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網紅的盈利能力主要由什麼決定?

本題已收錄至知乎圓桌 &>&> 網紅與網紅經濟 &<&<,更多網紅經濟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這是個好問題,就如 @以太資本 提到的維度,應該從傳播受眾和網紅(或者團隊)自身盈利能力兩個維度。

傳播受眾維度,如 @王尼瑪 算網紅的話,我貼一張暴漫給我呈送的合作方案的數據,來講一下王尼瑪、張全蛋對我們產品銷售的吸引力:(請 @王尼瑪 給我的支付寶打五毛錢軟文費用,謝謝)

我們都知道,在PGC領域,有幾個網紅項目的目標是非常精準而且龐大的,一個是暴漫所面對的90後年輕人群,一個是曾航,262和張召忠的軍武次位面面對的軍事愛好者人群。這兩個人群的消費能力都非常強大。以王尼瑪,趙鐵柱,張全蛋的粉絲為例,他們的共同特徵就是:90後,年輕,有活力,對好玩,好吃,好看的產品有充分的購買力和決策權,而且分布十分廣:

當他們一期節目能夠覆蓋到5000萬人的時候,這個傳播能量和傳播成本價值就會變得十分吸引人。我曾經自己算過一筆賬,暴漫的受眾,幾乎100%是我們的零食產品消費群,一次性投入幾百萬,傳播到五六千萬人,每個人的傳播到達成本才幾分錢,只要有1%的銷售轉化,這就是非常可觀的銷售轉化和厚重的品牌長尾。這一點,暴漫自己有案例,就是衛龍的三款暴漫定製產品,兩個月銷售過千萬(只在衛龍旗艦店有售)

我站在廣告主的角度,把網紅受眾價值做一個小節:

1. 受眾群必須精準,標籤特徵必須清晰,多維度的標籤要和廣告主的產品特質,品牌特質有結合點,廣告主行業範圍不能太窄,受眾必須有一定的消費能力

2. 現在實業艱難,網紅的節目播出後的傳播量要可測,可分析,可攤薄傳播成本到足夠低。

3. 要甄別有效傳播和無效傳播,最直接的就是銷售轉化率,沒有過硬的銷售轉化案例,只能說明網紅的節目對銷售引導做的不夠好,內容本身吸引人是一方面,轉化為銷售是另一方面,這個我著重分析。

作為廣告主,我們每一分錢都希望可預測,而不希望買個幾十篇10W+的網紅公眾號文章,對銷售一點卵用都沒有。所以接下來,我會就網紅直播電商進行簡單的銷售轉化分析:

這是我這篇回答里重點的部分,關於網紅直播電商和靠直播電商實現長尾的,穩定增長的盈利,這恐怕是個偽命題:

這張照片是最近在杭州阿里總部進行的網紅直播電商的培訓大會。阿里據說窮盡洪荒之力,要締造一個直播電商的帝國。我聽到馬爸爸這個宣言,很激動,彷彿看到我的魚丸在各位網紅的努力下一年賣30個億了。然後我就看到了這條新聞:

直播一場銷量為零?天貓店小二發飆,嗆聲媒體發假新聞

當然,這條新聞是不是真的,各方有各方的看法,只有品牌商自己明白到底賣出去了多少。從我自己的角度來說,如果一個網紅團隊的本身粉絲結構不適合品牌上,又沒有充分的進行購物類直播的節目策劃和主播能力訓練,馬爸爸想把這群沒什麼經驗的人搞成一個什麼直播電商帝國恐怕就是個幻想了。而這一點,恰恰是目前擁有幾十萬微博粉,微信粉的網紅們很少去考慮過的問題。作為品牌商,我考慮的問題就幾個:

1. 你的粉絲都什麼構成?你以前的節目都什麼類型?

2. 你能影響哪些領域產品的銷售?

3. 你的粉絲到底是來看你的臉,還是來跟你買東西的?

這三個問題網紅們實際很難回答。我再舉個正面的例子,這個名不見經傳的APP叫優品惠:

這家公司不大,一年幾十億的銷售而已,和阿里差得很遠,但是人家的核心競爭力就那麼三個:

1. 所有的網紅主播全部經過嚴苛的專業電視購物培訓

2. 每一期節目經過嚴格的品類篩選,內容策劃,台詞準備,橋段設計

3. 對熱門產品進行統采包銷,對一般產品進行合作分銷,供應鏈服務非常到位。而阿里或者別的平台的直播背後的供應鏈服務,基本全靠廠商自己解決,這就很考驗廠商自己的倉配能力,有些沒有干過電商的廠商在這塊幾乎抓瞎。我自己為了這件事,把我們凍品倉配和零食倉配的體系全部調整過了,算是動了個大手術。

說白了,把過去電視購物里最精華的部分,搬到直播平台來。而我看到包括阿里在內的網紅直播電商,嚴重缺乏這種意識。本來電視購物口碑不是太好,但是這個行業還是有很多值得網紅們學習的地方,然而,我們可能浸淫互聯網時間太長了,不太看得上這些老行業里的精華,光看到老行業的糟粕了。

在我看來,絕大部分網紅都不具備直播電商的素質,背後也沒有真正合格的品類策劃,內容策劃,節目運營和控制團隊,想把所謂幾十萬粉變現的難度,會非常大。至少從直播電商這個盈利角度看,網紅直播盈利,恐怕是個偽命題,或者至少要很長時間才能洗牌,洗掉大部分不具備我說的這些素質的網紅,直播電商才能真正繁榮起來。

