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遭遇西方列強威脅時,在歐美以外的地區只有日本能成功扭轉劣勢,成為列強的一員?
十九世紀的日本,是歐洲以外唯一的「封建」國家,其國家組織資源是去中心化的。
這意味著,與奧斯曼、埃及、波斯、大清不同,西方列強無法通過擊敗日本最高權力,而徹底摧毀日本的組織能力。薩英戰爭、對馬事件都證明了,即使迫使幕府簽訂一個有利於列強的條約,要從日本武力攫取利益,仍須付出極高成本,從而顯得得不償失。
薩英戰爭之後,英國發現,要從日本獲得收益,性價比最高的辦法是將日本納入其國際貿易體系。同樣是由於日本組織資源的去中心化,儘管幕府對於開國仍顯得疑慮重重,但英國通過幫助薩摩藩近代化,建立貿易合作關係,而在鹿兒島獲得了貿易前哨站。這種貿易合作關係,反過來極大提升了薩摩藩的組織能力,使其成為倒幕運動的真正幕後推手。
在這種背景下,薩長兩藩的倒幕戰爭,不再是一個傳統帝國內部的改朝換代,而是一場初步近代化的地方聯盟取代中世紀政府的革命。明治維新,實際上是將薩長的近代性要素推廣到全日本,從而使得日本完成了由下而上的整體近代化。
另一個次要的原因,則是日本相對孱弱的幕府政權,無力像大清這樣的中央集權國家一樣,有效地管控民間商貿這種有損於大一統的不穩定因素。江戶時代成長起來的民間商業社會,已經積累巨大的能量。近代化的明治政府僅僅只需要將這種能量釋放出來。
··································································································································
Victor Sino :其實非洲大陸更鬆散,由一個個部落構成,可也沒能完成現代化。反而有帝國傳統的衣索比亞最終逃過了殖民化,為何呢?
這實際上是兩個問題。
衣索比亞並未逃脫半殖民地命運,與埃及、奧斯曼、波斯、大清相似,僅僅因為體量和列強地緣博弈因素而維持形式上的獨立或半獨立地位而已。
而非洲西、南部的原始部落,則和印度的情況相似,其歷史上的常態,不是封建,而是分裂,本身並未形成普遍的共同體觀念。既沒有意識形態上(民族主義也是一種意識形態)的統一動力,也沒有經濟上的共同市場紐帶。
實際上,在英法荷德列強殖民非洲的過程中,也有許多部落和薩摩藩一樣,通過與列強的經貿合作,而獲得地域性優勢地位。但由於缺少傳統的共同體秩序作為借屍還魂的軀殼,無法在短期內獲得足以突破臨界點的體量,也就無法在十九世紀這個現實主義國際關係理論主導下的世界體系中,獲得足夠的權重,毋論進入列強俱樂部了。
從斯洛維尼亞到保加利亞的廣大巴爾幹地區,一系列缺乏共同體傳統的小型民族國家,儘管隸屬歐洲,其處境也並不比非洲酋長和印度土王好到哪裡去。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也曾經試圖複製日本的經驗,想依靠泛斯拉夫主義建立地區性的強權。
然而,巴爾幹並沒有一個萬世一系的天皇家族來作為粘合聯盟的圖騰和象徵。試想一下,假如倒幕戰爭的後果,是新一輪戰國時代,即使再給日本一個織田信長,恐怕也沒有足夠的時間積澱足夠的合法性。——這可能也正是李鴻章寧可去背《辛丑條約》的黑鍋,也不肯就任總統的原因。日本相對於當時亞非其他國家的優勢有四個,地緣優勢,政權優勢,人口優勢,組織優勢。正是這四個優勢,使日本避免了其他亞非國家的命運。
十九世紀中期,有能力與西方國家進行一定抗爭的亞非國家有八個,奧斯曼帝國,埃及,波斯,錫克帝國,清帝國,日本,阿富汗,衣索比亞。這八個國家都有自己的中央政權(能夠集中力量進行近代化改革),一定的軍事實力(不至於像美洲土著那樣被一波帶走),一定的國土面積與人口規模(像巴林,卡達這樣的小國就算近代化成功了也照樣沒法對抗西方。)十九世紀,這八個國家最有希望進行政治經濟文化改革,完成近代化以對抗西方國家。答主準備通過對比這八個國家的情況,來得出為什麼只有日本是成功的。 先說日本的第一個優勢也是最經常被忽略的優勢,人口優勢。日本的人口優勢分為兩方面,數量優勢與單一民族。關於數量優勢,一個令人驚訝的事實是,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剛剛統一的日本是除了中國以外亞非人口最多的國家。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的各國人口規模大致如下 清帝國 四億兩千萬 日本 三千一百萬 奧斯曼帝國 兩千七百萬 波斯 七百五十萬 埃及 七百萬 衣索比亞 四百五十萬阿富汗 三百八十萬
錫克帝國當時已經被英國滅了,不過被滅地區的人口也不超過兩千萬。 三千一百萬人口在當時的歐洲是個什麼概念,普法戰爭前的歐陸一哥法國人口為三千六百萬,普魯士的人口在最多時為一千八百萬,而統一之後的德國人口也不過四千萬。世界霸主英國,包括愛爾蘭在內的本土也僅有兩千一百萬人口。 而放到當時的亞洲,日本的人口超過越南(八百萬)加柬埔寨(一百五十萬)加泰國(六百萬)加緬甸(七百萬)加柔佛(五十萬)整個中南半島之和。或者大致相當於從伊拉克到突尼西亞的三分之二個阿拉伯世界之和。 如果放到南美,日本的人口數量則超過整個南美。埃及的總督穆罕默德·阿里窮兵黷武了三十年(1811到1841)打出了大約三百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而這片土地上的人口也不足一千五百萬,其中還包括希臘人,土耳其人,高加索人,蘇丹黑人等等十幾個民族,而其主體阿拉伯人僅有其中的一半。最後埃及因為擴張太快,被西方七國聯合干預,被迫歸給奧斯曼差不多一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圖為阿里時代埃及的擴張阿里看了一眼東方開局自帶全部無爭議核心領土,三千萬單一民族的日本。表示多麼痛的領悟。。。
第二,單一民族。十九世紀是民族主義的時代,也是民族國家紛紛獨立的時代。人們可以為自己民族流血流汗,也可以為自己的民族與他們認為的入侵者或是異族統治者作戰。總而言之,民族主義即是十九世紀最能凝聚人心的思想,也是十九世紀多民族國家最恐懼的思想之一,每當國家政權不穩時,邊緣民族就會要求獨立。下面是這八個國家的各民族人口情況清帝國 二百萬滿人統治著四億漢人,五百萬蒙古人,一千萬回教徒,三百萬藏族,以及近千萬的西南少數民族。滿人不但要防止漢人奪取他們的政權還要防止他們統治危機時一千多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動亂(比如同治回亂)。日本由三千多萬大和人以及十萬左右的阿伊努人組成。奧斯曼主流民族土耳其不足全部人口的四分之一(不到七百萬),四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著十幾個不同的民族,包括希臘人,保加利亞人,塞爾維亞人,波斯尼亞人,亞美尼亞人,亞塞拜然人,阿拉伯諸民族等等。過少的主體民族,過多的民族一直以來就是奧斯曼帝國最大的困擾。而且奧斯曼與清還不同,滿人只需要維持好與蒙古人的關係,學習漢人的制度,維護漢族地主,上層知識分子的利益就能維持整個帝國的穩定。但是奧斯曼不同,它治下的每個民族都有百萬以上的人口數量,但是又都不超過帝國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
波斯,由六百萬左右的伊朗人,一百多萬亞塞拜然人,俾路支人組成。埃及,三百多萬的阿拉伯人與二百多萬的蘇丹黑人組成。衣索比亞,由三個黑人民族組成,主體民族佔總人口不過一半。阿富汗,旁遮普人,俾路支人等三個主要民族組成。除了日本和波斯,其他亞非大國都要面臨日益嚴峻的民族問題。而由於單一民族,日本在剛統一時就具有高凝聚力,而國家凝集力正是快速進行近代化,對抗西方時所必須的。其實日本的開局是相當好的了,自帶無爭議核心領土,大人口規模,單一民族,高度國家凝聚力,跟西方國家像美英法德俄奧比確實顯得屌絲。但是在亞非,你跟波斯,埃及,埃塞,錫克,阿富汗這些還算不錯的亞非國家比比,更不用說什麼泰國緬甸突尼西亞了。人口,地緣,領土是國家的三樣硬體。從人口這項硬體上來看,日本超過除了中國以外的所有亞非國家。下面是地緣。未完。。。19世紀變強的秘訣,造廠殖民割大清。
媽的我就是大清講一點。早期工業化的實現都是要利用類似剪刀差一類的東西進行殖民的,有的是外殖民,從殖民地盤剝;有的是內殖民,搞自己人。不如此沒有原始資本積累,也沒有資源去推廣教育,培養工業人口。
後者比前者更難,因為搞自己人,你需要建立一個強大的體制才能做到,否則很容易自己被推翻,而前者,殺外人再搶劫豈不是美滋滋。但你本來都是一個落後國家,從哪來的強大嚴密的體制呢?
