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麼?
可以是紐約的特點,也可以說說紐約最值得去的地方~
2017年11月3日更新
以下為原回答:
1.這裡有全世界最棒的城市夜景!!!先直接上圖,再說別的。(分別拍攝於去年和今年)6.這裡沒人把你當外國人或另類。基本上只要自己不做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沒人會另眼相看你。
而紐約,是我目前去過的,見識過的,住過的,最海納百川的國際化城市。
這正是,最吸引我的地方。"If you can make it here, you can make it everywhere.""這裡甚至沒有性別的概念,我在這裡遇到的幾乎所有的中國女孩子,都在這樣的環境下變得無比的獨立而強勢。這種強勢不是對人吼叫或者蠻橫,而是一種因為完全掌控了自己的命運而無所畏懼的強勢。她們同樣可以溫柔可人,可是卻散發著迷人的讓人無法忽視的自信。" @假裝在紐約 的這句話深深地的打動了我,我的朋友去了美國一年,我就在他身上感受到了迷人的自由的氣息。
比選擇在哪裡生活更重要的,是選擇怎樣的生活謝邀。正好我最近就這個話題寫過好幾篇隨筆。貼其中一篇,權當做回答。其他文章歡迎到我的公眾號里看(搜公眾號「假裝在紐約」或「mr-jiazhuang」)。
過去十年,我在北京和紐約之間幾度來回,橫跨太平洋搬家了好幾次。這兩座城市幾乎瓜分了我整個青春,也攜手掠奪了我對城市所能懷有的所有情感,這些情感很難簡單地用喜歡或者不喜歡來簡單地定義,其中混合了熱愛,感激,失落,挫敗,留戀,厭倦等等許多難以言說的感受。
除此之外,我還在上海度過了大學時代。許多年以前,我坐長途夜車從南方的一個小縣城到上海求學,一路上經過無數的城鎮和村莊,聽到車窗外不同的方言漸次變化,我徹夜未眠,18歲出門遠行的少年懷著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未來生活的雄心。黎明之前,車子駛進上海,兩邊漸漸出現一棟棟高樓,一盞盞路燈。下了車,我獃獃地看著一城燈火,那是我第一次和一座大城市相遇,直到現在我仍然能清晰地回想起那一刻的震撼和感動。
城市對人的刻畫無形而深刻,它們在不知不覺中塑造著你的喜好乃至性格。北京是一座在空間使用上極度粗放而奢侈的城市,它大得無邊,大得喪心病狂;許多辦公大樓前的空地,在有些城市已經可以算是市民廣場;就連許多街道,都寬得讓人絕望。在北京時,我對這樣毫無節制地鋪陳所造成的不便心生怨恨。直到我去了香港,那是一座在許多方面都可以與北京作為一組工整的反義詞出現的城市,走在那裡逼仄得讓人無法喘息的街道上時,我無比地懷念北京的寬廣和自在。那時我才明白,北京已經定義了我對城市的審美。
紐約是另一種形態的城市,有世界上最獨特的魅力。在某種程度上,它是北京和上海的綜合體,既有北京那種對一切滿不在乎的粗糲和豪邁,又有上海那種從骨子裡散發出來的精緻和漂亮。
在紐約去快餐店點餐,服務員都會問上一句:Stay or to go?意思是在這吃還是打包帶走?對於大多數在美國的中國人來說,無論是留學生還是偷渡客,無論是漂泊了數十年的老華僑還是剛剛紮下根的新移民,stay or to go其實是一個時時需要面對的隱喻。留下來,還是回國?每一個人都會經常在心裡這樣問自己,這是一道無法迴避的選擇題,很難抉擇,也沒有完美的答案。這個問題像一個怪獸,永遠躲在一角,逼視著每一個在異鄉漂泊的靈魂。此中的種種撕裂,不親身經歷過是很難完全感同身受的。
留在紐約還是回國,這個問題的本質,其實是要選擇怎樣的一種生活。而對大多數困惑於此的中國人來說,它可以簡化成在紐約的生活與北京或者上海的生活之間的一個比較。
矽谷著名的風險投資家和專欄作家保羅·格雷厄姆(Paul Graham)有一篇散文《城市與雄心》(Cities and Ambition,國內流傳的一篇中文譯文翻譯成《市井雄心》),對人和城市的關係有非常精到的描述。他說,偉大的城市總是吸引著有雄心壯志的人,有些城市因此成為了某種遠大理想的聚集地,這樣的城市通過許多不同的方式,時時向人們傳遞著不同的信息,吸引著更多志同道合的人隨之而來。比如說劍橋(波士頓地區的一個大學城,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的所在地) 向人們傳遞的信息是「你需要更聰明」,加州的帕洛阿托(舊金山附近的一個小城,斯坦福大學所在地)傳遞的信息則是「你需要變得更有權勢」。
至於紐約,保羅·格雷厄姆說,它傳遞的主要信息是「你需要賺更多的錢」。這個判斷不算錯誤,但有些過於絕對。事實上紐約是如此複雜而多樣,劍橋和帕洛阿托那樣只有幾萬人的小城市只能傳遞一種聲音,而紐約傳遞出來的可能有上百種不同的聲音,不同的人會接收到不同的信息。