最後總結一下我的觀點:

1. 網紅的粉絲是否清晰,標籤是否多維,是否適合盈利模型,這是前提

2. 網紅的變現究竟能否給受眾帶來真正的價值,這是核心

3. 網紅的盈利模式,目前還充滿不確定性,至少從直播電商來說,我認為現在基本在胡扯,還需要觀察一段時間,所以能培養專業直播電商網紅的團隊和經紀公司,會逐漸紅火起來。


網紅盈利能力可以從網紅這個行業,以及具體的項目兩條線來看。

一、從網紅行業出發,可以從兩大層面去看網路盈利。

1、受眾層面。

什麼人在關注網紅是網紅盈利的直接決定因素。能夠作為網紅盈利「神助攻「的受眾通常具備三個特質:定位精準,具有較高的消費能力,以及在品類內容上相對缺乏。可以做參照的例子是」雞湯文(寫手)「,這其實是典型的受眾泛化的一類網紅,沒有特別明顯的群體指向。既有可能是三十歲左右的熟齡女性,又有可能是十幾二十歲的年輕女性;因為受眾的泛化,從而導致其消費能力很難評估,極有可能出現普遍消費能力不強的情況;另外還有一個非常致命的問題是,受眾泛化的網紅門檻相對不高,數量龐大且同質化競爭激烈,對變現能力有嚴重的負面影響,很難長期保持」一家獨大「。

2、內容品類層面。

內容品類與受眾的類型直接關聯,受眾泛化必然導致內容品類難以集中。比如搞笑視頻,即使流量已經達到很大的程度,但是因為沒有明確的內容品類,變現的方式就會受到限制。即使是其中相對集中的品類,也要跟某一類商品或者服務直接掛鉤,而且這類商品服務的客單價還要相對較高才能實現有效變現。相對的,如果是汽車等生產專業內容品類的網紅,受眾集中且購買力普遍較強,在盈利方面就擁有更多想像空間。

簡而言之,分析「網紅「行業的盈利能力,即觀察網紅把東西賣給誰,以及用什麼樣的內容吸引這些人。本質上取決於用戶人群的」畫像「,並和他們的消費進行掛鉤。最後,像所有行業一樣,需要關注與判斷領域內競爭的激烈程度。

二、從具體項目角度出發。

從我的角度定義的「網紅「,是」在網路上有一定影響力的人「,生產和運營能力是他們不同於秀場的網紅的根本要素。所以,從細處的單個項目來看,網紅的盈利能力主要取決於其內容製作能力和商業運作能力。

優質內容牽涉到上面提到的受眾和品類,確保持續生產好內容是網紅得以存續發展的根基。可以以受眾群體的廣度和生產成本的高低為維度,做出一個坐標系,並將一些典型的網紅放到我認為合適的象限裡面做一個大體的研究。

一象限——MISS 韓懿瑩

MISS的網紅身份並不完全來源於她的顏值,而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她極高的電子競技水準。早期的 MISS 訓練刻苦,比賽成績卓越,在一些比賽中能與當紅男選手不分伯仲,這種實力上的硬功,讓她和其他遊戲女主播輕易地區分開,也成為了她最堅實的內容壁壘——再打造一個 MISS 需要讓一個美女玩家刻苦訓練若干年還要打出成績,顯然不是當前這個略顯浮躁的主播行業可以堅持的投入。

遊戲直播觀眾與秀場觀眾不同,他們很少對純顏值主播感興趣,只有實力強勁的主播才能獲得青睞。當然僅有技術也是不夠的,當下的 MISS 除了實力上的優勢,還增加了與觀眾互動和自我娛樂的技能(空大女王),這使得她成為了當之無愧的遊戲圈第一女主播,虎牙籤約 MISS 的天價也就顯得十分合理了(16年2月,MISS入駐虎牙直播。據透露以年薪3000萬元的價格簽約,刷新了簽約價格紀錄,而且一簽就簽了三年。)

從全國性遊戲付費頻道《遊戲風雲》主持人轉身成為網路電競解說,MISS開設了兩個與電競相關的節目——《MISS排位日記》和《MISS開心直播》,還運營起了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在新浪微博平台,MISS也擁有363萬名粉絲,居電競圈首位。最近,MISS的貓舍也開張了,她想讓自己的粉絲都能買到心儀的貓咪。

以一個核心紐帶,強力串聯起包括圖文、視頻、直播等在內的所有內容,MISS就像一本新時代下的遊戲界百科全書。

杜紹斐

做產品出身的杜紹斐總是習慣於先想清楚問題,如何有效的提升內容的質量。

他開發了一套選題系統,每天推送100篇最熱門的文章。相比於每天打開無數網站去尋找選題,技術手段可以有效的提高做事的效率。

然而,選題系統的高效率並不會加快生產內容的速度,他寫一篇文章大概需要20個小時。因為主題是時尚穿搭,所以需要用到大量圖片,他對圖片的要求是「同行里最好的」,這意味著每一張圖片都要花大量的精力去搜索。他說:「一張圖片我們可能會找不下10遍。」這樣重度的內容帶來了很大壓力,但杜紹斐覺得,將內容生產的門檻提得足夠高之後,自己公眾號的競爭力也就建立起來了。

