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為什麼建都平城、鄴、晉陽,而不是燕京?
作為從東北地區入主中原的蠻族,為什麼後世都認定燕京,而北魏、北齊、東魏好像就沒有燕京這個城市,這有什麼經濟地理原因嗎?
謝 @何越曦邀請。
北朝的本質實際上是北魏及其衍生的系列漢鮮體制混合政權,所以北朝政制的一切源頭都在北魏建國時期乃至代國時期。為何選擇平城為北魏天興建制以來的首都,就必須緊密結合拓跋鮮卑的早期歷史看待。
拓跋鮮卑雖是鮮卑諸部中發源地最東北的一支,但是歷經東漢初年與東漢後期的兩次遷徙之後,拓跋鮮卑已於桓靈時期便居住於華夏正北的陰山下了(公元2世紀中後期),此距公元4世紀末5世紀初的北魏建國,已達200~300年,無論是拓跋鮮卑的生產生活方式還是所需呼應的大後方都與東北地區不再有什麼關係了。這是拓跋鮮卑不同於後世契丹、女真之處,遼金清三朝奠都燕京,都有兼顧源地東北、北方草原與漢人農地的需求而把燕京作為分都或首都的。而拓跋鮮卑此時的後方有且只有北方草原,其戰略考量只需兼顧北方草原與漢人農地取一個中間位置便可,自不必考量與東北溝通作用更強的幽燕一帶。
而且代北地區在魏晉時期比如今更富有生產力,漢武帝以來西漢的拓邊戍邊活動,為河套地區與代北地區留下了一定的農業基礎。加之河套代北一線自趙武靈王起至今日都很適宜牧業且對牧業有所開發,可以說此時的河套代北正是其農牧業俱佳的發展時期,從北魏後期遷徙新征服地區漢人來此發展農業以及遍布陰山河套的軍鎮分布看,這一代地區「農牧兼顧、以牧為主」的生產結構,應當能供應不少人口,遠比同時期與北方草原有燕山分割的幽燕要強得多。再加上,代北地區所遭受的戰亂影響應當是與河西、遼東一同處於最輕程度序列的,遠比處於重度戰爭傷害的河北、河南、關中、山東、晉中南要更適宜凝聚一個早期政權的民力兵力財力。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北魏政權直到孝文帝前期才以賦稅官俸取代畜牧賞賜供給整個統治集團,直到孝文帝時期依舊以肉酪作為宮廷主要食譜。可見北魏統治集團若距離畜牧產品生產地過遠,只會加重北魏民力的負擔,這對於北魏中前期那較為薄弱的實力是難以承受的。
在地形上,平城四面環山,既適合配合軍鎮防禦北方柔然的侵襲,也適合配合飛狐、軍都、蒲陰三陘防禦東方後燕勢力,也能夠配合併州的表裡山河與其餘太行五陘防禦南方的叛亂與來敵,且自平城退入北方草原很容易,敵方自南方攻入平城則很困難,是北魏前期強敵環飼局面下逐步進化其政治組織方式的最優選擇;而燕京所在位置,面向南方則全無山險可守,面向北方則燕山隔絕,那麼一旦北魏定都燕京,則進攻難於調集北方草原之力,退守難於憑險防守,相當不利。
相比定都燕京附近的慕容燕,北魏遠較慕容燕的漢化程度、漢人士族擁護度要低,在其政治組織方式較為落後的早期乃至鮮卑遺風較強的雜糅式中後期都不怎麼受以河北大族豪族為首的漢人士族待見,那麼如果在此時奠都燕京,而非平城,則極易陷入敵對情緒較強的漢人士族領導的農業族群的汪洋大海之中,步子跨得太大,極其危險。
小結一下,奠都平城的原因有:
1.保持北方草原大後方的牧業供給力度2.平城農牧生產力要強於同時期的幽燕3.平城生產力受破壞程度遠小於幽燕4.平城地形適合北魏中前期的攻守需要5.平城地區作為拓跋鮮卑長期定居地,民風與統治者相合至於鄴城和晉陽。
鄴城及其附近地區的發展,奠基於戰國,發展於西漢,起飛於東漢初,隆盛於東漢末。袁紹居鄴統御四州,曹操以鄴建封魏國,都是鄴城一帶走向鼎盛的表現,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鄴城實乃北方唯一能與洛陽並列的都會,這是東漢以來的趨勢。所以北魏中前期往往視鄴城為陪都,後趙、前燕、東魏、北齊等以河北為主體的政權以鄴城為首都。鄴城屬於當時北方農業區的精華中的精華,是河北地區的重心所在。同處一區的後世燕京在鄴城面前,自然是相形見絀的。