對於我來說,紐約傳遞的最讓人感動的信息是,「你要成為你自己」。這座城市以一種罕見的寬容和漠不關心,縱容和鼓勵著每一個人做真正的自己。在這裡,沒有人對你說你應該做什麼,沒有人禁止你不能做什麼,甚至沒有人會在乎你到底在做什麼。這裡沒有年齡的概念,五六十歲甚至七八十歲的人仍然在意氣風發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這裡甚至沒有性別的概念,我在這裡遇到的幾乎所有的中國女孩子,都在這樣的環境下變得無比的獨立而強勢。這種強勢不是對人吼叫或者蠻橫,而是一種因為完全掌控了自己的命運而無所畏懼的強勢。她們同樣可以溫柔可人,可是卻散發著迷人的讓人無法忽視的自信。
也沒有人在乎你來自哪裡,說什麼樣的語言。在這裡,每一個人都以生命最舒展的狀態綻放。因為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所以這座城市能夠吸引完全不同類型的人群,讓他們看似矛盾卻和諧地共處。這裡聚集了全世界最富有的富豪,也聚集了全世界最落魄的藝術家。華爾街的金融精英,常青藤大學的思想領袖,世界頂級的音樂家和畫家,來自世界每一個國家的普通人,還有無所事事異想天開的懶漢,他們每天搭載著同一列地鐵,各自心滿意足地奔向自己的遠大前程。
這樣的環境,讓身處其中的人能夠感受到一種真正的心靈的自由。這種心靈的自由,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在紐約呆久了,你甚至會覺得這樣毫無拘束的自由是不真實的,因為它讓你忘記了在這個世界其他地方你會遭遇到的現實,而這可能正是它讓許多人無法割捨的原因。
中國的城市呢?如果我們不那麼苛刻,我們可以說北京和上海都是偉大的城市,或者終究會進入偉大城市的行列。
北京是一個不太容易能夠讓人一下子就喜歡的城市,它有無數讓人詬病的缺陷,喜歡它有很高的門檻,你得適應、容忍它的種種不便。
北京的問題,在於它太粗糙了。它有一種別的城市罕見的傲慢,讓它能夠心安理得地忽視生活在這裡的人。這讓北京成為了世界上最不適合生活的城市之一。比如說,這座城市沒有便利店文化,便利店的數量屈指可數,半夜出去想買瓶水都不太容易,要知道早在十多年前上海很多地方的便利店就已經密集到了一兩百米之內有三四家的程度。
可是一旦你跨過那些門檻,就會非常喜歡。北京也在傳遞著「你可以成為你自己」的聲音,儘管這聲音還很微弱,但是北京可能是最接近紐約的中國城市,說它是中國版的紐約也不為過。至少相對於別的中國城市,北京是最能夠讓你感受到「我不在乎你在做什麼」這一類信息的地方。它按照自己的方式野蠻生長,接納,但不模仿也不迎合,反而成就了獨特的氣質。
上海有它的雄心,它的問題在於太努力了,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太想成為一座偉大的城市,於是迫不及待地尋找模板,最後無非是成為更好的香港,更好的東京。
但是,上海有著北京和其他任何一座中國城市都無法企及的舒適生活。這種舒適部分地源自對細節和優雅的不懈追求,因為上海傳遞出來的信息是,「你要活得更加精緻」。有些人會害怕這種信息傳遞出來的壓力,但是另一些人沉浸其中並以此作為衡量生活品質的要求。此外,南方的城市通常都有濃厚的市井氣息,相比北京的不近人間煙火,上海自然隨和得讓人感到親切和感動。
我有時候會開玩笑地把我身邊的朋友分成兩種人,一種喜歡北京,另一種喜歡上海。如果你留心觀察,會發現即使在老外身上也有這樣的區別,在北京生活的老外和在上海生活的老外往往會有截然不同的氣質。
沒有哪一座城市更好或者更不好;選擇在哪個城市生活,本質上其實是選擇歸順哪一種生活方式,選擇和什麼樣的人共處。因為無論在哪裡,最終我們要面對的無非都是兩個同樣的問題:怎樣和自己相處,以及怎樣和世界相處。我們都希望能夠選擇一座偉大的城市,但是比之更重要的,是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遠大生活。
紐約從表面上來看不是一個很出挑的城市。擁擠的街道,髒亂差的地鐵,還有穿梭的混雜人群,都讓這個城市有混亂和窒息之感。和其他國際大都市相比(如倫敦、巴黎、東京),紐約缺乏歷史沉澱的建築物,就如同美國本身一樣。如果你喜歡看高大上的城市,紐約不是一個好的選擇。我的母親大人一踏上曼哈頓島,美帝夢瞬間破碎。
紐約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她有種獨特的「調調」(Attitude),這種「調調」里隱藏著紐約客獨特的處事態度。比如紐約人出了名的愛穿黑色,每天在地鐵里,尤其是在冬天,都是黑壓壓的一片。但若是仔細研究不同人的穿著打扮,又會驚喜的發現每個人在黑色搭配上花盡了心思:可以是一枚擁有點睛之筆的誇張首飾,也可能是一件復古的斗篷,又有可能是一款嘻哈風的夾克...總之每個人都盡情抒發著自己的態度,對於旁人或是外面的世界,有的只是不削一顧罷了(Indifference)。 而正是因為這種漠然造就了紐約獨特的精神,即所謂的「我的世界和你無關「的自由精神。各路人馬都可以在這裡找到一席之地:不管你是華爾街的精英,還是掙扎在貧困線上的墨西哥移民,都可以生活得有滋有味。沒有人會因為你的出生、種族、收入而加以區分對待,各自生活各自精彩。這也造就了紐約是世上少有真正做到海納百川的城市。圍困紐約 | Trapped in New York
