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在北方很少有像南方那樣的祠堂祭祖文化?是否該被淘汰?

去過很多地方,感覺南方很多地方都有祠堂,我在福州廣東看到過很多,跟我家那差不多,幾乎一村一祠堂,上面寫著XX世家之類的,然後就是祖宗的榮譽之類的,江浙一帶相對少一些,向北依次遞減,不過我在北方基本沒看見過祠堂,
西南地區沒去過,不了解。 南方地區家族式村落很多,很多一村就一個姓,在北方很多村落都是雜姓,有的人家族譜都沒有。還有一些就是先人的墳墓,北方農村很多埋在地里,基本過幾年就平了,隔了幾代估計孫子連爺爺的墳都找不到。我家那邊每年清明都很繁瑣,去悼墳掃墓的時候,爺爺的爺爺的爺爺都能找到,而且過程很累,我爸他們還要去更遠的地方悼念更遠的祖先...我爺爺平常有事沒事會去整理先人墓地,記得河南周口平墳的時候,我就在想,如果這事兒發生在我家這邊,整個家族的老頭都會拿著扁擔跟政府拚命吧。

而且這種家族式文化對於計劃生育特別排斥,可能是那種傳宗接代人丁興旺思想的緣故吧。我在北方生活好幾年,感覺獨生子女家庭特別多,農村也一樣,南方地區卻相對較少,很多都有兩個小孩,印象最深的的是記得以前警車來抓超生的,村裡老頭用大糞澆他們,那時候小,覺得特別有意思。

因為從小長在南方,現在又在北方生活,所以對於這些現象特別感興趣,南方這種傳統是否不利於時代進步?應該保留嗎?


作為粵省極度重視祠堂文化與宗族地方來的人,說下看法:

1、共黨當政以前,基層由士紳階層及宗法制度控制,我們家鄉那形成一村幾姓(甚至一村一姓)格局及相應的宗祠文化;

2、毛共當政後,經過土地改革、文革、破四舊,破壞了當地的經濟與階層格局,但並未破壞血緣關係與地緣關係;

3、毛共終結至改革開放興起,當地的宗祠文化隨之復興;在改革開放之初,除了組織祭祀等宗族活動維繫同姓關係外;對外姓則有械鬥及群體抗法;共黨對基層的控制地亦是諸大姓平衡,故常有大姓欺壓小姓等事情。

4、但隨著改革開放深入,大家的宗族觀念日益淡化,尤其是新一代80、90後對宗族事情更為淡漠;當地有能力的人士逐漸離開家鄉赴城市生活,留在當地的則是一般人士。80、90雖然宗族觀念沒老一輩強,但還需要宗族這種勢力來維繫其地位(當然不排除他們年紀越大,宗族觀念越強),故綜上,宗祠文化在當地不會消亡。

但大家忙著賺錢,如今械鬥事情基本絕跡;隨著法制健全,群體抗法事情也逐漸變少(但不是沒有),現在聰明的人是藉助法律謀好處;社會和諧,宗姓觀念淡化,大姓欺壓小姓的事情逐漸變小。

目前,我們那的宗祠還提供了兩個作用:一是同姓聯絡共同辦廠,由於同姓在家鄉千絲萬縷的關係,同姓辦廠是有好處的;二扶持鰥寡。

總體上,現在的宗祠文化是朝良性方向發展的,這當是社會發展帶來經濟、政治、思想發展之功,誠然宗祠目前還有一些缺陷,例如排外,但還沒達到廢除宗族文化,那隻會引起宗族文化強勢反彈。現在中央為啥要強調鄉賢,其中政治意味自己體會吧!


如以上答主各位所言,北方歷來受外族侵擾,宗族體系早就崩塌了。但祠堂文化究竟是什麼?

《鄉土中國》里分析中國社會的鄉土性,其根源在於泥土,中國經歷了幾千年的農耕文明,種地一度是我們這片遠東大陸上最大多數人的謀生方式。人們似乎是附著在土地上,一代一代地下去,中國的許多村子裡幾百年來都是那幾個姓氏,不太有變動,各個家族的祖先,便成了老百姓最信賴的神靈。而盛放這祖先之靈的場所,就是祠堂。

祠堂最初可追溯到先秦時的宗廟。《詩經·召南·采蘋》云:「於以采蘋?南澗之濱。於以采藻?於彼行潦。於以盛之?維筐及筥。於以湘之?維錡及釜。於以奠之?宗室牖下。誰其屍之?有齊季女。」詩中描述的是一位待嫁女子採摘蘋藻,蒸煮後獻祭祖宗的場景,這裡面的「宗室」正是祠堂的前身。《釋名》說:「宗,尊也;廟,貌也,先祖形貌所在頁。」古人認為,人死而為鬼,沒有宗廟供奉享祭,鬼就沒有歸宿。所以宗廟就是供奉祖先神主的房子。

