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學角度看,將商品實行免費和給錢補貼這兩種方式有什麼不同?
消費者都不必花錢,但兩種方法效果會有什麼不同?
談點個人的淺見,輕拍。
經濟學上的「價值規律」是不能違背的,使用行政命令扭曲價格,價格必然用其他方式進行彌補。
免費的商品(或者由行政命令導致的低價商品)會帶來什麼後果
首先商品的實際供應商和生產者失去生產的動力,會減少商品的供給
例如
因價低無利潤,魚精蛋白停產老人因免費公交卡被公交車拒載同時,免費的商品會刺激需求,加上上面說的供給減少,就會營造出供不應求的局面
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又不能價格作為調節手段,只好使用多種分配方式,用其他成本支付價格。1.排隊,價格以排隊的時間成本支付
例如:廣州地鐵亞運會期間免費節假日高速免費通行2.在排隊的基礎上,價格以尋租的方式支付
火車票黃牛黨醫院號販子3.商品依照身份或者配給資格進行分配
例如:義務教育模式下,只好以房價或者擇校費用來支付優質教育資源的價格憑票供應
第一,雖然看起來兩種方案消費者都不用花錢,事實上並不是這樣,免費商品雖然沒有直接的貨幣成本,但是因為是免費的,引起的需求大,很可能催生黃牛、黑市等,或者需要排隊等待才能獲得,時間成本有時候也是很高的。直接給錢補貼相對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第二,從宏觀上看,兩種方案都屬於政府支出,政府支出都能夠引起乘數效應,即對國民收入有加倍擴大的作用,從而產生宏觀經濟的擴張效應。但是第一種方案中,假設已經出現黑市,由於黑市政府是管不到的,這裡產生的交易不計入GDP,無法進行統計,很可能導致國家或者各行業下一步決策中的供求關係分析不清,而且黑市中交易不受保護,會引起一系列不良事件(包括暴力交易,不公平感的擴散,對國家失望什麼的)的出現。第二種方案比較保險,引起乘數效應的同時,不太會引起公民的反感(取決於發錢方案的設置),製造積極輿論環境什麼的就不說了。
第三,就個體說,肯定是第二種方案好啦,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花這筆額外的錢得到滿足,幸福感暴增有沒有(不過要看錢多少啦)。
總之呢,第二種方案我認為是比較合理的,當然,如果站在國家層面,想拉動內需,發抵價券是比較好的做法,直接發錢倒不如券來得效果好,錢可能會流入儲蓄,但是限時券強制消費又不會引起反感是最好的。不過券也有問題,產生券交易的話也麻煩。不知道實名制可不可以解決問題。
處女答,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溫柔指出。≧◇≦
免費或者強行低價供應商品,該商品則無法體現市場價格,從而生產商和銷售商無法判斷該商品的真實需求,若出現供不應求,則會出現黑市(有價無市,必須通過黃牛購買,請參考門診專家號和春運火車票),若供應絕對充足,則會出現大量浪費和低劣商品,因為商家以商品供應換取政府補貼。(請參見出口退稅及動畫補貼)
綜上所述,前者創造出了權力利益空間,實質上是全民財產補貼當權者和黃牛。後者則是全民財產補貼當權者和商家。
所以大家知道為啥政府總是喜歡調控了吧?當權者因此可以獲取巨量利益。
一個是補貼生產者,另一個是補貼消費者,答畢
免費供應商品,則消費者獲得的只是特定的商品。對於不同消費者而言其獲得的效用是不一致的。給錢補貼,則消費者可能拿錢去購買他最需要的商品,使這部分資金獲得的效用最大化。一般來說這樣的政策要比上一種獲得的效用更高。
謝邀,經濟學角度看問題很簡單。商品免費的話會造成過量需求,從而資源得不到最有效配置。而給錢補貼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當然現實情況更複雜一些,過量需求可能會導致資源尋租和黃牛等現象,而補貼過程中可能也會有腐敗等損耗。
按照春運的背景,這個問題其實是想說火車票吧,是控制價格讓人買不到票好,還是放開漲價補貼買票群眾好。以前上經濟學課的時候不止一次聽到老師提議火車票應該提價,個人也十分贊同其觀點邏輯。但現實生活中,火車票漲價一直都沒有成為一個現實的政策選項。叢這個例子,我就開始懷疑課本上學的經濟學有多大程度符合現實生活,如果不符合的話,問題出在哪。
經過泡知乎和其它一些思考,我能列出一些理由為什麼政府選擇維持現有的票價:
1、不管黃牛如何多,還是有些人能買到低價票的,普通人也習慣了低價的火車票。漲價必然面對人民和輿論的唾罵,好處屬於整個國家,挨罵屬於負責人,收益和成本不匹配。2、現有條件下春節火車運力不足,無論如何有些人都買不到票,必然心有怨氣。這樣不如保留一些黃牛作為替罪羊,省得人埋怨收入分配不均讓社會不穩定。
3、當然也有人明白浮動定價的好處,同時這樣鐵道運營方也能增加收入,不過限於國有體制,缺乏支持浮動定價的技術和人才儲備。
經濟學在理想情況下一切都好,可是沒辦法,現實中政府也有政府的難處,地主家也沒餘糧啊。免費的東西,不能給懂得開支的人,還不如給錢,刺激點市場經濟也是美事
完全不一樣,免費它不適合一個產品或者一個初期新生事物的推廣應用,不能夠迅速的搶佔市場,免費體驗或者活動,適合品牌持續粘性度的延伸,比如某珠寶品牌在情人節推出多少免費限量送珠寶名額,它是一種高姿態,在用戶之上,如果大品牌現在很少做免費的東西,由於其在市場中牛閃閃的地位,是會傲嬌的,他們營銷策劃為了成本更多的傾向於捆綁,折扣,會員,互動,等等一些方式。 免費提供的服務,產品,理念,有些時候已經跟不上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趨勢了,用戶的關注焦點跟精力是有限的,尤其這個充滿誘惑的時代,而自然而然沒有辦法的燒錢,貼錢就來啦,大家沒有辦法,有人會講燒錢燒出的資本市場是無效不真實的誇大的,這個的確有,許多人講滴滴,不看好它的未來,但是我們要看到的是,明白的是,當一個服務類產品它在不知不覺改變著你的生活方式跟生活理念時,它本身就非常牛啦!它在幫助你培養你的出行模式,行為習慣,消費方式,它後期的這些大數據的分析研究也是相當有價值的。 有人會說人家有融資一燒燒幾百億,有錢有錢的玩法,沒錢有沒錢的套路,我們的初期新型產品大多死在推廣的路上,定位,區域,理念,消費方式跟習慣,小產品小企業做的只有先低姿態迎合,後面慢慢引導,方可做大做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