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陸湖與內流湖是一回事嗎?
這兩個名詞很有誤導性,然而經常看見它們不分場合地出來混淆視聽??
首先,湖泊的定義是什麼?維基百科說,
內陸窪地中相對靜止、有一定面積,不與海洋發生直接聯繫的水體。
這樣看來要成為「湖泊」,首先就要滿足「內陸」這個條件,不能直接與海洋連通(通過河流聯通並不是直接聯通);如果跟海連著了,那叫潟湖(lagoon)?? (經評論區知友指正,規範寫法是「潟湖」不是「瀉湖」)
因此,提了「湖泊」就應該默認內陸了啊,「內陸湖」這不是語義重複么?
然而「內陸湖」這個名詞還是一次又一次地跳出來??我覺得這個名詞原本就不該存在,但是現在很多用「內陸湖」的地方其實是跟「內流湖」搞混了,或者是為了強調該湖深居內陸。
而內流湖指的是處在內流水系中的湖泊。注意!內流水系指的是該水系的水到最終也沒有機會直接經由水道(河流)進入海洋。
是不是內流湖跟湖水的鹹淡也是沒有關係的。一般說來有進有出的湖泊能夠達到水分與鹽分的動態平衡,因此是淡水湖。然而,從這個淡水湖中流出來的水也有可能最終注入另一個內流尾閭湖而無法進入海洋,所以這個湖泊仍舊屬於內流水系。而尾閭湖是咸是淡也說不定,一般來說最後都會因為蒸發量遠大於輸入水量而變成鹹水湖,不過之前可能會維持很長一段時間的淡水。比如歷史上羅布泊的鹹淡就幾經更迭。
而外流湖是一定有出口的,很簡單,因為外流湖的水要進入海洋嘛。另一位答主提到的貝加爾湖並不是內流湖,因為貝加爾湖有河道與葉尼塞河聯通,最終匯入北冰洋。外流湖一般是沒有鹹水湖的,不過!!中華大地無奇不有,還真的有外流的鹹水湖。
我就舉幾個栗子吧:
內流湖-淡水湖:可可西里地區的太陽湖,柴達木盆地的可魯克湖。太陽湖是那棱格勒河的源頭,水系最終匯入柴達木內流區,然而太陽湖有出口,所以是淡水湖。可魯克湖同理,有出口,與托素湖聯通,是淡水湖。
瑪旁雍錯:內流湖,無出口。由於高原氣候轉寒轉旱,由外流湖變成內流湖,然而水儲量巨大,還沒有轉變成鹹水湖。外流湖-鹹水湖:這個比較奇葩,一般是找不到滴。不過在我們的長江源頭還真的有這麼一個湖--楚瑪爾河(長江北支流)的多爾改錯。雖然有進有出,還是拼不過極度寒冷乾旱的氣候,蒸發量大,水是鹹的??不是一回事。內陸湖這個說法其實不科學,畢竟除去與海連通的潟湖(xì hú,不可寫成瀉湖),所有的湖都隱含「內陸」這個無需標記的義素。所以沒必要創造「內陸湖」這個概念。洞庭湖、鄱陽湖、青海湖都是「內陸湖」,死海、鹹海也是。至於「內流」則是水文方面來講,靠蒸散發作用實現循環而非河流帶走(哀愁?心跳?)。死海、鹹海都是內流湖,洞庭湖、鄱陽湖、青海湖不是。總結,內流湖一定是「內陸湖」,「內陸湖「未必是內流湖。
先說句題外話,我覺得一個nl不分的人看到這題會瘋的……好的,首先我來告訴題主:內陸湖不一定是內流湖,但是一般泛指的內流湖包括內陸湖。因為內流湖是分布在內流域的湖泊,河水流呀流沒有奔向大海,咕嚕咕嚕的彙集在這個湖泊里,所以叫內流湖。有的內流湖不排水,比如內蒙古的吉蘭泰淖爾;很小一部分排水,這個不是知識點所以帶過……而內陸湖算是內流湖再細分的分支吧,通常就是大陸內部的、不排水的湖泊。其實只需要了解內流湖就好了,畢竟我覺得內陸湖內陸湖都是被帶跑偏的說法……
記做陸內湖和流內湖,你就好理解了。
當然不是,高中地理的程度了,去翻高考地理圖冊吧,會找到答案的。
和他們兩相對的,有外流湖,你聽說過有外陸湖嗎?既然是湖,當然是在陸地上的了
應該是一會兒事吧,都只與大洋不聯通的湖吧
從外觀上看貌似是一回事的。
但是從湖泊的形成來說,有所差異。【內流湖】出現在內陸地區,遠離海岸的一種湖泊。其供水主要由內流河,地下水所供應。
**例如:死海,貝加爾湖。【內陸湖】處於河流的尾閭或獨自形成獨立的集水區域,湖水均不外泄入海的湖泊。**例如:青海湖。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