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的McCafé為何火不起來?

相比星巴克麥當勞的McCafé性價比更高,質量差不多的咖啡比星巴克價格少一倍。可是更多的人去星巴克,而McCafé的店員卻不斷在和吃快餐的人推薦,不過就是沒什麼生意。


早上看到另外一個關於麥當勞麥咖啡的問題McCafe為什麼要開在麥當勞里,而不獨立營業呢? - 餐飲 暫時沒有人回答,沒準我會找個時間想辦法去問問當地的餐廳經理。

從消費者的角度,本人特比喜歡麥當勞,每次去麥當勞都是沖著麥辣雞腿堡去的。麥咖啡基本忽略,主要是就覺得麥當勞是快餐。再者就是快餐和咖啡廳的節奏是背離的。雖然很多人是在麥當勞等人或者把麥當勞當公共廁所。

以前我會把有麥咖啡的麥當勞叫做是加強版的麥當勞,因為麥咖啡的裝修相比普通麥當勞還是獨特一些。至於麥當勞的麥咖啡為什麼火不起來我覺得主要是以下幾點:

1、和快餐搭配只是快餐版麥當勞的一個補充,不能從根本解決社會需求,特別是喝咖啡的那一部分的需求;

2、品類雜亂,每次我都會去瞧瞧麥咖啡的菜單,但是每次都不會買,作為快餐消費者,15~25左右的套餐,消費起來不會覺得痛,反而覺得很划算,但是讓我花30+去買一杯咖啡並且沒有安靜地環境,我是不會掏錢的;

3、推廣雞肋,我之前做過新媒體運營,從來都是看到星巴克的案例,但從沒有看到過麥咖啡的案例,包括吉野家的案例被我看到我都會覺得不錯,但是麥當勞或者麥咖啡的案例很少,至少成功或者說廣為人知的案例比較少。


以下觀點純屬個人意見 不喜勿噴 首先出於一個麥咖啡的咖啡師的角度發表以下個人的一些論點。 第一:由於品牌知名度問題確實是現在麥咖啡沒有星巴克那麼出名,而在目前普遍國人生活素質沒有達到那麼高的情況下覺得:我既然花了幾十塊買一杯苦澀的東西當然得微博朋友圈各种放出你是「小資」的一種所謂「高逼格」問題。因為很多人會認為你在星巴克=你很小資=你會享受生活=你逼格忒高... (這是國人的一種攀比虛榮心問題) 第二:這是麥咖啡雞肋。品牌知名度不夠高不可否認麥當勞的宣傳各個方面目前還不夠完善,真的給人一種錯覺:麥咖啡其實是甜品站(我經常上班有人來問我要櫻花雪糕...) 還有可能出於一些我不知情的問題里目前還不能將麥咖啡和買漢堡的獨立分開。 然後再來說說裝飾等環境問題也非常雞肋。(我要淚奔~~(&>_ 這是東莞一個咖啡師做的一個用巧克力畫給蛋糕做裝飾。 [圖片未上傳成功] [圖片未上傳成功]

這是東莞一位咖啡師的咖啡挑花出名。(給顧客很多小驚喜) [圖片未上傳成功]

這是我們經常舉辦和老顧客講解一些咖啡知識,聊天聊咖啡的照片。 凡事都有兩面性有人在用心做也有人不用心。你可以不喜歡,但是你不能否認我們的努力。謝謝


因為國內喝咖啡並不是什麼功能性的需求,McCafe與麥當勞的廉價反而變成他們的不利之處。

簡要摘錄一篇外媒文章:《麥當勞VS星巴克:為什麼McCafe從來不像星巴克那樣好喝》 McDonald"s vs. Starbucks: Why McCafe Will Never Taste as Good

1. 星巴克員工不把自己當快餐店員工

2. 星巴克似乎更關注咖啡

3. 星巴克依然是專家

4. 星巴克提供更好的體驗


麥當勞和肯德基這樣的快餐品牌的中國面臨著頹勢,整體的生意都不太好,這是一個大的背景。麥咖啡是它尋找新的增長點的努力。

這個問題說麥咖啡為何火不起來?火不火要怎麼界定呢?在考慮商業利益的時候,賺錢是一個硬指標。

咖啡其實是一個毛利超級高的產品,一杯售價30塊錢的咖啡,原料成本不超過5塊錢,毛利大概有90%。但是為什麼文藝小青年開咖啡店還那麼容易倒閉呢,因為固定成本太高,凈利潤不足,我在另一個問題的答案里有涉及咖啡館的選址要考慮哪些方面? - 易澄的回答。

