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大師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不是就是金剛經最後的破執滅相?

如題


當然不是。

很多人把六祖的偈子讀成了「立」,

其實老人家是「破」。

這個偈子不是為了說自己的,只是為了破神秀的那個。

他倆的兩首偈子,單看哪個都不對,

合在一起才是對的。

但是不見性自然不會明白其中關隘,又會順著六祖的偈子落入斷滅和二邊。

所以弘忍擦了六祖的。

只有祖師根器才能懂六祖,

沒有祖師根器的還是照著神秀的來……

很多人都關注了六祖說了啥,而從不看五祖說應該關注啥……

哎……畫地為牢,自尋煩惱


是這樣的,金剛經是破執著的妄想心,不是要滅相,說相是說執著在相上的心,讓修行人不要把心執著在相法上。佛法是心法,是為了除眾生的妄想心。如果還有相去滅,不是又著到相了,成了本來有一物。如慧能大師所說:汝心中必有一物。

慧能大師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不是就是金剛經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本來無一物,無有所住處。這就是無住的如來清凈本心。


你是懂金剛經還是懂六祖的揭子?都不懂。


六祖寫偈時還未達後來的徹悟,此偈偏空。居空則難起妙用。要有後來的破空才得。

神秀執有。倒是可以作為悟後保任的方法。但秀大師當時想寫的未必是這個境界。

不著空不落有,合起來就是金剛經的空性義啦。


寫作業不僅要手還要眼和腦,六祖慧能是個會寫作業的人。


推薦閱讀:

真正明白眾生畏果,菩薩畏因。是不是做任何事情都會在佛法的層面考慮後果?
佛法的空性,中國古代的天人合一,物我一如,印度教的梵,帕坦加利瑜伽經的真我是不是都指向一個事物?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可不可以這樣理解,不是發現問題殺死之,而是事先根本沒?
勝義諦在圓滿,最起碼也要先會做人吧,做人最起碼要有情,有義,有善,有心吧!?
萬物皆有情那為什麼萬物又都空無自性?

TAG:禪宗 | 金剛經 | 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