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是否有必要重現中國古代經典建築?
謝題主邀。
開場表面態度:有必要。
中國古代建築的精華在哪裡?
在我看來,在於中國建築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對木材的應用及相應的工程技術——大木作
「大木作,古代漢族木構架建築的主要結構部分,由柱、梁、枋、檁等組成。同時又是木建築比例尺度和形體外觀的重要決定因素,大木是指木構架建築的承重部分。」
————來自百度百科
對木材這一材料的極致應用。
大木作及相應的榫卯結構技術,這一舉世無雙的高超工程技術,我認為是中國古代建築最為精華的一部分。
(傳統木構建築剖面)
(大木作榫卯技術的極致代表:斗拱)
中國建築學會的會標亦是一個斗拱。
大木作代表的木結構建築,不但是中國古建的精華,更代表能中國建築藝術。
木結構是最能體現東方建築特徵的建築形式。
對於我來說,重尋古代中國建築的精華,就是重巡中國建築傳統的建造技藝。
那麼重巡大木作這門古老的建築技術在當今是否有還有必要?
當然有必要!
木構建築技術,作為一門傳統的建造技術,在鋼筋混凝土當道的建築技術中任然有很強的應用前景。
這裡又不得不說我國最著名的學生:日本同學。
日本建築師們,早已將中國傳統的木構榫卯技術,消化吸收並應用在許多的新建築建造中。
這裡也不得不說,由於日本的自然環境,多地震多颱風,木構建築正迎合了當地的實用需要,另外日本森林保護完好,樹木人均很多的。木材的加工技術也相當高超,集成的木材具有很高的強度。作為東亞文化圈的一員,長期收中國傳統文化影響的日本人對於木的情結很重。(當今也有很多國人有木材情節,但由於加工技術及經濟成本等問題,我們的建築中很少看到木材的實用)
這裡放一個視頻連接,日本Bakoko建築事務所設計的預製木結構住宅。傳統的榫卯結構通過工業化生產保證了它的精確度和施工的方便操作。一座住宅只需一天時間便可搭建完成。
http://www.archcollege.com/archcollege/2015/02/10996.html (英文旁白,生肉)
傳統的大木作技藝與當代工業機械模塊化結合。讓建造的過程非常高效、環保!
經過防火、防潮處理後的木材在工廠加工為一個個榫卯模塊。送往施工現場安裝。
加工好的木材上標註了,在建築中的位置。方便工人安裝。
建築施工中總會有各種粉塵揚沙,日本的建築施工中,常需要在腳手架外打架厚厚的防塵布,但在木構建築的施工現場,這都免了,可以做到如此的乾淨整潔。
工人們根據圖紙和木材上的標註,像搭積木一般,一天內就能搭建好一座房子。
這樣採用木結構的房子,在日本當地非常常見,是日本居民自建住宅的首選形式。
木材特殊的榫卯拼接模式,對建築標準化很有啟發。另外,可拆卸的榫卯結構也為未來部分建築的構件損壞後的替換提供了可能,做到了可持續、綠色環保。
(古建上拆解下來的各個建築構件)
除了在普通的小住宅的應用外,如今傳統木結構也能應用在大型的建築中。
還是日本建築師的應用.....日本建築師坂茂(正當紅啊~)為瑞士Tamedia設計的新的總部大樓,就設計了獨特的榫卯結構,是現代木建築的創新之作。這個刷爆朋友圈的項目你一定見過。
與上面介紹的案例一致,這個項目也是使用木結構,但是每個部分都是獨立的部件。通過高精度的電腦加工機械完成,然後再到現場組裝而成。
從交接細節處可以看出,項目採用的榫卯技術,沒有使用鋼製連接加固設備。
重巡我們傳統的木作建築深入研究,這樣傑出的木構榫卯技術應用,未來也會出自中國建築師之手。雖然現在我還在知乎上回答要不要重巡中國建築精華這樣的問題,....但是我還是相信未來大家能對傳統的建築技術更加關注與重視。(淚目)
以上我只單獨就木結構建築技術一點,小小的展開討論,中國建築在文化與理念上與當今建築的結合與探索還有很多值得說的。
現代建筑後期,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對千篇一律的國際式建築感到厭煩,建築師們也在不斷探索著新的建築設計。
除了高技派、數字化這些先鋒的建築探索以外。地域化、鄉土化的建築探索也在積極展開。只是由於這類作品的形式都很「接地氣」沒有如數字派這般咋眼,這幾年也就王澍老師因為獲得大獎而受到關注。
