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一個知識體系時,有哪些高效的技巧?
相較於「個人知識體系」,我更傾向於構建「我的個人認知系統」。
https://pic2.zhimg.com/v2-546afcb1ef8016ba39ab2bf37433bcdd_b.png
我一直妄圖構建一個以「我」為中心的全景式知識體系。這個知識體系不僅僅是某個知識點、某個專題、某個學科甚至某個領域的知識體系,而是從「個人實際應用」的角度構建的知識體系,我習慣稱之為「個人認知系統」。在我正式形成「個人認知體系」這個概念之前,我曾做過大量的行業的、學科的、某主題或者某本書的知識體系。例如:下圖是我整理的斯科特·揚在《如何高效學習》中介紹的「整體性學習」的知識體系。
下圖是我初學社會心理學時整理的知識體系
這些知識經過我的梳理後很系統,邏輯也很清晰,知識點也很明確。我剛開始對此還很滿意,因為我發現這用來應對「應試性」考試和或給他人講解很有幫助。我能很清晰地講出完整的體系和來龍去脈。
但是在我隨之而來的應用中,我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我一直在致力於建立「形式上的完整性和邏輯清晰」,這也許有利於你去講解,但是這對於個人實際應用並非是最佳的體系(不可否認這種方式對於打牢基礎、建立純知識的體系有很大幫助)。
舉個例子,這就像一個搞心理研究的人,理論基礎很紮實,但是卻不太會做心理諮詢或在生活中應用一樣。
於是我就一直在思考,怎樣才能增強「實用性」。
從那時候開始,我就一直從「應用」的角度去審視這些知識體系,即「所有知識,為我所用」。
在這個過程中,我有一些感悟:很多時候我們只是在做一些「看起來很努力、看起來很有用」的事情,比如,上學時不去讀書就有罪惡感,因此為了學習而學習,為了學習而去隨便讀書(這個例子,可能不愛學習的人感覺不到,再舉個例子,工作以後,好像不努力就有罪惡感、焦慮感,所以要去「努力」,但是這只是為了努力而努力,為了減少焦慮而努力,這是形式上的努力)。然後在思維導圖、各種知識管理軟體流行的年代,我們又去追逐這些東西,好像我們在很努力,但其實我們只是「假裝很努力」。就像我用「微信讀書」,上面會顯示你的讀書時間和在朋友中的排名,於是為了刷排名我開始瘋狂讀書,(我承認這樣做最起碼比不讀書要好)但是這是建立在一個虛構幻想的基礎上,相對於我目標明確、計劃科學、興趣盎然的主題閱讀來說,這樣的讀書效果簡直太差了。
真正的努力應該是目標帶動,或是興趣驅動,你所做的事情能夠切切實實地應用,而不是只是滿足你自己「我很努力、我很優秀」的幻想。一些理論紮實但操作很差的人大都有這樣幻想。
而我之前只是一味地做漂亮的、完善的、形式上的知識體系,就是上述所言的那種虛假的努力,自我感動的努力。所以我開始思考實用性。
實用性的東西必然是圍繞你的實際應用展開的,於是我就逐漸形成了這個「個人認知系統」的概念。
建立自己強大的認知系統,就好比學習深厚的內功,基礎打好後「拈花摘草,皆可傷人」。
認知系統是內功(例如易筋經),知識體系是系統的武功(例如降龍十八掌),而零碎的知識點是一招一式。
在有了這個認識後,下面來說說建立「個人認知系統」的一些原則和注意事項。
在我看來,「認知系統」是比「知識體系」更高級一點的東西。說白了,「知識體系」就是一些客觀的知識點及知識點構成的結構。而「認知系統」是「思維層面」的體系,簡單說,就是「運用知識點」的體系,當然這裡面包括了「要被運用的知識體系」。
即,個人認知系統=認知系統+知識體系。當然這並非是簡單相加那麼簡單。
首先,第一原則是思考你的工作生活學習休息等一切,從實際應用的角度進行一個分類。
關於分類:
我的習慣是分成七類,分別是「自我認知」、「職業」、「興趣及事業」、「通識類」、「生活類」、「休閑類」、「其他」。這基本囊括了「我」的一切,具體分類可以根據自己習慣而定,切記,一切從「實際應用」出發。
這樣是不是沒有必要做單個專題的知識體系了?
