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沒有佩劍?


之前我的答案水平低劣、不辨真偽,所以特花了一下午時間初步研究了這個小課題,參(chao)考(xi)淵博知友們的回答,寫成一篇粗劣小文,發表在一家垃圾省刊。

為君增笑。

作者:陳長梧

版權聲明:已發表於卷宗,將可以在萬方、維普和龍源上查看。

轉載請標明出處,並聯繫作者。

【摘要】孔子的形像已經隨著儒學的發展演變而內化為中國傳統思想和文化的標誌性符號之一。考證孔子是否真的佩劍,不僅可以指導更符合孔子歷史形象的孔子像的建造,而且還可以讓大家對孔子形象有更豐滿確切的認識以及對中國傳統思想和文化的源流有更深刻的理解。這篇文章將從春秋時期劍器的發展談起,論證孔子的身體條件,先從客觀角度上論證孔子佩劍的可能性;再淺談先秦的好劍之風、劍在禮制中的作用以及孔子對佩劍的態度,從主觀的角度上來考證孔子佩劍的可能性,最後綜合得出一個結果。考證孔子是否佩劍的過程,也是追溯兩千五百多年來先秦時期儒家源頭的精神還原其真實面貌的過程。

【關鍵詞】孔子;儒家思想;佩劍;春秋晚期一、導論

近些年來,建築孔子雕塑成為各地的一個熱點。孔子謙卑、儒雅、慈愛的長者風範已深入全世界人的心中,也將以雕塑的形式繼續激勵著人們勤學與禮讓。但是某些孔子像卻引起了人們的好奇與不解,為什麼慈祥儒雅的孔子是齙牙?會豎起食指?尤其是,為什麼以仁愛著稱、似乎是文弱書生的孔子,腰間會佩戴著寶劍?

可以觀察到,很多孔子像和雕塑都是佩劍的。但歷史上的孔子真的佩劍嗎?古往今來,人們眾說紛紜,提出了很多零碎的論點,卻從來沒有人去考證過這個問題,相關的文物出土也近乎是空白。坊間認為孔子持劍,並且劍名紫微,是文人劍的一種,無刃,這種說法沒有絲毫根據。孔子的形像已經隨著儒學的發展演變而內化為中國傳統思想和文化的標誌性符號之一。孔子是否真的佩劍,不僅可以指導更符合孔子歷史形象的孔子像的建造,而且還可以讓大家對孔子形象有更豐滿確切的認識以及對中國傳統思想和文化的源流有更深刻的理解,所以綜合性的考證一下孔子是否佩劍是必要的。

本文將從春秋時期劍器的發展談起,考證孔子的身體條件,從客觀角度上論證孔子佩劍的可能性,再談先秦的好劍之風、劍在禮制中的作用及孔子對劍的態度,從主觀角度上考證其佩劍的可能性。人做判斷的時候有兩種機制:一是「科學家機制」,先有證據再下結論;一是「律師機制」,先有了結論再去找證據。本文根據「科學家機制」寫就,前並無對孔子是否佩劍的論斷。而是結合古代文獻和現代考古的成果,從孔子佩劍的客觀因素到主觀因素,一步步地查找資料,最後綜合得出的一個結果。考證孔子是否佩劍的過程,也是追溯兩千五百多年來先秦時期儒家源頭的精神和還原其真實面貌的過程。

二、春秋劍器考

劍最早出自於西周,春秋時期的劍器已經發展較為成熟,戰爭需求的增加和社會生產的發展,促進了制劍和劍道的發展,當時的吳、越和楚國是劍的興盛之地。劍脫胎於矛形刺兵及短匕首,所以當時的劍大都不算長。湖北江陵望山一號楚墓中出土的越王勾踐劍全長 55.7厘米。1973年聞喜縣邱家莊出土的晉國春秋晚期的花紋良劍,通長43.5l厘米。1957年甘肅省靈台縣景家莊出土的銅柄鐵劍、河南省陝縣後川出土的金鐔金首鐵劍,1992年陝西寶雞市益門村出土的金炳鑲嵌綠松石鐵劍,都屬於小型短劍。馬明達在《說劍叢稿》中考證:春秋時期的劍一般在五十厘米左右,個別比較長的才只是達到六十厘米。劍的長短與鑄劍工藝的改進、擊劍技術的發展和戰爭方式的變化有關。長劍到因素完備的戰國時期才開始出現,戰國劍則常常在七十到一百厘米左右,個別還有長達一百厘米以上。春秋短劍以吳、越製作的最為精良,南方地區的制劍和擊劍技術是超過北方的,先秦劍論唯一傳存下來的文字,就是《吳越春秋》中越女關於劍的說道。長劍則似乎最先出現於楚國,楚國的長劍應當是在了吳、越的冶金技術和擊劍技藝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在春秋晚期的北方,劍不會超過60厘米。所以古今諸多孔子像中,包括吳道子的孔子像,孔子的佩劍都過長了。這麼長的劍到戰國時期才會有,吳道子是唐人,吳道子所畫的劍應是按唐制長劍為藍本,如此也好理解。孔子生活於春秋晚期,那麼到春秋晚期,劍是可佩戴的嗎?