原文/@natepoekert via Medium
翻譯,編輯/愛爾文
五年前我來到紐約時,身邊帶來的是一張單程票,兩個粗布袋子,沒有工作,甚至沒有一件冬天的外套——飛機降落的時候,迎接我的是零下15度的氣溫和死寂的暴風雪。五年後,帶著驕傲或無奈的心情,我可以宣布:紐約並沒有殺死我,卻困住了我——我被牢牢地困在這個天使與魔鬼並存的城市,動彈不得。
她困住了我的工作,也許我竭盡全力,能夠在同行中保持中上的職業水準,但是這裡最不缺少的,就是二十三四歲剛從哈佛或者沃頓商學院畢業,徑直殺入職場,就能每年賺50萬美元的人——他們時刻關注的辭彙是「效率」;他們讓公司們不再選擇相信那些更老的、卻不那麼聰明的員工的決策;他們大概會在24歲左右擁有公司的股份而現在的我仍要緊盯自己的銀行賬戶餘額——看看我能不能付得起去加州參加朋友婚禮的機票。
她困住了我的愛情,紐約的無數人群,也包括我,長期處於自己會孤獨過完餘生的憂慮中。我來紐約之前的朋友在此時全都結婚生子而我在紐約的朋友只有20%結了婚,生子的更是少之又少。紐約之外的城市,人們結婚的原因是「你讓我變得無比快樂。」而在紐約,這句話變成了「感謝上帝我終於找到了一個可以結婚的人,我們什麼時候去領證?」我曾親眼見到一個同事和我一起工作到深夜,臨走時對我說,「我得早點回去了,明天要結婚。」
就是如此瘋狂的一個城市將我困住,更準確地說,是我「陷入」了紐約。男人健身、女人化妝,大家都試圖讓自己變得更有吸引力,沿著Broadway走1分鐘,你甚至會覺得人人都像個模特——光鮮的外表是必須的,因為這是你的面具,沒人會在第一眼就想到你的房間有多髒亂,或者你是不是住在布魯克林的貧民街區。我陷入了無止境的全方位證明自己的需求中——這裡有太多比我長得好看的人,有更多比我有著更好工作的人,我試圖在社交網路上展示自己生活的精彩,但很多時候我讓自己感到虛偽和愧疚——我嘗試著打破這座城市的生存規律,卻不斷地陷落其中,外在的知覺和身份是這座城市的一切。
我被困在這裡,但慶幸的是,我沒有丟掉我的活力,相反,來紐約之前,我無法想像我能像現在一樣工作,充滿精力、充滿創造力,每天和這個世界上最聰明和最具創造力的人共事,人們成功時的快意會被分享,失敗時的沮喪會被共勉。這裡大概有你要的全部,這座城市從來不反對什麼,一切似乎都是可以被接受和理解的。即使你三十四十,即使是在周一的晚上,你也可以和朋友聚會喝酒直到凌晨,第二天依然精力十足地去上班。她從來不管你的生活,不管你的價值觀,不管你的性取向——只要你明天還繼續生存在這座水泥森林,即使是在邊緣。
經常有人問我是否愛紐約,我的回答是: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當我沿著第五大道向北走,逆著夕陽看到那座103層的帝國大廈時,愛或不愛似乎都並不重要,只是這個場景,已然成為了一次次支撐我和無數人在這座城市走下去的原因:
「I can"t believe I live here. 」
原文發表在我的公眾號:出國這些年(man_in_US),歡迎關注。
http://weixin.qq.com/r/yUwbAxHEPExDrVVg9xnb (二維碼自動識別)
大扭腰的人民謙虛地稱自己是哥譚鎮公民,在中國這就有種回龍觀觀主的感覺。由於篇幅原因,新一醬節選了其中的17個理由。[多文字預警]
以下這張事實清單會告訴你紐約作為一個城市的優越之處。紐約擁有全世界最棒的披薩,還有隨處可見的藝術文化場所,不管是關於建築、技術,還是服裝,這些地方都曾在歷史上扮演創新孵化的角色。
1 因為這裡有最具地標性的摩天大廈
紐約也許不是摩天大樓的誕生地——芝加哥擁有這項榮譽,這個城市可以被稱作世最瘋狂的高樓之家。
不論如何,當人們談論摩天大樓時,我們總是明白他們一定在說曼哈頓——那裡有高聳入雲的帝國大廈和克萊斯勒大廈。其他引人注目的建築還包括伍爾沃斯大廈和雙子塔(它消失後,一個新建起的世界貿易中心隨即出現),這些摩天大樓幫助曼哈頓鞏固了其在20世紀至高無上的地位。
別忘了,紐約不僅有實體的摩天大樓博物館容納了所有高樓,它還是"摩天大樓"這個詞的誕生地。
接招吧,芝加哥!
2 因為只要50美元你就能在紐約佔有一席之地
在此,我們不得不給羅伯特?摩斯(Robert Moses,著名紐約城市規劃師)點個贊:在1964年世博會的促進之下,這位有爭議的人物推動建立了許多紐約城地標建築,包括希葉體育館和標誌性的、位於皇后區可樂娜公園的巨型地球儀。
不過,我們最喜歡的還是「紐約全景圖」——這個9335平方英尺的五大區複製品。這件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品永久性存放在皇后區藝術博物館裡,它標出了差不多89萬5千座紐約的建築,包括帝國大廈、中央公園和布魯克林大橋,並且新的模型還在不斷地加進來(2012年加進來的布魯克林大橋就是最新的成員)。
2009年,為了以抵消一部分藝術品的維護費用,皇后區藝術博物館發起了一項「認領城市建築」的活動——只要花費50美元,你就能把自己的名字放到公寓樓上,另一個選擇是花2500美元認領一整個街區或者公園。(這可比買套真的房子便宜多了好嗎?!)