不,單個知識體系還是很有必要的,這是基礎,是練武時扎的馬步。只是,我一般除了單獨做某個專題的知識體系外,我會再將其進行拆解,然後融入到我的「個人認知系統」中,例如上圖所說的「整體性學習」,這是一個獨立的知識體系,但是我會拆解其中與我的學習習慣相符的做法和理念,放入到我的認知系統中。這樣,我就即了解了它完整的知識體系,又能應用到實際,快速理論轉化為應用。
關於系統中的「個人認知」版塊
在我看來,「認識自己」是應該最優先關注的問題。人終其一生說到底還是在和自己相處。那些過的怡然自得的人,不論是否富有,都能洒脫自洽,而有些人終生都在自己折磨自己。所以,這個被我放在第一個版塊。「人啊,要認識你自己」,但是認識自己往往是最難的。那麼,怎樣去構建「個人認知」這個版塊呢?
第一是描述,去描述自己,盡量客觀地描述,盡量準確的描述,如果你沒辦法準確的描述自己的某個特點,那就一遍遍描述,直到你滿意為止,描述的越精準,你對自己的認識越清晰。需要注意的是,在描述自己的特點或情況時,不要用「優點」「缺點」這樣傾向性特彆強的辭彙去描述自己,不然你會被無意識的情緒左右。這樣你就不會注意到,一些你自以為的缺點其實可以轉換為「優點」。最嚴重的是,你會帶著對自身「缺點」先入為主的「敵對」心態,因為你覺得它是不好的,你老想著要「幹掉它」「克服它」,這樣的想法會給你帶來不自知的壓力,讓你處於對「缺點」的不自知的惶恐、焦慮之中。這往往是人難以與自己和平相處的原因之一。
第二是解構,簡單來說,就是去細分。你要把自己拆分成無數個子項目,如下圖,我在最開始做自我分析時的解構圖(源於保護隱私,不是完整版的):
要注意的是,在解構的過程中,一開始你可能很難精準地做分類和歸類,這個時候你就如實記錄即可,例如在「不穩定的我」中「間歇性焦慮」中,你可以如實記錄「和一起畢業的同學相比,我混得比較慘,這個時候我感到焦慮」,在記錄的基礎上,你再去提煉分析。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你能更加清晰無比地了解自己,和了解形成這樣的自己的原因,或者是觸發自己某種行為的觸發情形或觸發物。記錄的越詳細,總結提煉的越多,你便越了解自己。
關於構建具體的「知識體系」
在這裡,我們簡單說一下如何構建單獨專題的「知識體系」,例如你是學醫的怎麼構建知識體系;或者你在學習閱讀方法,怎麼形成知識體系;或者你要應對一場《金融學》的期末考試,要怎樣形成知識體系。既然是體系,那麼其關鍵在於結構,結構的關鍵在於「聯繫」和「點」。比如說,體系是城市系統,聯繫就是道路,點就是每一個建築物或地點。
對於成熟的學科來說,其實建立體系特別容易,這個體系的中心,即城市的主幹線,或者說知識樹的樹榦就是那本入門的課程或書,即《...導論》《...概論》《...大綱》,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你先依照這種基礎性的書籍來建立最初的體系,再根據你的研究側重點來增加相應的枝葉。例如下圖是社會心理學的基本結構:
每一次學習一個新的知識點,你就去想,應該放在你的基礎「知識樹」的哪個部位。例如下圖是我學習了社會心理學「個體」方面的一些知識後加入的:
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把知識體系視覺化表示出來,例如畫一個「知識樹」或「思維導圖」,每次學習新內容,就去你的思維導圖上找可以和哪部分進行聯繫。久而久之,你的積累會越來越多,聯繫會越來越密切,體系會逐漸龐大而完整。如果你遇到一個全新的點,不知道該放到原有體系的哪個部分,你就需要去思考,是不是這個另一個維度,或另一個邏輯下的知識點,你暫時可以將其畫在你的思維導圖旁邊,不做任何聯繫,等以後再次遇到相關的,或發現聯繫時再去處理。你只要時刻想著每學到一個知識應該怎樣和原有系統聯繫,這樣就可以不斷完善你的體系。
而對於不成熟的學科,零碎的知識點來說。你需要學會的,首先是「分類」和「歸類」。分類是將一個點無線細化下去,而歸類是將很多分散的點歸結到一起。鍛煉這兩種能力,你就能逐漸建立起一個系統。
對於怎樣建立聯繫呢。主要是將知識點分類、歸類做好以後,與你頭腦中的固有框架或熟悉框架聯繫。這裡的框架就是指你習慣的一種結構,一種順序。比如,思維導圖要用不同顏色把各塊知識進行區分,結合這一特點,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那首詩「赤橙黃綠藍靛紫,誰持彩練舞當空」,所以我的思維導圖一般是按照順時針方向,依照「紅橙黃綠藍黑紫」的顏色進行排列,我用黑色代替靛色,方便區分。這樣我就方便記憶。還有一些複雜的聯繫、邏輯、框架,我在這裡就不一一展開了,內容太多,足夠寫一本書了。有興趣私下交流。
結語:
一定要建立單獨知識體系之後,去考慮他的實際應用,然後建立你的「認知系統」。具體怎樣提高認知能力,和運用認知能力來應用知識體系,我會在後續進行撰文闡述。這個回答只是一個粗糙的、框架的、基礎的東西,還有很多細節和技巧沒有展開講述,後續遇到適當的問題我再回答,或者我會單獨撰文寫一下,內容確實太多了 ,望各位諒解。
。。。。。。。。。。。。。。。。。這是分割線。。。。。。。。。。。。。。。。
有興趣的可以關注我的公號:行長也吐槽,純屬娛樂,不定時更新,目前內容不多,但後續我會把一系列內容系統地發表在公號上。
不請自來。
首先在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要明確,怎樣才能算是一個知識體系。
就是把一些零碎的,分散的相對獨立的知識概念或觀點加以整合,使之形成具有一定聯繫的知識系統。就像是一棵樹,每片葉子都是獨立的,但樹榦把他們聯繫在一起,形成了體系,你看那些輔導教材,總是有一些章末小結,把所有知識點整合,那就是知識體系的構建。
那麼怎樣才能夠從無到有構建一個知識體系呢?
以我個人的見解,如果我要對某樣事情形成系統性的認識,我會先從宏觀出發。假設知識體系是一棵樹,而知識是其中的樹葉,那麼我們最先要做的並不是去觀察它的樹葉,而是先對這棵樹有一個整體的認識:樹有樹根(這是它的起源),有樹榦(這是它的主要思想),有枝幹(這是後人對它的不同見解),有樹葉(這是這棵樹所涵蓋的所有知識)。從樹根和樹葉著手實屬不智,因為它們數量龐大。而樹榦和枝幹相對於前者來說,數量比較能夠讓人接受,所以先了解樹榦和枝幹是不錯的選擇。在這裡推薦閱讀想要了解知識的歷史。例如想要了解心理學,便先去看心理學史。想要了解哲學,便先去了解哲學史。——————————2015/2/5更新——————
因為評論之中有知友說我上面都是廢話,所以我決定甩出自己使用的一些方法。1.明確知識體系的邊緣部位建立坐標系。在這裡以營銷作為例子,下圖的圓假設為營銷所需的所有知識。
如果你想要建立一個可以將營銷所有知識概括進去的知識體系,那麼你可以做如下的事情。為了解答方便,假設營銷只需要用到心理學和經濟學的知識。而這裡X軸為心理學,Y軸為經濟學。從圖可以看到,只要掌握了心理學和經濟學的所有知識,便可以完美的定位營銷學的每個知識點的位置。可雖說如此,但這個知識框架太過龐大,留下了很多空白的空間。所以接下來要做的是削減這個知識體系的範圍。
2.剔除冗餘的坐標系
在數學之中,坐標系大多是無限延伸的,為什麼在這裡可以剔除呢?這是因為使用的坐標系不同。因為在現實之中,心理學和經濟學所表達的觀點的數量是有限的,所以這也給剔除冗餘的坐標系建立了可能性。經濟學中有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產業經濟學,等等……心理學中有人格心理學,犯罪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等等……將這裡面不適用於營銷學的內容剔除,例如在心理學之中剔除犯罪心理學一樣,就可以得到如下圖。這個看起來可比上面的好了很多,不過還是有著白色的部位。怎麼樣才能夠將這個知識體系變為一個完美的遠呢?3.剔除邊角料
在這裡使用一種速讀的辦法,在看書的時候將不需要的地方過濾掉就可以了。然後就可以得到這個傢伙了。PS:其實有另一種辦法可以很快的獲取這個圓,那就是樓下所說的多記筆記,明確主題之類的。但我並不推薦這種辦法,因為這種辦法沒有任何的生命力。雖然都是得到這個圓,可是別忘了,通過我所說方法得到的圓,外面是有一層環的。我認為理想的知識管理系統是這樣的:那麼怎麼得到它呢?可以分為三個步驟:1. 圈定知識的邊界(這部分主要是排名第一的 @邱翰穎的回答)
以營銷為例,下圖的圓假設為營銷所需的所有知識。
營銷是一個集心理學、社會學、傳播學和經濟學知識的複雜領域。為了解釋簡單,我們假設營銷只需要用到心理學和社會學的知識。下圖X軸為心理學,Y軸為經濟學。從圖可以看到,只要掌握了心理學和經濟學的所有知識,便可以完美的定位營銷學的每個知識點的位置。
雖說如此,但這個知識框架太過龐大,留下了很多空白的空間。所以接下來要做的是削減這個知識體系的範圍。在現實之中,心理學和經濟學所表達的觀點的數量是有限的,所以這也給剔除冗餘的坐標系建立了可能性。
經濟學中有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產業經濟學,等等……
心理學中有人格心理學,犯罪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等等……
將這裡面不適用於營銷學的內容剔除,例如在心理學之中剔除犯罪心理學一樣,就可以得到如下圖。
這個看起來可比上面的好了很多,不過還是有多餘的部位。怎麼樣才能夠將這個知識體系變為一個完美的圓呢?