無疑,短劍比長劍更容易佩戴。《說文》中提到劍,「人所帶兵也」,就是隨身攜帶的兵器。春秋後期的劍如果具有隨身攜帶的屬性,至少要有劍鞘或者軲轆等物把劍佩帶在身上的,還要有容易握拿的劍柄。青銅劍雖然不甚鋒利,但春秋晚期時的制劍工藝已十分先進,春秋晚期戰國時代就已經出現了鋒利的鐵劍,如果不帶劍鞘,是無法佩戴的。鞞這個字就是指劍鞘的意思,是皮革的,容易朽壞,甘肅靈台百草坡就曾出土過西周帶劍鞘的寶劍,周緯著《中國兵器史稿》第九十頁考證:中國古銅劍大都周代下半期春秋、戰國之物,此種劍大都有鞘,因其刃上常粘有木及布類之殘片也。其鞘恐系用木用獸皮或鯊魚皮為之。鞘飾除用金類(銅、錫、金、銀之類)及玉類為之外,或尚用堅硬之半寶石為之。春秋晚期,劍鞘已經出現了。此外,春秋晚期還出土過極盡奢華的黃金劍柄的鐵劍。可見孔子生活的年代,易於攜帶的寶劍就已經出現了,也就是說,孔子具備攜帶寶劍的客觀因素。

三、先秦的好劍之風

《釋義·釋兵》記載:「劍,檢也,所以防檢非常也。」可以看出劍的本義是防身而非戰場兵器。易於攜帶的劍器主要功能是用於私人脅迫、護衛、暗殺和自裁,此外,佩劍還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左傳》中,「劍」出自了不下二十四次,各國國君大都重視佩劍,「桃氏為劍,臘廣二寸有半寸,兩徙半之。以其臘廣為之莖圍,長倍之,中其莖,設其後。參分其臘廣,去一以為首廣,而圍之。身長五其莖長.重九鋝,謂之上制。上士服之。身長四其莖長.重七鋝,謂之中制,中士服之。身長其莖長。重五鋝,謂之下制,下士服之。」上士、中士、下士按照其地位分別佩帶的上制之劍、中制之劍、下制之劍。說明當時士的的佩劍文化已經發展較為成熟,已經形成了傳統。當時寶劍也比較受到重視,《史記·吳太伯世家》記載:「徐君好季札劍,口弗敢言。」《左傳·恆公十年》記載:「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又求其寶劍。」虞公向虞叔索取玉,又向他索求寶劍。《左傳·定公十年》記載:「吾以劍過朝,公若必曰,誰之劍也。」管馬人算準算定公若看到他拿劍經過朝廷,一定會問是誰的並賞看。很多史實都表明,先秦時期,人們對劍是相當重視的。寶劍具有實用性和觀賞性的雙重價值,此外還是身份地位的象徵。孔子周遊列國,經常遇到種種危險,再逐於魯,削跡於衛,伐樹於宋,窮於商周,圍於陳蔡。更不必說當時交通不便,大自然的改造程度較低,經常可能遇到野獸。從實用性角度來說,孔子也是有可能佩劍防身的。

