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焙、中度烘焙、深度烘焙的咖啡豆都有怎樣的特點?

想知道在香氣和味道的呈現上,烘焙度不同的咖啡豆是不是什麼比較明顯的特點


先來這張圖,分享咖啡從生豆到每一種烘焙顏色的差異。再次感謝邀請~這是要出書的節奏嗎?哈哈哈

---------------------華麗的分割線 ------------------------

烘焙程度簡單的說就是「溫度的高低配合時間的長短」所得出來的各種結果,聽起來和烤個雞腿或烤個蛋糕差不多。哈哈~但並非如此~就不在此多說了,咖啡烘焙是個專業的技術和認證,可以留在更專業的帖子里講。

我相信你這提問的"特點",指的應該是"風味"或是"外觀"的変化,而不是做化學做研究用的咖啡因、多醣、單醣、安基酸的反應吧~哈!!所以"特點"很廣耶~不明確是味道?不是外覌?還是??也有可能提問人也不知道怎麼再細化"特點"? 就跟很多人總是問我,某家餐廳有什麼特色一樣? 一_一...我是回答服務員很美呢?還是裝修不錯呢?還是菜好吃呢?ANYWAY....聊遠了....

我會盡量理解和回答廣義問題,咖啡在烘焙後,色香味、體織和質量都是大変化,若再加上不同的師傅的特性,不同產地的特性,不同機器的特性,那出來的組合是成千上百種変化哦!!!

首先,我覺得最大的特點就是重量(失水率): 生豆的含水率一般在10-12%,而在烘豆的過程中,豆子會產生很多的二氧化碳和水氣,並隨著時間使得密度下降,體積変大,重量変輕(有點像碳化的過程),這是一種複雜的化學降解聚合反應,然後烘好的豆子在科學的基礎上是超過850種成分,而這些成分中有三分之一是芳香物(味道≠香味)。

所以你要相信的是,烘1000克的生咖啡豆,會產生12000升的二氧化碳,重量也有可能少4分之1(重焙的時候)

咖啡烘焙深淺,全球這幾百年來差不多己經把標準統一了,像美國系的一些對深淺的叫法Cinnamon Roast, City Roast....也有歐美都常用的Light Roast, Medium Ligh, Medium Dark...,而美國的Agtron公司和SCAA精品咖啡合力推出的Agtron Number,更是最大程度的要把豆子的烘焙給標準化。

我分享了我自己在用的表格中的一部份,應該夠解釋我上面寫的文字,比較少人把Agtron數值和烘焙度做結合。

解釋完體積重量失水率之後,大家應該想知道的是風味吧,甚至想知道那上百種的芳香物的味道是什麼?

我只能說,烘焙製造不了各種豐富的香味,香味是和品種、種植土地、栽種品質、海拔、果實後制的方式...習習相關;但是烘焙可以影響風味的多寡,透過熟悉豆性的烘豆師,更能突顯特有的風味。

大家可以參考一下這張SCAA的風味表,如果和烘焙的深淺搭配,大致上是由圓心分上下,圓心以上是比較淺焙才容易得到的風味,圓心正下方就是重焙的風味,苦味蓋過了一切。

現在的精品咖啡,雖然沒有特別明說,但大致上己經決定了精品咖啡的烘焙都是在中淺到中深之間,而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中淺或中焙,甚至不會有中深出現。因為愈烘的重(烘焙時間長和溫度高),苦味愈明顯;而苦味愈明顯則表示風味(苦以外的)愈少,因為苦味會圧過那些特別的味道,也就是很多人說的花香、果酸、堅果、巧克力、奶油...等等的味道,都會隨著烘焙越重(苦),而越少。

以上,希望正是你想要的答案!!!