祠堂的名稱出現於漢代。但那時的祠堂與後世的不同,漢世公卿貴人多建祠堂於墓所。而平民百姓有資格修祠堂的寥寥無幾。直到宋代朱熹《家禮》確立了祠堂制度,從此稱家廟為祠堂。由於唐末、五代時局動蕩,士族勢力衰落,家譜牒系多散亡。鑒於此,宋代的理學家大力提倡恢復宗法:各家族建立家廟,供奉祖先的神主牌位,使子孫有共同的祖先可祭,以聯絡各室宗親。這樣,一來可以恢復孝行,二來可使家庭社會穩固興盛。祠堂不再是建於墓地旁的一個單純祭祖的場所,而是成為了家族內成員集會和族長施政的中心。

現在,隨著生產力發展和科技進步,祠堂的祭祖文化已經顯得有點不合時宜,死人抑制著活人的創造力。祠堂終於由神聖走向了沒落。

新中國成立後,大量的祠堂被拆除、被佔用,不少已荒廢。而在海外的華人聚居地,卻有相當多的祠堂被保留了下來。且不再局限於對本家族祖先的崇拜,而出現了更多的名人先賢祠,更有利於一片區域的華人團結。傳說明代著名潮州海盜林道乾來到馬來島的北大年,與當地的公主成親,改奉回教,樂不思歸。他家人思念成疾,孝順的林姑娘隻身漂流過海尋找哥哥,勸他回去,無奈林道乾無動於衷,妹妹又氣又恨,終於在一棵棗樹上上吊自盡,因而被北大年華人崇奉為神,建林姑娘廟。受後世膜拜。

三國時期的猛將關羽更是受到全球華人的尊崇,從「萬世人傑」羽化成為集戰神、財神、文神、農神於一身的「萬能之神」,在日本、東南亞以及海外華僑聚集地中,對關羽膜拜之風歷年不衰,在2000餘萬人口的台灣,關公信徒竟多達800萬眾,幾乎各家各戶都為關公備香案,立牌位,掛聖像。美國的「龍崗總會」是一個以拜關公為祖的民間組織,各地分會有140多個,遍布華人居住的世界各地。南亞各國競相立廟拜求關公,最盛者當屬泰國。

忠、義、信、仁、勇,這些中國傳統文化的倫理、道德、理想,滲透著儒學的精義並為釋教、道教教義所趨同的人生價值觀念,在關羽身上無可挑剔地體現著。因此,賦予關羽至高無上地位的,終歸還是儒家的倫理道德信仰。

改革開放後,海外移民紛紛回鄉尋根謁祖,他們捐建祠堂,轉化祠堂功能,直接促進了祠堂文化的復興。

這幾年國學熱,大家又開始重新審視儒學的價值,古舊的祠堂又開始受到重視。不過在今天它更多是作為一種文化符號存在。就變成一種歷史的見證吧,個人認為這是祠堂最好的結局。


這個其實是一個敏感的政治問題和土地改革有莫大的關係,其他的你可以去看看相關的檔案,。這些檔案不夾雜太多的主觀因素,只要你願意靜下心分析這些資料,你一定會找到答案。


戰亂、災荒,是北方宗祠比南方少的主要原因吧。 南方多,也有類似的關係。中國人重鄉土,因戰亂南下的北方人,需要這麼一個場所完成宗族體系的繼承。至於是不是影響進步,私心認為這是肯定的,但不應由一個強力來推動,來破壞它。目前社會發展的一個趨勢,農民進城、人口流動。流動起來了,宗族就從聚集變成了散居。老的終將倒下,年青一代的農村人最大的願望就是變成城裡人,在他們改變的時刻,這些自然會變。一兩代人內可能看到的還是重祭祖,清明時節來回奔波,但可能慢慢的這些就會被城市生活所弱化,我就見過清明放假因為在家打網遊不願回去掃墓的年輕人跟爸媽吵架的例子,他們真不覺得跟祖上很熟。


我是遼寧人,爺爺奶奶山東人,50年代工作調動來到遼寧。和山東的聯繫基本斷了,家譜毀於文革,隱約知道點太爺那輩的人名。我非常想尋根,想知道客從何處來,無奈。東北移民多,和原鄉恐怕早就斷了


山東曲阜孔廟,北方宗祠的集大成者。

北方一般村莊宗祠在「破四舊」文化運動中,破壞殆盡。

我老家在山東,老一輩人還記得村中有祠堂,不大。後來被政治運動破壞,不成樣子。現在老祠堂的舊址已經被蓋上新屋,成了民房了。

北方離政治中心較勁,政治力量強,運動力量大,沒有什麼是不可以被政治卷襲的。而南方地理位置遠,地形多山,傳統文化反而可以較好的保留。再舉一例,以前未有「二孩」政策前,北方的計生執法尤為強力,經常被境外指責為侵犯人權。而南方這方面就不及北方。


北方以前也是有不少祠堂的,文革的時候破壞的太嚴重了


北方戰亂多,人口流動大,南方特別是沿海都是聚族而居(特別是客家人),再者沿海下南洋經商的發了財,衣錦還鄉都要修繕祠堂,以求光宗耀祖。

大家族修祠堂還是有現實意義,紀念感恩祖先,提升家族凝聚力。


祠堂把子孫後代團結了起來,一姓之後,有個靠得住的靠山,至少比靠制度強點吧。


宗祠是一種對自身家族文化的認同;看我如今大漢民族還團結嗎?