四、劍與禮儀制度

《禮記》中,劍在禮儀方面的作用是較大的。事母、做客、外交、服飾等諸多事宜都有劍的參與。《禮記·少儀》記載:君子欠伸,運笏,澤劍首,還屨,問日之蚤莫,雖請退可也。意思是指君子到別人家做客,做包括摸劍柄的一些動作,就可依禮請退了。《禮記·少儀》記載:觀君子之衣服,服劍,乘馬。服劍意指佩劍,可見君子佩劍是符合禮儀的。但是《禮記》的成書年代不早於戰國末年,經過考訂應該是由西漢人編訂,但另一方面,《禮記》保存了較多先秦時期的禮儀,仍然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一種觀點認為,在春秋後期,佩劍不會是嚴格要求佩戴的器物,也沒有足夠的時間融入到禮儀制度中去。這種說法是有欠考慮的,劍在春秋初期就已經出現,極受重視又富有實用和裝飾價值,已經有足夠的時間融入禮制。可靠文獻中,春秋中後期也有劍融入禮制的記載。據《史記·吳太伯世家》中季札掛劍的記載,季札的生活年代略早於孔子,孔子也十分推崇季札,曾經說過:「泰伯(季札的祖先吳太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史記》中,「季札心知之,為使上國,未獻。」。季札沒有贈送寶劍的原因是「為使上國」,可見當時「寶劍」已經作為一種比較重要的禮器,在外交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左傳·恆公十年》中記載虞公向虞叔索取玉,又向他索求寶劍,激起了虞叔的不滿而驅逐了虞公。這裡的「玉」是一種禮器,那麼虞公後來又來索取的劍,就也有可能跟「玉」一樣,也是作為禮器來索取的。綜上,在春秋中後期,劍已經初步地融進了禮制,佩劍在多種場合都是符合禮儀甚至必需的。

五、孔子好武

很多人的印象中的孔子好學、慈祥而仁愛,是一個誨人不倦的教師、儒雅的書生、一位「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老夫子。但孔子真的四體不勤,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嗎?其實不然。《說文》中說:士,事也。士即善於辦事的人,作為貴族的賓客和下屬,原意中就有武士的意思。孔子之後,「士」的勇武形象才逐漸減弱,而變為如今大家印象中的「士」。

1、孔子的力氣

孔子的父親叔梁紇武力絕倫,在當時以勇稱。《左傳》中叔梁紇有力舉城門的記載。孔子也有舉過城門的說法,《呂氏春秋.慎大》記載,「孔子之勁,舉國門之關」《列子〃說符》記載:「孔子之勁,能拓(舉起)國門之關」《淮南子〃主術訓》記載:「孔子之通,智過於萇弘,勇過於孟賁(古代勇士),足躡與郊菟,力招城關,能亦多矣。」《列子》是偽書,其他兩本書對孔子記載的可信度也不高。疑似為了誇大聖人,而與其父的事例相混淆。但其父的力氣大是可考的。

《論語·述而》記載:「子釣不而不綱,戈不射宿。」孔子可以使用帶生絲的箭來射鳥,有過力大的基因和傳說。可見孔子也並非手無縛雞之力。

2、孔子的精力

孔人具有驚人的精力。《史記.孔子世家》記載:於是乃相與發徒役圍孔子於野。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孔子講誦弦歌不衰。這時候孔子已經六十多歲了。斷糧數天仍講誦弦歌不衰,身體條件可見一斑。

《論語.微子》里,孔子六十三歲還可以駕車。孔子的精力在其學習中也可見一斑,韋編三絕、三月不知肉味等等,也可從另一方面凸顯孔子的身體健壯和精力好。

3、孔子的威勇

《論語.述而》記載,孔子在他學生眼裡的形象是「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可知道孔子有厲、威的一面。《論語.子罕》里,孔子自稱少賤多能鄙事。曾給季氏做過管理倉庫的小吏,出納錢糧算得公平準確;也曾提任過管理牧場的小吏,牲畜蕃息。因此他又升任主管營建工程的司空。孔子早年做過體力活,能很好的管理農場和牧場。

《論語.公冶長》中,孔子批評子路「好勇過我」,子路的「勇」屬於暴虎馮河,而孔子所推崇的是君子有勇有義、有勇有禮、和仁者必有勇(《論語》),孔子既是仁者君子,也必然有勇,所以把自己當作好勇的標尺,可見孔子認為自己也是勇的,這裡的勇,是「義」為質,「禮」為節,「仁」為統,行己有「恥」,見義而為的勇,「勇者不懼」的勇。

通過這四點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孔子並不是一個文弱書生,而是一個精力過人的儒士和勇士。這樣的孔子腰間佩戴著寶劍,也不足為奇。