這就需要我們有意識的思考和甄別。速讀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隨後,我們的知識系統就會變成這樣:
還有很重要的一步,怎樣將每個點連接起來,形成系統?
2. 組織當前的知識這裡推薦一個方法:思維導圖。仍然假設我們想建立市場營銷的知識系統,那麼我當前知道什麼?按照邏輯和層次,窮盡所有你知道的知識,將它們組成成一個樹狀的結構。
3. 完善和豐富這個體系到這裡,其實就是最重要的一步,完善和豐富當前的體系。
- 相信在步驟2的過程中,一定發現很多不知道的問題,探索這些問題的答案
- 在步驟1中,我們定義了這個領域主要的知識來源,主動的去了解它們
- 在每天讀書、閱讀網路文章,和別人討論的過程中,我們也會有很多的啟發,記錄下它們。
- 請教資深人員或相關領域的專家……
將上面所有的思考、收穫,都整合到到當前的體系中,如果當前的體系不能容納,就修改或重新創造一個分支,最終形成一個成型的系統。這個系統越成熟,閱讀相關領域的書籍和文章時,就會越快,越容易抓到核心觀點。
不斷的發現新的領域,你就得到了下圖。
歡迎補充。
寫出來,和別人討論,教別人。
問題已經提到了這個技巧,就是「構建」這兩個字。
下面重點講第二個詞,叫做「迭代」:先構建一個體系,不管有多爛,然後開始用其他的信息進行攻擊,摧毀它;再構建一個體系,改掉上面被摧毀的部分,然後再用其他信息進行攻擊,摧毀它;再構建一個體系.............如果你反覆那麼多次還做不到一個足夠堅固的,那麼我覺得是你智商有問題。技巧1:明確你知識體系的主題和用途
簡而言之,就是你時刻要提醒自己「我的知識體系是什麼,它的用途是什麼?」,比如你是一名汽車銷售,你需要的「知識體系」就是「汽車相關」,用途就是「說服客戶購買,增加汽車銷量」,那麼這個時候你所填充的所有相關性的知識,都是為了銷售做準備。明確目的作用,是為了「排除干擾信息,直接選出有用的知識」。如果你看體育新聞,其中提到「2014年F1的冠軍車手是XXX」的時候,雖然是「汽車相關」,但明顯是無效信息。明確主題和目的可以幫助你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中,簡單粗暴的找出你需要的知識點。技巧2:給你的知識體系添加儘可能詳細的項目類別
有了主題,下面你就要給你的知識體系,按照邏輯和層次,分出盡量詳細的項目。當然,如果你涉足全新領域的知識體系的時候,最好參考專業的書籍(特別是書籍目錄)和文獻,或者請教該行業中資深人員,然後再給自己的知識體系添加分支、分支的分支、分支的分支的分支。(重要的一點是,就算是請教資深人員,也一定要根據他們的建議自己動手建立知識體系!!,因為別人幫你建立的體系,很多你自己根本不理解,就更加不用提以後往各個類別中塞知識點了)。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最初列舉的項目一定是不完整的,沒關係,繼續往知識體系里填充即可。技巧3:主觀吸收知識的同時,要被動的留心生活的點滴
永遠不要把知識累積全部放到主動學習上,有的時候生活當中的一本隨手翻翻的書、一頁無意中瀏覽到的網頁、一次好友親人之間的聊天,如果你足夠敏感,都可以成為你知識體系中重要知識的來源。技巧4:把難懂難記的知識化為生動的例子,有條件的情況下刻意反覆的用
的時候老師講的知識點一個都記不住,扯過的淡栩栩如生,所以生動的例子可以加強記憶,減少遺忘。同時多回顧、感悟、實踐也有利於知識體系的完整。技巧5:好記性,真不如爛筆頭
