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一個人生長環境與地域對於這個人一生的影響?

我們應該怎樣看待這些差異。怎樣縮小或改變


題主這個「一生」的概念,把我限制住了,我年紀並不大,所以還沒有資歷說別人的一生。

但是我還是想盡自己的淺少閱歷答答看。

我爺爺小時在私塾念書。有一位同學,和他一樣都是河南當地大地主的兒子,倆人一直是競爭對手,成績旗鼓相當。後來同學的父親突然病逝,他作為長子無奈放棄學業回家繼承了家業。而我爺爺之後機緣巧合投奔了共產黨、參加渡江戰役、考上了武漢大學、當了教授、定居武漢。

有一年我們回河南老家,老同學住著拐杖顫巍巍的親自來接,那時的他已經是一副遲暮老朽的樣子,依舊住在已經老舊破敗的祖宅中,守著僅存的幾畝田。

此時與爺爺相比,無論是身份地位,還是生活品質身體狀況,已經有天壤之別。

其一。

於是我有幸生活在大學校園裡。這是一個非常單純的生活環境,我到很久之後才意識到。

從小我的同班同學,大多都有非常良好的家世。路上行色匆匆的哥哥姐姐,高考都是五六百分的天之驕子。好多和我笑眯眯打招呼的爺爺奶奶,親切的不得了,那時候還沒概念,現下想來,都是教授以上的高級知識分子。

校園裡花香鳥語綠樹蔭天,學習氛圍十分濃厚。我記得我三年級的同桌,姓劉,小小年紀就對軍事、武器、二戰歷史、哲學非常感興趣而且研究深刻,一下課就會有很多小朋友甚至別的班的小夥伴過來找他講故事。我一度懷疑他那個時候的水平就在現在的我之上了。

那時候手工課,我借後排小朋友一把剪刀,過了一會小夥伴要用了,找我要,我那會就差一點點了,有點急功近利,就對她說:「等會嘛,馬上就好啦!」

劉小朋友很嚴肅的看了我一眼,對我說:「有借有還,再借不難。你立刻還給她,她下次再借給你時才不會猶豫,這是信用問題。」

這好像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有意識的直接受到行為上的教育 (父母算潛移默化) ,第一次進行了哲學上的思考(我這樣做是不是不對,為什麼不對?)——被一個三年紀的小朋友。

從此之後,連「信用」為何物都不大懂的我對他佩服的五體投地馬首是瞻。

我們班還有一個字寫的非常漂亮的小朋友,學校大會上的黑板字都是她去寫,寫的比語文老師還漂亮。我一直非常羨慕。後來我們班轉來一個同學,居然寫的比她還漂亮。

從此之後,我知道天外有天。大學系主任偶然看到我寫的字,很是認真的對我說:「現在字寫的像你這麼好的,不多了吧~」

不,很多很多很多。我從來沒覺得自己字寫的很好,因為在小學的時候我已經看到了更大的天空。

之後我出去上的初中和大學,有些沒有經歷過「更大的天空」的人如同井底蛙一樣剛愎自用。

而我不管怎樣,都要求自己保持一顆謙卑的心。

其二。

綜上,生活環境和地域,對一個人的影響不管是潛移默化還是直觀上,都是很大的。

至於縮小和改變,我倒覺得更好的是接納和理解。求同存異不是更好嗎?世界很有趣,就是因為有各種各樣的人~

-----

關於後續。

劉小同學:

和劉小朋友高中時又成了同學,當年文理分班,他以理科生的身份考成文科第一名。歷史接近滿分。

現在在全國排行前十的某名校就讀。

嗯,他是我為數不多的非常看好的人之一,從小學起~。

關於字寫的好小姑娘:

她現在在新加坡~

嗯。


生長環境大概包括家庭環境、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地域應包括在自然環境中吧)

先說自然環境,除了在飲食起居上的影響外,在身心養成方面我認為它只能對一些熱衷於自然並且善於從自然中感悟生活的人有較大影響。例如生於江南水鄉,就容易養成細膩的性情溫婉的性格。生於西北戈壁,就容易養成粗獷豪放的性格。