六、孔子對劍的態度

孔子對劍的態度難以考察,《詩經》、《尚書》 《論語》中並沒有「劍」或「鋏」字出現。劍是禮器,亦是兇器,尚禮好仁的孔子,對劍報有什麼樣的感情和評價呢?《說苑·貴德》中記載:子路持劍,孔子問曰:「由,安用此乎?」子路曰:「善,古者固以善之;不善,古者固以自衛。」孔子曰:「君子以忠為質,以仁為衛,不出環堵之內,而聞千里之外;不善以忠化寇,暴以仁圍,何必持劍乎?」類似的故事也出現與《孔子家語·好生》中。但這兩本書一本是小說集、一本是已證的偽書。故事裡子路和孔子對古之君子是否持劍的討論,更像是孔子因材因時、隨緣施教的過程,子路認為古之君子也是需要「持劍以自衛」的,而孔子卻著眼於古之君子的忠仁和善的品質,強調於以德服人、仁者無敵,對崇武好勇的子路進行教導,並非是孔子對持劍有什麼歧視。《論語·先進》中記載: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教導好勇過人的子路,做決定之前要先諮詢父兄,而教導做事縮手縮腳的冉有,聽到道理就去實行。同理,「何必持劍」也更像是孔子對好勇尚武的子路的一種因材施教,如果換成一個比較懦弱的人來問古代君子是否佩劍,孔子或許會說持劍的好處。所以「何必持劍乎」也並不能說明孔子對劍的態度。

七、結論

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晚期,劍已經發展較為成熟,有柄鞘方便佩戴,孔子本人也並非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而是一位身材高、身體棒精力好的人,所以孔子佩劍的客觀條件是滿足的。從象徵性的角度看,春秋晚期,劍器已經初步融入了禮制,且佩劍已經成為了當時的風範,是社會地位的象徵,劍已經具有一定的象徵意味;從實用性的角度來看,周遊列國常常身在旅途的人,隨身佩戴一柄寶劍也是非常方便安全的,孔子的弟子子路是佩劍的武士,孔子批評他「何必持劍乎」(《孔子家語·好生》),但這種說法真實性欠考,就算是也似乎是孔子對子路的一種因材施教,並不能表明孔子對劍的態度。綜上所述,孔子極有可能是佩劍的,並且所佩之劍不會超過60厘米。

——————————————————

參考書目:

馬明達《說劍叢稿》

陸敬嚴著《中國古代兵器》93年12月版14頁

段清波著《刀槍劍戟十八般 ——中國古代兵器》1998年版

王三保《春秋時期主要兵器簡論》,載於2013年20期的體育時空

《周官》

王鍔《〈禮記〉成書考》,載於2007年4月中華書局

錢穆《孔子傳》新校本,九州出版社2011年1月

——————————————————————————-

原答案

我可以確定李白佩劍了,因為他「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嘛!吃著喝著,突然丟掉筷子,把劍拔出來,腦袋轉來轉去,表情迷茫,總之...恩,這個舉動不太普通,也不太文藝。

我可以確定辛棄疾佩劍了,因為他「醉里挑燈看劍」,一個男人夜裡喝醉睡不著覺,掏出劍來看。

以上詩句都是較可靠的一手資料。讓我在沒見過其人的情況下,可以據此基本確定他的某種情況。

1.孔子有沒有證明其佩劍的一手資料呢?

如果論語里子曰/曾子曰/子夏曰(等等):子佩劍/子拔劍/子舉劍/子吞劍(等等)

那我就基本可以確定,孔子佩劍。

但是沒有,論語裡面連」 劍 「 這個字都沒有。

2.退而求次,去找找《史記》、《孔叢子》、《孝經》、《禮記》《孔子家語》等可信度低一點的資料。

沒有找到孔子直接佩劍的證據。

3.退而求次,找歷代孔子像中孔子直接佩劍的證據

找到了,但是大部分可信度低。唯一可參考的是,可找到的最早的造像是在南北朝,看上去就是一個大石塊,經過檢查有佩劍的痕迹。魏晉南北朝石刻造像還原孔子真實相貌。

這個石像發出來給大家樂一下。

(大家別再關注這個石頭了行不行?去關注某個淵博大乳苗條皮膚好的准國學小師傅好不好?)

