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可以進行人工養殖的海水魚類品種有哪些?
搜索顯示有:梭魚、鯔魚、真鯛、黑鯛、石斑魚、鱸魚、大黃魚、美國紅魚、牙鮃、大菱鮃、舌鰨、河豚等。 有人可以就單獨的某一品種具體的談一下養殖的現狀嗎?
更新:2.4石斑魚更新:2.3河魨更新:2.2鮃魚
這是我自己提的問題。快兩年了,自己來回答好了。提過問題之後就一直在關注海水魚類養殖的情況,我打算花一點時間寫完主要的海水魚品種。雖然知道寫了也沒幾個人看,但就當是寫給自己看的。
首先會簡單介紹一下海水魚類養殖的整體情況,然後分品種論述。目錄1.海水魚類養殖概述2.海水魚類養殖品種2.1大黃魚2.2鮃魚2.3河魨2.4石斑魚
2.5鱸魚3.冷水性魚類3.1鮭鱒3.2鱘魚4.實驗動物4.1斑馬魚1.海水魚類養殖概述據2016中國漁業統計年鑒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海水魚類養殖的總產量為130萬噸。其中產量排名前十的海水魚類分別是:大黃魚14.8萬噸;鮃魚13.1萬噸;鱸魚12.2萬噸;石斑魚10萬噸;美國紅魚7.1萬噸;鯛魚6.9萬噸;軍曹魚3.6萬噸;河魨2.3萬噸;鰤魚2萬噸;鰈魚0.8萬噸。相較於2014年,產量增幅最高的是河魨,達到28.9%,這很可能和國家這兩年開始有條件開放河魨養殖的政策有關,預計最近幾年河魨的產量還會繼續保持較大幅度增長。2.1.1苗種繁育
1985年福建省在我國唯一的大黃魚內灣性產卵場——官井洋設立「官井洋大黃魚繁育保護區」,以劉家富為代表的科技人員在1985年人工育苗初試成功。2000年養殖產業化形成,標誌是育苗技術成熟,育苗成活率高,育苗量可以隨心所欲。當年投苗量達高峰,養殖規模達最大。2.1.2營養飼料大黃魚配合飼料的研究進展大黃魚於1992年養殖獲得成功,當時主要使用冰鮮雜魚進行投喂。冰鮮雜魚由於具有易攜帶病原菌,營養單一,氮磷排放量高,對養殖海域污染大,使用不方便、浪費海洋生物資源等缺點,其使用越來越受到限制,大力研發推廣使用高效環境友好型大黃魚配合飼料是推進大黃魚產業健康發展的物質基礎之一。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教授麥康森博士為首的研究團隊較為系統地開展了大黃魚的蛋白質、氨基酸、脂類、維生素、微量元素、碳水化合物等營養素的營養需求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可應用性的成果。大黃魚配合飼料的應用現狀
在大黃魚苗種培育和養殖中主要有橈足類等生物餌料、冰鮮雜魚和配合飼料三大類。生物餌料主要用於仔魚培育階段,冰鮮雜魚飼料主要應用於魚種培育和商品魚養殖階段,配合飼料則從育苗階段使用至商品魚階段。目前大黃魚配合飼料投喂率不足3成,飼料投喂量僅5萬噸左右(大黃魚市場容量約為30萬噸),仍以冰鮮雜魚為主要餌料。主要原因是現有大黃魚配合飼料在誘食性、飼料轉化率、價格性能比、生產性能等方面都不理想,尚未達到使用冰鮮雜魚的效果,特別是在冰鮮雜魚價格低廉時,雖使用冰鮮雜魚會加劇大黃魚病害、安全與環保問題,但受眼前經濟利益驅使,養殖戶還是傾向於使用冰鮮雜魚。另外,受傳統養殖觀念的影響,養殖者認為養大黃魚一定要用冰鮮雜魚,否則很難養好,這也是大黃魚配合飼料難以大面積推廣應用的主要障礙之一。