晉陽雖然未能在北朝時期成為都城,但確實是爾朱榮、高歡兩代北方霸府的核心以及北齊的軍事首都,這是北魏末年以及北朝後期局勢所決定的。北魏末年的六鎮之亂,使得原本在北秀容牧馬的豪族爾朱榮迅速凝聚了以北鎮武人為核心的強勢軍事集團,這個集團以戰爭的形勢暴力衝破了孝文帝以來代、洛軍政對峙的矛盾,需要擇取一個位於代地與洛陽之間的位置,既能保持源自代地草原的活力,也能保持對洛陽朝政的控制,還能保持對東西兩面的威懾,唯有與代北生產方式相近且居於四方之中的晉陽方能滿足這一條件。而北齊以晉陽為軍事首都,也是出於東西對峙的需要所採取的方略。偏居當時農業區東北角的後世燕京,顯然無法滿足晉陽在北魏末年以來所能滿足的局勢需要,當然未能在此時便被選為都城。
燕京之龍興,是唐宋之際以來,北中國治權屢屢落入北方族群、長城內外政治中心東移(注意元上都位於草原東部)與軍事重心由北方移向東北綜合所致。唐代藩鎮起於幽燕、後晉割幽燕而北宋被長期壓制、遼金自東北入主北方等一系列軍政大勢,與關洛自然與河運條件的惡化相互影響,使得北中國的重心自關洛變動到運河沿岸。元明二代統治集團雖然並非源自東北的族群,也不得不受此一大勢影響,而繼續選擇更偏近運河(元明)、更易防東北(明)、更接近此時的蒙古草原重心(元)的燕京了。
在前述軍政條件、自然條件、經濟條件到來以前,位於中古農業區東北角的後世燕京當然無法與更接近中古塞北中心的平城以及深處農業區精華的鄴城相比,甚至連處於局勢旋渦中心的晉陽都不如。謝邀。這個問題我覺得應從以下角度看待:首先說北魏。·1、拓跋氏固然發源於東北,但入主中原時是否仍是東北民族呢?不是。拓跋氏源出東胡,匈奴滅東胡後,遷於今大興安嶺的大鮮卑山。東漢中期匈奴滅亡,鮮卑入主蒙古高原,主力是拓跋鮮卑,而幽州附近的遼西走廊和遼東則被東部鮮卑佔據。雖然拓跋部的勢力一度到達幽州附近,但因段氏、慕容氏的強盛,最後主要還是往山西北部的陘嶺以北發展,幽州附近則主要是段部、慕容部以及後趙、前秦等統治中原的政權拉鋸。所以拓跋氏入主中原時,其地域屬性已經是正北民族而非東北民族,所以不選幽州為據點也是可以理解的。
2、拓跋氏向代郡擴張後,代郡當地是否有適合建都之所?
有,就是北魏舊都平城。十六國南北朝時氣候較今日暖和幾度,平城(今山西大同)附近適合農耕,北魏初年計口授田分土定居,平城附近的地域能夠承載如此大量的農耕人口,而且水文條件也有利,南朝降人給開發了不少水利設施。平城又是一個較封閉的盆地,東南西北都被群山環繞,適合作為都會,防守四面八方的敵人,有優越的戰略條件。後來遷都是因為要統治中原且有統一天下之心,如果偏居一隅的話,平城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平城附近適合農耕,平城以北則適合放牧,北魏吸收了域外游牧民族的新技術,飼養牲畜的效率遠勝於匈奴時期,建都平城可以全得畜牧之利。所以平城對於偏居一隅的北魏來說,本來已經是很理想的都城了,不必考慮其他地方如幽州了。3、拓跋氏建國早期,慕容氏在幽州實力尚存。拓跋珪雖然輕鬆打殘了後燕,但慕容氏在根本之地遼東地區實力依然不容小覷,龍城(今遼寧朝陽)之兵十分精銳,慕容農、慕容會等也頗得軍心,能征慣戰。後來馮氏篡後燕建北燕,馮跋時期政策得宜,外交有術,北魏也不能隨意輕侮,這樣幽州就成了拓跋鮮卑和慕容鮮卑交戰的前線,自然是不宜建都的。這不像後來,女真兩次攻陷幽州,即意味著中原王朝投注巨大的塞防失守,隨即就可以席捲中原,所以定都幽州很便利。而慕容氏疆域狹小,防守並不寄希望於幽州一地,所以北魏即使攻陷幽州,慕容氏也仍有一戰之力,所以北魏自然也不會定都於幽州。文史宴二維碼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文史宴,點擊鏈接掃碼關注。可以看到很多文史達人的文章。