二象限——張大奕

14年7月,如涵電商起步,利用粉絲經濟做個人品牌,張大奕成了如涵簽約的第一家網紅店。

張大奕作為一個有專業水準的大KOL、一個時尚達人,她本身的「網感」不錯,她知道怎麼去跟粉絲互動,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而如涵電商則會深度介入網紅運營,幫助其進行內容運營,包裝吸粉;在生產環節,如涵電商自身擁有產品生產線,會管理產品質量,把控成本、時耗,協調多家供應商,提升網紅的交付能力。

事實證明,第二個張大奕並不好複製。據公開報道,如涵簽約的網紅有上百位,已經開店的近50位,另一半作為儲備,但年銷售額能做到幾億元的只有張大奕一個。

三象限——薛之謙

「翻薛之謙的微博轉粉,難以想像一個段子手一本正經地唱情歌。」

在微博里,薛之謙已經寫了5年段子。當微博興起+大眾對段子的追捧+時間的碎片化加劇,突然有一天薛之謙引發了很大的關注。薛之謙目前的段子已經基本穩定為一種模式:長微博,以場景開篇,用自黑達到高潮,再按要求引出廣告。

或許因為天生就愛搞笑,寫段子對薛之謙來說並不難,熟了之後一個小時就能寫完。

如今,接廣告寫段子已經成為薛之謙的收入來源。薛之謙坦言:「我可以接點兒廣告,這樣我就可以多點兒錢,騰出多一點兒時間做音樂了。」

四象限——papi醬

papi醬的內容,在搞笑吐槽短視頻里混雜了社會熱點,這樣能最大限度的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根據我們的統計,2016年5月, papi醬的微信文章被讚賞高達1731次,按照每次讚賞2元的最低額度計算,papi醬平均每篇文章僅讚賞的保守收入就可達到3500元。關注papi醬的人已經看到,6月13日,她第一次在公號中推廣自己的淘寶店「papi醬心智造」,是papi醬團隊在電商上的一次小小的試水。如今,幾乎家喻戶曉的papi醬在多個平台拔得頭籌,源於關注者暴增引發的馬太效應。

在今天,純粹、單薄的搞笑已經逐漸勢微。做出爆款存在運氣成分,但持續生產用戶感興趣的爆款則需要真本事。papi醬一個人肯定走不遠,但是她的團隊很厲害,可以幫助她走遠,這也必然帶來了大量的資本投入。畢竟,資本追求的是穩定持續的內容生產所帶來的規模性增長

通過分析這些盈利能力較強的幾家網紅,可以總結出一些內容生產的規律。比如——

1)、 找到自己擅長的領域

並不是喜歡看某一種內容的人多,大家就應該一窩蜂都去做這個內容。內容創業者一定要找到自己最擅長的領域,並清楚自己要傳遞什麼主旨。

2)、持續生產精品內容

永遠不要低估粉絲追求美好內容之心。如果內容不好,寧可不發;即使對其中部分人來說,廣告是主要的變現渠道,但是如果廣告商過分干預,為了長遠的發展就寧可不賺這個錢。

3)、不盲從粉絲

粉絲是網紅能夠持續紅下去的命脈,但這並不意味著網紅要對粉絲言聽計從,雙方應該是一種互相尊重的關係。這些網紅大多會充分了解粉絲的需求,結合自己一貫的調性對內容進行調整,但鮮明的個人特色是他們的底線。

商業運作能力看兩個方面,第一方面是網紅本身有沒有使用有效方式做粉絲運營,並且做相關變現。另外一方面,如果沒有,那看起是否有精幹的合伙人或相關的團隊架構。典型的是「年糕媽媽「,創始人一定程度上也是網紅,一個虛擬的網紅。而其背後真正的創始人,是曾在寶潔公司從事供應鏈事業,擁有豐富成熟的變現經驗的高級管理人才,這一點對於一個網紅,或者對於一個單獨的創業項目來說非常重要。同樣的例子還有」羅輯思維「和」李叫獸「。有很多初出茅廬的網紅新人,內容質量過關,但卻因為沒有足夠的變現方式和經驗,導致其在盈利道路上出現明顯的」短板效應「。

總之,在獲取流量成本不斷提升的情況下,對網紅背後運營團隊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 在這裡提供幾種常見的網紅商業運營法則。

1、選擇網紅。

現階段簽約價格相對不貴、有一定粉絲基礎、目前運營及供應鏈能力偏弱但未來存在較大上升空間的網紅是上選。

2、確保運營效率,用較小的團隊來支持更多的網紅。

採用「平台+專屬團隊」的模式,在獲得規模效應的同時,對不同網紅和不同需求進行分層運營。

3、提升網紅價值。

通過人群拓寬、品類拓寬和風格拓寬等方式來探索更垂直、轉化率更強、復購率更高的人群。

4、發揮平台效應。

將核心產品和內容沉澱在平台上,使之不隨著網紅而發生遷移。

*感謝以太資本 | Ether高級投資經理溫永騰貢獻觀點


表面上由市場資本的認可度決定。

內在由她的個人的獨特商業變現潛質決定。

最根本的則是由孤獨寂寞人群的數量決定。


其實大家在討論網紅盈利能力的時候,往往只看到在直播平台的一些收益。

而更重要的或者說更大的收益可以在另一端實現。

如,產品的代言銷售。品牌推進。成體量的抱團大IP之類。

深度挖掘資源本身的變現能力這應該是給我們這些做運營的一個思考題。


本文轉自公眾號「惡魔奶爸Sam」,id: lxg-milk--------------------------------------------------------

