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玥波的評書什麼水平?


「上回書說到,金龍鏢局、飛龍鏢局為爭奪西湖捕魚的漁帖,在杭州北高峰擺下一座擂台。。。」

作為一個聽評書30多年的人,聽著pad里王玥波《雍正劍俠圖》的聲音,伴隨著車窗外的雨聲,遠望雨中的北高峰,回答這個問題時,心裡有一絲酸楚湧上。

諾大的中國,喜歡聽評書的人越來越少,從事這門藝術的人也越來越少,王玥波也是近40歲的人了,和他年紀差不多或者比他年輕的人,你是挑不出比他評書水平再好的了。再說句可能大不敬的話,目前活著的評書演員,除了已經封神的四大里還健在的田連元、單田芳、劉蘭芳,這三個咱不評價,剩下的可以說也已經都不是王玥波的對手了。

但王玥波這麼強的一個人,你問問身邊的朋友,辦公室一起工作的同事,有幾個知道他的?

有的三皮老粉絲說,王玥波生不逢時,要是再早生個二三十年,趕上電台評書最火爆的80年代和90年代,那就沒有那「四大」的事兒了,最不濟也一起混個「五大」。

我看此言差矣。

依我來看,現在的王玥波才是最幸運的三皮老,如果真像上面說的,把他放在20年前,那他就真的默默無聞了。

為啥呢?

有下面這幾點原因:

1)王老闆的書沒有扣子,或者說扣子太差。

完整的評書結構是由 梁子,坨子,扣子這三部組成的,可以說是缺一不可,按德雲社郭班主說法,不會其中一個,別人賺100塊,你得扣33.33循環元。

梁子可以說是書的提綱,是一條脊梁骨,按著這個提綱說,你才能保證不跑偏。

比如有一部長篇評書叫《寶劍大俠》,它的梁子是:

小明從小學到高中一直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聽家長和老師的話,絕不早戀。上大學才交了第一個女朋友,小明對這個女的付出了一切,但是最終還是和這個女的分手了。小明心灰意冷,再也不敢愛了。在不良朋友的勾引下,走進了路邊粉燈籠罩的洗頭房,走進了金碧輝煌的洗浴城,練就了一身好本領,最後和一個有情有義的推油姐姐喜結連理,運用自己的學費、大學學到的管理知識和老婆的人脈,開了一家大學生洗浴中心,最後一統全市的中高端娛樂場所,走上了人生巔峰。

這就是書的梁子,有了它,你的書隨便天馬行空的說,只要在最後回到梁子上,就能繼續下去。

比如,梁子里提到小明和大學女友分手,為什麼呀?
你說評書的時候就可以隨便編了,比如小明發現這個女友是綠茶婊,和他同寢室老王有一腿;也可以說,這個女友有癌症,為了不拖累小明,執意要和小明分手;你甚至可以說,小明在初夜才發現這個女的其實是變性人,然後分手。 只要你按梁子最後回到分手,那麼這個書就可以繼續下去了。

梁子說完,再簡單說說坨子。坨子其實就是組成這部書的大事件。這是大坨子,大坨子里還可以有一些小坨子。
比如這部《寶劍大俠》里,小明怒分綠茶婊,這算一個坨子。小明三探洗頭房,這也是坨子。

最後再說說 扣子。
扣子出現在每次播講評書的最後,是用來拴人的。就是讓你聽完這回,抓心撓肝的,下次還要繼續聽,不聽就得自殺。
扣子的實質就是下集預告。

扣子做得好,不管是電台評書還是現場評書,觀眾被你的情節吊得難受,連做夢都盼著你的下次開講。

舉個例子,

小明寢室4人剛在洗浴城二樓休息大廳坐定,只聽得,噔噔蹬蹬腳步聲響,上來一人,小明不看便罷,這一看嚇得四位英雄魂不附體。預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按照常人的理解,肯定是有什麼牛逼的人進到休息大廳了,所以小明他們才感到吃驚。比如看到下面這位,

你抓心撓肝的等到下次講評書了。

說書人說,
上回書說到,有一人直奔二樓休息大廳而來,小明四人定睛一看,原來是掃地大媽前來打掃衛生。。。

你看到扣子的作用了吧。如果上次書的最後,直接告訴你上來的是掃地大媽,你還會想繼續聽嗎?

