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荀子的地位沒有孟子的地位高?

荀子和孟子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但在儒家孟子的地位卻高於荀子,是什麼造成這種狀況的?


謝邀,這個問題我其實說不上有什麼資格答。於是查了一些資料,還主要是日文的……

我們念書的時候或許都學過,荀子有《勸學》比較著名,再自己深一點挖掘就會知道,他有個「天人之分」的說法。

不過為什麼荀子沒有孟子地位高呢?這個是有歷史原因的。

1、荀子的部分政治學說太赤裸裸,掌權者就是好意思用也不好意思宣揚

比如他的《王制編》《富國編》,宣揚的是實力主義和成果主義,這和後世當權者「尊儒」的口徑有差距,沒辦法上綱上線。

2、弟子不給力

有史可查四門徒:韓非、李斯、陳囂、浮丘伯。

前兩個鼎鼎有名,可惜互掐陷害,先後死掉沒有學術繼承者。

陳囂,大家查一查應該也會說,哦,原來」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來源是這裡啊。

浮丘伯?哪位啊?

你說著怎麼將師門發揚光大啊?

3、朱熹

這傢伙真的不是好東西。

他不喜歡荀子的學說。

他彈劾唐仲友,說:仲友以官錢開《荀》、《揚》、《文中子》、《韓文》四書。

使《荀子》躺槍。

4、歷代學者

這個真就不好列全名了,因為各朝各代(儒)學者都在批判荀子。

除去所謂」性惡論「之外,也因為荀子的學說包含了哲學、倫理、政治、經濟、軍事、教育,乃至語言學、文學,是從社會脈絡方面出發,重視社會秩序,反對天授王權和神秘主義的思想,重視人為的努力。

這和統治階級所需要宣揚的不一樣啊!

可惜了。


你要問梵蒂岡的主教們伯多祿和保祿誰的地位高,答案當然是伯多祿(並且會嫌棄你-_-b)

乃至於你要問以色列的拉比們摩西和耶穌誰的地位高,答案當然是摩西(並且會嫌棄你-_-||)

甚至於你要問德黑蘭的烏萊瑪們阿里和穆阿維葉誰的地位高,答案當然是阿里(並且會嫌棄你-_-#)

儒家是有其宗教性噠,從漢代讖諱到絕類現代天啟正教的宋明道學,儒家一直在探求著一個真理——「仁」——或者說「天地間仁的本體」,抑或「道德的形而上本體」。天的仁性對應著人的仁性,亦即人的先天道德,這是儒教倫理的根本,是儒家教條不竭的能源。

尤其唐代的儒學復興以降,儒家殫精竭慮地在經典中尋找、附會這兩者的依據。

儒家的經典是四書和五經,四書的中庸和大學是大阿亞圖拉朱熹從五經的禮記里特別摘選的,實際上這兩篇構成了這樣一個鏈條:

論語(孔子)——大學(孔言曾述)——中庸(子思筆書)——孟子(孟子)

確立了四大哈利發的教統。

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先知孔子和伊瑪目孟子。孟子之所以重要,正是因為他大大地開拓了儒家形而上學與人性論的領域。

荀子又是誰呢?荀子是先秦最後一位大賢者,他學兼儒道,自成一家。荀子既不承認「道德的形而上本體」,又反對人的「先天仁性」。他的唯物主義天道論與逆道德人性論思辯的結果由他的兩個弟子韓非與李斯繼承,開創了法家一脈。

我們知道,自東漢豪族興起,儒家迅速從統治工具轉化為後封建士大夫階級的政治紐帶與思想武裝。後封建士大夫階級最恨什麼呢?暴君與酷吏嘛。暴君,指的是堅持君權不受限制的君主,甚至於權力無節制地向宦官與外戚渡讓。酷吏,指的嚴格按照律法行政的官員,是儒家官員的有效替代者。

這兩者的綱領是什麼,法家嘛!

異端!異端!卡菲勒!卡菲勒!


荀子思想是統治者手裡面的劍,而孟子是統治者手裡的一塊玉。世人皆愛美玉,而恐懼刀劍。


第一次有人邀請,謝謝!