布爾什維克黨做到了這一點,但這仍然是建立在俄國對歐亞廣闊地域的長久剝削積累下的工業底子的基礎上騰飛的。
Tg也做到了這一點,但這是經過幾十年長期鬥爭錘鍊的強大組織力,以及由於有無比稀爛的民國時期打底,才讓搞剪刀差玩內殖民時沒有出現大規模暴動——生活再爛還能比民國30多年年年饑荒爛么?
日本本來是沒有多少機會的,雖然其對西方的思想接納度,識字人口都頗為了得,但是日本太貧瘠,世界又瓜分完畢,原始積累從何而來?這時候我們的大清登場了,2億兩+3000萬贖遼費,當時1英鎊約合6兩,也就是約3800萬英鎊,約合3億多日元。1898年日本人均年收入3英鎊,日本1898年人口約4300萬,也就是說一場軍事冒險,讓日本每個人都獲得了近4個月的收入。日本1900年的稅收才7560萬日元,也就是甲午一戰說一次性得到了4年半的稅收收入,而且是相對比較硬的通貨。
中國前三十年工業起步階段的財政收入大約是數百億人民幣的數量級,就按照1955年250億來算,按照當時匯率,大約是100-150億美元。如果當時天降4年的財政收入,500億美元,那中國的發展會怎樣?人民還需要吃那麼多苦么?(白銀是比較硬的通貨,美元也是硬通貨)要知道,美國1955年的財政預算收入,也就654億美元。蔣介石從大陸運的黃金儲備總價也只有5億美元。寶貴的第一桶金有了,實現了0到1的突破,1到100也就可期了。
整個中國自從明清以來6個世紀的硬通貨積累在近代被榨乾,雖然列強利益均沾,但日本無疑拿了重重的一份。新中國確實是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重新積累,重新建設,也造成了無數內殖民過程中的慘劇——幸運的是我們終於走出來了。
正如印度的枯萎澆灌出大英帝國的工業之花一樣,大清的膏血中誕生了唯一能和西方叫板的東洋列強。樓上諸位寫得都挺好的,我就是從另一個角度補充一點內容。我們都說日本是「列強」。的確,一戰的時候日本是Allied Powers,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時候日本也緊跟在後面。日本還是東亞唯一一個沒被殖民過的國家,和西方國家簽訂過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沒過多久也都通過談判廢除掉了。日本軍國主義在太平洋圈耀武揚威。強。不得不承認這一點。
甚至有裸女,蹲在浴盆里,胳膊伸向前,乳房被擠得乳溝格外明顯。
這些「模特」目光獃滯,神情漠然,動作僵硬。他們沒有名字,照片中的他們甚至都不是他們真實的自己。這些照片隨後被複制,製作成旅遊畫冊高價賣給對日本懷有好奇心的西方人。也有相當一部分照片被編號、分類、歸檔:歌女、醫生、天皇、商販、阿依努人,等等,被當作有關日本的民俗資料收藏起來。幾經周折,有一批照片到了哈佛手裡,但是很長時間也沒什麼人重視,直到David發現了它們。他在講解這些照片的時候說:「最諷刺的事情是,有很多照片我是在比較動物學系的博物館裡發現的。」你們感受一下,人的照片,進了比較動物學系的博物館。David說,雖然日本在近現代從未被殖民過,但從這些照片所呈現出的影像,以及這些照片輾轉至今的歷程來看,19世紀的日本又與被殖民何異?在面對列強威脅的時候,日本真的「扭轉」了劣勢嗎?可能從政治軍事角度來講,答案是肯定的。但更廣泛地來講,日本可能只是名義上避免了轉劣勢為被碾壓不得翻身的局面。該不帶你玩,照樣不帶你玩。該瞧不起你,照樣瞧不起你。你不是人,你頂多也就算個「動物」。誰叫你是黃皮膚的亞洲人呢?這個是David那本書的封面,封面的照片也是展出的照片中的一張。Odo, David, and Elizabeth Edwards. 2015. The Journey of 「A Good Type」: From Artistry to Ethnography in Early Japanese Photographs. Cambridge, Massachusett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強擼之末,是不能竄路搞也。
看看歐洲和日本的距離
然後日本是個單一民族的國家,人口和歐洲大國差不多。 日本就成了東向封堵俄國的看門狗,總得給狗塊骨頭吃,對吧。然後剛好旁邊又有塊大肥肉,狗就一邊看門一邊假公濟私的吃肉。因為日本的國力差不多正好,不會太強以至於超出了列強控制(中、美),也不會太弱以至於幾下就被拍死(其他大部分文明)。
所以說扶持一個日本在東亞,一方面壓制大清,一方面捅沙俄菊花,那是妥妥的符合西方各路列強的利益。而且尤為可貴的是,列(ying)強(fa)還不怕日本坐大,因為日本的勢力範圍里沒有石油。
哎等等,日本不是列強之一嗎?
當然不是啦,中國人認為日本是列強之一那是因為日本侵略過中國,是和英法俄一類的帝國主義敵人。放在歐洲老一輩工業列強眼裡,日本就是條比較跳的狗而已。
十九世紀的全球化遠沒有今天嚴重,遠遠不是你多掙一分錢西方就要少掙一分錢的樣子。
在大清淪為半殖民半封建帝國前三十年,有一片比大清還大的地區卻逐漸擺脫殖民地身份,這個地區叫拉丁美洲
拉美諸國強嗎?而且諸國首府基本都是當年西葡兩國留下的殖民港,可有哪個列強打北京一樣跑去劫掠?
不要把世界想的太黑暗,最少在19世紀,留下的生存空間還是很多的,否則大清也不會連7000噸的鐵甲艦都能買的到。
天救自救者,比起奧斯曼 大清 暹羅 等諸國,日本的革新力度是最強的,自強是日本變強的最主要因素。
如果一樣和中國比,經常會有一個誤區認為中日兩國在19世紀的國情基本一樣,然而並不是
日本是一個海島國家,雖然中日差不多同時接觸西方文明和科技,但是對整個國家觀念上的影響是完全不同的,日本可以快速認識到歐洲文明的強勢,而北京的舊官僚在19世紀末還在對著康有為逼逼「我大清馬上得天下,你讓改穿了西服西褲還怎麼騎馬射箭?」
西方文明對日本影響有多深?16世紀末天主教在九州島就有幾十萬信眾,1637年爆發以天主教為主幹的「島原之亂」。比起中國類似受西方文明影響的動亂,太平天國,早了兩百多年。明朝時西方教會也曾儘力在中國傳教,所受阻力卻大的多,下層貧民不爽不讓拜祖宗,上層文士聯合佛道兩家找上門要「證妄」。最後信眾只有曲指可數的幾個人,除去朱由榔全家火線入教外沒有什麼影響。
島原之亂也是德川幕府鎖國的直接原因,但是之前的日本人,大量前往呂宋 占城 暹羅 經商或者當僱傭兵以及海盜,廣泛和西葡和英荷人交流。而且如果說中國人還能仗著人多船多用火攻船打贏一次料羅灣海戰聊以自慰,橫豎是贏了除了前線主官誰也不知道水師主力艦已經有明顯代差,日本人看到西洋的千噸大船,怕是一點故步自封的資本都沒有。
論及整國的眼界開闊,清怕是遠遠不及日本。日本西南四蕃可以倒幕,除掉守舊勢力,但是要讓中國的廣東江浙造反倒清,怕是遠遠不夠火候。
1840年第一次接戰,然而到1860年的二鴉,足足20年一點變化都沒有,完全認識不到已經全面落後。之後的洋務運動也不過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在低效且內耗不斷的舊機器上搞一些漸進式近代化,力度遠遠低於日本。
有人說日本就是船小好掉頭,也真就差不多是這樣。
其餘幾個舊文明問題各不相同
奧斯曼,奧斯曼雖然離歐洲最近,由於也是個大國,南歐東歐的歐洲國家也普遍弱一些,凹凸曼在17世紀還和歐洲國家打的有來有回,18世紀還偶有勝算,加之宗教對立問題造成的「敵人吃肉我就一定要吃屎,除非敵人吃屎我再吃肉」的愚蠢想法影響,3000萬人口的奧斯曼帝國也存在類似於大清的船大難掉頭問題,居然正式付諸行動的西化改革要到1863年,和大清幾乎同步,也不愧是和聖清齊名的「西亞病夫」。土耳其未能成為列強的第二個原因在於離天堂太遠離歐洲太近,而且其治下的各種族文化遠遠沒有整合好,昔日受統治民族找新大哥紛紛獨立,毛子更是70萬俄軍兵臨君堡差點就重現東正聖光。
需要一提的是,雖然凹凸曼木有趕上第一班車成為列強,但是凱末爾改革之后土耳其到今天,強國二字還是擔的起的。汽車產量超過某幾個歐豬,能修三代戰鬥機,能做五代機ppt,賬面軍力地球前十。
阿比西尼亞帝國/衣索比亞帝國
埃塞也是曾經進行了不短一段時間西化的國家,雖然比較晚,它是個基督教國家被歐洲人用來抵抗穆斯林,所以除了後來的義大利人,埃塞是歐洲人的盟友而非敵人,埃塞的真正敵人是中世紀級別的綠綠,所以埃塞的改革也就是整點洋槍洋炮洋教官就夠了。埃塞的諸多皇帝們從來就沒想過成為列強,只不過想想讓自己國家在未來繼續混日子而已。一群信基督的酋長。
波斯愷加王朝
愷加王朝是舊文明裡面的小清新,在面對歐洲人入侵要求開礦開港的勢頭下
選擇了不改革
僅僅在1848到1851年間由曾旅歐的大臣尼扎姆進行了一些改革,而且和西化木有啥關係。
於是苟到1921年亡了。後面就是我們熟悉的巴列維王朝。