網紅分很多類,這裡只說真正的網紅和真正的粉絲,拿這些人來舉例

真正的網紅,是達到了全民族全社會,起碼是全網路的文化現象和精神圖騰的地位級別的,這些網紅要麼是被做成表情包,要麼是成為互聯網段子的素材,這幾個人包括:

張學友

李宇春

小胖

李毅

鳳姐

芙蓉姐姐

局座

諸葛村夫和王司徒

沉珂

在這裡面,張學友,李毅,李宇春是正兒八經的文體娛樂圈實體明星,討論他們沒多大意義,只看普通人身份的網紅,單論商業潛力

鳳姐遠大於芙蓉姐姐

局座遠大於諸葛和司徒

沉珂遠大於小胖

他我們就不說了,但如果他真的想要申請版權的話,那些淘寶店,微博店,都得倒閉,他只要願意,分分鐘能利用自己的言論和文化周邊,做出下一個淘寶或者京東

為什麼會這樣?

互聯網的普及,造成了很嚴重的信息冗餘,這樣的結果就是安迪沃霍爾所說,在未來每個人都有15分鐘爆紅時間。

所以你經常會看到各種文章標題,這個老大爺火遍世界,這個賣燒餅的老大爺火了,這個XX火了

然後這些火了的人,往往一周後就銷聲匿跡,被人淡忘,大家迎接下一個火爆現象,一時的大火,對他們的實際收益,沒屁用。

這年頭火起來沒啥屁用,利用火起來的機會,後續操作才最重要

在上面我列舉的例子里,同樣都是互聯網文化符號,為什麼有些人的商業潛力遠大於別人?

這裡原因只有兩個:

1,有和粉絲建立直接聯繫的強關係平台

2,有KOL的內容創作能力

這兩點起碼得具備一點,最好是兩點都具備。

拿周小平舉例,他在新浪博客上寫的三篇愛國者,是標準的KOL內容創作能力,我們不談質量,但是他在博客寫這些東西,是大失策,如果當初放微博,那麼現在粉絲就遠不止這個數了

為什麼,因為博客不是和粉絲的強關係平台,微博才是

除非你是韓寒,在博客寫文,只負責KOL內容創作,不求強聯繫平台運營,但即便是韓寒,現在想要賺大錢,也得開微博,各種噱頭各種營銷,把電影推出去。

所以想賺錢,網紅必須有平台來籠絡粉絲,成為忠粉,願意給他付費——這個,我稱之為粉絲的沉澱和影響力穩定的過程。

僅僅成為互聯網文化圖騰,對本人利益來說,一點好處都沒有,只有不斷的被侵犯肖像權而已,當年的不屑弟,小胖,還有各種被做成表情包的普通人,都完全沒有因此而得利,還是個普通人

現在最強的互動平台,仍然還是微博,微信公眾號,目前基本上沒有兩者能夠代替他的,哪怕你做直播,絕大部分直播平台,仍然不是一個強聯繫平台,你的當務之急仍然是要導流到微博和公眾號,尤其是微信公眾號

但互聯網文化圖騰,想進行粉絲沉澱,影響力穩定,僅僅找到平台是沒什麼用的,必須要有KOL的內容創作能力,否則很容易過氣,而且粉絲沉澱也很難實現

這裡可以比較下鳳姐和芙蓉姐姐的,同樣都是靠特點來博眼球,鳳姐現在的商業價值是要遠遠超過芙蓉姐姐的,因為鳳姐的創作能力遠大於芙蓉。

這是因為,網紅和明星終究是不一樣的,明星們目前出現的平台,主要仍然以傳媒為主,傳媒的各種曝光,有先天的背書左右,大家會不明覺厲的覺得你很厲害,所以小鮮肉們一定要上晚會,脫口秀,訪談,綜藝節目,春晚,電視,電影等等,在這些平台出名了,順便開個微博和公眾號就紅了,而網紅的舞台是新媒,新媒在國內天然帶有屌絲意味,拉近距離,讓人瞧不起,網紅想單純的靠形象來吃飯,學習明星那樣去接廣告,代言來賺錢,基本是不可能的

這時候必須要靠內容吃飯,以持續創作的內容,來穩定自己的公眾形象,並吸引到足夠多的忠粉,才是真正的途徑

一般缺乏這個能力的網紅,只是單純的有錐子臉,基本都會很快過氣

這也是同樣是健身鍵盤俠,在知乎微博等地方,為什麼有的人拚命曬奶曬腿甚至曬逼,得到的關注撐死了也就十萬,遠遠不如沒事寫兩篇圖文教程,拍拍視頻指南,寫點健身知識普及的人得到的關注多,後者甚至很多都悶聲大發財,成功創業了,前者仍然最多只能賣賣衣服鞋,發點小廣告。

新媒的網紅是絕對沒辦法純靠外形吃飯的,光po照除了得一堆約炮騷擾,別的啥也得不到,除非你能走傳媒路線,走關係上各種脫口秀,訪談類節目,或者綜藝類節目紅了,這時候單純靠外表,也非常有用

但這個代價非常高,當年的奶茶妹妹,她現在的微博關注是100多萬,當年她在網上走紅,儘管是在網上,但其實走的路線還是傳媒路線,即不停的在各個網站場合露臉,那個時候的網站,仍然和傳媒的性質差不多,只有單向交流,很少有雙向,大眾心理仍然普遍有一個接受和敬畏心理,所以當時的炒作更容易成功,現在社交網路一來,全是新媒路線,時代早就變了