麥當勞的優勢在於它已經有那麼多門店了,它可能只需要改造一下店面,或者開闢一個窗口,購置一台機器能開始賣咖啡了,它售價低,毛利低,但是固定成本低,所以凈利不低。 @張源在回答里提到了另一個問題McCafe為什麼要開在麥當勞里,而不獨立營業呢? - 餐飲 最簡單粗暴的回答就是,獨立營業的話固定成本會暴增,真的是暴增,需要更多的銷量才能覆蓋成本,不是說不可能賺錢,但是賺錢的難度是會更大的,產品的定價和品類都要重新考慮,而且不能像門店那樣迅速覆蓋廣大區域。每個門店可能都不火,銷量都不多,但是麥當勞那麼多門店加起來就不一樣了。

其實把星巴克和麥當勞比是不對的,因為他們的目標受眾是不一樣的。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往往是為了滿足兩種需求,情感需求和功能需求。

你認為大家去星巴克喝的真的是一杯咖啡嗎?Naive!他喝的是星巴克店裡的環境,是拿著帶logo的杯子走在街上的自我滿足。在中國,星巴克成功地把自己塑造成了一種階層符號。但是麥當勞和肯德基的咖啡,大家消費的可能就是咖啡本身了,是為了滿足提神醒腦之類的功能需求。

但是麥當勞和肯德基是能夠從星巴克的用戶當中挖一塊出來的,因為,原本的星巴克用戶中肯定也是有單純為了滿足功能性需求的,也就是說是被過度滿足的,那麼他們就可能會轉移到麥當勞和肯德基,畢竟兩者的咖啡本身沒有多大區別,麥當勞和肯德基的門店還更多更方便。

迷人的廣告位:微信公眾號「創新廣角鏡」,對商業問題感興趣的話一定能夠有所收穫


因為國內受眾對咖啡廳和國外不一樣。

比如說在對自己咖啡文化非常驕傲的澳洲,一般咖啡門面非常小,因為大家都買了帶走。

一般cafe都長這樣:

在咖啡店坐著喝咖啡的情況,要不就是周末吃brunch,要不就是公司會議室/廚房用餐區都被別人佔滿了要找地方開會。

McCafe是從墨爾本起源,進而被介紹到其他國家的。也是麥當勞轉變自己「垃圾食品」品牌形象的一個舉措 — 但就其定位而言,我覺得還是面對麥當勞的一般受眾,不外乎就是給消費者一般漢堡薯條汽水外的選擇罷了。

歸根結底,這還是一個快餐食品。在國外(至少在澳洲),不太受歡迎的原因是因為咖啡做的不好。在國內,在沒有大量以咖啡為日常消費習慣的用戶的基礎上(星巴克的在中國的成功就很好的說明了國內咖啡受眾的需求),McCafe也是一個尷尬的存在。

最後說一個故事。我讀書的時候,有一回聽一個中國同學問鬼子,學校附近有沒有好的咖啡館推薦?最好是環境好,帶Wi-Fi。我想去看書寫作業。鬼子非常疑惑的說,你為什麼不買杯咖啡去圖書館?


1月19日更新:

我只是就事論事,既然有評論認為我說話不嚴謹,那我在此更正:

回答中我說的喝咖啡的中國人是去McCafé,Starbucks,Costa之類的咖啡連鎖店/咖啡館喝咖啡的中國消費者

順便吐個槽:

以我們現在國內的薪資收入,跟這些舶來品的價格相比,沒有多少人是能天天負擔得起的。

這些咖啡品牌除了偶爾帶客戶去談談生意(?),三五個好友偶爾在裡面聚一聚,買一杯飲品坐在裡面一整天「找靈感」跟「蹭wifi」,或者進去嘗嘗鮮。這類咖啡店真的能擁有長期的,固定的客戶么....

▂▂▂▂▂分割線▂▂▂▂

McCafé的在國內市場定位跟營銷方式其實不大合理。

McCafé就跟McDonald開在一起,本意是想吸引吃漢堡炸雞的老顧客來嘗試他們的新產品。McCafé的市場定位應該是介於中端星巴克跟街邊奶茶店那種不上不下的位置,想依靠稍顯精緻的外觀來吸引老顧客。

但要搞清楚的是國內不像歐美那樣將喝咖啡視為「日常行為」,我們好喝茶,咖啡只是某些人為追求逼格或者嘗鮮才會喝的。星巴克為什麼在中國那麼火,而在澳洲幾乎被其它街邊咖啡店排擠出去,就是因為中國人心中星巴克跟「小資」這個詞密不可分的。

既然McCafé這個品牌跟McDonald這個快餐品牌脫不了關係,價格便宜點卻無法達到「小資」的效果。而且偶爾捨得花十幾二十塊買杯不常喝的咖啡,幹嘛不多花10塊錢去買星巴克這種更能「體現身份」的咖啡呢。

我想McCafé在國內是無論如何都火不起來的。


因為不好喝


喜歡喝咖啡和喜歡喝冰紅茶等飲料有什麼區別?