(王澍老師的最新作品文村規劃中的一棟建築)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如今中國的著名建築師無一不在探索中國式的建築設計。就連以非線性設計為特點的馬岩松老師,也早早販賣起了「山水中國」的概念。這些建築探索無一不是建立在對傳統建築技術、文化的重巡上。
注重對傳統建築、傳統文化的理解是每個致力於做一名優秀建築師的必修課。
我想對於世界上大部分的建築師而言,沒有人會不希望自己成為一名優秀建築吧。
(圖片均來自網路)
有趣, ople/0d870ca400a2c0033efb5bba32e5b62d,不知道為什麼要說不朽,中國的建築(墓葬建築除外)很少追求不朽,中國古建築的精神恰恰是不求原物之長存。建築是有歷史維度的東西,我們可以看見,中國古建築的發展早已停滯不前了,而當下的建築已經跟古代的斷裂。要想重拾古建築精神當然不是跟別的東西雜糅,而是回歸原來的歷史階段,做發展性的思考,研究在當前歷史背景下,建築應該有怎樣的發展。重拾古建築精神當然有必要,而且有成功的實例。我可以負責任的說,當前世界的現代建築體系就是在重拾希臘羅馬時代建築的古典精神中重建起來的。文藝復興時代,西方人將中世紀斷裂千年的古典建築都拾起來了,何況我們才斷裂百年,還有傳統文化的氛圍。
我覺得舉路易斯康的例子是不合適的,因為他的建築是獨特而不普世的,沒能建立起設計的系統。路易斯康受哥特式建築的影響很深,但是他是提取哥特建築的意向,而不是在哥特建築歷史文脈之中的發展。我來舉一個對重拾中國建築更有啟發性的例子,那就是文藝復興時代的阿爾伯蒂在復興希臘神廟立面時所作的努力,阿爾伯蒂希望在教堂的立面中運用古典柱式。然而基督教堂和希臘神廟是完全不同的建築,首先基督教堂是內向型的建築,注重內部空間,而希臘神廟是外向型的建築,注重立面和對場地的影響。最重要的是,教堂有中殿和側廊,中殿的高度遠高於側廊,它的立面比例與希臘神廟完全不同,接下來我們看看阿爾伯蒂在立面造型上的推演(這是考研時我做的圖像筆記)。這才是系統的、有發展性的重拾古建築精神的案例,它是西方建築發展延續中的一環,影響著當前的現代建築。當然,帕拉第奧在此也有突出的貢獻,他雙層立面的教堂可能是更好地解決了教堂中殿與側廊的比例問題。所以,對於重尋古代中國建築的精華的問題,我的意見是,不僅有必要,而且有很大的操作性。有必要,舉個例子吧,我在杭州,說到園林,可能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蘇州園林,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杭州有一個郭庄吧,很多本地人可能都很少去。
但是郭庄可以說是杭州風景園林的代表作,和蘇州園林不同,郭庄的設計依託了西湖的風景,進去郭庄之後,兜兜轉轉,看到西湖的一瞬間真的是豁然開朗,很小的一個園子,不需要逛很久,但是感覺那裡面設計真的很美。但是知道的人很少,還是很心痛的,因為沒有人肯靜下心來看這個園子,我那天在院子里遇到了一個從華盛頓回來的華僑,他拿著相機一直不停在拍照,每個地方都仔細看,他說,他要把郭庄的設計帶回華盛頓,那一瞬間我覺得這個實在太有必要了……
沒有必要。是對於大多數從業者而言。我知道看到這四個字的你已經想摺疊我了。而本寶寶還是會很認真的寫完這篇回答。下面是正文。對於建築而言的最高讚譽,我能想到的第一個詞,不朽。我想這個詞也同樣是建築師對於其作品的最大的希冀了,永恆的美,一代又一代人的為之震撼,影響到後世建築的種種。如果作為一個建築師最後在世界上能留下了這麼一個能稱為不朽的建築,我想他的建築生涯也就沒有什麼遺憾了。這裡我應該要開始講中國古建築如何實現了不朽,它的美與工程技術怎樣跨越了時代,然而我並不會這樣寫下去,如果你希望看到這樣的答案,可以點擊左上方然後打開其他的回答就行了。接下來我先介紹一位我個人很喜歡的建築師,路易斯康1901年出生,1974年獨自一人死於火車站他和密斯凡德羅是同一個時代的建築師,密斯也是一個建築界大師級的人物,現在我們能看到的擁有玻璃外牆之類金屬感極強的高樓大廈可以說都有密斯的影子。密斯的建築與建築理念在當時盛極一時,路易斯康就是在這樣的一個年代帶著他的作品站了出來,對抗著這樣追求全新的建築浪潮。