新一醬os:@中國的寺廟們,紐約抄襲你們的創意。
3 因為我們的酒吧開到凌晨四點
倫敦,你們的酒吧幾點關門呢?嘿!我聽不到你的聲音。哦?晚上11點?哈哈哈哈哈。儘管你們有些酒吧開到了凌晨一點,我們還是有資格嘲笑你們。
並不是我們必須要在大晚上放縱自己去喝幾個小時的酒,也不是我們特地要告訴大家我們有這個優待。但要說我們在吹牛,那也太小看我們的品味了——只是讓你知道自己能夠在周末這麼喝上幾個鐘頭,就會有一種說不出的舒服。
美國一些城市通常在凌晨兩點后街上還有一些人,但這並不能讓它們進入世界上最偉大的城市序列。因為對於紐約來說,酒吧開到凌晨四點不是什麼稀罕事。你想挑什麼?酒吧、夜總會、俱樂部……凌晨4點,這些地方有的是雞尾酒和啤酒。
新一醬os:即使有朝陽區民眾也不妨礙三里屯CBD的酒吧開到天亮
4因為這裡誕生了曼哈頓雞尾酒,而且我們想看到比它好的雞尾酒誕生
紐約是許多偉大調製品的誕生地,包括標誌性的黑麥威士忌。
相傳曼哈頓雞尾酒是1897年由伊恩·馬歇爾博士在曼哈頓俱樂部發明(這就是為何後來這款酒被取名為「曼哈頓」),也有一些酒類歷史學家聲稱一個綽號為黑色的蘇荷俱樂部調酒師發明了這款酒。不論它到底從哪兒起源,全世界各地的酒吧都有它的複製品。不過別忘了,享受它最好的地方可是它的家鄉。在紐約,你可以在Milkand Honey或Flatiron Lounge酒吧找到這款酒最棒的口味。
5因為紐約人比幾乎其他任何地方的人都長壽
美國第三長壽的人正是土生土長的紐約人、今年113歲的蘇珊娜·穆莎特·瓊斯。她出生在19世紀,親眼看著紐約的交通票從五分錢一點一點漲起來。這證明了紐約的城市生活不只是越來越好,還能讓人越來越長壽:紐約居民平均壽命比全國人的平均水平多2歲。2010年,紐約平均壽命達到了史上最高值80.9歲。也許對於那些經歷過瘋狂找工作找住所、根據精細卡路里標註的菜單吃飯的人來說,其他一切都顯得非常容易。
用多蘿西·帕克(Dorothy Parker)的話說就是,「只有紐約人知道,黎明是最難熬的,過了這個坎,天就漸漸亮了。」儘管飲酒過度,這個美國作家仍然活到了73歲。
新一醬旁白:宋美齡,106歲,逝於紐約。
6因為,不管你信不信,在紐約你仍然可以找到一個租金穩定的公寓
根據紐約市租金釐定委員會的信息,紐約擁有大約100萬個租金穩定的住所。1969年,一項旨在保護租戶免受貪婪的房東急劇增加的租金影響的計劃開始全市推行。2011年的紐約州法律讓這些幸運的租戶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安全狀況:一個穩定租金的公寓如果想要免於管制,月租金必須要高於2千5百美金。(至於那些願意瘋狂掏錢的租客和實際很便宜的房子之間的故事,他們大多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最近紐約時報一則報道顯示,那些住在租金穩定的房子的租客平均收入是3萬6千美金)所以租戶們一定不要失去希望,租金並不總是那麼高。
7因為我們發明了hip-hop,並且紐約的hip-hop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好
紐約到現在也沒有出名的嘻哈堂——至少現在還沒有——但是,如果你正在尋找說唱的出生地,你會發現它就在1520塞奇威克大道上的不起眼的布朗克斯區的公寓樓上的一個靠近高速公路迪根的娛樂室。40年前,「DJ Kool Herc」 Campbell和MC Coke La Rock發明了一種流派用來主宰流行音樂。說唱流行的地方主要在五個區,通過發起人諸如大師Flash和Sugarhill團伙、黃金時代大師大爸爸凱恩,野獸男孩和Run-D.M.C、90年代的首腦the
Wu-Tang Clan,Nas和臭名昭著的B.I.G發揚光大。
儘管西海岸也不斷崛起hip-hop,南方和中西部也有hip-hop大規模的傳播,紐約在這方面仍然佔主導地位。紐約的嘻哈團體仍正處於上升階段,不信的話,看我們列出的50個最偉大的紐約市嘻哈藝術家(請參考原文)。
8因為我們的LGBT群體生活在他們真實的場景之中
在紐約,有來自各類各派的群體,諸如「嘿,女王!」、「剪刀手星期日」,還有「反叛蛋糕」。我們從性別和性譜的所有可能的點歸類出不同的人群,他們擁有自己獨特的小天地。
當然,還有聚會、狂歡等特定的場景(如同性戀)。在同性戀婚姻被宣布合法之後,紐約的同性戀都在電視上嶄露頭角,紐約市也將擁抱街頭上的同性戀們作為多元化社會的見證。
新一醬:請記得,這個群體越來越大,還有Q(Queer)和I(Intersexual)。
