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以後會怎樣發展?

汕頭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經濟特區之一,龜速甚至倒退的發展步伐卻一直為人詬病,甚至被笑稱為經濟特困區。而最近一段時間,華僑試驗區的建設以及以色列理工學院的開設等一系列大工程似乎預示著汕頭要開始迎頭趕上加快發展,這使很多人對以後汕頭的發展又有了一點期望。想請知乎裡面的潮汕人進來聊聊汕頭甚至潮汕地區以後會有怎樣的發展?


不管它以後怎麼發展,以後我都會回來發展它。


相信很多潮汕人都很關心潮汕地方為什麼發展不起來,這個話題我也相信很多潮汕人幾乎談爛了。

而且談這個話題也有一點的敏感。

我們經常在想,我們潮汕這一個地區作為全球潮汕人的故鄉,當我們潮汕人全國乃至全世界創造無數的財富故事或稱之為傳奇,但是我們潮汕本土在改革開放這麼大的歷史背景下,卻基本拿不出一點成績出來。內外兩者偏差是存在什麼原因呢?背後問題又出現在哪裡?當我們去想這些東西的時候我們就會覺得很不值得,尤其是汕頭人。

潮汕在這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它是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但偏偏佔據了這三者卻發展不起來。

天時其實就是以汕頭為代表,它是我國最早的四大經濟特區之一,它是最早享受國家改革優惠政策,也是能夠最早把握這個發展的時機,這個就是天時。

地利,地利是潮汕地本土地方水土非常好,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北回歸線橫穿潮汕,氣候溫度非常適合人的居住,而且我們人生存最大的因素就是水。汕頭是全國唯一一個有五大河流經過的地區,並且擁有內海灣。我們知道的有韓江、榕江、練江三江彙集之後出南海。這個就是地利。

至於人和,人和裡面有兩個最重要的一個是華僑,一個是潮商,這兩個資源對本土發展也是很重要。這就是人和。

沒錯,我們潮汕就是在佔據天時地利後它竟然發展不起來。

從一個區域發展來講,它有幾個重要因素,一個是政府,一個是人才,另一個就是投資。潮汕其實在這三方面都存在挺大的問題。

首先從政府來講,政府的政風給人的印象就不好,或者是說執政能力較低。

人才方面不管是本土還是外來,都不怎麼想來潮汕地方發展,都對這裡沒有什麼好感。

從投資的角度來講,現在還是很多人不願意來潮汕做投資的,因為它的風險高,成本也高。

所以從這三方面來講,潮汕是有很大的問題。也就是這三個因素一直導致潮汕無法發展起來。

但是呢,問題往往不是這麼簡單。打個比方,潮汕人甚至外地人都會喜歡吃牛肉丸吧?為什麼都喜歡,因為它有彈性,它為什麼會有彈性?因為它是手打的。在這裡就涉及到表面的原因和深層內部原因。就像我們喜歡吃牛肉丸,我們喜歡吃不是喜歡它的彈性而是它是手打做的。因為手打的它才那麼好吃。同樣的道理,潮汕這個地區發展不起來,確實都是以上三者的問題。但是又是什麼原因導致政府政風的問題,人才的缺乏,投資的乏力呢?背後才是導致潮汕真正發展不起來的原因。

在這裡只能來推斷總結一下觀點,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熟人文化下的人情社會,商業傳統下的意識泛化】

我們先談第一個,第一個就是人情社會。特別是在潮汕地方人情色彩比其他地方還要濃厚,可以說是中國人情社會裡的戰鬥機。

這裡頭的第一個因素就是宗族文化。宗族文化是潮汕人情社會結構的基礎,其他各種各樣的關係只不過是宗族關係延伸而已,如果你是生活在城裡,那可能對這個東西相對會比較陌生。但是對於我們這些農村長大的人來說,就是再熟悉不過了。因為我們從小到大就是在一個有著叔伯兄弟和寨內叔孫的環境下生活的。宗族關係伴隨每個(潮汕)人生下來就有的。同個宗族的人有著同樣的姓氏,住同個地方,有著共同利益,而且拜同個祖先,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是自己人,自己人就得在有需要幫忙的時候就得站出來互相幫助。我相信每一個潮汕人在一輩子中多多少少會受龐大的宗族關係網的照顧及幫助,是一定會的,不要小看這種宗族關係,對每一個人的作用,它具有一定的積極性。在這張宗族關係網裡面,作為其中一個成員,你若想去保持屬於你自己的這張網良性發展,就一定靠人情世事。今天我幫助你明天你幫助我,今天我欠你的明天我一定還你。所以人情世事在宗族關係裡面是最重要的,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就是因為華僑文化和商業文化強化潮汕人情色彩,為什麼這樣說呢。華僑去到國外,漂洋過海,為了生存發展,一定得找到一個組織可以讓他們自己去靠攏,這個時候從我們本土帶出去的這種宗族的形式就是最好的形式,所以當潮汕人去到國外的時候,往往會比我們本土人更講究人情。這個是華僑一方面的。至於商業文化,潮汕人做的生意都明白一個道理,就是做生意最重要的東西就是人脈,人脈多了,社會關係一定就多,社會關係多生意就好做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潮汕人都有個固定的思維。朋友這東西,錯交無措放。認識多了一定是好事,所以呢,我們要去獲得這些人脈就一定也得靠人情,不靠人情的話就不可能去獲得一些人脈,生意就難成功。所以這個是商業文化對於人情色彩強化的一個體現。

第三點就是我們本土資源競爭重要,在古時潮汕就已經形成一個格局,就是人多地少,在這樣的情況下資源相對缺乏,尤其是本土資源,所以大家都要在這樣的一種社會環境下與人競爭,本來東西就是缺少的,你要拿這些東西,你就得靠社會關係,想要有社會關係就依然靠人情去維繫。以現在來看,比如汕頭,汕頭人口密度是全國人口密度的17.9倍,是廣東人的4.6倍,到現在我們其他社會資源還是跟人口依然存在衝突,如我們就業機會,一般來說,想在潮汕要找到好一點工作的化,沒有一點社會關係人情關係,是很困難的,這個是第三個因素。

那我們再來談談人情社會究竟會帶來什麼負面影響。

第一點就是它會影響到一個地區的執政能力,為什麼這樣說,我們在這裡可以講幾個故事。

在那個時候計劃生育抓的比較嚴,那些去抓計劃生育的幹部是比較慘,他除了是幹部身份外,他也是宗族裡面的一員,如果當他去抓計劃生育的時候,抓到剛好是他的親人的話,那些人就會對他說:你這個「食父仔」,你還說是自己人,別人不抓就抓自己人,你今天敢抓,我們兩家以後就絕交。這是當他抓比較親的人的時候會出現的這種情況。如果去抓比較疏遠的人呢?就會出現另一種狀況:你這個「吐血仔」,某某人跟你這麼親,他們不抓偏偏抓我們,你們不會有好下場的。所以呢,往往就會出現比較有趣的現象。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就是因為潮汕是一個熟人社會,而我們法治社會有個假設前提,就是公民社會,所以在潮汕寧願不講規則也不去得罪人。這個就是潮汕人的邏輯。

再講一個例子,以前我有一個同學,他高中開摩托車時不怕交警抓到,如果被抓到,只需打個電話,然後跟交警叔叔說某某人是我的某某人,這種東西在潮汕就是人情電話。這是經常有的。這個也是人情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的體現。它也會影響到一個地區的執政能力。它是雙向,不是他不想去做好,有些時候他確實是受到這些關係的阻撓。

另一個負面的影響就是會給外地人帶來不良好印象。外地人通常都會覺得潮汕人很排外。而且毫無規則可言。因為我們潮汕地太過講究人情,政府辦事很多時候受人情關係的左右,他按國家的政策去辦事是比較難的。所以外地人來到這個地方後呢,不管是居住也好投資創業也好,他都一定得去跟政府打交道,但他跟政府打交道的過程中,他就會發覺不對勁,怎麼辦一點事都那麼難,那為什麼那麼難,就是說他剛來到這個地方,他熟悉的人少,在這熟人社會中是很難生存的,而且在這人情關係網裡面,他進步去,即使要進去也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來到這個地方他們會很難過,很失落。而且還有另一種體現就是外地高等學歷人才一般不會想來到潮汕地方,當他來到地方後呢,他內心的期望值是很高的,認為以我的本事及能力是一定能在這裡闖一番事業的。但是後來他們會漸漸感覺到在競爭中經常落敗,他輸給的不是自己,而是潮汕這個人情社會裡。在潮汕不要輕易看輕一個打扮非常丑的人,他背後或許有一股強大的後台。所以外地人在競爭中是毫無優勢可言。這個就是排外,沒有規則。這個就是人情社會所帶給潮汕的負面影響。

談到這裡我們就得再談到另一個問題。就是上面所說的【商業傳統下的意識泛化】

我們先來講個故事,我兩個朋友,兩個都在學醫,他們都在讀研究生,剛好去年過年的時候就問他們畢業後怎麼打算,要回家還是留在廣州。一個想回家一個想留廣州。然後我就問他們回家做醫生與在廣州做醫生有什麼差別嗎?其中就很肯定的說當然有差別,在外面醫院當醫生,賺錢是靠醫院的福利,獎金分紅。在老家的話就是靠紅包。方式是不一樣的。然後我就接著問難道在外面就沒有紅包可賺嗎?他說不一定,在外面的醫生也都默認一種行為,就是如果病人是潮汕人,他給紅包的話,是一定會收的。因為不收白不收,也正因為所有醫生認為潮汕地方給紅包是一種傳統,這種情況就是潮汕商業傳統下的意識泛化。那什麼是商業傳統下的意識泛化,簡單理解就是潮汕人長期在這種很濃厚的商業氛圍下,在重商文化潛移默化下商業意識就進入了各行各業。上面所說的醫生就是一個例子。

在我們思維模式下我們承認凡是需求的東西不管什麼都可以通過買賣關係去完成交易。如果這種意識進入了公務員這個行業,那是什麼樣的後果,我們可想而知。如果當官的把手頭的權利去當成一種商業去經營,後果肯定是....你懂我懂得。但我們談到腐敗的時候我們又必須承認一點,腐敗這種行為在每個地方都會出現的。只不過或多或少,嚴不嚴重而已。但是很不幸,潮汕就是屬於非常嚴重的行為。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想,同樣都是人,那為什麼潮汕這個地方就比其他地方環境更腐敗呢?怎麼說呢,只能說潮汕是有一片非常適合腐敗滋生的土壤。潮汕這個地方官與民之間會達成一種共識,就是在辦事的時候,想要獲得公共服務的時候,現付錢再辦事,要辦事先付錢,你情我願。所以凡是能用錢解決的辦法是一種非常好的辦法。它是一種雙向的選擇,官有問題,我們民也有問題。是兩者共同去造成這樣的環境情況。

好了還是莫說太多了,等下我被人抓去怎麼辦....