再來說社會環境,大概就是人際環境中人們的處事方式、行為習慣和思維方式對人有較大影響。當周圍人都擁有比較悠閑懶散的生活方式,你也很難獨自像打雞血一樣地生活。當周圍人都普遍有經商頭腦時,你也會潛移默化地受這種思維模式的影響。比如把中國當成一個大的社會環境,中國人的很多觀念和想法在外國就是行不通的。

最後說家庭環境,我覺得這是對一個人性格養成、品格塑造、興趣培養有最大影響的因素。父母的職業、性格、行為、思想都會對兒女產生或深或淺的影響,家庭和諧程度和富裕程度與兒女性格塑造和價值觀塑造有很大關係。看過「寒門再難出貴子」一文後更加明白了家庭背景對一個人前半生各方面的塑造的巨大影響。比如一對勤儉節約對小錢斤斤計較的父母幾乎不會培養出出手闊氣的兒女。一個在充斥矛盾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很難形成開朗樂觀的性格。

在我們成年之前,因身心的不成熟和閱歷過少,這些影響幾乎是不能被自我所控制的。但在成年之後,我們完全有能力判斷與他人的某些區別(包括優勢與差距)。這時候所發現的差距是有辦法彌補和改正的。你想去培養善於社交善於溝通的性格,那就去多參加社交活動,多發言。你想去改變你的生活方式、言行習慣,就給自己尋找改變的出路和方法。你發現自己沒有某一群體的某種智慧或閱歷,那就通過閱讀、聽講、行走、交流等諸多方式去豐富自己想要豐富的方面。

總之想要彌補生長環境帶給自己的某些不利影響,首先應該讓自己增長見識、開闊視野,去發現去感悟其他世界裡的其他人,通過對比再來思考自身的不足,改正和彌補的辦法總是有的。最主要還是靠自己去尋找,去行動。

最後想說,當一個人內心足夠強大自制力足夠強大並且懂得如何自我成長時,環境對他的影響遠比不上他自己對自己的影響。


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只是一點愚見。。。

對於生活地區以及環境是如何對個體心理產生影響的這一問題的思考,始於我的畢業論文對於愛國主義研究。在我的研究當中,假設愛國主義作為一種政治上的社會態度,產生這一社會態度的心理上基礎是國民身份認同,這種身份認同屬於自我角色認知的一部分。我的研究的結果表明,至少在中國大學生這一群體上來說,如果一個人的國民身份認同程度處於混亂狀態,或者是完全把自己認同為其他國家的人,那麼基本上這個人不可能做出「愛國行為」。這裡愛國的行為我參考了兩個變數,一個是國外的標準,即愛國行為意味著更多的政治參與,另外一個標準是是否可能為國家獻出自己的利益。在我的研究結果當中,國民身份認同的變數和這兩個「愛國行為」變數都是成顯著的正相關。

所以,我的研究的結論是,一個人是否做出「愛國行為」,更加準確的說,是向哪個方向做出「愛國行為」,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個人的國民身份的認同程度。當然,一個人是否做出「愛國行為」其實還會受到其他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說個人利益的取捨、是否受到群體的影響等等,想要完全的解釋「愛國行為」的心理原因,還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研究。但是,國民身份認同為人們的行為提供了最基礎的一個方向。

在我對國民身份認同的相關理論以及研究進行綜述的時候,我很重視社會角色認同的一些理論。這些理論提示了我,國民身份認同屬於身份認同的一種,這種認同很大程度上來說是個體在與生活環境的接觸當中一點一點形成的,並且每一個特定的社會角色其實蘊含了相當豐富的思維以及行為準則,一旦個體認同某一個特定的社會角色,那麼個體也會認同這一角色當中蘊含的準則,最最關鍵的是,個體一旦認同自己的某一個特定的社會角色,那麼就會表現出兩個很重要的特點:一是對同級其他社會角色的排斥——這一點可以用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來說明,我是一個中國人,同時是一個黑龍江人,所以我不可能在是黑龍江人的同時也是一個廣東人。在這個例子當中,中國人的身份角色是一個較大的身份角色,而黑龍江人和廣東人則是兩個同級的身份角色;二是具有相當的穩定性,在上面那個例子當中,同級身份認同的過程可能會花費很長的時間,對於中國人來說可能是一輩子的事情。