細節不太了解,大約是教派衝突太多,西化還擺不上檯面,寧與友邦列強,不與遜尼異端
暹羅曼谷王朝 朱拉隆功改革
雖然今天都挺看不起泰國的,但是泰國在19世紀下半頁的改革幾乎可以說是等同於明治維新級別的成功改革,最少改革本身是十分成功的短時間內大大提升了暹羅的國力,尤其是其經濟實力,1906年英國人的報告說暹羅全國稅收達到了480萬磅,人均達到了大清的17倍多,不足三十年人口從500多萬增加到了900萬。不客氣的說,除了體量小的硬傷外,泰國的發達程度並不低於日本或者東南歐國家。而今泰國的囧樣,更多是後續改革過於滯後,學誰不好非去學日本搞實君立憲,皇族手握政經大權,比沙特皇室還有錢。當然另一方面和中日的西化,建鐵廠造軍艦是重頭不同,朱拉隆功的改革很少提及實業,全是貿易關稅這種,而沒有機器軍械這種硬菜。這也可能是體量小而且所處之地貿易過於重要的原因。另外泰國煤鐵這兩種近代化的關鍵礦產比較缺,貿易國家的腦迴路自然是既然我沒有這東西就不要整買就是了。
修仙結束,睡覺,有空再結尾我覺得是態度問題,雖說當時列強在忙著收拾資源豐富的大陸上的國家,對日本下手不是很重,但是日本的態度,值得學習個幾百年
積極開放,熱情擁抱,整個統治階層非常熱情的學習先進知識……整個亞洲沒有別的國家做到這點原因有很多,我認為重要的有以下幾點:
1、樓上都沒說到但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島國,沒太多東西可掠奪,而且離當時的世界中心較遠,導致列強並沒有動力出很高的成本控制日本,抱著一種能控制就控制,有利潤就做做生意,控制不了就算的態度,在日本崛起後本著牽制毛子的功能還獲得了英國的大手筆支持;2、日本有蘭學,對世界的了解遠強於中國,也不像中國有大國包袱,願意低頭做小,在黑船來航後第一時間認慫,給崛起以時間;3、分封制,中央政府犯錯,地方政府有能力起兵倒幕;4、民族成分簡單,凝聚力強,不會出現「明治X亂」來扯後腿;5、伊藤博文和李鴻章能力相近,明治天皇和慈禧可不是;6、日本的崛起的關鍵節點有很大偶然性,尊王攘夷——日清戰爭——日俄戰爭,特別是後面兩個,是賭徒把全部家當扔桌面上的豪賭,日本國力弱小,不賭不足以短期內成為列強。戰前誰能想到大清能一面倒地慘敗?誰能想到對馬海峽毛子能賠進去一整個艦隊?日本一直賭一直贏最後直到中途島才最終輸光褲子,中間的偶然性極大。皇國興廢在此一戰,各員一層奮勵努力。「一個國家所以能夠獨立,那是由於國民具有獨立之心。如果人人都想做官、舉國上下都是老一套的十足官氣,那麼國家無論如何不能強盛」。
日本明治維新時期著名的思想家福澤諭吉說過,一個民族要崛起,要有三個方面的改變:第一是人心的改變,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變,第三是器物和經濟的改變。其中最關鍵的是「人心的改變。 ——李洪峰《大國崛起的文化準備》《文匯報》2009.12.26第六版
福澤諭吉,就是現在日圓上的和服男人;他對日本當代文明和其現今強國地位有著突出的貢獻。
其實,在歷史上他是一貫主張推崇漢學的,而惟獨在跟中國真正打交道以後;尤其是跟中國官場和社會有了具體接觸後,福澤諭吉才正式向日本政界提出了脫亞入歐的見解;其中對他影響最大的就有梁啟超先生;當是梁是在維新變法失敗後陪同康有為在日本避難;福澤諭吉去專程拜訪,在談到中國國內官方和知識精英有多少人接受過西方式教育和英語能力時候,梁說最多幾個人;福澤諭吉當時就慨嘆:中國完蛋了,整個地完了!
其實,福澤諭吉也是有感而發。
在早期歷史中日本受中國的影響很深,《漢書》中的『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是有關日本的最早的文獻記載。《魏志》還記述了魏國幫助邪馬台國消滅狗奴國的事。日本最早的史書和文學著作是《古事記》,成書於公元712年。日本孝德天皇主政時定年號為大化,仿效大唐,實行革新。後來很長一個時期日本諸侯割據,織田信長力圖統一全國,未竟而被迫自殺,豐臣秀吉完成統一。豐臣很狂妄,企圖吞併朝鮮,並進而征服中國,但遭到失敗。
權臣德川家康奪得了政權,建立了德川幕府,實行鎖國政策。」 關於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在日本有這樣的說法:鳥兒不叫,織田以武力強迫它叫,豐臣想辦法逗它叫,德川坐在一旁耐心等它叫。這是日本人的『忍術』——『忍人之所不能忍』。從這方面來說,德川的本領最大。」
福澤諭吉推崇的漢學者就論證過實際上德川家的忍術來自於中國。可是,中國人的忍是逆來順受之忍,日本人的忍是以頑強的毅力『成人之所不能成』之忍。譬如,明治維新時,日本人情願經濟被殖民化、丟掉關稅等主權,也要忍耐下去,學習西方人的經濟手段,從而使自己也強大起來。
說起來日本自德川家康以後260餘年,一直實行幕府統治,將軍掌權,天皇虛設,閉關鎖國,那時經濟上還不如中國!1853年,日本被美國艦隊強行打開了國門;1866年,明治天皇登基,倒幕派獲得了勝利;1868年開始明治維新,以『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文明開化』為口號全面學習西方的文化、科技。那時,日本崇尚西洋的哲學文化,強調科技等『實學』,拋棄從中國學來的儒道佛、修身養性等『虛學』。
而當時的中國人始終不願對外開放,要麼認為『天朝第一』,要麼『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要麼說什麼『物質文明西方先進,精神文明中國第一』;或者只學習西方的技術實物,或者只學習別人的管理方法,而拒絕現代文明的內核——先進的文化、先進的價值觀念。你們中國人也不想想,經濟那麼落後,封建殘餘那麼嚴重,文化那麼閉塞,老百姓那麼愚昧,精神文明能先進嗎?只不過是長期鎖國,夜郎自大,不了解別人而自以為了不起而已!」
中國的文化悠久,背的包袱當然就沉重;日本的文化向來是學來的,只能虛心些。
明治維新時,天皇宣布《五條誓文》,一為召開會議,決於公眾;二為上下一心,謀求發展;三為各遂其志,使民心不倦;四為破陋習,立公道;五為求知識於世界,振興皇基。
這五條,中國人就難以說出並做到。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倡貿易,重教育,兢兢業業,發憤圖強,不惜『過勞死』,終於迅速強大了起來。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日本又經過民主改革,經濟自由化、股份化,一躍而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
福澤感於此,有言:相比之下,中國人抱殘守缺,妄自尊大,喪失了許多發展與改變的機會,真是可惜啊!」 日本是緊張民族、嚴肅民族,靠著奮鬥精神、合作精神才有今天。
而中華民族是輕鬆民族、窩裡斗民族,老百姓生活閑散,社會常常分裂,人群如一盤散沙,沒有協作精神。
我聽說,一個中國人獨闖天下是英雄,兩三個中國人在一起就會自相殘殺,中國的英雄們很難合夥做一件事……嗨,我還是談談日本民族的情趣文化吧!日本人是悲觀主義者,重視心靈感受,欣賞悲劇、無常,離不了一個『哀』字,如文學主要表現哀傷、哀憐、哀嘆、哀婉、哀怨、哀情、哀痛、哀感;日本人還迷戀自然美,欣賞風花雪月、淡雅幽玄、餘韻裊裊、余情悠悠。
明治十八年(1885),福澤諭吉在《時事新報》發表了他的著名社論《脫亞論》。短文強調了日本明治維新應該放棄中國文明的儒教傳承,轉而接受學習西方文明的理念。脫亞入歐的新思想,在日本近代國家變革中產生了深遠影響。
社論片段云:「國內無論朝野,一切都採用西洋近代文明,不僅要脫去日本的陳規舊習,而且還要在整個亞洲中開創出一個新的格局。其關鍵所在,唯『脫亞』二字。雖然日本之國位於亞洲東部,但國民的精神已經開始脫離亞洲的頑固自守,向西洋文明轉移。然而不幸的是近鄰兩個國家,一個支那,一個朝鮮。
這兩國的人民,自古以來受亞洲式的政教風俗所熏陶,這與我日本國並無不同。也許是因為人種的由來有所不同,也許是儘管大家都處於同樣的政教風俗之中,但在傳承教育方面卻有不盡相同之處。日、支、韓三國相對而言,與日本相比,支國與韓國的相似之處更為接近。這兩個國家不管是個人還是國家,都不思改進之道。」
「既然如此,作為當今之策,我國不應猶豫,與其坐等鄰國的開明共同振興亞洲,不如脫離其行列與西洋文明國共進退。對待支那、朝鮮的方法,不必因其為鄰國而特別予以同情,只要模仿西洋人對他們的態度方式對應即可。與壞朋友親近的人也難免近墨者黑,我們要從內心謝絕亞洲東方的壞朋友。」
福澤諭吉的思想深刻影響了維新國家的知識分子,使思緒茫然中的人們明白了時代文明取之有道的道理,國家的維新只有去偽存真才能吸取新的事物,脫亞入歐是日本國家近代化的必由之路。
