,此前基本全是出於其他族群之口。最喜歡使用「漢人」「漢族」等名詞的無疑是革命黨人,比如孫中山年輕時說「想推翻滿清政府,還我漢族河山」;鄒容在他的《革命軍》中說「彼滿洲以漠北異類,入據神州,凌虐漢族,種種不平」,飽含著「興漢排滿」的革命激情。

在有著濃厚種族意味的辛亥革命後,新生的共和國選擇使用五色旗作為國旗,代表「五族共和」。孫中山在就任臨時大總統的宣言中明確說,「國家之本,在於人民,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即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漢族是什麼,到了這時,終於不再有什麼疑問——作者我也可以正大光明地自稱漢族人了。

定義「漢族」要看文化,而非血統

上面掛一漏萬,簡單說了一下「漢人」「漢族」在概念上的由來。從中可以知道,所謂「漢人」的成分並不單一,金國統治者定義中的「漢人」包括被征服的契丹人;蒙古統治者眼中的「漢人」又加上了亡國的女真人;到了元朝滅亡後,甚至留在中國內地的色目人也都接受了漢文化。漢人群體正是在不斷「同化」中壯大起來的,如桑兵所說,「一般而言,漢族與少數民族的分別,就是同一人群的同化程度不一而已,同化程度高的,在歷史上即被指稱或自認為漢人;反之,則有各種不同的他指或自稱。就此而論,融合而成的漢實為一「大雜種」,血緣上與其他少數民族並沒有截然的分別」。

簡言之,秦漢王朝滅亡後,鮮卑、契丹、女真、蒙古等游牧民族不斷進入中國本部,並建立政權,他們為了區分轄下人口的族群,啟用了「漢人」這一原本含有貶義的稱謂。其後被稱為「漢人」的群體逐漸接受這一稱呼,但一直要到清末,中國引進「民族」觀念後,原來的華夏人,或者說中原人,才大範圍自稱「漢人」,直至今天。

參考資料:徐傑舜《漢民族發展史》、李一氓《試釋漢族》、鄺士元《國史論衡(上):先秦至隋唐篇》、李龍《漢民族形成之研究》、劉浦江《說「漢人」——遼金時代民族融合的一個側面》、張志強主編《重新講述蒙元史》、劉超《現代中華民族觀念的形成——以清末民國時期中學中國歷史教科書為中心》、桑兵《治學的門徑與取法:晚清民國研究的史料與史學》等


O3華夏無證據 倗國Q-M120奴隸O系 華夏族周人 秦漢南方O系五胡十六國北方融入漢族 Q-M120北方3-8%南方1-4%

第一:一個很簡單的邏輯,Y-O的年齡有4萬年左右,O系有這麼多支系,為什麼偏偏是O3就能是華夏,而其他O1,O2就是蠻夷呢?華夏族是源於5000年前炎黃的後裔,從父系講,華夏族只可能屬於一個Y, 最多不超過兩個Y。與上面邏輯類似,憑什麼所謂O3三大支中某一支是華夏,而其他兩支又是什麼「東夷」或「西羌」呢? 從考古和歷史上來說,華夏族文明與「戎狄蠻夷」和「中原土著」相比,不是差距一點半點,而是完全劃代的差距!! O系某一支與其他O系支系文明程度突然出現劃代的差距,而且基本上都生活在相距不遠的區域,從邏輯上講,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的!!從中國新石器考古證據看,各地新石器文化遺址存在廣泛的文化傳播關係,沒有一個是孤立的,也沒有哪個遺址絕對領先。如果說O1是百越,O2對應古中原,那麼O3憑什麼就能是華夏,而不是戎狄呢?實際上從邏輯上來說:如果說O1是百越,那麼O3對應戎狄,才是最合乎邏輯的。O1是百越是復旦給定性的,但由於他們幾個磚家自己是O3,卻不願意麵對O3可能對應戎狄的事實,結果一個蒙古人永謝布把這層窗戶紙給捅破了。從已有證據現象看,O1和O2所在的地盤比O3更有可能更早進入文化程度較高階段。所謂「O3農民論」純粹是嚴實等人意想,迄今都沒有任何古DNA和考古證據能證明。由此可見磚家們屁股立場將如何影響事實真相。而走西部山區、西北荒漠再遷徙到東北地區O3們,看不出有足夠的地理條件和時間發展出文明!東北地區的紅山文化也沒有O3的事,其他地區新時期文化遺址也沒有O3古DNA蹤跡(李輝造假的當然不能算)。迄今沒有一處古DNA能證明O3比O1和O2更早進入了文明階段。華夏文明起源於夏朝,漢字起源於夏朝,然而迄今夏朝在中國境內並沒有被發現,相反兵策儒劍聲稱證明了古埃及就是夏朝,這是符合邏輯的。中國境內最早的文明產生是商朝,商朝王族和周王族一樣都是源於夏朝,甲骨文字源於夏朝文字,從邏輯上來說,商朝王族也是遷徙而來。迄今學術界並不願意公布殷墟王族大墓古DNA,雖然據說早就測試過很多年了。目前考古證明已進入文明階段的倗國,是已經測試過古DNA的,是中國境內最早能證明文明族群Y類型的古DNA證據。吉大論文給出的倗國古DNA數據顯示,被論文標註為奴隸身份的樣本全部是O系,也包括幾例O3*(仍然未發現O3三大支)。而幾個大墓主人均是Q-M120,這也是把金文文字與Q-M120直接關聯的證據!我這也只是複述原論文數據,並不是如某些偏激者所攻擊的那樣,是筆者怎麼侮辱了O系。