樓上的幾位知友都提到了「思維導圖」,其實像「印象筆記」、「有道雲筆記」這些軟體都是不錯的選擇,建立一些「筆記本」,用你的「知識項目」來命名,然後把你的知識點(文字、圖片、其他媒體)按照名稱,作為筆記歸納進筆記本即可,比如我的: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夠完成「高效建立知識結構」的目標!@郎佳瑞如果說是高中情況的話,體系的建立需依靠大量的練習才能有效,也就是說這只是一個方法而不是一個捷徑。首先,當你進行過大量的訓練並在訓練時不斷的進行自我總結的時候,你需要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或者是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閉上雙眼進行回憶,在大腦中種樹,並在種樹的過程中迎來夏天,也就是知識在其上添磚加瓦。如果說英語的虛擬語氣,你就需要在回憶的過程中將大致的知識點進行列舉。寫出來更好。如果說讀書的話,目錄和各個標題就很重要啦,這在社科,推理類的書里尤為重要~。
我把構建知識體系分為兩個時間段:1,知識體系建立前;2,知識體系建立後。首先,介紹一下我理解的知識體系的概念;然後介紹知識體系的作用;接著介紹兩個時間段應該做些什麼?第一:根據常識或者直覺,知識體系應該類似於一種像自然界里的樹也好,蜘蛛網也好,或者別的什麼模型也好。為什麼知識會呈現出與這些模型類似的結構呢?因為根據哲學的觀點,事物是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動態體。因而關於這些事物在人大腦里客觀反應也必然是呈現與這些模型類似的結構。因而知識必然是成結構的,不成結構體系的知識是不存在的。這解釋了知識結構的必然性。其次,我們觀察一下蜘蛛網的特點:有兩個元素組成:一是結點,一是蜘蛛絲。同樣知識結構也有這兩個元素組成:結點是某個知識點,蜘蛛絲是這個知識點與其他知識點間的聯繫。一個知識點與另一個知識點的相同之處是這個蜘蛛絲的材料,而不同之處是區分不同結點的保證。因此在我們構建蜘蛛網的時候,要區分知識點的異同,異是區分,同是蛛絲。知識結構的作用在於有利於我們理解這個知識整體本來的面目,這是其一。其次,便於我們記憶這個體系。其三,有利於創新。
要學會「做減法」,從看薦篩選是自己興趣且主動的,對你工作與成長有用的不要為了讀書而讀書,每本書都是作者的心血,你並非讀完就懂了,要讀透作者想表達的重點。尋找依據,看懂的,想想自己身上有沒有發生過類似的,看不懂的,馬上搜索科學依據。執行運用到你的工作與生活每本書的知識,對你的思維提升是最大的,最高效的讀書方式,就是獨立思考以及運用。
一般來說,書籍都有一定的規律,至少我們知道,一本書是含有目錄的(不要找茬,我知道這世界上一定會有特例),那麼在不了解一本書的情況下,就以目錄為骨架,以此來畫思維導圖吧! 比如第一章是主題,第一章下的1.X做節點,1.X下的知識點、重要的話做子節點。以此類推,把每一章都畫出來。 用軟體的話,圖片做節點也是可以的,還可以導出成PDF、word、jpg等多種格式。 最好一章畫一個思維導圖,否則會很臃腫。
需要思維導圖,要自己在平時腦海中樹立一個框架,在裡面填充內容,在做一些細節的分析。說得好像有點空,但這知識體系確實是需要大量的材料進行歸類總結形成的得。
推薦閱讀:
※有沒有好的知識管理,資料管理APP軟體推薦?
※知識管理軟體廠商有哪些?
※如何使碎片化的知識變成一套體系?
※程序員如何充分利用博客進行知識沉澱?
※在搜索引擎時代,知識還是力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