福澤諭吉公開挑戰質疑日本傳承的儒教主義,呼籲社會的進步需要脫去那些虛偽的外表,仁義禮智並非永遠的進步,必然束縛國家走向新時代的文明。近墨者黑只會讓文明世界看到同流合污,日本應該走出亞洲,擺脫井底之蛙的視野,勇敢接受西洋文明的擁抱。
脫亞入歐膨脹了日本軍國主義的野心
日本明治維新的近代化,沿著福澤諭吉脫亞論之路狂奔,政府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上進行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脫亞入歐的主旨富國強兵政策,膨脹了日本軍國主義的野心。日本依靠軍事力量的成長,加速了對東亞的稱霸。首先日本新政府內部,出現了對鄰國朝鮮「征韓論」的熱議。明治維新後,日本新政府向朝鮮朝廷提出建交。
當時朝鮮大院君政權採取嚴厲的攘夷鎖國政策,只承認宗主國大清朝為皇帝,拒絕接受日本請求建交的國書中有「大日本天皇」之稱謂。朝鮮的攘夷行為在日本國內掀起了「征韓論」熱潮。明治六年(1873),政府留守派決定派出以西鄉隆盛為特使的使團與朝鮮交涉開國,遭到派往歐洲考察剛剛歸國的岩倉使節團中留洋派的反對,取消了遣韓使的決定。意見的糾葛引發明治六年政變,西鄉隆盛等征韓派下野。
翌年佐賀之亂及 1877 年的西南戰爭,點燃了失勢士族的不滿及自由民權運動的火種。征韓論的政爭,暴露出日本國內軍人政治的新動向——嘗試用武力手段解決鄰國對外政策的企圖。
明治二十七年(1894),脫亞入歐發展期的日本,和大清國圍繞在朝鮮的利益發生了日清戰爭。戰爭驗證了經過歐洲軍事思想改造過的明治軍隊,擁有了可以稱霸東亞的實力。
大清國被迫簽下《馬關條約》。明治三十三年(1900),脫亞入歐旺盛期的日本,加入了歐美列強行列,組成八國聯軍與大清國作戰,消滅義和團。
明治三十七年(1904),脫亞入歐全盛期的日本,圍繞在朝鮮的利益和沙俄帝國爆發了戰爭,戰爭在朝鮮半島和清國「滿洲」的空間展開。俄日戰爭歷時 1 年 7 個月,日本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從那時起,日本可以和歐美列強並駕齊驅,在國際問題上有了發言權,最終走上了軍國主義的滅國之路。
西洋人有色眼鏡中的「日本猴子」
明治維新脫亞入歐風潮中,在西洋人有色眼鏡里的日本人,就像哈哈鏡中映照出的不對稱「滑稽物」,西洋人稱之「日本猴子」。日本人模仿西洋虔誠之極,從單純照搬模仿,到用心研究模仿,不論西洋人怎樣嘲諷譏笑,沒有動搖日本人堅定模仿的決心。明治維新的時代,日本人開始穿洋服、穿鞋子、戴帽子,斷和發、束洋髻、跳交際舞、戴墨鏡、吃西餐……在各個方面模仿出有日本特色的「雜交東方文明」。
洋服
幕末和明治初期,在國內的事變和內亂中,軍人穿著引進的西洋軍服作戰,證明其便利性遠遠超過和服。但是洋服在民間現實生活中普及並非容易之事,因為德川幕府曾經制定過「不能穿著異國服裝」的禁令。
明治九年(1876),日本派駐清國特命全權公使森有禮與清國時任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會見時,有過一段關於服制的談話。李鴻章不苟同日本盲目模仿歐洲各國風習改變本國傳統的服制。森有禮則堅持己見:「古來舊服寬大爽快,非常適合那些無所事事悠閑的人,可對勤耕勞作之人完全不適。」「一千年以來,日本人的祖先敬仰貴國服式的優雅,傳承了隋唐這一文化。
但從我等的角度審視,貴國的衣服和洋服比較,其精緻性與便利性不及半分。」明治中期以降,日本人的服裝完全改變了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走上自願與西方文化雜交的時代。
漢字慶應二年(1866),前島密等人上書德川慶喜,提出了《漢字御廢止之議》的建白書,主張廢止漢字,把日本語全部改成平假名。明治維新後為融合西洋文明,脫離中華思想,圍繞日本語中的漢字,也展開了漢字廢除與存留的論爭。明治七年(1874),《明六雜誌》刊載評論《洋字書國語論》,認為「如果脫離了中國文字文明的影響,日本人就不需要學習漢字,就可以快速接近西洋文明。採用象徵文明進步的文字,在人們的眼中也會被認為是文明開化進步的象徵。我國現在使用的是被歐洲列強蹂躪的大清國從漢唐文化傳承的漢字,那是朽劣的、落後的,在西洋人眼中自然會被看作是非文明和落後的象徵。」
洋麵包和牛奶
幕末黑船來航後,日本的飲食生活開始洋風化,麵包食品在全國範圍復活。明治維新以後,乘著文明開化的風潮,日本人吸收了西洋人的麵包文化,重視麵包營養對國民健康的重要性,繼而成為世界上的麵包大國之一。日本近代歷次對外戰爭中,麵包食品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日本江戶時代從印度進口了奶牛,用乳酪治療馬病。此後日本人認為西洋人軀體高大是與喝牛奶有關,牛奶便成為貴族大名的滋養補品。1871 年,日本媒體報道了皇家每日喝兩次牛奶的新聞,隨即在日本全國掀起喝牛奶的風潮。大名、旗本、武士、公爵、子爵階級迅速投入到牛乳業的經營之中。奶牛飼育、牛乳榨取、牛乳販賣,形成了一個專門的行業,乳製品的營養素對近代日本人體格發育產生了重要影響。
福澤諭吉的「脫亞論」思想:模仿西洋人的態度對待鄰國
作者:宗澤亞日本沒有清朝那樣的民族矛盾與內耗
沒有印度、阿拉伯世界那樣的宗教鉗制
而且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較貧瘠的土地又讓西方列強對日本國土的興趣沒有對清朝的大
西歐列強又希望日本能在遠東遏制沙俄
以下選自新語絲網站丁不二方舟的文章《「鴉片戰爭」在日本——淺議薩英戰爭》:
發生於1839-1842年的鴉片戰爭,從某種程度來說是不可避免的。閉關鎖國是清朝的基本國策,天朝是世界上最優越的地方,物寶天華應有盡有;天朝以外,都是蠻夷未化的地域,不必平等視之。在剛完成工業革命的英國眼中,坐擁世界最大潛在消費市場的中國是沒有道理只出口不進口的。而且,清政府代表的中國在科學和文明等諸多方面已經遠遠落後,卻依然抱著惟我獨尊的思想不放,處處不予英國平等對等的地位。
這兩種體系註定不能相安無事,其中一方必須要做出重大妥協,協商不成,就只能靠戰爭來解決。強者強大的地方不僅僅在於誰的船堅炮利,還在於誰更了解敵手的真正實力。英國骨子裡是非常想和中國打一仗的,因為和談判協商相比,戰爭的勝利者能更快、更有力地強制失敗者執行遊戲規則。鴉片戰爭的結果是眾所周知的:簽訂了割讓土地和開放通商的「南京條約」。
和中國一衣帶水的日本,此時正值江戶德川幕府統治時代。無獨有偶,日本也奉行閉關鎖國排外攘夷的國策。西方列強也必然會和對待大清政府一樣,不惜以武力方式——或者說更願選擇武力方式——壓迫日本向世界打開國門。1853年,美國海軍准將馬休?佩里率艦隊駛入江戶灣(今東京灣),向日本遞交要求開埠的國書。佩里率領的四艘艦船一共載炮63門,這些船隻由於船體被塗成了黑色,而被日本人稱為「黑船」。最後雙方於次年(1854年)簽定《神奈川條約》。美國人一槍不發就讓幕府取消了兩百多年的鎖國政策打開國門,這就是著名的「黑船事件」。
當時的日本和大清有個很大的區別,大清是典型的帝王中央集權的統治方式,而日本則相對是封建割據的統治方式。天皇是名義上的最高領導人,實權卻落在江戶(現東京)幕府的德川家族身上(領袖被稱為「將軍」)。江戶以外的日本被分成276個地方分權單位,每個分權單位被稱之為「藩」,藩的領主又被稱為「大名」。這些大名雖然必須要順從幕府將軍,但在其領地內擁有一定程度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管理的自主權。由於大名有一定限度的自治權,所以即使幕府和美國簽署了開放門戶的協定,不少藩屬還是沒有把西方國家放在眼裡。一方是鄙夷,另一方是傲慢,在相互的接觸中無法避免摩擦和衝突,最終導致了一場戰爭,那就是發生在薩摩藩和英國之間的「薩英戰爭」。
這一切都要從「參覲交代」開始說起。參覲交代是是江戶幕府一種制度,即各藩的大名需要前往江戶替幕府將軍執行一段時間的政務。每年一次,每次半年,然後返回自己領土執行政務。幕府將軍制定這樣的制度有三方面的考慮:一是為了建立統治威信,二能更好地控制各位大名。參覲各大名為了向幕府將軍表忠心,連妻子都作為人質一直客居在江戶,只有參覲的時候方能夫妻團聚。三是可以消耗大名們的財力,防止他們謀反。