直接上圖吧(圖侵刪)
賓大理查德醫學研究中心
這個建築才建成時轟動了整個美國建築界(不過說實話現在看起來不是那麼讓人興奮),當時已經對玻璃對包豪斯式建築陷入狂熱的建築界就一個共同的反應——「我*,這吊房子可以這麼搭?!」
一次美國建築師協會會議(AIA)上,貝聿銘先生就問路易斯康是怎麼想到這樣的設計的,」去蘇格蘭看看吧「,路易斯給了一個很簡短的回答。
看出來了么?是蘇格蘭的古堡給了他設計的靈感。
「這是你最好的作品了」
「不,我最好的作品還沒出世」
多年後,貝聿銘在接受採訪談到路時,輕聲的說到
「That was the Salk.」
薩克生物研究中心這個建築群就算是在現在也能讓人眼前一亮,為之震撼。
而當我第一次看到它時,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就像是它出現過,在某個歷史的遺迹里,或者說,它具有那種歷史遺迹獨有的永恆的質感。
這是20世紀的雅典衛城。
講完了這個建築師,我要講的也基本講完了。可以發現,無論是理查德樓還是薩克生物研究中心,它們和建築師的靈感起源處都不是那麼相似,但卻在不同的形態下擁有相同的內核,這就是路把握住了古建築精髓所在而使他自己的建築擁有了它們特有的宏偉與不朽,也使路本人成為了20世紀最偉大的建築師之一。所以,建築的不朽的質感,是從不朽里延伸出來的。也就是說,它是聯繫著過去的。一個能成就偉大不朽建築的建築師,他們的建築必然不是與過去的建築相割裂的,正如盧浮宮玻璃金字塔之於金字塔,香山飯店之於四合院與園林。
重尋中國古建築的精華是否有必要?重尋世界古建築之精華是否有必要?
沒有必要。這是對於現今這個世界上大部分的建築師而言。
大多數的建築師並不懂模仿和取其精華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現在路上看到的丑的讓我想吐血的「傳承中華古建築文化」的破房子就是一個很明顯的體現。
所以,這樣的工作永遠是交給不平凡的建築師來完成的。
只要中國建築業內還有大師存在,還有人可以挑戰大師,他們的作品都會避不開的以各自的方式繼承和演進中國建築的魂。
要是有人看我再更新王澍和貝聿銘對中國古建築元素利用的一些個人的分析
嗯,謝謝大家的認同和支持,也在評論區里學到了知識,認識到自己觀點的不完善,我現在關於中國古建築精粹有了一些新的想法,不過也都是後話了,我來這裡首先要完成我答應各位的,對貝聿銘和王澍對於中國古建築元素利用的一些個人分析。
因本人才疏學淺,不喜輕噴
本想覆蓋面廣一點多介紹這兩位大師的幾個項目,但我反覆想,既然談的是中國建築的精華,泛泛而談就失掉了這個詞的意味。所以我接下來重點介紹一個能體現中國建築精粹的建築項目。
一開始我想選香山飯店,查閱資料後我發現香山飯店這個項目並不是很受貝老待見,甚至在它落成之後,貝老就再也沒回去看過它一次。「香山飯店我不應該做」,這是他的原話。
在香山飯店的設計里,他自己在形式上有些過於的模仿中國古建築的形式導致沒有很好的繼承下來中國建築里很內在的那些東西,舉個例子,瓦的運用,當時香山飯店在屋頂的設計上沿用了瓦的元素,其他立面的處理則用了現代建築的手法,最終就是覆蓋瓦的屋頂的厚重感和現代建築鋼筋混凝土牆面的輕盈質感相割裂,破壞了建築的統一和美感。還有選用的小青瓦因為密實度不夠,在北方雨水侵蝕和暴晒的交替中很快就裂開了,請自行想像一個現代建築的簡潔的幾何體頂著一堆密密麻麻碎瓦片的樣子。
可見,挖掘中國建築的精華並運用於現代建築之上是一件極其困難且充滿挑戰的事,就算是大師也有失手和處理不當的時候。如果大部分的中國建築師都來嘗試這一課題,我想......我真的想都不敢想。
在綜合考慮了王北兩人的幾個作品以後,我最後想盡我所能解讀一下貝老的封山之作,蘇州博物館。(不介紹王澍先生的不是因為不好,是他的作品還有些爭議,不想增加我自己答題的難度LOL)
先上圖