家族自治,在現代之前,中國的社會秩序其實是由家族來維持的。北方由於是政治中心,而且多次兵災,家族體系早就崩塌了,南方受影響則小些。

家族體系的宗法往往大於國法,所以經常出現解救被拐賣人口、抓捕罪犯等時候的全村抗法。這種體系肯定不適應當前社會了,但是也沒有太明顯的問題,只要他們還肯與外界交流,抗法這種事情逐漸就會消失掉。反而有利於傳統文化的保持……


祠堂保存了人性,所以農村老頭才能糞擊打胎人。若道中華果亡,除非南朝人盡死。


個人認為,祠堂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將來肯定會恢復。

他的好處

1、凝聚家族成員;

2、對家族成員起到約束;

3、維護、鞏固家族整體地位。

但很遺憾,被破壞的太厲害,要恢復起來很難。

我正在嘗試中。


哪裡都有,只是北方平原地區因為近代的戰爭之類變得弱化了,而南方因為多山且相對安定,反而保留較多。

像我們村基本也都是一個姓,雖然也有個別的外姓,但居住也比較集中。周邊村也都是有主姓的,而且往往村名里就含著這個姓。雖然早前的廟(有祠堂功能)都拆除了,但春節還是要掛家堂擺供品來祭祖的。我的村村子很大,族譜在我爺爺那輩兒的時候丟失了,我外婆的村子裡還有族譜,族譜在我舅舅家,雖然現在的小孩子取名都隨便來,不按族譜了,但是人們過世或新生,還是願意去告訴我舅舅,給續在族譜上面。

我覺得這是一種近似信仰的東西,人們的心靈有所歸宿,有所敬畏,方不至於做出大奸大惡來。缺了這種約束,不怕被人罵祖宗罵娘,不怕遺禍子孫的,大都作惡作得肆無忌憚。許多人,已經變成後一種人了吧,只爭自己的朝夕,忘記過去,也不計未來,傻的一逼。


我是北方人,我還想有生之年能重修祖祠,你竟然問要不要淘汰?

時代的進步和祭祖無關,祖祠是親緣血脈的精神維繫,顯然六親不認是否是一種進步要好好討論的。


自安史之亂以後,北方便在經濟水平與人口上落後於南方了。但北方作為逐鹿中原的的關鍵地區,其戰亂的次數與規模都是遠遠大於南方的。像殘唐五代、金兵南下、蒙古南下和崇禎大旱,但凡每次改朝換代北方都要遇上一次人口損失一半(甚至以上)的戰亂,看看明朝初年的山西洪洞大移民就知道了。在這種烈度的戰爭災荒條件下,北方千年以來一直居住在本地的家族已經相當少了,而移民雜居就成了主流,這種條件下北方的祭祖文化自然就比南方弱些了。同樣情況下的四川恐怕也差不多。

而南方尤其是兩廣福建地區,在古代尚屬於政治上的邊緣地區某些地區甚至是蠻荒地區,此地的戰爭烈度也比較小、自然資源也比較豐富,因此福建兩廣地區有自從唐朝甚至晉朝便移居至此的漢族大家族。而且華南地區漢族移民與本地土著的衝突也一直不斷,漢族移民自然會通過宗祠祭祖來凝聚力量。

補充:北方的山西洪洞大移民與南方的移民是兩種性質的移民,前者是王朝新定後政府強制組織的移民,政府在移民過程中會儘可能的拆散大家族以維護統治;後者卻是戰亂時期漢族的自發移民,移民過程中家族凝聚力會因為身處異地而不斷增強。所以北方雖然祠堂祭祖比較少,但家譜祭祖卻很多,而且很多家譜都是由相距很遠的村莊共同修訂的(這和雜姓村落恐怕都是朱洪武所賜吧)······


南方,尤其嶺南,是族譜造假的重災區。


北方戰亂不斷,特別是長城內外,自漢代以來,總是遭受游牧民族的侵擾,民族融合,文化交融,種姓難純,土木建築難敵戰火。文革前除了廟宇以外,幾乎少有古宅留存,祠堂因種姓龐雜而難建,又因戰火紛飛而難留


有利於民主自由啊,並非不適應現代社會。美國尤其是美國南方就有非常強的教會傳統,類似中國的宗族,雖然有落後之處,但某種程度上是美國民主的基石。可以類比一下。


我是北方人,我們老家村裡也有祠堂啊,我們當地叫家廟,但是沒什麼宗族管理職能,只是個過節祭祀的場所。宗族概念沒有南方那麼強烈。


推薦閱讀:

有哪些關於土耳其文化與歷史的紀錄片與書籍值得推薦?
中國現如今有沒有真正的傳統功夫?
白銀連環殺人案能給人什麼啟示?
韓國人眼中的中國?
會不會有哪些國家首都並不說官方語言(普通話?)?

TAG:歷史 | 文化 | 地域 | 社會 | 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