更多精彩,請關注公眾號「惡魔奶爸Sam」,id: lxg-milk,或掃以下二維碼,歡迎加入


賣丑的,賣美的,賣藝的。

古往今來,莫不如此。


自認為自己足夠牛逼。

不管自己干過什麼,從不高山仰止,而是來知乎望水自嗨。

做碼農但是在知乎卻收穫到無數低水平用戶的讚美,自我感覺娘好。

讓少年見識到什麼是力量。


一個4000人的微信號一個月能夠給我帶來2萬的純收入 而我一個月可以做出一個這樣的微信號 這算網紅嗎


著名社會科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Herbert Simon早在1971年就說過:「在信息豐富的世界裡,唯一稀缺的資源就是人類的注意力!」,真是佩服這位仁兄的遠見卓識,要知道那會兒互聯網才剛剛開始出現萌芽。

現如今,移動互聯網發展勢不可擋,「機不離手、眼不離屏」的現象無處不在,信息傳播無孔不入,顯然什麼能吸引人們的注意力,什麼就能夠產生價值。

近些年大量出現的網紅,可謂賺足了眼球,其價值不言自明。

然而,吸引人們注意力是一回事兒,持續吸引人們注意力卻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兒。前者可能是滿足人們一時的好奇心理,而後者卻必須能夠提供持續的價值。

姿勢新鮮是不夠的,持久才是王道!


高級的網紅,是不做銷售單的,只做品牌推廣變現自己的影響力。更高級的你看奶茶,都能釣到京東這樣的大魚。網紅的盈利能力,在於高逼格的情形下仍有較高的粉絲轉化率。看看一些微博大號和微信公眾號,幾萬幾十萬粉的,點贊轉發沒幾個,能帶動銷量就見鬼了。


粉絲的智商水平


流量。


反對高票答案。

為了透過題主的問題,能讓大多數人能夠跟我在一個圓桌探討問題。

在知乎這裡,我需要先掃盲。

1.網紅的產業鏈。

2.不要把網紅意見領袖混為一談。

網紅不僅僅是微博紅人和直播紅人。還包括大批未被挖掘的意見領袖。

網紅,正如老生常談的自媒體,都只是流量的承接入口。

網紅火的時候,很多人會說自媒體是高質量的,網紅的垃圾流量。

這是扯。寫軟文的變現方式跟賣貨的變現方式,方式不一樣,但你不能說誰更高明。殊途同歸而已,本質都是流量獲取和流量的變現。

細看每一波浪潮,人們都會喜歡把一些詞概念化,然後行業性的進行集體炒作。

3.資本市場不看好的,不一定意味這個事沒價值。

也許僅僅是當時的資本市場沒價值,但你知道的,資本市場一會兒一個樣,是不能信的。

有時候資本越不看好的,有時越值得創業者去嘗試和關注。問題的本質是,你解決了什麼問題。而不是,什麼今年火了。

4.網紅就是網紅,不要扯上IP,直播就是直播,也不要扯上什麼內容電商,什麼一定要有內容。

一切問題的本質是,如何獲取流量,如何消化流量。這兩個問題解決了,再來談你要吹個牛去資本市場套多少錢。

掃盲結束,

然後我就正式開始論述我的觀點了,那我再丟出一個背景。

電商緩解了中小企業難,滴滴優步正規化了黑車司機,外賣app收編了農民工外來人口等等。

每一次巨大的經濟變革,都意味著一次社會問題的解決。

同樣,網紅只是流量轉向人的開場曲,直播也只是解放了部分夜場小姐。

真正的網紅經濟最可怕的也許是解放你我身邊不起眼的那個服裝導購。婚慶禮儀。促銷員。街頭賣場。甚至是街邊乞丐。

原因是未來一切流量都會圍繞人。人即媒介,人即信用,人即載體。人即流量入口。

所以,一切都將圍繞掌控人。挖掘人。凝聚人。

然後進入正題

我們再看看問題是,網紅的盈利能力主要由什麼來決定。

我的答案就是,由流量獲取和流量變現決定。

即流量獲取成本要足夠低,流量變現能力要足夠強。

流量獲取成本要足夠低:即粉絲獲取成本低。尋找流量窪地。

流量變現能力要足夠強:一個微博帶來幾十萬的銷售就是例子。

1.如果按照網紅大體就是直播紅人和微博紅人的定義,那網紅本身已經是壟斷行業。

壟斷行業意味著,沒有操作空間。流量被莊家掌控。遊戲規則由莊家定義。

深圳娛加都三周年了吧,IDG投到B輪了吧。

如涵已經陸續收購完幾家上下游相關公司了吧,

頭部腰部網紅已經陸續被收割了吧

該賣水貨的賣水貨,能賣衣服的賣衣服,網紅們個個幾斤幾兩都接連攤牌了吧

流量呵呵了吧粉絲不太買賬了吧,經紀公司和主播接連傳出撕逼了吧

如果我們的定義里,網紅包含意見領袖。那網紅還是一個朝陽行業。

網紅經濟的弊病並不是網紅本身不行,

而是市場上的玩家竭澤而漁的流量收割方式,加速了行業的更替,同時必然帶來流量源頭的枯萎。本質是這個行業的信用被透支了。

網紅經濟也好,粉絲經濟也好,都是信用的變現。在任何一個時代,你有10萬鐵粉,怎麼著你都能變現,怎麼著你都餓不死,請不要偏離這個本質去探討這個話題。

2.直播電商並不是簡單的電視購物的升級版。直播電商是場景化電商的前奏。

直播電商跟電視購物,用戶群不一樣,媒介也不一樣。從行為上,直播電商確實是新生代的電視購物。但從延展性上,直播電商有更大的操作空間。很多電視購物承載不了的功能,直播電商都可以承載。首先直播電商也是直播,直播有天然的造星屬性,娛樂屬性和互動屬性。其次直播的本地化,PGC化都有很大的空間待探索。