個人認為這個角度可以很好的解釋所謂的文化窒息現象,有一些個體在較小的時候生活在一種特定文化背景下,接受了那種文化背景下的行為以及思維準則,形成了那種文化背景下的身份角色認同,而當他進入到另外一個文化的時候,出於適應社會的需要,需要去接受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身份角色,因為心理的排他性以及穩定性,這種角色之間的衝突會引起個體很大的痛苦,也就是所謂的文化窒息。

而特別湊巧的一點是,當我完成這個研究的幾天里,電視上正好播放了一些有關「香蕉人」的新聞,也就是那一些從小在國外長大的中國孩子們在隨著父母回國之後,各種不適應國內的情況,以及由於這種情況造成的一些心理上的困擾。在那時,我意識到,很有可能這些孩子們的身份認同出現了混亂。也就是,小時候,在環境影響下,他們已經內化了那種文化下的思維的模式,甚至已經形成了一種特定的社會角色認同。當他們青少年期的時候回到國內,就會體現出對於國內環境的不適應,更加嚴重的,可能會引起他們的社會角色衝突,甚至是文化窒息。而這一現象似乎提示了我,在對身份角色認同的形成過程當中,存在一個關鍵期,這個關鍵期很有可能是在個體生命的很早的時候。

總結一下,個人認為成長的環境與文化當中包含了一套特定的身份角色,這種身份角色包括了思考以及行為模式,個體對這種身份角色的認同始於對於集體適應的需要,並且很有可能在個體生命很早的時候就會形成一個固定的傾向,而一旦認同這一身份角色,那麼個體就會內化這種身份角色成為自我的一部分,從而顯示出排他性以及穩定性。

而至於怎麼看待這種差異,我想,最簡單也是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在尊重他人的文化習慣之上,對他們所處的亞文化保持一種好奇的態度,少一些評價,多一些好奇,我覺得是最好的交流的方式。


Science最近刊登了一篇心理學研究論文,主要敘述了種植模式對中國南北兩地文化差異的影響。

南方在歷史上主要農作物為水稻,北方為小麥,由於傳統上水稻的灌溉需要協調同一地區的鄰里且勞動量更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南北文化差異。研究表明,這種文化差異持續影響至今。通實驗驗證以及歷史數據分析,比起北方人,南方人更傾向集體主義和整體性思維。

"Rice theory" explains north-south China cultural differences -- ScienceDaily

============================================================================

評論里表示結論牽強不敢苟同漏洞很多結合自身經歷各種不服的大神們,如果有理有據不吐不快,請聯繫Science 或直接聯繫研究者討論。心理學不是我的專業,只是最近讀到這個研究覺得有趣,也貼合題意,所以引來。十二萬分期待著你們的研討結果。

Thomas Talhelm

順便,貌似這位研究者也是知乎用戶之一。


1.閱讀,讀物可以豐富腦袋,豐滿理想。

2.多溝通,市井文化,高堂之論。各有千秋,知之即幸。

3.多走走,步行,騎行,汽車,火車,飛機,用身心融入旅途。

4.做自己喜歡的事。


天生萬物,各有運數。


作為一隻吃貨,我覺得吃不到一起的人真的很難發展深遠的關係……


小環境來說的話,影響最多的應該是家庭和學校2個方面了吧?

家庭對於一個人的影響真的非常多,甚至於恐怖。

我的家庭怎麼說呢,屬於那種外人看著不錯,但是實際上亂成一團麻的那種。

小時候父親和母親經常干架,母親和奶奶經常拌嘴,我父親和三叔多有不睦,我二叔脫離整個家族獨立過活,我外婆獨裁專政,我小舅花天酒地,我大舅酗酒成性。

在這樣的生長環境里,養成了我性格里一個很大很大的缺點:我害怕家庭糾紛。我和我太太到現在生活了4年一次也沒有吵過。看著不錯吧?但是實際上現在我和我太太很多時候都要分別去看心理醫生。各自的壓力,在家庭里得不到分擔和發泄。一味的忍讓,實際上真的比吵鬧更讓人難以承受。

學校上,我因為當時的學習和武力值都還不錯,一直以來都養成了一種狂妄自大或者說好吹牛逼的性格,凡事吃再大的虧,也要把牛逼吹下去。

大環境上:社會。

泉州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聚群發展。

比如:德化的瓷器,安溪的茶葉,惠安的建築,泉港的腳手架,永春的小超市等等。這些就是社會對個人發展影響的最好例證。

然後是回答問題:

怎麼看待差異?