在這裡我們只能默默去祝福我們的家鄉,一切順其自然,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我是一個在汕頭邊陲的人吧,偏遠到走路十分鐘就離開汕頭市。所以對市區不了解。我僅以我對我們那一帶,兩三百萬人口的大潮陽談談我的看法吧。

一個地區經濟是否能發展,除了天然稟賦(汕頭真沒什麼特別的稟賦,低素質民工,為數不多的海產算么),主要是交易成本是否足夠低。香港能成為大都市,就是交易成本低,這些成本包括制度成本,運輸成本,人才流動成本等等。

據我的印象吧,跟潮汕人有關的詞,有重情重義,宗族,經商文化什麼的。宗族和情義其實是一個硬幣的兩面。潮汕地區就像公元前的希臘一樣,資源稀少,人口眾多。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是很微妙的。為了生存,同族之人可以抱團成村成寨;為了生存,同族之人可以同室操戈。外地人知道的最多的潮汕話就是「自己人」。在廣州,潮汕人都是自己人;在汕頭,潮陽人都是自己人。在鎮里,同村人是自己人;在村裡,同房(房是族的進一步分化)是自己人;在房裡,在大宅子里都一樣可以區分自己人和外人的。類似於這樣子的多層次人際關係,其實構成了鄉下的自製體系。這種體系有很大的影響。

比較大的影響是對政府權力的制約。在鄉下,政府要聽人民的。不然火燒政府大樓是很可能的,火燒欽差也是可以的。落後地區要想發展,就必須由中央機構出面,集中社會資源辦大事。就像韓國那彈丸之地,舉國之力搞個三星一樣。我們那的政府,其實連收稅都很難。一年收不到幾次稅,一次收個幾百塊。去村裡收稅是極少的事情= =。

公共交通基本由私人壟斷。漫長几十公里國道上,沒有一輛公交車,要去市區只能坐中巴,來回四五十塊路費。這麼高的交通成本,人員基本沒法流動了。要謀生就去珠三角吧。

公共事業經常也是私人壟斷的。水電基本都是私人控制。我們村裡一噸水三四塊。我外婆村子一度電好幾塊錢。賣豬肉還好說,只是不許別村人來賣而已。當然同村的賣豬人是可以合謀提高定價的。村子一般是由少數人控制的,核心資源是土地。賣地給不明真相的外人,然後捲款而逃是常有的。至於基礎設施建設么,這個不好說,有的村子是能集中力量蓋小學和修幹道的。有的就不好說了,有的村子幾萬人口,人們也不太窮,都還沒鋪上水泥路。

指望靠村民自治這種模式來推動地方基礎設施建設,更別提推動地方文化建設那是不可能的。傳統小農經濟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好好就能過活。這種思維模式在鄉下依然深入人心。感謝珠三角經濟的蓬勃發展,樸素的阿公阿婆大叔大嬸發現他們的教育思想是非常正確的,在他們英明思想的指導下,家裡經濟狀況終於原來一天吃五頓,頓頓吃開水泡飯+白番薯的日子終於升級為一個月能有四五千收入,除了地里長的蔬菜,還能去買幾斤豬肉改善生活了。我00後的幾個侄子,都是小學畢業就去廣州打工了~讀書無用真的是深入人心。

汕頭會怎麼發展?我其實很少關心這個話題。今年年中回家竟然發現了一輛公交車!!汕頭還是可能發展的,只是需要時間。隨著時代的推移吧,珠三角產業升級什麼的搞完了,老一代人逐漸退出時代的舞台,新的年輕人或許能用一種更加前衛的觀點看待人與人,人與城市之間的關係吧。人民能夠重視文化,尊重法治,接受現代商業規範,或許就行了吧。

我想,指望有個別人像救世主一樣改變每一個潮汕人是不可能的。在現代社會的日積月累侵蝕下,潮汕地區或許真的能現代化。


本人外省人,這兩年跑了幾次潮州,喝了不少單叢,吃了不少滷水,交了不少潮汕朋友,略答幾句。

從地理位置上看,潮汕地區地理位置一般般,不及珠三角和漳州廈門。粵東多山,交通條件較沿海平原差。從汕頭港的經濟腹地來看,無非是沿著韓江流域走,最北達到河源、梅州就已經很不錯了。在汕頭西有廣州深圳、東有廈門,幾個大港口把汕頭壓的死死的。汕頭港泥沙淤積,大船不易進入,這也限制了汕頭港的發展。

前文提到,粵東多山,雖然潮汕不像梅州客家人地區那樣山地地形為主,但也並不適合耕作。總的來說,在廣東,潮汕地區的經濟是落後的。過去多子,為了養活多餘的人口,潮汕人採取了下南洋的政策,又叫「過番」。潮汕人不怕吃苦的耐力令人讚歎,不少人葬在南洋,但絕大多數的人頑強的活下來,然後辛辛苦苦掙錢,寄錢物回去,這叫「番批」。潮汕人闖南洋的歷史,就是中國人進行海外開發的先驅史,其中多少血淚汗水,令人動容。

過番的成功,讓很多人產生了這樣的模式,拚命生,拚命生男孩,然後養到十四五歲一把扔到南洋去,然後賺錢回來,一下子從最窮的變成最富的。當潮汕人在海外人越來越多,就催生了越來越多的商人。潮商人數之多,海外勢力之大幾乎不可想像。南洋本地人基本上是不開化的一撥人,中國人去了,完全把握了當地的經濟,甚至連國家都建立了,奉清朝為正朔,遣使納貢。當清朝聽說中國人在南洋搗鼓了個國家時,舌頭伸的老長。

說了這麼多歷史問題,就是想說,南洋的中國人,除了福建人,多為潮汕人。這些人有錢、有能力,除了食古不化的清廷和故步自封的我朝太祖時期,不籠絡他們的就是傻子。改革開放,立馬四個經濟特區,就是深圳珠海廈門汕頭。當時不知道招誰進來,一看南洋潮商有錢,又是中國人,趕緊拉攏他們。潮汕人有著極重的鄉土意識,你要拉他們回來,給他們一個深圳他們才不樂意,如果家鄉不發展,他們也就馬馬虎虎。但如果說要建設潮汕,立馬歡欣鼓舞。汕頭特區就是為了拉攏南洋潮商的,拉他們回來投資,不僅建設潮汕,還有廣東,更有全國。這在改革開放初期,對於經濟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潮汕確實窮也是實話,底子差,想要一天兩天搗鼓成深圳,難度不小。

如今幾十年過去,國家也富強了,實際上南洋僑商的錢已經不重要了,他們的政治意義已經遠遠大於經濟意義。一帶一路既是經濟政策,更是政治政策。所以汕頭要發展,不能指望海外潮商了,他們確實也沒錢了。

潮汕沒有自己的名牌提高知名度(福合埕除外),如今招商還是找潮商,而不是更有實力的歐美日韓資本。外資進不來,怎麼發展?這和投資環境也有關係,小可不知箇中原因,如能在政策上改進則是幸事。

還有潮汕地區是個比較排外的,這個想必潮汕人也相當清楚這一點。上面玩一套,潮汕自己玩一套。潮汕人的方言,差不多在全國也是比較難懂和難說的,這也阻礙了潮汕的發展。

人才流失也是非常關鍵的,有的朋友提到,潮汕年輕人往往不想回潮汕發展。很簡單,在廣深東莞潮汕人多的去了,賺的也多,回去作甚?一個月兩三千塊錢,工作不好找,進個油水好一點的單位求爹爹告奶奶。好多人怒考公務員,但畢竟名額有限,想想還不如在外面打拚。潮汕貴為海濱鄒魯,人才濟濟,但回家發展的不多,很多人在珠三角和港澳安了家,這邊有同鄉提攜,何樂而不為。我同事受過高等教育的潮汕人多的去了,沒一個想回去的。有的潮汕女孩子,在廣深發展的不錯,回去就被催婚,煩得要死。

本地人才不想回去,外地人才也進不來,廣東乃至國家招募公務員,惟獨潮汕地區的不少職位要求會說潮汕話,這幾乎堵死了外地人來汕工作的信心。

曾幾何時,汕頭貴為廣東最好的沿海開放城市之一,粵東第一大港實至名歸,當時還沒有深圳,珠海也就是個小鎮,汕頭無論是港口還是城市水平在全省都僅次於廣州。如今汕頭要發展,就要加大開放,有好的政策能吸引人才甚至外省人才,吸收外資,更要有著富裕的腹地。不能指望汕頭自己,潮州、普寧、揭陽、揭西加上梅州、河源甚至汕尾等等都要富裕起來,汕頭才能有著更好的明天。

-------------------

1,我真的不是潮汕人,我是安徽人。

2,我其實真的沒去過汕頭,我只去過潮州。但為什麼對汕頭有一些淺薄的了解,是因為我有一部分工作內容是和這個有關的。


匿名吧,先介紹下自己,汕頭土著,廣州本科,珠三角就業,最後回汕頭工作。應該說這個問題是我一直所思考的。汕頭的過去大家都清楚,我想要考慮汕頭的未來,還是得說過去,到底汕頭是因何而發展,也因何而衰敗。

一、那段遠去的歷史

1860年二次鴉片戰爭,汕頭被迫開放,汕頭開始走進歷史的視野,很多人以為汕頭是因為二次鴉片戰爭才出名,其實不是。自明朝以來,汕頭(澄海)就是粵東最大的港口,澄海的樟林港已經是僅次於廣州的廣東第二大港口,也由於有這樣的條件,潮汕人去南洋過番才有了途徑。到二次鴉片戰爭,汕頭一直因港而興,也因港而立,到了二次大戰期間達到頂峰,成為僅次於上海的港口。

二、改革開放之興

鄧小平要改革開放,由吳南生主持,吳南生本身是潮汕人,也希望藉助吳的身份吸引潮汕華僑回國投資,而吳想到的也是汕頭,所以汕頭有幸成為第一批特區,這是汕頭之幸,也是時代的必然,中國要吸引外資,最容易的就是這些同文同種又有報國情懷的華僑。因此汕頭走上了快車道,國家給予特區各種特權,包括外資企業所得稅減少,出口退稅,進口批文等,各類特權。潮汕人在此之中發了一筆,有利用此做實業的,也有利用國家出口退稅漏洞騙稅的,更有地方利用國家優惠政策虛開增值稅發票,用於其他地方扣稅,一時間潮汕地區出現了不少皮包公司,倒賣批文、虛開增值稅、出口騙稅等等。國家給的不少特殊優惠政策被一些人鑽了漏洞,發了橫財。

三、收緊政策

潮汕地區的出口騙稅和虛開增值稅發票最後受到中央的重視,兩項案件最後抓了不少人,也有人被判死刑,最後的負面影響牽連到汕頭的所有企業,對於正當經營的企業給予沉重打擊。當年針對潮汕地區的這些情況,出口退稅採取了嚴格於其他地方的措施,導致退稅的難度大了許多。另外,不少地區的國稅局宣布不承認汕頭的增值稅發票。這兩個相當於不管是出口還是內銷,汕頭的企業都面臨了極大的困難。所以2000年,前後,汕頭出現了經濟負增長,汕頭開始了失去的十年。地方政府財政收入薄弱,上級爭取不到優惠,本地企業發展不起來,外資投入寥寥無幾,汕頭一切停滯不前。

四、文化思考

前面講了那麼多汕頭的輝煌和不足,是要各位看官做下對比,100年前的汕頭人跟現在的汕頭人其實是同一個文化背景的人,為何現在的汕頭人給很多人這種負面的印象?到底哪一種才是真實的汕頭人?上面很多朋友列舉了汕頭種種的落後,這是果不是因。是因為汕頭經濟發展的不好,所以公共設施落後,各種的不合理,說到底還是一個字窮!那歸根結底,汕頭到底因何而落後?