王玥波在梁子和坨子上下了大功夫,他的書在這兩部分可以說是相當過硬了。但是在扣子上,他就是不及格了。這個可能和他的性格有關,他不屑於搞這些故弄玄虛的東西。
但是您想想,如果在20年前廣播評書時代,這麼差的扣子,他能留住觀眾嗎?一定是很難的。

2)王玥波的人物分瓣兒能力很差。

啥是分瓣兒能力呢?

講評書的時候,有些場景,這同一場景里會有3個以上的人出現,而且這好幾個人也不比武,也不走動,就是坐著張嘴純聊天。這也不是看電視劇,如果還不在現場,你也看不到說書人的動作,純憑聲音,你怎麼知道哪句話是誰說的?

作為一個人物分瓣兒能力強的評書演員,他在幾分鐘內,運用語氣、語調就能讓你知道這句話是誰說的,就算互相插話,也不會搞混。比如胖和尚聲音低沉,女子聲音發尖,大俠聲音洪亮,兒童嫩聲嫩氣。

而這方面差一點兒的評書演員,主要靠對話的內容來避免混淆。他每換一個人說話必須重提一下說話這個人的名字,這樣才能避免讓聽眾搞混。

王玥波在這方面可算是一條道跑到黑了。

3)聲音起伏度

我在現場聽過好些次三皮老,聲音特別的舒坦。但是網上那些比較清晰的錄音,您聽聽,聲音發尖,那叫一個一驚一乍,睡覺前可別聽,要不估計就睡不著了。
王玥波的聲音特別適合現場聽,而不適合錄音廣播。

4)同行砸掛
王玥波是評書相聲兩門抱,他把相聲里同行砸掛的習慣拿到了評書行,可評書也沒這規矩啊。而且就算是相聲同行砸掛,你也得和被砸的人有交情,要不然就像郭班主當年砸掛汪洋一樣,搞出官司了。

這王玥波在評書里可不是一次、兩次拿單田芳和田連元開砸了。

說單田芳在表現人物有輕功的時候,飛身上房,都是 rou、rou、rou,沒有新鮮的。

說田連元在表現雙方拳腳爭鬥的時候,可能是語言表達能力有欠缺,只能自己親自踢腿展示飛腳。

王玥波這個評價同行的惡習是哪裡來的呢?這就不得不提他的老乾媽兼恩師連麗如女士了。

連麗如是連闊如的親女兒,連闊如是給首長們入室說過評書的人,那水平沒的說。
但是他女兒連麗如這水平可就不敢恭維了。她那評書說得和朝鮮國家電視台那個女播音員一樣,反正咋說呢,一身正氣,邪魔不侵吧,老人家年齡挺大了,難聽的就不說了吧,反正她這國家一級演員享受特殊津貼就算是繼承的吧。

連麗如有個最大的愛好就是評論同行誰誰誰說的不是真正的評書,反正在老太太心中,只有連派才是武林正派,其他活著的說書的都是邪魔外道,曲協就是魔窟。這點老太太和郭班主高度一致。

王玥波搭上這個老乾媽師父有利又有弊,弊端上面說完了,利處更是簡單,背靠大樹好乘涼。

太晚了,就寫到這裡了,還有三皮老頻繁倒插筆、說書過於細緻,俠客爺掏手巾插個汗還得講講這手巾啥材料、什麼圖案、怎麼來的。打字太累這些我就不一一細說了。電台年代評書不能這麼講,聽的人遭罪,但是現在網路年代或者粉絲去現場聽,這兩點反而成享受了,沒毛病。

說得對或者不對,三皮老的粉絲們多包涵,實在不行罵兩句也行,我皮糙肉厚不怕的。

最後還得補一句,王玥波實力確實很強很強,但是短板也很明顯,總之瑕不掩瑜,我相信王玥波日後還會有大發展,混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享受國家特殊津貼啥的絕對沒問題。大家還要多多支持王玥波,多多支持評書這門藝術。