9因為在夏天,你可以不花一毛錢看到許多的世界級的音樂和表演藝術
到了穿T恤的天氣,紐約免費的文化集會一下子多了起來。那麼多活動中,你可以參加"riverto
river"盛典,沿著曼哈頓下城的水濱大道,你可以看到種類繁多的藝術、戲劇和舞蹈表演。在林肯中心戶外節,你可以看到從校園演出轉化而來的備受尊重的,在城市公園基金會的夏日舞台上,有著免費的恆星音樂會的演出,在全市的綠地範圍內,在大都會劇院里,吸引了來自大都會、好萊塢的巨星們。你還可以在布萊恩特公園和中央公園中看免費的電影放映,並且對於熱情的紐約人來說,在布魯克林大橋公園可以露天享受到各類圖書。
到了夏天,我們建議只有兩個:帶好防晒霜和一顆開放的心。
新一醬:也許這就是城市的魅力。
10因為「店貓」
不得不承認,我們很嫉妒日本的貓咪咖啡館——紐約的店貓完全是另外一種更好鬥、更有趣的品種。這些以店鋪角落為家的貓咪為了消滅老鼠而生,贏得了這座城市各種形式的讚揚——包括網上數量眾多的博客和一部短紀錄片。
是什麼讓他們如此受歡迎?就像知道何時該去那家常去的酒吧,或者能在離家最近的自助洗衣店打聽八卦,認識你家附近的店貓也是一種表達你對紐約市真心實意的方式。紐約人常對了解鄰居的怪癖感到驕傲——這個鄰居正好就是可愛的「店貓」。
11因為一周七天24小時運行的地鐵
在紐約這個不夜城,地鐵從不休息。東京地鐵和灰姑娘的水晶鞋一樣,午夜過後就會失效。倫敦地鐵會在凌晨12點到12點半之間結束運行,巴黎地鐵在大部分晚上堅持到凌晨1點15分(周五、周六和節假日運行到凌晨2點15分)。
另外,我們有所有公共交通系統裡面最多的站台(468座)和最長的運行距離(660英里)。我們也是唯一一座地鐵里有「愛情大使」的城市——埃麗卡·克里斯滕森(Erika Christensen)在不同區的地鐵車廂里為乘客做媒。我們的地鐵系統不僅又大又好,還相當浪漫!
新一醬:看來地鐵運營時間是城市升級的最大阻礙。手動@上海@北京
12因為你能在任何時候吃到任何東西
在一個有7966座餐廳、不計其數的外賣店和數以百計的快餐車的城市,紐約人總能在心血來潮的時候吃到他們想吃的任何東西。在其他城市,大半夜和大清早的食物總是局限於24小時營業飯店的菜單和呼嘯而過的快餐車上,然而我們的24小時食肆供應得可比硬邦邦的煎蛋餅和油膩的炸薯條多得多。
如果你凌晨2點想吃羊肉和米飯,你可以去第53街和第六大道的Halal Guys,或者任何在凌晨出沒的街邊小攤。如果你在凌晨4點想吃餃子,你可以跑到Veselka品嘗六種不同的東歐水餃。凌晨3點特別想吃熏牛肉?去Katz』s或者第二大道的Deli吧。當你太累、太冷或者太鬱悶不想出門的時候,你可以打電話叫9056家外賣店裡面的任何一家(電話就在黃頁上哦),再一邊嘲笑華盛頓(749家)、芝加哥(1676家)和洛杉磯(1693家)那些外賣店少得多的城市吧!
新一醬旁白:我希望這篇文章不要遲於晚上10點發送。
13因為《芝麻街》在這兒誕生
沒人能說清具體是哪家曼哈頓影院啟發了這個最偉大的兒童電視節目的場景,參與這檔節目的人都說是上西區和字母城。不管怎樣,除了紐約,這個有44年歷史的系列節目不可能發生在其他任何地方。節目里出現了各種紐約式的背景——從褐礫石階,地鐵,情緒變化無常的居民到報刊亭,甚至還有一個酒窖——一切都指向紐約。
《芝麻街》讓電視劇製片人吉姆·漢森(Jim Henson)的事業一飛衝天,並且這部兒童教育劇一直敏銳地感知著流行文化的變化——羅伯特·德尼羅(Robert De
Niro,他在《教父2》中扮演維托·柯萊昂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保羅·西蒙(Paul Simon,十三次格萊美獎獲得者),理查德·普萊爾(Richard
Pryor,美國喜劇演員,多屆奧斯卡金像獎主持人),艾米·波勒(Amy Poehler,NBC長壽綜藝節目《周六夜現場》的演員班之一),和塞斯·羅根(SethRogen,加拿大男演員、編劇、喜劇演員、監製和導演)都在節目中客串過。最重要的是,《芝麻街》從20世紀60年代末登台以來,啟蒙了一代又一代人。
14因為紐約是全世界語言最多樣化的城市之一,並且我們還在努力保持它的多樣性
五個行政區里的人們一共說著800多種語言——我們忘了數進去的語言恐怕比別的城市聽說過的語言還多。我們甚至還有一個瀕危語種保護協會——這個由紐約城市大學、紐約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建立起來的協會旨在保護瀕臨消失的語言Garifuna,
Mamuju和Nahuatl。看看,紐約的口語文化傳統是多麼豐富!