地方要發展不外乎三個條件:政策、地利、人和。汕頭有沒政策?2000年以後幾乎沒有,地利?交通算便利,可是夾在廈門和深圳之間,港口腹地小,人和?經濟發展得不好,優秀的人才都留在珠三角不願意回來。所以過去10多年,汕頭幾乎停滯不前。

五、未來猜想

1、政策。從大環境,10多年前的狗屁事已經過去,也沒人再提,之前的負面幾乎可以不考慮,而從國家大局而言,汕頭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一節點,不能缺少,從廣東而言,現在江蘇後面追得緊,一不小心就被超過,廣東要保持優勢,只能寄望粵東西北,而整個粵東西北就粵東最具有發展的條件,平原、海峽西岸經濟區,華僑多,人才也多。所以不管中央和廣東不會吝嗇給汕頭政策和資金支持。

2、地利,汕頭最近幾年交通大發展,特別是廣澳港、高鐵聯絡線的建設,以及即將建設的廣汕高鐵,都是打通汕頭的任督二脈,拉近汕頭與珠三角距離。

3、土地。中國的經濟發展一直跟土地離不開,從黃志光開始,汕頭就開始在東部填海,填海的成本非常低,但是填出來的土地拓展了汕頭的城市發展空間。汕頭曾經的兩個縣,潮陽曾是全國人口最多的縣,澄海是全國人口密度最高的縣。由於人口密度大,土地資源特別是建設用地極其緊張,導致以前很多項目無法落地。

4、人才。珠三角特別是一線城市房價漲上天,逼著很多潮汕大學生回家工作,這為汕頭的發展提供了不少人才。

5、政府,汕頭的政府執行力一直被外界詬病,現在的陳良賢書記和劉小濤市長是兩位敢作為、想作為的領導,在他們領導下的汕頭政府有了很大變化,執行力提高了不少。

基於上面的幾點理解,我認為汕頭的未來發展還是可以期待的。共同努力吧各位汕頭人,輸人唔輸陣。


為什麼潮汕人做生意的多,能成偉大企業家的少?

「哇,膠己人!」

「潮汕的呀?你們做生意很厲害的,你家是開店的吧?」

以上分別是:當說出「我是潮汕人」時,潮汕人和非潮汕人的反應。尤其是後者的反應,讓我印象深刻。

潮汕人=生意人?

潮汕人被稱為「中國的猶太人」,做生意的真的很多,但能成為偉大企業家的有幾個呢?掰掰手指數一下,除了李嘉誠、馬化騰,還有哪個潮汕企業家的名字,是家喻戶曉能脫口而出的呢?恐怕很少吧。

這個現象不得不讓人深思、值得討論。那些富二代、官二代的生意人,不在討論範圍內。他們有豐厚的成功基礎和條件,若還整不成事,真是對祖宗的侮辱。

?讓我們把目光落在這群特殊人群上吧——潮汕草根創業者。

?潮汕人創業最流行的方式就是合夥。

你出錢,我出力,一拍即合。合伙人往往是親戚朋友,多多少少帶著感情羈絆。至於公司股權分配、利潤分成等問題,合夥前先不提,提了傷感情,大家把生意做大了再說,有錢一起分嘛。

?這就容易醞釀出一個問題——撕逼。

公司不賺錢,埋怨對方不努力;公司賺錢了,害怕對方拿的比自己多。

以我親戚為例,他和堂兄合夥開了個廠,做汽車配件的,兩人各佔50%的股份。我親戚是負責市場擴展的,每天出去跑單應酬;他堂兄是負責工廠管理的,每天採購記賬、監督生產。

剛開始兩個人充滿拼勁,可時間一久問題就出現了。我親戚覺得他堂兄好輕鬆,每天就在辦公室喝喝茶;他堂兄覺得我親戚好清閑,每天找人喝喝酒抽抽煙。後來,由於工廠採購的一批原材料發生了問題,兩人爭吵。吵到後面,變成兩個家庭的爭吵。從此,兩人分道揚鑣,進祠堂拜祖見面時也不打招呼。

?而潮汕人做生意賺來的錢,怎麼花好呢?

鑒於我們討論的是草根創業者,很多創業時甚至一窮二白,若年輕點的一般也是單身。

這個時候,家裡的老人就發話了。「兒子呀,賺到錢,要把媳婦先娶了,把房子買了。」而絕大部分的潮汕男人都是孝子,也就照做了。仔細想想,貌似也沒什麼不妥。但本來能在手頭流通的資金,一下子綁在了房產和家庭上,想擴大規模、做大做強的第二次投資,又從何而來呢?

以我另外一個親戚為例(潮汕人就是親戚多)。他在深圳華強北做手機配件生意,事業正處於發展階段,卻因為孩子學位問題,在寶安區買了套房。手上的資金都買房去了,為了維持生意還得跟人借錢。現在雖然住進了新房,卻整天苦惱著去哪裡生錢。

?所以,潮汕人做生意的第二個誤區,就是過早把錢押在不動產上。

近期,一個深圳土著朋友對我說:「過年了,你們潮汕人都回家,整個深圳的菜市場幾乎要癱瘓掉了。」雖然是玩笑話,但不得不引發人思考。

潮汕人是在做生意,但做的都是什麼領域的生意呢?

批發?零售?牛肉火鍋?隆江豬腳?惠來綠豆餅?

絕大部分都是傳統行業,在互聯網橫行的今天,用傳統思維來經營傳統行業,也只能按傳統方式獲得利潤。相對以前賺少了,並不奇怪。

而一個潮汕人開的普通傳統企業,要做大做強,甚至上市,在今天艱辛程度不言而喻。

以我另外一個親戚為例(一下子暴露了這麼多親戚,老爺保賀,不要被打)。他在汕頭澄海做出口玩具生意快20年了。2008年之前,生意可謂是風生水起,賺得盆滿缽滿。而他也每天KTV、夜總會的,玩得心滿意足。08年後,外國市場對中國的玩具需求量急劇縮少。靠簡單的加工製造,已經不吻合市場需求了。而親戚的工廠沒有轉型成功,一蹶不振,至今還在苦撐著。

?因此,潮汕人做生意的第三個誤區,就是用傳統思維經營傳統行業且缺乏創新精神。

?說到創新精神,不得不談談潮汕的教育。

整個潮汕,拿的出手的大學,除了汕頭大學,請告訴我還有哪所?

高等教育的情況令人堪憂。我身邊還有家長,抱著傳統思想,「孩子學習不好不要緊,就讓他早點出去打工咯。」

去當服務員?去送外賣?去搞快遞?然後,工作幾年結婚生子,婚後為了柴米油鹽爭吵不斷?

這種「孩子學習不好不要緊」的話,只有土豪才配說出口。關鍵是,土豪的孩子敗家的真不多,大部分都才華橫溢、前途無量。

這個時代,是知識的時代。沒有文化真的很可怕。而整個潮汕,想再出偉大的企業家,必須從教育抓起,從轉變傳統思維模式做起。

柯玉圓,90後潮汕妹子,混過傳統媒體,也玩過新媒體,干過互聯網020商家運營,現為某上市互聯網公司碼字娃。

文章皆屬原創,有意轉載或合作者,歡迎後台留言,或添加微信號 keyuyuan92 交流。


潮汕地區除了會做生意的商人外,其實也有非常多有才華的人,是一個有底蘊的地方。

不說在外長大的,就是土生土長的。

微博上有幾個上千萬粉絲的大v就是潮汕人,比如同道大叔,偉大的安妮,艾克里里等等。

還有微博上有點影響力的作家,比如陳大咖,不加V(木子美,算半個),荷些,陳朝華(搜狐前總編輯)等等

獨立服裝設計師陳安琪

時趣互動CEO陳銳

央視主持人阿丘、謝映玲

也做出了不少小有名氣的APP,比如豌豆莢,兼職貓,zaker,有米,超級課程表等等

。。。。。

也很多攝影師,設計師,畫家之類的潮汕人。

廣州很多大學的教授來自潮汕

潮汕人在商業,文化,官場,科研都有建樹,應該是廣東本地人中最有才華的一群人,小公園的修繕,希望能吸引汕頭的文化創意人回去。

----

汕頭真實水平遠不止GDP表面那樣,瞞報或者經營不規範沒法統計,汕頭GDP僅2000億左右,人均比全國平均水平還少兩萬,是否瞞報只需下面三點就可證實。

1.汕頭竟然是人口凈流入地區(除了省會、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明星地級市,其他城市基本凈流出,比如GDP五六千億的徐州,凈流出人口就高達百萬,GDP一萬六七千億的重慶更是凈流出三百多萬人)

2.消費佔GDP比重高達70%,遠遠高於其他城市,包括北上廣深(大概40%多),其他城市一般不到40%。

3.上市公司數量有31家,市值大部分是一百億到三百億的企業,上市公司數量和總市值甚至超過了不少六七千億GDP的城市,也超過很多省會。放在大部分省份里,能排進省內各城市上市公司數量的前三,甚至第一。

4.富豪居住地,汕頭以24位位居國內城市第30,高於武漢長沙等強二線,放在中西部省份能排第一第二。


汕頭如果不經歷一場徹底的社會革命,是沒可能在城市競爭中存活下來的。

作為既招商又要投資的從業者,東北好歹對投資人還保持面子上的熱情與歡迎,潮汕地區最先遇到的卻是對方直接開價xxxxxxx。

都說東北人口凈流出,不小心查了下潮汕戶籍人口與常住人口數據,整個就珠三角東北特區呀,全世界範圍,沒有人口大範圍流動就沒有繁榮,珠三角發達程度始終與推普力度、對外地人友善度成正比,潮汕就更不及格