這個世界沒有一模一樣的人,也沒有真正超脫於世界的人,每個人的成長、發展都無可避免的要利用周邊的資源也被周邊的人所影響,這些差異是無可避免的也是無可複製的。只能是認清這個事實,然後取其善者從之,取其惡者去之。

怎樣改變和縮小?

為什麼要改變和縮小?這些只是你表面的標籤,但是實際上,你不是只有這些標籤而已,人的複雜比我們認知的一起都要複雜。這麼複雜的一個個體,為什麼要死活看著別人給自己貼的標籤?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普通話的發言問題。

我福建人,小時候一直覺的自己普通話在同齡人里算不錯,但是,後來我去湖南讀書才發現原來我的普通話,還有個說法叫:福建腔。然後為了過2甲,苦練2年,好不容易練好了,出來工作,果然沒有人能從我的發音里認出我是一個福建人了,只是後來我回泉州工作,我發現沒有了泉州口音,竟然和環境又格格不入,我只能又苦練閩南語,現在又有了福建腔,好嘛,我這10來年就這樣白費了。

這就是在意外在的標籤,帶來的一個杯具。

如果這個例子後,您還是覺的要改變的話,那我建議是:走出去。你已經在大環境里了,不管你如何掙扎始終還是在環境了,唯一的計劃就是換個環境。

PS:其實一個獨立的勇敢的人,應該是不在乎環境的及周邊的人對環境的評價的,只是我肯定不是這樣的人,所以我才會為自己的缺點找這樣的一個理由。如果你真的自信的,環境只是環境。


生活環境決定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決定思維方式。

尤其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下,生活環境對人的影響更大。相反,不同地域人群之間的普遍交流會淡化這種影響。生活環境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不可量化的,是深植於人的潛意識當中的。


走出去多看看不同人的生長環境。

最怕的是居於一處狹隘、無知地媚外或臆想中傷。

去過一些與生長環境大為不同之地,就越能包容也越知道珍惜。你便知道眼界的牢籠越來越寬,你越來越自由。也知道什麼是根基什麼叫懷念。

而後

你或許更愛自己的家鄉,或許找到了新的歸屬。

變心還是守候就在一念之間。但生長環境在你身上留下的標籤會越來越淡,對人生的影響也不那麼令人在意了。


「地域性差異」從字面上看是空間位置的差異,比如東西部差異,南北方差異。然而這樣的差異並不能導致人與人之間的差異,真正導致差異的東西我認為另有所在,並且隱藏在地域性這個概念之中。
拿上海和成都相比較: 雖然一個在東一個在西,相距約兩千公里,但人們的生活工作都逐漸趨向於一致。春熙路越來越像南京路,上海人也逐漸愛上火鍋竄竄香,城市之間的商業往來更加頻繁,上海能提供的工作機會同樣在成都也能出現,宅男宅女們回家後都看著同一部電視劇。這都將導致上海人可能在諸多方面越來越像成都人,或者說成都人越來越像上海人,更或者說他們都越來越像美國人。
兩個城市之間任然存在差異,之前說了他們隱藏在地域性的概念之中,實際上這種差異並非來源於地域,可能來源於政策或是其他什麼,這種差異在理論上可以出現在任意兩個城市之間。例如房價的差異,這可能直接使得兩地年青人處於完全不同的精神狀態,從而影響到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


信息量問題,不能定性。

我身處一片草原,我身處一片沙漠;我生在一個大城市,我生在一個小農村;我周圍的人都是悶騷逼,我周圍的人都會吹牛逼.....