關於書的傳授上,沒超過連麗如,沒超過田連元,沒超過很多人,簡而言之,他會的相對來說還是少了。這些老先生都有把桿兒的,略基礎的,胖子不會的。(他說過自己有傳授的書不多,田連元能指導央視的電視劇水滸,而且能看出來南方評話的痕迹,你就知道田老先生肚囊多寬綽了)表現力上,表演技巧上,抓情節上的包袱,把人說哭,劉立福沒了以後,就屬他了。


謝老同學 @宋光川 邀。

60歲以下的演員里最好的了。其實比連麗如都好。他們說書是每次演出仨人三場嘛,原來胖子在二場,老太太在三場。後來就發現很多人聽了胖子就走了。沒辦法,老太太換到二場,胖子攢底了。老太太怎麼想咱就不知道了。

有人也許抬杠,說平沙生,你小子不是總抨擊現在觀眾水平低嗎?這會兒怎麼不說觀眾水平低了?嘿嘿,這就應了我一個好哥們的話了,那位是爵士+古典+京劇大神,他說,喜歡京劇的妹子多數比喜歡爵士的妹子真性情一些,因為京劇比較小眾,來附庸風雅、裝X的比較少。其實跟京劇、爵士這倆藝術本身沒多大關係……

王玥波的大隋唐是一定要聽的,論有哏,比現在的相聲可樂。論熱血,我中間聽哭了好幾次。你聽到罵楊廣之後,忠孝王伍建章一門忠烈的表現,不由你不哭。把人說樂太容易了,能把人說哭,了不起啊!

不過感覺羅成死了以後,胖子的書不太實授,後面掃北、征東什麼的就不那麼好聽了。可見全憑演員自己聰明、表現力強還是不夠,書道兒值錢啊!都是老先生們幾輩兒攢下來的。

胖子的聊齋也不錯,不過整體上他們那書道不如陳士和陳派的書道細緻、講究。聊齋還是劉立福最好,不過老爺子九十多了,聽現場很難了……我還有幸聽過一年的現場,哈哈。

以後聽評書也就指望王玥波了。希望他多學東西,越說越好吧。


非常高。都說他不給書聽,我現在就願意聽他這不給書聽……他那個外插花的東西有意思啊。


我先說我是外行啊,我說說我們外行,也別我們,我特么誰也代表不了,就是我個人,聽他的書的感覺

聲音洪亮,一直洪亮,有點兒沒輕沒重的,這也是我對所謂北京評書的刻板印象,高一句低一句,一驚一炸的

愛拉長聲兒,一般這種情況是忘詞兒了

慢,肉,月白京腔,很明顯的感覺有時候是在故意說北京話,這點我最煩感,老人的京腔我聽過,不那樣兒,年輕人沒這麼說的,喜歡他口風兒的都什麼人?假北京人?老河北?

平,白,對了就是白,你說有包袱吧,真是不老可樂的,可能我闕值高,以前凈挺劉寶瑞了

不利索,可能我闕值高,凈挺袁闊成了

總之挺溫吞的,你要說這是一種風格,那我不抬杠了,那算是我個人聽不進去

要說這種風格的我聽過一位,可我覺得比王大師高,我能聽進去,陳湧泉先生,只是陳先生那算單口,慢,平,穩,可聽得那麼舒坦,是舒坦,他不一驚一炸啊(記得一次聽馬岐說了一句"上山虎遇見下山虎,雲中龍遇見霧中龍"我這心騰騰跳了半天,王大師也一毛病)

我這麼說估計得罪不少人,可本來么,對藝術理解每個人都不一樣

至於王大師書里的人情,我都聽不進去您讓我怎麼評情節啊更甭說人情了

我說了半天,您幾位要是惱我了,那,那就惱吧,我就這麼認為

另外呢,一般說王胖子,我都以為是說相聲的王大磊呢

再另外,我腳著我得報一個"聽評書培訓班"了,聽二十八年評書我還是外行,得找人教教,先從月白京腔開始吧


我是來看看「我是不是一個人」的。聽王玥波的評書聽到後來我腦仁疼,聲音比較大可能,一直挺賣力氣那種,沒輕沒重(一直重)齁的慌


連麗如說過他不夠用功。他也是,後面經常說著說著就串了,把前面說的忘了。

但是在年輕一輩的人里,沒有說得過他的。

反正他說的我愛聽,願意花錢聽


書不要簡短


聽完了兩遍大隋唐,掃北征東聊齋三部劍俠圖,網上有的基本全聽了。(人在昆明,只能在網上聽)