====================================

台灣自由行美食旅遊書《拾味台北-真滋味》和《拾味台北-心旅行》作者;

CafeDeSOFA沙發咖啡館 創始人

歡迎關注蛋蛋IN北京的新浪微博和微信公眾號,帶您到處吃好的玩好的!

http://weixin.qq.com/r/B3WBmUPEyx60rQf69yAV (二維碼自動識別)

http://weibo.com/vinca520 (二維碼自動識別)


不同的豆子,適合不同的烘焙度。不同的烘焙度會帶來不一樣的味道。

用做飯舉例:

茄子條沾麵粉油炸,硬口感,茄子切片炒,軟口感。味道也不同。但是都好吃

但是茄子如果切絲快炒,一定沒口感,也不好吃。

咖啡豆,用耶加舉例:

烘焙到一爆密集(淺),酸甜可口。烘焙到一爆末(淺中),巧克力甜。各有人喜歡。但是耶加烘焙到二爆後,基本就沒法喝了。

這和茄子一樣,茄子肉質軟水分多,沒辦法快炒出清脆口感。耶加肉質薄豆子小,舒展太開就沒有味道了,有的只是烘焙的焦味。

你看到大多數不同的豆子都有不同的烘焙度,是因為它們適合哄到那個程度,或者說烘焙師傅覺得這個程度味道比較有意思,比較特別。而不是單純的說從酸到苦。 高山硬豆哄淺了,沒風味,光有酸澀。就相當於土豆片沒悶熟呀。

另外就是我說的不包括直火烘焙。


正好手上有本咖啡書,雖然不是非常詳細但是大致也能了解了

————————分割線————————

好多人問這是哪本書,書本借朋友找不到了,在京東上找了個封面大家看一下吧


一般淺培的豆會比較特出輕爽的風味,而且風味表現非常豐富,花香 果酸 某些茶味都是這類豆的風味表現。而中度烘焙則是比較均衡的表現既有清爽的風味又帶有厚重的口感。深度烘培的豆子則更多表現與他的口感,他們的通常風味比較濃厚,如煙熏 巧克力 木香會是這類豆子的風味表現。而且會伴隨著厚重的口感。

這三種烘焙方式的分類只是一個非常大概的分法。實際上豆子產地品種烘焙師的風格等很多因素都會影響烘焙深淺。這個回答也只是個籠統的說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細節的你可以看一些書,推薦《咖啡品鑒大全》咖啡師必讀之書,我學習咖啡也是從這本開始,很好的一本書。香氣和風味的呈現不僅和烘焙有關係,和豆子的產地品種還有咖啡師的製作方法有關係,這是一環扣一環的。你的問題有些泛,三言兩語不好回答。


我不算特別愛喝咖啡,只知道烘焙程度越淺咖啡果香越明顯,味道越酸;烘焙程度越深焦香越明顯,味道越苦。


拋開所有烘焙瑕疵,生豆瑕疵,生豆種類來說。前提用杯測的方式來品鑒:淺焙(酸質甜感都比較突出)中焙(由於烘焙程度的提升,酸質甜感減弱,焦糖感出現)深焙(普遍與焦糖,可可,嗆香為主)


個人看法

相對來說同款同批次豆子不同烘焙度在香氣上的表現,從淺到深變得越來越複雜。

同款同批次豆子不同烘焙度在味道上的表現,從淺到深,酸越來越弱、苦為強弱強、甜為弱強弱。

具體得根據不同豆子來判斷。

但是總得來說深的豆子口味較多偏向焦糖、巧克力風味,淺的烘焙偏向花果類風味。


咳咳....我來答答~

淺烘酵素類:高揮發性,增加干香氣和沖煮的香氣,烘焙過程的酶反應形成的;蔬菜、水果、花香類型;

中烘焦糖類:中等揮發性,增加香氣和嗅覺,烘焙過程中的焦糖化反應產生;焦糖,巧克力,奶油黃油等類型;

深烘乾餾類:低揮發性,增加嗅覺及餘韻,烘焙過程纖維組織斷裂;咖啡,煙絲等類型。


淺烘豆突出花香,果酸,醇厚度相對較低。 深烘豆大多數表現為堅果,焦糖與黑巧克力,醇厚度較高。


推薦閱讀:

烘豆的水平和生豆的好壞哪個更能決定成品咖啡豆的品質??

TAG:咖啡豆 | 咖啡豆烘焙 |