把在星巴克喝咖啡和小資、裝逼聯繫在一起只能說明本身層次太低,在內心把星巴克抬高了而已。

星巴克這種連鎖企業就靠裝逼的人來消費能活下去?

McCafe之所以沒有星巴克火就是因為這個品牌帶著快餐的烙印,缺乏商務屬性。而星巴克的商務屬性就相對強了,能適合有些人作為談公務場所的需求。

又比如相親這類陌生人初次見面的情形,星巴克相對McCafe在環境和品質上就更好。這樣除了純粹來喝咖啡的人星巴克的定位讓它可以更擴大客戶的範圍,自然是要比McCafe容易火。


質量差的遠了.....mc cafe難喝得很,雖然星爸爸也好不到哪去....


逼格不夠高


1、沒有咖啡館的氛圍,太嘈雜

2、很多沒wifi

3、很多沒插座

4、挖槽 我在喝咖啡 旁邊的人在啃漢堡


Mccafe味道還可以,只是逼格不夠高


先不說味道,我不是什麼專業美食家,無法分辨出咖啡和食品的好壞。

首先,麥當勞進入中國也有20多年了,剛進中國的時候,因為中國很少有人出國,對國外事物並不了解的情況下認為麥當勞是時尚的西餐而不是西方人眼裡的廉價的快餐。麥當勞來中國20多年了,價格相對於其他消費品,可以說漲幅很小了。現在由於中國與外國的交流越來越多,出國的中國人也越來越多,人們眼裡的麥當勞自然喪失了當年的「逼格」,擊碎了麥當勞當年的光環泡沫。

其次,多年來,在人們心中,麥當勞一直是一快餐的形式出現,而不是做咖啡的。與麥當勞不同,星巴克一直在做咖啡和周邊產品。大家都知道,現在的社會,如果你只專註做一樣東西,你肯定是專業的,如果涉及太多行業,由於注意力的分散,可能哪一樣都不會太專業。所以,McCafé很容易被大家懷疑:一個賣漢堡的能做出好的咖啡和甜品嗎?

最後,店鋪的設置未必是最佳的選擇。在我見到過國內的McCafé一直是和麥當勞快餐店開到一起的。想像一下,左邊一個屌絲在囫圇一個巨無霸,右邊一個文藝青年用小勺攪動杯中的摩卡……這風景太美麗。我曾在法國去過幾次McCafé,那裡的McCafé是獨立開店的,不會和快餐店攪為一談,也許就是為了避免消費者認為McCafé是廉價的,不精緻的。

我認為中國市場還是有McCafé容身之處的,只要做好市場,選擇好的地段開店,還是可以火的。


很多去喝咖啡的人需要一個比較安靜、偏時尚、偏檔次的環境,麥當勞給不了。

你能想像你的新公司約你在麥當勞面試,面試期間不斷有飯味傳來,人聲嘈雜,就為了咖啡的價格低?


大家去星巴克裝逼,去麥當勞吃飯


不好喝是其一,然而看在便宜了那麼多的情況下這並不是最主要的缺點。

私以為常喝咖啡的群體在真的需要買一份麥當勞的時候,通常是趕時間或者狼狽不堪的情況下,外賣袋往包里一塞飛奔而去。

咖啡?即使有時間靜靜地放奶球放糖,一個編織袋不經意地一撞分分鐘毀滅剛買的米白色大衣,你確定?


剛出來的一兩年還能喝一喝,冰沙這類味道也可以。後來咖啡豆大概換了,咖啡寡淡無味,非常不好喝。


因為在中國,M記吸引的客戶和咖啡店吸引的客戶是不同的。

當我走進M記時,我只會想著去買個套餐,不會想著去買咖啡,因為本人實在沒喝咖啡的習慣。但是我走進咖啡店的時候,那就不一樣了。

題外話:

1.M記的咖啡台很漂亮,感覺店都跟著變漂亮了。好幾次都想去買了,即使我不喜歡喝咖啡。

2.就算我進了咖啡店,也只會買焦糖瑪奇朵(甜的)或卡布奇諾(加奶的),小時候的習慣沒法改啊,哇哈哈哈~


在m記里 McCafe終歸只是個賣咖啡的


麥當勞早餐那種慘不忍睹的咖啡已經給麥當勞留下了不會做咖啡的名號,包括廉價的其它產品,嘈雜的環境和非常不統一的裝修等等,給不了人一種咖啡店的享受。說到麥當勞誰會想到咖啡?店裡樣子也不像個會做咖啡的。。。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綠山咖啡?
虹吸式咖啡和手沖咖啡所做出來的咖啡有什麼差異?
目前星巴克的當日咖啡的主要種類有哪些?做法是怎樣的?
咖啡因攝入過量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肯德基現磨咖啡怎麼樣?

TAG:咖啡 | 麥當勞 | 咖啡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