http://weixin.qq.com/r/x0jn-8jENpVJrYyc9x3V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們的宗旨是普及、趣味、新穎,熟悉歷史陌生化,陌生歷史普及化。
謝邀,北京在這一時期大體上屬於范陽國的轄區
影響首都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有經濟、安全和位置。
兩晉南北朝時期幽州地區整體屬於落後地區,以北京及周邊地區來看,西晉時燕國有戶二萬九千,范陽國有戶一萬一千,東魏時燕郡有戶五千七百四十八,范陽郡有戶二萬六千八百四十八;這充分表明了北京及周邊地區本身的欠發達程度,以這樣的人口支撐一個國家的首都顯然是不可能的。鄴城和晉陽都是發達地區的大城,鄴城更是後趙舊都,條件遠強於幽州地區。
地形地勢就不說了,這些城市各有優劣,但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古代北京周邊地區並不具備供給一座百萬級別人口城市的能力,得益於運河的開通以及漕運的發展才使得北京具備了成為國都的基本條件。
對於封建國家,尤其是戰爭年代的封建國家,國都關係整個國家的命脈,遼金正是看中了北京「進可控制南方九州之野,退可守衛國家發祥之地。」的地理優勢才開始經營北京。而無論是北魏、北齊還是東魏,北京都不具備這一優勢。
以北魏為例
北魏建國時定都盛樂正是考慮到進可取劉衛辰、西燕,退可守代北龍興之地。391年北魏滅匈奴劉衛辰,394年後燕滅西燕,此時北魏在北方的主要敵人只剩後燕。395年後燕參合陂大敗之後被一分為二,396年慕容垂死,398年北魏基本吞併了後燕除遼東地區外的所有領土,同年將都城遷往盛樂以東的平城更加有利於對後燕的攻略。東魏北齊同理,如果將都城選在大後方的北京,既不利於進取,也不利於退守。
總體來說國都的選擇首先要具備經濟地理條件,其次在戰爭年代戰略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北京地區在兩晉南北朝時期上述條件都不具備,是不可能成為國都的。北齊、北周繼承的都是北魏的遺產,所以我們來看北魏:
拓跋鮮卑氏嚴格來說,不是從東北地區進入中原的。雖然拓跋鮮卑的祖先確實來自東北,但是早在曹魏時期,拓拔部就已經遷到了雲中一帶(呼和浩特附近)。咸康四年(338年)代國建立,定都盛樂(和林格爾縣,在呼和浩特附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B%A3_(%E5%8D%81%E5%85%AD%E5%9B%BD)
看地圖可知,從呼和浩特南下,最方便的是到大同(平城),然後順著晉中南谷地一路南下到晉陽、平陽(臨汾)等地。歷史上北魏也是走的這條路。因此平城作為從草原到中原的中轉站,成為北魏帝都也是理所當然。同理晉陽也成了北朝的重鎮。至於鄴城,則是袁紹所建,又被曹操大力營建,因此在魏晉北朝時期是河北重鎮,成為北齊首都。相反,金朝確實是從東北進入中原的,而不是繞道內蒙古高原。所以中都選在燕京。快哉♂?謝邀♀。
那我就強答一記。從中國古代定都的普遍標準來說,我認為統治者要考慮4大因素:1.軍事。這個因素下面有2個子因素:1)城市地勢較高。2)都畿地形較為封閉。
2.經濟。這個因素下面有2個子因素:1)周邊物產豐富,土地肥沃,農業發達(怎麼...不用金坷垃!)。2)周邊人口較多,便於徵稅,鹽鐵手工。3.交通。這個因素下面有2個子因素:1)處於多條路徑的交匯處,方便中央輻射全國。2)經濟中心如果和政治中心位置不一樣,還要有通暢的水路支撐。4.人文。這個因素下面有2個自因素:
1)風水(這我就說不清了)。2)單個王朝的努力是很重要的,也要考慮歷史的進程(就是之前是否有多個王朝在此定都啊?譬如說一個成熟的地塊和一塊需要後期整理的荒地,哪個更好啊?)。然而,還有一個重要的點是:
定都必需考慮這個地方是不是處於統治者龍興之地或者靠近統治者的龍興之地。從五胡十六國起,到隋止,選擇幽州作為首都的,當然是慕容家了。從朝陽到北京再到臨漳,這個變化正是反映了統治者定都考慮重點的變化。從區域性政權到近全國性政權,也反映了慕容家眼光的變化,具體我就不展開講了。
相似地,南北朝定都,從平城到洛陽,也反映了統治者對上述五個因素優先順序的安排。可能有同學說北齊的鄴城有所不同————其實想想高歡起家的晉陽和封隆之把手的鄴城,再想想高歡對洛陽的評價「雖有山河之固,土地偏狹,不如鄴。」,也就釋然了。魏朝(現在叫北魏)時的北京位置太靠近邊境。魏主要勢力還在黃河流域,包括後來的隋唐宋(趙宋)都在這一帶定都,這是一條發展線。直到被另一條線,主要勢力範圍在北方的元明清取代,才定都北京。至於長江以南並行發展的南朝屬於另一個分支,好多史學家都以北朝為正統。補充一句,南朝那一線到陳朝這個分支就結束了;而北魏這線到宋朝這個分支也結束了,其實到現在為止是以元朝開始的分支。所以一直是定都北京。
北魏、北齊、前後燕的建都選址固然有各種原因,樓上諸位答主也說得很詳盡了。題主的疑惑主要在於鮮卑諸國的建都情況為何與遼金元不同,從這個角度考慮,主要原因在於統治區域有別。遼金元在佔領漢地的同時,仍然保留之前對北方的控制,而鮮卑諸國在南下之後就完全投入到漢地之中。所以遼金元建都必然要在南北之間選擇地緣重心,而鮮卑諸國建都則會選擇所據漢地的重心。盛樂——平城——洛陽和龍城——薊——鄴的軌跡充分反映了領土變化對地緣重心的影響和都城遷移的關係。
謝邀。手邊暫時沒有材料,就簡單說兩句。
幽州的地位其實歷來都比較尷尬,真正躍居建都之選要到金代了(幽州在遼代都不能算作是嚴格意義上的都城)。單就南北朝時代的特性來說,道武帝建國之時幽州尚不在其勢力範圍以內;東魏時期幽州居於北鄙,又不能適應向西或者向南用兵的需要。洛陽、淮上有警是鄴城調兵快還是北京調兵快?
另外再挑 @齊文也 答主一個刺。金朝從東北興起亡遼是事實,但是金入中原主要取道山西和河北,同遷都幽州沒有必然聯繫。海陵王天德三年遷都之時距離北宋滅亡已經過去二十餘年了,更多的還是經濟上和行政上的考慮,當然還有為伐宋作伏筆的考慮。北魏前期因為平城的經濟條件薄弱確實動過遷都的心思,但是被阻止了,當時的說法大致意思是,關東有事則出太行山,平城飢則發民於關東就食,關東新土人情難知。 也就是說建都平城是軍事上的考慮,取山西居高臨下之勢,雖然幽州也是居高臨下 但是北魏前期的敵人多在南方與關西如果建都幽州則偏於一隅一旦有事則反應不及。 後期漢化就更不可能留在邊疆了,而且主要敵人是南邊在洛陽更好反應。 其他勢力也都差不多對他們來說幽州偏於一隅了。 遼國,金國,元朝建都幽州是處於妥協的考慮,前兩個的核心區在東北,後一個的核心區在蒙古,既要照顧本民族又要統治漢土幽州是最好的選擇。元朝對京杭大運河的裁彎取直就是為了彌補幽州的劣勢,物質的與同全國的聯繫。 而對他們來說有沒有備選呢?我覺得是沒有的,北方符合妥協與物質兩個條件的只剩下幽州了,太原可能還有一點優勢但是物質上的劣勢是怎麼補強都彌補不了的。 遼國前期設立五京實際上有點為後人做實驗的意思,最後最優的結果是幽州。 到明朝後其實明朝建都時也有考慮過開封之類的選項。但實際上開封是一個經濟中心南移的妥協結果,而元朝對大運河裁彎取直後,北京的地緣優勢就比開封強不止一點半點了,在這裡依然是居高臨下的態勢。 手機答比較粗糙還望見諒。
根本原因是南北朝時期,東北的開發程度不夠,北京的戰略地位非常低,僅僅是個普通的邊關城市。當蒙古高原和中原交流頻繁,東北尚未開化的時候,太原的戰略地位就要比北京高,例如南北朝隋唐及五代十國。當東北不斷被開發,對中原影響越來越大的時候,北京的戰略地位就要遠遠高於太原,近一千年來都是如此。