參覲交代是個非常講究排場的事務,大名去江戶參覲的隊伍動輒上千人。這些人一路浩浩蕩蕩,所到之處,鄉民要麼看到後遠遠避讓,要麼就地跪倒在路邊頭都不能抬。鄉民若是無視迴避的規定,從隊列中橫越或表達不敬——被稱為「無禮討」——就會被大名手下的武士毫不留情地斬殺。在眾多藩屬中,有個叫做薩摩藩(今九州西南部的鹿兒島縣和部分宮崎縣)的,藩主是島津家族。 1862年9月14日,英國商人查理斯?理察遜及其店員克拉克,以及一對住在香港的英國商人馬歇爾(Marshall)夫妻共四人,在生麥村(現橫濱市鶴見區)的東海道上騎馬行走時候,恰好遇到了參覲交代路上的薩摩藩主島津久光和他700多人的儀仗隊。儀仗隊佔據了整條道路,若是日本平民,早就下跪或者避退了,可這四個英國人無論如何也不肯退讓,堅持要各走各道。當然了,這種態度被認為對大名極端無禮。因為多少還是忌憚對方不是本國平民,島津久光手下的武士還算沒有立即砍人懲戒。就在兩下互不相讓的僵持階段,馬歇爾夫人的馬突然受驚沖入了儀仗隊,這給了那些武士動手的口實。武士奈良原喜立刻拔出了刀,砍傷了查理斯,緊接上來的武士殺死了他,還重傷了其他兩位,馬歇爾夫人倒是基本上沒有受傷。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生麥事件」。在英國人看來,這是日本無端殺害英國公民的嚴重事件,必須讓日本付出代價。
要讓日本付出代價,必須有足夠的軍事打擊能力為依託。這時正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剛剛結束一年多,英國艦隊還在中國對付太平天國運動無暇分身。到了1863年3月,英國終於騰出手來,組成一隻12艘軍艦的艦隊(旗艦為Euryalus號),從中國駛向日本。背靠強大的艦隊,英國同幕府的談判還算順利,幕府答應支付10萬英鎊賠償金。收到幕府賠償金後的當年8月,艦隊南下至薩摩藩,要求薩摩藩賠償2.5萬英鎊(相當於現在的3億日元)給生麥事件的受害者家庭,並且要交出殺人主犯。
當時擔任英國賠償條款的翻譯,就是後來成為日本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明治維新運動家的福澤諭吉(他的肖像目前在日本最大面額的萬元鈔票上)。說起福澤諭吉,不得不提到一件有趣的事情。他是很早就開眼看世界的日本人,身體力行學習西方科學技術(在日本被稱為「蘭學」)。因為影響日本最早和最深的國家是荷蘭,所以他花了很大精力學會了荷蘭語。後來和西方國家有了更多交流後,發現說英語的英國和美國的科技水平才是最高的,轉而又開始學英語。也許是學得還不夠精通,或者因為當時情形緊張,總之,福澤諭吉在翻譯英國的賠償條款時候,將英國交出殺人主犯的訴求翻譯成了交出藩主島津久光。這讓薩摩藩覺得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只能和英國開戰。
英國當時挾著剛剛打敗大清帝國的餘威,又取得了幕府的賠償,覺得小小的薩摩藩斷無理由敢於抵抗 。而薩摩藩,因地處日本的南端,往往是西方列強造訪日本的第一站,所以藩主島津久光及其父輩在日本各大名中,是最早具有現代思維意識的人。薩摩藩有能製造武器機器設備的工廠,叫做「集成館」。在鹿兒島灣沿岸修築了10個炮台,共部署了85門大炮,最大的炮能發射150磅的彈丸。這些都堅定了島津久光敢於和世界最強大的英國海軍過招的決心。
英國海軍的驕傲輕敵無以復加,居然直接把艦隊一字擺在薩摩藩岸防大炮的射程之內。1863年8月15日晨,英軍沖入淺灘,擄獲了薩摩藩三艘蒸汽船,以為薩摩藩已經失去抵抗力,可以逼其就範。 正午12點,薩摩炮台眾炮齊發,彈丸紛紛撲向沒做任何防備的英國軍艦。旗艦Euryalus居然不能馬上應戰,因為存放幕府10萬英鎊賠償金的箱子堵住了彈藥庫的大門!
在整整挨了2小時的炮擊後,Euryalus才開始進行炮火反擊。英國艦隊的炮火不僅砸向了薩摩岸防炮陣地,還打向了城下町(薩摩中心),引發了熊熊大火。交戰中,Euryalus被一顆炮彈直接命中,艦長和副艦長瞬間戰死,這一刻扭轉了戰局,英國海軍撤出了戰鬥 。其後兩天,雙方又進行了交火。英國沒有取得什麼顯著戰果,於8月17日打光炮彈後,滿目瘡痍的艦隊撤離了薩摩藩。
從結果來看,英國艦隊沒能征服薩摩藩,不但賠償沒有拿到,還自身戰死13人,薩摩藩只戰死5人,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英國被打敗了。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三個月後的11月15日,薩摩藩主動向英國提出和談,答應賠償生麥事件的2.5萬鎊賠償金、停止攘夷政策、對英國採取友好開放的態度。這個彎轉得實在太大,談判的英國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明明自己是灰溜溜的戰敗者,怎麼還能達成戰勝者的要求呢?
原來,在戰爭結束後,島津久光派人對英國發射的炮彈進行研究。英國旗艦裝備了最新式的阿姆斯特朗大炮,100門艦炮中有21門是這種新式火炮。這種大炮是後膛裝彈(薩摩藩的大炮還是傳統的前膛裝彈),炮身已經有了膛線,極大的提高了大炮的射程和精度;炮彈也不再是實心彈丸,而是裝填了炸藥的錐形炮彈。這種大炮的射程達到了4000米 ,是薩摩藩大炮射程的4倍,而且爆炸產生的威力很大。這場戰爭雖然從死亡人數來看英軍超過薩摩藩,但英軍的炮火給薩摩藩的設施造成重大損失:島津家族苦心經營的現代工廠「集成館」、鑄幣局和500多間房屋被摧毀。島津久光認識到,如果不是英國人太過輕敵自大,薩摩藩完全不具備任何抵抗能力。道理很簡單,因為英國海軍大炮的射程遠遠大於薩摩藩大炮。如果英國海軍停泊在薩摩大炮的射程之外,就能發揮射程優勢幹掉薩摩岸防炮陣地;然後逐漸向陸地靠近,進行炮火延伸,那時候,薩摩藩只能任英國海軍宰割。在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僥倖和先天不足後,島津久光非常明智地做出決定,為不讓英國艦隊再來報復,主動向英國賠償求和。不僅如此,島津久光還認識到,如果繼續閉關鎖國、抱殘守缺,依舊改變不了落後挨打的局面。
英國也願意同實施開放政策、具有現代意識的藩府打交道。從此薩英之間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薩摩藩對英國進行開放,建立「異人館」,邀請英國的技術人員傳授先進的科學技術,同時引進英國的軍艦和槍支,急速提高和加強軍力。薩摩藩以此為契機尋求自身發展,到明治時代來臨的時候,已然成了推翻幕府統治的中堅力量。不僅促成了日本「大政奉還」,進而也保證了明治維新的順利執行,讓日本走進了現代化國家的行列。
今天,在日本的鹿兒島街頭,有17個年輕人的雕塑。這17個人,就是薩英戰爭結束兩年後,被島津久光派遣去英國學習西方文明的年輕人。他們中間有締造日本現代教育制度的森有禮、修正了很多列強對日不平等條約的外交官寺島宗澤、經濟學家五代友厚等。最著名的是號稱「大日本帝國海軍之父」的東鄉平八郎,他作為一個炮手參加了薩英戰爭,後來去英國留學學習現代海軍知識,1894年甲午戰爭時候,他是」浪速「艦艦長,1905年,他率領日本海軍在對馬海戰中打敗了沙俄海軍。薩英戰爭中薩摩藩並沒有失敗,還痛擊了英國海軍。與此類似,清朝同英法聯軍之間的第二次大沽口戰爭,僧格林沁也曾重創了敵人,但是戰後結局與薩英戰爭的反差實在太大了 。導致這種差異的原因可以羅列許多,最主要的一條應該是:戰爭之後,清朝將原因簡單歸結於天子威武和敵人的恃強凌弱;而薩摩人會去認真尋找敵人到底有哪些優勢,為何形成這樣的優勢,並加以學習。
同樣,薩英之戰也說明了「師夷長技以制夷」方針是行不通的。武器,連同科學技術和人的思想,一直在不斷地完善和更新。單純獲得某種武器的製造能力,卻不具有學習、思變和創新能力,或早或晚,手中曾經先進的武器會淪於陳舊,依然改變不了落後挨打的局面。當然,學習思變是個非常痛苦的過程,有時候甚至要放棄曾經擁有的輝煌和不一定那麼有價值的「尊嚴」,這個過程可能會比學習和思變來得更加痛苦和艱難。
————————我叫分割線————————
以下選自新語絲網站丁不二方舟的文章《日本明治維新的前前後後》:2009年8月30日,日本國會眾議院選舉,民主黨以壓倒性優勢擊敗自民黨。二戰以來,自民黨長期執政(從1955年開始執政,直到1993年因經濟泡沫破裂及一系列政治醜聞,造成內部分裂曾短期下野10個月),首相人選變化只是黨內派系利益分配的結果。該黨的執政理念之一是堅持親美政策,由於符合日本戰後實際情況,為日本經濟恢復和騰飛做出貢獻,因此自民黨成為日本選民的長期選擇。近些年日本經濟不振,美國也在走下坡路,民主黨的一些政策獲得選民的支持,終於贏得此次選舉。新內閣上台後做了兩件不大不小的事情,一是效仿歐盟提出「東亞共同體」設想,二是因駐日美軍基地問題和美國有些摩擦。日本戰後一直是美國的跟班小夥伴,新政策能令民主黨內閣存在多久,結果並不難猜。