蘇博是一個非常有挑戰的項目,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的位置,它的東側緊鄰忠王府,北側與拙政園僅有一牆之隔(蘇博建造期間為了保護這堵牆不倒結構師們也是費勁苦心,給結構師們點個大大的贊),南側與蘇州著名古典園林獅子林也是格街想望,在這樣一個周圍全是經典中國古建築的地方修建一個現代化的博物館,難度不言而喻。在這樣的對比下,也恰能讓人更深刻的感受到貝老如何把中國建築精粹的東西體現在這樣一座現代建築里。
蘇博俯瞰圖貝老的做法是這樣的,在色彩上,延續江南民居白牆灰瓦的特點,也就是蘇州一帶特有的黑白灰。
在造型上,採用現代主義建築的較為簡潔的幾何造型,但是可見這樣的幾何造型的變化肌理都是由蘇州古城建築的立面抽象概括得到的。
在規划上,建築的主體大概佔到整個蘇博建築群的一半左右,另外一半都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庭院,拖過這樣的庭院的穿插安排和大面積的水景庭院在建築群的規划上又達到了蘇博和拙政園,獅子林這樣的傳統園林相呼應相統一的效果。
蘇博的水景庭院在材質和建造工藝上,貝老執意使用現代的鋼鐵玻璃和石材,而不使用傳統的木質磚瓦結構,就連屋頂的處理也是以花崗石代替了蘇州傳統建築屋頂的小青瓦。
「我們需要協調,但絕不是表面的協調」
貝老在《人物》如是說。
傳承中國古建築從來不是去做一個假古董出來。大木作固然是中國建築的偉大創舉,但仔細考慮它的壽命,生態成本,經濟成本,不難發現這不是一條繼承中國精粹合適的道路。材質和施工工藝是隨著時代在變化的,有一天鋼筋混凝土也會被更輕質更實用的材料代替,隨著材料的更迭,建築結構和施工技術也發生著改變和更新。我們不是討論如何發揚光大過去的工程技術,而是討論怎樣讓中國建築在建築學不斷進步的前提下還是中國建築。這是結尾小彩蛋~順便一提,蘇博北牆的山石。
以壁為紙,以石為繪,靈感來源於米府的山水畫(蘇博與拙政園相隔的那堵牆正是這山水畫的紙)答主曾經高考完出遊雲南和順古鎮時,在路上遇到一對結伴出行的姐妹,因為路線一樣便一路閑聊了幾句,後來也是有緣,回到鎮上又撞見,便愉快的一起吃了個宵夜,吃著宵夜聊起各自才知道姐妹里較小的那一個是一個學景觀的研究生,在北京念書,曾經為了親眼看蘇博的那幾塊石頭從北京到蘇州,看完順便玩了兩天又回去了(那個師姐真的和我說的是順便玩了兩天。。)
有必要。優秀建築師有兩類,一類是回到歷史,重新認識歷史,並在自己的建築中加以解讀;另外一類是與當下時代發生關係,做所謂的時代的建築。但我更欣賞回到歷史中去的建築和建築師,因為歷史可以被充分解讀,而時代只能留給未來去解讀,具有不確定性。
學木結構的孩子、至今都有找不到工作的、理想太偉大、容不下一個選錯專業的孩子.我的回答很簡單:有必要且很有必要!
中國古代建築史開山之人梁思成先生曾有名文自抒胸臆,名曰《為什麼研究中國建築》。文中有言「研究實物的主要目的則是分析及比較冷靜地探討其工程藝術的價值,與歷代作風手法的演變。知己知彼,溫故知新,已有科學技術的建築師增加了本國的學識及趣味,他們的創造力量會在不自覺中雄厚起來。」
在今日,重尋中國古代建築精華,依然如是。
通過對古代建築的了解與研究,可以認識中國古代曾有過的種種建築形式與建築發展進程,發現建築背後所傳達出的文化、藝術與歷史信息,提升建築的審美能力。比如中國古建築從建築、院落、建築群以至整個城市的空間往往給人一協調統一的感受,和很多經過現代城市規劃而建設起來的歐美城市相比也毫不遜色。北京城就曾被稱為是「都市計劃的無比傑作」。而這背後,就是中國古代建築在設計時所堅持的比例權衡——多用√2和√3等基本方圓比例關係。這正如梁先生所說,可以讓「建築師增加了本國的學識及趣味」。
推而廣之,在今天這個時代,對古建築的探尋對普通民眾同樣有意義。建築是文化藝術的載體,人們可以通過建築去了解中國古人所曾達到的高度。譬如走進故宮,高大的宮牆與恢弘的殿宇能讓你對古代帝王的權力有所認知;走進蘇州園林,曲徑通幽的空間自然能讓你對江南文人的審美意趣有所感知;走進北京四合院,開敞的院落空間能讓你對老北京人的生活有所體會。這不正是了解國家歷史,生髮民族情感的好途徑么?在此基礎上,人們對建築的審美能力也會逐漸提升。大家經常批評中國的城市「千城一面」,中國的鄉村都是「瓷磚小樓」,毫無特色甚至毫無美感。通過對古代優秀建築的學習,可以讓人們知道什麼樣的房子才是美的,才是應該追求的。近年來很多城市和鄉村的面貌有所改善,也正與從民眾到官員審美能力的提升密不可分。