其實鄴在曹魏時期就是魏國王都、實際政治中心(那時候名義上政權是東漢,獻帝在許),十六國的後趙(統一了除遼東西涼以外的北方)、冉魏、前燕(一段時期內為前秦東晉三國中最強)都曾定都於鄴,其時北京還未能夠發展到與鄴並論,而且你不覺得作為一個志在天下的統治者,當時北京距離南方太遠么
其實從人的角度來考慮,北魏的皇帝都一直到拓跋弘,都是有名的人品差,性格多疑的主,在北方確實沒有人望,北魏的皇族間的血親殺戮是最重的,之所以拿下北方真心是運氣太好了,前期穩定代北是慕容家出兵幫忙的,舅舅賀蘭家也願意幫忙;中期是趕上慕容垂死了,慕容寶就是個慫蛋,自己逃的;兄弟中慕容麟一直是打算借拓跋的手除掉自己兄弟,加上後燕內部本身就沒有整合過;并州等地方都因戰亂凋敝,厭戰,一下子鯨吞了關東地區,後期又敢上胡夏和後秦的爭鋒,劉裕北伐並且虎虎收場,然後就是後燕自己的內亂,胡夏的內亂,涼州的內亂,劉義隆的匆忙北伐--所以來的太快,根基很不穩,又加上這批主自然也不想離中原太近,也用不著(像我說的,前期時機各種好,沒必要準備太多心思在這上面,如果劉裕多活30年,恐怕拓跋家就不敢離開河北一步了)
謝邀,理解人口與經濟分布基本就能理解這個問題,再加一些歷史背景就能完全解讀。
三國和北朝的北方人口,是漢至金兩個高峰之間的最低潮。正因為人口少,所以統治者多次遷邊疆人口入內地,從而北朝人口分布和金有很大區別。首先,看北魏北齊。1.遼東、東北魏國滅公孫恭,遷移遼西遼東人口,晉國時少數民族入占,遼西遼東經濟衰敗。成為鮮卑慕容部的後留地後,戰亂少,經濟開始發展,直到北燕被北魏滅亡,北魏遷移人口至幽州。至於東北,鮮卑等少數民族散布,談不上什麼經濟。也就是說,雖然你在地圖上感覺遼西遼東都不算完全的邊疆,而從人口分布來看,幽州才是邊疆的水平,這也是為什麼高句麗不久就會佔遼東,確實遼東人口太少。2.山西其實山西在南匈奴入邊以後,逐漸開始成為少數民族區域,蔡文姬其實就「流落」到山西而已。拓跋部就出自內蒙古南部和山西北部,這其實是北魏的老巢。山西人口不多,但大部分為同族,可靠性還是要高,歷史上西燕統治中心就是上黨,拓跋部也以太原-上黨居高臨下征服東西兩側的敵人。3.關中三國至北周以前關中的殘破是知名的,但是這種殘破是比漢而言。這時的關中仍有巨大的經濟實力,無論是前秦還是北周和東方的博弈中,關中經濟都發揮了足夠抗衡的力量。4.河北河南河南與河內是三國以來人口最多,經濟最繁華的地方,歷經破壞,但仍然維持全國最為繁華的區域。統治者多次遷移人口充實這一區域。那麼作為北魏統治者,你會怎麼做?初期因為出自山西北部,背靠自身統治的蒙古高原,前面的太原-上黨是打進東西方敵人的楔子,這時候選平城是無可厚非。後期,北方經濟中心極端靠南,山西河北北部人口不足,關中-洛陽-河內一線是天下財富聚集地,這時候選擇洛陽是必然舉動。其他選擇呢?幽州,山東西部?太偏,遙遠的經濟中心關中容易脫離掌握。河內鄴城,也是選擇,但洛陽防守、溝通東西、合法性都要更強。至於北齊,鄴城基本靠近全國經濟地理中心,西方洛陽-山西一線的防守風雲詭譎,鄴城是最合理的地方。再看金朝,區別在於。1.金朝的遼東是極其繁盛的區域2.金朝的上京附近的東北是有一定經濟基礎的地方3.唐朝以後關中的經濟開始無足輕重4.金朝的燕京-歸德府-益都府這個三角形是全國經濟最繁華,集中人口最多的區域5.金朝的黃河以南非常荒涼所以金朝的燕京,事實溝通遼東-河北兩大主要經濟區,且為全國最重要的經濟區之中。同樣是北京,從人口與經濟看,在北魏是軍事意義大的邊疆,在金朝是內地、是最主要經濟區的核心城市、交通樞紐。其實除了部分重視傳統的選擇(北魏平城遼四京金上京元大都)外,無論是選燕京和選洛陽還是後期,統治者看問題的角度類似,但是中國北方變了。定都北京大概是遼代的事
推薦閱讀:
※洛陽成為古代重要政治中心的原因?
※我國現行的行政區劃還有哪些急需(或值得)優化的地方?
※北宋為什麼不統一大理?
※揚州屬於江南還是江北?
※華北平原的形成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