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能幫忙理解一下尼採在超人三形態中提出的「大海」嗎?謝謝

我不是學哲學的,但對尼采很喜歡。不過想深入理解時遇到一個問題,就是尼採的「超人」哲學是否會陷入如魯迅所說的「只為以一無所信為名,無所不為為實的沙寧主義者「? 我覺得」大海「應該是個答案,但不能理解。


謝邀。其實以我個人的偏見來說,從尼采於『蘇魯支語錄』里的「精神三變」來看,應該能解答您目前的疑惑。

我為你們陳述精神的三種變遷:精神如何變成駱駝,駱駝如何化為獅子,

獅子怎樣終於變為嬰孩。

堅強底負重底精神,涵藏著誠敬,則有許多嚴重底負擔,其堅強有望於

重者,至重者。

什麼是重的呢?堅韌底精神這麼問,則跪伏如駱駝,希望滿馱於背。

最重的是什麼,英雄們?堅韌底精神這麼問,使我將其負載,欣幸我的

堅強。

豈不是自卑,而白損其高傲?自示愚蠢,而自拙其聰明?

或者是從我們的事業離開,當其慶有成功?登高山,試探其試探者?

或者是以知識的茅草與橡栗為粻,為真理之故使靈魂飢餓,或者是生疾

病,屏絕慰安者,與聾者為友,那永遠聽不到你所需要者的人?

或者是自沒於濁水,倘若是真理之水,而不屏斥冰涼底蛙,熱底蟾蜍?

或者是愛著蔑視我們的人,向魔鬼伸手相握,倘其正要恐嚇我們?

這一切艱重皆由堅韌底精神負起:如駱駝,負重向沙漠奔去,他如是奔

往他的沙漠。

但在最寂寞底曠野中,發生第二種轉變:精神要在此變為獅子,他要奪

取自由,自為他的曠野之主。

他在此將尋其最後底主子:與之為仇,仇其最後底上帝,與大天龍爭勝

負。

那大天龍,精神所不再稱為主子與上帝者,是什麼呢?這天龍名叫「你

當」。但獅子的精神說「我要」。

「你當」阻於中途,金光燦然,一鱗介動物,每一片鱗上輝煌著金色的

「你當」!

千秋的價值顯耀於此龍鱗,龍中最強力底龍便如是說:「一切事物的價

值——在我身輝煌。」

「一切價值已經造成,而一切造成的價值——便是我。誠然,不應再有

『我要』怎樣了!」天龍作如是說。

兄弟們,緣何需要精神中的獅子呢?那負重的動物,退避,誠敬,有何

不足呢?

創造新價值——獅子也許還不能,但創造著新創造的自由——憑獅子的

威力可以做到。

為自己創造著自由,加義務以神聖底否認,則需要獅子,兄弟們。

為自己取得新價值之權利——這於一堅韌而且誠敬底精神,成為最可怕

底攘取。誠然,於他這好像劫掠,一種劫掠底猛獸的行為。

他曾以為這「你當」至神至聖,愛之:現在必在此神聖中也看到了任意

與狂放,他將從其愛好中奪取自由,要奪取則必成為獅子。

但是,兄弟們,請說出嬰孩又何以能獅子之所不能呢?何以猛悍底獅子

必化為嬰兒呢?

嬰孩乃天真,遺忘,一種新興,一種遊戲,一個自轉底圓輪,一發端庇

運動,一神聖底肯定。

是呀,兄弟們,為創造的遊戲,必需神聖底肯定,精神於是需要其自我

的意志,失掉世界者要復得他自己的世界。

我已指示你們精神的三種轉變:精神如何變成駱駝,駱駝如何化為獅子,

獅子怎樣終於變為嬰孩。——

蘇魯支如是說。那時他在一個城裡留連,城名花牛。

是呀,兄弟們,為創造的遊戲,必需神聖底肯定,精神於是需要其自我

的意志,失掉世界者要復得他自己的世界。

我已指示你們精神的三種轉變:精神如何變成駱駝,駱駝如何化為獅子,

獅子怎樣終於變為嬰孩。

(『蘇魯支語錄』 徐梵澄譯 卷一)