藍天下的故宮太和殿。(圖片來源:自己拍攝)
進而言之,通過對古代建築的了解與研究,可以為今日建築設計提供素材與借鑒。這種學習不一定是形式上照搬,不一定是傳統元素的再現。更重要的還是對本質的設計語言、手法、結構與意象的領會與再現。比如,中國古建築的重要結構特點之一是「木框架體系」。也就是一座建築是靠柱子支撐屋頂,牆壁僅起圍合作用而不承重,可以做到「牆倒屋不塌」,給建築設計帶來很大自由度。這樣的結構特點與現代建築中的鋼鐵框架結構有異曲同工之妙。因而,建築師在設計現代建築時,在支撐結構、空間組織、外立面設計等各方面都可以從古建築中找到借鑒。又比如中國園林的造園手法獨特,框景、借景、移步換景等方法的綜合運用,造就了中國園林之美。而現代公共建築同樣需要園林之美,建築師就可以從古代園林中汲取養分。貝聿銘先生的蘇州博物館、董豫贛的紅磚美術館成為現代博物館設計的經典,以至於人們去博物館不看展覽先看建築,正是因為在院落空間和園林設計上很好的借鑒了古代園林的手法。我想這正是梁先生所期待的「他們的創造力量會在不自覺中雄厚起來。」
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圖片來源:自己拍攝)
重尋中國古代建築精華,不意味著復古,不是為了建造假古董。
重尋中國古代建築精華,是為重新發現古人曾經達到的技術高度與審美趣味,並創造符合新時代技術水品與審美風向的「中國」建築。
謝邀。最近一直在看房子,作為一個小城市的市民,稍微房價貴一點,地段好點的商品房都是採用的歐式的設計,並且名字也很歐式,直接都用的某歐洲城市的名字。可能中式的房屋給大家的感受就是低矮建築,去年去了一次重慶,發現還是有很多開發商用中式元素去設計,突然覺得原來中式建築並不一定要像蘇州園林般大面積的綠化才逼格滿滿。關於中式精華有沒有可取之處,肯定有,全部取我也贊同,重點是開發商對設計師的要求,或者有逼格的設計師自己喜歡。我覺得傢具和裝飾設計中取中式設計的較為普遍。在我去過蘇州後,榫卯結構真的是我等普通人可遠觀而不可仔細研究,腦袋成漿糊了。。。這個問題日本人在百年前就提出過。
如果感興趣,我強推磯崎新的一本書&<&
&>,你會發現日本人在百年前西方建築和更廣泛的社會人文科技入侵後的反應跟我們改革開放後幾十年的過渡很像。 他們面對西方現代主義的衝擊,有人覺得要全盤拒絕,有人覺得要結合,但是結合本身的方法論又分裂成不同的派別。一種是形態結合,好比90年代到處看到的火柴盒建築頂上裝琉璃瓦。日本在偽滿州國的很多設計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種做法。
而另外一種是試圖用西方現代主義的技術和計量手段來重新標準化日本傳統建築,從而做到空間感和布局上體現日式生活哲學,而功能和材料上用西式手段去控制。有沒有「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感覺?
今天我們學日本建築,尤其傳統方面,很多人應該聽說過著名的不斷推倒重建的大名鼎鼎的伊勢神宮吧。我不講這座建築本身如何,單單就作為一個著名建築的成因就不是因為建築本身,而是尋求西方的認同。
在一位我忘了叫什麼的上世紀初相當著名的有地位的德國建築師來到日本,並高度評價伊勢神宮之前,它只是個宗教場所,而從來沒有在建築學的意義上有過什麼重要性。而其當今的建築代表性恰恰來源於西方的承認。有沒有類似我國常出現的概念:外國人/米國人都說好!
今天的日本建築,雖然很多時候沒有那種古建的形似感,卻依然給人一種獨特的日式,可以很容易的被區分開來。這種發展除了建築界本身,跟戰後他們的經濟崛起和文化自信有關,從落後的遠東國家到軍事強國,戰敗之後掙脫了二戰大東亞共榮圈意識形態建築,在不斷的失敗(比如新陳代謝運動)和整合,才形成了今天的形式。而這種形式可能就來源於不斷重複開頭的矛盾和掙扎,如果矛盾停止,那這種風格的土壤也就沒了。
所以今天的中國建築可能很類似百年前的日本建築,面對文化的自卑和經濟的逆襲崛起,開始思考到底什麼定義了中國傳統建築的精華?中國的傳統建築在今天的建築界意義是什麼?或者將以怎樣的形式被繼承?