直播電商最本質是一種產出更高的展現方式,必然會極大的替代掉圖文電商。看圖。

亮點是通過OBS軟體操作 左上角的打標模特信息。


視頻直播被超過3億的中國年輕用戶視為低成本的娛樂方式,如今顯現巨大的零售潛力。

概覽

隨著Snapchat和Instagram Stories在歐美地區的興起,直播熱潮也席捲中國,滋生數以百計的直播平台和超過3億用戶。

Credit Suisse預測,2017年中國視頻直播市場的價值將達到50億美元,幾乎相當於全國的電影總票房 (2016年票房為58億美元)。視頻直播的優勢在於,成千上萬的年輕人將其視為一種低成本的娛樂形式

Credit Suisse預測,2017年中國視頻直播市場的價值將達到50億美元,幾乎相當於全國的電影總票房 (2016年票房為58億美元)。視頻直播的優勢在於,成千上萬的年輕人將其視為一種低成本的娛樂形式。

個人直播不僅是供粉絲觀看的視頻,更是一種互動體驗。粉絲提出要求與偶像聊天,並贈送可兌換為金錢的虛擬禮品。

盈利

直播如何盈利

頂尖主播吸引成千上萬的觀眾,通過粉絲贈予的虛擬禮品賺取利潤。數字禮品的種類數不勝數,從1元 (0.15美元) 的向日葵,到100元 (14.50美元) 的虛擬蘭博基尼。中國擁有200多家直播平台,年輕人可以輕鬆註冊;虛擬禮品兌現已成為賺取零用錢的一種方式,推進內容供應。

電子商務如何介入

隨著受眾群體的擴大,明星也創立自己的視頻直播賬號,品牌也開始啟動和熱門主播的合作,以推廣自己的產品。阿里巴巴和京東已經為選定商家啟動了直播平台。觀眾可以觀看直播並點擊懸停按鈕,以便查看及購買相關產品。

對品牌而言意味著什麼

美容品牌很早就在中國開始視頻直播。根據L2的報告,接近70%的全球美容品牌遍布100多家中國直播平台。大多公司將其作為營銷工具,還有一些品牌通過天貓、淘寶和京東推出網購功能。

淘寶直播的數據顯示,直播網站的轉換率達到32% 。這意味著,每100人次觀看就有32件商品添加至購物車。2016年9月,L2的報告顯示,淘寶美容直播的平均觀眾人數733,000,而隨著雙11光棍節的臨近,這一數字在10月激增至470萬。

高轉換率的原因在於,消費者已經習慣在淘寶上購物,而直播能進一步增強互動並提升消費信心,從而推動購買決策。

關鍵數據

中國直播app/平台預計數量:超過200

主要平台:電子商務巨頭天貓、淘寶直播、京東直播 (以購物為主)、直播app美拍 (美容)、鬥魚和虎牙 (遊戲)、花椒 (美容和造型)、映客 (旅行和奢侈品)、一直播 (與新浪微博聯手)。

中國直播用戶數量:估計2017年將達到4.14億,每年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

年齡:30歲以下83%,20歲以下43%。

來源地:59%來自娛樂渠道有限的三四線城市。

收入水平:75%屬於中高收入範疇,平均月工資達到656美元。

案例研究

關鍵品牌:包括L』Oréal、Estée Lauder、SKII和Lanc?me在內的國際巨頭。

研究1:2016年戛納電影節上的L"Oréal

人物:一線女演員和歌手,包括鞏俐、李冰冰和李宇春。

簡介:明星們直播他們在戛納電影節上的經歷,從達到機場,到為媒體採訪做準備,以及在L』Oréal化妝間的休息花絮。

觀眾互動:觀眾可以輸入問題或評論,實時顯示在彈幕。直播期間,明星會隨機讀評論或回答問題。

電子商務:L"Oréal在第三方美容直播平台美拍上的官方頻道進行直播,彈幕連接至L』Oréal的天貓店。

結果:300萬人次觀看,1.64億次點贊,720,000條評論。在天貓上,直播中提及的一款口紅在四小時內售罄。

例研究2:Maybelline和Angelababy

人物:生於上海、在香港生活的女演員Angelababy,她在中國社交媒體上非常活躍,深受喜愛。

簡介:Angelababy前往Maybelline上海新聞發布會的過程,會上她被任命為新的品牌形象大使。

觀眾互動:Angelababy積極回答觀眾提的問題,涉及她喜歡什麼、她在做什麼,以及她代言的品牌和產品。

電子商務:在淘寶直播平台上直播;通過屏幕上的購物車圖標,觀眾可以將直播中所提及的產品保存在購物車中,以便隨後購買。

結果:500萬人次觀看;兩小時直播期間,淘寶售出超過10,000支口紅。

案例研究3:SK-II和霍建華

人物:台灣演員霍建華在社會媒體上並不活躍,但此次活動恰逢他與女演員林心如訂婚,

在社交媒體上引發熱議。

簡介:一位主持人介紹SK-II產品,並在工作室環境中採訪霍建華。

觀眾互動:非常有限,無論主持人還是霍建華都沒有關注觀眾發表的評論。

電子商務:在美拍和天貓上直播,鏈接至SK-II的天貓店。

結果:810,000人次觀看,2800萬次點贊和186,000條評論。沒有銷售數據,但觀眾抱怨

主持人在產品上耗費太多時間,與明星的交流不足。

新合作對象

網紅

啟用草根網紅的成本遠低於演員,更容易在直播中與觀眾互動。一些熱門網紅專註護膚品和彩妝,有針對性地吸引對美容產品感興趣的觀眾。這是深受中國品牌青睞的一種策略;他們通常與多位網紅合作舉行活動,從而最大限度地擴大影響力