在「領導班子還是外地人來臨時幹個幾年」的這種情況不改變之前,不會有任何發展

其實是不是本地人不重要,來這裡只幹個幾年才是問題。


潮陽人路過。

我介紹下自己,15年高考考到杭州。之所以來到杭州,也是因為之前一直很嫌棄汕頭,跟大家一樣覺得汕頭挺落後,同時又很好奇為啥潮汕人都那麼自信,一口一個"外省仔",怎麼就那麼排斥外地人,那麼外省到底是怎麼樣的呢?所以我選擇了杭州。一開始來到杭州,對比下汕頭,我更加嫌棄汕頭了,實在是差了太多。但是這一切,從陳良賢上任之後,都改變了,我開始關心汕頭,讚美家鄉。陳書記來到汕頭就開始搞"創文"考驗市民們的愛鄉之情。毫無疑問,經過一年的雷厲風行的整改,汕頭髮生了幾乎是前幾年來都沒有的變化。小公園開始修繕,斷頭路打通,浸水路、破路各種翻修,加鋪瀝青,積極爭取新沿海高鐵汕頭段的定性,積極對接企業爭取項目落地,比亞迪輕軌也來了,寶能也來了,速度之快,規模之大,只叫我熱血沸騰。我知道,汕頭落下了太多,我們不該高興得太早。但是從這一年汕頭髮生的變化來看,汕頭已經開始變化了,陳書記說過了很多狠話,他敢於正視樓上提到的各種頑疾,他直言要處理汕頭的不良風氣,他也提出汕頭要全面對標廈門!事實證明,他不是只會喊口號!他是實幹派!很多項目說完不久就有了實質性的動作!這讓我很是欣慰。我也了解到,現在汕頭在大力追趕,東海岸新城漸漸成型了,CBD也開始建造!汕頭火車站正在蛻變成區域樞紐站,廣澳港區也正在擴大成十萬噸級大港!輕軌也緊張地進行著各種程序!我有希望,我也願意等,五年後的汕頭,應該會大不一樣!如果屆時汕頭有大變樣,那我要回到家鄉!畢竟那裡是生我養我的地方,大城市有他的好,但是如果沒本事的話,去大城市恐怕也沒什麼用!


sz出生,sz長大。且我是獨生:) 親戚幾乎都是在潮汕。。

只想說一句最深的感受就是潮汕地區有些長輩的觀念很可怕。

從小到大不知道被洗腦幾萬遍 慶幸自己不是在老家長大

不然真的不敢想像現在的自己會是什麼樣子。

不匿


說說我的看法,我是潮汕人。去年,家裡發生了黑社會打砸,家裡的門窗都被他們持槍打破了。

原因是幾年前的商業銀行貸款,當時我爸和一個要好的兄弟一起貸款做生意。(只能說我爸看錯人,這位仁兄後來攜款跑了)

現在商業銀行把它賣給了當地的黑社會,我們希望通過法律正當途徑解決。總之,這幫人就是每天派人強行賴在我家裡,深夜打砸。報警十多次,警察每次就是走過場,後來甚至不來了。後來我叔叔了解到是這些人早把上面的官收買了,那段時間簡直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家裡的小孩每天嚇得一直哭,我爸甚至想去自殺。

發不發展不好說,但是這種黑和官勾結的社會,真是讓人心寒。


樓主不要抱有任何希望。沒有一個公平開放的社會,任何一個地方都是沒有發展的。這裡的人重視潛規則 沒有契約精神 他們的會做生意 只不過是會和地方官員勾結。整個社會尊崇這樣的規則 這樣的地方怎麼可能有發展。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我是汕頭人。不匿名


不請自來! 我是16年應屆畢業生。在潮汕長大,大學期間在廣州上的學,與絕大多數潮汕遊子不同,我畢業後到汕頭工作,在一家國企做會計。 先說一說我為什麼選擇回來汕頭。其實很簡單,因為我怕輸,我怕我工作七八年後在廣州買不起房待不下去,因為我好面子,我怕最終還是要回來。 我大四上學期秋招的時候花了幾個月跑了無數場宣講會跟招聘會,簽了位於深圳龍崗區的一家號稱美國上市的企業,職位是會計。因為當時協商的是下學期再過去實習。因我自己本身沒有什麼會計經驗,因此在去深圳之前又應聘去了廣州某家通信網路公司做了兩個月的會計。當時我住學校,在大學城,公司在黃花崗,後來搬去番禺市僑,每天是九點開始上班,我七點就起床,七點半一定要出現在學校的公交車站,先搭公交再轉地鐵,上過班的都知道,車埤南上班高峰期是有多恐怖,於是我反方向搭到三溪再搭回來,後來去市僑雖然錯開人流,但客村那邊卻經常限流,晚上六點下班回到學校八點左右,才能在食堂吃上一碗我最喜歡的豬腳面。在黃花崗的時候那邊的工作環境比較差,大家都知道越秀老城區,樓都比較舊,後來搬到市僑就好很多,我們公司獨立租一層,因為這家公司的老總比較重視財務部,而且公司的整個業務都要靠財務部每天資金流入流出運作,所以我們部門是在老總辦公室隔壁,而且工作方面其他部門人員會比較配合我們。這是一段愉快的工作經歷,但畢竟這家公司比較小,當時我的心還那麼大,而且一開始並不打算在這裡長留,所以年前我就辭職了。年後我去了深圳那家公司實習,正式踏上會計這條不歸路。那是一家位於龍崗工業區的生產製造型企業,卻完全感覺不到深圳特區的氣息,它離東莞鳳崗只有十分鐘的車程。每天工作八個半小時,大小周,住的員工宿舍是2001年建,房間內沒有獨立的廁所跟浴室,地板是水泥地,吃飯的食堂是跟工人一起,每天加班到晚上九點十點是常有的事,因工作環境及生活條件艱苦,很多會計實習生都是來了又走走了又來,據說從15年十月份到我16年3月份我來這段期間,財務部已經走了三個實習生,一個正式員工。後來我發現公司很多員工都是其他省份的,反倒是廣東省內的很少,這是我才領悟到,這麼艱苦的工作環境明眼人一看就明白。我感覺我是被騙過來的,但是仔細一想,其實沒有存在欺騙,公司在招聘的時候只不過是避重就輕,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給你,這只不過是理想與現實的差距。關於會計,做的比較多比較雜,最經常就是與業務員打交道,因為財務總監經常在惠州分公司那邊,財務經理是個很能幹的個子比較矮的小女生,或許是存在性別歧視或者是因為我們財務經理的要求比較高觸犯到其他人的利益而且又不懂的去討好我們公司的老總只會埋頭苦幹,很多時候工作起來一波三折。你跟業務員拿給資料要催很多次才給你。經歷過這兩段工作經歷後,我真的很認真地思考過何去何從的問題。捫心自問,我在廣州可能要耗上前二三十年才能賣得起番禺像樣的房,在深圳即使是我們公司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房價都要三萬多一平,但因要建新的地鐵附近房價也飆升得很厲害。後來因為畢業論文的問題我暫時請假回學校,這是我做了個決定,無論怎樣,深圳我是不會再想去第二次了,剛好又面試上現就職的這家,在被詢問想被分配到哪個城市時,我答了汕頭跟佛山。現在在汕頭這邊,除了住的便宜外,汕頭的消費水平絲毫沒有對不起經濟特區這幾個字。但城市整體建造水平卻很差,老城區道路比較小,房子又很舊,聽同事說潮南潮陽更落後。路上還是有很多摩托車,但比起之前算是很有秩序。公交線路比較少,且等待時間比較長。在汕頭其實很少有外來人口,除非是去工廠那邊,對了,汕頭還蠻排外的,就我在的這家公司而言,員工大多數是家在汕頭的,像我不汕頭本地人但卻說著潮汕的妹子就經常被問怎麼要來汕頭balabala,公司工作環境不錯但還是要經常加班,員工平均年齡較高,新人很少不是每年都會招新,雖然工作上還存在少許人情但普遍是按規則辦事。


汕頭長大,汕大讀書。人生23年時光在汕頭。

是我愛的城市,也是我感到遺憾的城市。

但不管如何,都會努力地向外界介紹汕頭。

畢竟,是我的家與摯愛的地方。


當年的本科畢業論文,現在來看當然是然並卵,畢竟對於我們這些外飄的潮汕子弟來說,最重要的是逢年過節回汕能吃上牛肉丸和腸粉哇哈哈,哎,雖然心已死,不過還是發上來拋磚引玉~

======================================================================

題目:論汕頭市粵東中心城市地位現狀及發展對策

【摘要】:粵東地區包括了汕頭、揭陽、潮州、汕尾四個地級市,是廣東省內除珠三角外,位居第二的經濟區域。長期以來,汕頭市是粵東地區無可爭議的中心城市,而近幾年,由於汕頭市自身經濟發展的低迷以及其他兄弟城市的迅猛發展,汕頭「粵東中心城市」的地位日益受到挑戰。以此為背景,本文通過數量分析和政策分析相結合的方法,探討汕頭市在粵東地區的現狀地位,並以此為基礎對汕頭在產業結構、旅遊業、交通系統和城市形象等幾個方面的發展對策提出了相關的意見建議。

【關鍵詞】:汕頭市、粵東中心城市、發展對策

1引言

1.1背景介紹

粵東地區,也稱潮汕經濟帶,包括珠三角以外粵東沿海潮汕地區的潮州、揭陽、汕頭和汕尾四個地級市,有時也直接稱粵東沿海四市。粵東地區,是廣東省內除珠三角經濟帶外,位居第二的經濟區域。

歷史上,潮汕地區的發源地——潮州,曾憑藉韓江確立了自己在大潮汕地區一枝獨秀的地位,直至第二次鴉片戰爭後,第二批「五口通商」條約中確定開放的城市仍舊是潮州,而不是汕頭。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由於韓江的淤積,交通成本不斷攀升,再加之到了18世紀中葉,國際貿易已由木帆船時代進入了蒸汽輪船時代,因此要素流轉和產業聚集必須在韓江的幾個出海口中重新進行選擇。梅溪,也就是今天的汕頭內港,最後成為了歷史的選擇,由此促成了汕頭港的對外開放和汕頭的半殖民地化。

19世紀末期到20世紀初葉,汕頭藉助低要素流轉成本的優勢逐步完善自身的市場條件、交通條件和信息條件,1901年,汕頭城區已經有8個國家的領事館。汕頭成為粵東以至整個閩粵贛邊區域的中心城市。30年代上海的臨時中央,要上蘇區去,也要先坐船到汕頭登岸,再步行上中央蘇區。

汕頭市開始真正走上歷史的舞台。

1981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汕頭經濟特區正是成立。特區從1.6平方公里起步,10年後便發展到234平方公里。2007年,全市GDP達850.15億元,比1981年增長24.9倍,年均增長12.8%。汕頭地區生產總值從1978年的8.71億元,躍升到2007年的850億元,年均遞增16.5%;人均GDP從306元提高到2007年的17049元,翻了55.7倍。 與此同時,汕頭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已形成以海港、空港為中心,高等級公路、鐵路為骨架的海陸空現代化立體交通網路。廣梅汕鐵路、深汕高速公路、汕頭海灣大橋、礐石大橋、廣澳深水港碼頭、國際集裝箱碼頭、衛星地球站、國際海底光纖電纜主幹站等一大批重點建設項目相繼建成。

在2003年國務院批准的《汕頭市城市總體規劃(2002—2020)》中,明確汕頭市城市定位為「國家經濟特區;東南沿海重要港口;粵東中心城市」,由此,汕頭市成為了粵東地區當之無愧的中心城市。