找不到可信的一手資料證明孔子直接佩劍,下面開始論證孔子佩劍的可能性。

初始可能性 = 0

孔子佩劍的可能性+1

1.孔子好像吃了鈣中毛概,長得高,身體壯,一口氣上五樓不費勁。我在孔子是文弱書生嗎?這個問題里簡單論證過。

2.先秦好劍之風。貴族的佩劍特權與風俗。佩劍跟配玉差不多,類似於身份的象徵。

季札掛劍、彈劍而歌、子路配長劍、刻舟求劍、吳子胥贈劍、傅說衣褐帶劍等等

連年輕版破落戶貴族韓信都佩劍。孔子雖然只是破落貴族,但也有佩劍的資格。

3.劍在禮儀方面的作用巨大。

《禮記·少儀》:侍坐於君子,君子欠伸,運笏,澤劍首,還屨,問日之蚤莫,雖請退可也。

澤劍首:摩挲寶劍的手柄。 (寶劍: ⊙﹏⊙‖∣)

意思大概是如果孔子在別人家做客,厭倦或是有急事,做一套動作加摸摸劍柄,就可以走了。

《禮記·少儀》:觀君子之衣服,服劍,乘馬,弗賈。

4.春秋士階層的佩劍考。

5.孔子軍事才能考。

等等

孔子佩劍的可能性-1

1.孔子好像看不起佩劍

《孔子家語·好生》:子路戎服見於孔子,拔劍而舞之,曰:「古之君子,固以劍而自衛乎?」孔子曰:「古之君子,忠以為質,仁以為衛,不出環堵之室,而知千里之外。有不善,則以忠化之;侵?則以仁固之,何待劍乎?」

不過也有隨機施教的可能性

2.孔子說:何必持劍乎?

《說苑·貴德》:子路持劍,孔子問曰:「由,安用此乎?」子路曰:「善,古者固以善之;不善,古者固以自衛。」孔子曰:「君子以忠為質,以仁為衛,不出環堵之內,而聞千里之外;不善以忠化寇,暴以仁圍,何必持劍乎?」

等等

個人愚論:孔子配過劍,但是不會很愛,但又不是不愛。情緒較複雜,像對分合幾次的男友的感覺。

(網上說法:孔子佩劍,劍名紫微,不開刃。 我不相信,就算劍名小燕子,我也不相信。)

這裡提供的是一種思考的方法,大家心平氣和得把所知的資料湊一湊。看看能得到什麼結果,這是有趣且有益的。

孔子有沒有佩劍,其實意義不大。我們在討論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學到的知識、思考方式、不同的價值觀、孔子印象與培養的友情。這些,才是價值深厚的東西。

所以,請心平氣和。寫出答案來談論。對於我來講,評論區只作為個人的賣萌逗比區。


前天看到邀請,沒有答,因為我沒有十足的把握。

今天又看到,發現已有回答幾乎一律說有。

所以我打算,說說不同的觀點:應該沒有。

迄今,尚無資料、出土文物能確鑿證明孔子的同時代人有佩劍的習慣。

略陳理由如下:

1、孔子時代劍之長短

孔子(551-479)的時代,和勾踐(520-465)接近。當時的劍,只是匕首。

《說文》中提到劍,說是「人所帶兵也」,即隨身攜帶的兵器,是匕首。

西周時,戰爭主要是車戰,遠則用弓矢,近則用戈、矛,《詩經》:王於興師,修我戈矛。可見當時打仗尚不用劍。

湖北江陵望山一號楚墓中出土的越王勾踐劍全長 55.7厘米。刻有「鉞王鳩淺自乍用鐱」,據考證,可能是勾踐自己用的劍。而南方制劍技術較北方先進,孔子時代,北方的劍,不會超過60厘米。

2、文獻中的證據

整部《詩經》、《尚書》,我記憶中,似乎沒有「劍」、「鋏」出現。

《禮記》提到佩劍:「觀君子之衣服,服劍,乘馬,弗賈。」

但《禮記》是西漢人編定,成書不早於戰國末年,不足為據。

有答主提到「殷比干莫」,但那是否真屬孔子所刻尚有疑問,即便是,劍也未必是佩在身上的。

還有答主提到《周禮·考工記》,那是是漢代劉向歆父子所,不足為據。

《左傳》提到劍,最早是桓公十年(前702),虞公先向虞叔求玉,後來又求寶劍。那時候的寶劍,恐怕和玉差不多,裝飾意義大過實用意義。其後是僖公十年,「伏劍而死」,大概是引頸自刎。但依然沒有佩劍的證據。