零售案例:廣東美容品牌植美村與100位網紅合作發布了一款產品並引起轟動。在不同的平台上,每位網紅在直播過程中演示如何使用新產品,並向觀眾發放優惠券,以促進在線銷售。淘寶也曾與其平台上6家中國美容品牌聯手進行直播,6位網紅在同一屏幕上談論這6家品牌產品的使用心得。雖然網紅的影響力不及一線明星,但她們的聯手能夠提升直播的影響力和效果。

老顧客

他們往往在社交媒體平台上長期關注一家品牌,所以更可信,其產品評論更真實和靠譜

零售案例:在L』Oréal的戛納電影節明星直播中,其中最受關注的一個直播由一位僅有2,000位粉絲的微博用戶主持。電影節開幕前一個月,L』Oréal在微博上發起懸念式廣告攻勢,邀請粉絲分享與品牌之間的故事,獲贊數最多的故事贏取前往戛納的機會。獲獎者直播了整個行程,包括如何使用L』Oréal產品為紅毯做準備。整個直播與阿里巴巴合作:每當一款產品在直播中被提及或使用時,購買鏈接便出現在屏幕上。根據L』Oréal報導,其天貓店訂單增長了30%。

要點

  • 沒有編輯或修圖,現場直播體驗的真實性是其它平台無法企及的。
  • 直播因此成為一種獨特的數字內容形式,滿足中國消費者對於品牌真實性的追求。對於生活在二三線城市及農村的人們來說,這也是少有的低成本娛樂方式之一。
  • 在嚴格政府法規和盈利目的的驅動下,生存下來的中國直播平台和主播將在2017年進一步合作並成熟。
  • 阿里巴巴這樣的巨頭企業加大投資,將直播轉化為帶動消費的手段。這意味著直播可能成為中國多數電商平台的一大基本特徵。

流媒體直播十分真實。你可以直接看到博主如何使用產品及效果。在充斥著美圖和濾鏡的美容市場,這意味著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度大大提升。這種信任將促進消費。

附:中國直播行業熱度報告

2016 年中國大陸提供互聯網直播平台服務的企業超過近 200 家。截至 2016 年 6 月份,網路直播用戶規模達到 3.25 億,佔網民總體的 45.8%。另據 Credit Suisse 估計,2016 年中國直播市場的總量超過了 250 億元。

這無疑是一個龐大的市場,也因此吸引了資本的瘋狂進入。僅在 2016 年下半年,就有包括熊貓直播、觸手 TV、鬥魚直播等視頻直播平台宣布獲得過億元融資,估值更是紛紛達到數十億元人民幣,資本中不乏騰訊、阿里、360、小米、新浪、網易等互聯網巨頭。

「中國直播平台熱度排行榜(2016 年度)」榜單顯示,虎牙直播、熊貓 TV、YY直播、 鬥魚直播、花椒直播、直播吧、映客、觸手 TV、風雲直播、龍珠直播成為「2016 年度直播平台十強」。

BAT在直播行業布局圖

「領頭羊」尚未出現,直播行業進入「戰國時代」

報告顯示,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目前的直播平台有近 200 家,但從榜單前 50 家的數據來看,直播平台發展良莠不齊。以安卓系統 APP 下載量為例,下載量過千萬的直播平台僅有 28 家。

儘管中國的直播行業起源於 2012 年的 PC 端,但目前大多數的在線直播創業公司均處於發展初期,2016 年只是「移動直播元年」。除佔盡先發優勢的 YY 直播早已上市外,多數平台仍處於 A 輪融資階段

直播平台並非滿屏女主播,最熱的依然是男主播

早期的直播平台是以英雄聯盟(俗稱 LOL)、穿越火線、爐石傳說、DOTA 等遊戲直播為主, 而後才逐漸擴散到泛娛樂領域。據報告,遊戲主播依然高居主要位置,佔據了 48%的份額, 娛樂主播僅為 40%

在各類有關網路主播的新聞報道中,女主播是最熱門的話題。但報告顯示,50 強主播性別分布特點並非如傳統印象中女主播佔主流,女性僅為 44%男主播則佔據了半壁江山,比例高達 54%,還有 2%的男女組合主播

監管政策頻出,2017 年將迎來直播行業「大洗牌」

熊貓 TV、鬥魚直播、YY 直播等多家平台 2016 年被列入文化部的查處名單,曾引發視頻直播行業一陣不小的慌亂。隨著相關政策的出台以及直播行業競爭的優勝劣汰,2017 年預計將有一大批中小型直播平台慘遭淘汰。

目前中國主流直播平台分為娛樂、電競遊戲、垂直等三個大類,一些大平台已開始向泛娛樂的綜合平台方向發展。未來的直播類型正朝著垂直如教育、財經、電商、體育、社交等方向發展, 「直播+」概念正在爆發

喜歡我們的文章,就動動小手幫我們點贊和轉發吧,並且按下方二維碼關註:


廣告

電商

代言


作為一個浪跡電商網紅圈的娃兒,然而除了八卦聽的多並沒有什麼成就的坐吃等死天蠍座,來聊一聊網紅的事情。

首先網紅(KOL)是一件同樣需要你努力、需要你付出的工作。就不要抱著什麼「坐吃賺錢,分分鐘幾十萬」這樣不切實際的想法。

用當下最流行的話「你知道他們有多努力嗎?」。

他們的光鮮亮麗都源自於他們自己背後的努力和付出,幹了這碗雞湯再往下看乾貨。

小扒一下:但是根據2015年艾瑞諮詢公布的數據,正經網紅中的84%左右月收入處於4000—6000元之間,也就是說這個行業並不是像大眾臆想中的那麼來錢快。

而且,其中6成已上的網紅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這是因為這些妹紙們剛剛走出校門對於未來暫時木有什麼規劃,而剛好上學期間追過幾個偶像,知道幾個網紅,再加上現在的網紅經紀團隊、公司這麼多,那就試一下吧。

【網紅打造流程】

網紅包裝

打造一個網紅的個人品牌,和打造一個企業品牌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如想要讓這個品牌獲得成功,都要對這個品牌的目標人群,市場需求,背後內涵,以及品牌形象,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策劃工作。同時還要參考與你定位類似的網紅的競爭,因此這的確需要一個專業的市場營銷團隊,花費幾個月的時間來籌劃和實施。曾經的西單女孩,鳳姐等網紅背後的策劃團隊均來自著名的廣告營銷公司。這並非是網紅一人單槍匹馬能夠完成的工作,即便如羅振宇這樣經驗豐富的媒體大咖,也需要一個多人團隊來完成日常內容生產和策劃的工作,而他只是站在前台用一個具體的形象將這些成果展現出來。

品牌傳播

在網紅以一個受目標人群喜愛的形象,完成視頻和音頻的節目製作後,真正的重點才剛剛開始,那就是利用社交媒體和優勢平台精準的向目標人群傳播並維持與粉絲的高頻次互動。除了和各個優勢資源渠道談判,核心傳播位置,已達到最大化效果外,更重要和瑣碎的工作是維持與粉絲的溝通。一個擁有幾百萬粉絲的網紅,每天要與成千上萬的粉絲互動,並要做到讓每一個粉絲開心滿意,光光這一點就需要兩到三個人的全職團隊,辛苦努力才能做好。如果讓網紅自己打理這些回復,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品牌變現

完成了品牌形象的包裝和內容的策劃,並建立了與粉絲的連接和互動,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將粉絲經濟變現,這一步則更需要專業的商業人才來操作執行。如何選用最合適並不令人厭煩的商業模式,選用那家變現平台,用什麼樣的方式促銷,這儼然一套科技企業,標準化運營流程。這又豈是網紅一人能夠做到的。

所以站在網紅經濟的風口賺錢,並不是一定要自己粉墨登場當網紅,跟顏值也無關。


而是如何圍繞著網紅的粉絲經濟和社群經濟進行業務模式和品牌傳播方式的調整。無論你是設計師,插畫師,媒體人,段子手,廣告人,都能在網紅經濟佔有一片天地。

現在的經紀公司、經紀團隊有很多,他們都能夠去打造網紅。但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群眾審美疲勞的階段,大網紅的打造已經是難上加難了。

但是相對來講,中小網紅的生存空間還是蠻大的。如果說你已經成為了網紅、主播、KOL,有了一批忠實的粉絲或者喜歡你的人了,那麼你需要好好考慮下如何掙錢,也就是如何變現的事情。

變現方面的點太多了,當然其中的水也很深,所以就不在這兒扒了(要不就沒完沒了了),如果你已經到了內容產出的瓶頸期、粉絲增長的瓶頸期,不如考慮下通過展示自己的品味層次來嘗試變現,而變現方式中最為常見、最為普遍的情況就是開店,那麼你就需要了解某貓、某寶、某東的平台規則,熱點趨勢等等等等。

這樣的話,閉門造車這樣的行為是首先要排斥的,每個平台的資訊你都要了解,都要熟悉。那麼你需要一個網紅圈子來跟上節奏。

(非廣告貼)至於什麼樣的圈子就要看你的類型了,在這兒就不多說了。


網紅因為有大量的用戶的關注和信任度,所以可以發展粉絲經濟,盈利模式比如賣產品、廣告、引流、做培訓等等一系列


只要你擁有某一項技能,你就有機會當網紅,不管是漂亮還是丑。


明星代言市場越來越成熟了,而對於企業來說網紅價值遠小於普通明星。。唯一的價值就是坑傻子而已。。。


來看一下最近的幾個網紅。

颱風天吃包子的大媽

颱風天喝咖啡的大爺

無意冒犯,很明顯,這二位都不具備明顯的變現能力。如果說有的話,代言小籠包和咖啡?

再看下面這位

這位是最近走紅的老大爺,恩,人家很有范兒,這很網紅。

不用說,這位比前面二位更具變現能力。(前面二位本人也很喜歡)

ok,這是一個看臉的世界。


推薦閱讀:

Yp楊英鵬為什麼沒有papi那麼火?
很多人都反感快手上的低俗視頻,為何那些人仍樂此不疲的拍攝?
如何以哲學的角度看待網紅經濟的興起?
如何評價互聯網平台頭部用戶收入調查?
網紅的產業鏈是怎樣的?

TAG:網紅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