這個我回答不了,因為我一天中國建築史都沒學過(慚愧)。所以結合我自己的認知,我認為我們的建築和傳統結合處在非常早期,而技術上幾乎完全拋棄了傳統技藝(家具有繼承),所以在經濟角度上不可能妄想傳統建築的回歸。並且形式上的回歸或者結合又是沒必要的,會掉進我開頭寫到的怪圈裡。
不過至少有這種思考的苗頭就是很好的事情。我們站在那麼多案例肩上,看過別人的失敗。至少方向上我覺得不應該拘泥於建築技藝和形式上,甚至是情懷上和意識形態上。文化上態度一定是要開放的,一定不能是自卑或者自負的,所謂不卑不亢。最好,這種結合的形式應該是由明確的優化建築為目的來導向,同時能夠拓展到建築之外的領域。
處理好這幾種矛盾,再掙紮上幾十年,可能就會有線索了。
注意,不管有沒有必要,這是摸著石頭過河啊!
手機碼字- -快給我的辛苦點贊- -!
xy
沒必要。未來已來,洞悉歷史你就融入酥康socon吧。上圖了。···················回歸魏晉兩宋分隔線··················
大家感慨於傳統品位那麼高,要多多挖掘,在圈內已經挖的很深很深。但建築是綜合藝術,需要業主的認同,特別是作為審美高水平的公務員業主。可以有一個姐妹題提問:現今,讓業主重尋古代中國建築的精華,是很有必要否?提干前的黨校學習時期,一律增加審美課程,一律增加問上述問題。謝邀。沒有必要。
首先,談中國建築的精華不能脫離其附著的生活和其思維,單談技術是不負責任的。而俯仰宇內,往日已成灰,我們站在一片尚還能稱作「存在」的廢墟上。過去的數字灰飛煙滅,全球化亦不可避免,現在的生活及其思維方式是從0開始。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更有效率的反而是創造新文化。
其次,孤獨的中國建築沒有任何意義。建築永遠是普適性的,宏觀上是大眾製造的文化產物,時代的社會生活的精神會產生與之對應的建築。中國性的建築並不會死亡,但是中國死亡了。若有一座建築屬於那個中國,則孤獨徘徊於世,無疾而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才是它們的真實。說建築就是說生活及其思維方式。時代如潮,我們的生活又如什麼呢?
很有必要! 沒有這個讓我們古建築專業的畢業生吃啥去....
學建築這一行的有必要。不是這一行的沒必要。古建築的精華為什麼要重現,對這一行的人來說,是自己專業能力的肯定。對非這一行的人,沒有什麼意義。艮岳這種皇家園林,是供少數人欣賞使用的,你現在複製一個,也只能公用,你不能花很高的成本來供少數人用。皇帝養幾千頭鹿,於鹿同樂,你這麼搞,還不如去動物園。皇帝可以設一堆廟宇,祭壇,對皇帝來說這有意義,他那個時代那叫敬天敬神,對現代人來說有啥意義?答案:沒有必要。
作為產品設計師,建築設計,我隔行隔山,但是這點我覺得有必要闡述我的觀點。
情懷可以有,但我覺得沒有一個有抱負的設計師願意原封不動的照搬古迹。每個時代都會有很多技術消失,與此同時,也有更實用簡單的技術與材料被創造或者被改良出來。被淘汰的,無論是什麼原因,都沒有必要覺得惋惜。因為那些死去的都會以新的形式重新出現在這世界上;以更符合時代需求的形式出現。沒再出現的,那就是不符合時代,死了不挺好的嗎?
再者,榫卯根本不是中國乃至亞洲獨有。沒必要固步自封。現在有更多新的技術與材料代替木材。在古代木材的優勢卻是非常明顯的。取材快速,空間跨度之大遠不是石材能比擬的。但今天有更多更好的技術去替代木材。它輝煌過,而在今天,已經是過時了。可笑的是,還有一群人提起中國建築,馬上就把大木作拿出來,作為建築師,嚼祖宗嚼了幾百年的口香糖,有勁兒嗎?沒必要死磕形式上,真正要研究的是其內在的精神,不然永遠照葫蘆畫瓢,有形無神。該丟的丟,該拿的拿。