第二:說O3是華夏者,依據就是現在O3人多。問題是這個邏輯恰恰又是反邏輯!為什麼呢,因為從歷史發展進程看,原初華夏族人口仍然佔據今天漢族人口優勢的邏輯可能性很小。因為中國版圖不斷在擴大,「戎狄蠻夷」等夷民不斷主動或被動融合於漢族,漢族分母不斷在增大;因為夏君夷民,因為戰爭對王族的屠殺,從數學模式上講,基數更大的多Y分母夷民增長速度似乎也不太可能低於單Y夏君後裔增長速度;還更因為近代征服者主要是蒙滿而不是華夏!以漢劉皇族後裔為例,原來認為「漢後無二劉」,但基因測試表明,即使按照劉姓人數最多的某支Y看,在劉姓人群中,推測可能屬於漢劉皇族後裔的比例也沒有超過3%,實際比例只可能比這還低,可能會低得多,甚至1%都不到。復旦的有不少人,明明知道更多事實和真相,要麼不願意說,要麼不敢說,要麼敢說的都被封號了。然後他們製造黃帝新衣繼續讓愚民們去傳播。

也有人在網上傳播一篇文章,是說春秋時代中國人和蒙滿之後的中國人幾乎完全是兩個不同人種。寫這文章的作者是完全不懂分子人類學的,他只是純粹從歷史和文化等現象比較兩個階段時期人的表現,卻與分子人類學揭示現象存在吻合性!

愛好華夏沒錯,這也是華夏文明的魅力。但對於華夏歷史與族群的研究,我們還是要遵循客觀理性的態度面對。只有這樣,才是真正地歸於華夏。多一份理性和客觀,是多一些華夏。多一些謾罵和無恥,就多一些野蠻。

1 漢族形成過程證明生物學意義上的華夏族後裔不太可能在現代漢族中佔據絕對大頭成分

只要學過中學歷史,都知道:「華夏族起源於西北,與中原土著融合,形成漢族」這一基本事實。漢族是一個以文化認同的混血民族,這應是基本常識問題。實際上狹義的華夏族就是指周人,以及被周人認同的同屬於炎黃系之殷商、炎帝系、顓頊系等後裔。當華夏族興起之時,其範圍僅中原及周邊小部分地區。當周人推翻殷商之後,分封諸侯國,各諸侯國才開始不斷向外擴張。由於周人並沒有採取種族滅絕政策,而是廢除奴隸制,採集積極與土著融合政策,顯然土著O系人口發展非但沒有被約束,反而隨著周人帶來先進生產力而得到大發展。

實際上春秋戰國之前,除越國外,長江以南廣大部分地區還不在華夏版圖範圍內。而分子人類學數據已經證明長江以南土著主要是O系,他們不是華夏系。直到秦漢大一統之後,長江以南廣大O系才逐漸融入漢族,沒有融入部分就形成了南方許多少數民族。顯然統一之後形成的漢人,其人口分母基數大大擴大了,華夏族越強勢,融合人口越多,分母越大,顯然華夏族頻率必然降低。

而到了五胡十六國時期,北方民族大舉南下,扣除戰爭傷亡之外,北方民族融入漢族人口恐怕並不比漢人少。這進一步加大了分母人口的基數。華夏族頻率繼續降低。而到了今天,歷史上所謂北方少數民族基本上都融合於漢族當中。分子人類學證據恰好了證明了歷史!