日本地處太平洋西北角,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島嶼組成,是朝鮮和中國的近鄰。日本先民來自亞洲大陸,早期社會發展緩慢,長期受到朝鮮和中國影響。645年大化改新,初步形成以天皇為中心的鬆散聯盟,進入封建社會,之後全面學習唐朝,生產技術、政治制度、文化藝術、佛學儒學相繼被引進、吸收、改變,社會發展提速。12世紀末進入幕府時期,包括鎌倉、室町(足利)、江戶(德川)三代。
「幕府」一詞出自古漢語,原意是古代將軍出征時所設置的營帳,後來流動改為固定,指軍政大吏的辦公地點。日本文化將天皇尊為神,血統、地位崇高,所以幕府也不便自立為天皇,只能做到總攬軍政大權,而將天皇架空。幕府與中國東漢末年曹操掌權時相似,挾天子以令諸侯,不過幕府將權力世襲化,統治日本近七百年,期間也有朝代更替。
中國講到漢文化的對外影響時,經常將朝鮮、越南、日本三國並提。因為日本後來強大,尤其喜歡強調對日本的影響,遣唐使、日文漢字、鑒真法師、奈良的建築等等都是證據,反而對朝鮮、越南好像影響小一些。但這是一種錯覺,真實情況是中國對日本的影響在三國中是最弱的。背幾首唐詩,寫幾個漢字,並不代表能夠輕鬆跨越鴻溝。例如日本11世紀初平安時代的文學名著《源氏物語》,明顯受到漢文化影響,因此常用來和《金瓶梅》、《紅樓夢》作比較,書中女性的悲慘命運幾乎都是「一把辛酸淚」。但是此淚非彼淚,其差別類似蝙蝠的翼膜和飛鳥的翅膀。因為若論大背景,日本物語文學和歐洲中世紀騎士宮闈文學的社會環境及形成的創作機制更為接近。
日本的農業文明以漁獵和農耕為主,自給自足,商貿並不發達。與英國的一個大不列顛島不同,日本有四個大島,呈狹長的線狀排列,地理特徵造成地方自治,番邦林立,統一成本極高,所謂的高度中央集權總是曇花一現。幕府更多的時候只是起到強勢盟主的作用,各種級別的大名(諸侯)都擁有獨立的小王國。日本獨特的武士階層,和歐洲中世紀的騎士階層極為相似,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俠以武犯禁,武士道橫行,好勇鬥狠,切腹自殘,形成日本尚武的傳統,也是後來軍國主義的根源。另外與英國相比,日本到亞洲大陸的海上交通比英國到歐洲大陸更加困難,因此可以保持更強的獨立性。例如在中國建立的朝貢體系中,貢與不貢,日本有視局勢而定的自主選擇權,不像朝鮮、越南非貢不可。所以日本向朝鮮、中國學習不假,而且相互來往不斷,但是表面的相似並不能掩蓋更深層次的差異。借用生物學中,門綱目科屬種的分類方法,如果中國、朝鮮、越南的國家類型是同屬不同種的話,中國和日本至少是不同屬,甚至是不同的科、目。從世界範圍看,日本與東南亞島國和英國最接近,其次是歐洲大陸國家,而與中國的差別最大。
日本的安全性有天然保障,朝鮮和中國要想攻佔日本,勝算極小。元朝兩次遠征日本,均以失敗告終。有人為元軍設想的種種取勝可能性,都是無用功,只要參照歐洲大陸與英國的戰果就可以理解其中的難度。日本被外敵佔領只有一次,即1945年太平洋戰爭失敗,因為美國的軍事水平突破了地理障礙,最後還有原子彈一錘定音。在自保無虞的情況下,日本一旦軍事上取得優勢,迫於資源匱乏的先天不足,加之商貿成本高,必然選擇擴張。與日本糾葛最深的國家當屬朝鮮,儘管很多年前估計是同一家的兩伙人,但一個海島國家和一個半島國家,只隔著一條寬約二百公里的海峽,經常打打殺殺是不可避免的。
16世紀受歐洲大航海影響,先進的航海技術傳至東方,對亞洲國家觸動最大的是日本,簡直是天降神器。此時正值日本處於混亂的戰國時代,內亂之外,海盜活動日益猖獗,侵擾中國沿海。豐臣秀吉(1537-1598)於1590年暫時結束了內亂,隨之萌發一個建立亞洲大帝國的夢想,先佔領朝鮮作為跳板,後瓜分中國賞賜給下屬,甚至連更遠的印度都成為目標。1592-1598年間,日本兩次侵略朝鮮,明朝派兵抗日援朝,日本未能得逞,豐臣秀吉本人在戰爭末期去世。連年的戰爭又導致日本內亂,江戶地區的大名德川家康經過又一輪內戰,於1603年建立德川幕府,國家進入休養生息。這一時期,日本對外擴張與英國依靠海盜起家的社會機制相同,但是中國不是西班牙,日本力量不足,所以此事被暫緩了。期間發生過一件奇事。仙台藩主伊達政宗派遣下屬支倉常長乘船在1613-1620年間出使美洲、歐洲,還在羅馬覲見了教皇。這趟遠行本意是希望通商,但支倉常長回國後,情況已經大變。幕府開始實行鎖國政策,日本走向世界的計劃也被暫緩了。
德川幕府趨於保守,首先是因為擴張行動缺乏成效,其次是因為對外通商,九州島地方大名獲利最大,威脅幕府統治,第三是因為通商的同時,也帶來了以天主教為主的基督教。基督徒大增,遭到佛教和神道教勢力的反對,造成內亂增多。幕府因此越來越排斥西方商人,逐步開始禁教和減少對外貿易。九州的諸侯由於外貿獲利減少,轉而加重稅賦。1637年末,島原地區連年天災,該地民眾又多信仰天主教,在多種因素作用下,爆發起義,次年遭到幕府殘酷鎮壓。此時正值歐洲三十年戰爭時期,天主教與新教的矛盾及新教內部的矛盾也被帶到日本。荷蘭商人因保證不傳教,獲得幕府信任,被允許在長崎的出島建館通商,但不得入內地,並受幕府直接控制,而葡萄牙、英國、西班牙商人則先後被趕出日本。此後二百多年裡,幕府施行嚴厲的鎖國政策,禁止普通日本人與西方往來,如果私造可以遠航的大船要被處死。除中國、朝鮮、琉球的船隻外,遠方的夷人只有荷蘭一家,因此還在日本形成了了解西方的蘭學。
德川幕府能夠暫時躲開列強的侵擾,是因為日本既無資源,又缺市場,地緣位置也不重要,在大航海後的全球貿易鏈中處於邊緣地帶,油水太少,列強感覺不值得投入重兵。但是這種鎖國的日子遲早要結束,歐洲太繞遠,美國更便捷。1853年美國軍艦來到日本,武力威脅要求通商,德川幕府被迫應允。第二年兩國簽訂《日美親善條約》,又稱《神奈川條約》,給予美國最惠國待遇。英國、俄國、荷蘭、法國紛紛跟進,幕府的聲望逐漸受損。日本被迫打開國門,被納入了全球貿易體系,雖然只佔國際總量中微不足道的貿易額,卻使日本西南地區的工商業得到迅猛發展。九州島曾是日本的亂源之地,此時成為新興之地,其中的薩摩藩因與西方頻繁接觸,眼界大開,獲利豐厚,形成了一股獨立的政治勢力。幾路新興力量聯手,對已經式微的德川幕府提出挑戰,先後發起尊王攘夷、倒幕維新運動。1867年,孝明天皇去世,皇子睦仁繼位,1868年1月發布《王政復古大號令》,宣布廢除幕府制度。幕府勢力反抗,經戊辰戰爭,被維新派軍隊擊敗。10月23日天皇改元明治,之後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稱「明治維新」。維新一詞出自《詩經》中的「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維新要有新思想,此時的日本已經有了充足準備。著名學者福澤諭吉(1835-1901)感到只在日本學習蘭學視野過窄,於1862年利用譯員身份隨使團遊歷歐洲。他沒有停留於表面的繁榮和技術的先進,而是深入考察歐洲的商業、軍事、政治、法律、教育、科研、外交等諸多方面,回國後痛定思痛,著書立說,倡導西學,後來還提出「脫亞入歐」論。福澤諭吉的學說在日本影響巨大,他的著作維新人士幾乎人手一冊。考察西方、研究西學在日本蔚然成風。木戶孝允、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等官員努力實踐推進,日本國力與日俱增,朝鮮、中國、俄國相繼成為驗證明治維新成果的試驗場。福澤諭吉是全面審視工業文明的亞洲第一人,同時也是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擴張的理論家和設計師,因為思想上「脫亞入歐」,行動上必然是「侵亞排歐」。
日本在現代化的過程中,軍人和商人結成同盟,看上去有些貼近歐洲傳統。實際上軍人力量居於主導,較少受商業規則約束,更像東方傳統中一股坐大的地方軍閥,瘋狂而殘忍。例如在明治憲法的醞釀製定過程中,日本先仰慕英國,後學習德國,最後從國情出發,規定軍部直接聽命於天皇,不受政府、議會管轄和監督。與中國清朝僵化的文人官僚體制不同,握有大權的日本軍人體制很容易接受西方的軍事技術。有了這個立足點,其他的新思想都是以此展開,為我所用,嘗到甜頭後,形成改革獲益、再改革再獲益的循環。追根溯源,軍國主義也是明治維新得以成功的重要基礎,因此很多日本民眾對其念念不忘。
另外明治維新成功的重要制度保證是1871年廢蕃置縣,相當於秦始皇的廢六國貴族設立郡縣,實現了日本的真正統一。名義上的君主立憲不同於同為島國的英國,而是效仿歐洲大陸強國,以軍事集團為後盾,建立強力的中央集權政府,以保證各項改革措施得以順利實施。同樣是被迫打開國門,中國是削弱中央集權,導致國家混亂分裂,日本是完成統一,加強中央集權。相同的開始產生不同的後果,簡單原因是日本船小好掉頭,中國卻過於龐大,要重新實現軍事強權並非易事。