大黃魚養殖飼料成本占養殖成本的80%以上,通常當冰鮮雜魚價格高於2.6元/千克時,大部分養殖戶選擇少投冰鮮雜魚或改喂配合飼料。2.1.3養殖環境網箱養殖是大黃魚的主要養殖模式,佔全部產量的95%以上。寧德屬於內海灣,海域山脈環抱,全年幾乎沒有大風浪,同時海域夠深,非常適合網箱養殖。每年5-8月份暴發的白點病(小瓜蟲)等病害,常常會導致養殖戶血本無歸,但目前業內還沒有有效的處理方法應對,主要以降低養殖密度,或選擇流水暢通的地方養殖。
海區網箱養殖由於冰鮮餌料來源方便、價格實惠且生長速度快,大黃魚都是以冰鮮雜魚投喂為主,飼料僅在冰鮮缺乏時投喂,多年投喂冰鮮導致海域環境很差,海底髒東西很多,夏天海域流水變化大時,會把海底的髒東西攪到海面,導致魚缺氧或誘導大規模發病。2.2鮃魚一個人造就了一條魚,還是一條魚成就了一個人。在講鮃魚之前,必須先介紹一個人,了解完這個人,鮃魚也就基本講完了。雷霽霖(1935年5月24日-2015年12月16日)
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海水魚類增養殖理論與技術主要奠基人,著名的海水魚類養殖學家,工廠化育苗與養殖產業化的開拓者,工業化養殖理念的創建人,被稱為中國「大菱鮃之父」。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海洋大學兼職教授和博導,山東大學教授。200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鮃魚主要分布於熱帶及溫帶海域,我國沿海均產,如牙鮃、花鮃、斑鮃等。牙鮃、大菱鮃(俗稱多寶魚)屬名貴海產品。
就養殖來說,可以將鮃魚簡單理解為專指大菱鮃,因為其他種類的養殖產量相對較少。
近十年來,鮃魚養殖的產量一直都在海水魚類養殖的前列,2015年的養殖產量為13.1萬噸,2014年養殖產量為12.6萬噸。大菱鮃養殖的主要產區為山東和遼寧,2015年山東的養殖產量為7.5萬噸,遼寧養殖產量為3.7萬噸。大菱鮃產業的快速發展使東部沿海地區形成了大菱鮃養殖經濟圈。以主產區山東為例, 形成了北起煙台, 南到日照, 東起威海, 西至濰坊和東營的產業鏈。
2.2.1苗種繁育
我國北方沿海冬春季水溫低,一些肉食性、溫水性和暖水性養殖品種,都要在人工條件下越過一個甚至兩個冬季才能達到上市規格。生長慢、周期長、投入大和能耗高成為實現其產業化的攔路虎。
經過對北溫帶魚類區系的地理分布和產業開發進行全面分析後,雷霽霖決定從東、西方國家緯度相近水域的自然種群中篩選出優質冷溫帶魚類良種。經過長期對比和分析,他最後選定了原產於大西洋東北部沿海的大菱鮃良種,大膽提出跨洋引種,將其培植成適應於我國北方工廠化養殖的主養品種。
大菱鮃是原產於歐洲的天然良種,1992 年, 雷霽霖院士從英國引進大菱鮃良種, 經過多年的科技攻關和產業推廣, 達到了年周期內分批采卵、多茬育苗, 育苗平均成活率達17%、年出苗量超過100 萬尾的世界先進技術水平。大菱鮃引種工程被譽為中國當代最成功的海水魚類引種範例。
大菱鮃在原產地野生條件下,每年只能繁殖產卵一次,而且在人工養殖條件下,尚不能像真鯛、牙鮃一樣自行產卵、受精。
1998年初到1999年初,雷霽霖帶領課題組利用自行設計的培苗系統和光溫控制技術,首次在山東蓬萊市魚類養殖實驗場突破了大菱鮃連續多批次、大規模工廠化育苗關鍵技術,半年累計生產大菱鮃苗100多萬尾。