3、長鋏與劍

最早佩的劍,恐怕不是劍,而是長鋏。

孟嘗君門下的馮諼,彈的就是長鋏。孟嘗君卒於前279年。

在他之前,屈原已經佩劍了,「帶長鋏之陸離兮」。

屈原生於前340年,卒於前278年。和孟嘗君、馮諼同一個年代。

可見,那個時候,玩長鋏是比較時髦的。

長鋏是冶煉劍的時候,夾住所冶之物的那個東西,類似今天的火鉗。

所以,最早的佩劍,恐怕是佩火鉗一樣的東西。

鋏身類似刀,鋏鋒類似劍。有長鋏、短鋏之分,短鋏,大概就是匕首。

佩劍的行為,最早叫做「服劍」。《戰國策》、 《呂氏春秋》都有,但這都是戰國的事情。

《莊子·說劍》提到趙文王喜劍,趙文王即趙惠文王,生於前308年,卒於266年,比屈原還晚。

綜上,我認為,孔子的時代,大概還沒有佩劍的風氣。

下圖是越王勾踐劍,我不認為它適合佩帶。


這個問題不容易回答,因為這是具體到個人的問題,即夫子是否佩劍。

因為似乎沒有明確的規制說夫子這樣的身份是否必須佩劍

不過自古以來孔子像是佩劍的

據說那副孔子像是吳道子所畫,所以夫子佩劍這件事大概自打唐朝起大家就是這麼想的了。

圖片來源:吳道子+先師孔子行教像

但這個圖有個明顯的缺點,就是劍太長

春秋時期,劍沒有這麼長的,這麼長的劍到戰國末年秦國才有,考慮吳道子是唐人,估計吳道子話的劍是按唐制長劍為藍本的,那麼也就好理解了。

但春秋時代人佩劍不?

周緯著《中國兵器史稿》第九十頁雲

這樣一來,至晚至春秋晚期,就已經有劍鞘了。

而夫子本人就是春秋晚期的人,所以,如果說夫子佩劍,也是不奇怪的。

但是就像 @王路老師所說,在早期的典籍里是找不到劍這個字的,但這一點不奇怪,叫長鋏叫刀都可以是劍。事實上王路老師提供的那幅寶劍的圖形已經是相當成熟的寶劍了。對比一下:

圖片出自段清波著《刀槍劍戟十八般 ——中國古代兵器》1998年版

可以看到王老師給出的那把劍形制和上圖完全相同。

大家注意上圖中標出的這個格,這個部分有兩個作用,一個是護手,一個是和劍鞘匹配。

說到劍鞘,有個字可以提一下——鞞

金文做

這個字就是刀鞘的意思,是皮革的!這種東西是經不住時間的,所以出土的銅劍很難看到劍鞘,只能看到玉制的部件和一些殘渣,這個和前面周緯《中國兵器史稿》里提及的情況是呼應的。

配合段老師的那個標準圖,劍鞘大概是這樣的

並且是這樣佩戴在身上的

以上二圖均出自專題講座:品味楚人佩飾這裡,可做參考。

所以,即使夫子佩劍,也應該是配這種類型的劍才對。

或者配西周時期的劍?

你還別說,我國還真出土過西周時期帶鞘的劍,上圖

圖出陸敬嚴著《中國古代兵器》93年12月版14頁,不過,這個恐怕是少數民族佩戴的劍,夫子多半不會帶這個,所以,最有可能的還是佩戴上面的那種劍。

不過,在春秋晚期還出過極盡奢華的黃金劍柄的鐵劍

此圖仍然出自段清波老師的那本書

劍柄呢,我在網上找到一個,不是同一把,但是同一形制的,這說明這並不是個案,而至少是一種時尚

圖片來自東周時期的黃金劍柄這個頁面

這種劍不隨身帶,錦衣夜行有木有!

事實上春秋到到戰國這個時代的劍的形制有很多,不一一列出了。

而綜合來說,劍在春秋前期並不是戰場主要兵器,到了春秋中後期才成為近身格鬥的重要兵器,由此推斷,佩劍不會是嚴格要求佩戴的器物,也沒有足夠的時間融入到禮儀制度中去。

所以回到問題,夫子佩劍嗎?

答案是沒人要求夫子必須佩劍

夫子可佩戴可不佩。

但劍是一種非常方便實用的武器,夫子有很大可能是佩戴的。

然後,春秋的劍是可佩戴的嗎?

