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科學研究支持拉馬克的「獲得性遺傳」和「用進廢退」的觀點嗎?


獲得性遺傳是存在的,就是表觀遺傳。先舉個例子: 半滑舌鰨的性別,該例子源於文章Whole-genome sequence of a flatfish provides insights into ZW sex chromosome evolution and adaptation to a benthic lifestyle

半滑舌鰨是一種比目魚,具體照片見上圖,成熟雌魚會長的比成熟雄魚大,它的性別決定是ZW型的,也就是說ZZ核型會發育成雄魚,而ZW核型的會發育成雌魚。但科學家發現,在一定條件下,某些ZW核型的魚也會發育成雄魚,科學家把這種雄魚稱為pseudo-male。一般而言,在正常水溫(22度)下,約有18%的ZW核型魚會發育成雄魚,而在高水溫(28度)的情況下,60%的ZW核型的魚會發育成雄魚。但最讓人震驚的是,pseudo-male的子代中,即使在正常水溫下,超過90%的ZW核型魚會發育成雄魚。也就是說,本應該是雌性但卻發育成雄性的ZW魚,會把自己成為雄魚的經歷遺傳給自己的女兒,從而使女兒變成了兒子。下面的簡圖便描繪了這個過程(W型精子無法存活,所以pseudo-male後代的Z染色體必然來自與pseudo-male,而非female)。

那麼這是什麼一個機製造成的呢? 科學家發現,DMRT1這個基因的甲基化模式改變是關鍵性的原因。DMRT1是雄性發育中的一個關鍵基因,在雌魚中,DMRT1的啟動子區域一直被高甲基化,因此這個基因不能表達。而在雄魚(包括male和pseudo-male)中,DMRT1這個基因啟動子區域沒有被甲基化,在魚孵化70天後,DMRT1這個基因就會在上游信號刺激下開始表達,使魚的雄性性狀開始發育。儘管生物在卵細胞及胚胎時期會對整個基因組的甲基化模式進行一次或多次搽除,但pseudo-male中這個基因的甲基化模式逃出了被搽除的命運,從而遺傳給了下一代,造成下一代的ZW個體都發育成雄性。這個基因的具體甲基化模式可以見下圖:

如圖所示,最上邊是DMRT1基因結構,下面是甲基化分布,右邊是實驗驗證。如圖所示,DMRT1的啟動子,第一個外顯子(包括5"UTR),第一個內含子區域在雌性中是高甲基化的,從而抑制這個基因表達,而在雄魚中是低甲基化的。此外,科學家對經歷過荷蘭大饑荒的人群進行了研究,發現了經歷過饑荒的父母,其子女更容易肥胖。


有,它可能是「表觀遺傳學」(表觀遺傳學)

表觀遺傳學又稱「擬遺傳學」、「表遺傳學」、「外遺傳學」以及「後遺傳學」(英文epigenetics),在生物學和特定的遺傳學領域,其研究的是在不改變DNA序列的前提下,通過某些機制引起可遺傳的基因表達或細胞表現型的變化。

遺傳學認為,基因是以DNA為載體。但是,DNA雖然對蛋白質的表達起著決定權,但從DNA到蛋白質的過程中卻存在很多可以調控的步驟,像DNA的甲基化、組蛋白的甲基化和乙醯化等,甚至蛋白質的不同摺疊也影響蛋白質表達與功能(細胞質遺傳)。

上述調控過程具有2個特徵:

一是它們能夠長久不斷受到自然的後天影響(可獲得性),它們還可以遺傳(可遺傳性)。

魏斯曼的實驗並沒有證偽拉馬克的「獲得性遺傳」學說,「獲得性」遺傳 (生理、形態) ≠ 「獲得性狀」遺傳。德國魏斯曼(Weismann August,1834-1914)對「獲得性」的曲解, 產生了22代切斷鼠尾實驗。


變異非中性,也即變異一開始的產生就受環境影響。達爾文與拉瑪克說的都有道理。


推薦閱讀:

「看臉的世界」的生物學解釋?
俾格米人生活在森林裡,且不懂得穿衣服,但是身上也是沒有毛的,進化論能夠解釋嗎?
熊貓的體色是如何進化而來的?
角蜂眉蘭可以將花朵偽裝成雌性胡蜂用以幫助其授粉,但是植物是如何知道胡蜂的樣子?
人為什麼有五根手指頭,這是什麼決定的?為什麼會有這種決定?

TAG:生物進化 | 進化論 | 生物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