這個問題其實一點也不複雜。孟子說:「你這個人雖然壞,但本質是好的。」荀子卻說:「你這個人的本質是壞的,要努力學做個好人。」

大家想想,是誰的話中聽呢?當然是孟子,所以他的學說當然受歡迎嘛!這還用問?

————開——個——玩——笑————

首先呢中國古代歷史裡並未明確的表明荀派儒學不如孟派儒學,但是作為亞聖,確實可以看出一些孟子的學說隱隱凌駕於荀子。或者說,更能讓人接受。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大部分人認為荀子會不如孟子一些呢?

個人認為有三點

一、孟子早於荀子,且在文帝時期就立於學官;而荀子博士未見於史書中。

二、孟子有趙岐作注,而荀子則遲遲未有; 唐代韓愈發起了孟學升格運動,後來宋朱熹注四書,整個中國古代史,孟學一直有前仆後繼的儒家士子去倡導和學習。

三、孟子提倡性善,荀子提倡性惡。

以上一點拙見,拋磚引玉!


不了解儒家具體的主張,只有大概的了解,但由於這是個思想史問題,還是有一答的能力。個人認為荀子的地位不如孟子,原因在於,無論漢代儒學還是宋明理學和孟子的相性更大,和荀子則更加不同。董仲舒不僅是儒家,還是陰陽家,這種怪異的組合如果放到漢代融貫為一的宇宙學背景下不難理解。董的理論用最簡略的語言表達就是,人事和自然相互感應。君王如果實行仁政,穀物收成就會好。反之,如果多災多難,則是統治出現了問題。而荀子理論在先秦哲學重要的一點就是徹底區分了天與人,將自然界的運行逐出了人事的思考範圍。人可以根據自然規律來調整自己的行為,但制天命是為人的利益,但自然不可能提供任何價值上的指導,這一點和孟子完全相反,孟子認為人之善正是來源於天。雖然孟子的理論不同於董,但荀子無疑與漢代流行的世界觀不可調和。

到了一千餘年後,儒學理論經歷六朝隋唐的低迷後開始復興,宋儒已經拋棄了孔孟對天的看法,雖然話語上復興儒學,價值觀也是,但就形而上的學理上,理學實際上在某種程度上是上承魏晉玄學和漢代易學。正是魏晉玄學對老莊以及易傳的形而上解釋以及漢代象數學以及楊雄援易經老子入儒這些嘗試使得宋明理學的本體論建構成為可能。北宋理學的先驅,周,邵,張,二程不同程度上繼承玄學與易學的綱領。到朱熹才真正成熟,雖然朱熹的哲學已經脫離易學玄學的影響,但忽略朱熹前輩思想的非儒學背景以及對理學的奠基作用是不全面的。孟子沒有對自然有任何的關注,但孟子的倫理觀本身很有價值,而荀子始終是不可能與宋儒從玄學易學繼承的天道與人事本為一體的思想兼容的。

最後說心學,孟子的作品注重的是論述人的天性至善,以及心性之善如何保持並推至眾人。而戰國後期關心現實政治問題的荀子的問題域則不同。雖然荀子也討論道德的培養,要緊的是荀子是性惡論者,道德作為使社會擁有良序而產生從而不具有內在價值。而陽明心學,從心和良知出發,顯而易見是在學理上直接繼承了孟子一線。

另外,參照張祥龍的觀點,中國古人更願意接受情境化,非現成,自我顯現並保持,機遇化的思維方式,而不是西方"殭屍般的理想人格",張語,不代表本人觀點。所以,在西方人看來論證更嚴謹的墨子和荀子,在中國只可能被忽略。

雖然我不知道荀子是否有直接的思想繼承,但僅從荀子天人兩分之自然主義的清晰與簡明來往後追溯,王充,柳宗元,王夫之恐怕都是其精神上的繼承者。


荀子算不上儒家的代表人物,他算是一個「非典型」的儒家。在古代的「醇儒」看來,荀子是有瑕疵的。

首先,他的性惡論怎麼看都更像法家學說(人性惡嘛,所以要嚴刑峻法啊),逼得後世多少儒生替他洗地(常見的像聲稱《荀子》被李斯篡改)。其次,他在《非十二子》中公然攻擊孔門聖人「述聖」子思和「亞聖」孟子,這是「醇儒」不能容忍的。其三,他的門生韓非和李斯日後都成為著名法家人物,其中李斯是燔書坑儒的始作俑者,差點斷了儒家的香火。