2 歷次戰爭傷亡重創古華夏-漢族人口

由於歷史上大規模戰爭和北方民族入侵,歷史上漢族幾次頻臨滅亡邊緣。漢族人口第一次大減少是魏蜀吳三國近100年末世動蕩時期的事情,人口從東漢最高5000萬減到三國末年800萬左右;

五胡亂華時期,漢族幾被滅種,胡人紛紛在中原建立政權。據資料,胡族到西晉建立前就遷入870多萬。西晉八王之亂16年,漢人又減少了很多。後趙皇帝石勒大規模屠殺漢族、五胡屠漢,再後面冉閔政權雖佔據幾省徵兵最多卻僅有11萬,等冉閔死後,漢族再次遭到屠滅,而南遷的漢人也只有90多萬,此時真正的漢人在北方不會留下多少,感覺有幾十萬不錯了;到公元589年,南朝陳滅時,北朝人口是900萬基本是胡人,塞外估計也儘是胡人應有幾百萬,而南方總人口只剩200萬,裡面感覺至少有一半是少數民族。因此,這時,全中國真正的漢族感覺能剩5%-10%左右,後面蒙古、滿清入關又是大屠殺,胡人血統也在繼續增加!在胡族中,感覺最強大,人口最多者為鮮卑,而隋唐政權也帶有大量鮮卑血統。

蒙元入侵戰爭,有資料表明,北方漢人人口損失90%。

結合歷史看,顯然古華夏-漢族占現代漢族人口比例最多可能在10%上下,而顯然佔據現代漢族大頭成分的O3系與北方民族有關!

3 蒙滿「繁殖策略」影響

除了直接死於蒙古人和滿人野蠻屠殺之外,在蒙滿殖民統治時期,一直不願意被人承認的蒙古人以及後來滿人「初夜權」和「八八谷」制度,以及不堪羞辱而自殺漢人不計其數,進一步急劇拉大了古華夏-漢族血統與北方民族血統之間的距離!

明清之前,漢族人口基本在1000萬-1億之間徘徊,由於地理大發發現,印第安人培育的玉米、紅薯等高產農作物擴散,世界人口得到迅猛擴張,漢族人口同樣如此。而這個擴張時期正是在蒙古人統治影響之後和滿人統治時期之內!

論證曹操和曹姓後裔過程中,並不是人口佔據絕對多數的幾個O3支系,而是在曹姓人口中佔比較少的O2*被證明為曹操類型!由此可見簡單的「人數論」經常是很可笑的。它忽視了漢族人口構成是歷史歷次事件疊加融合的產物,它忽視了晚近時期北方民族作為征服者給漢人基因結構造成的重大改變!500年前,美洲還是印第安人的天下,500年後,美洲已經是歐洲人後裔的天下。改變不需要很多時間就可以完成。

4 關於「征服者」基因影響

網上有個O3不無「驕傲」地說:「事實上,沒有那個征服者民族的基因不是占本民族多數的。南美的征服是正在發生的,這給我們很好的演繹了這個過程是如何發生的。聽上去簡直不可能,但短短几百年,歐洲少數人的Y-DNA就真的眼看著取代了美洲大多數土著的Y-DNA,佔到了60-70%。所謂滅種,就是這個意思,不是說全滅掉,而是取代其佔大多數的地位。

O3們喜歡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就以為依靠「人多」就可以證明他們是「炎黃後裔」,然後炎黃征服了土著,是「征服者」,所以造成了他們「人多」。這是玩啥邏輯?因為人多就是炎黃後裔?因為是炎黃後裔所以就人多?自己證明自己?這種邏輯咋聽一下確實能夠矇騙一些低智商者。

但實際上美洲R1b入侵美洲才500年左右時間,而漢族即使從周人立國開始也有3000年時間了,在這三千年里,異族曾經多次入侵中原進行過統治,五胡十六國、金、元、滿等都在中原建立過政權,蒙滿更是殖民全中國,但在這些O3眼中,難道他們不是征服者?蒙元征服中國也比R進入美洲早,蒙古人針對漢族人的屠殺絕對遠甚於美國白人對印第安人的屠殺,R能超過Q,蒙古人基因怎麼就不能超過中古漢人基因呢?聽上去簡直不可能?這個O3自己給出了一個很好的例子!那麼又怎麼還能把今天漢族中的「征服者民族的基因"當成是3000年前甚至是5000年前「征服者」炎黃族的基因呢?沒有證據和邏輯死皮賴臉亂認祖宗恐怕不大好。還有人還想證明蒙古人基因在漢族中基本不存在,實在是自欺欺人,根本不值一駁,居然還有那麼多人能信以為真。

之前有人喜歡拿蒙古人C3c類型在漢族中幾乎不存在來證明漢人中不存在蒙古人基因,但後來更多的事實證明C3c更有可能是成吉思汗義父王罕後裔類型,王罕部族被蒙古人擊敗後西遷,確實基本沒有南下。現在又有人拿」C3南支「和」C3北支「說事,以為抓住稻草,實不知這樣說事是在暴露邏輯智商的缺陷。800年歷史時間,足夠兩支C3兩支分別在南北方進行大量繁衍,而形成南北兩支人口的差異,這麼明顯的邏輯,這些人竟然不懂,還經常振振有詞質問他人,還渾然不覺自己根本就缺乏邏輯思考能力!