身處的環境,她所有的對或錯,所有的好與壞,它們都會撲面而來。

我們希望把霧霾擋在口罩之外。

用我們的目光、閱讀和經歷。


地域和生長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必然的。有好有壞,有很多人把自己的壞習慣等等都歸因於自己的生長環境和地域。這很不負責任。

首先說生長環境(想問問生長環境和地域有多嚴格的差別 怕寫不嚴格被罵)我自己理解就是家庭環境。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是一定的,他們對孩子的影響往往會伴隨孩子一生,程度大多比較深。家裡經商或是書香門第又或者一窮二白造就的孩子短期來看是有很大差異的。比如,經商的孩子普遍靈活,書香門第的很多都有點清高,一窮二白的孩子在年輕時候普遍自卑。這些可能隨著接觸社會增多,年齡的增大差別會減弱。如果沒有意識到生長環境給自己性格造就的缺陷,可能一輩子都會打上很深的烙印吧。

再說地域,不得不說上大學後,發現地域對一個人還是有點影響的。但是我沒覺得它的影響超過生長環境(前面說了也就是家庭環境)沒覺得江南的同學就小氣什麼的,精明是精明了點。但我大北方的同學精明的也不在少數,不過我同學說過這麼一句話:咱們那裡畢竟地廣人稀,地方大,心自然也開闊。容易造就寬廣的胸懷,相反一直在大城市見慣了人之間的算計,相應地更容易斤斤計較。聽了之後覺得有點對但又覺得不太合適。有發現的人請指正。

如何看待這些問題,最討厭的一種看待方法就是,一個人說,她好討厭啊。另一個人說,沒辦法,誰讓她是XX人。我覺得怎麼看待。就正常看待吧,把它當作一個小因素,不要讓它影響了你對一個人初次判斷就好。了解了別人的性格和品行可能是生長環境或者地域造成的之後。理解別人,但不要隨處說。畢竟那樣真的很八卦。

手機寫的,沒怎麼答過題,請輕噴。


有影響的,舉個比較大的例子,為什麼我們地球上大部分高等動物都長得差不多,有五官,四肢,內臟,有個籠統的原因,因為大家都在同一個地球上,相似的環境。當然這是一般的大概,不是絕對。

相似的環境,接收到差不多的外景刺激,也做出差不多的反應。所以近墨者黑,近朱者赤。道理也大體不錯的。你看看你周圍的人,你的成就也就差不多和他們類似。


我是個輾轉流離的人 因此我的成長 包括我現在的性格 都有些多面性

極端 偏激 善變 敏感 可許多好人說我是個溫暖的人【對此我有些愧疚】

出生在湖南 生下一個月被送去湖北 生活十年

十歲回湖南 呆了九年【小學三年 初中三年 高中三年】

初高中寄宿

大學去了廣西【大學裡逃課去了北京 河南 河北 廣東 上海】

沒畢業就去了雲南麗江 一待兩三年

如今結婚生子 又在東北

其實最喜歡的 還是麗江

我只想回麗江

簡單充實的生活 又是豐盈濃烈的

有烈酒 有香煙

有好友 亦有陪伴

人大了 翅膀硬了 開始有選擇的權利

出生 只是一個點 你慢慢會走過許多個點 最終會找到一個 剛好適合你

你呆在那 開始享受生活 好好活著 快樂著


有的 但精神的力量更強 也就是說意志決定走向


氣溫,論法的精神,氣候王國是一切王國的第一位


居移氣,養移體。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如果滿意身邊的環境會順勢發展,不滿意身邊的環境會想辦法改變環境,或者改變自己。無論怎麼怎麼選擇改變與否,遇到事情都不能逃避,因為沒有後悔葯吃。


推薦閱讀:

中國人口密度真的大嗎?為什麼出門這麼擠?
學習社會學需要掌握哪些軟體?
是不是社會階層越低的人表達自身利益訴求的方式就越直接粗暴。如果是,那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什麼是文明(Civilization)?
看了《動物農場》,對雪球這個角色很有感觸,如果按照雪球的路線發展,動物農場將怎麼走向呢?或者說,蘇聯按照托洛斯基的路線將如何?

TAG:教育 | 社會學 | 社會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