我覺得王胖子的書優點就在於講理,把每一件事儘可能分析透了,人情細理,特別有味道。這一點大家都說了我也不啰嗦。

缺點就是嘴松。容易跑出去太遠,也容易丟字蹦字。但是因為畢竟是現場,和電視台錄的不一樣。而且其實頻率不高,所以可以接受。但還是可以感覺到他對於節奏的把控還有進步的空間。

聊齋和隋唐比劍俠圖好,推薦聊齋,喜歡就直接隋唐。

利益相關……王三皮鐵杆粉


我認為挺好。

年輕一代的評書演員不多,能讓大家知道的就更少了,徐德亮李菁也就偶爾客串一下罷了。老一代的評書藝人的表演現場什麼情況我不知道,我們聽得最多的是電視評書或者電台評書,因為沒有和現場觀眾有交流而顯得匠氣太重,《肖飛買葯》是好,可是不就這一段段《肖飛買葯》嗎,而且真正用心去聽的時候覺得太累,評書說的舉重若輕才是最好。而且最重要的是不給書聽啊,一丁點的小情節就能給你說上好幾回,聽完了才發現和整體故事情節的發展沒有任何關係,甚至這幾回沒聽著也是完全沒有關係的。

王玥波比老一代評書藝人好的地方是現在每周有固定的書場說書,網上能找到的錄音也大部分是書場流傳出來的,因為現場有觀眾所以整段評書聽下來氣氛很好。而且王玥波也說過相聲,在評書中間加的一些個包袱或者現場抓哏都能響。而且他是正經的拜師坐科學藝,藝術能力是一點點積累起來的,基本功還是很紮實的,這點徐德亮的書《新鮮貓屎》里也有提及。

想聽王玥波建議從他說的《聊齋》系列和《大話三國》里王玥波說的幾段開始聽,尤其《聊齋》,可以邊聽邊看原文,區區幾行字就能說好長一段,聽完還不覺得膩,多說的書外的情節有意思後文還肯定有用。多聽幾段覺得感興趣了可以再去聽《宋金剛押寶》《隋唐》《雍正劍俠圖》之類的大長篇。王玥波還在高曉攀的嘻哈包袱鋪里說過一回,說的是單口的《當行論》,是我聽過所有《當行論》里最有韻味的。

另外,評書這藝術真的一份現場藝術,就拿王玥波來說,聽他說的《蒸骨三驗》雖然情節安排和細節處理比郭德綱說的要更加的合理,到怎麼聽都不是那個味道,不是說聽完值得細咂麽那種感覺。

總之,如果說評書演員王玥波,他的評書絕對值得一聽!


說來慚愧,身在北京卻未曾親赴宣南聽上幾場。

說實話,對他不是特別了解,聽他的書也主要是在網路上各種資源,沒買過票,這點就更慚愧。

不過既然有人邀,我就來說說我的看法。

下面是都昏夢話故事階段。

聽他聽的主要是 宋金剛押寶、康熙私訪月明樓、劍俠圖,還有幾個小段。至於長篇的大隋唐,我還真的沒有聽過。總體感覺挺好。

如果要說什麼水平的話,那我還是做一些比較吧。評書的輩分我不太懂,在此也就算信口開河。老先生的角度,拿幾位知名的我也聽過的評書演員來比較吧。

首先是廣受推崇的袁闊成先生,袁闊成先生的書,好是真好。可有一截,聽著怹的循循善誘著急。聽袁老的書,感覺自己還是個聽故事的孩子;而王玥波的書,感覺自己是個聽故事的朋友。這種感覺就好比:你是願意三代和你聊天還是鳴人和你聊天?【我真的不是在黑他的火影。不可否認的是老先生的藝術價值更高,但是吧,漸漸地不那麼符合這個時代的氣質了。而王玥波是這個時代的年輕人,有著很大的優勢。