專家認為紐約說布哈里(Bukhari)的人比它的誕生地烏茲別克和塔吉克還多。統計人員發現,48%的紐約人在家都不說英語——大部分說西班牙語,也有法語、克里奧爾語、亞美尼亞語和意第緒語。只需要一場桑迪颶風就能讓這座城市裡一位會多種語言的人才脫穎而出——莉迪亞·卡利斯(Lydia
Callis)。這位熱情洋溢、善於表達的手語翻譯者很快讓一口糟糕西班牙語的市長彭博蒙羞。
15因為曼哈頓密布的電網
1811年地方執政官計劃對紐約城的大街小巷進行了規劃,紐約城因此發生了許多變化:房地產公司開始包裝容易出售的單元套間,加速了城市發展;土地徵用權也作為這個宏大計劃中的一個工具被設立;任何人都可以輕易抵達曼哈頓。在此之上,電網強化了這個地區不停改造的步伐。在2012年的一次採訪中,具有傳奇色彩的街道攝影師Joel Meyerowitz說,曼哈頓的街道「筆直綿延數英里,這些能量就在上面流過,當你走在路上,你就成為這個充滿能量的維度中的一員了。」如果說,倫敦巴黎這樣過時的城市是用來散步的,那麼紐約就是用來有意識地給人「向前充電」的。
16因為你可以不離開紐約就週遊世界
紐約遭受著低迷的經濟,紐約人天性又是工作狂,這使得紐約人們沒法把休假擺在第一位——特別是去那些經過高速公路、穿越山川河流、繞上地球一整圈的地方。幸運的是,我們可以通過使用簡單的交通工具——如地鐵(或史泰登島渡輪),就可以品嘗來自世界各地的正宗菜肴,即使不在那些有名的飛地(指屬於本國行政管轄但不與主要領土接壤的土地,如以中國菜出名的法拉盛,以泰國菜出名的埃爾姆赫斯特),你也會找到在紐約人自己的後院里「品嘗世界」。
例如,傑克遜高地,你會發現哥倫比亞的Arepas,周圍還有幾十個印度和孟加拉國餐館,並在綠點,你可以品嘗到波蘭羅宋湯和blintzes(Pyza)……你也可以花一個星期天下午待在日落公園,仔細品嘗半打墨西哥的玉米餅、用班尼迪克蛋和別人換豬肉包子或是其他點心——記住,一步都不需要離開日落公園!
新一醬旁白:是不是在深圳不出世界公園就可以走遍世界?
17因為我們太驕傲了,所以第一時間列了這個清單
紐約之所以比其他任何城市都好,是因為我們從未動搖過對她的愛。
是的,我們知道紐約物價昂貴,
是的,我們知道紐約市區的混亂和偶爾的不友好,
是的,我們知道在外人看來,紐約不適合生活的理由遠多於留下的理由,
但是對於我們來說,這一切又有什麼關係呢?我們是紐約人,我們就是認為紐約比你的城市好太多了!你不喜歡紐約?那是你倒霉咯。
新一醬:這段話太touching,森森森森地存在了腦海里。so不管在上海還是駐馬店、石家莊、神農架,只要你有love,你都可以表臉的寫出若干條理由。
以上。
本文由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原創翻譯。
新一醬在這裡
講一件溫暖的小事,也許能管中窺豹吧。
作為一個每天都要地鐵通勤的紐約客,紐約地鐵在我第一印象中無疑跟很多遊客一樣, 是骯髒的,冰冷的,一踏進車廂就能感覺這個大城市帶給的巨大壓力的地方。而且MTA還每年漲價,月票下一年再漲估計要120美刀了吧?真的是心中萬馬奔騰... 更別說每到周末假期的服務變更,每天的晚點了...但是依然的很多人愛紐約地鐵,正如他們對這座城市一如的熱愛。
下面來講講一個我不經意觀察到的MTA列車操作員的日常,以及由此引發的有趣的project。
是這樣的,有一天我突然發現每到一個站地鐵停穩,開門前,司機必須都要打開窗戶指一下斑馬條紋的牌子。(有點傻對吧...)
他們叫Conductor,據說和開車的司機有點不同,負責開門的?我也沒不太清楚就暫且稱為「司機」吧。對,就是這個牌子...為什麼?
很多紐約客其實也不知道(包括我。)於是我Google了一下...MTA-Metropolitan Transit Authority(大紐約交通運輸管理局)一個工作人員給說明了。
大意就是窗戶打開正上方剛好能指上,代表列車是準確停靠在站台上,而且讓司機保持清醒(睡覺了就指不了了。)於是...
司機們就被頑皮的NewYorker玩壞了……有人發起一個project,寫上各種標語站在斑馬條紋牌子的下方。
"Point here if you are dead sexy."如果你性感的不行請指這"Point here if you"ve seen a passenger naked."如果你看到裸體乘客請指這"Point here if Snape kills Dumbledore."如果斯內普殺死鄧布利多請指這...然後幾乎所有司機都會心一笑,配合的指一下(事實上司機們必須要指,工作硬性要求之一。)
看得挺溫暖吧,多可愛的司機,多可愛的紐約客。It"s so easy to make someone"s day!