1999年大菱鮃項目生產驗收會
2.2.2營養飼料現在國內大菱鮃專用飼料很少,成魚養殖一般從國內飼料廠家購置粉末飼料,然後加入添加劑和鮮雜魚肉攪拌擠壓成濕性顆粒料,現做現喂。這種做法的優點是原料容易購進,製作工藝簡單,價格比較便宜,能夠保持生鮮餌料的特有的營養成分。問題是許多養殖戶對大菱鮃營養需求和攝食習性方面的知識了解很少,出現飼料配比不科學,自製飼料不衛生,加工工藝落後,導致養殖大菱鮃免疫力下降,高溫期疾病增多,尤其是消化道炎症頻發等情況。青島七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海水仔稚魚微顆粒飼料已取代日本進口的同類產品,大菱鮃飼料佔全國近50%的市場份額。(如果感興趣的話,建議大家去了解一下這家公司)。海水魚飼料廠家做的好得不多,各類養殖品種最多也就一兩家市場銷量還可以,市場還處於成長期。2.2.3養殖環境在突破並成功掌握了大菱鮃苗種培育的關鍵技術後,雷霽霖清醒的認識到原始落後的生產方式勢必會阻礙大菱鮃以及海水魚類養殖產業的良性發展,必須嘗試並推廣與之相適應的工廠化養殖新模式。為此,雷霽霖根據北方沿岸帶的地理特徵和產業現狀首創了大菱鮃「溫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廠化養殖新模式,隨著大菱鮃產業如火如荼的發展,工廠化養殖新模式也在全國範圍內普遍推廣。
工業化養魚是指集現代工業技術於一體的工廠化、集約化養殖模式。狹義的或典型的工業化養魚是指陸基封閉式或半封閉式循環水系統養魚;廣義的工業化養魚則涵蓋了陸基工廠、大塘循環水養殖、海洋牧場、現代化深水網箱等生產模式。
自1999下半年起,大菱鮃商品魚價格在廣州、深圳市場上一路飆升,最高時達800元/kg,160-200元/kg,並維持了相當長的時間。
「多寶魚事件」2006年11月17日,上海市葯監局發布消費預警,在上海水產品批發市場的鮮活多寶魚身上檢測出硝基呋喃類代謝物。由於上海市葯監局當時宣稱,長期大量攝食硝基呋喃類化合物存在致癌的可能,一時間,多寶魚被看作是「致癌魚」、「毒魚」,銷量大減。此舉頓時令全國的多寶魚養殖戶損失慘重。雖然後來上海市葯監局重新解釋道,含有致癌物質的食品和「致癌食品」並非同一概念,但已於事無補。
來源:中國水產頻道
大菱鮃葯殘事件對大菱鮃行業的發展是災難性的。檢測公布後,引起各地多寶魚生產、流通、消費市場連鎖反應,上海超市飯店主動停售多寶魚,山東、北京、廣州等地的水產市場也相繼停止銷售多寶魚。多寶魚事件導致大量的養殖場倒閉。我們老師曾說,雷霽霖院士是在「多寶魚事件」之前200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如果在「多寶魚事件」之後,結果就很難說了。為什麼要用藥?因為多寶魚生病了。為什麼會生病?主要有四個原因:苗種質量差;水質差;飼料差(冰鮮雜魚、底質飼料)以及管理差(養殖密度過大,魚體受傷,外源病菌感染魚體),常見的致病原因是投喂雜魚和低品質飼料。一旦大菱鮃生病,養殖戶一般都會採取使用抗生素藥物的治療方法,有極少數養殖戶會違法使用一些違禁藥物。(正常魚生病使用抗生素是沒有問題的,只要滿足休葯期:從停止用藥到允許上市的時間間隔,並且不使用違禁藥物。)魚價波動因素大菱鮃的價格波動幅度比較大。但經過20多年的發展,大菱鮃的價格已經基本趨於穩定,但受市場供求關係的影響仍然比較大。