再拿單田芳來比較。單田芳,說真的,以我愚昧無知的看法,他一直都成就在他的嗓音上。具體對他的評價,可以看看和他相關的很多問題。那些問題我沒有回答。對於一個沒系統聽過評書的人,聽見電台打開了:「下面請欣賞XX評書」,然後就是他極具特色的嗓音。那麼沒有人不把他和評書緊緊的聯繫在一起,認為他就是評書的代言人。五分的嗓音可以成就他五分的能耐變成十分。而王玥波,在這一點上也包括很多其他的評書藝人,從聲音的角度講,並沒有很高的辨識度,但就僅僅依靠書的精彩程度,吸引了他們的觀眾,那麼即便是個人只有八九分,那麼也都有六七分在能耐上。

比較完兩位老先生【其實我還想談談李鑫荃等幾位,考慮了一下還是別說了。說多錯多。】,下面要比較一下年輕演員。

年輕演員里,王玥波應該算是北京式的擅長草莽英雄型老書的演員。前面我說的這幾個形容詞都有對比。與他對比的,恩,沒錯,就是我每個回答里都要提到的那幾位。【再次強調這都是我個人的劃分,都是夢話,沒有任何規矩可言,求不來論戰】

第一個比對的演員,武啟深,先下結論,他是天津式的擅長人情世故老書的演員。對比來看,王玥波在人情世故的方面,儘管他比武啟深還大幾歲,明顯略有不如。應該說,這和年齡有關係,但是更多的閱歷讓演員對於人情世故有了更加精細的分析。我說的類型,並非指故事內容,而是演員個人的氣質把書的氣質影響了。武啟深老師現在在套個神怪書的皮說一部滿是為人、處事、人情、行止的斗水鬼,你想想,這其中包含的內容,必然是他個人的體會。而王玥波,成就和不足都在於他的娃娃腿,自幼學習使他入了這個圈,還包括相聲的圈子,他的格調與見知也就被限制在這裡了。他書里的英雄,也不過草莽罷了。像他在一個小段里指摘郭德綱只說曲藝圈的壞事,不說好事,他就要扭轉過來。當他深處於其中的時候,格局也就這樣啦。

再說一位,武宗亮。他是英雄俠士型的老書演員。從個人氣質到書的風格,都透著英武俠義之氣,書中偶爾的包袱又加了一絲靈動。這是他的個人風格。他說過的小五義和反五關,都是氣勢逼人,如果見過他本人,就應該明白我的意思了。同時,他在學評書的時候,沒受到太多相聲的影響,因此你懂得。而且從某些方面上,應該說,演員外貌的狀態,也會影響作品的結果。而胖子在這方面無疑是吃虧的。

最後一起說仨人吧。李景麒、郭鶴鳴、鄭思傑,【葉蓬說的太少不算他】。三個【也會老書的】新書演員。不是說王玥波沒新的,火影忍者他也試過,但是,不合適。我說的呢,除了李景麒是拉出來嘲諷的,別人呢,都是把新書說好了的。李景麒說過聖鬥士,說過哈利波特,說的那叫什麼玩意啊!嘲諷完畢。郭鶴鳴說了哈利波特和藏地密碼,鄭思傑說了斗破蒼穹,我覺得還是不錯的。為啥在這說這個?因為就我所知目前王玥波沒有一部來自這個時代的作品。我挺期待他能拿出一部為人稱道的新書作品,畢竟只說老書是有了傳承,可是往下發展就不那麼快了。這個時代,有聲書已經快搶了評書的飯碗,演員們在不創新可就不好辦了。

說了很多,認真的反對了說他是最好的評書演員的說法。在很多方面,還是有一些年輕演員勝過他。但是綜合來講,他是目前一流的年輕評書演員。

我的夢話說完了。

改天真該去趟宣南了。


胖子讓大伙兒詬病主要就是不給書聽,可這才是評書的買賣道啊,書都給了指著什麼吃啊?

所以從這點看,至少是真有傳授,要不怎麼那麼多外插花還不顯得硬山隔嶺呢。

好像跑題了,書說得真好,反正我覺得比老太太的耐聽,人物故事情節上能分出層次,他自己不也說了么,尚人見喜!


