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明治維新之前日本平民不能使用姓?
01-04
很多文章在介紹日本的姓氏時,總會說現在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前,平民是不能使用姓(苗字)的。但實際上明治維新之前,相當一部分擁有地產的平民和部分商人都有姓。那麼「明治維新之前日本平民不能使用姓」這種說法是怎麼形成的呢
標準日本語有一篇課文就是這麼講的
名字查了下wiki,明治以前的豪族領民確實有姓(苗字),比如藤原部、大伴部等。
江戶時代的話,在平民之中,只有被幕府特許的世家人做的里正、村長(基層公務員)能沿用世家的姓氏。所以說"江戶時代的庶民沒有姓氏"(平民和庶民概念不一樣)。不過從世家脫離的有些平民也會私下沿用世家的姓氏,認為和世家有血緣關係的庶民也會私下使用(這些是私稱不得在公開場合說)。商人也會使用"姓氏",但是這些"姓氏"是屋號(店的招牌)、魚類、肉類什麼的,僅僅是好區分商人。比如有個人叫三文魚的健三……——————明治時代に苗字たいとうで、みんな苗字を付けたんですか? それまでは、...這裡有個鏈接比wiki講的更詳細更全面,有需要我再翻譯吧orz.好長。基本上就是鎌倉時代農業極速發展,武士會把名字贈與那些不得不依靠的豪農層(豪農會幫武士支配領土),室町時代的話,農民會組成"惣村"這種組織來抗擊作為領主的武士,然後把地主的姓氏安在農民的身上。到了豐臣秀吉的安土桃山時代,政府頒發了嚴格的"刀狩令",明確規定了庶民不可帶刀、不可有姓氏(稱為苗字帶刀限制)
——————根據AKIRA青醬的提醒,咱重新查了下資料。wikihttp://ja.wikipedia.org/wiki/%E5%B1%8B%E5%8F%B7確實不僅商人,一些農民也會取家號(屋號)首先,屋號,或稱家號,是以一家、一門的特徵為基礎加上「家」這個字的稱號,比如「村田家」、「高坂家」。
在江戶時代,雖然原則上根據身份制度,武士以外的人取姓氏是不被認可的,但是隨著人口的增加,同地域內同名的人越來越多,很難指定、判別每個人(藤吉郎殺了人,tm有20個藤吉郎)。這樣下來造成了叫人難,甚至村落里交易、日常生活都不方便。所以就取了「屋號」作為判別個人的材料來使用。但是這種類似於姓氏的「屋號」只能在當地或者特定的村集會使用。以下是屋號的例子:
地形(農民專屬) :下平田、上平田、長江、向かえ、井川尻、前田、下原、上原、後谷、近道商人的話多會加上XXX」屋「
國名+屋:加賀屋、越後屋、上州屋、紀伊國屋、伊勢屋、備前屋職業+屋鍛冶屋、紺屋(賣染料)、渋屋(賣某種防腐塗料)、番匠屋、油屋、竹屋
創業者一族的姓氏或名字+屋神戸屋、鈴乃屋、西松屋、明屋(はるや)、大森屋、岡田屋(橫浜岡田屋、イオン (企業))家紋或者店啊商社的標誌+屋松屋、旭屋、井筒屋、鶴屋郡、都市名+屋松坂屋、高島屋、長崎屋神佛名+屋大黒屋、朝日屋、白木屋、福砂屋再啰嗦一句,以上奇奇怪怪的「姓氏」官方是不認可的,僅僅是私下相互叫的。現實生活也還存在,比如《悠哉日常大王》(ノンノン日和)經常叫那個小賣部老闆「駄菓子屋」だがしや在明治之前,甚至在江戶之前的戰國時代就已經有很多商人有你所說的『苗字』。但那其實是商鋪的商號而已。雖然實際的功能相同,但並不是武家和公家所使用的苗字。而苗字普及到普通老百姓人人皆有,的確是明治苗字必稱令之後的事情了。
推薦閱讀:
※請問二戰結束之後日本商業在中國是怎麼發展的?
※《源氏物語》裡面女性非正常死亡,那時的政府為何不管不問?
※在今天我們應該怎樣看待日本?
※岩倉使團出使期間,使團的核心人物是如何保證回國後權力沒有被架空的?
※日本的「古事記」高度如何?
TAG:日本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