2012年魚價大約在40元/斤,2013-2014年,平均魚價基本維持在18-25元之間。連續兩年走低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國家出台新的規定,高檔消費市場急劇萎縮;二是2012年高魚價刺激,導致2013年養殖量猛增30%左右。目前大菱鮃的價格在24~25元/斤。(以上價格均指批發價格)消費市場範圍從地域上看,大菱鮃還沒有形成全國性消費市場。2010年之前大菱鮃消費市場主要集中在廣州、上海等南方沿海城市。北方和內陸地區消費是從2010年之後才開始逐漸興起。目前大部分一二線城市的水產批發市場都已經開始銷售大菱鮃,但從消費形式上看,酒店消費仍是主體,家庭消費較少。2.3河魨河魨(也有稱河豚),大部分人對河魨的印象大概有兩個,一是河魨有毒,二是河魨河魨,應該是在河裡生長的吧。這兩個印象不能說有錯,但是認識不全面。一般人們說的河魨指的都是暗紋東方魨。暗紋東方魨主要分布在中國近海(東、黃、渤海)和長江中下游,是海淡水洄遊魚類,春季親魚由海逆河產卵,幼魚在長江、湖泊中肥育,翌年春入海。
沒想到啊,第一次被人邀請,感謝題主,先祝福題主工作順利O(∩_∩)O或者是學業順利└(^o^)┘我干小工沒多久,滿打滿算第三年,先佔個坑,有空細說說我接觸過的知道的牙鮃菱鮃和舌鰨在渤海灣這邊的一些小事兒。這幾天正在分池子,也是我第一次自己干,從四點到六點基本不閑著,抱歉,回頭一定補上O(∩_∩)O
無知者無畏..........----------------------------------------------看沒有人說三文魚三文魚有淡水養殖和海水養殖兩種。由於野生三文魚越來越少,價格越來越高,海水養殖三文魚品質上比野生的差的不多,而且可以新鮮運輸,使三文魚到飯點的時候可能還是活的,故海水養殖三文魚需求很大,只要是養出產量銷路是一點都不愁的。 只不過技術不成熟,研究所的人和下面的人一起在摸索,產量也不穩定,如果產量能逐漸增加的話,會是新型產業。梭魚的話有的是,繁殖的還特別快,基本用不著養殖,只不過魚肉不是那麼好吃。
石斑魚在廣東湛江養的很多。廣東海洋大學就是專門研究石斑的繁育和飼養的。 目前石斑的養殖技術條件都相對比較成熟。從種苗到用藥、飼料,體系相對完善。 此外像多寶魚,北方多是養大菱鮃,南方是養漠斑牙鮃,都叫多寶,現在養殖技術也很成熟了,市場也比較大。作為海水養殖品種也是屬於價值比較高的。 當然像又耐死又好養又好賣的白鯧,也是南方飼養得比較多的品種。
細化一下,鮃鰈鰨類有養殖的品種主要是:褐牙鮃,夏日鮃,大西洋牙鮃,大菱鮃,石鰈,黃蓋鰈,半滑舌鰨,歐鰨,星碟,江鰈。這些都呈被大批量養殖過。不過近幾年水產業不景氣,養的就少了。
帶魚
金鯧魚,海南廣西廣東養殖的比較多。
大菱鮃,石斑魚,海鱸,鰻魚
大菱鮃,河豚,知網找姜志強教授的文章,研究一下
目前在做海馬 小丑魚繁殖
我打醬油剛好路過這裡。我聽說小丑魚現在可以人工繁殖了,但不是咱中國人的功勞,是我們祖先韓國人的功勞。有人花大價錢繁殖觀賞魚,但是食用魚卻沒怎麼聽說過。
推薦閱讀:
※大壩發電的時候裡面的魚呢?
※什麼魚適合煲湯?
※如何避免在宰殺電鯰/電鰻的過程中觸電?
※魚怎麼吃螺螄的?
※求大俠救救這條鬥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