題主沒邀請我,偶然看到這莫一個題目我說說,王的評書很不錯的了,但是有些問題是無法避免,我聽他的評書尤其聊齋,有這種感覺,那就是他太年輕,經歷的事情少,人情沒那麼大,尤其涉及到家庭矛盾,這家子人家兒有個是非人,攪合的家庭不安,這是非勁兒他說不出來,再有就是打官司告狀, 公堂怎麼審案,那官兒怎麼三推六問他說不出來,但是我還是要說他可以說是評書界現存的演員中的佼佼者了,尤其還這莫年輕~最明顯的就是他和郭德綱合著說波斯尋寶,聽完前面他說的,郭德綱的說兩句我就關了,最後這故事結局我還是找的王文玉的聽的,呵呵~


聽過王玥波說的《大隋唐》,不是在現場,而是在YouTube上。當時在國外,偶然在該網站上發現了一個頻道,每個周末更新一回,於是聽了下來。一開始不敢說好,但是從始至終地聽,能夠明顯感覺到王三皮同學的進步。這部大書從2007年一直說到了大概2010年,開始時王同學還會有「吃栗子」的現象,後來就逐漸純熟了,尤其是說到「刀斬單雄信」的回目,確實讓人扼腕乃至落淚,說書人算是做到極致了。聽完了《隋唐》,又開始翻出其他段子,如《聊齋》《宋金剛》《張廣泰》《童林傳》等等,還是很喜歡的。


謝邀。

評書現在聽得不多了。

剛開始聽是單田芳先生的廣播三國和田連元先生的電視評書楊家將。作死就是不肯接受短打書,以袍帶為主,偶爾聽幾耳朵聊齋或是濟公傳。所以,王的短打書不評論。聊齋很不錯,一聽就是有相聲根底的好活。


大隋唐里口誤多了點!


大隋唐後部,有一段假裝要斬羅通,一幫賈家樓兄弟出來說情,大概意思是老兄弟走得早,一脈單傳什麼的。程咬金大喝一聲:當初殺單老五的時候怎麼沒人說話?聽的時候,眼淚當時就下來了,打這段字的時候也沒控制住。


小時候匣子里聽袁先生三國,缺德的電台一點播,一點半上課,連續遲到後匣子被老家兒砸了還挨了一頓皮捶!後來才補上了老先生的三國水滸12金錢鏢!

三俠劍是看的書,三本一套,單先生口述!後來聽單先生多!七俠五義白眉大俠三俠劍.........太多了!

聽連先生的西漢,網上還有張震佐老先生的,但錄音太久了!

田先生的小八義不錯!

田戰義先生氣口嗓音都好,可他的書目我不喜歡!

書荒的時候聽孫一的古龍武俠,也算能聽!

月波老的除了聊齋系列都聽,劍俠圖還在追!對怹的評價是,月波老,評書大家!


我最愛聽他的聊齋,宋金剛,張廣泰,特別是聊齋,可以說是百聽不厭。而至於大隋唐,明朝等長篇,反而不是特別聽的下去。

就水平來說,是現在年輕一代中最好的了吧。


從小和家裡的老人聽評書,俗話說生書熟戲聽不膩的曲藝,書就是要聽生書,以前信息不發達,大家獲取信息的渠道單一,聽書也就聽個新鮮,但是現在平心而論,三國、水滸、聊齋,有幾個人沒看過,這個時候我覺得聽書就是聽個味道。王三皮的書是我個人最喜歡的,從最初聽郭德綱的單口到聽王玥波,覺得評書就應該像王玥波這麼說,時敘時議,夾雜著說書人的看法和見解,以下內容可能會被噴,不喜勿評,謝謝。同出一門的吳荻感覺就沒有王玥波這麼老練,說三國時愛引經據典,旁徵博引這是好事,但是三國畢竟是演義,不是正史,一味的去挑寫書人的毛病,好像不是你一個說書人該做的事,以上觀點純屬胡說,不喜繞道,謝謝合作


推薦閱讀:

為什麼日本傳統文化的保留和傳承做的比中國好?
如何能廢除彩禮、嫁妝等傳統婚姻習俗?
為什麼近幾年孔子那麼火?
現在北京天津一帶,還健在的單弦、岔曲的名家有誰?代表作品是什麼?
為什麼中國不再是「禮儀之邦」?

TAG:相聲 | 中國傳統文化 | 評書 | 王玥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