最後,我們這一代的設計師,生來就背負了民族使命——代表中國的設計語言。新時代的帷幕已經緩緩拉開,幕後儘是倒在尋找途中的屍體。總體來說,沒有必要。
1,建築服務於人,古建的容積率太低,現階段還是現代建築更能解決社會需求。古建,在精神意義歷史意義上更有價值,可以提升國家文化積蘊,但不提倡復興,現有的保護好,重要的可以復建。總體上,生活的土壤不在,做做盆景可以。2,古建的建造體系不在了。古建的用料做法還是很講究的,古代在一系列的生產體系中,每每最優,做出個別精品,現在是樣樣不行,怎麼求優?做出來的東西,多是平庸。逆時代潮流,還做不好,不宜談復興。保護還是要的。謝謝題主信任邀約。
我想題主在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心理就已經明白有沒有必要。更不用說是古代中國建築的精華部分了。
我不得不先說句聽爛了的話:古代建築是整個文明孕育而生的,它的存在具有民族意義。
其實一提到文明這東西,大家都知道我國的文明出現斷層,這一點在建築方面表現的最為殘忍。我們橫向來比較一下,中國的傳統與文明,我們到底保留了什麼。
從基本的衣食住行,到保暖後的人生追求我們粗略的瀏覽一番,衣,傳統的衣物我們有沒有傳承下來?有啊,偶爾會看到這麼一夥兒漂亮的姑娘們穿著漢服在城市中留下身影,更常見的晨練的大爺大媽一身帥氣的練功服打太極舞劍。但這都是在小群體中存在,從萬萬中國人的視角里看,鳳毛麟角。
食,這個太自豪了,中國是世界上數得上會吃的,西餐裡面要麼煎要麼生拌,咱中國,最基本的就有煎炸蒸炒煮,爆熘燒燜燉,烹貼氽燴熗腌,拌烤鹵凍熏,拔絲蜜汁卷。更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些難能可貴的烹飪手法一個不拉的被我們中國人繼承了下來,吃貨的力量是偉大的~~
住的問題我們最後細說,行,古代萬里的路全指望腳,兩隻或四隻。這這這還有保留的價值嗎?現在人都研究設計汽車,你精心設計個超豪華馬車我估計也沒幾個買。設計風火輪還可以考慮。
詩詞歌賦,現在沒幾個人會作詩譜曲,會背背唐詩宋詞就足夠了。還有沒有自己作詩自己譜(古)曲的?肯定有,但也肯定是小群體。
廢話夠多了,總結一下,中國的傳統文化大多數仍然被我們繼承著,雖然他們僅僅存在於極小的一部分人群當中。但,這也很好,不是嗎。大多數的人過著主流的生活,繼續推進我們的社會與文明前進才是合理的嗎。
這就是我給題主題目的答案,珍視古建,把它孕育的精神文化作為支撐,為它得以傳承和繼續做出努力,重新孕育出新的,與古建有絲絲密密聯繫的,新的建築精華。當然了,這些任務也將由小群體去承擔。我們沒必要把它作為一代建築師的使命。畢竟時間不會倒退,萬物都在進步。
好了,談到建築來啦。其實建築的本質就是好住。堅固,實用,美觀。這就足夠了。而中國的古建築又多了點兒東西,有權利,還有情懷。
即便是西方未出現文明斷層的地方,它們的現代建築亦與古代建築也會有很大的差別。建築的進步有很多方面,大方面有三點:施工技術、材料、審美更新。你要說放棄經過科技洗禮的施工技術、材料不用,固執的選擇古代建築的方法,那還真沒必要。要延續中國古建,就要真正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中國建築的魂在哪?
膽顫顫~我也不知道自己感覺對不對,自家觀點,僅供參考~
見過園林沒?聽說過四合院沒?聽說過盆栽沒?聽說過碗蓮沒?聽說過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沒?
中國不僅僅建築,很多高大上的文明講究的都是天!人!合!一!
道真兒真兒是我國本土產物,老子創辦!
有錢人,修園林!咱沒那麼多錢,蓋房子也得留個院兒出來。哎呀我院小,種不下樹,留不住自然可怎麼辦!沒事兒,有迷你型~我苦窮苦窮,連院兒也沒有!唉,可憐,有碗沒?栽桌子上也得留點兒綠!