顯然,夫子時代,已經有劍鞘了,但再往前的確也有不用劍鞘直接用玉軲轆等物把銅劍直接佩帶在身上的——這有個前提,就是這個時代的青銅劍不是十分鋒利,等到春秋晚期戰國時代甚至出現了鐵劍,劍刃十分鋒利,不帶劍鞘都不行了,有了劍鞘,再把劍佩戴在身上是更加順利成章的事情。從我們現在了解的情況來看,夫子個子很高,力氣不小,精通御射,應該說武功也不低,而又巡遊各國,當其時佩劍已經成為成熟的近戰武器,佩劍防身應該是比較符合邏輯的選擇,所以夫子極有可能是佩劍的,當然,這也只是猜測,並無直接證據。

但是 @陳攖寧同學說得好,我很贊成,所以也直接剽竊過來當結尾吧。。。。。

孔子有沒有佩劍,其實意義不大。我們在討論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學到的知識、思考方式、不同的價值觀、孔子印象與培養的友情。這些,才是價值深厚的東西。


我認為也是應該佩劍的,怎麼沒人提到季札掛劍的故事呢

《史記·吳太伯世家》

季札之初使,北過徐君。徐君好季札劍,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為使上國,未獻。還至徐,徐君已死,於是乃解其寶劍,系之徐君冢樹而去。從者曰:「徐君已死,尚誰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背吾心哉!」

白話文:季札出使他國途中路過徐,徐國國君喜歡季札的劍但是不敢說。季札也看出來了,但是因為出使他國(需要佩劍),就沒有給,等到回來的時候路過徐,徐國國君已經死了,於是解下大保健,哦不,大寶劍,掛在徐君墳前樹上。隨行人說「徐君都死了,你幹嘛還給?」季札說「不是的,我心裡已經答應給他了,不會因為他的死而改變想法」。

孔子對於季札是頗為推崇的,季札也是略早於孔子的人。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來:在當時出使他國佩劍是基本禮儀。而作為最最尊崇「禮」、且經常周遊列國的孔子,很難想像會不遵從這條規定。


-

佩劍合乎當時貴族的禮節,孔子不會違背,何況怹並不是一般人認為的文弱書生,本身就是個魁梧的武士。

-


沒有,子曰:「禹,吾無劍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黼冕,卑宮室而儘力乎溝洫。禹,吾無劍然矣。」


有。孔子出身軍事世家,曾任魯國大司寇,率軍平叛,懂軍事。且孔子教弟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其弟子中武藝高強的也有不少。夫子在那個戰亂年代周遊列國,能沒兩把刷子嗎?國君認識夫子,路上的盜寇可不一定認識啊。

其實宋朝以前國家都比較尚武,那會的讀書人都是一手拿筆,一手拿劍。文武雙全!班超投筆能從戎,李白「十步殺一人」都能側面證明。宋朝因為是武將政變得到天下,為防止這種事情在自己身上發生,所以對武將壓制的很厲害。讀書人慢慢也就只讀書,不習武了。


贊同最多的那個回答里提供了一個思路。但是有點過分考據了。

李白喜好劍術,是有史可考的,但是我想李白平時不佩劍,因為李白早年出入宮中作為玄宗的御用詩人,所以一般是不許戴劍的吧?

辛棄疾更是不用說,衝進他方軍營斬殺敵國來使的事情在史書里再確鑿不過了~一個擔任軍職的人怎麼可以不佩劍?

孔子么?我覺得他因為禮制倒是要佩劍。

孔子支持周禮的吧?那麼周禮考工記中提到:

桃氏為劍,臘廣二寸有半寸,兩従半之。以其臘廣為之莖圍,長倍之,中其莖,設其後。參分其臘廣,去一以為首廣,而圍之。身長五其莖長,重九鋝,謂之上制,上士服之。身長四其莖長,重七鋝,謂之中制,中士服之。身長三其莖長,重五鋝,謂之下制,下士服之。

其中規定了士族階級的配件要求,細緻到長度與重量。(貌似地位越高劍越重啊,難道是因為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孔子是殷商的後裔,其曾祖父孔防叔是宋國的貴族(包括祖父孔伯夏,父親孔叔梁紇都是)。

孔子生魯昌平鄉陬邑。先宋人也,曰孔防叔。(史記,孔子世家)