總算《荀子》全篇都極力推崇孔子,在大是大非上站住了腳。不過封聖是不可能封聖的。一篇《性惡》一篇《非十二子》要是後世儒生寫出來都是分分鐘革去功名的水平。韓愈「大醇小疵」的評價,已經是荀子的極限了。


荀子是魯迅那種人 普通人看太過務實直接

性善性惡的核心都是一樣的 對於明白人來說 荀子說的 孔孟也說過 而且說的還深入

荀子弟子也沒有依仗老師的名義發揚如孔孟那樣的勢利


荀卿論

蘇軾

嘗讀《孔子世家》,觀其言語文章,循循莫不有規矩,不敢放言高論,言必稱先王,然後知聖人憂天下之深也。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遠也;浩乎不知其津涯,而非深也。其所言者,匹夫匹婦之所共知;而所行者,聖人有所不能盡也。嗚呼!是亦足矣。使後世有能盡吾說者,雖為聖人無難,而不能者,不失為寡過而已矣。

子路之勇,子貢之辯,冉有之智,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謂難能而可貴者也。然三子者,每不為夫子之所悅。顏淵默然不見其所能,若無以異於眾人者,而夫子亟稱之。且夫學聖人者,豈必其言之雲爾哉?亦觀其意之所向而已。夫子以為後世必有不能行其說者矣,必有竊其說而為不義者矣。是故其言平易正直,而不敢為非常可喜之論,要在於不可易也。

昔者常怪李斯事荀卿,既而焚滅其書,大變古先聖王之法,於其師之道,不啻若寇讎。及今觀荀卿之書,然後知李斯之所以事秦者皆出於荀卿,而不足怪也。

荀卿者,喜為異說而不讓,敢為高論而不顧者也。其言愚人之所驚,小人之所喜也。子思、孟軻,世之所謂賢人君子也。荀卿獨曰:「亂天下者,子思、孟軻也。」天下之人,如此其眾也;仁人義士,如此其多也。荀卿獨曰:「人性惡。桀、紂,性也。堯、舜,偽也。」由是觀之,意其為人必也剛復不遜,而自許太過。彼李斯者,又特甚者耳。

今夫小人之為不善,猶必有所顧忌,是以夏、商之亡,桀、紂之殘暴,而先王之法度、禮樂、刑政,猶未至於絕滅而不可考者,是桀、紂猶有所存而不敢盡廢也。彼李斯者,獨能奮而不顧,焚燒夫子之六經,烹滅三代之諸侯,破壞周公之井田,此亦必有所恃者矣。彼見其師歷詆天下之賢人,以自是其愚,以為古先聖王皆無足法者。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時之論,而荀卿亦不知其禍之至於此也。

其父殺人報仇,其子必且行劫。荀卿明王道,述禮樂,而李斯以其學亂天下,其高談異論有以激之也。孔、孟之論,未嘗異也,而天下卒無有及者。茍天下果無有及者,則尚安以求異為哉!


荀子是實誠人


孟子被靠大樹孔子!孟子畢竟還算少年天真的激情(自動翻譯成英語)荀子活的時間多久啊,只不過人家走了改革的路線……要不是荀子年輕那會各種不要臉打折促銷……呃…好像也沒有推銷出去。= =b到了漢武帝才有道則出啊。前期誰也混的不好,誰也別笑話誰。


推薦閱讀:

為什麼經常有人拿儒家黑孔子,卻很少有人拿儒家黑孟子?
孔子是文弱書生嗎?
為何孔姓家族很多按照輩分起名而其他姓氏不十分注重這一點?
怎麼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當今應該怎麼做?
孔子是有神論者還是無神論者?

TAG:孔子 | 儒家 | 孟子 | 中國哲學史 | 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