最後附上YouTube視頻鏈接,遲點看能不能搞到優酷上來。
http://youtu.be/i9jIsxQNz0MReference:
1,http://www.buzzfeed.com/hillaryreinsberg/subway-signs-experiment#.ykq1evZYg2,http://www.adweek.com/adfreak/ad-school-grads-crack-conductors-nyc-subway-153524
3,http://youtu.be/i9jIsxQNz0M
更新於03/06/2017
紐約精彩得你可以和這個城市談戀愛而不感到寂寞。
雖然吃不如北京,但是空氣好了不是一星半點啊。。。
……當然前提還是你得有錢。
紐約可以融合所有民族和文化在這裡,你可以做你自己不必在乎別人對你的看法
記得看過一篇加州和紐約區別的段子,在飛機上,如果你和你的朋友想換個位子坐在一起。熱情的加州人會欣然換了自己的位子給你們,而紐約人會嚴詞拒絕。
同樣是美帝,很多人喜歡選擇加州或者中部城市,芝加哥等去旅行,但是我喜歡紐約,可能不僅僅是黑暗的歷史悠久的地下鐵,不僅僅是因為紐約有美帝最大的華人聚集區法拉盛,也不僅僅是因為紐約有金融中心華爾街和聞名的銅牛也不僅僅是因為這座寸土寸金的城市中竟然有座巨大的中央公園,也不僅僅因為紐約有大都會博物館和自然博物館(博物館奇妙夜的拍攝場地),也不僅僅因為這座城市有哥倫比亞大學和紐約大學(李安導演在這裡讀的導演專業),也不僅僅因為時代廣場的繁華(總想起香草天空里阿湯哥在時間定格的一霎那在時代廣場飆車),也不僅僅因為紐約高樓林立的曼哈頓,也不僅僅因為紐約有世界最多元化的人種,最豐富的娛樂活動(百老匯和各種演出),也許大概就是因為這些才造就了紐約複雜多元化的性格,人們對金錢的最原始的貪婪和追求,對人性和社會最赤裸的展現,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開頭講的段子最能體現這個城市人的一些性格,和陽光普照的加州截然不同。這也是我喜歡紐約的原因,因為他複雜有趣,多變而充滿可能。
本文圖片來自自己拍攝。紐約被稱為Big Apple~以前有一部電影叫北京人在紐約,裡面有一句著名的台詞,如果你愛他,送他去紐約,因為那裡是天堂,如果你恨他,送他去紐約,因為那裡是地獄。因為這裡有著太多的美好的誘惑,有著外在的所有光鮮,也有所有黑暗角落的讓人墮落的天使。
就像紐約地鐵有悠久的歷史,但是裡面的犯罪率極高。獨自一人在紐約坐地鐵,特別是華裔人,基本要很小心,如果晚上九點以後乘坐,就更要小心,就算你在第五大道(這種類似於王府井)的景點乘坐,都要注意安全,因為可能會隨時被搶劫和槍擊。
初到紐約下大雨,正好趕上摩登天空在中央公園演出。白天幫忙籌備,黃昏時刻,天氣突然轉晴,整個城市由冷色調轉為暖色調,美好不期而遇還有曼哈頓,帝國大廈,華爾街,博物館,NYU,自由女神像,法拉盛,肯尼迪機場,第五大道,911遺址等等各個地點的圖片,就不一一貼圖了。如果你喜歡看到各種可能,如果你喜歡面對紛繁複雜的多元化世界,如果你願意麵對一個不確定的未來,如果你喜歡和各色人種交流溝通,如果你有美國夢,如果你想要過豐富的娛樂生活,如果你願意承擔高額的房價,消費觀,如果你願意麵對赤裸裸的金錢永不眠,如果你覺得國內的上海還不夠金融,不夠多元化,想看到更大更美好的世界,你可以到紐約轉轉~XD每個人都是自己,你無論做什麼,大家都不會覺得你是異類。
是Monica, Ross, Rachel, Joey, Chandler和Pheobe所在的地方。
紐約之所以吸引我,是因為「在紐約,你可以實現任何夢想」。
每次聽這首歌都好有感覺:外文《Empire State Of Mind》-- Alicia Keys視頻
In New York
Concrete jungle where dreams are made of
There』s nothin』 you can』t do
Now you』re in New York
These streets will make you feel brand new
Big lights will inspire you
Let』s hear it for New York, New York, New York
全文歌詞在這裡:Empire State of Mind_百度百科
一間叫「Elaine』s」的餐廳。
那裡經常發生小規模騷亂,大部分還都是老闆挑起的。有一回諾曼·梅勒帶了個聒噪的女的,不停抱怨這抱怨那,老闆就跟她展開了「開燈關燈大賽」,最後把這女的揪出去塞進計程車里。老闆不喜歡女的,尤其年輕漂亮的那種。還有一回,蓋·特立斯一個人坐那兒吃滷麵,一個女的不由分說坐下來分食,老闆就走過去質問:你誰啊?把她攆走了,還給免費換了一份新的滷麵。老闆不喜歡女的,尤其年輕漂亮的那種。還有一次,這次不算是老闆挑起的,而是看門人,別看他沒念過多少書,但是堅守自己的文學趣味和原則,所以當看見杜魯門·卡波特進門的時候,看門人一邊嘟囔著:「這裡不歡迎垃圾」,一邊把卡波特往外轟。老闆參與進來,將場面成功演化成又一次小規模騷亂。老闆喜歡男的,尤其是有才華的那種。
