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專業學生應當如何權衡語言學專業學習和外語學習的關係以及時間分配問題?
雖然從本質上講學語言學不等於學語言,但通過對一門外語的學習,確實能較大程度地從音系,構詞,語法結構等各個方面擴展對自己語言學相關現象和概念的理解。請問那些專業是語言學,同時又在學好幾門外語的同學是如何權衡兩者關係以及合理分配兩者學習時間的?
謝題主喵。
很多多語者可能對語言學理論知之甚少(我小表妹今年七歲了,ABC雙母語外加會一些法語和一些西班牙語,自打我不小心拉了她看野良神她就哼唧著想學日語了,不過她還是不知道我在學校里學什麼),很多語言學研究者可能終其一生也就會兩三門語言(對語義學來說母語+工作語言絕對夠用,我們系的中國學生基本都是英漢雙語對付過來了,而我系主任也都很害羞地說過自己把拉丁語全忘光了)。研究語言學和學語言兩項任務本身並不構成時間與空間的衝突;在學語言時,語言學所產生的增益也不會極端上升遠超過沒學過語言學的人;在語義、語用、實驗派、應用語言學等方面,學過多種語言也未必能派上太大用場,所以題主大可不必把這兩件事看得那麼重,感覺必須要有個特別的抉擇。
我接觸語言學和批量學習語言剛好是在幾個不同的時間段里(脫產學習德語是在大一和大二的暑假;大量接觸語言學是從大三開始;開始認真磨嘰日語語法則是在讀博以後),因此一直沒有特別明顯的衝突。學德語的時候,即使沒有任何句法學基礎,也能純靠記憶背下來主句V2從句SOV的現象,當然後來學了句法學才知道具體的原理到底是什麼樣的。而在大量攝入理論語言學內容的大四和碩士年裡,我反而沒有學任何語言,全部是依靠教材案例了解語言現象的——比如波蘭語的重音規則什麼的,我可根本看不懂波蘭語——效果也並不算特別差勁。
上半年的時候曾經想過把德語和法語重新撿起來,所以就安裝了duolingo(沒錯你看到了一條廣告),基本上每天玩個十五二十分鐘,把單詞複習一遍完事,這兩門語言的句法結構都不難,也就沒花太多功夫。日語則是每天晚上睡覺之前拿半個小時背一遍漢字讀音,句法現象平時隨便看看,然後一周看個幾集動畫,也挺不走心的。不過,我這麼做有自己的原因和考量:首先,我不依靠這些語言進行研究,我的專項不是德語、法語、日語的句法、語音現象(不過即使是研究此類語言有時也不一定非要會說,當然會說更好);其次,我不在乎自己的語言水平,並沒有打算一年之後去考DAF或者N1,也不需要在實際應用中使用這些語言。如果只需要這樣的話,每天抽出一到一個半小時左右學語言是完全足夠的。但是,如果需要在實際應用中使用這些語言,或者需要考級、留學考試的話,就必須加強力度,我的預計是要翻倍考慮,特別是如果有考級壓力的話一定要通過正規課程學習。實際上,對於研究語言學的人來說,語言學才是真正的重點,一切計劃都以語言學為核心,必要時其他必須讓路。我並不會因為想從和歌里尋找特別的隱喻而去專門學習日語——有那個時間我還真不如把Kaplan再讀三遍;而我們系主任,他即使不會說漢語不會說日語也不妨礙他做有關這兩門語言的研究,很多時候,語言學家對一門語言的了解都是依靠文獻而非語言教材進行的,更何況作為博士生導師只需要招一個會說這種語言的博士生就行了。哎呀不行我又想他了……語言學是專業,學語言是愛好,兩者完全不衝突,倒是要同仇敵愾從遊戲美劇那邊去搶時間
語言學專業的表示最差的就是英語,而且即便不是語言學也有很多人想去學新的語言,其實,和語言學專業沒什麼太大關係吧,就是問怎麼處理好專業與愛好的問題咯
推薦閱讀:
※已經學了德語英語再學日語會不會德英廢?
※為什麼有的人能同時精通好幾國語言,有的人光學一門英語都費勁?
※其他地方的方言為什麼不能像粵語一樣有自己的流行歌曲呢?
※英文名中的J.R和J.J.什麼意思?有什麼來歷嘛?
※「法西斯」與「希特勒」,同樣是xī,為何用不同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