所以孔子是士族階級,又是推崇周禮的人,所以應該在正式場合是佩劍的,孔子像也就應該佩劍。

當然平時就不佩劍了,你在家穿著大褲衩吃西瓜也不會戴領帶吧~哈哈


孔子佩劍 是禮


孔子是否佩劍,無直接證據,《論語》無相關記載。《仲尼弟子列傳》載,孔子的弟子子路戴雞冠式的帽子,佩戴用野豬皮裝飾的劍。入門前,子路曾用武力欺侮孔子,孔子用禮降服了他。子路從此入孔子門,改穿儒服。《史記》記載若是真的,服儒服的孔子應該是不佩劍的。


孔子精通御術,當然有劍


士無劍不游。

那時候配劍就像現在出門帶手機一樣,是彰顯地位,合乎禮儀的必須儀式。


先秦時配劍似乎是作為裝飾和禮儀,類似君子配玉那樣;所以才有荊軻刺秦,秦王被趕得滿大殿亂竄愣是拔不出腰間那柄劍,因為他的裝飾太太太長了~

所以孔子逼格那麼高的人,應該是會配劍的。


君子佩劍,只為斷醜惡。


1,先要搞清楚問題:

問題有兩個意思,有無佩劍和隨身佩劍。

2,討論有無的問題:

孔子的有沒有武器,是什麼武器先不說,孔子周遊列國這件事情應該沒有異議。孔子所處的時代可不是現在到處是警察和派出所,有困難打110,夜晚住連鎖酒店。這一個個國家風俗習慣各不相同,治安也好不到哪裡去。孔子若沒點自衛措施或本領,一個或幾個外地人到處瞎轉悠,這特么不是認知有問題嗎?

因此孔子有自衛的武器那是一定的,根本不用考證。

3,接下來是孔子的功夫水品問題:

有打架經歷的人應該知道,即使給你一把砍刀或棒球棍,正常人通常情況下就是一頓盲目的亂輪,打死或重傷對手有時候是碰運氣。舉個例子:烏魯木齊75事件時,視頻里有許多暴力分子空喊著口號,拿著棍棒亂打一氣。再比較31昆明火車站恐怖襲擊事件,恐怖分子直接拿刀砍要害部位,有意識的採取割喉手段。前者參與人數眾多,持續時間久,但危害遠不如昆明事件。這就是很明顯的街頭打架和特別訓練的對比。

孔子攜帶武器總不是單純壯個膽吧?因此,孔子至少可以熟練使用武器是肯定的

4,剩下的問題只有一個:

那就是孔子是否正常生活中隨身攜帶武器。這個需要結合史料證據詳細考證,交給有時間的朋友。

5,總結:

討論孔子是否佩劍的真正意義,其實就是討論儒家或漢族是否具有強烈的尚武精神的問題。其實沒有那麼複雜。在孔子那個時代,尚武不是逼格加分,而是生存手段尚武精神不僅僅是游牧民族的特質,而是各種文明啟蒙狀態時期的共有特點。


子路戎服見於孔子,拔劍而舞之,曰:「古之君子,固以劍而自衛乎?」說明孔子當時沒有佩劍,孔子曰:「古之君子,忠以為質,仁以為衛,不出環堵之室,而知千里之外。有不善,則以忠化之;侵?則以仁固之,何待劍乎?」孔子說,古時君子,以忠為本,以仁自衛。平時足不出戶,美名傳到千里之外。有不懷好意的,就用忠言感化他。嘴上就用仁道擺平他,何必用拿劍呢?雖然當時流行佩劍,但是孔子沒有佩劍。子曰,君子不器,器,兵器。解釋,孔子說,君子不與人動武。


孔子是不帶劍的,需要的東西不都有他弟子兜著嗎?文有顏回,武有子路,不然帶那麼多弟子幹啥,管理都不便。

還關乎身份問題。人家周遊列國需要擺譜,沒見到國家領導人都需要專人舉傘嗎,難道是自己不能舉?關鍵是譜!

^ω^ (當然這些都是個人的觀點,沒想到有哪些史料能證明。)


不知道配沒配劍。不過殺人他到是做過!


推薦閱讀:

最打動你的一首悼亡詩是?
如何評價當前社會「國學熱」現象?
道家和儒家的異同?
如何評價現在的國學?
怎樣理解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TAG:歷史 | 國學 | 孔子 | 諸子百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