精神的變易乃是一個完整的階段。駱駝-獅子-嬰兒,頗似黑格爾所言的辯證法,但本質上卻又不同。很簡單的說,這意味著在邁向超人的途中,必須要經歷如駱駝般的精神上的負重,還要經歷一個從康德式的「你應當」的道德律令向「我欲求」的超越。(我個人的理解是,這個「你當」在此被內化為了一種自身的欲求,成為了強力意志的「我欲求」,而不是一個外在的枷鎖)。最後則是從這個「我欲求」式的道德律令向更深層次的「神聖的肯定」的超越。

最後尼採用「嬰兒」來比喻這個「神聖的肯定」,是很形象的。但如果要揭示和解釋這種境界,以我的能力卻難以講清楚。這裡嘗試以自己的理解簡單的說一下:

尼采反對一種把主體內在分裂的做法,他把陷入這種生存狀態的人稱作「理性人」。「理性人」的典型形象就是一個為自己的所有行為找理由的人,而這種傾向的深層原因則在於主體在自身內部又多造出了一個所謂「客觀」、「理性」的主體(當然,這種「客觀」、「理性」已經多少成了一個庇護所,而不再是嚴格意義上的「客觀」和「理性」了)。

在精神三變中,駱駝的階段這至少意味著忍耐、承受和決心。用最簡單的話來說也是,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容得下失敗受得了辱。在這個階段,精神的姿態還很低,並且它自知自己已經到了哪種程度。另一方面,精神也在確實地服從那些外在的「你當」。

接下來是獅子的階段。獅子彌合了外在化的道德律令(「你當」)與意志(「我欲求」)的裂隙,從而取消了「理性人」的分裂。舉個不太貼切的例子,這就像讓一個不愛勞動的人去勞動。一開始他自然是不情願的,但「你要勞動」的律令則又限制著它,讓他不得不去勞動。這就讓他很痛苦。但漸漸的,當他明白勞動的益處和意義的時候,他就會漸漸地愛上勞動。在這個時候,「你當勞動」的律令,對他來說已經不是作為律令的存在,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欲求。

然後就到了嬰兒的階段。尼採用很多很形象的比喻來說明這個階段:「天真」、「遺忘」、「新興」、「遊戲」、「自轉的輪」、「發端的運動」、「神聖的肯定」……其意義勉強說來大概是,成為「嬰兒」者,不僅把外在的道德律令化為了內在的欲求,並且還成為了創造「新價值」的人。也就是說,「嬰兒」不僅不以外在的價值尺度來衡量自身的價值,還成了始終創造著價值尺度的人。

在這個意義上,的確,嬰兒不僅是一種「天真」(因為棄絕了名為「成熟」實為「懦弱」、「麻木」的奴隸道德),還是一種「遺忘」(雖然在外在的價值標準中活過,但卻從其中脫穎而出,所謂「出淤泥而不染」),還是一種「新興」(因為不僅破壞了舊的價值,還創造了新的價值),還是一種「遊戲」(收放自如,遊刃有餘),還是一種「發端的運動」(同「新興」),還是一種「神聖的肯定」(此創造的神聖性不由外界賦予,而由自身賦予,肯定性亦復如是),更是一個「自轉的輪」(意味著不憑外力而永恆運動,首尾銜接而運轉自如。創造不是一個一次性完成的審判,而是一個「永恆輪迴」式的永恆過程)。

題外話:以我個人的理解,這個階段可以對照尼采筆下的耶穌,也可以對照孔子說的「從心所欲不逾矩」,也可以對照道家的「真人」和佛教的開悟。另外,雖然尼采很是批判佛教,但是他的思想其實在某種意義上和大乘佛教(尤其是禪宗)很像。當然,這只是個人的胡亂附會罷了,各位笑過忘了就好。

最後可以回答您的問題了。我認為魯迅此言如果不是故作擔憂,那就是對尼採的理解不到位。或者,故有貶損也是可能的。總之,魯迅所說的那種「超人」,可能是連駱駝的階段都沒達到的普通人——亦或是「末人」——吧。

如有錯漏,懇請斧正,情緒之爭,恕不奉陪。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知乎部分所謂的馬克思主義者們喜歡迅速拉黑質疑他們或意見不同的人?
有哪些比較有趣的哲學書?易讀的,適合入門。
關於《理想國》的幾個問題, 解釋一下Thrasymachus的兩個觀點?
學習哲學靠什麼謀生?
權力是什麼?

TAG:哲學 | 尼采Nietzsc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