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成功的「陰謀論」通常都有哪些要素和特徵?
當這類陰謀論是針對個人的構陷,受害者應對它的最佳途徑是什麼?
陰謀論是人們持有的一種解釋事物的思維框架:相信各方參與者通過秘密的協商一致來達成某些不可告人的、邪惡的或非法的目的。這種解釋框架由單一的、狹隘的、粗鄙的信念系統構成,把事件間的複雜聯繫簡單的歸結為陰謀。
從一個吃瓜群眾的角度看,把寶強幾年前的車禍歸因成老婆和經經紀人的蓄意謀殺算是一個比較典型的陰謀論。以這個事件為栗子,說說構成陰謀論的客觀要素和主觀要素。
客觀要素:
-因果聯繫的模糊性事件間的因果聯繫的不確定性提供了陰謀論滋生的土壤。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總有對外在環境控制的需求,我們希望周圍的環境是有秩序的,一致的、可以被預測的。當置身於燒腦的環境中,不可控的感覺往往帶來焦慮。
此時, 陰謀論正好提供了一種簡潔有力的因果律武器(說好的不率先使用。。。),幫助人們化解不可控帶來的煩惱。於是,世界一下變得清晰了起來:A和B有什麼聯繫?A導致了B。為什麼A導致B? 因為陰謀。
車禍和出軌有什麼聯繫?似乎沒什麼聯繫。
要說沒聯繫,為什麼馬在事發後20小時才知道?這20個小時她在幹嘛?為什麼27號到30號一篇微博都沒發,是不是在密謀什麼?
一系列看似無關卻又冥冥中有某些聯繫的信息讓人們感受到了不可預測帶來的沮喪,激發人們尋找理由解釋這一切。。。對,一定是姦夫淫婦謀害親夫,終於解釋了車禍和出軌之間的聯繫,完美!
-結果的嚴重程度
事件的結果越大、越震撼,人們越容易通過陰謀論去探尋原因 。McCauley和Jacques 1979年做了一個實驗。讓參與者分兩組,分別閱讀兩個故事:一個是總統遇刺身亡(嚴重後果);一個是總統遇刺受傷(不嚴重後果)。結果發現,遇刺身亡組比遇刺受傷組的參與者更傾向於認為兇手是有同謀的,更相信陰謀論。車禍涉及生與死的重大問題,能夠導致重大的潛在結果。所以,人們更容易為車禍尋找陰謀論的解釋。為什麼會有這麼重大的車禍事件?因為姦夫淫婦謀殺親夫。
如果把「車禍」換成「寶寶和人打架受傷」,陰謀論的力度就會小很多,人們不太會人們「老婆經紀人僱人去挑釁寶寶」。
主觀因素:
除了客觀環境因素對陰謀論的形成的影響,大眾的個體差異、心理感受也會影響陰謀論。-簡單的思維方式
陰謀論作為一種簡單的解釋框架,那些思考問題非此即彼,總是二元化的人更容易相信陰謀論。相反,能夠辯證的看問題、不走極端的人不會太容易使用陰謀論。有研究發現,持有極端政治立場的人(極左或極有)更支持陰謀論論斷,因為他們頭腦簡單,認為簡單的政治主張就能解決社會問題。
-道德信息的加工
當考慮行為實施者的道德時,人們更容易認為道德有問題的人進行陰謀論推斷。有研究表明,當考慮的到石油公司的道德問題時,人們會相信伊拉克戰爭是石油大佬們暗中策劃的。
老婆出軌這事摻雜較多道德訴求,人們考慮到這些道德因素時, 會不自覺的用陰謀論去解釋不道德一方的行為。如果把「出軌」換成「愛情破裂」,人們就不容易認為車禍是老婆和姦夫一手醞釀的。
-自己與受害方的相關度
如果自己和受害方有關係,人們會進行陰謀論推斷。這裡的關係除了一般意義上的朋友、親戚等社會關係,也可以指共有某些特徵的一類人群,如男人、女人、醫生、律師。因此,善於換位思考、有同理心、歸屬感的強的人會對受害方感同身受,把自己與受害方聯繫起來,從而更容易認為受害方的慘痛經歷是陰謀所致。群眾們對寶寶的同情和支持實質上是把自己和寶寶聯繫起來,潛意識的把自己代入到那個情境中,憤慨之情油然而生,於是自然會認為之前的車禍是謀害親夫。
不過,題主說的受害者貌似是指被陰謀論攻擊的受害方(兇手和老婆經紀人),而不是陰謀論裡面的受害方(總統和寶強)。如果是那樣的話,洗白的方式可以從上面這幾個因素的反面入手,如提供直接證據證明事件間的是否因果關係,削弱事件的嚴重程度,爆黑材料使群眾降低對寶強的認同感。。。。
最後,我沒有要洗地,沒有任何這個意思,要是理解有什麼偏差,你們是要負責的!
參考文獻
McCauley, C., Jacques, S. (1979). The popularity of conspiracy theories of presidential assassination: A Bayesian analy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7(5), 637.
Van Prooijen, J. W., Krouwel, A. P., Pollet, T. V. (2015). Political extremism predicts belief in conspiracy theories.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6(5), 570-578.
Prooijen, J. W., Jostmann, N. B. (2013). Belief in conspiracy theories: The influence of uncertainty and perceived morality.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3(1), 109-115.
van Prooijen, J. W., van Dijk, E. (2014). When consequence size predicts belief in conspiracy theorie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perspective taking.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55, 63-73.推薦閱讀:
※心理學如何解釋評論中「保持隊形」的現象?
※紀念離去的人對於生者而言,有什麼意義?
※從社會學角度來說,為什麼當一個人自身過於高調,會容易被周圍的人排擠?
※為什麼證偽主義在科學家群體(普通人)中這麼流行?
※如何策劃一場同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