1.2研究目的與意義

經過「807」和「815」特大走私案後,汕頭市出現了極大的信用危機,經濟也進入慢車道。汕頭市的GDP從1996年的16.04%下滑到2000年的7.3%,低於全省乃至全國平均水平;2001年更是出現了首次負增長,是全省GDP唯一出現負增長的地級市。汕頭市的經濟,舉步維艱。

而與此同時,粵東地區的其他幾個兄弟城市卻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揭陽市崛地而起,成為廣東省乃至全國範圍內一顆閃耀的新星;潮州市憑藉其固有的陶瓷業、旅遊業等優勢產業以及豐富的僑鄉資源,穩步發展;就連一直墊底的汕尾市,也砍「尾」成功,被汪洋書記給予了「爭當廣東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排頭兵」的厚望。

曾經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如今其粵東中心城市的地位已經遭受到許多人的質疑。本文希望通過數量分析和政策分析相結合的方法,了解當前汕頭市在粵東地區所處的真實地位。也希望能以此為基礎,嘗試提出自己對汕頭市今後發展方向的相關建議和意見。

2汕頭市「粵東中心城市」地位的現狀分析

描述一個地區發展情況的主要指標包括地區生產總值、地區人口和增長速度等等,下文將在這些指標的基礎上,利用算術平均值、中位數、上下四分位數、羅倫茲集中指數和潛勢分析等數量方法以及相關的政策分析,了解汕頭市當前是否仍是名副其實的「粵東中心城市」。

2.1算術平均值、中位數、上下四分位數分析

表一 粵東四市生產總值(2004-2010)

數據來源:《廣東統計年鑒2011》

由表一數據可得,粵東四市2004-2010年GDP的算術平均數分別為850.3、303.7、386.5、630.8億元;中位數分別為829.49、288.71、372.80、585.99億元;汕頭市上下四分位數分別為635.88、1035.87億元,汕尾市為205.75、390.04億元,潮州市為282.39、480.18億元,揭陽市為414.00、816.09億元。由以上統計描述數據基本可以得知,從經濟規模上看,汕頭市在粵東四市中仍獨佔鰲頭。

2.2羅倫茲集中指數分析

首先,使用羅倫茲集中指數對錶二進行分析,可以得到如下數據:

由分析結果可知,在粵東四市2010年末戶籍人口,汕頭市佔29.2%,遠低於揭陽市的36.9%,且該地區人口分布的羅倫茲集中指數僅為17.33%,儘管揭陽市所佔比例較大,但整體而言該區人口分布並不集中。

其次,使用羅倫茲集中指數對錶一2010年數據進行分析,可得出如下結果:

由分析結果可知,在粵東四市2010年GDP中,汕頭市佔總量的37.3%,將近2/5,而且該區2010年GDP地區分布的羅倫茲集中指數達到了27.60%,雖然絕對數值上並不是非常高,但在汕頭市人口僅占該區29.2%,且區域內人口較為分散的情況下,汕頭市對該區GDP的貢獻值可謂非常大。僅從這一點可以得知,當前汕頭市在粵東四市中經濟實力的龍頭地位尚無人可以動搖。

2.3潛勢分析

可得,汕頭市、揭陽市、潮州市、汕尾市的Vi分別為55296.52、55412.42、41427.42、8964.31,由於潛勢分析可以衡量一個城市在一定區域內對其他所有城市的「引力」之和,即影響程度,則分析結果同樣說明,汕頭市在粵東地區內相比其他三個城市有著更強的吸引力與影響力。

2.4政策分析

從政策上來看,當下廣東省支持以汕頭市為粵東地區中心的政策並沒有動搖。支持汕頭建設成為區域中心城市,實現與兄弟城市的功能區別、錯位發展,方能實現互利共贏,同室操戈,只能是兩敗俱傷。況且,區域中心地位還跟地理位置、文化歷史淵源都有很大關係。

省委十屆六次全會召開期間,正值汕頭經濟特區成立30年,汪洋書記參加汕頭組討論時指出,明確了汕頭的區域中心城市地位,才有利於粵東四市優化整合資源,防止惡性競爭,推進粵東經濟一體化進程,壯大整體實力,提高區域競爭力,他同時並要求汕頭抓住國家實施《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和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我省加快推進「雙轉移」、台海兩岸關係出現積極變化等機遇,加快汕頭打造區域中心城市。

走活汕頭一顆子,帶動粵東一大片,服務全省一盤棋,在可預見的未來,汕頭市粵東中心城市的地位在政策層面上很大程度仍能得到較大的保障。

3汕頭市面臨挑戰的分析

如上所述,應當說目前汕頭市「粵東中心城市」的地位仍未被取代。但應該認識到,現在的汕頭市的確是四面楚歌。接下來,本文將通過增長速度、平均增長速度、地區生產總值指數和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指數等數據以及相關的政策分析,探討汕頭市當前所面臨的挑戰。

3.1「增長速度」與「平均增長速度」分析

雖然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當前汕頭市在粵東地區「中心城市」的地位仍然較為穩固,但我們仍可以從上文的一些數據中隱約感覺到汕頭市所面臨的挑戰,接下來,本文將主要通過時間序列分析中的「增長速度」和「平均增長速度」兩個分析指標對汕頭市所面臨的威脅加以分析。

結合表一數據,利用

可得,汕頭市、汕尾市、潮州市、揭陽市在2004-2010年中GDP的平均增長速度依次為:11.30%、13.63%、12.06%、14.73%,汕頭市在粵東四市中,排名墊底。而更為值得關注的是,在2009-2010年,以上四市的增長速度分別為:13.9%、18.1%、14.1%、19.6%,汕頭市在增長速度上已經遠遠落後於揭陽市與汕尾市,尤其是揭陽市,其2010年GDP已達到1009.51億元,如果保持著如此迅速的增長勢頭,追趕並超過汕頭將不再成為一句空話。

3.2「地區生產總值指數」 與「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指數」分析

更直觀的,我們可以通過「地區生產總值指數」 與「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指數」兩組數據來分析粵東四市各自的發展勢頭。

上表清晰的表現出,汕頭市地區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已經居於粵東四市之尾,而由於人口基礎較大,汕頭市的人均生產總值更是大大落後於其他三個兄弟城市。

3.3來自揭陽的挑戰分析

  2009年粵東現場會揭陽站上,汪洋書記說:「現在揭陽的GDP比汕頭少250億元,幾個項目一上來,超過汕頭可能也是指日可待啊!」揭陽市的發展勢頭,可見一斑。

2010年,揭陽發展保持強勁態勢,前三季度全市GDP達687.72億元,增長19.3%,增速全省第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88.44億元,增長36.3%,增速全省第1;社會固定投資378.94億元,增長40.9%,增速全省第2;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7.19億元,增長28.0%,增速全省第1;全市完成進出口總額26.3億美元,增長24.4%

。這傲人的數字背後,是一個快速成長的揭陽。

此外,計劃首期投資585億元、年煉油能力2000萬噸的中石油廣東石化煉油項目,計劃投資150億元的中海油粵東LNG一體化項目,成功落戶並獲國家發改委同意開展前期工作;計劃投資50億元的揭陽潮汕機場今年建成並將正式投入使用。中石油、中海油、中電投、中廣核等大型國企先後落戶揭陽,寶鋼集團、五礦集團、中鋼集團、太鋼集團等大型企業進駐揭陽設立地區總部。

汪洋書記認為,揭陽目前的發展勢頭對汕頭中心城市的地位提出了挑戰。「我們支持汕頭成為區域中心城市,但是歷史的經驗證明,中心城市不是規划出來的,是干出來的。」這話的背後含義,不能不讓汕頭深思。

4汕頭市發展對策分析

4.1汕頭市經濟發展對策分析

4.1.1優化產業結構:以工業強市,推動第三產業發展

工業強市

數據來源:《廣東統計年鑒2011》

由表八可知,汕頭市工業占生產總值比重居於粵東四市之末。這一局面,有歷史的原因,也是汕頭市過於強調商貿的結果。

汕頭市,尤其是主城區的工業發展道路十分曲折,從19世紀中葉汕頭開埠一直到抗戰前,汕頭主城區的工業化開始起步,然而屢屢遭受波折:日軍侵華中斷了汕頭市海外資本和本地資本支撐的早期工業化;19世紀50年代,「三線政策」再次使汕頭市的工業化陷入困境;從70年代到80年代,汕頭主城區和後來的特區新建了大量的工業廠房,迎來了工業發展的黃金時期。然而,當時特區的進出口政策太優惠,導致很多搞實業的都轉向搞貿易,此外,90年代末期潮汕4市增值稅票不準流通的決定,再次中斷了汕頭的工業化進程。

再加之人文方面的影響,長期以來,汕頭市以「百載商埠」著稱,強調商貿,忽視了工業的發展,致使工業化到目前為止仍處於初期向中期發展階段。

當前,面臨著加速實現工業化和以信息化實現工業現代化的雙重目標,汕頭市必須繼續加強在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服裝製造業、塑料製品業、紡織業、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等傳統六大行業的投資建設;同時,在產業政策上促進產業信息化。大力發展以信息產業為龍頭的高新技術產業,使高新技術產業和信息產業成為汕頭經濟的前瞻性產業;要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實現工業產業結構的高級化和合理化,提高各行業內部的信息化和現代化水平。

大力推動第三產業發展

區域中心城市,應該是具有較強吸引力和輻射力的擁有綜合性職能的城市,在當前,這些職能中,較為發達的第三產業,顯得尤為重要。而如表九所示,汕頭市2010年的第三產業增加值指數顯然沒有達到一個區域中心城市應有的水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汕頭市要穩固區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就必須強化中心城市的綜合服務功能,大力發展以現代服務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進而對周邊地區形成強大的輻射、帶動和服務能力。

為此,汕頭要加快發展高端服務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商務會展、服務外包、文化創意等產業,努力打造成粵東現代物流中心、信息服務中心和商務會展中心;同時要著力發揮港口優勢,做大做強港口經濟,加快完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建設,推進鐵路、高速公路、港口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的統籌規劃布局,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無障礙流動;最後要著力發揮經濟特區的優勢,進一步推進服務業的對外開放,吸引港澳台服務業來汕投資發展。

4.1.2區內產業整合

2003年,經國務院批准,汕頭行政區劃作出重大調整,潮陽、澄海撤市建區,原市區5個區調整合併為3個區,其中河浦、達濠兩個區合併為濠江區;昇平、金園兩區合併為金平區;龍湖區保留,將原屬澄海市的外砂鎮、新溪鎮劃歸龍湖區;澄海市撤市設區;潮陽市撤市分設潮陽、潮南兩個區,南澳縣建制和區劃不變。汕頭市下轄6區1縣的行政區劃一直沿用至今。

然而,行政區劃的調整並沒有為各區的優勢產業帶來聯動效應。因此,應該著眼於錯位發展,互利共贏的原則,對各區產業加以規劃整合,形成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協同發展。具體而言,可以形成以下五個組團:

澄海「特色產業」組團:發揮「中國玩具禮品城」和「中國工藝毛衫名城」品牌優勢,加快蓮下、東里、隆都等中心鎮的規劃建設,強化澄海城區城市商業中心和生產資料物流中心功能。重點發展工藝玩具、紡織服裝和新型建材等特色產業,建成國內外知名的玩具禮品、工藝毛衫生產基地和產品交易中心。大力發展現代化農業及農副產品加工產業,發展僑文化觀光旅遊,建成城郊型休閑度假旅遊區。

潮陽「生態高新科技產業」組團:在規劃建設工業經濟帶、生態經濟帶的大背景下,加快潮陽和關埠、和平、西臚等中心鎮的規劃建設。依託海門港區,大力發展臨港產業,壯大紡織服裝、文具紙品包裝和食品加工等優勢產業。推進生態經濟帶建設,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效益農業和現代物流業;加快生態觀光農業等旅遊資源綜合開發。建成國內的紡織服裝、音像製品、廢舊電子電器循環利用生產基地與產品交易中心和海門能源基地、海門國家中心漁港經濟區、谷饒區域性客貨運輸次中心。

潮南「特色產業」組團:在規劃建設工業經濟帶、珠三角產業轉移園區的背景下,加快潮南城區和兩英、陳店等中心鎮的規劃建設。依託交通軸線,大力發展紡織服裝、塑料文具、機械裝備、食品加工,將國道324沿線和陳沙公路分別建設成為富有區域特色的輕工產業集群和聚集高新技術產業、特色產業的綜合經濟產業帶。積極發展效益農業,加強紅色旅遊、特色旅遊規劃建設。加快特色產品、工業輔料等特色專業市場的規劃建設,爭取發展成為國內的紡織服裝、精細化工、電子元件、文具用品等特色輕工產品生產基地與交易中心。

濠江「臨港工業」組團:重點發展港口運輸和能源、石化、船舶修造為主體的臨港工業,大型倉儲物流業,商務會展業、職業教育產業、海濱旅遊及體育休閑、現代效益農業,形成臨港產業基地和區域性港口物流集散中心、商務會展中心、職業教育中心、海濱旅遊與體育休閑產業集聚區。

南澳「生態產業」組團:發揮海洋優勢和對台優勢,在規劃建設南澳跨海大橋、跨海輸水工程、跨海電纜工程和雲澳國家中心漁港的背景下,加快可持續發展試驗區和國家一類口岸的綜合功能開發。重點發展風能綜合利用、船舶修造、海洋產業,轉口貿易及其配套的倉儲、運輸業;加快海洋生態經濟區和海島旅遊業發展及配套建設,規劃建設對台小額貿易區,拓展對台經濟合作。建成國家級5A級旅遊區、國家清潔能源基地和生態島。

4.2汕頭市旅遊業發展對策分析

汕頭市作為較早通過「國檢」驗收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其旅遊業卻長期面臨停滯不前的尷尬局面。如下表所示,在不少旅遊業的關鍵數據上,汕頭市仍落後於粵東地區的兄弟城市潮州。

彭華教授的「大旅遊觀」認為,城市旅遊業的發展不能就旅遊論旅遊,而應與城市發展的方方面面相結合。與此同時,彭華教授在主持汕頭市旅遊發展研究時,曾分別對城市旅遊者和景點旅遊者進行了研究,發現城市過夜旅遊者以商務會議和公務為主,約佔56.4%,而真正以景點觀光為目的的僅佔21.7%,且大部分來自省外,城市旅遊的吸引空間遠大於景點旅遊者,可以達到全國乃至世界。這種旅遊的吸引來自於汕頭內外貿易的聯繫,以商貿為代表的大流通業是經濟活力的核心,商務旅遊顯然應該成為汕頭旅遊發展的主導。

因此,汕頭市以發展商務旅遊、大流通業為核心動力,以城市的社會文化環境、城市景點建設和旅遊服務等為輔助動力,共同推動汕頭市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具體而言,應該做到:

4.2.1發展核心動力

汕頭是一個有著良好商務旅遊基礎的城市,商貿也是汕頭最活躍的經濟因素。以優良的商務環境將客人吸引到汕頭,將為其他旅遊消費帶來更多的市場機會。因此,確立務旅遊的龍頭地位,從城市硬體和軟體上營造旅遊發展動力。

汕頭市要促進流通業的發展,構建適合會展、商務、物流的大環境。目前,汕頭市的較為大型的會展中心只有林百欣會展中心,相關的會展活動也是少之又少,就是每年舉行的「潮汕美食節」規模也是小得可憐。而反觀「香港國際會展中心」、「廣交會」等諸如此類的會展、商務、物流與旅遊相結合,都取得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當然加強大流通業,也要在硬體上下功夫,汕頭市要利用已有的廣梅汕鐵路和機場,爭取早日完成南澳跨海大橋的建設,抓住沿海鐵路建設的契機,促進流通業與旅遊業的良性互動。

4.2.2發展輔助動力

傳統旅遊點和旅遊項目是旅遊業發展的基本載體。良好的旅遊點和旅遊環境對商務客人完成商務旅行和輕鬆愉快地度過業務閑暇具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商務旅遊和傳統旅遊項目具有很強的互補性。改造和優化傳統旅遊點,提高傳統旅遊項目的可游性,既是旅遊業發展的需要,也是營造商務旅遊環境的需要。汕頭的旅遊景點眾多,但亮點不多,應該站在全局的角度對其進行統一規劃,將眾多的旅遊資源作為一個品牌打出,而避免產生「滿天星星,不見月亮」的尷尬局面。

此外,還可以發掘潮汕文化,辦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動態旅遊項目如潮汕節慶游、潮汕風情游、潮汕美食游、潮汕僑鄉游等,對遊客都有一定吸引力,今後可將這些活動與商務活動結合起來,最大程度實現旅遊與商務市場的共享。

對待僑務資源上,要利用現有的關係網吸引華僑回鄉,從回鄉祭祖、探親、觀光再到投資實業慢慢進行引導。特別是清明前後很多東南亞歸國華僑,應合理系統地安排他們的行程,把各個旅遊景點串聯在一起,提高經濟投資的吸引力,加大市場營銷的力度。

4.3汕頭市交通系統發展對策分析

4.3.1完善交通運輸網路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而交通運輸系統,尤其是公路系統的發展狀況,更是衡量一個區域中心城市是否「夠格」的核心指標之一。如表十一所示,截至2010年,汕頭市在公路運輸的發展上,已經落後於粵東地區的其他兄弟城市。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汕頭人,我對汕頭市的交通運輸系統有著切身的了解,此部分,我希望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談談我對汕頭市交通運輸系統一些問題的看法和建議。

問題一:深汕高速公路

問題分析:

在汕頭市甚至是汕頭中心城區生活的人可能都有這樣一個體驗:汕頭市的公路可謂是三天一小修,五天一大補。這成為了嚴重阻礙市民出行以及經濟發展的因素。而深汕高速公路,更是這一問題的典型。

深汕高速公路是由中國廣東深圳通往中國廣東汕頭的高速公路,起點於深圳龍崗區荷坳,終點於汕頭。這短短280公里的路程,僅從2000年至2005年8月間,就發生了6373宗交通意外,1443人慘死在這條公路之上,受傷者更達7296人,堪稱「死亡公路」。

此外,深汕高速是全封閉、雙向四車道道路,設計速度為每小時100公里。作為粵東生命線的深汕高速,現在的道路設計已經明顯跟不上經濟發展的需求。

就我本人的親身體驗而言,每年春節、中秋等節日回汕,都必經歷一番大堵大塞,而且車禍頻發,讓每次回家之旅都成為一份「特殊的回憶」。2009年清明回汕,近百公里道路癱瘓,逾十萬輛汽車擁堵,平日三個多小時的車程一下子變成了10個小時,著實讓我「銘記於心」!

意見建議:深汕高速公路開通至今已逾十年,儘管2005年大修,對路面全面進行瀝青混凝土加鋪以來,路面狀況已經有所改善,但仍是小修小補不斷,而且雙向四車道的局限線日益顯露。處於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中間節點,隨著「泛珠」合作的深化,這一路段交通必將越來越繁忙。因此,我建議在可行性得到充分論證的前提下,將深汕高速從現在的四車道擴至六車道。,使其通行能力真正滿足現實需求。

問題二:連接省道,加強區內聯繫

問題分析:

我的老家位於汕頭市潮陽區西臚鎮,自從2003潮陽撤市併入汕頭之後,與先前併入汕頭市的澄海區聯繫明顯加強,但主要的交通方式還是依靠途經潮陽東南部的國道324線或以汕頭市中心城區為中轉站,而諸如西臚鎮等廣大潮陽中部西北部地區則在交通上有很大的不便。

意見建議:據以上分析,我建議,連接省道231線與省道237線,貫通潮陽區澄海區之間的潮安縣以及潮州市地區,相信這將極大的方便該區之間的交通聯繫,為該片區的聯合發展打下紮實的根基。

問題三:加強南北片區聯繫

問題分析:

汕頭確定6區1縣的行政劃分之後,以汕頭金平區、龍湖區為中心,南北兩向的交通聯繫急需加強,,海灣大橋交通壓力較大,需額外的交通方式予以分流。

意見建議:可連接省道336線與省道337線,通過汕頭中心城區加強南北兩個片區的聯繫,同時為海灣大橋分流。

4.3.2整合區內交通,打造城鄉一體化公交服務體系

近年來汕頭市一直致力於打造「一小時經濟生活圈」,然而通過對所謂「一小時經濟生活圈」的了解可以知道,它更多的是為汕頭市區內部服務,很難惠及行政區劃調整後的潮陽、澄海等區。要進一步整合汕頭的區內關係,一個完善的交通網路系統必不可少。考慮到現今原汕頭市區以及澄海區、南澳縣已有較為完善的公交系統基礎,而且公交系統作為一種公共交通工具,應該可以較大程度上改變汕頭市區內交通的尷尬局面。

圖二:汕頭市城鄉一體化公交服務系統示意圖

具體而言,這套城鄉一體化公交服務體系應包括三個層次:

第一空間層次,即汕頭市區內部,包括汕頭市龍湖、金平等區,考慮到該區已有較為完善的公交系統,其建設重點除了對原有的系統進行完善之外,更應著力於建立大型中轉換乘樞紐,從而實現對整個汕頭市的公交系統起到協調、指揮的作用。

第二空間層次,即是對澄海、潮陽和潮南以及南澳縣的內部公交網路的規劃和建設。重點包括建設、完善澄海汽車客運總站、潮陽汽車客運總站和潮南峽山汽車站、南澳車站四個中轉換乘樞紐,注意新的公交系統與原區域內部交通網路的銜接,處理好各個樞紐節點的合理布局、公交線路網點的布局、相關基礎設施配置的協調關係以及城區生態環境設施的建設和保護。

第三空間層次,即汕頭市原市區和澄海、潮陽、潮南、南澳之間的相互銜接。重點在於建立以「大公交」為主導思想的城鄉一體化交通發展模式。為了避免各區之間交通管理各部門各自為政,,各家自掃門前雪的現象。汕頭市應針對「城鄉一體化公交服務體系」設立專門的政府主管機構,對各區間的公交網路進行統一協調。真正實現公交系統的無縫銜接,真正使公交系統服務於民,服務於社會經濟發展,而避免淪為地方官員的有一塊「肥肉」。

