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相對來說中國的文學普遍不如外國文學有深度?

首先申明這並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很客觀的講,中國的文學雖然底蘊深厚,文字精妙,但在深度挖掘方面顯然不如外國的文學,這一點似乎錢鍾書先生就在歷史等方面進行過闡述,但我既沒有讀過也在網上找不到,所以想請教請教大家,中國的文學總像是留於表面,不往更深的層次發展,我想這也是為什麼中國文學一直在世界文學之林無法佔有重要地位的原因。


瀉藥

我就不像樓上各位大篇幅舉例子講道理了 這本身就是個偽命題 你說這話是其他人說的我都信 獨獨不信錢鍾書說過這話 錢某人典型一碗水端平的 他最反感西方人瞧不起中國文化 更反感中國人以自己的文化妄自尊大 以他的性格絕對會說中外文學深度都差不多 但挖掘的點不同而已 他在比較文學方面的著作主要就三部《談藝錄》《管錐編》《七綴集》樓主有興趣可以去讀完它們 找到類似於你問題中的言論或思想M我 讓我也學習一個 畢竟我不很熟悉西方那一套理論


首先我覺得題主的問題有釣魚之嫌。同志們慎答。

第二,我用一句木心先生的話來說:「中國的整體精神是欲辨已忘言。西方是忘言猶欲辨。」


因為:

1.古典文學你光看小說了……

2.現代小說你拿一國一百年的去比較全世界二百多年的。

對不起,哪裡是一百年……少說得去掉十七加十年吧?


謝邀,姑且說點自己看法,沒有深入研究過所以說的不好請見諒。

題主這個「普遍」二字非常的有意思,是指哪種「普遍」呢?

如果指優秀深度作品數量,「外國文學」顯然就太寬泛了,以中國一國與全世界比較,這要求有點太高了。如果以歐洲幾大著名文豪大國相比較,數量誰多誰少不好比較,但這些國家本身就屬於金字塔尖了。

如果指作品「普遍」的範圍,也不是很好比較的。因為文學種類太龐雜,所謂「深度」和「優秀」不好橫向比較的。你翻出一首絕句和一部長篇小說比誰有深度顯然是不現實也沒有意義的。關於這方面我只能說在商業化文學能觸及的層面(主要是小說戲劇等)人家確實比我們要高產。因為人家商業化寫作發展得比較好比較完備也比較全民化,職業作家有相當一部分可以過上很得體的生活,我國則不同了。

至於所謂深度,更是一個比較主觀的概念了。中國人比較崇尚微言大義,有很多東西看起來深度不大其實可以挖掘得非常深,例如增廣賢文四書五經等。

最後,翻譯真的很重要!翻譯真的很重要!翻譯真的很重要!不只是不同語言之間的翻譯,古外語與現代外語,以及古漢語與現代漢語的翻譯,都非常的重要!直接影響了讀者對於作品的理解。


總是發不出來,未知錯誤,

是不敏感詞?是


我只能說你讀的書還是太少。


謝邀。

題主比較的是中國和外國,私以為不公平。中國是一個國家,外國是很多國家,直接比很吃虧。事實上如果單拿任何一個國家出來可能沒有超越中國的。能在文學上與中國相提並論的只有德英俄法意這五個國家。(順便感慨一下國內很多小白都喜歡談論外國或者西方,總覺得中國文化可以與之抗衡,做著上國迷夢,殊不知西方和外國是許多國家的統稱甚至是世界的別稱,中國怎能與世界文化抗衡?)

