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古鎮商業化?


很多時候我們抨擊古鎮古街商業化,

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人多並且雜亂,

不能說古鎮商業化不好,想要讓一個古鎮繼續延續下去的方法目前只能將它商業化,將其商業化才能得到更好的推廣,

從旅遊業來講一個沒有被商業化的古鎮知道的人也不會很多並且也未必會有很多人去,

商業化就帶表著這個地方有其價值並且交通公共設施上相比其他來說更加健全,

當然目前古鎮的商業化規劃的並不好,店鋪雜亂是非常明顯的,

無法評判古鎮商業化到底是好是壞,

從個人遊客角度來講我喜歡美好的古鎮但也希望通過商業化為完善公共設施

個人角度,


古鎮商業化是保存古鎮,讓它永遠延續下去的唯一可靠方式。

爲了「保存原貌」而反對古鎮的商業化,無異於非洲爲了保護大象而禁止獵殺大象和象牙交易——結果是非但沒有保護了大象,反而催生了偷獵者和地下象牙市場,還讓政府失去了對象牙貿易徵稅的機會。

正如豬沒有滅絕是因爲人喫豬肉養豬一樣,讓古鎮商業化,是古鎮永遠繁榮興盛下去的正確途徑。


我其實是反對古鎮搞什麼商業化的,如果你古鎮天生商業氛圍很濃厚(比如重慶的磁器口),那自然沒什麼問題,但是你本來就是沒什麼商業氛圍,那搞得商業氛圍濃厚還有什麼意義,僅僅就是為了吸引客流,為政府創收?

我不認為古城需要人為的去延續,可以在歷史長河歷經百年不倒,必然有自己存活的機制,有何必去給自然吸氣的發動機加上渦輪增壓。

古建築從現在商業的角度上,物業設施方面古街肯定是不適合做現代商業業態的,就比如消防,給排水,燃氣,電力等方面,所以你硬要做就要改,改來改起怎麼會不破壞。

還有,一個好的旅遊商業業態,不是二十家干鍋雞雜,二十家土特產,二十家烤串就能搞好的,要想長期發展,肯定要一個全局角度的業態規劃,跟各個業種品類的合理分布。再加上良好的營運或者說是物業管理,以及良好的營銷宣傳。試問,國內有多少搞旅遊商業的有這種思維。

如果沒有這種思維,那全國的旅遊商業,古街商業也就差不多都是那個樣子,那以後誰還去,我記得原來成都的寬窄巷子就是商業公司做的統一招商,現在看來確實是一個不錯的參考案例,可能也是規模小,招商壓力不大,總之既然做不好,那乾脆就不要做,多大屁股穿多大褲衩


我出生在貴州。我們這裡有著大大小小的古鎮或者少數民族聚居的鎮子。我見過有商業化的,有一直封閉維持原貌的。也有維持不了改造的。對於我而言,我是支持古鎮商業化的。

1-增加收入,留住年輕人。

增加收入這自然不用說,貴州長時間經濟落後,但是旅遊資源,古鎮文化,好山好水卻也是眾多的。有的古鎮商業化後,增加了收入,一些年輕人也不用湧向沿海城市,去做最原始最勞累的工作。更減少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的比例。在一些那樣的大山中,青壯年不用背景離鄉,不用守著那塊養不活一家人的一畝三分地。老人孩子不至於孤獨無依,古鎮商業化,對當地人肯定是好的。

2-提高了古鎮本身的服務功能。

貴州古鎮很多,古鎮也往往伴隨著青山綠水,碧綠梯田,多彩民族魅力。即使有一些商業化一點的古鎮,向西江,向鎮遠,她們魅力不輸麗江。更不提大小未開發的。為什麼貴州旅遊名片依然沒在全國打響?為什麼西江鎮遠沒有鳳凰麗江出名?為什麼其他不知名的古鎮,苗寨,侗寨依然落後?服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周邊配套服務不好,商業化程度不高。鎮遠這些還算好的,但是我覺得路都難走。住吊腳樓別有一番風味,但是我覺得內部環境還可以在細緻。我願意花錢讓我這次旅遊更有品質,但是如果商業化不夠,那就只能住低層次環境湊合的酒店,喝著不知道哪年進來的娃哈哈而買不到想要的依雲昆崙山(但是我貴州水很好喝噢),有錢沒地方花有時也是一種恐怖與無奈。再者,那些口口聲聲排斥商業化的人們,你們確定你們在西南的古鎮,鮮少酒店,語言不通,交通不便,特色小吃只設在家中能提升旅遊體驗?能凈化心靈?不罵這地方鳥不拉屎都算阿彌陀佛了。因為外來的你可能愛上古鎮的別有通天,但是卻無法習慣古鎮的封閉。商業化確是給你一條路,去嘗嘗苗家的米酒,去聽聽苗家的木鼓,去享受瑤族的瑤浴,何樂而不為?