明治維新取得成功,在思想、技術、制度等方面都可以進行梳理,不過更為基礎的條件與英國極為相似,是得益於地理安全優勢和資源劣勢提供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保障在對外開放吸收的同時,對內能夠短時間完成集權統一。這在已有眾多列強佔優的情況下,是一種極為特殊的機遇。促成日本在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換過程中,用時最短,見效最快。
日本隨後踏上軍國主義的戰車,去實現豐臣秀吉未竟的事業。與歐洲列強相比,日本更看重中國,視為禁臠,是其成就霸業的最大資源,妄圖完成蛇吞象。自1874年出兵台灣開始,日本野心的膨脹一發不可收拾,吞併朝鮮,侵略中國,偷襲珍珠港,揮師東南亞,最終換來東京的熊熊大火,廣島、長崎壯觀的蘑菇雲。儘管日本後來年年撞鐘祈福,想把自己塑造成最大的受害者,但無奈亞洲處處白骨,罪證難消。
日本躋身列強是當時亞洲乃至世界的重大事件。一方面對氣焰日盛的歐洲中心論提出挑戰,另一方面促進亞洲其他國家覺醒。但是日本的成功有其特殊性,曾給中國造成極大的錯覺,因錯覺導致錯誤,因錯誤導致錯亂。後來的實踐證明,由於國家類型不同,中國的政治走向不可能以明治維新為樣本。
中日兩國彼此間有非常複雜的情感。日俄戰爭,日本獲勝,一批中國人為之歡呼雀躍,視為黃種人的勝利,是黃種人的榮耀。辛亥革命成功,一批日本人為之歡呼雀躍,視為另一個黃種人大國的覺醒,為黃種人增添力量。將視線拉長,在近現代化的道路上,綜合來看,由於地理相近,對中國影響最大的國家可能是日本,促進作用和阻礙作用都很大。知識傳播、人才培養、經濟發展,日本幫助中國很多。同時,侵略中國血債累累,還曖昧不思悔改,為靖國神社中供奉的戰犯招魂,令人噁心和憤怒。總之兩國關係紛紛擾擾,現在地理上一衣帶水,心理上千山萬水。恐怕只有中國逐漸強盛到一定程度,日本全面接受這一現實,中日之間各種爭端才會徹底化解。兩國內心深處的黃種人或東亞意識才能結合,也許到那時,友好鄰邦才不是互相畫餅。
日本以其自身的綜合實力,難以長期保持大國地位。從甲午戰爭到二戰結束,稱雄東亞,已屬不易,其後仍能保持經濟大國地位,只是部分延續。二戰後,開工業文明之先、兩次世界大戰戰勝國、安理會五常之一、文化行銷全球的英國早已褪掉日不落帝國的光環,只不過開亞洲風氣之先的日本更不必強求,回歸歷史常態是必然結果。回想豐臣秀吉的囂張,德川幕府的封閉,再聯想到明治維新後的瘋狂,現在日本面對新興國家的崛起,實力漸弱,優勢漸失,是不是又越來越保守了呢?
看日本電視劇《坂上之雲》時,知道了一個歷史細節:日本開國初期,因為國內壓根沒有現代科學教材,各種現代學校教材全部直接從西方進口,大學中從教科書到考試統統使用英文,所以學生不會英語連大學的門都摸不到(大學預科也是使用英語教學)。日本社會精英基本全會使用英語。這並非該電視劇想要表現的主題,但是側面展示了維新運動之時,日本人為了挽救民族危亡避免淪為任人宰割的殖民地國家,勇於破除萬難拚命向歐美先進國家學習的精神和決心!劇中借高橋是清的話展示了學好外語的途徑:
無非便是刻苦努力,別無他法。社會需要各種方面人才,很多行業不一定要英語,但是日本的知識分子為什麼要如此拚命的學習英語,不學好英語都不能學習其它的學科?因為當時的世界,只有歐美國家才是最發達的國家,日本若想強大,就必須西化,必須向先進的強於自己的對象學習。當年,日本同樣是西方列強的侵略對象。中國遭遇的不平等條約,日本同樣經歷了,但是日本人卻虛心的拚命的向侵略自己的對手學習,學習對手的語音、文化、科技和種種,原因很單純:對方比自己先進,比自己強大,自己想要強大就必須學習強者。
日本的這種精神並沒有丟,日本挨了美帝兩顆原子彈,戰後對美國溫順的像個羔羊。可是日本卻成了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為什麼?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最先進的國家,那麼當然要學習美國的方方面面。
可惜啊,日本人的這種自強精神,卻被大量中國人僅僅解讀成「崇拜強者欺凌弱者」的「奴性」而鄙視。
當年的中國呢?和日本並不是處於同一起跑線,而是比日本還要領先一個起跑線,中國地大物博,學習西方的條件比日本富裕的多,可是中國洋務運動的結果是什麼?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抱著根本落後於西方的老朽的老祖宗的東西們不放手,對於西方先進文化僅僅是「為用」,只想學習西方的技術,而西方先進技術產生的土壤如政治制度、文化環境、道德觀念統統希望拒之門外。當日本人勒緊褲腰帶以供養極少數高材生去西方留學學習先進國家時,中國想供養同樣數量的留學生的能力比日本不要強太多。日本比起中國,要學習的不僅僅是西方的技術,而是文化、服裝、體育、飲食、制度。。歐美先進國家方方面面的一切,拚命尋找變得和歐美一樣強大的秘訣,而中國,對那些,並不感什麼興趣。
另一個細節,是日本帝國議會的成立。。。。其實,議會制度並不僅僅是模仿個西方國家的政治制度,而是議會制度對於國家發展的進步性。
明治維新時有句著名的口號,先有個人的獨立,才有國家的獨立。偉大的福澤諭吉指出:國人沒有獨立的精神,國家的獨立權利便不可能伸張。原因有三:
一、沒有獨立精神的人,不會深切關懷國事,沒有獨立精神,即指沒有思想獨立,也包括沒有經濟獨立,這種人長期依賴著他人生存,對於國家來說,便是依賴統治者生存。然而一個國家統治者只是1%,99%的人都是老百姓,而統治者對百姓有絕對的權利和控制,老百姓也只依賴於國家統戰者之下生活,那麼,統治者便是國家的主人,而沒有權利和獨立精神的百姓,心理上只是這個國家的客人。當家庭遭到侵略,主人必定拚死保衛家庭,但是客人呢?從心裡上對主人有極度的依賴,對國家命運自然漠不關心,外國入侵,雖然不至於倒戈相向,但是因為自己並未國家的主人,自居客位,對國家命運自然不會關心:聯想到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天津便開城投降,因為天津沒惹英法聯軍中立求安。八國聯軍侵華時,南方未遭到攻擊各省居然保持中立,避免遭受攻擊的歷史現實,細思恐極;
二、國內得不到獨立地位的人,接觸到外國人時也無法保持獨立地位。因為習慣了依附於上等人的生活和心理,習慣依賴他人,也會怕人,更好養成阿諛奉承逆來順受的性格,那麼這種人出了國會在洋大人面前保持民族精神嗎?當然不可能,性格使然。想想中國被侵略的歷史上絕大多數的百姓的冷漠和忍受,而很多奮起反抗的革命者的鮮血成了低層小民治病用的人血饅頭。這一條也已經被歷史驗證。
三、沒有獨立精神的人會仗勢做壞事,可參加中國歷史上數不清的漢奸和流氓。
當第一次讀到《勸學篇》時,是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中國總是嘲諷日本軍國主義時期的議會是貴族把持的虛偽民主,可是卻忘了,同時期的清庭、北洋乃至國民政府,連人家帝國主義的虛偽民主的程度都做不到。民主制度總是比專制制度先進。這已經被日本證明。日本帝國想要發動甲午戰爭,還需要設法讓國會通過。而中華帝國卻無力阻止一個老太太挪用海軍經費給自己過生日。
避免統戰者的專制,文化、科技、和經濟等等的發達才有條件。二戰時期盟國比法西斯陣營民主,所以可以避免希特勒和東條英機這種戰爭瘋子一意孤行不顧現實的瘋狂的擴大戰爭而在陣營內部得不到遏制導致的失敗;冷戰時美國比蘇聯要自由民主法制健全,所以避免可如同蘇聯那樣總書記獨斷專行導致國家僵化發展停滯走向失敗而取得勝利(說這話我壓根不怕被噴)。
歐美的發達,絕不僅僅是依靠堅船利炮,而是能產生堅船利炮的土壤:自由民主的風氣乃是政治、經濟、文化、科技順利發展的前提。當年日本軍國主義者為了剷除耽誤他們隨意發動戰爭的資產階級民主勢力費勁心機,而當民選政客被清洗乾淨軍國主義者獨掌大權後,軍國主義的毀滅之路也就開始了。不過,同時期中國的專制統治者們比日本同類們輕鬆的多:中國的民主勢力實在太弱,連清洗都沒必要像日本那麼費勁。
為什麼只有日本能夠維新成功?一、全部精力徹底學習西方先進國家而不惜國家西化而拚命學習的決心和努力(對比國內那些視中國西化如洪水猛獸的人們,呵呵),原因很單純,既然歐美是世界上最先進國家,不學習他們學習誰?你祖宗那套好用還會被人家西方按在地上摩擦?二、西化的過程中,同樣引入了西方的資本主義民主制度,避免了君主獨裁,覺醒了全體百姓的國民意識,從而真正意義上完成了舉國體制,萬眾一心為國家奮鬥。儘管當今中國的正義人士們諷刺當年的日本人民被日本資產階級和軍閥忽悠當炮灰和榨取剩餘價值,可是卻忽視了當年中國人民為什麼統治者連忽悠都不需要就可以隨意魚肉,以及被外國侵略時就是一盤散沙呢?