古代中國建築不單單是房子,還有院子。若是單單拿出來房子來和西方建築比較太不公平。我們的古建築是很有格調很有情懷的!隨便拿一個園林出來,分分鐘滅一片!(又激動了唉,見諒見諒~)
所以我覺得,建築與自然的對話,是繼承古建築精華的關鍵。利用現在先進的施工、材料,我們應該更容易實現這點才對。但勢必與利益有分歧。但也不難解決,倘若人們的意識觀念重新體會到傳統的精華,重拾中國情懷,那我們離成功也就不遠了。
最後附上小群體們的努力,我敬仰的文人建築師們~感受感受吧
(排序隨意)
No 1績溪博物館
No2.蘇州博物館
No 3寧波美術館
No 4 忘了什麼名字了,應該也是王澍大大的。
No4 三合宅
No7 象山校區
No 8 垂直院宅(錢江時代)
No 9董大大的 清水會館
馬清運、劉家琨、張永和等大大們也有很多這方面的作品。夠多了,不一一詳列了。
第一次被邀請有點意外,謝邀。----------------------------------------------------------我看評論里有些人一直就重現中國古建築如何不好,說某些大師如何無法被超越等,其實題主問的是「現今,重尋古代中國建築的精華,有必要否?」而不是說「我們要重新翻建古建築...」原諒我愛摳字眼,因為我是一名財務,就是喜歡摳字眼。題主說的是重現古代中國建築的精華,而我認為十分有必要,我是一個非常喜愛中國文化的人,唐詩宋詞,茶藝,國畫,書法以及中國的古建築。不管是故宮,四合院,北京的衚衕還是上海的弄堂我都愛極了。青瓦白牆的徽式建築,蘇式園林都是我嚮往的建築。沒事我喜歡去北京大柵欄,國子監等地方轉一轉,看著朱門青牆就不停的拍照拍照,從不厭煩。我個人認為老北京衚衕是最具有北京特色的明清建築的精華,可惜現在也越來越少了。不過日本到是有很多上千年的建築。日本奈良的東大寺這個現已存在一千二百多年了,看到寺頂的兩個像牛角一樣的東西么?如果你去翻閱一下中國宋朝時代的建築會發現他們和中國的建築有諸多相像的地方,因為它完全就是吸取中國建築的精華而修建的建築,日本有很多建築都是受中國影響,而且日本有很超過千年的古建築都保存的很好,現在很多日本居民的建築仍然沿襲了傳統的建築文化,日本是一個很尊重文化的國家,雖然我不喜歡日本但我很欽佩注重文化保護的國家。說到文化,在其他國家在為保護國家文化及古建築而做出努力和犧牲的時候,中國正在快速破壞自己幾千年的文化,有些傳統的節日慶典被廢除,有些古建築被拆毀。在我們不愛惜自己文化的同時,有這麼一些人卻在世界各地仿建中國古建築。瑞典——中國宮法國巴黎——紅樓慕尼黑英國公園——中國塔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明軒加拿大溫哥華——逸園新加坡——蘊秀園我給 大家展示的只是海外中式建築的冰山一角,這些建築大部分都是上世紀70後才在海外興起(我覺得我應該在」中式建築在海外「的問題裡面回答,不知道有沒有這個提問)而中國的一些建築師近些年也在嘗試一些新中式建築,也有一些非常成功的新中式建築。蘇州博物館重尋中國古建築精華對於整個國家來說利大於弊,我們只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非是重建中國古建築,現在有一個故宮你再建一個故宮它也不叫故宮,因為故宮是一個孤品,但我們可以在古建築上加入現代因素,讓它成為這個時代的建築標杆,在百年千年之後成為參考價值極高的建築文化遺產。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讓一些事物慢下來,有了積累和沉澱有了文化做底蘊才會有文化內涵。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是支撐民族進步的脊樑。中國古建築也是中國文化沿襲的一種形式。希望我們不要被外來文化擊潰了一切,留一些屬於自己的文化和傳統。我們不是自稱炎黃子孫嗎?我們不是自稱我們有五千年的文化嗎?那麼留住我們的文化,守住我們的傳統,我們要抵擋住外來文化的強勢輸入,不要被外來文化給侵略了我們保留了幾千年的文明。從核心意義來講,真正打敗一個國家的是文化。必要!大寫的必要!
現在的建築普遍缺少個性,古代的建築對於現在的建築師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靈感來源。
但是,我認為造成建築不夠個性的原因完全不在建築師身上,相反建築師的靈感在現階段的中國根本得不到表達。量變產生質變,中國的建築行業已經走到了量變的末端,整個行業處在轉型階段,估計幾年以後,更精緻的建築會慢慢建成,到時候估計會成為建築行業的下一個春天。
扯得有點遠,不過從結構的角度講,中國古代傳統的榫卯式結構,不僅結構剛度相對不足,對材料也沒有進行合理高效的利用,所以結構上是沒必要借鑒古代的。
中國建築就是中國建築,搞什麼古代中國建築啊謝邀
建學大一新生 無力回答(ó﹏ò?) 隨便說說罷了自認為可以提取一些元素庭院式群組布局巧妙而科學的框架式結構豐富多彩的藝術形象(裝飾性的屋頂.色彩的運用 等等)還有傳統符號可以運用到現代建築里比如運用古代密檐塔形式的上海金貿大廈我對於風水學也比較好奇也許可以視高層建築為山巒 視馬路為河流 進行建築布局(這個真的是臆測)當然...看目前建築行業就業現狀中國建築師要想佔有一席之地傳承和發展古建思想也一定是一種方向也許他們有更好的創意&<( ̄︶ ̄)/
推薦閱讀:
※建築師規劃師如何挑選適合的電腦?
※沈克寧的《建築現象學》相比同類概述建築——哲學理論書籍,入門讀本的思路清晰嗎?
※想請教下通過全國註冊造價師大神們的學習經驗?
※人文地理如何靠向城市規劃?
※英國哪些學校建築專業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