「Elaine』s」位於美國紐約第二大道88街,已經有45年歷史;飯館老闆伊萊恩·考夫曼,有「紐約最後的沙龍女王」之美譽。我從來沒聽說過這個地方,最近伊萊恩·考夫曼病逝,我就讀到了她金光閃閃的訃告:她小飯館的常客,幾乎是美國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普利策獎獲得者,各路文學編輯名單匯總,諾曼·梅勒,蓋·特立斯,湯姆·沃爾夫,杜魯門·卡波特,伍迪·艾倫,托尼·墨里森,喬治·普林姆森……(還有好多好多,看訃告的語氣都特了不起)。
不是因為那裡往來無白丁才成為文人沙龍聚集地,而是文人們發現了那裡絕佳的隱秘氣息——從1965年開張起,就保持樸素,略顯破敗的陳設,看上去不會很貴但也絕不寒酸;角落裡有一張不引人注意的棋牌室專為撲克牌愛好者作家準備(一般由蓋·特立斯發起);不論多忙,也總有一張空桌,恭候著某個從失敗的新書籤售會落荒而逃的作家,或者被老婆鎖在門外的傢伙;這裡的主人伊萊恩·考夫曼,她從沒僱傭過經理,而是親自在店中巡梭,擺平麻煩(或挑起麻煩),她走來走去,特別鎮定自若,尤其想到,她周圍坐著的那些人,都經歷了驚心動魄的一天——剛看完心理醫生,剛焚燒過手稿,剛勾搭小姑娘失敗了,剛與曾經互相鼓勵的朋友因為「涉及靈魂的分歧」反目成仇……
沙龍這詞從法國來,有一種不接地氣的異域風情;沙龍主人,要麼得是龐巴度夫人要麼就像王爾德,不一定美,卻是講究人兒。伊萊恩.考夫曼體重有些超標(小時候她很瘦,她的媽媽感到受到了羞辱,以接近復仇的心態餵食她。她媽媽是個廚師),也不善修飾,氣度上更似廚娘。她與文人老主顧之間建立了有如親人的情感維繫。她根據經濟狀況設置價碼,如果你剛剛被踢出暢銷書榜,她會把賬單撕掉,等進榜了再付賬吧;如果你是個正在罷工的編劇,她會把討厭的電影公司大老闆擋在門外;遇到貴客,她還親自下廚,雖然她的廚藝並不廣受好評。有一次傑奎琳·肯尼迪忽然造訪,伊萊恩做了一盆非常難吃的開胃菜,她說:「傑奎琳穿了雅緻的香奈兒外套。可她的一部分並不在這裡。」
2002年,《慾望都市》的作者坎蒂絲·布希奈爾在Elaine"s 。Credit: Jessica Burstein
詩人把她寫進詩里:「伊萊恩說/我們哪還需要別人/因為,我們就是世界」,作家悼念她:「45年後,那裡依然門庭若市」。
1987年,考夫曼女士為了保護餐廳中的客人,拿起垃圾桶蓋向攝影師羅·蓋勒拉揮去。Credit: Ron Galella for Wireimage
蓋伊·特勒斯是Elaine"s超過40年的老客。他在考夫曼太太的葬禮和六個月後Elaine"s的結業儀式上致辭。CreditL Damon Winter for The New York Times
諾拉·艾芙隆和她的丈夫尼古拉斯·派洛基經常一起光顧Elaine"s。Credit : Librado for The New York Times
諾曼·梅勒也享受著4號桌待遇。攝於1969年。Credit: Michael Evans for The New York Times
2013年這家餐廳停業。
2013年底,原本在附近開餐廳的邁克爾和蘇西接管了原來的Elaine"s,新餐廳取名The Writing Room。
對於一個攝影愛好者來說 簡直了 紐約這個地球樣板城市擺在你面前隨便摁兩下就是大片好嗎 話不多說直接上圖 最近拍的一些
給外國妹子拍的寫真
獨立日煙火 在家抓拍的
在家看到了彩虹
看落日
爬樓
街道
在博物館 我的一些照片(本人復古迷)
曼哈頓大橋
和我的俄羅斯妹子
最後 紐約最吸引我的地方當然是現在我在實習的聯合國
有幸見證各種會議召開
好啦 生命中能有這樣一段時間呆在紐約 簡直是運氣太好啦!沒去過紐約、這是一部電影上看到的
紐約屬於愛人和勇士,不管你是什麼出身,在紐約總能找到同類,你也不會被人歧視,但是每當你看到摩天大樓、豪車、奢侈品店和貧民區的難民,底層中國人苦苦工作掙扎在餐館、理髮店等各種低級服務業時,你會覺得這個世界的差距怎麼會那麼大。有人說,如果你愛一個人,就帶她去紐約,因為這裡是天堂。如果你恨一個人,也帶她去紐約,這裡更是地獄。無論曼哈頓還是法拉盛,在這裡為生活奮鬥的人們,都值得愛與敬佩
這裡是老友記,是紐約黑幫,是伍迪艾倫,是馬丁斯科塞斯,是美國往事,是帝國大廈頂端的接吻,是物慾橫流,是現代設計的溫室,是法拉盛里最正宗的早茶,是街角的椒鹽圈,是庸俗與高雅,是混亂和美好。這裡是一切,但一切都不能概括這裡。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東營這個城市?
※你心目中的「好房子」是怎麼樣的?
※上海有哪些可以安靜地待一下午的地方?
※1個人在咖啡館只靜靜地喝咖啡,周圍人會覺得恐怖嗎?
※對大連的印象如何?喜歡大連的原因?不喜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