3-一些古鎮的改造。

有的古鎮慢慢的走入商業化,有的卻慢慢的消失。不是單說沒人傳承,封閉與世隔絕的古鎮依然存在,但一些不斷受城市文化衝擊的古色古香的地方卻慢慢的變成了城鄉結合部,最後淪為城市的一部分。在遵義貴陽等省內經濟相對發達的地方就是這樣。新一代的慢慢的捨棄祖宗傳下來的木房,搬進了水泥鋼筋的新房。一人起房全家幫忙的傳統也隨著勞動力外流和人們日漸流失。在這種情況下,或許商業化反而是對一些待開發古鎮的救贖吧。

最後:貴州古鎮很美麗,開發程度不一,山水也很美,貴陽現在有滬昆貴廣線,沿線景區很多,省類機場也方便。大家如果厭倦了擁擠,來貴州吧~也是挺好的( ̄? ̄)希望家鄉越來越好。

圖網,侵權刪


如有的知友所答,商業化的確是保留古鎮較好的方式。

我們不反對商業化,我們討厭的是模式化去多樣化的商業化。

如今太多古鎮相似度太高。


商業化可以理解,唯獨不能理解的是為啥古鎮里會有那麼多酒吧!!!!在古色古香的古鎮里充斥著大分貝的迪斯科真的好嗎?!商業化應該規範化,充分利用原有優勢,發揚光大,但破壞性行業就不應該進駐!例如酒吧!破壞原有人文氛圍,而且也完成生活污染!


其實古鎮商業化本是雙贏的,既為遊客提供了更完善的服務,也可以提升當地的經濟和生活水準,同時也有資金保護及活化當地的遺產。但現在的商業化一方面缺少規劃,沒有根據當地古鎮的個性開展,這造成繼千城一面之後千鎮一面的現象也在蔓延;另一方面,古鎮的商業管理部門只是把古鎮作為搖錢樹,只重收費不重服務不重管理,以致遊客花錢後的體驗反而負面,前段時間鳳凰古城的例子可謂典型。所以,如果古鎮的商業化如果是有助於遊客深入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我想大家都是歡迎的。此外,古鎮的開發與保護(包括環境)應該齊頭重視,否則,漁夫和金魚的故事就會不斷上演。


臭豆腐吃遍大江南北,棉布長裙從高原到海邊


扯虎皮當大旗,搶錢的商業化是壞的。

繼承、保護、發揚,弘揚思想價值和文化內涵的商業化是好的。


古鎮要想真正地保存下來,並不是向保護自然保護區一樣,圍起來,然後給人遊覽,一座建築要有人才有生命力,才能一直保存流傳下來。雖然我不贊同有些商家不顧文化遺承用各種手段牟取利益,可是從另一個角度說,沒有商業也會導致文化的消失。暑假的時候我去浙江麗水寫生,有兩個地方讓我印象深刻,一個是商業繁華的大港頭,一個是幾無人煙的下南山村古建築群,大港頭的確有很多特色之處,街上到處是畫室,當之無愧古堰畫鄉之稱;而下南山村的古建築群更是讓我震撼,明明保存地那麼完整,卻沒有一個遊客,雖然是在山上,雖然地方比較偏,可是照理來說人海都抵擋不住中國遊客,這一點波折又算得了什麼,得出的結論只有是沒有宣傳,沒有商業輔助,這些優秀地建築群,古人的智慧只能被人所遺忘,這更是一種悲哀。所以古鎮的保護應該出台新的決策,讓古鎮能讓大家所繼承的基礎之上保存地更有生命力,一直延續千萬年。


我不了解古城商業化是怎麼樣一步一步發展過來的,就個人經歷來說吧。

前幾天才從大理,麗江玩好趕回來,當然是深刻的感覺到了古城的商業化,客棧遍布,逛逛其實也沒什麼特色,就像逛大城市的步行街,要說特色也就剩青石板路和屋上的瓦來感受下古的氣氛,但走走發現大理古城城門被兩張大海報貼滿。(我不怎麼喜歡大理所以吐槽了下)麗江的商業化當然更不用說。

古鎮商業化是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發展旅遊業,為了我們去玩,哈,我們一個個都去了,旺季人山人海的,然後錢大把大把的去了,人家再發展,商業化就越來越嚴重。所以我認為,消費和被消費之間的相互促進關係使之商業化。

再者,如果古鎮不商業化,設施不完備,想去玩的也不舒心。而我們去玩的圖的也是舒心,所以去玩就不要感嘆這些問題了,其實麗江古城還是挺美的。

最後,大冰說過,你在大城市吃肯德基,古城就不能吃了?人家不發展?

(第一次回答問題,不當出還請包涵指出)


口頭上的文化保護,實質則是穩固這棵搖錢樹的根系,成為招致遊客的活字招牌。


有吃有喝 有情懷 挺好的呀


很多古鎮原先就是因為商業而形成的


商業化是保存古鎮最好的辦法


說個人經歷不說宏觀看法。蘇州某縣級市,去年還是前年聽同事說盪口古鎮(無錫)還不錯,而且是免費的,幾次想拜訪可是沒機會,一次和朋友參加一個自行車比賽結束還早,正好離盪口挺近遂立即決定前往,騎了一個多小時到那居然要收門票了,80/張,3人出門就帶了水錢,就在門口坐了一會兒,了解到古鎮經濟鏈就這樣,先攢人氣再收費,對於想賺錢的商家活著政府也好不失為一個也許是中國特色主義模式,說不定以後還可以出口呢(~_~;)這麼搞就是為了賺個團體票錢吧,吾等屌絲散客根本不在人目標人群範圍內所以我想吾等窮屌們就別上升到國家,人權自由了,誰不為了倆錢啊。。。叫我來我也這麼干。。。


為了人民幣,理解!


推薦閱讀:

為甚麼說在外國城市旅遊,看到穿衝鋒衣的就知道是中國人?
有哪些免費的工具性的旅行APP?
如何去迪拜帆船酒店工作?
丹麥是一個怎樣的國家?第一次去這裡有什麼注意事項?

TAG:旅行 | 商業 | 古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