4.4城市形象發展對策分析


提到汕頭的發展,不可避免會提到其硬傷——城市形象。關於重塑汕頭形象,重建信用的問題,以往已被反覆提到,這裡想強調的是:要「城市信用」建設的基礎上,打造「愛惜人才、重視人才、重用人才」的城市形象,以人才強市。

因為自從汕頭市政府啟動「重建信用,重塑形象」新世紀汕頭生命工程以來,汕頭市的城市形象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在新時期,汕頭市的城市形象建設不應再僅僅局限於「信用問題」,而應重點立足於汕頭市內部人才流失、外部人才招徠困難這一問題的結局上。

4.4.1加強區內人才建設,將人力資源轉化為人才資源

要大力加強文化教育建設,尤其是針對經濟發展較為落後的潮陽、潮南等區,在落實好計劃生育的同時,要普及九年義務教務。再者,要破除農村地區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提高女性的文化水平。

此外,還應加強高等教育投資建設,在進一步鞏固、發展汕頭大學的同時,也應加強各種專科院校的投資建設,使得汕頭市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得以轉化為人才資源,從而為汕頭市的社會經濟發展服務。

4.4.2提供優惠、獎勵政策

汕頭市人才缺乏的現狀,無論是內部人才的缺失,還是外部人才引進難的問題,主要都是由於汕頭市缺乏足夠吸引人的優惠、獎勵政策。而壯大科技隊伍,將是加速汕頭市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內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有效捷徑。

要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必須建立一整套與之相適應的對策和措施。汕頭應該借鑒各地的成功之舉,將「優惠、獎勵政策」作為吸引人才的基本對策。例如對汕頭籍的高學歷人才、海歸人才等,若其學成之後在汕頭工作,課提供給與其一次性較大額度的獎金,或予以分房、配車等獎勵政策;對於外來引進的研究人員,可以提供研究經費,幫其解決家庭住房問題,子女入學問題等等。

總而言之,新出台的相關獎勵、優惠政策應該在在整體水平上高於各地已出台的優惠政策的水平,方能形成吸引優勢,同時體現汕頭市重視人才的發展戰略,進而營造汕頭市「愛才、惜才」的城市氛圍,提高城市形象。

4.4.3建設汕頭人才市場,加快科技人才引進步伐

當前,全國各個省市自治區,甚至鄉鎮一級都設立了固定的人才交流市場,、通過建立信息發布、職業介紹、檔案管理、待業保險、轉崗培訓等一整套服務管理辦法,實現對人才交流工作進行管理、服務、開發配套的一條龍服務。

汕頭市現在的人才市場建設力度不夠,汕頭市區僅有的位於金平區的「汕頭市人才市場」也經常是人跡稀疏,而且主要是服務於中低層次的務工人員,由於缺乏名優企業的參與,而且整體的配套實施不齊全,使其很難吸引到一些高端的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

因此,汕頭市在人才市場的建立、建設和發展等問題上應有周密的部署,以構成汕頭市整個科技人才引進的基本對策。當前最主要的工作是是把市人才交流中心儘快建成具有能提供全方位服務的人才交流機構,為三資企業、外商獨資企業、內聯企業、私營企業等不同類型所有制的企業提供人才資源,特別是科技人員。而常設人才市場的建設,也應成為汕頭市吸引人才戰略工作的重中之重。

5結論

綜上所述,當前,無論是從經濟實力還是從政策層面來說,汕頭市仍是粵東地區無可置疑的中心城市。然而,從長期來看,汕頭市相對於其他兄弟城市並沒有絕對的優勢,它正面臨著來自自身增長速度慢以及周邊城市迅速成長等多方面的挑戰。

汕頭市想要鞏固自身區域中心城市的地位,首先必須優化產業結構,以工業強市,推動第三產業發展,同時區內整合產業;其次,要通過發展核心動力和輔助動力推動以商務旅遊為主導的旅遊業的發展;再次,要完善交通運輸網路,整合區內交通,真正推動交通運輸系統的發展;最後,要繼續深化重塑城市形象運動,尤其要打造「愛惜人才、重視人才、重用人才」的城市品牌,以人才強市。

然而,回顧全文,應該看到,本文對於汕頭市「粵東中心城市」現狀地位的探討以及汕頭市面臨挑戰的分析,所採用的數量方法仍存在較為簡單、系統性不強的缺陷,而對汕頭市發展對策的意見建議,也僅僅是選取了幾個方面作為代表,缺乏一個更為全面的分析,希望今後有機會對上述問題進行更深入的研究。而其他觀點與方法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在此也懇請各方師長指正。

==========================我是分隔線====================================

開了專欄,可恥的推一發,我嚴肅的以肚臍眼起誓,真的是認真寫的呢,跟我一起來編故事吧~

我就快編不下去啦~~~ - 知乎專欄

包公和白雪公主的故事 - 我就快編不下去啦~~~ - 知乎專欄

阿達.們 - 我就快編不下去啦~~~ - 知乎專欄

勵志青年 - 我就快編不下去啦~~~ - 知乎專欄

鞋子皮皮的一生 - 我就快編不下去啦~~~ - 知乎專欄

路燈 - 我就快編不下去啦~~~ - 知乎專欄

虎耳草 - 我就快編不下去啦~~~ - 知乎專欄

肚腩先生 - 我就快編不下去啦~~~ - 知乎專欄

最後一把大黑傘 - 我就快編不下去啦~~~ - 知乎專欄

朵朵的故事(高能慎入) - 我就快編不下去啦~~~ - 知乎專欄


汕頭?目前來看是個沒前途的地方,高鐵站在潮州,機場在揭陽,對比揭陽潮州也就是商業和區位佔優勢,現在連交通優勢都沒了,政治地位也沒有,拿什麼去支撐三產。

然後整個潮汕地區的地方勢力極其強大,外來文化根本沒有立足之地,和深圳這種多種文化混合和蘇州這種兼收並蓄的都不一樣,沒有流動人口的地方就沒有活力,汕頭和廈門其實地理環境很像,但是氣氛完全不一樣,汕頭顯得死氣沉沉。

別告訴我什麼汕頭的人口是凈流入,一個揭陽人到汕頭也算是流入,但同屬潮汕地區,一個壺子里搗騰能有多少差別?而且汕頭流入的都是內陸的農民工,人口層次和別的城市沒得比,人家務工後回老家,根本沒有那種能改變城市氣質的群體,比如大學生、白領、成功人士……


2015.11.6. 20:00

歪樓。不預測,只講一些事實。

以小見大。

由過去與現在,去看未來。

發展,不是我們說說就有的。

在汕頭的時間大約佔現年齡的二分之一,會說一口流利的汕頭話。

在汕頭生活這麼長的時間,也有資格說一說吧。

【小學初中高中都是在汕頭讀】

怎麼說呢。我看過汕頭曾經想改變,卻也經常看見【虎頭蛇尾】

經常是空喊個口號卻不了了之。市長換了那麼多任,來了,走了。

升的升,倒的倒。

然而什麼都沒留下*。

【總有人在你的生命中來了又走】

三條響木去了省里;背炸藥包的,啊不,阿黃鋃鐺入獄,峰哥也靜寂了。

在的時候都用自己口袋篩麵粉。當然遠不止他們。每層都一樣。

講一些具體的故事。

A.大學路

大學路本地人笑稱「英歌路」。【出日彭彭英,落雨歌歌羊。】(晴天黃沙飛,下雨泥滿路。)而且如果碰上大雨或天文大潮,恭喜你,看海吧。路面還經常起伏,坐公交車簡直就是衝浪,就是坐衝鋒舟快艇,那樣是一個爽!

大學路修了十幾年還沒修好(哦,總算是趕在X某列理工學院揭幕前修好了哦)。那麼幾公里就很難修么?畢竟也是連接揭陽和汕頭的城際道路。作為國道,你怎麼就修不好呢?好歹也是進出汕頭的要道,別人還沒進汕頭咱這臉就已經不知道往哪兒擱了。而汕頭唯一的大學——汕頭大學,好歹也說是人才的聚集地,就這路就能把人嚇跑了。自產貨留不住那好歹也留留進口貨啊!以前公共交通也不完善,線路少車況差。現在路線加了,車也換新的了。然而發車時間太長。等到腳軟。如果說僅僅是大學路不好也就算了。市內的路呢。沒有最差,只有更差。沒有你看不到,只有你想不到。在這個連高速都顛,路面是水泥的城市……

就拿經常修的海濱路來說,修得是不錯,畢竟市面工程。然而一個天文大潮一個海水倒灌都可以上街抓魚了呢。

中山路,中段基本沒修過,修過之後仍然雙向四車道,塞起車來那是一個不要不要的。

另補充小故事多年前中山四小(零八年改為愛華中學北校區)門口下大雨之後學生游泳回家……

長平路,坑坑窪窪,一副久年失修的樣子然而一看這柏油還是蠻新的嘛。

汕樟路,兩座不三不四的立交橋。號稱「土耳其」,又土,又zi,又奇。沒有什麼疏導作用反而阻礙卻至今放在那裡就是捨不得拆。

東廈路,外馬路,金新路,躍進路,大華路(修得好點瞭然而太窄)等等。每一條路都是能說出缺陷的。

而如果是行人在汕頭也是蠻辛苦的,汕頭也沒什麼好些的人行道。幾種情況:沒修,修了質量不好,佔道經營,佔道停車,佔道停車壓壞了。

【大大的總結,以上全發生在金平區】

所以希望以後會有懸浮的私人交通工具。

B.X廈

汕頭的教育一向來都被人批判,甚至不如梅州。(並不是看不起梅州,只是想說還比不上後來者)

我大部分接受的教育是在汕頭。

小學高中雖然說不是最好的。然而我卻能夠活得精彩,活得開心。

而初中……

初中是所謂全市最好的那個。被污衊偷手機,被同學欺凌,單車被弄壞,眼鏡被踩碎,耳朵被炸聾etc…

這些事成為我生活的家常便飯,讓我沒辦法靜心學習。我忍。

但一切的一切,當我提出申訴,然而班主只是說一句:

這些都沒有什麼,只是同學間玩玩而已。

玩玩而已。

金中畢業,華南師範畢業的女老師,想必當年你也是這樣玩你的同學,對嗎?