我不絕對反對」沒有那個征服者民族的基因不是占本民族多數的「,漢族人口在三國末一次大下降,在五胡亂華時幾乎滅種,又經歷金元滿長期殖民統治,可算是被異族」征服「過幾次,漢族幾乎數次瀕臨亡族亡種的邊緣。但這麼多征服者,都被O3們華麗麗無視了?!

有人說蒙元入侵時那麼少人口,怎麼可能反客為主?但是美洲R1b入侵美洲時難道不是「少得可憐"嗎?凡是不可用雙重標準。在蒙元和滿清統治的中間階段,R1b歐洲人才開始進入美洲,在不到500年時間裡,R1b就成了美洲大陸絕對的主人,而原來美洲大陸的主人Q1a3a則淪落成在保護地倖存的少民。

實際上許多O3頻率很高的民族與華夏-漢族並沒有什麼關係,如:

  • O3高頻區中心在中國西南橫斷山脈、喜馬拉雅山脈一帶。其中獨龍族100%、印占藏南區、怒族、尼泊爾一支土著頻率都到90%上下。是真正的「高山族」。
  • 中國南方苗瑤族群、水族、傈僳族、畲族、土家族、白族、佤族、哈尼族、彝族、藏族、拉祜族等族群在40-80%左右。
  • 菲律賓人Y-O3系表現不俗,從30-70%。
  • 漢族:平均55%左右比較可信。
  • 東南亞:印尼北蘇門答臘人、泰國、越南、寮國、馬來人的Y-O3的頻率在30-60%之間。

  • 東北系(或通古斯系)民族:滿族、朝鮮族、赫哲族、鄂溫克族、蒙古族、日本人等,在20-50%左右。
  • 西北系民族:東幹人、裕固族、哈薩克人、薩拉人、保安族,在20-40%左右。

我們需要對「民族」這個概念有個正確的理解,漢族是文化認同的混血民族,這是歷史形成的事實!


漢族之名,起於劉邦稱帝之後。昔時民族國家,混而為一,人因以一朝之號,為我全族之名。自茲以還,雖朝屢改,而族名無改。

——呂思勉



摘自,呂思勉先生的《呂著中國通史》


實名反對目前最高票 @風龍雲虎 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回答,一大堆與之無用的東西,強接干支。

為什麼把漢族成為我華夏族的名稱,大家都知道嗎,因為漢帝國嗎,「以漢為名,劉氏為先,為別五胡,均勻為漢。」

都注意啊,漢這個詞是多義字,追溯到魏晉的時候呢,漢這個字帶有一定的貶義,當時按五胡入華,為了區別兩部人,晉人又喚漢人,是為什麼啊,有一定的這個羞辱性,肯定有一些懂文化的人,引用了蕭何化漢為美的典故,後來又開始開始慢慢的演變,不是五胡的人都開始統一為漢族。

官方也默認,追溯漢朝為正統,也逐漸的什麼官方修史修書,說漢朝的後裔就是漢族,我繼承了漢朝的正統,我就是漢族的皇帝。

但是當時是什麼啊,你是晉朝人,就是晉人,你不能說我是漢人啊 ,會問你漢是哪個國啊。

當別人問你,你是哪一個族的人,你才能說我是漢人。

然後就逐漸到了唐朝,到了唐朝什麼呢?以人這個辭彙,也沒有什麼大的興盛,因為唐朝的興盛,導致了唐人這個辭彙的知名度影響力逐漸的高過了漢人。

但是峰轉路回,五代時,外虜入華,又為了區別開來漢人這個辭彙又興盛了,宋元明清,到了明末清初,漢族,這個族群才算是真正的確定了下來。


劉邦被封為漢王的時候,很不忿,蕭何勸他,漢中「語曰『天漢』,其稱甚美」(《漢書·蕭何傳》)。估計當時就已經有將漢水和銀河關聯的說法了


漢,就是銀河宇宙的意思,漢族翻譯過來就是宇宙族。


推薦閱讀:

漢族算善戰又好戰嗎?
丹麥人歧視瑞典人嗎?
如何判斷一個文明先進或落後?
為什麼少數民族自治區里沒有漢族自治縣?
如何看待歸化日本的原中國人?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民族 | 華夏 | 漢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