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學術論文,明明作者只有一個人,但是喜歡用「我們研究了***」?
理工科用We乃是課題組集體智慧的表現,後來變成一種習慣。
人文社科則要複雜一些。簡單來講,「我」這個字眼,突出的是一個個人感覺,因而在論資排輩的人文社科學界,後輩學者論文中用「我」會顯得很不嚴謹、不禮貌,給人感覺是「你算哪頭蒜啊」。尤其是人文學界,對禮貌的要求近乎苛刻,稍微直抒胸臆,便會被人理解為是「打棍子」。
以前人文學界多用「筆者」「著者」來消解「我」的口氣,但現在這兩個詞已經被用濫了,讓人也不覺得有多恭敬。「我們」的出現與逐漸流行,便與此有關。
當然,這些都是對後輩學人而言。前輩學人往往不講這些事情。例如茅海建在《戊戌變法史事考二編》的論文里,滿篇皆「我」,倒也沒啥,畢竟人家是爺……首先反對所有說理工科不能用第一人稱"we"的回答,工科怎麼樣我不知道,如果你是理科的,老師說不能用"we",那是你老師讀得太少。例子到處都是,翻開Nature 2014 8月28號刊,四篇research article 無一例外的在簡介部分就用了"we".
下面是正式答案:「我」表達了一種很強烈的自我感。「我們」比「我」聽起來主觀性更弱。作者通常認為這樣會令自己顯得更客觀,不那麼傲慢。有的人甚至不會用「我們」,而是用被動語態「it is found....」,「研究發現....」 因為大多數情況下論文是一種客觀陳述,用到第一人稱的情況很少。但偶爾需要用第一人稱表明態度的時候,第一人稱單數是完全可以的,也是應該被鼓勵的。愛因斯坦,居里夫人,費恩曼,霍金他們都用過第一人稱單數。對我來說,明明只有一個人還用「我們」,透露了一種虛假的謙遜。
國際會議大多盲審,因為一般情況下論文作者都是幾個人,所以投稿的時候也都是用We,這已經成為了習慣,這種長期的習慣最後大概成了不成文的規定。
另外 @徐騰飛的寫法適用於當前的中文論文和早些年的英文論文,但是現在很多學科的英文論文都開始變成包含大量以We開頭了句子了,因為以We開頭的句子讀起來更為舒服,我自己的感受是更有代入感,被動句讀起來會顯得死板。試圖跟讀者打成一片。
思維慣性,習慣把「我們**」(**=組,學校,系,專業,中心)等等掛在嘴邊,於是寫論文時就不自覺的寫進去了,其實大部分時候都是「我」而不是「們」。
一般理工科的學術論文都避免使用We,I這些主觀的詞語,而是使用被動語句。
補充一下,除了參與工作的人以外,一篇成熟的工作在發表前通常還要和本領域的同行討論一下。這些人,由於沒有直接參与工作,通常會被列入感謝欄(Acknowledgement)。也就是說文章代表的不僅是作者一個人的觀點,而是已經得到一部分人認同的。在審稿時,有的(這是個例不代表全部)審稿人也會參考感謝欄(看看業內其他人士是否接受這個觀點),也就是說感謝大牛和你討論比感謝家人朋友啥的有殺傷力多了。
在阿拉伯的一些部落里,要是有個人看到別人流血時,一定不會點名道姓地說「A或者B的血流出來了」,而是說「我們的血流出來了」。
學術寫作者就好像身處這樣一個「部落」之中,我們一般稱其為「學術共同體」。
只有引言最後一段會出現一次we。有人跟我說他投一個會議,結果被一個什麼亞洲化學sci接收了,我表示呵呵。
the royal we 英文正式文體的第一人稱用法,除了學術界以外,王室人員說話時第一人稱自稱也是we,哪怕實際只代表ta自己。
"We" means "you and me together".
See Donald E. Knuth, Mathematical Writing.
See also http://math.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668645/using-we-have-in-maths-papers.
很少見這種論文是一個作者的,但「我們」這個稱謂的運用是可以理解的。
一篇論文大多出自一個機構(affiliation),作者往往是在這個機構背景下進行了相關研究。所以作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自己所在的機構。
PS:很多牛的雜誌依然會出現"我們",第一人稱有時是在所難免的,如 @左慶 所說甚至越來越多的趨勢。大多數情況下,作者都是幾個人,如果作者是一個人的時候自然用I,反之,用we。
為了掙得認同感,就像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編一句話寫上記得某個名人說過。
推薦閱讀:
※中國學生在美國的科研能力和表現如何?
※有哪些將化學與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神經網路等計算機科學結合的研究方向?
※如何看待《中國青年報》文章「我國基礎科學研究論文數量翻番」所描述的形勢?
※為什麼計算化學領域研究者大多傾向於跟實驗組合作,對偏理論或者偏方法方面的工作不太受重視?
※如何看待博士後留校當教授的人生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