如果非要比,那麼就十九世紀以前而言,文學四大體裁中明清小說至少持平西方十九世紀以前的小說,詩經樂府唐詩宋詞至少持平西方十九世紀以前的詩歌。散文方面中外差異太大,不予評論。戲劇中國不如外國。(以上都是單論深度,數量上肯定比不上西方)

二十世紀西方文學不斷創新再加上融合西方文化導致二十世紀文學複雜深奧,中國缺乏大規模創新,文化也不如西方先進,所以二十世紀文學深度是明顯落後了。不過二十世紀的西方文學不見得一定好,比如意識流不見得深刻。而且二十世紀西方文學作品哲學、政治意味較重,兼有技巧探索和戲謔模仿,內容和門類很多,這方面也比中國文學強。但是這也同時導致西方現代文學太雜,其價值地位還存在爭議。不可否認其豐富深刻,但是也可以懷疑其過於賣弄,不夠純粹。

很多人認為外國文學更深刻也與自身是中國人有關,不熟悉西方文化和語言,自然覺得深奧一些。


只是文學傳統不同。不能說有優劣之分。我們基本的民族自信還是要有的。西方歷來注重的是logic。我們如今習慣了用西方的各種批評理論來評價中國的文學作品,難免覺得自己的東西沒有深度。總之不要妄自菲薄,多讀一些書,你還是會有所發現的。


不知道為什麼被邀請,但還是謝謝啦。作為一個外語專業的學生,我還是不覺得以我的水平可以對這個問題進行回答。

就我自身來講,無論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我讀的書都不多,但是我覺的不管是每個文化,都有屬於其自身的特色。

我國的文化內涵在我看來是再深邃不過的,無論是從語言魅力還是文學角度。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已經舉報不客氣。


雖然不知道為什麼被邀請,還是謝謝。

然而我是弱渣大一理科生一枚,最近的閱讀量都是文獻了,題主邀錯人了是不是?

只能表示科幻方面確實如題主所言,中國科幻尚不能達到世界一流水準,但。。。。這其中原因過於複雜,恐怕不是我能回答的了。


每個國家的作者擅長的描述方法都不一樣 誰都不能保證都get到


首先境界也是有側重點的,就像有人問抽象和寫實哪個更好一樣,側重方面不同,為什麼要比呢?


每個國家的文化不同,就像你看美劇和看本土劇一樣,本國因為熟悉,外國因為不熟導致吧,各國思維模式不同。

而且你說中國小說流於表面,說明對本國的文化認知上比外國深,還有個感覺就是中國小說你看一遍感覺懂了,其實你沒深入,就不再讀了,外國小說和你思維不一樣,一遍可能不理解,就再讀,多遍和一遍感覺是不同的。還有個重要原因就是人云亦云了。

讀了這麼多小說並不感覺中國小說做多少,可能外國小說花樣多,也就是流派,而中國再怎麼多,也比不過外國200多個國家,你說呢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請問是什麼標準讓這樣你覺得呢?雖然錢鍾書也是一個大家,但那也畢竟是一家之言,你若想驗證他的說法,不如親自多看些中外文學自行比較,看完之後估計你也知道答案了。


不知道你所說的深度,是指哪方面的深度。如果用來講訴與人斗其樂無窮的話,一個中國的智慧就可以打敗世界。如果對於人性的刻畫,國內也不缺乏好的小說,一本《紅樓夢》,刻畫多少經典人物。只需一葬花詞,相信林妹妹的性格天下皆知。


我初中畢業之前看讀者青年文摘的時候就覺得外國啥都好。上了大學出了國,覺得咱們國家也不是那麼差。發現以前原來就是鳳姐的水平。


知乎有一個習慣——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不知道題主所謂的深度挖掘指的哪方面?

人性的刻畫?主題的宏大?還是情節的繁複?

四大名著隨便一本夠深了吧?

金瓶梅之流呢?

現代的譬如莫言,余華之流的,我也不覺得差啊?

要深度:魯迅《故事新編》,錢鍾書《圍城》之類的如何呢?

以上是其中一個角度,而且我還只是業餘末流文學愛好者,所提的書籍僅限於我自己所看的,未必十分深刻,而且勢必遺漏了很多更好的書籍。

另外,書籍的深度不只是書籍本身內容,還在乎讀者的挖掘,你以為你真的都讀出了書籍的全部深度?


推薦閱讀:

《追憶似水年華》的最佳譯本是?
為什麼外國文學很難懂?
對於外國文學,怎麼選擇更好的譯本?
如何評價文學翻譯(譯作)的好壞?
文學作品裡有哪些經典的相逢場景?

TAG:外國文學 | 中國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