如果是康熙帝漢武帝光武帝唐太宗明成祖遇到鴉片戰爭,那肯定能打出來雅克薩之戰的氣勢。
可惜鴉片戰爭時候在位的是桓靈二帝,是唐我也不知道啥的宗,是明朝的木工皇帝,是清朝的道光帝。
而明治天皇,在一個朝代的位置,大約就是漢武帝唐太宗的位置。若不是如此,明治維新能不能做起來都是一件事。
這和日本人有啥勤學好問的品質,根本沒有多大關係,中國人不勤學好問?詹天佑他們不都是如此?最高票的立論又是把日本一段時間的技術優勢解釋成人種優勢,金政委早就批評成篩子了。
但是這也和國運有關係,即使把康熙帝唐太宗漢武帝送到光緒的位置上,也都是跪的。
感冒是小事,但偏偏是高考的時候感冒,那就可能是一個災難。這才是近代史的恥辱的原因,根本不是什麼劣根性,也不是文化落後,是技術的落後加上國內本身到了朝代末期疊加造成的災難。
我們仍然用著漢字,甚至退回到文言文和繁體字,今日的這一切恐怕也不會有多大區別。文字躺在那裡一動不動,變的是人心。
實際上,在那種國內形式下,清朝的皇帝大臣們做的並不差,畢竟牢不可破的聯盟也不過七十餘年。
這個世界上歐洲以外的國家,日本逆襲了,中國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而其他國家大概直接成了殖民地。
但是不要緊,1893年,誕生了一個將這一切終結的人。1、時間充裕,日本國土人口軍事力量比東南亞土人強太多,西方消化需要更長時間,同時日本在看到鴉片戰爭的前車之鑒後採取不抵抗但拖延時間的方法也給改革留出了時間。2、地理位置,對於西歐大國來講日本是除了夏威夷之外最遠的未開化國家之一,在中間還有不少其他國家未殖民之前對日本動手的日程無疑是排在相當後面的,而後期日本的地理位置又使其成為英國對抗俄國遠東擴張的棋子。3、世界大亂,南北戰爭、俄土危機、德國統一等眾多歷史性事件轉移了歐美的矛頭。4、分封制,雄藩幕府各自尋找自己的救亡圖存道路,互相競爭,強者統帥弱者,優化了國力分配,並將領導力集中在最優秀的領導者手中。5、學習能力,蘭學、寺子屋等都證明了日本人民即使不是最聰明的學生,也是最熱衷學習的學生,勤學苦練自然會有收穫。6、道路正確,雖然很殘酷,但19世紀就是一個壓迫、侵略的世紀,後進國家想成為列強,只有通過鐵和血的手段來實現,對比老佛爺李中堂和維新三傑的最終就知道,改變國運不是請客吃飯,資本發展,只有吸進血,才能榨出錢,就好比甲午,憤青是看不到當年日本財政年收入8100萬兩,清廷歲入8900萬兩,賠款2億4千5百萬兩而日方戰爭開銷就達到2億一千三百萬兩的,他們總會認為日本是大賺一筆恨不得二戰後日本建設都用得這筆錢,當然了,他們大多數根本不知道日俄戰爭是神馬。累了。。。先寫這些。。。
沒人能管理日本,無論是它名義上的統治者還是外來的列強,所以,沒人去征服日本,也沒人去限制日本。
日本有以下幾點特點對現代化是有利的:一、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日本是一個島國,因此雖然千百年來一直離當時中國強大的政權較近,但極少遭到大陸上政權的進攻(除了蒙元的入侵,但是失敗了),因此保證了政治發展的延續性,其中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天皇制度的留存。對於當時的西方列強,佔領殖民地主要是為了掠奪原材料和獲得傾銷商品的市場,而日本資源貧乏,沒有太多掠奪的價值。所以西方列強並沒有對日本進行過多的限制和干涉,在幕末倒幕戰爭中西方各國也是抱著扶持一個親自己的政權的態度(英國支持倒幕軍,法國就轉而支持幕府),而不是非要把日本殖民地化。另外潛在的一點地理優勢是日本處於遠東,在日本維新到了一定階段,需要通過對外戰爭來掠奪進一步發展的資本時,周圍沒有非常強大的對手來遏制它,只有已經沒落的清帝國和較其他列強相對落後的沙俄帝國(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俄國的主體在西部的歐洲部分 )。二、國內基於分封制的諸國體系從平安時代開始,隨著日本國內封建莊園制度的形成和武士階層的崛起,加上日本本國自然環境的限制(島國,多山,國家被隔成一個個小的經濟自治體系),日本一直都維持著這種各地區相對獨立性較強的政治體系,特別是後期到了德川幕府後期部分強藩(薩摩、長州、土佐,倒幕維新的中堅人物也大多出於此)與中央幕府的衝突和西方列強的介入,各藩的領主在自己的領地開始大力推行改革,從而促進了倒幕風潮的興起和最後維新的形成。三、同一民族,天皇制度這兩個因素使得日本在變革的動亂之後能快速歸於統一,不會像當時我國民國時期那樣陷入軍閥的混戰,倒幕戰爭之後較大的內戰就只有西南戰爭了,而且很快也平息了。四、對外學習的態度和能力從歷史上受唐朝文化的影響一直到後來學習西方國家的一套,日本一直以來對外學習的態度和能力都是沒話說的,這也使得日本能快速轉型發展起來。順帶說一下德川幕府的「鎖國」政策,其直接原因是德川幕府的統治者害怕天主教的傳播會影響自己的統治。在日本戰國年間,南蠻貿易在日本興起,天主教也隨之傳入,特別是在當時的九州,甚至一些強有力的大名領主(典型例子就是大友宗麟)都皈依天主教,可見天主教的影響之大。而德川幕府在「統一」後懼怕地方勢力通過南蠻貿易變得難以控制和懼怕天主教的影響力,加上後來一系列事件的發酵,最終定下鎖國的政策,只留下長崎一港作為對外貿易的窗口,同時在西方商人中只允許荷蘭人(這也是為什麼是蘭學)進行貿易。
由於幕府和維新派這層關係,日本接受了大量的西方資助,特別是外債。比如甲午戰爭 日俄戰爭,日本都獲得了大量的借款,等於說對西方完全成開放態度而西方利益又與日本國運高度相關。
我中特帝還不算列強?那就沒有列強只有一強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現在有人被稱作皇漢?
※怎麼反駁「中國元朝曾侵略日本 請中國表示道歉」?
※《墊底辣妹》的上映是否意味著中日關係的回暖?
※安倍參拜靖國神社到底有哪些目的和意義?
※以釣魚島為開端,日本頻繁挑釁中國目的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