通過學生間內部競爭,在班級樹立靶子,自己討好成績家境好的學生,從而使自己威望提升。

這樣的老師,

我就不點她名字了。點了污自己手。

想來全市這麼好的中學,師資是這樣。讓人心寒。

教出來的學生能怎麼樣,想想讓人不寒而慄。

雖然之後高中的老師也一樣的年輕,儘管不一定是華師,韓師。卻仍然讓我感受到學校應有的樣子。

再反觀,這所重點中學的學生也好不到哪裡去。青春豆寇,本應該清純的年紀,每天卻想著怎麼不讓別人讀好書,讓自己成績在班級前列。以為自己很深沉很老道耍手段。仗著自己成績好欺負別人。確實弱肉強食。然而什麼時段該做什麼事也請你們腦袋清醒一點。

所謂汕頭的人才,道德品質如此之【高】,怎樣發展,不言自明。

聽說取消重點之後我很開心。(還未離開的時候我就預測總有一天會被取消。)

然而客觀的來說如果出去這個學校之後公立就沒有重點學校,只有民辦的幾所學校。而眾所周知,幾所學校的學費也是這個經濟特困區一些家庭無法承受的。

再窮不能窮教育

這句話儘管又老又土,然而不管從家庭亦或者是社會層面上來說都是至理。

然而這麼淺顯的道理,好像是沒人知道一樣。

【投入真的很少啊…您看看今年能不能至少有個1%給我們啊?...啊?自己沒錢...哦那好吧……】

C.遠行膠己人

說實話整個潮汕的很多觀念還是比較閉塞的。

在此我沒有全盤否定所有人,我是說觀念閉塞。中產階級以上的家庭很多算是接受了高等教育還是比較包容開放的然而依然會保留有一些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

先拿孩子出行來說,以前出省參加模聯(模擬聯合國),大多數家長都不願意讓孩子出去就算人多學校組隊有帶隊老師有保險而且這些孩子也都快成年了但而家長還是覺得出了【外面】{出了汕頭就算外面 (笑)然而還有出了家(震驚臉)}不安全。而且很多家庭覺得幾十塊一張高鐵票很!貴!!!出去見個世面幾百塊很貴啊!非要跟個旅遊團折騰才滿意...【我也曾大概了解過,一個人數為60+的班級,坐過飛機的最多只有六分之一的人。畢竟窮。】

而有的家長會限制孩子填志願選大學不!要!出!省!甚至不!要!出!市!這我也是醉了。

而且很多孩子自己也不願出去遠的地方,又不想留在汕頭,又不願離開廣東。呈現一種矛盾的狀態。也不是說他們做得不對不好怎麼樣。

確實汕頭真的也留不住很多新一代的年輕人,條件太差。以我自己舉例吧,長期跑各地我也坐不住,但我也不想跑汕頭,因為首先一個,工資太低。而且現在城市的環境水平降低,加上現在習慣是上學上班前來杯costa或者星爸爸,雖然現在有了第一家星爸爸然而離家太遠,(現在終於有三家了)想要喝個espresso天天被人吐槽裝逼。(今年新出的Flat White還不錯。冬季剛出的蔓越莓挺暖手的,只不過容易膩。跑題)想買件衣服連GAP都沒有。想買個X罩連個維密或者OYSHO都沒有。想買香薰補充裝連木雞都沒有。綜合各方面考慮,就是不願意回去。

但是作為年輕人,人生有活力的階段不走出門看看世界的話你的眼界足夠開闊么?說句難聽點的,如果現在父母一輩是吃土的,你難道還想繼續在這裡吃土?當然追求不同,我們已不能一概而論。

再講講家庭觀念,不只是講核心家庭。因為在潮汕地區,家族觀念相當濃厚。什麼事情不小心就要扯到到光宗耀祖,簡直就是扯蛋。北地朋友常跟我說覺得南方人特別廣東這片很抱團。平常走親戚走得頻繁,什麼事情都是找親戚。按我杭城朋友的說法就是:活著的,隔三差五看一次;新照片的,一年看兩次;老照片一年就看一次。雖然說這個說法有些誇張,但是對比起來確實是這樣一種情況。父母總是教小孩說不要相信【外口人】(陌生人),總是在宣傳整個世界險惡,讓孩子要相信【膠己人】(家裡人),雖然說獨生子女這一代算是比較好的,因為基本沒有親兄弟姐妹。確實抱團對於共同發展有促進作用,然而盲目的抱團或有可能助紂為虐或者傷害個體。而不相信其他人促使社會交往鬆散化。影響社會和諧。所以如果潮商在外做生意,大家都會很抱團。因為講著相同的方言,讓人倍感似家一般的溫暖。進而把老鄉看作是膠己人。讓人感覺你們潮汕人很和睦的樣子,不過誰知道老鄉見老鄉,背後捅一刀呢。所以有一種東西叫做窩裡斗。後面會細講

雙十一剁手完繼續碼答案,要不然就要被人揍了

11.12更新思想觀念

11.13-12.16

插點飲食…牛肉丸

zju的胡(福)州朋友表示曾把某家潮汕牛肉火鍋吃斷貨…然而還沒吃飽…竺院出牛人。每次回來都會想著一碗燒哈燒哈的牛肉丸果條湯(汕頭唯一喜歡的帶湯主食)。然而截至今日,回到汕頭一個多星期還沒吃上……求知友們眾籌一碗嗚嗚嗚……

回來之後去了一趟蘇寧廣場,就算有HM優衣庫然而就是沒有我要的貨!汕頭的進貨速度要比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慢!好!多!其他城市同款商品要下架了汕頭還!沒!上!新!簡直不!能!忍!

【不要總指責我偏激啊,Naive!或許有些東西有些事情是你們自己在生活中並沒有感覺到的。我的標準確實比較高,畢竟我對生活的舒適度是很苛刻的。你讓我說每個城市我都能說出點毛病的。汕頭有句話叫:「嫌貨才是買貨人。」我說這些是我個人的意見,期望汕頭能夠加緊完善各方面的設施,改善整個城市環境,讓人住得更安怡。真正的愛汕頭不是說他有什麼不好我們都不說,都不提,都容忍,這反而是在害它。】

PYQ這段時間一大堆汕頭人在刷X某列理工學院,說好的副總理呢,結果是省長,整整降了幾個級╮(╯-╰)╭太慘了太慘了。

D.交通

本來是要歸到A講的,然而所要講述的方面與A掛不太上鉤,單獨列出來。汕頭真是自毀了兩次發展良機,一次是機場,一次是高鐵站。最終導致花落揭陽潮州,所以現在汕頭才一直嚷嚷著要同城一體化,畢竟當下最快捷的兩種運輸方式都不在汕頭,而汕頭港的吞吐能力也只能滿足貨物況且這個吞吐量……主要不在老港區啊喂!然而一港九區比不上珠海港以及湛江港【參照2014年數據】

均截圖自汕頭統計局2014年統計年鑒。數據為2013年。

介紹一下就算了……等明天有時間繼續寫,就以數據比數據好了

以珠海市為例,珠海港13年港口貨物吞吐量為10024萬噸,約為汕頭市的兩倍,湛江港港口貨物吞吐量為18006萬噸,約為汕頭的3.6

然後諸位自己感受一下就好~

講回到灰機和高鐵。非常明顯的,從前去外砂機場坐飛機從家出發最多也只要30min,現在需要預留一個半小時,對汕頭人來說是非常不方便的。這還是自行駕車的前提下。然而去機場或者高鐵站還要乘坐機場大巴和高鐵快線,這就讓我在挑選航班時不得不選擇在快線的運營時間範圍之內。要不然只能睡機場。然而我相信SWA是沒有地方給你睡的。以前在外砂機場聽到的是汕頭話,市區內音正腔圓的市內話,現在一降落聽到的更多是揭陽人的【e欸?】還有潮州人陰平的腔調。同樣高鐵站也是如此。而且航線超級少= =在杭州讀書的時候要回個家還要挑日子……有時候東航心情好了,坐東航還好一點,差一點呢就南航,啊不然只有坐渤海這個龜孫子了【揮手揮手】指不定哪天突然有兩班,有時候一班都沒有……爸爸的內心是崩潰的……

今天中午兩班去北京的飛機被取消了【爸爸的內心再一次崩潰然而並不去PEK】

今天上個街差點在人行道被撞死。原來在汕頭汽車是可以隨便在人行道上開的。

很多開阿三牌車的女性朋友們啊,麻煩你們不要那麼俏市好嗎?散(san)頭(頭)的素質都被你們拉低了好嗎。


作為一個汕頭大學的在校生來回答一下~

在這裡生活了兩年多,談過一個汕頭本地男朋友,已分。

這裡算得上是名副其實的經濟特(窮)區,市區大部分的路是破破爛爛的,各種車橫衝直撞,我們開玩笑說過馬路需要八隻眼睛才能避免被撞,一般我們學校的人不會出去市區,沒啥好逛的。同時衛生狀況挺差的。

本地人比較排外,和ex分手原因就是他父母不接受我是外地人(我也是廣東人),只要你是講汕頭話的人,食堂阿姨都給你打多點菜。

還有對於人才來說,院長說學校很難很難很難很難很難招到老師,就算本來條件已經談的七七八八,可是當他們親自來到汕頭之後,就拒絕了。

留在學校的老師流失率非常大,我們學院這個學期走了6個老師(我們學院總人數大概900左右吧)可以看得出老師已經少到開不了課了。學院現在大多數是本地老師了。

這裡的公務員人數比其他地方多很多,並且年紀多在40+

這裡辦事情無論大小都需要求爺爺告奶奶(本地同學說的)

反正畢業留在這裡的可能性幾乎為0,身邊的本地同學也打算出去工作,這裡有發展的可能嗎?

我看沒有


汕頭會怎麼樣,我實在無法預測。但是我可以比較肯定的是未來是把握在年輕人的手裡,特別是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輕人的手裡。所以我們可以從潮汕年輕人的流動估摸汕頭未來。

如今潮汕人力資源已經是外泄之勢,這對潮汕地區的發展無異於釜底抽薪。潮汕比較有活力,學歷比較好的年輕人都往外跑。我高中班上有六七成是去重點大學的,幾乎沒人回家發展。當地經濟基本也是民營經濟為主,民營經濟基本都是低端製造業為主,除非自己出來單幹做老闆,否則這樣的的行業根本無法給予體面的工資。而新型產業根本無法發展,這些東西都需要政府強有力的支持,然而汕頭政府至少現在看不出有如此的魄力。所以假如你是高校畢業生,在深圳能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月薪七八千有四險一金,你還會回來做專業不對口,跟16歲-40歲低學歷的人競爭去工廠做一個月只有現金工資三千多的工作嗎?後者已經是不合時宜看不到任何出路的工作。

另一方面,比較有趣的是因為深圳市距離汕頭最近的超大城市導致往深圳跑的潮汕人非常多而且因為潮汕當地生育率依然居高不下,長此以往,可能十幾年後深圳可以用潮汕話通行也不一定。。。

所以汕頭未來前景並不樂觀,如果你父母或者親戚朋友沒有能夠幫助你留在汕頭本地的資源,不妨考慮往深圳廣州跑吧。當然大家還是得考慮自身情況。以上。


推薦閱讀:

烏魯木齊有哪些都市傳說(Urban legend)?
安徽安慶是一個怎樣的城市?
關於大連,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一座高性能的核電站能否給一座大約200萬人口,和上海差不多發達的城市提供全部電力?
為什麼貴陽的物價很高,收入水平卻很一般,起碼不匹配物價?

TAG:城市 | 潮汕經濟 | 潮汕地區 | 汕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